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意瓷砖 > 导航 >

闲情拾趣 赏玩古陶

闲情拾趣 赏玩古陶

陶意瓷砖 古瓷器鉴别 古瓷器鉴别真假

2020-06-08

陶意瓷砖。

西周布纹陶罐。

唐代彩绘骆驼骑俑。

我国的古陶器历史悠久,其外形纯朴稚拙,风格豪放粗犷,包含着强大的艺术张力,是我国传统的收藏品类之一。

“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

说起陶器收藏,收藏圈里流行着“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的说法,意思是收藏陶器要讲究年代,而收藏瓷器则要讲究窑口。

南宁藏家石见说,其实不少人对陶器和瓷器的概念有些混淆,尤其是收藏的外行人士。陶器和瓷器合称陶瓷,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做原料,采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都算是这一范畴之内。但是,陶器和瓷器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陶器的原料是随处可取的黏土,吸水率比较高,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氏度;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对于收藏人士来说,陶器和瓷器算得上是两种不同的藏品。石见介绍,早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在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铅釉陶器,低温彩釉使得陶器更为好看。唐代的三彩釉陶有很高的艺术性。宋代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转而生产琉璃建筑构件。

“陶器出现的时间比瓷器要早。”石见说,瓷器是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最早的是工艺不够成熟的“原始青瓷”。汉代青瓷烧造逐渐成熟,进入早期瓷器阶段。隋唐时期,瓷器生产开始繁荣。宋代是瓷器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钧窑、建窑、德化窑、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西村窑、潮州窑等处的产品各具风姿。

“所以说,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石见说,在历朝历代,陶器都没有停止过生产,但是它的艺术性、使用价值都有了改变。而收藏瓷器,则要看其是否“系出名门”,越是历史名窑、数量稀少,其收藏价值就越高。

“行家眼里,烂陶不烂价”

“身高40厘米,壶口外撇、直颈鼓腹,腹两侧有圆环双耳,以红黑两彩绘制旋涡状纹饰,下侧黑彩单绘波浪状纹饰,彩绘线条流畅富于变化,这是一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双耳壶。”

“身着开领长袖衣裳、长裙拖地、衣襟下垂,双足着翘尖鞋。面容祥和,体态丰满,头梳发髻,形态自然神韵。一手及胸,一手前指,面向前方昂首而视。这是一尊唐代加彩妇人俑。”

在藏家崔先生的家里,收藏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几十件高古陶器,每逢有藏友到家里来交流,崔先生总是用这种文绉绉的语气来描述自己的藏品,他认为只有这样形容才能表现出高古陶器身上那种原始美、古朴美。崔先生说,历经了好几千年的东西,还能完整地来到自己手里,这对于藏家来说可是相当荣幸的事情。不过,要严格说起这“完整”,崔先生说高古陶器不能追求完美无缺,像一些博物馆里展示的几百年前的瓷器,有的还崭新得像刚出炉似的,而高古陶器多少也会有些斑驳脱落的痕迹,只要不是断裂残缺,也算得上是完整了。高古陶器均是用黏土塑造,还经过长期的地下埋藏、季节的干湿变化、各种自然物质的腐蚀等等考验,其质地难免变得疏松。此外,高古陶器上的彩绘,着色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历经几千年有脱落、褪色现象也是再自然不过了。

从历史角度欣赏高古陶器

我国的陶器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陶器非常质朴,比如说一些罐、壶的纹饰,多为篮纹、席纹、绳纹等简单纹饰。藏家崔先生说,赏玩古陶要有种沉静下来的心态。

崔先生说,刚开始接触陶瓷收藏的人士,可能会更喜欢色彩浓艳的粉彩瓷,慢慢地可能会更喜欢清高素雅的青花瓷;当了解了宋龙泉窑、耀州窑青瓷、唐白釉等之后,可能又会感觉到青花瓷不够深沉;等玩到汉代青釉褐釉的陶罐、陶壶之后,可能又会感觉到魏晋至宋朝的瓶、盘、碗、盏等器型不够气韵;当玩到新石器时代后期的素陶、彩陶,又会觉得找到了历史的感觉。崔先生说,他十几年来搞收藏,对陶瓷的欣赏眼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的,经过了由繁至简、由浓至淡的过程,逐步回归对自然、原始之美的欣赏。

“此外,目前收藏市场上,高古陶器的市场价值没有被炒得很高,不像有的收藏人士,完全是冲着投资价值去收藏名窑、官窑瓷器。”崔先生认为,玩高古陶器的人更应该注重收藏过程中得到了历史文化熏陶。崔先生说,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比如说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而几何印纹的硬陶,则是商代、西周时期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崔先生说,将这些高古陶器玩得烂熟于心,脑子里随时能呈现出一幅古代文明发源的“全景图”来。

此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和生产技术条件。崔先生说,欣赏高古陶器还要善于站在历史的角度,而不是用当今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比如说,新石器时代,制陶者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当时的陶器难免有些不够规整。

慧眼看市场理性辨真伪

高古陶器也叫“瓦器”,曾被人们视为下等之器。如今收藏市场里可以看到的高古陶器,除了一部分为实用器,相当一部分是作为陪葬品之用。石见说,其实古玩造假、仿制在古代就有,但是高古陶器在1840年前几乎是没有人仿制的。不过,如今的古玩收藏市场里,高古陶器已经是鱼龙混杂,藏家需要擦亮眼睛才行。

石见说起发生在古玩市场上的一个故事。1993年10月,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一个摊位出现了一批古陶俑。不久,一位在文物部门工作的文物专家也看到了这些陶俑,他判断是北魏时期的东西。专家想起不久前报上登载了一条古墓被盗消息,便多了几分注意。专家和摊主深入接触后,摊主坦言陶俑是在河南老家的经济开发区施工中挖出来的,河南老家还有好多。后来,专家特意买走几个古陶俑,带去与几位专业人士“会诊”鉴定,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珍贵的国家文物。这位专家立即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要求拨专款对所有在河南出土的北魏陶俑进行“抢救性收购”。于是,在1993年年末到1994年年初,北京的古玩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对于北魏陶俑的收购热潮。但奇怪的是,有关部门纷纷抢购,可这些陶俑的数量却有增无减。短时间内,北京的各大古玩市场上涌出了大批量的北魏陶俑。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文物鉴定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高古陶器仿制的逼真程度是相当高的,收藏人士要倍加小心。”石见说,有作伪者针对一些新出土的稀见品或珍贵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制成范模,并且入窑焙烧。依古法烧成后埋入土中使其生锈,为了加速土锈形成,有的把化学物质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有的在陶器上涂上一种特制的液体再撒上古墓里挖出来的泥土,这些方法制作出来的仿造品,都让人难辨真伪。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投资古陶渐入佳境


近些年来,随着文玩市场的活跃,古陶器频频亮相于拍卖场,不断爆出五位数以上的高价,并成为与古瓷相并列的极受世人青睐的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随着人们对古陶认识的不断提高,古陶器已逐渐成为颇受专业收藏者及普通百姓青睐的收藏品类,其身价渐入佳境,前景非常乐观。

中国古陶的艺术魅力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造型既简单又缺少变化。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在陶器上增加了口沿流、各式銴耳和各种器足。到仰韶文化后期,陶制日用生活器皿基本齐备后,人们又开始对器物的某一部分予以变化,形成一器多式。这种变化使器物有了一定的美感,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与追求,促进了陶器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陶器的装饰艺术,最初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陶器表面,纹饰是交错排列着的粗乱绳纹。这些绳纹是某些带有绳索的制陶工具在修整器表时留下的痕迹。正是这些痕迹启发了人们的意识,使他们逐渐悟到可以通过装饰来达到美化陶器的目的。于是一些几何纹开始在陶器上出现,如篮纹、席纹、菱形纹、网格纹等。除几何编织纹外,一些描绘自然景象的纹饰也在器物上大量出现,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纹饰多为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等,这是人类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在艺术创作中再现。另外,动植物纹样也极为丰富,这些纹样的形成,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周围的各种动植物观察认识的结果。这些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随后人们把自己对社会、对环境的认识及渐渐完善的审美意识应用在器物上,用装饰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

中国古陶器上的这些纹饰图案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表现在陶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以龙凤为纹饰的。龙象征着权威和尊严,凤象征着才艺和吉祥。在远古,龙凤是图腾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原始崇拜的宗教形式。我们的祖先把龙凤视为逢凶化吉,呼风唤雨的吉祥神物,寄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望。龙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河姆渡出土的有关凤鸟的史料证实,凤比龙要早几百年。自商周以来,龙凤就是天生一对了。所以才有“龙凤呈祥”的古典。

中国古陶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陶瓷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面对我们的远古先民文化创造、面对精美的远古遗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研究、保护和传承。以前收藏古陶的人多是艺术家,像画家、音乐家、导演等,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古陶的收藏价值。

中国古陶的投资价值

早在一万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陶器。然而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陶,很长时期在市场上的价格却无法与其他收藏品相媲美。造成古陶低价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古陶整体颜色较素,不具备装饰美感,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外表多留有泥土等历史痕迹。二、古陶是由土烧成,原材料比较廉价。三、古陶大多是冥器,属于陪葬品,所以很多人忌讳收藏古陶。四、古陶不能拍卖。

这几年古陶的价位上升得很快,每年都要翻一、两番,但不是所有的古陶都涨价,彩陶和素陶的价位相差很大。一般来说,素陶不值钱,彩陶值钱。没有彩的素陶,除奇特造型和特大的以外,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比较小,增值潜力也不大,价格都比较低,收藏时要注意。看彩陶的价值,第一看彩,第二看形。以马家窑彩陶为例,马家窑文化是1924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的一处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余年。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彩陶特别发达,可以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马厂类型的小彩陶,高12公分左右,图案清楚,花纹较好的,一般价位是800元—3000元之间;高约22公分,直径约22公分左右,较好的细笔图案的,价位在3000元—9000元之间;高约30公分,直径30公分左右的,普通蛙纹图案的都在8000元—15000元之间;直径超过35公分,四球三环等图案的一般在15000元—28000元之间;半山类型的小彩陶,高12公分左右的,一般价格在4000—8000元左右;高25公分,直径25公分左右,网兜纹或涡纹的一般都在15000元—30000元之间;直径超过30公分的,大涡纹或四扇屏的精品,都在3万元—8万元之间;只要是马家窑类型的满彩水涡纹,高度在20公分左右的,一般都在2万元—5万元之间;高度在30公分以上的,如若图案和造型都好,价位在5万—40万元中间。如果是带彩的奇特造型古陶,价位一般都很高,如马厂的人头罐、双口罐,马家窑的尖底瓶,造形和图案均佳者,其价格都在20万—50万元之间;根据发展趋势和彩陶本身的价值,几年以后可能在现有的价位上还要翻番。

随着人们对古陶的认识,其升值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大。年代的久远使得古陶和其他瓷器相比,数量极少且弥足珍贵。随着收藏热的逐步升温,特别是新的《文物法》颁布之后,过去禁止的民间收藏活动被激活,大量的人将进入古陶的收藏队伍,数量极其有限的古陶,远远不能够满足广大收藏者的需求,从而导致价格的不断上扬。从价格空间来说,以古陶和瓷器作比较,瓷器已经有几百年的收藏史,价位也清清楚楚,而古陶被国人认识才有几十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来,古陶的价格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在上升,这说明人们已经对古陶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才促使它不断涨价,但比起它应有的价格来说,还远远没有到位,而且有着广阔的升值空间。

古代淄博窑瓷龟探趣


黑釉瓷龟

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爬行动物,它性情温和,动作迟缓,耐渴耐饿,生命力极强。被认为是介虫之长。中华民族的龟崇拜,源远流长,由此积淀而成的龟文化蔚蔚壮观。从而出现了大量以龟为吉祥物的文化现象。用陶瓷制作的龟玩具便是其中之一。

白釉点黑彩瓷龟

茶叶末釉瓷龟

白地黑花点绿彩瓷龟

黄釉瓷龟

棕釉瓷龟

瓷龟背面

古瓷龟陶范

在淄博市淄川博物馆就收藏了百余件唐宋金元时期淄博窑烧造的玩具瓷龟。它们被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大展柜中,就像一个等待检阅的龟兵方阵,既威严壮观,又憨态可掬,使人产生无穷的乐趣和不尽的遐思。多年以来,笔者也收藏有数十件淄博窑烧造的历代古玩具瓷龟。这些瓷龟与淄川博物馆藏品如出一辙,大小约在3—6厘米之间,普遍在5厘米左右,厚度约2厘米,重量在50—70克之间,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这些古瓷龟的制胎原料,是使用当地出产的陶土,质地杂质较多,颜色呈灰白色或黑灰色,但烧结度很高。古瓷龟背部大都施以黑、白、黄、棕等单色釉,尤以施黑釉者最多,白地黑花者次之,有些还兼具三彩色装饰。具体来说,宋代前期以青釉、酱釉为多,白釉次之,后期兼有三彩装饰特点,以黄绿彩为多;金代以三彩釉为主,黑釉、白釉次之;元代以白地黑绘花为主流,而且增加了红绿彩装饰。其釉色纯正光亮。为便于烧成时不粘连,龟腹部均不施釉。

其制作工艺是用模制法。首先,需要能工巧匠手工雕刻出一个小龟阳模型,然后开始用和好的泥料翻模制成龟形阴陶范,晾干后入窑烧成,这便是一个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龟范了。将制备好的泥团放入龟范,用手掌用力按压,再用手指抹平,等待干燥后,取出上釉,干透后可即入窑烧成。烧制出的形体精致规整的小瓷龟产品,可当做模子再制作范,往复不断。因此有头模、二模、三模之说,其中又以头模龟最为精美。

古代窑工们在紧张的劳作之余,凭借自己的经验随性而作,信手模制出这些充满童趣的小玩艺,在换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工作增添些许的乐趣。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瓷龟玩具往往不像其他瓷器那么精致,具有纯朴、稚拙、随意化的特点,其自然天成的拙俗反而成就了淄博窑特有的一种鲜活的民间民俗玩具艺术之美。同时,这些瓷龟装窑烧制时不占有主陶瓷产品的空间,在夹缝、空隙中任意摆放、填充,既增加了装窑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其产量很大。

中国古代民间有“怀龟骸求聪敏”之俗,以为“龟骸环裳,子孙聪明,取龟左骸环而带之,子孙聪明智慧”。古人相信,佩戴在身上的瓷龟能启迪孩子的聪明才智,是吉祥物。淄博窑匠工们制作各种小瓷龟,龟背上一般都有耸起的专用系孔,便于系挂在孩童身上。孩子们佩戴、玩耍,寓意明确:让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寄托着“子孙聪明智慧”的期望。同时,各式各样的活灵活现的小瓷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能唤起孩子及家长们强烈的购买欲望。而且由于烧制成本低,价格低廉,应该是一种很畅销的儿童玩具。

鉴赏紫砂壶要通理得趣


紫砂壶的美有多种。抽象地讲,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是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总结。鉴赏紫砂壶要“通理得趣”,紫砂大家徐秀棠如是说。实用的功能美,多变的造型美,独特的材质美、精湛的工艺美、高雅的品位美——紫砂大家李昌鸿这样认为。“形、神、气、力、势、韵”六个方面达到完美统一,让制壶者的气质、神韵在作品中得到体现,紫砂大家何道洪如此表达。他们在说一把把壶的妙处,也在说世间君子之美,君子之徳。紫砂人分明把紫砂壶当作人来看待,当作老朋友在来往。

说到紫砂壶,都不能绕开一部著作《茗壶图录》,这是日本紫砂壶收藏家奥兰田(玄宝)用中文写成,专门介绍自己和朋友所藏宜兴紫砂壶的著作。出版年代为日本明治甲戌年冬,公元1876年,即清光绪二年。作者把所收录的三十二把壶比作三十二位“先生”,给每把壶以姓名字号,把它们视为真正的老朋友。比如,姓方,名徳,字至静,号萧山市隐;姓侯,名贵,字文采,号风流宰相。这三十二位“先生”,温润如君子者有之,豪迈如丈夫者有之,风流如词客有之,丽娴如佳人有之,葆光如隐士有之,潇洒如少年有之,朴讷如仁人有之,飘逸如仙子有之,廉洁如高士有之,脱尘如衲子者有之……\紫砂壶,是知己,是至交。人与壶之间的友情,随着时间还会自然生长.

紫砂壶都不会是高大全的范本,你慢慢地会熟悉它们的品性。因那不是机械加工之,纯为手工心血所塑。千盏茶后,端详摩挲之际,你慢慢会发现某些最初看不到的小细节,甚至是小缺点显露出来。然而,你不会发怒,更不会责怪,你会欣喜于看到“老朋友”是世间之人,非云端之神。

壶自有它的灵性,不会对长昼的相守和静夜的常伴无动于衷。明代学人、紫砂学者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写得简约,但已足有味道:“壶入用久,滌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黯然之光,即是紫砂壶的包浆。这包浆,恬淡厚重,沉稳内敛,无意表达自己,自然感动主人。

养玉,有武盘和文盘。前者有些急于求成,后者却坚持温润徐来。

雍正赏玩的瓷盘 值多少钱


一个日本财阀家族在1900年至1945年间,从日本两大中国古董经销商——山中商会和茧山龙泉堂处,购买了一定数量的中国古玩。多为明代嘉靖、万历两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作品。虽然规模不大,但品味高超,多年秘藏不露。其中最为珍罕的是清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除粉本相同和构图不同的各一件外,迄今别无第四件传世,当属内务府为雍正皇帝御用赏玩而烧造的珍贵品种。

●千百年秘不见人的官窑名品流入民间

大阪山中商会的山中定次郎和东京龙泉堂的茧山松太郎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4年),山中定次郎到北京,在崇文门内开设山中商会北京支店。随后,茧山松太郎在北京崇文门内麻线胡同四十四号开设龙泉堂北京支店。这是日本古董界最早在北京开设的支店,主要收购中国古陶瓷器。

龙泉堂及山中商会北京支店一直延续到1945年,50年之久。其间,经历了大清帝国的光绪朝十四年,宣统朝三年。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随着大清王朝的崩溃,当时大量清宫藏品流入市井。北京的清王朝王公贵族纷纷变卖家产旧藏,千百年来秘不见人的赵宋官窑、永宣青花、清三代官窑名品得以流入民间市场。当时在北京的山中商会、龙泉堂北京支店,正赶上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从1911年至1945年,二者收购了大批中国历代陶瓷珍品,用船运回日本,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使日本收藏界的中国陶瓷收藏提升到高水准。

●直接参与内务府拍卖会

在1911年至1924年间,山中商会、龙泉堂北京支店,除了从当地古董业界的渠道收购物品之外,最大宗的购买珍品,是直接参加了逊清室内务府举办的拍卖会。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可是以逊帝宣统为首的清皇室仍居住在紫禁城皇宫内。然而,今非昔比,在收不敷出的境遇下,自1911年至1924年,在溥仪出宫前的十几年中,由逊清室内务府不定期地举行物品拍卖会,拍卖清宫旧藏的瓷玉古铜物件等。这可能是中国由官方举办的最早的拍卖会了,亦是当时全世界最高水准的拍卖会,拍品全部出自清宫旧藏。

当时拍卖会由逊清室内务府主办,地点就在紫禁城神武门内西配殿。由内务府向在京城内有资信的古董商号发请柬。当时的山中商会、龙泉堂北京支店都在入选受邀请之列。商家接到请柬,按指定时间交纳保证金。当时尚无图录,发拍卖物品清单,并无起拍价格。由内务府人士带领承购商家进神武门内物品陈设殿观看,承购商家在物品目录上写出欲购物件的自报价格,交回内务府。十日后,由内务府下达通知,在景山西门内务府筹办处,由内务府人士宣布物品落槌价格及成交商号,然后交款取物。

●当时拍卖件件是真品

当时的拍卖,程序井然,中规中矩,且货真价实,件件是真品。公平竞标,出价高者,中标得物。日本的中国陶瓷藏品中顶尖级珍品多是来自这个时期。

在1911年至1924年间,内务府的类似拍卖不定期地举行,每场二百至三百件不等。这一时期,使日本古陶瓷收藏界得以直接收藏到清宫旧藏的顶级珍品。将近百年过去,老一代收藏家的藏品,有的归属了博物馆、美术馆,有的仍收藏于民间。

如今,保利拍卖公司征集到日本著名收藏家族珍藏近百年的陶瓷珍品,组成《菊採东篱-日本珍藏重要明清陶瓷》专场,拍卖这批清宫旧藏,也就知道雍正赏玩的瓷盘现在到底值多少钱?

古代清宫瓷器赏玩的极致像生瓷


像生瓷也叫仿生瓷,在今天倒是经常可见,但是在大清朝只能官窑才有闲情逸致制作像生瓷,是清宫皇帝对生活和艺术审美的高追求。

官窑像生瓷(仿生瓷)在清朝得以发展,跟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分不开的,他们都喜欢瓷器,而且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和瓷器鉴赏发展到巅峰。而执行力最强的还是雍正皇帝和督陶官唐英。

清雍正六年(1728年),醉心于陶瓷工艺的改进督陶官唐英入驻景德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不仅把《陶成纪事碑》里的57种陶瓷继续发扬光大,还自创一类,从仿自然到仿器具,无所不仿,有松石,有珊瑚,有虾蟹海螺等。就这样,清代的仿生瓷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并攀上顶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绝唱。

仿生瓷器从出现那一刻起,其烧制就被朝廷垄断,用专窑专烧;或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所以,能留存于世的清代仿生瓷基本上都是以官窑器为主。由于官窑仿生瓷的生产数量本身有限,加之瓷器又容易坏,目前留存于世的清官窑仿生瓷并不多见,而且大多收藏于国内外的大型博物馆内。

像生瓷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模仿的生物种类有很多:如禽鸟类;海中生物类,如海螺、螃蟹等;果品类,如瓜果盘,盘内盛有石榴、樱桃、瓜、栗子、花生;草虫类,如蝉、蝈蝈、螳螂等。还有仿青铜器、金属、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等,实在逼真精美至极。

像生瓷(仿生瓷)特点

1.像生瓷(仿生瓷)仿制各种工艺品。“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 望远俨然如木而质为瓷者, 名曰仿木釉; 有仿漆器者名曰仿漆釉; 有仿景泰法琅者, 名曰仿景泰釉; 此外更有玳瑁釉, 石釉, 花釉等等, 骤视绝不类瓷, 细辨始知皆釉汁变化神奇之至也。

2.象生瓷。象生瓷是指模仿花果类或动物形象的瓷器, 是“唐窑”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玩赏品。吴自牧 《梦梁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曰:“果子局, 掌装簇钉盘看果、 时新水果……象生花果。”

从陶瓷发展史看, 明清之际, 宜兴象生紫砂器的制作十分成功, 并开象生瓷制作之先河。 但只有到了乾隆时期的唐窑, 因景德镇陶工对釉、 彩配方及烧窑技术的熟练掌握, 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仿制各种物品, 使象生瓷技术得以升华。

3.仿制生活用品。乾隆时期, 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 特别是在皇室内得到崇信后, 使得藏蒙地区的喇嘛僧侣与清宫交往频繁, 因此一些藏民族风俗的生活用器大量出现在宫中, 给瓷器仿制提供了条件。 清宫中仿制藏蒙习俗的生活器皿主要有: 仿金属制品盛酒器的僧帽壶、 仿银制盛乳汁或酒的多穆壶、仿铜制酥油灯的高足杯、 仿西藏喇嘛僧侣用的木质碗等。

4.仿制宗教用品。清朝皇帝尊崇、 优待喇嘛, 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乾隆时期是藏传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乾隆皇帝不仅凭借国力不惜巨资, 在全国修建了众多藏传佛寺庙, 以此表示朝廷对藏传佛教的崇奉,提高清帝在藏传佛教领袖中的威望, 以使他们竭诚拥戴清朝政府。

仿生瓷海螺您能看出来这是瓷器做的吗

古瓷品鉴:汉代彩绘茧形陶壶


茧形壶又称“鸭蛋壶”,因器型似蚕茧,又若鸭蛋而得名。茧形壶又像渔翁身上背着的一只鱼篓,因此又称“鱼篓壶”。此类壶式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是这时期一种形状独特的器物,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江苏、山东、甘肃等地都有出土,纹饰一般为彩绘流云、几何纹或暗刻弦纹,纹饰简洁又不失生动流畅,体现出汉代时期豪放的艺术风格。

“茧形壶”在古代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容器,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贮水、盛酒等;二是作为战时侦听器,战国诸侯争霸时期,诸侯之间相互竞争,战争频发,此壶可被埋入地下,将士们用耳朵贴在埋壶的地方,可以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实时情况,观测敌军动向,随时准备应战。

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件茧形壶(图1),通高35.5、口径13.7、腹径41、底径11.3厘米;呈唇口(图2)、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泥质灰陶,胎质细腻。壶身为横置蚕茧形,颈部饰有两周凸起弦纹。壶周身以红、白颜色为主的彩绘花纹,给人以古朴、庄重、鲜丽之感。这是一件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出土器物,为研究汉代历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器物出土时为一对,形制、大小相同。这对茧形壶中的一件曾先后两次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珍宝展”,到过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受到外国观众的广泛赞赏,对我国古代深厚的文化艺术为之惊叹。

华夏酒报:赏龙瓶话龙趣


龙年,在中华儿女心目中,寓意龙腾盛世,国运昌隆,幸福安康。在农历壬辰年即将来临之际,许多行业都抓住“龙”的题材,推出诸多关于“龙”的纪念品。“龙”也是酒瓶造型的传统题材,在我的“涵平屋”中,龙头瓶(壶)大大小小有几十尊,贴花烧制在瓶壁上的龙就更多了,立体龙瓶只有一尊,这座龙瓶的身、盖、座浑然一体,造型十分优美。

这尊龙瓶是山东泰山酒厂生产的“金龙王酒”,云龙戏珠瓶,容量为500毫升,陶胎外部整体镀有铜色。瓶身高20厘米,卷曲体长22厘米,呈现出一大一小两个“U”字相连接状,如果要伸直约有50厘米长,其中龙头长9厘米,头上角一长一短呈叉形,长的2.5厘米,龙眼珠凸出,嘴里噙一红色圆宝珠,直径约2厘米。长须飘逸,身子盘曲、圆滚、饱满、壮实,满蓄升腾之力,全身有龙鳞浮雕,一片一片层次谨然,背鳍竖立如马鬃,层层叠叠,从颈部一直延伸至尾端。尾上翘,仿佛随身摆动,助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力前行,身下和侧面各有2只龙爪,有蓄势飞天之态,其中一只龙掌伸向前方,仿佛在向人们打招呼:“龙年快乐吉祥!”

龙身下云烟氤氲、云团翻滚,为龙瓶底座,由大小不同的十朵飘逸的祥云组成,有腾云驾雾之势,整体构思巧妙,动感十足,线条简练流畅,做工精细,色彩古朴,造型大气雄浑,彰显了王者风范。

“龙”为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是虚构的神物。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的四脚,马的毛,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龙”是一个本不存在的各种动物的混合体,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动物图腾复合而成的,可以在陆上、水里、空中自由来去,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龙”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标志。“龙”具有着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变幻莫测,气象万千,上可腾云驾雾,下可循地入海,它无坚不摧,不可战胜,是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力的象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易经》乾卦的卦辞,表述的就是龙的精神。

随着“龙”的出现,不仅创造出“龙”字,而且以“龙”字开头创造出许多美好的词汇,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腾瑞气、龙马精神等等。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被誉为龙的象征,皇帝穿的衣服称“龙袍”、皇帝坐的椅子称“龙椅”,皇帝睡的床称“龙床”,皇帝的容颜称“龙颜”,甚至皇帝发脾气也称“龙颜大怒”。到今天,已到处可看到龙的造型,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更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龙的传人》。

我收藏的陶瓷酒瓶中,有“龙”字的酒名有19种、如辽宁的“老龙口酒”、湖南的“元生真龙酒”、安徽的“龙兴御液”、江西的“龙洲曲酒”、四川的“黄龙酒”、宁夏的“夏王龙酒”、山西的“龙泉大曲”、广西的“龙城之花”、重庆的“龙凤酒”等,这些美酒让人们饮酒时,接受龙文化的熏陶,欣赏“龙”的身影。

官窑瓷赏玩:雍正瓷价格是风向标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发展到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古玩收藏界俗称清三代瓷器。20世界70、80年代,中国传统的古玩收藏活动刚开始复兴之时,古玩收藏以文化休闲收藏为主,其交易除了过关的文物商店外,绝大部分的交流在私人收藏者之间进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古玩书画艺术品拍卖业的腾飞,传统的文化休闲型收藏开始转型为文化投资型收藏。尤其是新世纪后,继房地产、股票投资热之后,艺术品投资热,正在成为第三种热门的投资潮流。而在拍卖市场上,最热门的瓷器就是清三代的官窑瓷器。那么,清三代的官窑瓷器的收藏拍卖行情,是代表整个中国古陶瓷的收藏拍卖行情,者属于粗线条的划分。如再细分下去,清雍正官窑瓷器,才是中国古陶瓷的收藏拍卖真正的风向标。

一、先从历史上清三代瓷器的品质产量来分析1、清康熙瓷器:清康熙瓷器以青花、五彩为特色,康熙青花“青分无色”的工艺虽然进入青花瓷器的最高艺术境界,但清康熙青花拍卖价格难匹敌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的幽雅的元青花、明永乐青花的拍卖价格。且清康熙十年前官窑瓷器也不允许署大清康熙年制帝王年号款,清康熙传世的官窑青花、民窑青花数量和总舵,其本身鉴定就比价混乱。这也是清康熙青花拍卖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康熙五彩,虽然审美趣味上超越了明嘉靖、万历繁缛的康熙五彩。相比之下,清康熙五彩因粗劣而等而下之。再说清康熙六十一年,瓷器产品产量众多,也影响了其均衡的价格行情。

清雍正珐琅彩课子图碟

2、雍正瓷器:雍正一朝仅十三年。其彩瓷发展真正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清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对瓷器的兴趣更加浓厚。从《养心殿造办处各作做成活计清档》来看:“练闻得瓷器胎骨过三年后烧造更好,将此缘故亦传给年希尧知道。”“着变信与年尧,将霁红、霁青、钧窑、汝窑小花盆、水莲烧造出来。先做木样呈鉴,朕看准时再发者烧造。”由此可见,先年希尧,后唐瑛当时为宫廷当度套管。而真正的设计师和督陶者是身居紫禁城的雍正皇帝本人。清雍正时期倾一国锅里烧造官窑粉彩瓷、珐琅瓷器,此产品品质之细,登峰造极。

所以,明清官窑彩瓷的代表是粉彩瓷,珐琅彩瓷又是其代表中的代表。

此外,请用增官窑瓷产品非常稀少。如清雍正官窑款青花缠枝莲赏瓶仅发现数件,而清乾隆青花赏瓶不计其数。清雍正青花官窑款竹石芭蕉、玉壶春瓶。苏富比2005年成交价487.6万元,同类清乾隆玉壶春瓶,拍卖成交价仅40万元。两者相差是被。由此推测:其产量雍正也可能少于乾隆产量的是被。此外,清雍正仿宋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产品也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准,数量少、品质佳,拍卖行情稳定,这是清雍正官窑瓷器的价格作为中国古陶瓷艺术品的拍卖行情风向标是最合适的。

二、再以当代明清彩瓷拍卖排行榜来分析:清雍正官窑瓷价格作为中国古陶瓷拍卖行情风向标也是当之无愧的如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对清雍正粉彩连枝福寿双金碗以5021.28万元又创2007年拍卖新纪录。此前的2002年5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以4399万元,创的那是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以2007年6月为线,中国市场历来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雍正瓷器月262间。其中22间超过千万元,22间超过500万元,2007年22间成交超过千万元的雍正瓷器中,粉彩器以9见占雍正瓷器的鳌头。青花、青花釉里红及青花加彩器5间,珐琅彩3间,色釉瓷3间,斗彩及斗彩加粉彩器2间,均在2007年春拍成交。

除元青花外,清雍正官窑瓷器,现已成为海内外中国明清彩瓷拍卖价格的参照表。事实上可称为中国历代官窑瓷价格连年商场的风向标。

所以,赏玩历代官窑瓷,能见上乾隆瓷真伪品质是工地;投资历代官窑瓷器,能分析雍正瓷价格走向是关键。当一位官窑瓷器收藏投资者,能在雍正官窑瓷连年攀升的行情分析中,能觅到的对象,其离官窑瓷投资成功已经不远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