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贴瓷砖防 > 导航 >

古玩交易防骗九大高招

古玩交易防骗九大高招

贴瓷砖防 古玩瓷器鉴别年代 大明成化瓷器鉴别

2020-02-08

贴瓷砖防。

古玩市场的日益火爆催生了许许多多的骗子,然而这些骗子的骗人的手法也是越来越高端。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防骗的九大高招:

一、引入担保或中介

如果不是很熟很了解的朋友,一定要通过中介支付,或者通过担保人的形式,特别是涉及到金额比较大的时候,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除非你已了解到他是一个有诚信的卖家或买家,否则千万别冒险,因为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二、确认交易双方信息

如果不方便通过中介,或者担保的形式,非要直接交易的话,一定要对方提供详细而真实的联系办法,包括对方的环境,这些东西除了电话(座机、手机)、工作单位、住址、家庭情况等,越细越好,千万别相信对方嘴里说的。前些日子俺一朋友被骗,对方收了钱玩失踪了,结果朋友想报案都难,所以别怕麻烦,交易前多一点麻烦,就能保证你交易后多一点平安。如果对方以各种理由或者借口不提供他的资料,那赶紧走人,不要心存贪念,一有贪念,必死无疑。

三、人品决定藏品

买卖之前尽可能地了解跟你打交道的对方的人品,很多人以为,古玩行里决定藏品好坏真假的关健是眼力,俺以为不是,因为眼力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而已,这条行里有好眼力的人不少,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不会卖假货或者掩盖瘕疵,因为那时候他的人品已经屈服于利益了。所以,买任何东西,如果你能清楚的知道这个人的人品,那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一个视人品如生命的人来说,在网络中,无论你跟他买什么,无论多长时间,他的承诺总是无条件的。而如果这个人的品质出现了问题,哪怕藏品再好,你的风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

四、通过网络多和网友交流

买卖之前要确定你所买的藏品的真实性,除了向身边的朋友请教,最好能把东西传到网络上。网络是一座桥梁,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但这个世界上有眼力有良知的人还有不少,他们的存在,能替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当传上来以后大家说法不一的时候,要多听听那些老玩家,或者真正的高手的意见,对那些滥竽充数的,可视为灌水处理。

五、摆正自己的心态,千万别贪小便宜

骗子之所以屡屡成功得手,抓的是人们贪小便宜,或者想一夜致富,拾石成金的心里。那些拿着东西走南闯北的人我见过不少,有时候没事的时候也跟他们聊天,听听他们怎么说的:这些傻冒一天到晚想买国宝,俺们就不断给他们送去,满足他们的心里,他们也不用脑子想想,如果真是国宝重器,俺们用得着费那么大的劲上千公里的跑来送到他这里啊,还没拿出来早被抢得一干二净了。

六、网络交易要谨慎

网上店铺很多,网络跟现实不一样,因为网络中双方无法直接面对面交易,这时候,很多卖家就会信誓旦旦,不老包退、不真包退、不到代包退。其实真正好的卖家退货是不会附加任何条件的,因为东西既然是真的,他就不会担心你退,因为就算你不要,真东西始终会有人要,对诚信卖家而言只是客户不同而已。如果说不老不到代包退,这简直就是骗小孩玩,我劝你离得越远越好,因为就算你有一万个办法证明不老或者不真,他只要一句我认为是老的,你就屁也不是了。

七、多跟行家交朋友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假货,加上周围的朋友也玩假货,把假货也当真的玩了。还有一些人对着书买东西,拿着买的东西跟书上一比,还差不多,以为就没事了。其实书也是人写的,之前就见过某私人博物馆以馆藏所有物品出过一本书,里面光完整的元青花梅瓶和罐子就有四五十个,其他国宝就不用说了,拿着这样的书去买东西,景德镇的朋友最高兴,因为他们也是拿着这样的书去烧制的。

八、学会放弃、沉得住气

买卖古玩一要学会放弃,二要沉得住气,除非是有相当多的闲钱,可以怡情,或者可以投资,否则劝你买卖古玩之前要慎重。这世间好东西真的很多,没有人能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囊括怀中,该放弃的时候人知道放弃,强扭的瓜不甜,真正的古玩是中性的东西,没有恶意,也不会伤害你。但有的人为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或者影响了家庭安定,甚至把做人的尊严都不要了(见到不少为了钱不要尊严的了),那时候,如果你沉不住气,或者不知道放弃,一旦靠近,你就会成为他的猎物。

九、自己看不懂,对卖家也不信任的,最好别买

不管多好的东西,如果自己看不懂,尽量不要买,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替卖家着想,因为卖家在经营的过程中付出了劳动,付出了艰辛,这应该得到尊重。虽然卖家会因为诚信让你退货,但始终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还有一些买家,货拿去了一两个月既不付款,也不退货,这就更缺乏相互间的诚信了。还是那句话,识古不穷,贪古不富,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希望所有的爱好收藏的朋友在每一天平淡的生活中,享受到古玩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延伸阅读

古玩收藏三大难


收藏古玩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不是单纯的买或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玩。涉足古玩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要基本了解历史文化,但看书学习只是从理论上简单了解一些古董的年代、名称、用途,不经过实际收藏是绝对学不会的。

涉足古玩唯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

一难:找入门老师难

在古玩领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经手多、买的卖的多。

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古玩界中鉴别眼力最好的群体。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第一不给别人鉴定,第二不教不带学生,这便给刚入门或者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行家或老师引导也能够逐步入门,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不可避免要走很多弯路。

二难:保持良好心态难

对于古玩商和收藏者来说最难控制的是心态。高超的行家都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错,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当时的心态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看到好、少、精、奇、绝的古董不冷静,出于爱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其次,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古董是能够赚大钱的,从而失去理智,利欲熏心,而事后心态逐渐平和以后发现当时没有做到仔细考查,买到了伪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收藏者是比较难的。

三难:鉴别真假难

前辈们经常讲,认识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悟性实际上指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具备了综合素质,当行家讲解时便能很快理解。特别是对古董的真伪鉴别,如果从实质上认识真伪古董就必须懂得工艺学、材料学以及其它科技领域的基本常识。也许你会说,古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没有文化,几年后也懂得古玩了。

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只能识别而不能解释,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判断。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

古玩造假大揭秘--古陶瓷鉴定基本方法


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系列节目古玩造假大揭秘。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来到演播室的嘉宾,他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的毛晓沪先生。毛先生您好。

毛晓沪:您好。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天天和大家见面。

毛晓沪:对。

主持人:说心里话呢,这段时间呢,的确是比较辛苦啊,毛老师,然后呢,还是挺有收获的,因为这个系列节目播出以后呢,我们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他们都说通过这个系列节目呢,真的是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这种魅力,当然他们也觉得知道一些这个识假、破假的方法,对他们的收藏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就在想,恐怕这个系列节目当中,可能最吸引大家的就是破解那些造假之道了啊。

毛晓沪:是这样。

主持人:那么今天呢,我们还要继续我们这个系列的节目,那么在我们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会来认识几位这个古玩行里的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在这个古玩行,这个大熔炉当中,炼就火眼金睛的。好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精彩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金融危机后的阴云还笼罩着香港,但艺术收藏品的交易却依然活跃。这一年,秋季大拍又要到了,全球最大的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都要在香港举行规模盛大的艺术品拍卖会。但这一年的秋拍有些特别,因为香港最具实力的古董收藏家徐展堂,要举办一次自己的专场拍卖会,这立即引起了国际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徐展堂是香港北海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著名的大实业家,同时也是大收藏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到广州参加广交会,偶然逛街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卖旧瓷器,像是民国早年的洗面盆,上面绘有人物花鸟,很是精美。徐展堂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下来,本是想送给生意上的朋友,但回去越看越喜欢,反而是自己走上了收藏之路。

从此,徐展堂开始不断收集古董,一发不可收。他不惜巨资从国际拍卖会上购回许多中国的珍贵文物,并委托资深专家在英、美、日等国广泛搜求精品。通过十多年的不断积累,他已拥有藏品四千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古陶瓷,据行家估计总值超过1亿美元,成为全球知名的大收藏家之一。

这一次,徐展堂先生因为投资需要,委托苏富比拍卖自己珍藏多年的100多件古陶瓷精品。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拍卖会的预展就吸引了很多人参观,人们都想看看,在潜心吸纳了那么多年后,从徐氏收藏中会流出什么样的珍品呢?稍后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说到这个徐展堂呢,他可是相当的大家了?

毛晓沪:对。

主持人:但是没想到他搞收藏也是从地边摊开始的。

毛晓沪:是这样的,实际上,徐展堂呢在香港是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个大收藏家,他呢主要的收藏呢,就是以中国的古陶瓷为主。当然他的收藏重点呢,又是明清瓷器,他曾经呢,他买过很多,而且有很多人为他提供啊,而且他也请了很多专家为他把关和掌眼。

毛晓沪:徐展堂先生呢,也是非常爱学习的,而且正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吧,一点一点学习吧,他的经验呢,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主持人:其实就是说,一个是好学。

毛晓沪:对。

主持人:再一个也要财力对不对。

毛晓沪:那财力是少不了的。你像他那个,在那个香港的那个索斯比啊,克里斯帝拍卖行,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他的相当一部分那个藏品吧,当年的藏品都是在这两大拍卖行买进的。

主持人:那个都是可能是可信度都比较高的东西啊。

毛晓沪:对。

主持人:关键他去拍的话,据说还会请一些老师给他长眼之类的。

毛晓沪:没错,他买东西的话,也经常从国内请一些专家,你比如呢,那个景德镇的刘新源老师,那么呢,因为他是负责那个御窑瓷厂的挖掘等等的,他对那个明代的瓷器啊,还有清代的瓷器,都比较熟悉,这样呢,他就把刘老师请到香港专门为他去鉴定啊,去掌眼啊。

主持人:那可能他家里这个官窑的东西应该不少。那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一次拍卖会他到底会拍一些什么?

听说徐展堂先生要拍卖自己珍藏的陶瓷,古董界自然不会放过,拍卖预展就已经是人山人海,很多大藏家都亲自跑来看。这一天,预展会上来了一位香港著名的大收藏家,他就是葛师科先生。

和徐展堂一样,葛师科也是香港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作为大收藏家的声名更加显赫。他曾经担任过香港最著名的收藏社团——“敏求精舍”的主席,一直被誉为香港收藏界的领军人物。

葛师科以收藏元青花和明清官窑瓷闻名于世,其系统收藏的明清官窑经典瓷器,可以与国家博物馆媲美,是中国官窑瓷方面的世界级私人大藏家。

葛家的收藏,主要就来源于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家的拍卖会,凭借自己过人的学养和实力,只要是他看上的拍品,绝少漏过。这一次,徐展堂要出让藏品中的精华,又是自己收藏最得意的明清官窑瓷,葛师科自然是不会放过了。他在展场中仔细地观赏,终于被一只雍正年制的粉彩碗吸引住了。

粉彩是清代的名瓷之一,雍正时正是其发展的顶峰。这只碗色彩艳丽,做工十分精致。葛先生围着反复端详,迟迟不愿离去,显然是有些动心了。但后来,已经下了决心的葛师科又有些犹豫了,这是为什么呢?稍后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至于葛师科先生,最后有没有买下那只雍正的粉彩碗呢?我们暂且不说,我们要说什么呢,毛先生,其实我们这儿一系列节目以来呢,一直在讲,怎么来识假、破假的一些方法。

毛晓沪:对。

主持人:其实要说起来,这里面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是不是?

毛晓沪:当然了,实际上呢,就是你比如吧,中医有一个望闻问切,实际上,鉴定古陶瓷呢,也是要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感官器官,特别是传统鉴定上,来对它呢进行鉴别。

主持人:就是有一些手段,对不对。

毛晓沪:唉,你比如看,是第一重要的,比如看,看什么,过去呢我们有些教科书上呢,有些著作中主要教大家看呢,看造型,看纹饰式。

主持人:看底款。

毛晓沪:看底款。是吧,那么呢,实际上,现在呢仅仅看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说实在的,那么高仿的东西吧,造型、纹饰、包括底款,都可以仿得非常的像,实际上,还要看很多细节的地方,你比如垫烧痕迹,有时候呢,我们那个收藏者,就不太注意了,每一个窑口,每一个品种,它当时的垫烧方法是不一样的,你比如,那个元代的青花,景德镇窑的东西,它都是用垫饼垫烧的,那么呢,它有那个垫饼垫烧的痕迹,或者呢上头有一些火石红斑啊,现在呢,往往呢,它有的仿品呢,就是用煤气窑烧,煤气窑烧呢,它的棚板上呢,散一点儿石英沙,然后就把这个物件就搁上面,这样呢,它的底足上呢,就沾上了石英沙的颗粒,如果你要看到上面有沾的石英沙的颗粒,那么肯定就不是古代的了。

主持人:看过之后呢,我们再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呢?

毛晓沪:有的时候呢,还要听一听,敲一下,你比如吧,那个景德镇瓷器相对声音是比较清脆的,但是古代有些老窑瓷器,声音就必须沉闷。

主持人:唉我觉得一样东西,拿在手上,是不是掂一掂也很重要。

毛晓沪:对,掂实际上,就是掂份量,就是前几天我看见那个一对那个雍正官窑,官窑款的碗,那么两只有碗是一对,而且尺都一边大,但是拿在手里一掂吧,明显不同,一个非常得沉,一个非常得轻,那就是问题了,如果是官窑器,而且是同类的碗,份量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起码不用天平是掂不出来的。

主持人:好我们说了这些方法以后呢,我们再回到那个故事当中,看看葛师科他最后到底有没有买下那只雍正的粉彩碗。

葛师科看中了徐展堂的雍正粉彩碗,已经暗下了决心。但他还想请自己专门请来的高参给看看,这个人就是我国文物鉴定的大师级人物、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先生。

耿宝昌是我国著名的古瓷器专家,从34岁到故宫,到现在也快50年了,北京故宫收藏的30多万件珍贵瓷器,耿先生每件都过过目。从五十年代至今,作为故宫的文物专家,他为国家鉴定确认过数万件一级文物,被尊为“人间国宝”。他鉴定生涯最为人称道的一次,是1994年耿先生从香港的拍卖会上以110万元人民币拍回的一只明代成化罐,现在它的身价已经涨至两千万元人民币了。

这一次,耿宝昌恰巧路过香港,被老朋友葛师科拉来一起看徐展堂的拍卖预展。就在葛师科对那件雍正粉彩碗爱不释手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耿宝昌轻轻地拉了他一下。这是古玩行里的规矩,预展会上人多嘴杂,有什么话也是不能在里面说的。

葛师科自然会意,两个人就继续向前走,等到全看完出来了,葛师科才连忙请教,但耿宝昌也没有多解释,只说,你们香港还有一位收藏家,也收有一件类似的雍正粉彩,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于是,葛师科又去借来了另外那位藏家的雍正粉彩碗,和拍卖图录进行对比,终于在彩绘上发现了细微的差别,展会上那只碗在用色上稍许有些简单,特别是在表现明暗交替的色彩变化时,用色略微简略了些。到此,葛师科大大松了口气,对老朋友耿宝昌更加感激和钦佩了。

后来,耿先生告诉他,这只碗本身的确是清雍正朝当年的东西,所以在器型、胎质等方面都没什么毛病,问题就出在粉彩上,那碗上的彩绘是后来的人画上去的,即所谓“后加彩”。

主持人:故事看到这儿呢,不难看出,故事里的人,个个可都是大家,你看徐展堂,前面说了,是香港的收藏大家,那么葛师科更不得了,他是明清瓷的权威,那应该是看瓷器是高手了。

毛晓沪:对。

主持人:但是没想到这回他也走眼了,可见这个造假者的手段也是相当高明的。刚才片中说的那个,他看的那个粉彩是后加彩。

毛晓沪:对。属于后加彩。就是胎是老的,应该是雍正的,但是彩呢,是民国时候重新绘上去的。

主持人:通常这种的话,它们有什么样的这个表现,我们怎么来识破它。

毛晓沪:后加彩呢,实际上,我们要仔细看,首先,就是像这只碗的话吧,它的彩跟真正的,因为那个它有那个蓝本,雍正本身它有这种碗,就画这个蝴蝶的,那么呢,我们必须就是有一点儿,就是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那么你跟老的要去对照,你看跟那真品一去对照,你就会发现它的彩呢,会有很大的差异,你比如它的深浅变化呢,老的深浅变化,是用不同的颜色的彩进行调整,那么这只呢,是用黑墨的墨边来进行调整,黑彩来进行调整,那么它的技法就不同了,再一点呢,就是其它那大量的后加彩,恐怕没有什么可对照的东西,那么呢,我们就要仔细观察了。你比如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的老胎呢,它都是使用过的,都是旧的,那么上头会出现各种划痕,像牛毛纹什么这类东西。那么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那个彩它上头本身有划痕,结果呢,那个彩又盖在划痕上面,那么肯定是先使用后补彩,那么肯定是后加彩。

主持人:耿先生真让人佩服啊,你看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后加彩,他怎么那么厉害啊?

毛晓沪:耿先生吧,是我们当代古陶瓷界的泰斗,也是呢,中国古陶瓷界的实战派的代表人物,那个,他从很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到北京呢,琉璃厂学徒,以后呢,又自己开店,56年的时候呢,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那个吴仲超先生,把他请到故宫来协助其他的这些学者们,来研究古陶瓷鉴定,你像当时呢,那个故宫博物院学院派的代表,就是陈万里,像这些呢,他们都是搞考古的,跟那个耿先生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主持人:其实你看好像耿先生从民间再到这个学院,他一开始是在民间学徒,后来又到故宫博物院对吧,那其实他是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好的结合。

毛晓沪:相结合的,对。因此呢,耿先生写了一本著作,叫《明清瓷器鉴定》,实际上呢,这本书吧,是陶瓷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全面总结了民国以前陶瓷造假的经验和鉴别的方法。

主持人:但是我想他能够做到这点啊,也不是一日之功,真的是他这一生的积累、经验,对吧。所以他才能可能做到,一眼就出它这个后加彩来。

毛晓沪:这个里头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机缘、巧合?

主持人:机缘巧合,什么机缘巧合啊?

毛晓沪:我们知道呢,就是耿先生的老师是孙赢州先生,孙赢州呢,后来也去故宫了,那么孙赢州在那个解放以前,也是那个古玩商,所以在那个耿先生的那个《明清瓷器》这本书里特别提到,说孙赢州制作的,仿宣德青花器,当时是能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