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哥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谈瓷论道说宋瓷——哥窑

谈瓷论道说宋瓷——哥窑

哥窑瓷器鉴别 古代哥窑瓷器 瓷砖墙面

2020-07-11

哥窑瓷器鉴别。

南宋时,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浙江建窑,兄建造的窑为哥窑,弟建造的窑为龙泉窑。哥窑极负盛名,同汝、官、定、均并为宋五大名窑。哥窑列入宋代名窑,始于明宣德年间《宣德鼎彝谱》,其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为我国陶瓷史上历史之谜。哥窑属官窑,供宫廷用,主要为陈设瓷。

器型 从传世品看,哥窑器型丰富但鲜见大器。陈设瓷有炉、瓶、罐、立耳三足炉、葵口洗、贯耳瓶等,多仿商周秦汉的古铜器制;日常用品有盘、洗、碗、杯、花盆等。哥瓷制作规整,器型古朴典雅,因胎体较厚,釉层饱满,故器物外观要比汝、官窑显得厚实。哥窑器物底足挖削工整,足端圆润,多采用裹足支烧,很少用垫圈,器物多支钉痕而少铁足。支钉痕较汝窑略大,较官窑小些。

胎釉 哥窑瓷器为黑胎,因其胎质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现黑色、紫黑色、或灰色、黄棕色。哥窑胎骨坚密,足底多露胎。哥窑的施釉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亮,釉层凝重,无光,失透,既不及汝窑莹润,亦不如官窑平静。釉表呈酥油光,常见的有奶白、米白、粉青、奶酪黄、灰绿等。釉面开片呈“金丝铁线”状,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纹,纵横交错,自然变化,黑色大纹片似铁线,小纹片细浅呈黄色,恰如金丝,为瓷器之美化构成特殊效果。哥窑器物有一部分为“紫口铁足”,多数米黄色器物则显有“铁足”无“紫口”,也有器物紫口、铁足全无。故在鉴定哥窑瓷器时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纹饰等方面综合判断。

哥窑真仿鉴别 哥窑制器为历代藏家所重视,其仿品最早始于明代永乐末年。据《皇明纪略》载:明仁宗当太子时,因偏爱哥瓷,曾令人成功地仿制。属成化款的仿品,在北京、台北两地博物馆均有收藏。清末的仿哥窑产品传世不少,但总的特点是精细程度不高,显得粗糙,造型变得离奇。20世纪80年代大批仿品充斥市场,胎质过细,釉光“火刺”,器型轮廓生硬,多为粗制滥造,无收藏价值。

这里告诉读者,真正的哥窑器除上述特征外,器口大多有水渍,即口沿在高温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金丝铁线”粗线多黑上下行,细线黄褐左右走;观哥窑气泡,如同官窑,小泡零乱不均匀,大泡层浅缺变化;釉面出汗,汗线左旋,这是哥窑的最大特点,也是区别宋其他窑口主要特征。

“金丝铁线”的形成。相传宋时浙江龙泉有两兄弟建窑乌龟山烧制瓷器,哥哥章生一厚道勤奋,且烧制技术高超,深得其父章村根真传。兄名满天下,弟嫉恨而生妒意,为毁其声誉,趁哥不备在其釉缸中添加许多草木灰。烧好后开窑一看,哥惊呆了,瓷器釉面全部开裂,有的如鱼子纹,有的像蟹爪纹,形状各异,他欲哭无泪,只好拿到市场处理,没想到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器令人耳目一新。金丝铁线,妙趣横生,为世人所推崇。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为什么有人说宋瓷很出名


宋代在我国历史中是一个发展繁荣的朝代,在经济、科技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常繁华的时代,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宋瓷,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瓷器。

宋代的陶瓷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精湛的地步,我国170个县中发现的古代陶器遗址中,光光宋代窑址就有130个,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窑址都是来自于宋代。陶瓷史学家一般将宋代陶瓷窑归纳为六大系列:北方的定窑、耀州窑、钧窑和磁州窑;南方的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瓷。一方面,这些窑炉因其所用原料的影响而具有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习俗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它们具有共性。

从瓷釉的角度看,灰色或浅灰色是宋代北方窑系瓷胎的主要类型,但釉色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例如,钧窑釉,简称海棠红、玫瑰紫、艳丽如落日,千变万化如云水;汝窑釉含蓄光亮,积淀如凝露;磁州窑更多的是产出油滴等神奇的结晶釉。

南方的窑炉大多是白色或浅灰色白色,景德镇窑有碧玉碧水的青花瓷;龙泉窑有李子般的青花碧蓝瓷;葛窑釉上有丝网,以及美丽的破碎图案,非常的独特,展示了一种残缺美;定窑瓷,其图案更加的整洁、清晰。耀州窑瓷器的印刷令人叹为观止,其锋利而奔放的雕刻可以给人一种灵动的美。宋人在追求釉色之美的同时,在瓷器的制作过程中,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宋朝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期,宋代出现了五大名窑,在质量和品种上,宋瓷属于中国瓷器的最高代表,也是古窑瓷的经典之作,宋代的青瓷、白瓷、黑瓷、釉下彩绘等都是很好的,这些原因都使得宋瓷成为收藏中非常的受欢迎的存在。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仍处于价格“低迷”时期,虽然现存的宋瓷远低于明清瓷器,但它们已落入价格“怪圈”,而且它们的价格和价值相对较低。五、六年前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清代官窑青花瓷的话价格也就几十万左右,但是到了如今你再去看下的话就会发现价格已经是张了好几倍。目前,宋代瓷器市场的价格平均只有几十万元,因此是一个很适合入手的阶段。

为何说官窑哥窑瓷器不分家


哥窑盘

“官哥汝定钧,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中,官窑被排在首位,这是因为官窑是皇家官府直接营建的。 官窑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北宋汴京的官窑青瓷,其形制、釉色、工艺等均与汝窑有共同之处。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种色调,釉质匀润莹亮,大纹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满釉裹足支烧,器底有支钉痕。

哥窑瓷器和官窑共同之处。如:都开片,都是金丝铁线,都是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都是紫口铁足,都是古朴典雅。

那么它们的区别呢?如:哥窑看起来有出汗感觉、哥窑器口比官窑厚。 官、哥两窑在鉴别上是可以区别的。这要认真、细心是可以鉴别的。如:官窑器看起来上扬,而哥窑不是这样,哥窑厚重,官窑口薄等。这些都是区别的依据。

这要反复的认识实践才可以练出眼力,感性经验是需要长期实践的。 官哥区分型和釉,也看器口和厚重。紫口铁足官哥有,官窑口薄釉竖用。 器形古朴口上扬,胎薄是官确坚重。 哥窑出汗线左旋,胎体不薄确厚重。 器口釉凸有水渍,官窑釉亮哥出汗。

对官窑哥窑要抓住几个主要的区别点。官窑的器形多数是由青铜器发展来的,哥窑不是单从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窑两窑的瓷器都出现紫口、铁足,也都开片,都是灰胎,这是共性,但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1. 口:官薄、口釉淌、竖向水渍,口上扬;哥口厚、釉厚有横向水渍。

2. 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没有汗相。

3.开片:官竖线长、横线短、线方向不定,横线根粗稍细;哥竖线长、横线短、竖线多左旋。

4. 胎:官薄,但坚重;哥厚,没有官坚密重。

哥窑明显金丝和铁线。 鱼籽蟹爪百圾碎,胎体厚薄都可见。 粉青月白米黄色,釉面光泽如肤汗。 注解: 哥窑金丝铁线明显,泡似小小鱼籽、有蟹爪纹、俗称百圾碎、胎厚薄都有,色粉青、月白、米黄都有。釉面有肤出汗的感观。这是哥窑的最大特点,近些年有报道说窑址在浙江省乌龟山。

北宋官窑仿青铜

哥窑看泡线型口 小泡密乱不太均,大泡均称浅层守。 哥窑水渍支钉有,水渍顺着口沿走。 细碎纹片鱼籽纹,紫口铁足汗光瞅。 口釉外沿有凸感,胎釉厚重超过汝。 哥窑釉厚胎灰色,灰胎施釉粉红有。 还要观察线走向,假的釉子过于厚。 区别需要多过手,铁线多向左旋走。 大线多黑上下行,小线横行短小走。 开片大小粗细清,内反线迹小钉钮。 大线小线分两色,各条都对别离手。

哥窑小件比较多,杯盘洗瓶确都有。 小泡零乱不太均,大泡均匀浅层守。

注解: 哥窑的器件口上大多数有水渍,水渍顺着口沿走,存在着显白色的水渍。(水渍:即口沿在高温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有细碎纹片、紫口铁足,有皮肤出汗一样表层的釉光,这是最明显的,口沿外釉有凸感,支钉烧造,器件厚和重都超过汝窑,胎显香灰色,多数铁线由上而下显现出向左旋的裂痕,痕迹小的线多横行的是,短的小线,断线不长。有支钉是隐现的印迹,有支钉的件不一定是铁足。而垫圈的出铁足的多、哥窑是裹足,但是裹圈足立圈(即:足壁)不裹圈底的也有。大线左旋和窑车旋转方向及火走方向、胎、釉裂等因素有关,通过大小线、器件的器口也可区别官哥窑的器件。

哥窑观泡 哥窑气泡像官窑,区别层上把泡瞧。泡大层浅变化小,均匀不深认哥窑。

哥窑五足香炉

注解 :哥窑的釉泡像官窑,不同点是大泡层浅变化小,均匀。 官哥互比 竖官横哥看水渍,官大哥小来观器。 薄胎厚釉是官窑,相比双薄哥窑毕。 玉质滑润是官窑,薄釉出汗哥窑遇。 官线短毛不横穿,金线根粗尖确细。 注解 官窑的口上水渍竖着淌,哥窑水渍横向走,胎釉厚是官窑,特别是口上扬而薄,而哥窑胎厚釉厚,口厚不上扬,玉质滑润是官窑的特别之处,釉相比哥窑比官薄,但哥釉显出汗,官窑金线几乎不穿竖线,金线短,根粗稍细像牛毛纹。

南宋官窑,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南宋早期的青瓷器,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有纹片,满釉支钉装烧,器底有圆形支钉痕,工精质高。 南宋后期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石质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二次烧成的厚釉工艺,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釉面上显露横竖交织的蟹爪纹片或层层叠错的冰裂纹片,有说不尽的奥妙。厚釉工艺的具体做法是先低温素烧坯,后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经高温成器,一般釉层厚在2毫米以上。 和官窑相比,哥窑排在第二位,也历来受到宫廷、达官贵人、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的重视和关注,但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仅有一百余件,主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馆,数量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明代就已经难以见到,故后世所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由于哥窑的窑址至今尚未发现,目前仍无法揭开其神秘面纱,可以说,哥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最为神秘的。

说瓷“耳”


陶瓷器的部位有口、颈、肩、腹、胫、足之分,颈肩部常有附加部件,名之为“耳”。耳多见于瓶罐类器物。《考工记·栗氏》:“其耳三寸”,疏:“此釜之耳,在旁可举。”设“耳”原是起到提举的作用。

陶瓷器物之“耳”式样丰富,时代特征明显。新石器时代彩陶罐的扁环耳,西周原始青瓷上的索耳,在宋代官、哥、龙泉等窑的瓷瓶上衍变为贯耳、鳅耳;元代瓷罐上采用铺首,明永乐、宣德、正德年间瓶上的戟耳,嘉靖时的兽耳、活环耳都颇为新颖;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制瓷工艺精湛,设计出螭、象、羊等象形耳。

一、“耳”的分类

按制作工艺特征可分为:

1.平贴式:贴在器物的表面,外形如浮雕。常有铺首式耳。铺首是门上用以衔环的底盘,作兽形,其作用是铺首与衔环碰撞而发出声音。罐类器物多选铺首耳。平贴在器物上,略高于表面的又称“呆耳”。

2.粘接式:一般为动物图案“耳”和带状“耳”,有象耳、螭耳、凤耳、鹿耳、牺耳、如意耳、贯耳、绶带耳、出戟耳、套环耳等,突出于器体之上。

二、“耳”的制作工艺

首先用设计的“耳”式样制成模,将泥料入模,印坯成型为部件。第二步要分辨器物胎体在做坯成型时的旋转方向,再确定“耳”在器物上的部位,粘接时充分把握并确定“耳”与器物底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以确保烧成瓷后“耳”是垂直向下,不偏不欹。第三步彩绘(釉下彩)、上釉、烧成瓷或上釉、烧成瓷、彩绘(釉上彩)。

随着烧制工艺的进步,套环耳由粘环发展到活环。比如元代、明代的兽耳套环,嘉靖时相似的兽耳套环下垂,制作时刮削掉“耳”与“环”相接触处的釉料,挂着烧成后,即成为活动之环,但留下欠釉露胎的瑕疵。到清代乾隆年间工艺有了革新,在“耳”与“环”都上满釉后,用细小的支钉撑住活环,留下小的空间,避免“耳”与“环”之间接触而釉溶粘连,烧成后敲掉支钉,不易看见无釉支钉截面。

器物的“耳”与器身用泥粘接附着并形成棱角,烧成后常在耳部出现裂痕或缩釉、缺釉的毛病,所以烧制成本高的高温铜红釉没有带耳器物。带环耳的器物工艺难度大,不易制作,较不带环耳的器物更少些。

三、“耳”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耳”的造型可分为写实式和变形式两种。元青花兽耳盖罐常以模塑兽耳作衔环状,再用青花绘怒目、张口、露牙、扬须,增添了器物狞厉神秘色彩。明宣德梅瓶上也偶尔效仿。饰以写实式“耳”的器物,如著名的明弘治黄釉描金牺耳尊之牺牛耳,清代流行的“象耳”等。

常见变形式的“耳”有螭耳、夔耳、象耳、如意耳、绶带耳等。动物图案式“耳”贴于器物两侧,头部向上,有攀援之势。这类耳的两端粘接于器物的颈肩之间,它把一定空间包容在“耳”中,作为器物形体的一部分,构成器物实体与“耳”包容空间的虚实形态对比。而带状本身亦在空间有凌空飞动之感,与器物本身产生动静的变化。

“耳”的造型与瓶体造型有密切关系,两者主次要呼应协调有变化。“耳”的装饰也体现艺人独具之匠心。因为“耳”在器物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乾隆年间,皇帝还直接下旨令改动“耳”的式样。乾隆七年(1742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监高玉交“青花白地双云耳六方尊”一件,传旨:“此尊花样、款式甚好,着唐英照样烧造几件……其尊耳子不好,着唐英另改好款式耳子。再照此尊款式、花样收小些烧造几件……”(据《清档》“乾隆纪事”)。青花龙纹寿字螭耳六方尊应是唐英遵命依原样改“云耳”为“螭耳”后烧造数件中之一珍品。

瓷之“耳”或“环耳”也受到文人关注。以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瓶史》中云:“瓶忌有环,忌放成对。”同时代的张谦德在《瓶花谱》中也持相同的观点。大概是环耳器物颇有家堂香火之气息,用于插花者,讲究参差变化,意态天然,两者凑合终不伦不类。

器物之“耳”,不仅仅是器物形制之一部分,与器物上的装饰题材和艺术构思一样,还是文化的载体,蕴含有深邃的内涵。瓶上之“象耳”寓“太平(瓶)有象”之意,瓶上之“如意耳”挽下垂飘带(或系“”字形),寓“万代(带)”之“平(瓶)安如意”。

明弘治黄釉描金牺耳尊,牺指古时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畜,(色纯曰牺)牺牛,就是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作为明代宫廷祭祀之器,此尊的肩部两侧对称的牛头形“耳”较为真实具体,尊通身也施以纯黄釉,烘托了庄严而肃穆的气氛。清雍正青花祥云白龙纹夔凤耳瓶,青花勾绘祥云,用刻划法表现的云中白龙,瓶肩塑夔凤耳,复以青花点睛描羽,瓶上“龙凤呈祥”一派瑞气。

雍正年间有一种特殊的“鸠耳”,以上尊“耳”作鸠首状,或为具象的鸠鸟形,其内涵颇为丰富。在古器物中,有以鸠鸟造型作装饰的玉器“鸠杖”。一说见《水经注》卷七引应劭《风俗通义》:“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故作鸠杖以扶老。”鸠鸟对汉高祖有救命之恩,因此作鸠杖以扶持老人。二说见范晔《后汉书·礼仪志》:“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之以麋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噎是食塞咽喉,明文震亨《长物志》解释云:“盖老人多咽,鸠能治咽故也。”

清乾隆玉鸠首杖雕刻一鸠鸟栖于弯杖上,杖下端为一上仰的羊首,羊口承接杖与鸠,杖上还刻有乾隆御制五律诗,配有紫檀木座,座底也刻有同一首诗。此器为仿汉玉鸠首杖(见《西清古》)。诗作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收录于御制诗四集卷十九),《题和阗玉鸠首杖头》:“铸铜及削玉,(原注:内府有汉铜及玉鸠首杖头)鸠首杖头为。养老汉朝制,贡珍西域驰。因他食葚譬,(《诗经·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葚,桑实。据说鸠吃了桑葚能醉,比喻女子不要沉溺在爱情里。此句是说《诗经》早有借鸠食桑葚为喻而在此引发启示。)启我教民思。设曰资扶策,将留待异时。(原注:予尝有八十五岁归政之志,彼时或需杖扶持,今则无藉乎此也。)”作为官窑器青花尊之鸠耳,自然包含有此诗的真意,传达了乾隆皇帝提倡从汉代以来就形成的养老、敬老的制度。

陶瓷之“耳”,由最初实用性发展到装饰性,由直观的审美性到深隐的文化性,反映了我国“器以载道”的厚重文化底蕴。

质疑“名家说瓷”


《宋伯胤说陶瓷》一书中指出:“‘秘色’一词的内涵有四:即造型工致;釉色青而薄匀清亮;装烧精进;为‘供奉之物’。四者兼备一体,不可或缺。唐人称它为‘瓷秘色’。”所谓“秘色”,其实是翠色宝石釉(人造翡翠)的代名词,其科学奥秘是釉料中所含的着色剂——氧化铁,在釉色焙烧时的化学还原反应机理,古时不为人知,这是“秘色”之名的由来。釉是陶瓷材料,它的内涵为釉色和釉质,并与烧成时窑内的气氛(还原焰或氧化焰)有关,与瓷器的造型、使用者无关。由此可见,宋伯胤先生对“秘色”一词内涵的解释,实属“画蛇添足”。

陆建初《古陶瓷识鉴讲义》云:“秘色称谓之流变无准,甚可称殊瓷史,究其因由,一是辞意虚,不似以地名、年号命窑器,切实而专门;二是曾名重一时,易生夸大虚妄;三是一度绝迹,无有标准;四即前无全面深入研究及令人信服的结论。”笔者只认同陆建初先生对秘色称谓的四点看法中的第四点,对其余的看法持相反观点。读懂了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和皮日休《茶瓯》的诗意,知道陆羽《茶经》中所说的“越瓷类玉”,指的是“茶瓯”外表的“翠色宝石釉”;“越瓷类冰”是类比“茶瓯”内壁的无色透明玻璃釉,“捩翠融青”就是青绿色,“巧剜明月”和“圆似月魂”是形容“茶瓯”的造型,“轻如云魂”则是铜骨胎,就不会提出“辞意虚”、“夸大虚妄”、“无有标准”等的错误观点了。

唐代诗人陆龟蒙写了一首《秘色越器》诗,将越瓷的釉色比作“千峰翠色”可谓绝妙,但五代人徐夤不甘狗尾续貂,他在一首七律中用一连串贴切的比喻,把越瓷的釉色描述得犹如美女簪花,若对这首佳作细加咀嚼,便能体会出一个“静”字来,如“明月”与“春水”的组合,分明就是静的意境。《贡余秘色茶盏》诗中所说的“巧剜明月”是形容茶盏(瓯)的造型;“薄冰”是类比茶盏内表所施的无色透明玻璃釉;“春水”则说明用春季的茶叶冲泡的茶汁;“绿云”比喻茶叶中的茶叶(绿茶)。由此可见,李刚先生所谓“静的意境”,实属无稽之谈。

笔者认为,专家学者对“上古瓷器”的学术研究,务必求真务实,不应该把特殊性的瓷器,误认为是普遍性瓷器中的精品。

故宫专家说瓷


汝、官、哥、定、钧”闻名于世,其中“汝、官、哥、钧”为官窑,“定”为民窑。“汝、官、哥、定、钧”瓷器存世量稀少,精美绝伦,弥足珍贵。

传世官窑有人疑伪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因此对于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的真伪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有位山东学者认为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都是赝品。此说一出,引起瓷界广泛争论。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传世宋代官窑瓷器是真品,也是珍品。

宋官窑不带“官”字款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五大窑中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是应该有个标志的。钧瓷多为花盆宋徽宗喜欢养花,建了一个大花园,花盆多用钧窑。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厚,形成了特有的纹路,叫做“蚯蚓纹”。这种纹路,后仿的瓷器很难做到。钧窑瓷器上面的编号,从1到10号,1号最大,10号最小。而后仿的“钧瓷”,其编号正与之相反。

用高锰酸钾去“贼光”

新的瓷器,表面上都有一层很亮的光,行话叫做“贼光”。.现在最通常使用的去光方法,先用氢氟酸泡半个小时,然后用高锰酸钾和泥包起来闷一个小时。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瓷器有一种“旧”的感觉。鉴别方法:摸,有拉手的感觉;闻,有酸的味道。

新瓷器砸碎了卖

人们多以为收藏瓷片不会有假,于是一些商家就想出了新招,把整件新瓷器砸碎了,卖瓷片。所以说,不要以为是瓷片就没问题。还有一种作伪方法,把瓷器砸坏了,再把它粘起来,好像是一件旧东西。收藏者的眼力高了,造假者的手法也多了,应该提高警惕。

宋代哥窑瓷辨识


南宋哥窑青瓷葵瓣型盘(底面)

华夏收藏网讯哥窑瓷,是青瓷的一种。最迟从元代起,哥窑已被列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然而,这只是从文献意义对哥窑的一个定位。从传世和出土的情况来看,也确见有实物留存。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哥窑的确切窑址至今尚未找到,或者说尚未被确认。一种说法是在龙泉大窑附近的溪口一带;另一种说法是在杭州的凤凰山一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对龙泉的大窑一带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一些有开片的黑胎青瓷器。从而,引出两种意见:有认为,这就是文献所说的哥窑瓷,即所谓“琉田哥窑”;也有人说,这种制黑胎用的紫金土系由杭州运来,所做的应是仿官窑之作,而非哥瓷,哥瓷应是另有生产之处。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官哥不分”之说。这种争议,一直到现在也未有定论。对于哥窑的产生,也有种种传说,流传最广的即所谓章生一、章生二的哥、弟两窑之说。仔细推敲,这种种传说,均有附会之嫌,不足为信。总之,对于哥窑的发生,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是,不管哥窑的窑址尚待确认,还是哥窑的发生尚待研究,世间留存了不少宋代哥瓷以及后世仿宋哥瓷的实物,这却是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因此,对于收藏者来说,重要的还不是前者,而是如何准确地去识别它的问题。

要辨识哥瓷,恐怕还是要从哥瓷的胎釉特征、装饰特点、时代风格和老旧痕迹等几个方面去进行鉴别。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宋代哥窑瓷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其有限,在明代已是极其珍贵之物,因此,在明清各朝已有官方的仿制之物出现。现下能见到的有限的传世哥窑器,大多收藏在北京和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国外也有一些收藏。流落到民间的应是微乎其微的极少数。因此,在收藏哥窑瓷上,千万要克服侥幸的拣漏思想,因为,在一般的收藏品市场几乎可以说是无漏可拣的。

鉴识哥瓷还是要从胎釉特征入手。哥瓷的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质地特别坚密精细,胎骨颜色一般为深紫灰色。在鉴识上,通常要说到“紫口铁足”,因为哥瓷的胎土内(官窑瓷也一样)掺有紫金土,胎色较深,烧成后底部露胎处接近铁色,是为“铁足”。口部因釉水向下流淌,釉薄处就露出紫色胎色,是为“紫口”。实际状况是,“紫口铁足”并非每一件实物都是十分典型的,有的紫口明显一些,有的就不那么明显。至于“铁足”的颜色也不是一律的深紫灰色,由于胎质的配比不一样,从传世哥瓷上看到的胎色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灰色等多种。相比而言,传世宋哥瓷的胎壁稍厚,龙泉哥瓷的胎壁稍薄,胎质稍粗,胎色有灰白和黑灰等几种(亦有说龙泉的黑胎青瓷为仿官窑产品)。仿品的“紫口铁足”常用色料人工涂出,仔细观察可见与天然烧成不同。哥瓷用匣钵装烧,有用支钉,也有用垫饼或垫圈垫烧。

哥瓷两面上釉,一般都要上三到四道釉,因此瓷釉较厚,瓷釉的厚度常常要超过胎壁。由于胎釉的胀缩系数不一,釉面就产生开片,这是人工有意为之的结果。哥瓷釉面的开片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因窑内作用加上人工染色,形成深色的大纹线中有褐黄色的小纹线,俗称“金丝铁线”,又叫“文武片”。这是哥瓷区别于其他窑的一个重要特征。开片颜色,有深黑色的,也有黄色、褐色和鳝血色等多种。开片大小也有不同,大而疏的称“牛毛纹”,细小如珠的叫“鱼子纹”,大小参差错落的称“百圾碎”,此外还有“柳叶纹”等。从传世的实物来看,哥窑瓷器多小开片,如“鱼子纹”、“百圾碎”等,而同期的官窑瓷则多大而疏的“牛毛纹”开片。哥瓷的釉色有粉青、翠青、灰青、月白、深灰、米黄等多种。鉴识哥瓷从釉面方面主要要看3点:一、釉质细腻,有玉质感,釉面玻化程度不高,不透明(龙泉哥窑玻化程度稍高,也不到完全通透的程度),泛出一种似人面微汗的油光,也称酥油光,这种光色是仿品所无法达到的。真品器物敲之无悦耳的金石声,而是似破碎的“卟卟”声。二、器身上多有缩釉之处,底部尤甚。因缩釉而留下的棕眼状如螃蟹爬过一般,俗称“蟹爪纹”。三、由于施釉厚,道数多,难免有厚薄,有色差,故烧成后易产生窑变现象。以上3点,在鉴识哥瓷时,须重点察看,仔细辨别。

哥窑瓷装饰比较简单,一般没有纹饰,少数器物出现鱼耳和贯耳的装饰。造型大多仿照古代青铜器。有少量创新品种,也符合宋代制瓷的造型特征。一般器形较小,未见大器,因此,若遇大器,须谨慎。

仿哥瓷器从元代起就有了。到明清两代官方则大量仿造。元末明初就出现了米色釉的仿哥釉产品。明代仿品显得浑厚沉静,清代仿品则较为浮华亮丽,清器内还可见拉坯的旋痕,现代新仿则没有。明清时因是官方仿造,地点在景德镇,产品质量讲究。民国后到现代,到处都仿,质量就很成问题,容易鉴别。因此,如遇明清仿品,尤其是写上当朝款识的,质优者也是很值得收藏的。一般来说,仿品胎色偏白,现代新仿的胎质较差;仿品釉面过于透亮,有贼光,也有做成亚光的,但缺乏灵气,无法做出酥油光来;仿品开片并非自然形成,系人工填色而就,仿品的“铁足”也系涂上黑褐色釉而做出,仔细看,容易识别;仿品手感常非轻即重,这是仿造者技术水平的关系,掌握不了真品的分寸;也有的仿造者在器物上涂上油污作旧,这就更容易鉴别了。

玩瓷要玩宋瓷


收藏界里收瓷器的人不少,虽然藏家都知古瓷器是真假难辨,但瓷器这一China的代名词,又以它独用的制作、艺术、文化倾倒无数好收藏之士。所以,从东汉开始,唐、宋、明、清各代瓷器都不乏追捧者,但在收藏瓷器的圈子中,却以收藏宋代瓷器为他们的最高境界。

宋瓷精美爱不释手

在我国陶瓷史上,宋瓷是赫赫有名的。宋瓷有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等“五大名窑”(以陶瓷制烧制地分),除五大名窑的瓷器外,宋代耀州窑、磁州窑和北宋黑釉制品也是宋瓷收藏品中的重要部分。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难怪当代陶瓷收藏高手对手中的每一款宋代瓷器都会爱不释手。独好收藏宋瓷的收藏家李老师,打开话闸更是滔滔不绝: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造型最丰富,来源于生活,如宫中陈设瓷,瓷釉显得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的青瓷。被美术家誉为“缺陷美”和“瑕疵美”的宋代辞瓷(又名冰裂、断纹)令人玩味无穷,其“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釉正是宋人的创举。宋代定窑的印花、耀窑的刻花是瓷器装饰手法的新贡献。唐、五代时期窑工们创造的越窑如冰似玉的“千峰翠色”、“秋色”和邢窑白瓷,已不能同宋瓷争高低了……

图:耀州刻龙纹枕头藏家的最爱,为宫廷用品,磁面莹润,三面各不相同的刻龙栩栩如生。

制作考究越玩越爱

一件件宋代碗、盘、洗、瓶、奉化尊、莲花碗、酒壶、酒杯等日常生活瓷器,宋瓷那优美的形体、沉静的釉色、含蓄的花纹为世人玩味无穷。油画家吴老师说,宋瓷虽多是单纯的素色釉,制作者除重视釉色的美观,还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宋代汝瓷、龙泉青瓷上看到这种效果,钧瓷也是如此、宋代越窑的青瓷在唐代就很有名,被誉为“如冰似玉”的美丽,但是从实物中看,真正取得如冰似玉效果的要算宋代的龙泉青瓷和青白瓷了。

宋瓷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它为陶瓷美学开辟出一个新的境界。“在彩色华丽的釉色中,宋瓷可与各代瓷器相比。”广东美院的徐老师说,“唐三彩的釉色表现为热烈而华丽,宋瓷中的钧瓷釉色虽然灿烂如晚霞,但是深沉而华丽;明代的斗彩和青花呈现为繁茂而华丽。斗彩的色彩对比较强,青花虽为单色,但线条纹饰繁密。宋瓷的黑系釉中,‘油滴’、‘兔毫’、‘玳瑁’的色彩和斑纹,不像那些浮薄浅露的釉彩使人一览无余。”现在,徐老师家中,几乎收藏的均以宋瓷为主,他说:“当你了解宋瓷之后,你就不会再着迷太多的明清瓷了。”

图:耀州黑釉执壶撇口,长颈,折肩,半腹往下渐收,圈足,瓜棱腹,肩部设长曲流,另一侧肩至口沿处,置把手,釉光亮莹润,乌如黑漆,肩部口缘,流口及把手处由于釉薄,呈酱色釉。

市场难寻玩家难玩

由于宋代古陶瓷的珍稀度、历史价值、文物价值高于各代陶瓷,要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市面还能找到龙泉、耀州、钧、定等窑口的宋瓷,像宋官窑、汝窑、哥窑都不知能不能找到。

真正的宋瓷很少,藏家也不肯轻易卖。几乎所有藏家初入道时,都交过不少“学费”,可见没有对古瓷器知识的了解,也较难把握古瓷器的鉴定要点。从事古陶瓷修补的谭小姐说,宋太祖崇尚简朴,所以令朝野上下,以用瓷为荣,崇尚自然,追求以“玉为本,清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艺术境界。在乾隆时代,很多人尝试模仿宋瓷的制法,但都达不到宋代的水平。在赝品极多的古董市场,行家有时都会“走眼”,不少“古瓷”的“玩主”都有受骗上当的经历,更何况是非行家的收藏人士。

为图个买得放心,行家们找宋瓷,一是去带河路的古董街跟档主混个烂熟,这样档主们一有好货就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二是为买个货真价实,到明码标价的文物店里成交;三是在古瓷器圈子中有一定水平的藏友中交流。谭小姐说,时尚类型的收藏者可挑选瓷器形状别致、绘画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传统类收藏者则可以造型规整、器型传统的为首选,大件或小品则以个人资金与喜好为条件。如果资金允许或兴趣使然,不妨选大师中的某一位的系列作品作为专题收藏。

图:胡人头三脚黑瓶

图:印花薄胎耀州碗

·玩家教路·

买古玩“小绝招”

购买古董的时候鉴别古董的真假好坏,可以试试藏家们自创的“六看鉴别法”———

一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造型的,有的时候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

三看纹饰。不同的时代的作品纹饰也是各具特色。

四看款识。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工艺。在收藏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艺的高低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影青碗,北宋时采用仰烧,故碗底留有印记;而南宋时则采用复烧(碗底朝上,一个叠一个),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时的碗,多数是有包边的,宫廷用的碗是包金边的,有钱的大户人家是包银边的,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铜边了。在收藏的时候,从这些碗采用的包边残留材质就可以推断出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从而认定它们的价值。

六看手感。所谓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购买瓷器时把玩这些瓷器的感觉,如手感是否圆润顺畅。据说有些真正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

·高手现形·

李鸿基:为宋瓷而心动

刚一走进李鸿基先生的家,就立刻感觉出了一个艺术家庭的内涵。壁橱上摆着许多李先生收集的古玩,宋代的龙泉窑玉壶瓶、龙泉刻花蒜头瓶、耀州黑釉执壶等,在他的收藏中,真是不乏宋瓷中的精品。

也说“克拉克”瓷


1004期《中国文物报》陶瓷版有曹建文先生一篇文章,谈景德镇克拉克瓷窑址被发现的问题,让我想起近年“克拉克”瓷的研究与探讨。同一版面上,恰巧有毕克官先生对景德镇民窑考古研究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慨叹,甚是有趣。我也谈点看法。

“克拉克”瓷引起国内外古陶瓷界重视,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福建省文物考古界尤其看重“克拉克”瓷问题的研究,1999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在漳州地区召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克拉克”瓷。福建省重视本地区古陶瓷的研究,是值得一些省(区)文物考古界学习的。毕克官先生的慨叹十分有道理,江西确实应当加强景德镇民窑考古研究。

“克拉克”瓷名称的来源纯属偶然。十七世纪初,一艘叫克拉克号的葡萄牙商船从中国贩去一大批明末的青花瓷器,途中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截获后,在国内拍卖获利引起轰动。“克拉克”瓷就是景德镇及福建漳州地区的民窑青花。外国人贩去的中国商品,也多是普通日用品。景德镇明清时期除官窑外,大量的瓷器是民窑生产的。贩运出景德镇的东西,国内国外并没有严格区别,只对外国人的口味即可。景德镇当时的陶瓷贸易也没有特别看重那些东西。有人说“克拉克”瓷在欧洲及中西亚、东南亚、日本有大量出土出水及收藏,国内少见。这不对。前十几年由国内贩运出去的这些东西确实不少,京沪收藏家手上的“克拉克”瓷数量也比较多。文物收藏类报刊登载的有关“克拉克”瓷的文章,不特别惹眼,是因为货色太普通了。若是景德镇窑生产的“克拉克”瓷器还好一些,漳州地区生产的“克拉克”瓷更是逊色。国内真正有点品位的古瓷收藏家,收藏“克拉克”瓷,一定也讲究窑口的。漳州地区窑口模仿景德镇,无论造型、釉色,都不能比景德镇,即便是精品也难进艺术殿堂。我从资料上见过前两年在欧洲拍卖的福建德化窑清初青花碗盘器,不好看。比照曹建文先生文中所附彩照,景德镇与福建漳州地区的“克拉克”瓷很容易分别。德化青花比漳州地区青花还好一些。

青花瓷生产,离开了景德镇绝对没有意义。景德镇创造元青花,云南建水元代也生产青花,国家即便花大代价去研究建水元青花也是徒劳。据说浙江某地一宋塔中出土青花,有人说是宋青花,但科学依据不足。

“克拉克”瓷实际就是景德镇的明清民窑普通青花,国内也有人称作外销瓷。说漳州地区或德化的青花是“克拉克”也行,但它是对景德镇的模仿。毕克官先生有相当多的景德镇明清青花瓷标本,研究有成,文物艺术界有目共睹。毕先生的忠告值得景德镇、江西省乃至国家的重视。因为以景德镇现有的力量,研究元明清官窑都来不及,更何况去研究无可量计的民窑瓷。国家应当把相当的力量,投入到景德镇宋元明清官窑民窑瓷器研究中去,它是中国的一张千年闪烁的文化名片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谈瓷论道说宋瓷——哥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谈瓷论道说宋瓷——哥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哥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