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美家美瓷砖 > 导航 >

美仑美奂宣统御制官窑凤尾尊

美仑美奂宣统御制官窑凤尾尊

美家美瓷砖 古代瓷器尊 美缝瓷砖

2020-07-20

美家美瓷砖。

“醴陵窑”为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座官窑,在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官员熊希龄先生上书湖广总督端方,由政府拨银十二万两在湖南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校。1906年创办湖南瓷业公司,专程从国外引进了新式设备,设置陶瓷样品陈列室,供学生学习制造,培养自谋改良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烧制出闻名世界的釉下五彩瓷器,突破了中国陶瓷史上单色的釉下彩瓷的局面。醴陵釉下五彩瓷成功创烧后,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各项金奖。1907年—1915年间, 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先后在“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四项金奖,从此, 醴陵釉下五彩陶瓷名扬天下。

解放后中央政府将其定为“国瓷”,为社会主义服务,被选为国家专用瓷,有些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元首及领导人,后被世人称之为“红色官窑。”受世人称赞。如今醴陵釉下五彩陶瓷,已经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收藏关注的热点, 醴陵釉下五彩从晚清创烧到成功烧制,由于当时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所决定, 像宋代汝官窑一样前后仅有一二十年的辉煌时期,制作的精品非常少,经过近百年的洗礼,现今存世的釉下五彩作品十分稀少,且极为珍贵,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近日,一件宣统元年制造的国宝级醴陵窑釉下五彩凤尾尊在湖南面世,它的出现更进一步体现了当时官办瓷厂进贡选样的事实。湖南有关文博单位人员及湖南省收藏协会的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对此瓶进行了初步鉴定,连声叹道:“醴陵窑国宝瓷器,太漂亮了,太漂亮了!!!象这样精美的醴陵窑藏品北京故宫也很难找到”。

此瓶高60cm,口径32cm,底蓝料行楷书款“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学堂制造”。器型为古代有名的“凤尾尊”式样,大喇叭口,但又与古代的凤尾尊有一定的区别,瓶口大并慢慢向下收敛,线条更优美,更显得瓶子庄重大气,这就体现了当时陶瓷艺术家的一种创新之作,这种创新在很多醴陵窑陶瓷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最有意思的是此瓶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得金奖的釉下五彩双鸟瓶是同一造型,所以大家又叫“巴拿马瓶”。此瓶以工笔重彩的工艺手法,采用代表吉祥富贵的锦鸡及牡丹纹为装饰,又采用釉下五彩中极少见到的“斗彩”工艺手法进行绘画,即釉下五彩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方法。

“斗彩”的名贵大家是知晓的,在明代,就有“成化一斗值万钱”的说法。此瓶花叶、枝杆、锦鸡纹饰部分以釉下五彩装饰,花朵、石头、蝴蝶、边饰则以釉上彩装饰;特别是在瓶子的口沿和脚边发现用粉彩、金彩装饰纹,釉下五彩、釉上五彩、粉彩、金彩同时装饰在一件花瓶上的工艺装饰手法,这是在中国的制瓷史上没有的先例,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釉下五彩属于高温瓷,采用“三烧制”烧成,高温烧制最容易变形,大件更难,所以醴陵窑制作的大件作品非常稀少,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制。并且此瓶无论从造型、绘画纹饰风格、款识来看,都是当时制作的一件最经典的釉下彩瓷精品,并且当时应该是进贡朝廷的御制品,为何流落民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这件宣统元年制造的釉下五彩加釉上五彩及粉彩描金锦鸡牡丹纹凤尾尊,流传百年而保存得非常之完美,真是值得庆幸。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大小差不多的花卉凤尾尊,口沿尚有缺损,也被列为馆藏珍宝。由于醴陵窑釉下彩瓷的存世精品极少见到,据本人所考证及所见到的晚清至民国醴陵窑瓷器中,一些国有馆藏和私人收藏的醴陵窑瓷器珍品都难能与之媲美,所以称之为“国宝重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当记者问到专家此件釉下五彩官窑凤尾尊现在的收藏价值时,专家久而不答。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专家含笑道:“那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金奖的瓶子估价都上千万,而这个打个五折也值500万吧,但这件御制凤尾尊无论从制作工艺、绘画艺术、装饰手法等多方面都超过了那件得金奖的巴拿马瓶,所以有关收藏人士还冠以“巴拿马之王”之称。”

“巴拿马瓶”,指的是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醴陵釉下五彩扁豆禽瓷瓶(又名竹鸡喇叭瓶),是1911年湖南瓷业公司的经典之作。现存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瓶高46厘米。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有关文物专家估价千万身价。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美奂美伦——珐琅彩


清代著名的盛世三朝,康熙的智、雍正的苛、乾隆的倜傥,在历史长卷中挥下绚丽的一笔。这里的传说最多,宝贝最美,世人的至宠———珐琅彩瓷器的故事自此开始。

珐琅彩瓷器是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品,它诞生于康熙朝。由于它始源于仿制铜胎珐琅器,故在清宫内被称为“瓷胎画珐琅”。身份地位尊崇的珐琅彩瓷器,制造过程非常的复杂,通常先在景德镇御厂烧成白瓷,然后送抵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烧制成品。虽然它出身自景德镇,但是由于彩绘及烧成工艺均在宫内进行,故不属于景德镇窑的制品。早在康熙年间,开明的康熙大帝拓宽与外界的联系,积极地接受许多新兴事物,各国传教士们携着风尘应天命而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艺术的异域灵感。红极一时的郎世宁等西方画家不仅在中国画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间接地影响了珐琅彩瓷器的成长。

中国的传统彩瓷,施彩一直是用胶水或者清水,但自康熙开始的珐琅彩瓷器则使用油来施彩。除此之外,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器所用的彩料全部采用进口料,其中最突出的一种玫瑰红或者胭脂红色料,与传统瓷器的铁红色和铜红色相比,诠释出完全不同的色感,红中蕴含着阳光般的华丽。传统的康熙珐琅彩瓷器多以蓝地、深红地、黄地、粉红地、紫地的彩色花卉图案为主,且碗、盘为多,而瓶、盒比较少,博物馆中也能够见到宜兴紫砂胎的珐琅彩茶具,至于白地彩绘的品种则极为罕见。器身上的图案大多作规规矩矩的花卉写生,尚不见山水人物鸟兽的踪影,处于一种单调拘谨的状态。

至严肃苛刻的雍正王朝,普天下的能工巧匠们聚集在皇宫内,在小心翼翼侍奉天子喜怒的内务府官役们的强压管理和百般挑剔下,绞尽脑汁设计各式各样的赏玩雅件,以期博得皇上欢喜。故此雍正艺术品的量虽不多,但确实创造出一些巧夺天工的神品。此时的珐琅彩瓷器仍是皇室的至爱,与康熙时期相比,工艺上也有了进步。仍旧由景德镇提供烧好的瓷胚或白瓷,由清宫内务府珐琅作坊来完成彩绘和二次烘烧的环节。康熙时期的珐琅彩是用器身外壁不上釉的半成品将其外壁色地施彩,而雍正时期则以白地彩绘为主,并且在原先单纯的缠枝花卉图案基础上增添了多种纹饰,以花卉翎毛最多,山水其次,人物亦偶有出现。雍正珐琅彩瓷器的最大特点在于,在画面上配以与其意相对应的题诗,而且书法极佳,并在题诗的引首、句后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者抹红印章。妙趣更在于,其印文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的内容相呼应。所以称雍正珐琅彩瓷器为真真正正的诗、书、画、瓷相融合的艺术绝品。珐琅彩瓷器的彩料一直均采用进口料,自雍正六年起,宫廷开始能够自制珐琅彩料,且颜色种类比进口途径接触到的要丰富,但并不排除部分进口料的继续使用。由于雍正帝酷爱珐琅彩瓷,会直接谕示其制作细节,故此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可谓独步清代,并且因其个人特殊偏爱蓝彩和墨彩,所以这个时期的绿彩和墨彩珐琅彩瓷均极为精致。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多数被收藏在台湾、北京和上海的顶级博物馆中,而雍正年间的珐琅彩瓷主要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和上海博物馆亦有少量藏品,其中诗、书、画、印结合的器件极少。

国泰民安的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图案表达上有明显变化。一部分是白地彩绘,以花卉山水为主,基本承袭雍正的风格及工艺,但以青绿山水最为突出。而另一部分则为色地开光图案,有些结合青花或者其它色釉装饰表达歌舞升平的题材。尤其籍着广州海岸通商和多国的进一步交流带来的域外风情,珐琅彩瓷上还出现了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洋人物故事画面。但是由于乾隆皇帝的兴趣很快转移到更加炫目斑斓的景泰蓝器上,自此瓷胎画珐琅器即珐琅彩瓷器失宠,不再受到重视,没有得到机会发展。

珐琅彩瓷器在短短的百余年内经历了创造但不完美的康熙时期,完美但数量极少的雍正时期,尚未发挥便失宠的乾隆时期三个阶段。感慨着历史是由当权者个人情绪操纵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珐琅彩瓷器的珍贵,特别是鼎盛的雍正时期所呈现的美奂美伦。雍正时期诗、书、画、印结合的珐琅彩瓷在国内最大的两家博物馆故宫和上博的藏量亦非常少,民间更是难以寻觅存世品,其珍罕由此可见一斑。珐琅彩瓷器的发展结束在乾隆年代,但它的故事延续着。

富丽堂皇凤尾尊


粉彩制作的特点是由于在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的烧成温度较低,所用彩色比五彩更多,因而比五彩更为妖艳,以淡雅柔丽名重一时。

雍正朝粉彩技艺成熟,多数是在用洁白瓷质的胎及极为纯净的透明釉烧成的白瓷上进行彩绘,因此,更能突出它的淡雅柔丽之感。

官窑器的制作更为精细,大部分盘、碗之类圆器的底部极为光滑细腻,很多雍正粉彩瓷器瓷胎之白且薄正是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雍正粉彩瓷已作为当时上层阶级的日常生活用瓷,因此盘、碗、杯、盏之类的器物最多,此外,还有各式花瓶、花钵、尊、笔筒、花觚、提梁壶等,器型风格一反康熙刚硬、挺秀为淳厚、灵巧。

这件清雍正粉彩花卉凤尾尊高23.4厘米,口径12.7厘米,撇口、长颈,腹部丰满,器底外撇。尊胎质细腻,胎体轻薄,釉面光亮细润,上用粉彩绘画。颈部的开光两个,内绘绿色龙纹,龙怒目昂首,双目圆睁,4只利爪矫健有力,突出了龙的凶猛强悍、气魄豪放。腹部的两个开光,内绘山水,水墨淋漓,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开光间隙均绘缠枝花纹,由多朵花卉连续衔接组成,并用各花朵间的不同走向花叶环绕穿插,把各花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纹饰的整体。

此尊造型古朴端庄,制作规整,色泽浓重艳丽,显得富丽堂皇,实为清雍正粉彩瓷器之精品。

清代康熙凤尾尊赏析


古代制瓷工匠在元明时期创制了花觚,随着时间的流逝,花觚逐渐演变出了一个新的品种——凤尾尊,别称为观音尊,是清朝年间备受人们青睐和追捧的瓷器样式。

凤尾尊的器型十分有趣,它的沿口外撇,呈喇叭形状,瓶颈比较挺拔,瓶腹比较饱满,底部为平面,并且向外撇出,大多凤尾瓶的圈足都是二层台。由于瓶腹下方到瓶底外延的形状就像凤凰的尾巴一样,故而得名凤尾瓶。

清朝是我国制瓷工艺史的一个巅峰时期。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又有着“康乾盛世”的美称,足以见得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很不错,在吃饱喝足的同时,自然会开始重视精神上的给养。于是,制瓷工匠们大量进行仿古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追求创新。各种具有欣赏陈设性功能的瓷器品种层出不穷,在这个时期制瓷工匠们烧制的瓶、尊一类的瓷器数量远远超过元明时期。有一些瓷器器型只出现于康熙年间,譬如说康熙青花凤尾尊、康熙青花观音尊、棒槌瓶、马蹄尊、凤尾尊……其中,凤尾尊的器型看上去十分大气,瓶身上的纹饰具有富贵华美、高雅妍丽的特点。景德镇官窑凤尾尊的生产量要比景德镇民窑凤尾尊的生产量要少,但是品种都非常丰富,主要的品种有青花、五彩、三彩、描金……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件清代康熙年间的凤尾尊,下面请各位一起来看看吧!

这件凤尾尊名作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高:四十五点五厘米,口径:十二点七厘米,足径:十四点四厘米。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器型非常大气,口沿外撇,瓶颈较短,瓶肩渐收,瓶径外撇,圈足,瓶底并无款识。制瓷工匠在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的内壁和底足施上白釉,在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的外壁施上郎窖红釉,釉面微微泛黄,并且带有微小的纹片,人们将这种釉色效果称之为“米汤底”。

这件凤尾尊名作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四十四点九厘米,口径:二十二点六厘米,足径:十四点二厘米。这件瓷器的器型非常典雅大方,沿口外撇,瓶颈渐收,瓶腹下方往内收敛,圈足为二层台,底部外撇,施以白色底釉,瓷瓶外壁绘青花纹饰,采取全景式山水人物构图。瓷胎硬朗而厚重,釉面白中带青,令人赏心悦目。

康熙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康熙皇帝博大的风范与胸襟影响了御用瓷器,这时已从明代形质古雅、釉质肥腴变为气度高贵、釉质清丽的清代风格,康熙瓷器在工艺、纹样、型制等方面的创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

豇豆红是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铜红釉品种,其色泽不易控制,又因其浅红娇艳,如小孩脸蛋、三月桃花、微醉美人,又被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其色调淡雅宜人,通体一色,洁净无暇,给人透亮坚挺自然的感觉,这和人工特意做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只要看过真品均能对仿品一眼洞穿。

其釉色高下有别,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其次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柔和悦目。

豌豆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大,成品也因品相而区分,大多豇豆红瓷器里会若隐若现的呈绿斑色,而通体呈豇豆红无杂色的相当罕见,当年乃皇帝御用之物。此尊乃该朝重器,红色发色纯正,透亮,象征着兴旺、发达、圆满等寓意,底施白釉青花双圈无字款。此器器型硕大,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之豇豆红官窑瓷器。

康熙 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尺寸:

口径:21.2cm

高:47.5cm

足径:10.5cm

发现大的醴陵窑“凤尾尊”


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

昨日,省收藏协会约齐省内众多瓷器鉴定专家,对两件生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醴陵窑瓷器进行评鉴,专家一致认定,这两件瓷器——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和釉下墨彩山水尊——是传世醴陵窑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精品力作,尤其是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是目前所知的同类醴陵窑瓷器中个体最大、品像最好的。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张敏介绍,收藏这两件瓷器的是省内一瓷器爱好者。

1905年,清政府在醴陵创办官立湖南瓷业学堂,190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湖南瓷业公司,后烧制出闻名于世的釉下五彩瓷器。醴陵窑早期作品十分稀少,极为珍贵,昨日现身的两件瓷器底部都用青花书写着“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学堂制造”字样,据分析,应该是进贡清廷的产品。精美的造型和工艺,让许多有多年瓷器鉴定经历的专家也称赞不已。

多重复合彩锦鸡牡丹纹凤尾尊高60公分,口径32公分。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专家张新生解释,多重复合彩是指釉下五彩加釉上五彩,另加粉彩,再加描金的复合绘画工艺,其工艺相当复杂、难以掌握。“凤尾尊”是有名的造型,大喇叭口,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得金奖的釉下五彩花鸟瓶也是凤尾尊造型,该瓶现存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陈列馆,高46公分;省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同类醴陵窑瓷器高也只有52公分。张新生说,这件牡丹纹凤尾尊是目前所了解的醴陵窑同类产品中工艺最复杂、个体最大、品像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官窑产品。另一件釉下墨彩山水尊造型端庄、稳重,采用釉下单色的墨彩绘画,技艺精湛,画面清爽,并采用具有水墨宣纸国画效果的“渲染”的技法,效果极佳。

民窑佳器康熙凤尾尊


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1722年),社会生产已经恢复了“元气”,瓷器制造业也重新振作。其中,青花瓷器的制造继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又迎来了“第二春”。正所谓“康青一类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见寂园叟《陶雅》)。康熙青花不仅官窑产品水平高,就连民窑产品也异常精彩。

这是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凤尾尊,高44厘米,口径20.5厘米,足径15.5厘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该凤尾尊的基本造型为喇叭形口,长颈,鼓腹,底釉并伴有青花双圈框,但无款,这也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此外,康熙民窑的瓷艺工匠们还不拘“传统”,把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传说、故事搬上瓷器,使得康熙青花瓷器又多了一个吸引人的内容——可读性,这从此件青花人物故事凤尾尊上不难发现:器身上整幅描绘人物故事,分别由两个故事组成。器物的腹部表现的是中国历史故事“昭君出塞”,而颈部则表现了一个与八仙有关的故事,图中只见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等人坐在地上小憩,一土地公公模样之人正在向八仙作揖,似乎八仙正在向此人询问什么事情……器物造型端庄、大方,色泽清新悦目,层次分明,纹饰精彩,为康熙民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康熙青花瓷器在如今的文化艺术品市场上是热点之一,屡有不错的拍卖消息传来,如1994年,一件康熙青花人物山水棒槌瓶在苏富比以12万多港元拍卖;同年,一对康熙青花地斗彩龙纹碗在佳士得以28.7万港元成交;1996年,一对康熙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碟在嘉德则以78万元人民币落槌,从经济价值的角度也反映出康熙青花瓷器的“能量”。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康雍乾时期,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景德镇的官窑瓷厂规模相当大,烧造出许多绝世珍品瓷器。这件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乃是康熙青花“汾水”的代表作品之一;瓷身通景青花绘山水人物图。肩部一侧有青花四行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此次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经众多专家研究多年,终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此尊贵在署干支纪年款,“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其釉面及青花色泽为康熙晚期青花瓷的典型。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_陶瓷知识


青花,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康雍乾时期,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景德镇的官窑瓷厂规模相当大,烧造出许多绝世珍品瓷器。这件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乃是康熙青花“汾水”的代表作品之一;瓷身通景青花绘山水人物图。肩部一侧有青花四行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此次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经众多专家研究多年,终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此尊贵在署干支纪年款,“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其釉面及青花色泽为康熙晚期青花瓷的典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美仑美奂宣统御制官窑凤尾尊》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美仑美奂宣统御制官窑凤尾尊》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美家美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