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灯 > 导航 >

粉彩开光灯笼盖罐

粉彩开光灯笼盖罐

古代瓷器灯 古代艺术瓷器罐 古代小瓷器灯

2020-07-13

古代瓷器灯。

藏品提供:市区张先生。张先生日前致电“党报热线”,说家里有10来件青花、粉彩、五彩瓷器,别人都说是清朝的,他不知道是否有收藏价值,想鉴宝。记者与张先生联系后,选择了这件粉彩开光灯笼盖罐请行家鉴定。

藏品来历:张先生是在南美经商的温籍侨胞,近年来对中国的古玩艺术品有了兴趣,从国外回来时,经常带回一些古代的瓷器,供自己和朋友们收藏。这只粉彩开光灯笼盖罐就是张先生从美国买回来的。

藏品特征:这只粉彩开光灯笼盖罐高36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4.5厘米。盖罐以缠枝莲纹为底,罐的通身开有6个光。其中正面和反面为两个倒梯形的大光,两侧一上一下各有两个小光,上面为椭圆形,下面的为莲瓣形,罐盖的顶上也有一个小光,开光内绘有花鸟。就整体来看,盖罐古旧气息比较明显,绘画比较工整,彩料也较纯正。

相关知识: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这种白色彩料,俗称“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从装饰的艺术效果来看,粉彩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凡绘画中所能表现的一切,无论工笔或写意,用粉彩几乎都能表现。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增加了层次和立体感,从而形成了淡雅、精细、填色和洗染、烧成等工艺步骤。

行家目鉴:温州汇丰拍卖行鉴定师吴健先生在仔细鉴别此罐后认为,此罐未署纪年款为民窑产品,但瓷质精细、古旧气息明显,胎釉结合处有淡淡的火石红,底釉及粉彩的颜色和质感符合清中期的特征。再从绘画技艺上看,缠枝莲纹绘得比较工整,花鸟以比较生动,不失为民窑精品。 周泽西 整理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胭脂地开光瑞兽盖罐


胭脂水彩或称胭脂水釉,是清早期一种有特色的釉质,康熙六十年烧造了胭脂水彩直口瓶(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雍正烧造了胭脂水釉小碗,乾隆烧制了胭脂色珐琅彩茶壶等。康、雍、乾是清朝盛世,许多创新名品都被后来的官窑与民窑仿造。

我收藏的这个胭脂地开光瑞兽盖罐就是同治官窑仿前朝釉色的器物。盖罐高11.6厘米,足径9.5厘米。同治官窑的胭脂釉色和清三代的官窑胭脂釉色对比起来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胭脂釉色施釉过薄,釉色易磨损,易脱落。

此盖罐底部写有楷书“同治年制”官窑抹红款,一般清代官窑器物都是精美之作,同治官窑部分器物为何显得很一般呢?细说起来是有历史原因的。同治五年,军机大臣李鸿章筹措白银13万两,使停烧10年的景德镇御窑厂恢复生产,初期多为应急之务,其烧造水平较清中期不知落后了多少。但事物都要全面分析,辨证来看,开光瑞兽盖罐的釉地无法和清三代的釉质相比,但它开光之中的粉彩瑞兽却增加了盖罐立体的艺术美感。

实际上胭脂地属于继承,开光瑞兽属于发展。虽然胭脂地质量不如清三代的精美,但是开光瑞兽这一亮点是继承中的发展,这点还是可贵的。

瑞兽在民间历来有镇灾祈福的风俗,瑞兽的每个形象都有不同的寓意。

瑞兽造型之一:瑞兽游玩——寓意社会稳定,生活安祥。

瑞兽造型之二:瑞兽远眺——寓意大清雄心远大,前途光明。

瑞兽造型之三:瑞兽仰天长吼——寓意重振大清国威。

瑞兽造型之四:瑞兽狂奔——寓意加速发展,向往创造辉煌。

其实这都是当权者唯心主义的想像与企望。纹饰含有寓意由来已久,清三代一些瓷器上的长枝九鹌纹饰则是借长枝九鹌的谐音,寓意为“长治久安”。

乾隆哥釉青花粉彩开光描金山水花鸟纹将军罐


将军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乃一种罐式,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的盔帽顾而得名。初见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康雍乾三朝最为流行。

此罐展肩提腹,舒展自然,器型高大,使得其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大气典雅颇有气势。釉色莹润凝厚,宝光内蕴,纹饰寓意吉祥且富有深度,修足胎质紧致厚实,沉淀有斑驳的历史痕迹。

因器型高大,所以有了足够的空间供工匠发挥,可以更好的展示更多纹饰工艺。此罐集成了众多的装饰工艺及彩料、技法于一身,让人过目不忘,叹为观止!

至上而下采用了多种装饰技法,分别有粉彩、青花、斗彩、描金,黄釉、彩绘、仿哥釉等;通过如此繁多工艺手段,足可窥见御窑厂不惜工本竭尽华丽之功。

罐盖顶端塑硕大鎏金宝珠,夺目璀璨,而下绘黄釉龙纹威猛无比,遨游于祥云天际,龙纹出现时必然四海扬波、恩泽百姓,处处彰显帝王权威。其下装饰一圈青花蕉叶纹,颇具生机盎然之意,腹肩使用斗彩装饰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

瓶腹仿哥釉质朴古雅,吸人眼球。工匠熟练掌握了开片规律,有意识的控制并强调了规则的开片,造成了一种缺陷美,打破了传统瓷器中的单调,化腐朽为神奇,体现出“大成若缺”的美学思想,备受乾隆喜爱。

瓶腹四开光,分别绘山水花鸟纹,绘画一眼望去就感觉神清气爽,必然出自宫廷画画人之手。其中飞禽传神出彩,如同活物般映入眼帘;花朵争相开放且细致入微;山石湖畔,亭台楼阁气势毕现,呈现出山水画般的诗情画意,使人连连叫绝。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宝相花花觚


此器胎体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略厚。釉面匀净,光泽莹润。 造型方面,在继承前朝花觚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了乾隆花觚的新式样。花卉色彩相互辉映,五彩缤纷,宝贵吉祥,令人爱不释手。

通体纹饰以缠枝莲宝相花为主,上下多层,口足呼应的如意纹纹,规整的仰莲纹、饱满的如意云头纹、疏朗的缠枝莲纹等都成为后来乾隆瓷器装饰的典范。不仅确切的年款成为研究乾隆瓷器发展的重要线索,其属具的官职也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一珍贵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精到的工艺和及其难得的史料,足以堪称中国瓷器制造史上不朽的里程碑。花觚本是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后多为瓷器所仿,唐英制花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两段烧制,然后上下相对由卡口相连,可谓创造了瓷器花觚的崭新样式。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知,乾隆五年至乾隆八年,是唐英事业的波折期,期间为取悦乾隆,他努力创造、试验各种“新式玲珑巧工之器”,此对花觚正是这一时期的名作。后被冠以“唐英花觚”的名称,亦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瓷器品种,可见其价值之高。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宝相花花觚 尺寸:

口径:10.4cm

高: 23.5 cm

足径: 6.2 cm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花鸟诗文大瓶


雍正帝登基时已四十五岁了,但是登基晚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登基之前有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所以就艺术修养而论,雍正是清朝“十帝”中艺术修养最高的一位。

他处理政务的压力很重,所以业余生活主要就靠艺术品来调剂。他对艺术的追求,不仅仅有眼力而且要有卓越人文高度,所以雍正时期的官瓷,代表了清代艺术的最高峰。

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多为小件,造型隽隽尔雅,小巧玲珑。但此对诗文大瓶可谓体型硕大无朋,极具气势,较为罕见。

此瓶造型大气稳重,胎体薄如蝉翼,通透圆润,胎质紧致有润泽感。釉色温文如玉,所泛出的光线自然且柔和,丝毫无半点刺眼、炫目等“贼光”出现。周身纹饰精美异常,精彩纷呈,颜色丰富多样,寓意吉祥如意。

大瓶除颈部、腹部开光外,通体绘网格米字纹,瓶口描金绘黑彩回纹,其下绘如意莲花纹,寓意“如意连连”。瓶颈开光绘奇石兰花,肩部绘蕉叶纹;腹部纹饰新颖,洋洋洒洒绘各种奇花异果于其中,好不热闹。

瓶腹开光一侧绘锦鸡月季图,画面中月季花繁叶茂,各各争相绽放,一双锦鸡相伴而立,脚下则是遍地花草,整幅画面展现了和谐温馨,万物复苏的盎然生机。另一侧则绘凤穿牡丹图,牡丹雍容华贵,丹、凤结合,象征着美好、光明与幸福。

开光处分别书描写兰花、牡丹的经典诗句,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对兰花与牡丹性格的赞美,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中寄于了对人生的感悟。

清末民国粉彩冬瓜罐


清道光朝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器有大小:大器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小器均无盖。以粉彩器为常见,多以瓜蝶和白菜等为饰。民窑器,有豆青釉青花和信哥釉品种。其形制始见于湖北武汉龙泉明永乐年间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后历朝未再见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现并成为晚清时极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清道光朝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器有大小:大器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小器均无盖。以粉彩器为常见,多以瓜蝶和白菜等为饰。民窑器,有豆青釉青花和信哥釉品种。其形制始见于湖北武汉龙泉明永乐年间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后历朝未再见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现并成为晚清时极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原始青瓷在其创烧之初,也就开始生产印有凹弦纹、云雷纹等花纹的带系青瓷罐。汉代,青瓷罐因烧造技术成熟,加上质地坚固,又有宜人的青绿光泽,便取代陶罐,成为人们生活需求的首选物品。东汉时,青瓷罐的形制呈显多样化,其中的青釉五孔罐、青釉布纹四系罐,为当时代表作。

罐的肩部带系的模式,后来在两晋南北朝非常风行,并延续至唐宋。这显然与系在当时所起的能提能挂作用有关。同时,亦与四系、八系,给人以平稳感及美的享受有关。譬如,西晋青瓷不单把系设计成弓形、桥形,还出现狮形、羊形等造型;东晋时又刻意在系上施加点彩;南北朝时的系竟多达8至10枚,这些,并非都应了功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美观,或者说,是集实用与装饰于一系。到了唐宋,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使青釉、白釉如冰似玉。而此时,器物的线条美与色彩美,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加上罐体又出现了瓜楞、柳条形等花样制式,才让肩部之系,显得不那么重要,遂退居于次要地位。

清代,把婀娜多姿的瓶,同"平升三级"仕途凑在一起,同"吉庆平安"、"平生富贵"等人生美好追求联系在一块。甚至,干脆把有些瓶称为尊(康熙时多尊),或就其外形赋予各种人文精神,如观音瓶、柳叶瓶、一统瓶等等。这些,是因为瓶有瓶的可爱之处,敬而远之实属愚蠢,为此,才找出这么一些谐音和理由,让瓶儿不独官复原职,还与百姓同乐,共享荣华富贵。于是,罐被贬去重当盛贮之用器,瓶则名正言顺地重得宠幸。这是明清两代一个罐多瓶少和一个瓶多罐少的原委,也是明代罐不同于清代罐的关键所在。

以上供大家参考 (图文无必然联系)

乾隆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

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

宋代北方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普遍烧造制作,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瓷等,而且各具特色。玉壶春瓶,自元代以后多配有盖,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种。因烧造的年代不同造型有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

此瓶巧作纤颈撇口,垂肩丰腹,下承矮足。双曲优雅流丽,姿态婀娜,却又比例恰宜,不失端庄。通体蓝釉,满布缠枝宝相花,颈部绘葡萄蕉叶纹,腹部开光绘花鸟。此器底部沉厚,体型硕大,有一番额外稳重之味道。

乾隆 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尺寸:

口径:10.4cm

高:31.8cm

足径:13.7cm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莲座暖锅


古代帝王为了显示权势和帝王的尊严,在物质和精神上恣意享受,靡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制作了大宗的巧夺天工的金杯玉盏,以满足他们平日豪华的饮宴生活。

华贵典雅的餐具与精烹美馔相互辉映衬托,浑然一体,形成了宫廷菜的独特风彩。因此,宫廷餐具一方面反映封建帝王生活的奢侈靡费,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劳动人民聪明的才智和高超的工匠技艺。

暖锅又称为“温锅”,由早期的粥罐演变而来,另一说法是从火锅演绎而来。此暖锅在莲花座与罐之间出现了一个隔层,其内放置于炭火,在严寒的冬日里食材具有保温功能,充分体现了皇家日常用膳细节的生活品质,此器在清代较为盛行。

观此暖锅,对古代的工匠精神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此锅上部为圆钵形,下部为莲花座,整器色彩艳丽,造型典雅唯美,寓意深邃且丰富,把观赏性及实用性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此为一器三件的组合,对工艺要求极高,正是由于特殊的造型,所以给了工匠更多的创作空间,盖罐底施黄釉彰显皇家气度,绘缠枝莲花卉纹雍容而吉祥,盖与罐分别开光绘花鸟纹呈祥和喜庆之感。

此乃宫中御用器物,因雍正信奉佛教,底座造型似盛开之莲花,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与超然,在佛教里认为莲花为最终目标,即修成正果。莲花色彩鲜艳,由红黄渐变而成,颜色过渡极为自然和谐无半点违和感。呈现出如真实的火焰般持续给暖锅加热,可谓巧妙之极。

从蟋蟀罐看光绪粉彩


有朋友购得一个“清代粉彩三国人物蟋蟀罐”,只花了280元,作为正品,自然是捡了个大“漏”。此罐的制作年代为“光绪”,尺寸高8.8厘米,口部直径11厘米,底部直径9厘米。此罐口大有盖,盖部中间有五个小孔,是为了方便蟋蟀透气,腹部微鼓,浅圈足,底部有“光绪年制”四字青花楷书款。罐盖粉彩动物及花草图,罐身饰三国人物图案,画面采用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开光处白度极高,加上釉汁匀净,洁润如玉,因而为整个图案的装饰提供了基础。

粉彩本是釉上彩,是在彩料中加入粉质,使釉彩呈现粉绿、淡红等较为淡雅的色彩。又因粉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其烘烧时温度较五彩低,色彩比五彩柔和,因此又称“软彩”。粉彩中的“玻璃白”粉实际上是一种含砷的乳白色玻璃质,在彩绘时可将各种彩“粉化”,增加各种彩的色阶,使画面能表现出正、倒、仰、俯、翻、转的变化,因而增强立体感。光绪粉彩瓷器胎之白且薄真是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的地步,其绘画可达到“花有露珠,蝶见茸毛”的程度。

人们比较清代众多的粉彩瓷器,会发现民间粉彩瓷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画面以人物、山水、成语故事等组成,尤以花鸟为多。“清代粉彩三国人物蟋蟀罐”上所绘花鸟浓淡相间,层次清晰,娇艳柔美,充分体现出光绪粉彩色泽清丽,粉质减少、柔和淡雅的特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粉彩开光灯笼盖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粉彩开光灯笼盖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