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大理石瓷砖 > 导航 >

说古道今话如意

说古道今话如意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木地板好还是瓷砖好

2020-07-25

【www.taoci52.com - 大理石瓷砖】

如意,我国民间历来作为吉祥之物。普通一点的,用竹、木、铁、石制作;高贵一点的,作为高档的陈设和礼品,就用金、银、珊瑚、犀角、玉石,或熔铸或雕琢,精工细作。可是谁知道上,如意的鼻祖竟然是“痒痒挠”,或者叫“不求人”、“搔手”。

如意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问世,用竹子制成,小玩艺儿一个,派的用场就是为人搔痒痒。出身可谓低微,有过替人搔痒痒能够恰到好处,尤其被老人喜爱,因此又得了个“老人乐”的别号。因为它能够尽如人意,所以就又得了一个雅称-----“如意”。

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如意日益走红,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手中的爱物,除了搔痒痒,还增加了许多功能。

魏晋时代,士大夫崇尚清谈。那时还没有烟草,当然没有互相敬烟、点烟的动作,也没有一边滔滔不绝一边吐烟圈的潇洒劲儿。清谈家为了增加谈兴,有的手执尘尾(一种用驼毛制成的拂尘。据考,三国时的诸葛亮轻摇的不是鹅毛扇,应当就是尘尾),有的手持象笏(用象牙制成的记事备忘手板),再就是手拿如意,作为谈柄。尘尾后来谈柄的功能消失,被纯粹作为拂除尘埃的工具。如意的演变分化日益复杂,在各种场合的功能也不一而足。

《晋书·王敦传》载:王处士喝酒喝得高兴时,喜欢吟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吟边用铁如意敲打玉唾壶,意态朦胧之中竟把唾壶击个粉碎。这里,如意相当于打击乐器。

如意也是舞蹈用具,手执如意翩翩起舞称为“如意舞”。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咏舞诗句云:“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说宫女手腕上的玉饰随着舞蹈节奏的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美人们宽大的衣衫合着如意一起旋转,形成一阵阵有韵律的轻风。

亚朝竹林七贤,其中王戎不但善于清谈,还是个如意舞高手。南京附近接连三个南朝墓葬均出土了《竹林七贤图》砖刻,图中王戎都手执一个竹如意。出土的《竹林七贤图》砖刻现藏南京博物院。秦淮河一侧乌衣巷里的王谢故居,有仿刻的《竹林七贤图》。根据人物同竹如意的比例估测,这柄如意约有60厘米长,直柄,一端呈手指的形状。

南北朝及以后,如意进入了军事领域,被将领们用来指挥战争,成为威重的权杖。南朝有个韦睿,在徐州会战时,手持一柄竹如意,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屡战屡胜。晚唐李克用带兵讨伐叛将朱温,手持一柄铁如意,倜傥潇洒地指挥三军,大获全胜,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有赋赞曰:“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醉嗬。”(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

除上述以外,如意还进入了佛门,成为神圣殿堂里的法杖。据《法苑珠林》记载,晋代敦煌的竺昙猷,是个高僧。一次,他前往浙江会稽赤城山,路上遇到了一群老虎,竺昙猷相信佛法能够惠及牲畜,于是他就为老虎讲经说法。听着听着,一只老虎竟睡着了,竺昙猷就用如意杖敲打老虎的脑袋,使它清醒。对此,唐人有诗句描述:“闲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竺昙猷向老虎说法,神乎其神,姑妄听之,但是故事中的如意杖则肯定是客观存在过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柄佛门如意杖,银质鎏金,柄是直柄,头部似卷云又似灵芝。此时僧人手中的如意,已经失去搔痒痒的功能,变成僧人手中的法杖。

如意广泛使用各种场合,清谈、舞蹈、战争、讲以说法。之后如意随着历史的演变,因为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它的功能、形制以及质地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

唐诗人虞世南正家里推敲诗句,忽然觉得背痒难忍,急忙抓起一柄犀如意往衣领里一插,爬爬搔搔好一阵子,搔到了痒处,痛快是痛快了,可遗憾的是打断了构思,随口吟了一句“妨吾声律半工夫!沉吟片刻,自言自语说:”这倒不失为好句。“还是唐朝,信奉佛教的唐明皇,一天又要去功德院敬神礼佛,捐款施物,路上,背痒难熬,几个宫女连忙上前,伸出玉手直往龙背上摸,可就是挠不到痒处。正无计可施的时候,陪侍一旁的金刚三藏从袖中抽出一把七宝如意,唐明皇一见连声高叫:”好,好,好!“前些年,从五代前蜀王建的墓葬里发现了一柄银如意,长45厘米,头部就是手,五指弯曲。日本的如意就是唐朝时传过去的,日本把如意叫作“孙の手”,听一听这名称就不难联想到如意的功能。 TaoCi52.CoM

考之历史,如意的质地形制发生明显变化始于唐代。上文提到的虞世南,他的那柄如意是犀角的,王建墓中的那柄是银质的,金三刚藏奉给唐明皇的是一个七宝如意,尽管我们无法看到,不过既然镶嵌七宝,那么大概不会是竹子的了。随着如意身价的高贵,制作的材料也就逐渐高档起来,有玉石、珊瑚、金、银等等,好多还镶进了珍珠宝贝。宝物镶嵌越多,柄部就宽大起来,长度随之缩短,逐渐地衍变成灵芝。这时如意搔痒痒的实用意义渐渐被人抛弃,演变成厅堂上的一种陈设,一种祝愿吉祥而馈赠的礼品。

如意为什么会演变成为灵芝形状呢?

首先,如意的手指,弯曲呈半拳状,与芝的形状相似。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民间崇拜灵芝。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缺医少药,总希望能够找到灵丹妙药,医治百病。灵芝属于多孔菌,性温,味甘,能够举国精气理筋骨,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等病症,对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特殊的疗效。下层百姓生了大病,患了绝症,求生无望,只能认命,假如得的是常见慢性病,总有求治的愿望,而灵芝正好对这些病症有效。于是,灵芝逐渐被神化,在民众心目中成为包治百病的神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白蛇传》,内有一则戏文叫《盗仙草》。情节的梗概是: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许仙的劝说下饮了过量雄黄酒,现了白蛇的原形,吓死了许仙。白娘子酒醒后,决心救活许仙,冒险去昆仑山盗取录芝仙草。在山上,白娘子同看守灵芝的鹤童、鹿童进行格斗,使尽浑身解数,依旧败下阵来。最终感动了南极仙翁,赠给白娘子一株灵芝,救活了许仙。在这里,灵芝居然能够起死回生,我们不难想象灵芝在百姓心目中的神奇功效。

宋代是如意和灵芝渐渐融合,最后成为一体的时代。当时灵芝造型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器皿上。故宫博物院院藏许多宝物,上面多有灵芝。南博物院的“如意纹金盘”,上面的灵芝纹由八组正反“S”形组成,造型别致,方中带圆,形体丰腴,层次十分明显。仔细察看这种灵芝纹形,是由渐变的螺旋线延伸而成,这种螺线是一种富有韵侓美的曲线,说明宋人已经懂了形式美的法则。“如意纹金盘”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观赏宋人的工艺品,可以知道灵芝纹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之中。金盘内有突出的四个双钩小如意头组成盘心,“四四”与“事事”谐音,寄寓着“事事如意”的吉祥含义。

明清两代,如意造型的工艺品比比皆是。就连江南水乡原揽船石雕刻也多是如意,有直挺的,也有变曲的;有平雕的,也有立雕的;有单独的如意,也有装饰的如意。更多采用拟人化手法,塑造出的如意石雕犹如舞女,一个个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灵动潇洒,飘飘欲仙。有的石驳岸上连续出现九个如意,讨口彩“九如”,集中了人间一切美好的祝愿。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黄杨笔筒“东山报捷图”,是清初著名竹木雕刻家吴之璠(字鲁珍)的杰作。笔筒上雕刻的主要人物是东晋时的谢安,他正与人对弈,远处有两名信使高举小旗伏鞍疾驰而来,显然是为“淝水之战”的胜利而来向主帅报捷。值得一提的是,谢安身后有三位侍女,其中一女怀里捧着一柄如意。东晋时的如意应当是一个搔手,然而,吴氏却按照他身处的时代,把如意雕刻成灵芝形状。与其说这是吴氏的疏忽,不如说这是民俗风情的演变对吴氏的影响。

如意在明清时代是高档的礼品,赠送它固然具有物质意义,不过人们更看重的是它所表达的美好心愿。清初,每逢年节,督抚以上的王公大臣都要向皇帝进献如意,后来册封的皇后和妃子拜见太后,也进献如意。皇帝和太后赏赐的物品中也必有如意。这一习俗一自民间,经过帝王的倡导,民间纷纷效仿,遂成为传统的风俗。

如意作为吉祥物,尽管没有保留它原始的素质,不能尽如人意,却独占了“如意”的美名。那个竹制的搔手,原始的功能还在,能够尽如人意,但是它却不以“如意”为名。由搔手演变成身价百倍的如意,不难透视出劳动人民趋吉避凶的强烈愿望。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说古道今话青花


自古青花是宠儿

青花瓷器历来是藏家的宠儿。2005年在拍卖市场上引起轰动的就是一件元青花。在伦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件被称为“鬼谷下山”的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元代青花本来存世量就十分稀少,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

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仅有200多件,在北京等博物馆内各类元青花瓷器也仅存约17件,可见元青花的稀缺。

再加上这件瓷罐器型精美、工艺精湛且保存完好,特别是上面的图案,不仅故事来自《战国策》,画面还反映了元代民间杂剧表演艺术和民间绘画艺术的风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管怎样,这样的高价确实更加激发了藏家对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情。

不仅国人喜欢青花瓷,外国人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史料曾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8世纪初,奥古斯都二世非常喜爱中国瓷器,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中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自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如今,这12个青花大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中。

辨别真伪有窍门

民间收藏者对藏品的口头评价经常用“品相”和“路份”来描述和判断一件藏品的价值,“品相”即是指器物的造型比例,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胎质、绘图、款识等综合美学评价,而“路份”则通常是对器物是否属于高雅玩物的评价。

对瓷器而言,行里有句口头禅:买立不买倒,买大不买小。“立”则指用来摆设的器物,叫做“摆件”,“倒”则指碗、碟、盆等生活器物。就是说“摆件”瓷器的档次要高于生活瓷器。作为摆件,它本身就以艺术欣赏价值为主,这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要远远大于实用性,所以摆件的制作工艺、胎质包括绘图、题款等更讲究、更完善。另外,大型器物的价值往往要高于小型器物。大型器物制作难度大,承载的艺术内容更加丰富,且不易保存,存世量也更少。当然具体器物还要具体分析,这里只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因为自古藏家就喜爱青花,流传下来的出自官窑、品相完好的器物大多已沉淀在藏家手中,如今市场上已难得一见,特别是在民间,要想找到一件高“路份”的官窑青花精品并非易事,就是见到了,价位也会高得一般人难以承受。所以近几年民窑的、品相尚好的器物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且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做假做旧的也就出现了。过去以为民窑瓷器没人仿冒,这种观念也要改改了。因此,购买之前还要多掌握一些识别的要领。

虽然民窑瓷器没有款识,判断历史年限缺乏准确的依据,但一般来说,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古物,胎质、画工、器型等都是有据可依的。元、明的瓷器留存在民间的非常稀少,我们以目前市场上仿冒最多的清朝几个重要时期的瓷器为例:

顺治瓷器处于明清过渡期,造型、胎釉、纹饰都具有鲜明的过渡特征,如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器物外部釉色酷似卵青。这时期新出现的器型有短颈溜肩筒瓶、龙纹筒花觚、大口观音尊等。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绘画显示粗犷豪放的特征,民间青花盘碗常画一片树叶或一多孔石,伴有题词。顺治瓷器款识,民窑多写干支纪年款,也有“玉堂佳器”等吉祥款识。黄釉口(也叫黄酱釉)是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器物的口沿或底部沿口呈现黄褐色。

康熙瓷器胎体厚重,同样大小的瓷器与清代其他时期瓷器相比更重一些。康熙青花以青翠的“翠毛蓝”为代表,主流是青翠浓艳,层次分明。

康熙瓷器绘画早期多是线条粗放,布满器物全身,中晚期受画坛“四王”影响,山水楼阁、诗文辞赋以及人物故事等大量出现。康熙瓷器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雍正青花瓷器的釉面有白色和青白色,有的积釉较厚,有云雾状的效果,因此被称作“唾沫釉”。款识上民窑字体草率,多用吉祥话。这个时期兴起一种从器物外延伸到器物内的画法,叫“过墙花”。

到了乾隆朝,出现大量造型奇巧的新器物,如香熏、如意、转心转颈的瓶类琢器等,用于把玩。乾隆青花釉面均匀肥腴,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轻微的波浪釉。款识以篆书为主,也有楷书。民窑题款字体草率,有的只写半边字,叫作“草记款”。 @裏?@

收藏之前多读书,掌握一定的要领是必要的,但准确的断代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做到的,还需要大量的接触器物。一般来讲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特征,不至于买到仿品伪品就可以了。实在把握不好的就当新的侃价,在侃价的过程中也能从出价人的态度上做出判断。前不久有人带来一本某人近几年来收藏的藏品图片册子,号称都是钧窑、定窑等著名窑口的器物,这么多精品怎么可能在几年间尽落一人囊中?况且有的明显是某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不用看就知道是仿品。所以,有时候常识就可以帮助做出理性的判断。

收藏要有平常心

根据我自己搞收藏多年的体会,无论收藏什么器物,关键在于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仅仅是趋利行为。趋利必然会患得患失,越是患得患失,越容易与宝物失之交臂;尤其不能有投机取巧心理,越是想捡便宜,越是容易吃亏上当。真正喜欢一门艺术品,就会下功夫去钻研,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或许不经意间就有了可喜的收获。比如,我收藏的一件青花瓷墩(见上图),就是五年前高出市场价格从一位老人手中购买的。因为真心喜欢,尽管当时价格较高,还是借钱买下,收藏至今,其价值已远远高出当时出价的几倍。另有一件民窑瓷罐,虽然器型不完整(瓶颈显短,估计是有冲口,被截去一部分),但胎质、画工都不错,可以判定是康熙年间的民窑精品,四年前花6000元买下,现在有人出价4万,没有舍得出手(见左图)。

总之,清花瓷器的收藏随着大势走热,行情越来越好,即使是民间器物,一件品相完好的清代青花瓷器真品目前至少也要几万甚至十几万。要做青花瓷器收藏,除了多阅读一些书籍杂志外,更重要的还要多接触器物,积累第一手的经验。特别是对档次较高、价值贵重的瓷器,最好要有专业人士“掌眼”,切不可凭着感觉或者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盲目购买。

盛筵今开启


日前,记者从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获悉,2016第13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10月18日至22日在景德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的瓷博会在创新办会思路、提高运作水平等方面有了新的有益探索。届时,5大展馆将迎来全球900多家企业,数百位文化、收藏、商业、媒体界的人士将走进瓷都,30多项配套活动精彩呈现,一场陶瓷盛筵即将开启。

世界名瓷将竞相亮相。今年瓷博会除了吸引湖南华联、江苏高淳、山东华光等国内各大产瓷区的知名企业参展外,还汇聚了来自韩国、日本、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品牌企业。更令人惊喜的是,麦森、代尔夫特、雅致等世界顶级陶瓷品牌将悉数登场。

运作水平全面提升。该市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全面布局客商登记、数据分析、观众对接和电子商务等工作。主动邀请全国150家五星级宾馆酒店的采购部门负责人、1000多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采购,并举办参展商与采购商供需见面会、新产品发布会、高技术陶瓷成果对接会以及多场经贸投资推介会。

文创经贸活动精彩新颖。举办多场景德镇与“一带一路”的国际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开展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召开第二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作为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样本的陶溪川文创街区也将正式迎客,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周活动。将以独立专场形式举行的“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拍卖会”将让拍卖和展览更好地互相结合,完善陶瓷产业链。

浅说古代陶瓷灯具


以火为光源的灯具有着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人类所使用的第一堆篝火,也就是先民们发现的第一个照明光源。随着岁月的流逝,先民们发现簧火不能移动,遂逐步发明了火炬。这种火炬严格讲,还不能叫灯,只能说是灯具的的前身。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有“瓦豆谓之登”,古代称灯为“镫”,“镫”、“登”通用。最早的镫由豆发展而来,豆是新石器时晚期至战国时期的一种陶制餐具,上面敞开浅盘,中有高柄,下面为喇叭口形圈足。我们的祖先在豆的浅钵中置灯芯和油脂来照明,从此,这种“镫”流传数千年,成为人类光明的使者。中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战国时期的灯具,结构完善,造型优美,主要是青铜灯具。故“镫”字从金旁,“登”字下部为“豆”、说明最早的灯为豆形。

两汉时期,灯具的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以青铜为主的灯具无论在造型、装饰、工艺和制作上都已十分成熟,出现了像“长信宫灯”、“错银牛灯”等闻名于世的稀世珍品。这期间,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这时期的陶质灯多出土于汉代中小型墓中,主要流行于中下阶层,尤以豆形陶灯、俑形陶灯最常见。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青铜灯具基本消失,陶瓷灯具主要是瓷灯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整体造型上看,一是多带有承盘形座。二是人物器座减少,动物器座增多。三是用单休碗、盘和钵作为灯盏逐渐增多。四足出现了节能和防风灯具。陆放翁在《斋居记事》中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碗最省,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闻名中外的这种代夹层注水降温的省油灯,是宋代的一大发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门常生活中都注意点点滴滴的节能效果,显示出匠心独具的聪明才智。唐代制造了很多唐三彩灯、白瓷灯。并流行一种具有插置烛把和承托油盏的两用灯具,称之为灯台和烛台。这可从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看出这种蜡烛灯在唐代已广泛流行。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陶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灯具和烛台的种类和质地更加丰富多彩。富丽堂皇的官窑灯具和宫灯的兴起,开辟了我国灯具的新纪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灯具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灯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不仅是照明工具,同时也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

各朝代的灯具主要是以植物油脂为燃料的,延续了几千年。19世纪后期,煤油传入我国,20世纪初煤油灯在我园广泛流行。这期间煤油灯和植物油灯在我国并行。然而在广大偏僻的农村,仍以植物油灯发出昏黄的光亮。l882年上海首先安装了电灯,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电灯逐步取代了油灯。以火为光源的古老灯具,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领域,走进了博物馆。

异彩纷呈说古灯


灯,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生活用品之一,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灯的记载,唐诗中更有不少歌颂灯盏、吟咏照明的诗句。今天,当传统意义上的灯具渐渐退出人类生活的时候,收藏、展示、研究灯具,探究灯文化,就成为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中国人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灯具?目前还很难说清。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在战国更早的墓葬中还没有发现灯具,但到了汉代,随葬品中灯具就多了起来。

古灯所用材质很多,早期的有青铜铜灯、陶灯、石灯,随后又有铁灯、木灯、竹灯、玉灯、锡灯、鎏金的灯、镀银的灯,近代又有玻璃灯、景泰蓝灯、合金的马灯。各种材质,又能细分。如陶瓷灯可分为黑釉、白釉、青瓷、青花、五彩灯,石灯可以分为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多种,木灯的木料,有以楠木为框架的,也有以红木为主的。秦汉有青铜灯,唐代有三彩灯,宋代有青瓷灯,明清的灯具则花样翻新,每个时期的灯具都有各自特点和代表器物,总的趋势是越做越精巧、越用越美观、越来越实用。

古灯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但多数灯具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一般都由灯座、灯柱、灯碗几部分组成,底座与灯盘由灯柱相连,都有储油的容器,都有点燃的灯捻。古灯也有一些差别,如有一根灯芯的,有多根灯芯的,有单支烛台的,也有多支烛台的。

古灯根据实际需要有多种使用、摆放方式:有台摆式,有落地式,有壁挂式,有垂吊式,有携带式。从古灯的功能来看,有用来照明的实用灯,有用于宗教仪式的礼仪灯,也有用于祭祀或陪葬的冥器灯。

古灯所用燃料,也在不断演进。此前的火把、火烛,只是燃烧自身来照明,有了灯具才改变了这一状况。早期照明的燃料,可能有松脂,紧接着就是动物油、植物油,后来又有了蜡烛,近代又使用煤油等燃料。1882年,上海有了电灯公司,虽然电灯最初只有几百盏,但它们很快便以其独有的优势迅速普及,各式各样的古灯也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古灯发展总的趋势,造型上越来越精巧,功能上越来越完善。有的古灯,不仅有灯捻,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亮度、风向;有的古灯,有多种装置,即可挂在空中,又可摆在台上;有的灯外加透气的金属孔罩,可以保证灯油采风燃烧,防止灯烟直冲出来。

我曾见过一个鼓状的陶瓷灯。这个鼓形灯,虽然只有成人拳头大小,但看起来很厚重,它的侧面有一个繁体“卫”字,上面有两个孔,一个是注油的,一个是放灯捻的。不用时,可将两个孔堵死,随身携带,相当方便,也不占多大地方。据分析,这个灯应该是军用品。

我还见过非常漂亮的青花瓷灯,堪称是环保灯。那个灯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件上面有完整的灯座、灯柱、灯碗;另一件则是灯罩,呈四方形,也是青花瓷的。这个灯是不需要吹熄的,只要把灯罩一罩,灯就慢慢熄灭了。

有种宋代的古灯,居然有个夹层,中间注油,夹层注水。水起降温作用,可节油三分之一左右。

浅说古白瓷的起源


浅说古白瓷的起源。

唐玄宗因梅妃爱白而定邢窑为官窑

单色釉的白瓷最早出现在汉,湖南长沙东汉墓出土的就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原始白瓷。到了隋朝,白瓷生产已经成熟,可从陕西西安郊区李静训墓(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出土的白瓷得到见证,此时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泛黄或泛青的现象,当时生产白瓷不局限于陕西西安一带,附近很大范围均有生产。到了唐代,白瓷生产更是遍地开花,窑口林立,有史料可查的就不下于几十种窑口,如河南的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耀州窑、安徽萧窑等等。

当然,唐代以邢窑为代表,始列唐代官窑,即“大邢库”的贡瓷。唐代以白瓷作官窑,据史料记载,唐玄宗一生最倾心三位女人:武惠妃、梅妃和杨贵妃。贵妃杨玉环名闻天下,却少有人知道玄宗帝王生涯中,长长的十年都与白衣天使般的梅妃江采萍朝夕相伴的故事。

最早被玄宗宠幸的妃子武惠妃过世后,玄宗伤心至极,终日不思朝政,精神恍惚,高力士为解皇上之忧,跑遍大江南北,终于在福建莆田物色到姿色超群,才压群芳的妙龄少女江采萍。玄宗一见采萍,恨晚相见,从此精神倍增,采萍也确不负圣恩,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能写一手清丽隽怡的好散文,更爱素雅脱俗的白色,整日白衣白裙,宛如凌波仙子,还随身携带一支白如羊脂的玉笛,兴来之时就吹奏一曲,常把玄宗送入飘忽如仙幻境中。她更喜白梅,说自己是白梅转世,所以,她闺房中的瓶子必须是白色,插上一枝怒放的白梅,玉笛声悠悠,白衣裙飘飘,是何等的圣洁。为此,玄宗赐她为“梅妃”,为博得采萍一笑,即钦定类雪似银的邢窑为大唐官窑!

传说如此,我信,因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由独尊天下的皇帝嗜好决定了那个时代审美标准,皇帝喜爱白色,那普天之下即以白为国色。例如宋徽宗喜青色,宋朝官窑即以天青为主色调。其实,邢窑在隋代的河北内丘、临城县的祁村一带,已大量烧造,现在该地均先后发现隋代的邢窑遗址,只是到了唐朝,宫廷将它钦定为御用品而已,加强了管理和人力财力的投入,开创历史上皇家督烧的先例。从出土的器物来看,以底划书“盈”字款为代表,以釉色“类银”、“类雪”著称于世。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老师曾专门对传世和出土的底书“盈”字和“翰林”款的邢窑白瓷做过研究。认为书“盈”字款者与唐代皇宫大明宫内的“大盈库”有关,“翰林”款与唐设置的“翰林院”有关,两者均为“大盈库”和“翰林院”烧造的贡品,常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

“邢窑”不但是开创皇家御用瓷先例,它最大的历史价值还在于为后世历代青花瓷、彩绘瓷的发展提供了最良好的载体基础,犹如书画家得到了最好的白色宣纸一样,只有在白色的底幕上才能书画出最醒目最动人的画页。当时,两分天下的是南方的越窑青瓷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素有“南青北白”之美誉。

定窑和枢府釉瓷是白瓷的高峰

到了宋代,发展成了鼎立瓷坛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其实,明朝是排为六大名窑的,即“柴、汝、哥、官、定、钧”,只是柴窑之色被千年误读,成了“世不一见”的稀罕之物,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五代名窑几乎全是以单色釉著称,除了钧窑的窑变紫斑之外,都以素雅、沉静、极简见长,最具一脉相承的当数“定窑”,与邢窑相比,定窑的胎质更白更细,还增添了诸多的划花、刻花、印花等工艺,使白瓷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到了元朝,元枢府釉白瓷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宋定窑的烧制工艺,特别是在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讲到的“饶窑”更是与北方的定窑相似,无论从胎、釉的精细度都不输给定窑。饶窑还增添了用青花和釉里红绘制的内画工艺。清代的琉璃鼻烟壶内画工艺即继承了元饶窑的特点。遗憾的是饶窑较少,历来价高,世上难以见到。所以,元代除了军事上强悍,在艺术上也屡创高峰,元曲是历史上的顶峰期,元瓷同样在中国古陶瓷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元枢府白瓷、元青花、元彩绘瓷等均有惊世骇俗之作。因为有枢府釉的精美白瓷,才创造出了青白相映的元青花的迷人境界。

出身于游牧民族的元统治者,世世代代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茫茫大草原,碧绿无垠的草地上镶嵌着点点白色的蒙古包,蓝白相映,绿白相见的色彩深深地根植他们心底,他们灵魂深处喜欢白,酷爱蓝和绿。因此,钟情于枢府釉的白,迷恋于青花瓷的蓝白映衬和蓝釉白龙梅瓶的蓝白色泽是情理中的事。封建时代,统治者的审美情结是造就那时代艺术成就主要推动力。那种乳白色和蒙古包颜色十分接近的枢府釉瓷自然成了元统治追慕的对象,树立了单色釉白瓷的又一高峰。

永乐甜白釉瓷和德化窑白瓷堪称绝妙

到了明代,单色白瓷发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甜美内敛著称的永乐甜白釉瓷了。

永乐甜白釉可以说是集历代各白釉瓷众长于一炉,无论釉色,胎体,造型及制作工艺上的精细度都别具一格:刻、划、堆、塑等手法兼备。特别是那柔和温润的甜白色泽,真的会深深地沁入观者心底。无疑,永乐甜白釉瓷是单色白瓷发展的又一高峰,是古陶瓷史上树起的一块丰碑。如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宣德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胜”,那么,永乐绝对以“甜白胜”。其实说到“成窑”,并非五彩瓷一枝独秀。成化的脱胎暗刻纹白瓷也是独步瓷坛的。

我常常独自冥想:在薄如卵翼的白胎上如何刻上那么栩栩如生的动物纹饰的?仿佛吹之欲破的胎体怎么承受得了针尖的刻划,而且线条极为流畅!更奇的是,不迎光照映,根本发现不了纯净的釉色下还有生动的刻划画面。

这里必须一提的是产自福建的德化窑白瓷,自宋至清末一直在烧造,且大量外销,属民窑,但烧制的精品颇有定窑的神韵,特别是出自何朝宗之手的人物塑像,更是神韵独绝,虽是民窑,但少数精品不输给官窑。清代出现了很多仿成化窑的官窑佳器,其中单色釉白瓷是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品类。雍正时仿得最好,但很少有超过成化窑的。乾隆时也不乏仿得好的成功之作,我曾见过一件六棱型的素面开光的观音尊,每个开光的面全是无纹无饰的素面,素面之间的间隙中剔刻了极为精细的纹饰,有万字纹、回纹、如意纹、福在眼前纹等。虽众多纹饰,但通体极为协调,像一位仪态沉静、典雅的贵夫人。这也是唐英留给后世的一件“瓷魂”式的作品。

三代以后,单色釉白瓷就无甚可书的了。

总之,单色釉白瓷初创于北方,到了元代就移师南方,成为景德镇御窑的主要产品之一,一直延续到清三代。

​以上是由搜集整理的“浅说古白瓷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相关的知识,请持续关注

探寻“瓷帮古道”邂逅新“瓷路”


千年瓷都,瓷通四海。在德化瓷器输往海丝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中,曾经有一条瓷帮古道,就像茶马古道一样,留下不朽的传奇。在第三届海丝国际文化节期间,这条尘封百年的瓷帮古道,再次进入世人的视野。

9日,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县域联动项目——“重走瓷帮古道 感悟海丝文化”徒步活动在德化县拉开帷幕,来自德化县徒步协会、厦门市徒步协会的徒步爱好者及陶瓷文化专家与爱好者300多人重访瓷帮古道,探寻人文景观,重温陶瓷外销的辉煌历史。

徒步“瓷帮古道”穿越千年时空

当日8时30分,徒步活动开始,一行300多人从月记窑(洞上陶艺村)浩浩荡荡出发。沿途探寻古窑旧址,喝大碗茶,领取“通关文牒”,体验古窑点火,整个活动亮点纷呈、独具特色。

“这上面满是古瓷片和废弃的古窑,这一段足有几百米。”在高阳村田间的一段“瓷帮古道”上,带队的高阳村65岁村民危国墩介绍,徒步者脚下的“瓷帮古道”,看似一条普通乡间小路,实则土层下埋藏着一层层陶瓷碎片。他说,高阳村是德化四大瓷村之一,至今保留有唐至清代的古瓷窑26处,其中宋元时期(国家级文保)2处、清至民国时期(省级文保)24处,数量居全县各村之首。村子附近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元时期屈斗宫窑址,以及明清时期的月记窑等。

在铺仔关隘,大家还领取了“通关文牒”。据主办方介绍,该关隘历史上是兵家重地,旧时客商往来要有通关文牒,现存的石砌隘门宽约3米,隘墙高1.8米,石墙几经修葺,仍完好牢固。隘口虽没有了塘兵站守,但威势仍存。昨日,主办方工作人员模仿古时场景,在“通关文牒”上写好内容,再盖上印章。

“这次徒步活动太有意义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德化陶瓷的历史文化。”德化县徒步协会会员曾玉姝说,她从小生活在月记窑边长大,在5岁时就走过“瓷帮古道”。她为自己是德化人而骄傲,为“中国白”艺术喝彩。

借力“海丝”再现“中国白”异彩

活动期间,许多陶瓷文化专家、爱好者和徒步爱好者边走边交流,共同探讨德化陶瓷文化。

“这历经千年的‘瓷帮古道’承载着德化陶瓷发展的厚重历史文化记忆。”德化陶瓷文化研究爱好者王金镭说,德化是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物源地,是“马可波罗瓷”与“中国白”瓷器的原产地。

历史上,德化陶瓷产品通过陆路古道,肩挑或扛抬至永春、永泰等再通过晋江、闽江水路销往世界各地,“瓷帮古道”就是古时候串联各个古窑址,输出外销瓷,繁荣德化乃至大泉州的交通大动脉。而那些从瓷帮古道肩挑背扛送往港口的瓷器,有一大批而后在远航中沉水,随着近年来世界水下考古事业的进步而浮出于世,成了今天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现在德化陶瓷博物馆里收藏的‘南海一号’沉船发掘出来的古陶瓷,当年很多就是从这条‘瓷帮古道’出去的。”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

如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德化正踏上新的发展征程。目前,德化拥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年产值近200亿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出口成为陶瓷年总产值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陶瓷版权保护“德化经验”向全球推广,陶瓷电商“德化经验”向全国推广,摘得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瓷都”桂冠。福建正借“一带一路”东风,全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德化瓷器将更好融入“海丝”而走向世界。

说说古瓷片上的“寿”字


近日,笔者在对以往收集的古陶瓷片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带有“寿”字款识的青花瓷片,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为了弄清这些瓷片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内涵,我从中挑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多枚,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揣摩和分析,并将自己的一管之见形成了拙文,以飨同好,并乞鉴正。

一、青花瓷片的纹饰、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为了便于对这些带有“寿”字款的青花瓷片展开研究,我首先将它们分类并拍成了照片图一、图二、图三 ,使读者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些瓷片的不同特征和装饰差别。特别是在

图一 

这枚瓷片上,所绘画的老寿星图案,笔者认为,它就是一幅比较典型的艺术佳作。该图立意清新、构思巧妙,画师不惜工时,采用了文图结合的抽象和夸张手法,在一个颇有艺术性的“寿”字里,只用那么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了一位聪明伶俐、生动活泼、已返老还童的“老寿星”形象。该盘底直径为8厘米,圈足向内倾斜、底足内施釉无款,釉色白中微有泛青。根据以上诸多特征,参照有关资料说明,笔者初步判断此物应属于明朝弘治期的产品。因为弘治期的民窑图案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具有布局舒展、绘画工细的特点;且有双勾填色之作。同时,较工细的描绘也达到了民窑瓷绘的高峰。

再如图二 后两枚绘有寿星图的瓷片,虽与图一所描绘的内容主题大致相同,但明显已缺乏图一 那种造型规整、绘工细腻、设色浓淡相宜的风格。即便如此,同样也能使观者从中感受到画师们在巧做的文字游戏。所描绘的“寿星”犹如在虚无缥缈的仙境里过着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再者,我们从图二 中也不难看出,这三枚古瓷片所描绘的内容,除题材相同之外,其构图各有差异、字体也各自有别。以上足以说明“寿星”图案作为古瓷的装饰艺术,此时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书法“寿”字也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明代民窑的画师们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对“寿”字款青花瓷器的需求,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凭着自己纯熟的书画技法、在大量的青花瓷器上,或一丝不苟、或龙飞凤舞的写下了书体各异、变换无穷的“寿”字。

图三,现已成了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综观这些青花瓷片上的“寿”字及其特征,稍有一点瓷器鉴赏知识的同好就不难发现,这些瓷片全都是明代民窑产品。因为,民窑产品是面对庶民百姓而生产的生活用品,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画师们对相同的图样又采取了繁简不同的画法,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也有明显差别。但这些图样的描绘却生动异常,比较贴近生活。笔者由此认为,明代对“老寿星”的崇拜和信仰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了。而且,这种传统的信仰和风俗,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通过画师们精心的艺术创作之后,也就较自然的反映在了瓷器上。

博古藏今:陶瓷酒瓶亦可藏


酒瓶,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酒瓶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集酒艺、酒史、陶艺、瓷艺、考古、文物、绘画、书法、诗词、雕刻、民俗、礼仪、医学和风景名胜等为一体。近年来,有些高档酒在酒瓶设计上别出心裁,结合书法绘画艺术,将酒瓶当做一件漂亮的艺术品来做,为酒瓶收藏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收藏机会。

酒瓶收藏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目前酒瓶收藏形势喜人,其前景也被人们所看好。酒瓶收藏,应收藏观赏价值大、装饰效果好、艺术品位高、文化氛围浓的陶瓷酒瓶,普通的玻璃酒瓶因艺术性不高就不太值得收藏了。陶瓷酒瓶的最大特点是包含了较深的文化及历史知识,如广汉产的三星堆古酒系列,采用商代青铜面具千里眼、顺风耳仿制的酒樽以及仿古龙凤瓶等,再现了4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这些精美的陶瓷酒瓶,深受酒瓶爱好者的喜爱。

酒瓶收藏与其它各类收藏一样,首先必须要持之以恒,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收藏源,广交藏友,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近年来收藏酒瓶的人日益增多,而绝大多数收藏者都喜欢收藏陶瓷酒瓶,因此目前早期精美的陶瓷酒瓶的数量日渐稀少,已显现出较好的升值潜力。在收藏市场上,一般现代陶瓷酒瓶为2至5元,品相好一点的为5至10元,一些早些年出品的造型漂亮独特的卖30至100余元的。如四川沱牌酒厂出品的一套陶瓷十二生肖瓶,造型独特、古香古色,开价竟达数百元。酒瓶收藏中最为珍贵的当数湖南长沙窑烧造的釉下彩酒壶,从唐代起到以后历代,长沙窑曾烧造过大量的陶瓷酒壶,这些酒壶具有两大工艺特点,一是首次烧造了釉下彩酒壶,二是开酒壶上题诗之先河。对许多酒瓶爱好者来说,能收藏到一件长沙窑酒壶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在当今的集藏市场上,老的长沙窑酒壶已很少见,而赝品却很多。目前,一件长沙窑真品酒壶按生产年代的早晚价格大约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现代仿品也可达到上百元。

随着酒瓶收藏市场的升温,已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士开始加入其中。笔者认为,陶瓷酒瓶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很值得人们关注,因为陶瓷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说古道今话如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说古道今话如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理石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