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中国陶瓷一种包含着多重文化意蕴和多维价值要素的的艺术

中国陶瓷一种包含着多重文化意蕴和多维价值要素的的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金意陶瓷砖

2020-07-21

陶瓷文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中璀璨的花朵。其中丰富的陶瓷艺术作品遗存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光辉。中国陶瓷既是历史的物证,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又以“有意味的形式”显视着时代的心灵世界,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

中国陶瓷漫漫历程,似行云流水,纽结着天、地、人共时运动。思想史的演化,儒、道、佛的升沉,经济的荣衰都为中国陶瓷体系的建构,起到了推进、催化、阻碍的作用,可以说中国陶瓷艺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中国陶瓷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记述着中国文明的进程。这种文明的进程仍然在独具一帜地延续着,时刻昭示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存在于文化的观念之中。然而正是这种观念影响着中国陶瓷艺术的精神风貌和形式特征。从整体上看,中国陶瓷艺术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与中和之美。

注重人生,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哲人,艺术家讲道理,重视从心灵中去体验。这种从内心体验善的精神,极容易与艺术的情志与心境相通。其哲学意蕴核心是“仁爱”,孔子提出“仁”学说。“仁”既是一个伦理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是人的哲学与美学的升华。“仁”是语义也可以反映这点。《说文解字》曰:“仁,幸,从人,从二”。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仁,内也,非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仁”的本质,表明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多一点爱心,少一点争斗,同心同德,这是力量的源泉。同时还贯穿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肯定了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在人与物之间高扬人在主体意识,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熏陶下,中国陶瓷不断探索新材质和新工艺,以丰富艺术表现手段,象“和合三仙”、“将相和”、“喜神”等就常作为瓷雕创作题材。众多的瓷雕形象都表现得喜气洋洋,像大肚罗汉、五子罗汉,就显得一团和气,观音瓷雕,无不显得慈祥。八仙中,没有一人是悲悲凄凄,在“群仙会”中洋溢着喜庆、祥瑞和超脱。这些题材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思想。在陶瓷作品中,有许多祥瑞材的作品,如福、禄、寿三个题材。以及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和鹤(象征长寿和气节),竹(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岁安寿)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人是最为可贵的,人应该追求和享受幸福、和睦、康宁;人是高贵的、智慧的、能动的,他应该支配和利用外景事物而不是相反被外界事物支配,他应该是永远保持一种进取状态和“上下求索”的精神,以不断发现美,创造美,进而享受美的快乐。并在此过程中,保持自尊和节操。由此可见,在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境界的他构问题上,中国陶瓷艺术极为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通过审美活动所构筑的境界是真正属于人的符合人的理想本性的。

中国陶瓷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进了中国人对宇宙和生活的特殊体悟,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一个观念。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道德论和宇宙论的基本图式。《老子》中讲“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种。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就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创造器物是效法道的,不言而喻也就是效法自然。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的命题的扩大延伸。《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因素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中国陶瓷艺术的“自然”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这种“自然”是自然现象的直接表现。在陶瓷艺术中有着直接的反映。使用天然粘土制成的陶器便是这样的特点。龙山文化在蛋壳黑陶是普遍的易熔粘土经过精细的淘洗、陈腐和揉练并以高超的技术轮制而成,形成刚健挺拔的造型,刻划镂空的装饰以及“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铁”的整体效果,是原始时代艺术设计将天然的工巧和人工的创造融为一体的一个重大突破。明清时期的紫砂陶也是“天工”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紫砂泥料具有天然的特质(砂质、光质、色质)。表面均匀地布满了一种隆起的砂状小颗粒,这是因为紫砂混料烧成后,部分石英颗粒未被熔化而自然形成肌理效果,呈现出一种内敛的光泽。紫砂泥由于含铁量高,烧成后外观呈现紫红色,有时还产生紫砂、大青、墨绿等。陶艺家们从自然物象中体会到宇宙自然的韵律,他们逐渐意识到怎样的形式美化器物,才能使器物与自己的心灵相通,才能体现自己的情感。这种追求主体身心节律与对象自然节律之间的契合协调,

将陶瓷看作“自然”与人的契合的向外延伸,身与物化,从自然造化中吸收营养的美学思想,不断赋予器物以生命,这种创作是一种本性冲动,是一种对美的向往的必然表现,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真情体悟。这不仅是简单事物,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国陶瓷艺术体现了圆满与中和之美。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圆整、圆融、圆妙、圆成等,禅宗认为“物我同根”,“物我为一”追求心物同园,“以园为美”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美学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统一的审美特性。《礼记》提出“中和”一说昭示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知在孔子看来,“中和”是最高的美德,同时,“中和”也概括了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即守持未发之情那种无所偏奇、无所乖戾的状态,达到各自不同事物的协调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恰到好处的中点,肯定事物的变化发展,但将其限囿在不失中正的限度之中。是中陶瓷造型的变化,是在把握整体和谐中的变化,是在追求圆满效果中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中国人对中和之类的美学精神的体现。中和之“和”,意味着不同质的配合,并不完全是某种具体手法或样式的“相同”和“相加”,不是把同质因素组合在一起。还有相反或相成之“和”清浊、大小、短长、刚柔、迟速、出入、疏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中国陶瓷造型艺术常常能别出心裁变化自如的深层原因。中国陶瓷造型不断地革新却又没有走向极端。从美学风格看,中国陶瓷雕塑以崇高为特色,如以“兵马俑”为代表的陶俑,我们生活中的陶瓷器物和工艺陶瓷造型,主要体现的是优美,追求美感效果是中和之美,尤其以静态美为基调。器物造型连贯和谐,上下呼应对昭,左右对称均衡,形体变化适度,主次关系明确,比例匀称,细部精确,求静不求动,求正不求奇,平稳、平实、蕴蓄着深厚的韵味。具体来讲中国陶瓷造型,是自由曲线,逶迤曲折,刚柔相间,变化无穷。

总之,中国陶瓷艺术是一种包含着多重文化意蕴和多维价值要素的文化现象,中国陶瓷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展着人类前进的足迹,通过一个个,一代代的陶瓷器物,把人类智慧和文化意蕴“固化”并世代相承,从这个角度讲,陶瓷艺术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它以独特方式提供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信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以及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能为现代人走出自我心性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这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依然是世界意义的一个根本体现。因此,我们坚信在国际化、社会化、科技化、人性化日益兴盛的当代社会,从文化的视点探讨中国陶瓷艺术,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文化精神,必将以其特有的思想精华,继续启迪和烛照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创造,从而为21世纪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自己重要的贡献。

小编推荐

陶瓷文化:紫砂茶器收藏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吕俊杰制御玺壶福建东南2013春拍

吴鸣制瓜藤系列茶壶福建东南2013春拍

象牙侧把霰形纯金急须福建东南2013春拍

古时,茶具与茶器是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词汇,分类相异。然而,随着饮茶方式的逐渐演变,两者的指称及功能皆合二为一。所以,如今我们所说的茶器(茶具)之使用、收藏范围实际已有所缩小,主要指饮茶用具。因现代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茶器处于产量大、种类丰富、制作创意层出不穷的繁盛阶段,亦使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将目光投向茶器领域,并在不知不觉中,使茶器的收藏渗入生活本身。

茶器之所以如此贴近生活,实则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在于茶器本身的收藏门槛较低。与较为高端的收藏品相比,茶器的价格区间较大,万元一把有之,十几元一把亦有之。有兴趣的收藏爱好者可以上千、百元的价格入手,作为茶器收藏的入门。二在于茶器的实用价值。一般古董基本藏而不用,仅可作为观赏保值。茶器则不同。它的实际功能作用降低了收藏者的购买风险,吃药在所难免,然能为所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

此外,茶器收藏之意义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途径之一。

首先是茶器所富有的审美价值。我们从茶器的鉴赏中获取审美趣味,可从茶器的手工评点开始。一般来说,茶器形态上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是否自然顺畅,是突显其整体气质的关键。以紫砂壶为例,大抵来说,壶钮、壶口、壶肩、壶腹、壶底、壶流及壶把等处,是基本的鉴赏部位;涉及细节处,又可对其钮座、盖面、流口、流基、过渡、把基、把内圈等形体构造进行把关。

观形之外,茶器表面的雕工、书画,可大大提升茶器的审美程度。精致的雕刻纹路及书画描绘,是熟练的手工艺人赋予茶器本身最基本的观赏要素。如若茶器的制作出自名家之手,蕴含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理念及精神,则可使茶器富有文化意味。如紫砂壶面上的款,或瓷茶具上的山水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紫砂壶于明中期为茶人发掘,泥质介于陶与瓷间,温润质朴,符合文人气质,故受文人喜爱,须日日用手摩挲,以体温煨之,使其呈现珠圆玉润之形态。

早时,陈曼生独自设计壶形,更邀当时的工艺大师杨彭年依其设计制作茶壶。杨彭年所制茶壶颇得陈曼生赞赏,那些精致茶壶上看似漫不经心的褶皱,成为陈曼生把玩茶壶的乐趣所在。

现在,人们除了延续这一传统把玩习惯外,亦普遍以养壶作为生活消遣。收藏的紫砂壶可每日接受茶水滋润,经年累月,则外类紫玉,内如碧云,又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茶人与所养之壶在时间沉淀下则会培养出一股默契,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手体验茶器之质感,是为一种享受。而人之五官,在日常生活饮茶中,亦可通过茶器来品味茶文化。

俗话说,茶壶以宜兴砂者为上,茶杯则以洁白、纯白为佳。观茶色,则白瓷最宜,是眼所能见的享受。水入壶中的潺潺细水声,悦耳动听,是耳朵能闻的享受。所泡的茶由紫砂壶盛之,不夺香气,饮前轻闻,是鼻子能嗅的享受。而闻香后入口品茶,则是味蕾的享受了。茶器的收藏利用,使五官对饮茶这一生活消遣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而这些体验的流畅进行,又可清心消气,愉悦身心,使茶人在其间有所感悟,达到思想上的放松清零。

如此,眼、耳、鼻、舌、身、意,在茶器的收藏助推下,有了具象体验。甚而,其中所富含的哲学意味,亦通过这一过程得以表露,是对佛理的诠释及顿悟。

最后,茶器收藏作为居所室内设计的元素,为生活的空间布置增添古典意味。

茶器在宋、明朝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宋人四艺在明朝得以延续。明朝文人将品茗视为上等生活艺术。他们通过对茶具、人数、环境、氛围的规范来表达对茶事的虔诚及热忱,并在空间的构造上更倾向随心所欲之浪漫风格的塑造。也正因为如此,茶室的独立建筑才在日后成为可能。

日本至今还普遍保留有旧时茶室。他们在茶室氛围的营造上追求一种和敬清寂的境界。所以,在茶室空间的设计上,封闭与开放这一矛盾两端被融合得恰到好处。既对空间大小加以控制,又对人在接近自然及思想领悟上予以开放。而茶室中所制定的繁文礼节,则突显了茶人精神,是一种国民素质的整体体现;然在这严谨之下,又拥有一期一会的闲雅意趣,是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

如今,这种文人雅士的茶室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现代人所模拟、追求。他们通过对茶器的收藏及摆设,来重现当时朴实清雅的生活场景。并借此以茶(茶器)会友,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平实和善。

茶器收藏,使艺术品为人所得更趋于生活化,并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透过其所传递的茶道理念,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态度及思维。

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美才是传达艺术理念的根本,而这往往也蕴含着最为质朴的文化寓意。茶器收藏使这种发掘成为可能,并提倡一种茶居生活,在日常中逐步扩大影响。这或许也是近年来茶器在拍场上能持续受到关注的原因吧,它使收藏与生活之间更为贴近。(来源:集珍文化作者/绣莲图/福建东南拍卖)

紫砂文化:弘扬紫砂文化应做为一种社会性事业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到北大访问,北大以紫砂壶相赠。北大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赵为民教授在写给布莱尔的信中,不仅传达了中国的紫砂文化和茶文化“精行俭德”的精髓,更传递了中国文化“和”的精神。而早在4年前的5月,北京大学就曾将一把紫砂壶赠送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世界的同时,也赠与世界“心平气和”。

4年前赠安南“心平气和”,4年后赠布莱尔“月白风清”。两次“相赠”使紫砂参与到了世界性的文化事件当中,从而备受关注。

紫砂作为一种泡茶的器皿,与茶文化息息相关。一方面,紫砂的审美情趣在泡养中产生;另一方面,茶文化也因为紫砂壶的特性得以发扬光大。此次赠与布莱尔的这把紫砂壶名为“清风”,简单质朴,不求奢华喧闹,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精行俭德”的精神,也体现了布莱尔倡导的当今世界低碳生活的理念。赠送紫砂壶实际上赠送的是中国茶文化、紫砂文化中“精行俭德”的精神,也是希望世界人民都能够静下心来品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愉悦,在心平气和中思考问题,反省自己,尊重别人。在这把壶上刻有一首诗:“不苟俗尘素业隆,欢欣寂寞苦茶中。红炉点雪难留迹,娇女吹嘘肯用功。身有所依皆挂碍,心无臆想自神通。一壶了却千般累,月白风清万里同”。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万里世界一定能够进入“月白风清”的境界。

“美”应该是一件艺术品最直观的价值体现。紫砂的美是在泡养当中产生的。开水的注入会使紫砂产生变化,那种玉润的神态会让人感到十分美丽。而且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紫砂也会发生不断变化,这正是紫砂独有的魅力所在。如果一把壶不能泡茶,只能做陈列品的话,价值会失去很多,它本身的优势也无法体现。

其次,紫砂能够成为具有艺术韵味的收藏品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也与文人的介入是分不开的。陈曼生对于紫砂的发展贡献很大,中国的紫砂文化也是到曼生壶时期形成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当时的紫砂因为有了文人的介入,体现出了十足的文人气息,品位、神韵等都有了不一样的精神寄托。但是,并不是一把壶上刻有诗句就可以叫做“文化”,什么样的造型适合什么样的泥料,应该刻什么样的诗句,能够体现什么样的情感,都很有讲究。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

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件好的紫砂作品呢?如果把紫砂作为一件陈列品的话,紫砂壶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从美感上来讲,紫砂较美玉略逊一筹,也不似玻璃晶莹剔透,不似瓷器造型丰富,也不似木头那样有韧性和表现力。但是泡茶却是其他器皿无法替代的。因此,紫砂和茶的融和很重要。同意这个理念的话,在设计紫砂上就会有这样一个原则必须对茶和茶性有所了解。研究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壶来泡,味道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肚子大一点、小一点;口盖大一点、小一点……都有讲究。一定要充分体味喝茶人的心情,从使用性上去考虑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第二步就是怎么设计紫砂造型。色彩、造型、泥料……都是从美学角度来讲必须要讲究的。粗犷的造型用粗砂,能够体现颗粒感;纤细的造型用细腻的砂料,可以感受线条的流畅。而且,同一个造型用不同的泥料都很有讲究,做出来的作品感觉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创作一把好壶是不容易的。它体现的是设计者对紫砂文化的理解和美学的理解。

现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趋向,就是大家都过分地追求作品的精细程度,比如壶盖是不是严丝合逢等,过多地对工艺苛求,而忽略了对神韵把握。为什么前人的作品很经典、很震撼?因为一把壶耐看是很重要的条件。无论是光器、花器还是筋囊器,设计得合理就好,不需要画蛇添足地过多装饰。因为从便于泡茶的角度来讲,过分繁缛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现在有好多工艺美术大师们都在致力于创新,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比如“曲壶”就是一把中西文化交融的经典作品,创新得非常成功。在紫砂的创新中,一定要尊重紫砂的本色之美,从前人到现代,经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的东西就是体现紫砂本色之美的作品。因此,在紫砂壶创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才是创新正道。

紫砂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业。一个文化如果太自我就会没有生命力,也经不起历史的考验,难以成为真正的文化。

从另一方面来讲,现在社会物质化的倾向很严重,很多人没有时间,也不愿意与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喝茶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更多人可以增进交流,而这种交流可以让人们少一份浮躁,多一份真情,是多么可贵和重要。

总的来说,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中国紫砂文化,紫砂的春天,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就会来到了。

对茶具的喜爱程度达到了一种痴迷


因茶制宜:古往今来,大凡讲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品茶韵味,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对一个爱茶人来说,不仅要会选择好茶,还要会选配好茶具。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制作的精细与否,又是人们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是一位收藏家,那么,他对茶具艺术的追求,更胜过对茶具实用性的要求,对茶具的喜爱程度达到了一种痴迷。

但收藏品毕竟是少数了,在历史上,有关因茶制宜选配茶具的记述倒是很多的。唐代陆羽通过对各地所产瓷器茶具的比较后认为:“邢(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河南沙河以北地方)不如越(今浙江绍兴、萧山、浦江、上虞、余姚等地)。”这是因为唐代人们喝的是饼茶,茶须烤炙研碎后,再经煎煮而成,这种茶的茶汤呈“白红”色,即“淡红”色。一旦茶汤倾入瓷茶具后,汤色就会因瓷色的不同而起变化。“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地)瓷黄,茶色紫;洪州(今江西修水、锦江流域和南昌、丰城、进贤等地)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越瓷为青色,倾入“淡红”色的茶汤,呈绿色。陆氏从茶叶欣赏的角度,提出了“青则益茶”,认为以青色越瓷茶具为上品。而唐代的皮日休和陆龟蒙则从茶具欣赏的角度提出了茶具以色泽如玉,又有画饰的为最佳。

从宋代开始,饮茶习惯逐渐由煎煮改为“点注”,团茶研碎经“点注”后,茶汤色泽已近“白色”了。这样,唐时推崇的青色瓷器茶碗也就无法衬托出“白”的色泽。而此时作为饮茶的碗已改为盏,这样对盏色的要求也就起了变化:“盏色贵黑青”,认为黑釉茶盏才能反映出茶汤的色泽。宋代蔡襄在《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今福建建瓯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蔡氏特别推崇“绀黑”的建安兔毫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