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烧瓷器 > 导航 >

定窑:创烧年代初定中唐时期

定窑:创烧年代初定中唐时期

古代烧瓷器 古代瓷器定窑 宋定窑瓷器鉴别

2020-06-28

古代烧瓷器。

定窑白瓷孩儿枕。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资料图片

中新社保定十二月十四日电(吕子豪郭英昆)河北省曲阳县官方十四日晚间透露,此间为期三个月的中国定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在此次发掘中,发现两座窑炉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出土了带有“尚药局”等款识瓷片,专家据此初步确定定窑的创烧年代不早于中唐。

二00九年九月二十日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定窑遗址展开第三次主动考古发掘。涧磁村、北镇村是本次定窑遗址发掘的重要区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长韩立森说,根据在涧磁村发现的一个五代时期的窑炉遗址及大量瓷片,可初步确定定窑的创烧年代不会早于中唐。

此外,考古队员还在北镇村发现一处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金代定窑窑炉遗址。窑炉总体长近十米,火塘深达二米,全部用规整的青砖砌建。据联合考古队执行领队黄信说,该窑炉顶端的烟道有的被匣钵封死,这说明当时的工匠是通过烟道的多少来控制烧制瓷器的火候。

从事定窑研究三十余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认为,此次窑炉、作坊遗迹及瓷片的发现,基本确定了北宋早期定窑最精美器物的生产地点和完整的文化层。

定窑是宋代五大官窑之一,是中国古代白瓷生产的杰出代表,其白瓷胎薄质细,釉色洁白,造型优美,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美誉。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至燕川村一带,面积达十余平方公里,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精选阅读

简述“炉钧”的创烧及发展过程


曾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其始于唐兴于宋,后因战乱频繁,文明摧毁,于元代末年失传断烧。清末,神垕陶瓷艺人卢振太穷毕生之力,终于恢复宋钧工艺,钧瓷再次复兴,“卢钧窑”由此创立。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卢钧窑“义兴公商号”,是明清两代晋商窑货商号,在神垕卢氏恢复钧瓷生产工艺之后,成为卢钧窑总号,以经营和烧制瓷器为主。

据苗锡锦先生主编的(钧瓷志》记载,清光绪五年(1879年),神厘窑工卢振太、卢振中及振太之子天福、天增、天恩兄弟三人,受古玩商人高价收买宋钧的影响,立志恢复钧瓷。经过几十年的反复试验,摸索出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成分,并用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在风箱窑炉中烧制出小件仿宋钧瓷,使断烧300多年的钧瓷技艺得以恢复。由于这种小件仿宋钧瓷,采用风箱小窑炉烧成,故称“炉钧”,而创始人是卢氏家族,且影响久远,也有人称其为“卢钧”。

窑火凝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正在烧制“炉钧”作品。

这种风箱窑炉结构简单,其设施主要有窑膛、炉栅、活动盖顶、灰炕、风箱、匣钵、支具等。窑膛内直径约40厘米,深约50厘米.窑膛内甸次放一个匣钵,匣钵内放1一2件作品。窑底为炉栅,炉栅下为落灰坑。窑膛上部是一活动盖顶。盖上活动盖顶捂火可造成窑炉内还原气氛。炉钧使用燃料为焦炭,系一次添加,整个烧制过程2一3个小时即可完成。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炉钧作品【玉壶春】,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炉钧”是钧瓷恢复的先驭,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钧瓷的恢复,多以烧制“炉钧”为主,直至1958年.地方国营禹县神厘钧瓷厂成立,通过风箱炉小窑进行了100多次的试烧,初步总结出了窑变呈色的规律,才转入大窑烧制,“炉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随着钧瓷业的发展,“炉钧”作为钧瓷的一个品种又重新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受到广大陶瓷收藏者的关注和喜爱。

唐宋时期的定窑白瓷


定窑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白釉执壶 晚唐

定窑白瓷小盖罐 五代

定窑白瓷划花葵口碗 北宋

唐代,定窑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定窑刻花大碗 北宋

定窑刻花碟 北宋

定窑粉盒 北宋

北宋初,定窑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制瓷技术有了许多创造和进步。至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定窑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定窑白瓷刻花枕 宋

定窑白瓷印花盘 宋

白瓷盖盒与围棋子 宋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陶瓷文化鉴赏-吉州窑始烧何年代?


吉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口之一,产品以黑釉为主。它烧制了光彩夺目的窑变天目瓷,创造了具有浑厚地方特色的剪纸贴花瓷,以丰富多彩的民间装饰运用在陶瓷器上而著称,在我国的陶瓷史上,占有灿烂的篇章。

吉州窑窑址在吉安县永和镇,自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旧传言吉州窑为“宋时开窑”。说:“宋时江西窑器,出卢陵之永和市”。都以为吉州窑是宋代始烧,据记述,五代时永和已有墟市,瓷窑也有专门机构管理,应该说当时吉州窑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根据永和镇在唐末已有寺庙建筑多座,及瓷业经济发展情况,不少考古工作者推论吉州窑在五代前应已有较长的烧造历史了。

从吉州窑下窑村的肖家岭堆积基部的出土实物考察,其器物酷似江西地区唐代流行之物,据蒋玄佁先生在曰:“这咱蜡泪状的青瓷,一般是当作隋瓷来看待的。”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吉州窑的始烧年代定为晚唐是比较妥当的。

乐烧(Raku)概述


“陶艺”进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早已是相当普遍的事,近年来台湾的作陶人口爱陶人口、以致陶奖、陶艺展,都在急剧的增加。陶艺作品所展现的造形、质感、釉彩,及其制作过程,甚至都已纳入从幼稚园到国中等各级学校的基本课程中。换句话说,陶艺在当今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和认识。然而,有一种在陶艺领域中最富活泼与变化性,且也最为简便的项目──“乐烧”,却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知。

“乐烧”(Raku)的作法源自日本,早在十六世纪日本幕府时代即已出现,但仅限于传统茶道上的某一流派使用,特别是茶碗方面,本世纪流传至美国,才广为流行,且也大异其趣,发展出“美式乐烧”,也就是应用在纯粹的创作方面,因而它的创作空间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台湾,乐烧也普遍受到陶艺工作者的采用,其作法如下:

1.先将成形完毕的坏体素烧(800~1100℃)。(其坏土必须掺入10~20%的熟料或匣钵粉,使能承受急剧升降温,而不至爆裂。)

2.上釉方面:以淋釉、浸釉、喷釉或涂彩等方式皆可,施于素烧过的坏体,然后放入窑里烧成。由于乐烧的特点都是刻意不将坏体烧至瓷化,以能进行薰烧而吸附碳素,因此其烧成温度都较低,所以大都施以含铅或硼的低温釉。

3.窑烧方面:一般都是自制的简便乐烧窑,它是以厚约3公分的耐火棉,用粗铁丝网固定住,卷成或折成窑壁,底座则是用耐火砖铺叠而成,中间架以瓦斯喷火嘴。将坏体装窑后,点小火烘烧,逐渐加大火势,直到坏体通红而表面的釉药也呈现光泽,这表示温度已经达到使釉药熔融的程度(可稍微掀开窑盖,*目测得知)也就是说可以准备熄火出窑了。至于多少的温度可以达到这个程度,则视釉药调配所适合的温度,一般都在900~1100℃左右。

4.出窑:事先准备一铁桶,内置碎报纸、木屑或是个人所偏好的有机物,如干树叶或龙眼壳等。出窑时最好由两人从两端将便窑提掀移开,此时即全部露出通红坏体,事不迟疑,尽速用火钳将坏体一个一个挟入铁桶内,顿时,桶内报纸木屑被点燃,喷出熊熊大火,煞是过瘾,像是浴火重生般,令人期待着精彩作品的诞生!

5.冷却与还原:火红的坏体挟入桶内,里头的物质被点燃,待火舌大肆的窜升时,盖上桶盖,此时由于空气被阻绝,火舌随即消失,而被浓浓的白烟所取代,而呈闷烧的还原状态。大约经过15~30分钟的闷烧,再挟出丢入水中,以防再氧化。

6.完成:出窑的作品在水中冷却到不烫手的程度,即可取出,用粗菜瓜布将表面所粘附碳屑及游离的碳素刷除掉,再用水洗净,完成!从坏体排窑点火到出窑冷却可以拿在手上,所操作的时间大约是二~三小时。

乐烧作品的特色:

1.低温烧成,所以坏体并未瓷化,吸水性强,亦较脆弱。

2.急速还原的结果,不仅使坏体吸付碳素,呈现浓淡不一富变化的黑色色调,而将釉彩衬托得更鲜丽,另方面也使得釉药里部分的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成纯金属,而在表面形成具有闪光性质的金属膜,颇为光彩炫烂!

3.由于急速的冷却,容易造成釉药的冰裂效果,细碎的裂纹,也是很好的装饰效果。

4.釉药的调合,常以铅或硼做为媒熔剂,此为含毒之重金属,因而烧成的器皿不可用为食器。

5.坏体在铁桶内还原的时间、程度,各有不一,且桶内所置的有机燃物也可随意变化,因此烧出的结果,随机性很大,很难模仿复制。

操作时的安全事项

1.装备必须齐全:耐火手套、耐火围裙、面罩、火钳、铁勾(用以移开窑壁),以保护操作者免于灼伤。

2.操作的场合:应审慎选择室外、通风良好、上头无遮蔽物、周围宽敞无易燃物者。

3.烧至釉药即将熔融时,应避免吸入釉气(有毒)。

众所周知,陶艺是结合粘土、雕塑、釉彩及火的一门综合艺术,其中“火”是使之所以成为“陶”最重要的一个媒介,否则,无论你的造形`多么美好、创意多么特殊,都只是停留在“土”的雏形阶段,称不上是“作品”!而窑烧的方式无论是瓦斯或电或材窑,都是在完成窑烧后,让作品在窑里长时间的冷却后才取出,一般来讲,退温的时间越长越好,以避免急剧的冷却导致坏体的爆裂,然而乐烧的作法刚好相反,它是当窑火烧至顶温,坏体通红时,立即将之夹出,丢入置有碎报纸、木屑的铁桶内。因此,这是一种既刺激又好玩,既快速简便又绚烂的烧法!在几个小时短短的时间内,即能看到成果,是陶艺推广活动中,常被采用的示范表演项目。

紫砂盛行于何年代


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质地、制法,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时鹏、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

时鹏之子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炮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作小壶。

陶瓷文化鉴赏-定窑


定窑: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和绿釉瓷等品种,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白瓷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唐、五代产品胎色灰白,较粗,胎釉之间往往敷一层化妆土,釉色白中泛青。器物以碗为主,碗身较浅,唇口多见。底足见有平底、玉壁形足和圈足三种,平底碗一般外施黄釉内施白釉;玉壁形足碗里外施白釉,底足无釉露胎;圈足碗则足端无釉,足内有釉。尤以印花鱼鸟纹海棠式碗别具一格。器外底有的刻划“易定”和“官”字款。(2)北宋产品:1胎薄而轻,胎色洁白。2白釉呈乳黄色,积釉处多见泪痕,隐现黄绿色。器外壁薄釉处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3器形以盘、碗、碟、盒和枕为多,还有净瓶、海螺等佛前供器。4主要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和剔花,印花以花卉纹为多,常见莲、菊、萱草、牡丹、梅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整齐,讲究对称,印花定器是宋瓷中的佳品。刻划花常见莲纹、水塘双鱼和莲池游鸭等,刻划花纹多装饰在器物的一面,或里或外,里外都刻划纹饰的极少见。5北宋早、中期定窑覆烧法尚未出现,使用匣钵仰烧,器物口沿均有釉,有些器物的底粘附着垫烧的砂粒或支烧痕。北宋后期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上多不施釉,俗称“芒口”,其它部分满釉。芒口处往往镶上金、银、铜的边圈,芒口为定窑产品的一大特征。6北宋定窑器底有刻划“官”、“新官”及“尚食局”等字款的,多见于盘、碗、小罐等外底部。(3)金代产品胎质细白,釉色多呈乳白色,胎釉与北宋定窑并无多大差别。但装饰大为逊色,无论印花还是刻划花,均差于北宋产品,少有佳作。纹饰流行印花石榴纹、印花犀牛望月纹及刻划花萱草纹,还有缠枝石榴、缠枝菊、鸳鸯纹等等。盘、碗内心印双鱼,器内壁鸳鸯莲花或牡丹飞凤也常见。烧造方法除一部分产品继续采用北宋后期的覆烧法,烧制“芒口”瓷外,一部分产品则采取砂圈叠烧法,器物的内底(以盘碗为多)刮釉一圈露胎。金代定瓷产品有纹饰,较好的一般采用覆烧法,反之,往往采用沙圈叠烧法。(4)宋代景德镇所仿定窑瓷器,称为“粉定”,亦采用覆烧法,口沿无釉,用金属镶包口沿,刻划花水平也较高,几可乱真。区别之处是景德镇仿定瓷釉面光亮,无泪痕特征,足内可见放射状跳刀痕。

瑕不掩瑜的定窑瓷器


南宋诗人陆游在其所著的《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芒口是器物的其它部分满釉而口沿处无釉,是当时为增加产量和节省燃料而开始广泛采用把器皿反过来烧的覆烧法造成的。芒口是定窑瓷器的缺点,也是其一大特色,正所谓“瑕不掩瑜”,美玉不会因为瑕疵而掩盖光芒,反而会因为瑕疵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美好。定瓷也是这样,今天小编就带您看看瑕不掩瑜的定窑瓷器。

很多诗人对定窑瓷器都有很高的赞誉,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评价是“定州花瓷琢红玉”,元代文人刘祁的赞誉是“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作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从五代后期到北宋中期的近100年时间里,定窑曾经烧造出大量精美的白瓷并使北方以漳河、汾河两岸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白瓷窑系。在这个窑系中,除河北外,还有山西的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等。

定窑窑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在古代属于定州,始烧于唐代,停烧于元代,是最早被选为北宋皇室用瓷的窑坊。考古资料表明,在已发现的定窑瓷器上刻有“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奉华”、“聚秀”、“德寿”、“慈福”等铭文,多达15种之多,而且有的铭文是进宫后由宫中玉工所刻,如“奉华”、“聚秀”、“德寿”等北宋皇宫殿名。

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定窑瓷器在金王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时也是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而且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

除了白瓷,北宋定窑也兼烧酱釉、黑釉、红釉、绿釉等瓷器,即著名的紫定、黑定、红定、绿定。明代曹昭对紫定、黑定推崇备至,认为“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今天的拍卖市场似乎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比如,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0月曾经拍卖过一件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成交价高达1239.4万港元(约合158.9万美元),是拍卖数据库雅昌艺术网有记录的白定最高价格的3.3倍。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说明存世量相对较大的定窑瓷器价格比不上宋代五大名窑的其它产品。雅昌艺术网的记录表明,汝窑、钧窑、哥窑和官窑瓷器的拍卖纪录仅分别为577.5万元人民币(约合69.83万美元)、398万港元、364.78万港元及1100万元人民币。

涧磁村从唐代开始便已经制作出了和宋代白瓷相当接近的产品,并且大致可分为3种:第一种为日用粗瓷,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子、盆、三足炉和玩具等,器沿均折成唇边,丰肩、平底或玉璧式底,一般胎骨厚实,断面较粗,胎色灰白,烧结良好,与唐三彩胎骨有较多相似之处;第二种是小的装饰用品,如各式盏托、葵瓣口盘、兽形曲柄壶等,胎比较薄,断面较细而胎色洁白;第三种胎质更加细腻,胎色略黄,有部分产品为了取得洁白的效果,还在胎体上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与宋代定窑白瓷相比,除了纹饰外,其它方面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

宋代定窑瓷器造型极为丰富,有盘、碗、灯、炉、盆、瓶、乐器等,几乎应有尽有,胎体轻薄、胎质洁白,釉面多为乳白色且白中闪现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黄绿色流釉,外壁釉薄处可见旋坯痕,如用放大镜观察,一般可见釉面有大小不等的气泡。金代定窑器的部分产品内底有一圈露胎,是与北宋产品的明显区别。

不同时代定窑产品的器足与器形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以碗为例,唐代早期产品大多平底浅身,胎质厚重,后期器身多为45度斜出,碗身较浅,宽圈足,胎薄而里外施釉。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五代、宋初。此后,圈足制作更加精致,口沿也由直口变为唇口。到了宋代中期,器壁已由45度的直线形渐变为略呈弧状的曲线形,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了很大转变。

在五代之前,定窑白釉器都光素无纹,但到北宋初年以后,由于吸取了邢窑白瓷的精华和唐末、五代越窑的装饰技法,逐渐形成了划花、刻花、印花3种装饰技法。

划花是以篦状工具划出的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最常见的是莲瓣纹,有的还配有鸭纹。不过有些早期器物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谐调。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一起运用,如在盘、碗的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较常见的纹饰为对称的双花图案。

印花纹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是牛、鹿、麒麟和龙等动物。

在定窑瓷器中,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上,立件只装饰变形龙纹,而禽鸟纹饰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花卉纹则以牡丹、莲花最常见,布局多缠枝、折枝并讲求对称。

值得一提的是,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4层,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

“官钧”瓷器的年代之争


明代方流鸡心扁壶

近年来,随着河南禹州市钧台窑遗址最新出土文物的发现,许多中外学者对“官钧北宋说”这个主流论点提出质疑。在河南禹州去年举行的钧窑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官钧”瓷器究竟是北宋还是元末明初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由于缺乏关键性的证据,该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无法有定论,“官钧”瓷器“北宋说”仍然占据着主流。

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的专家们一直在关注“官钧”瓷器年代的争论。今年初,该所获知有一批“官钧”瓷器刚刚在河南钧台窑遗址出土后,由于保管不善而流落民间,便向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准备将这些珍贵文物回收珍藏。在获得该基金资助后,他们以有偿捐赠的方式接收了约160件“官钧”瓷器标本,其中包含许多前所未见的器类与器型,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事实证明,这批标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们正是古陶瓷学界一直在寻觅的物证。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的专家们如获至宝,马上开展了对这批钧瓷生产年代的研究。经过科学细致的器物排比、文献考察和广泛征询,大家一致认定,所谓“官钧”瓷器实为明代产品,绝非北宋制品。比如其中一件“方流鸡心扁壶”就是具有断代意义的典型钧瓷器型,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证。

在这次研讨会上,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和副所长郭学雷正式公布了“官钧明代说”的研究成果,并为这项成果提出了翔实可靠的证据。他们提出,传统认为的宋徽宗“艮岳”与“花石纲”之役与“官钧”花器并没有必然联系,所谓钧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也是根据部分明清文人的推测和伪书《宣德鼎彝谱》的演绎而以讹传讹,钧瓷“北宋说”的重要依据“宣和元宝”钱范同样存在重大谬误。因此,钧瓷“北宋说”的观点缺乏论据支撑。

根据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对这批新出土的“官钧”瓷器标本的深入研究,无论通过器物类型学排比、考察特 殊釉色品种出现的时间,还是对相关绘画资料的比对研究和真实历史文献的梳理,都有相当确凿的证据证明,“官钧”瓷器的生产时间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

文中提到的“方流鸡心扁壶”是明初梁庄王墓发掘品,这个同样造型的钧窑壶和高足杯这次都属于被抓实了的证据。笔者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即使不是最终结论,离真相也也越来近了。官钧的问题外国人早就提出来了,国内对以前河南的考古发掘有不同意见,认为地层分得不细,现在看来当时是把不少明代的白地黑花瓷都算作宋代地层出土,这次钧窑窑址出土的钱范被指出有很大的问题,应该是古人的伪作,真相终于慢慢被揭露了出来。

宋代定窑瓷器欣赏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产白瓷而驰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量及制作工艺较五代又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常呈现较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酱釉、褐釉、黑釉、绿釉等品种,在定窑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传世收藏品更是稀少,故收藏价值较高。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系白胎,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只是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窑口区别的重要标志。

定窑刻莲花纹盘:敞口,圈足,芒口覆烧。盘心及内壁刻莲花纹饰,造型生动,布局疏朗典雅。刻花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北宋定窑刻花以其线条纤细流畅、刀法娴熟精湛而为宋代刻花之冠。花纹轮廓线的一侧呈单线,另一侧呈双线,双线由外粗内细的线条组成,这种以复合线组成的刻花是定窑刻花器的一大特征。

宋定窑龙纹浅口盘:器型古朴,盘心暗刻龙行纹饰,边沿暗刻云形纹饰,通身施白釉,釉质较佳,胎质细腻,晶莹可人,牙白色自然顺畅,是河北曲阳窑的典型器物,较少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