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刻牡丹纹 > 导航 >

元朝极品青花“牡丹”大罐 六柄硕大牡丹怒放

元朝极品青花“牡丹”大罐 六柄硕大牡丹怒放

古代瓷器刻牡丹纹 古代雕刻的牡丹花瓷器 古代龙柄瓷器鸡头壶

2020-08-03

古代瓷器刻牡丹纹。

纽约苏富比(Sotheby’s, New York)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在2007年九月18日竟拍

“此罐的夔耳做工极好,宽肩在底部逐渐变窄,带有卷唇的瓶颈竖立在肩部之上。肩部用钴蓝绘着牡丹,有花蕊,花朵蜿蜒着,活灵活现。这六柄硕大的牡丹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角度,每朵花都有繁盛的花瓣,花瓣的尾部呈叶状,脉络雕刻得很清晰。其中三朵花展示的是侧面,它们的花瓣有开有合,中间的雄蕊就被展现出来了。其他的几朵分别呈现出花的上部和底部,它们的花瓣长在波浪般起伏的粗茎上,规则地围绕着中间的花结(六片突出的花萼),花茎上长着丰满的尖叶和不同程度开放的小花蕾。在罐的肩部,还有蜿蜒的荷花长在曲折的茎上,它们有着正统形状的花朵和长而尖的卷叶,尖的花瓣交替张合,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花心,花的上面,有一段白色浪尖延伸到短颈上的波纹,和一道细窄的经典卷形缘饰,以及风格化的竖直垂片,这些都处在双线的缘饰中,围绕着底部上方云朵般三叶形和环形的垂饰。这个设计用细致的触、丰富的蓝紫调的钴蓝,通过强调起伏,在内部运用蓝色调的釉,底部和底缘不上釉来展现其上好的本色陶,巧妙地表现出了博大的气氛”… Regina Krahl (世界著名陶瓷专家)写道。

高: 28.7cm

最大直径: 35 cm

在形状、设计和绘画风格上,这个珍奇的青花罐代表了典型的元朝青花瓷。它新月形的波纹、旋涡形的荷花和牡丹以及其刻画的细节、经典卷形缘饰和荷花花瓣结合了当时景德镇瓷器绘画中五个最经典的元素。

14世纪50年代,江西景德镇瓷器风格发生了强烈和持续的变化,宁静的宋青花风格被元青花的华丽风格所取代,明亮的色彩、生动的绘画和引人注目的大小,这种风格的变化从景德镇席卷了全国,甚至到亚洲和欧洲的其他国家。

在上海美术馆中保存有一个与其基本图案——特别是花纹——非常相近的瓷器。其他基本图案有些相似瓷器则呈现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花纹,例如,在山西省博物馆的一个瓷器,收录在香港1993年出版的《中国文物精华全集·陶瓷卷》中;另一个日本私人收藏的瓷器,收录在1980年东京出版的《So Gen no bijutsu》。还有一个类似的于1993年10月25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更近的是在2006年3月30日的拍卖。

牡丹和荷花装饰的大罐用一个较弱的植物线条代替了罐颈部粗旷的波浪线条,更加简化的牡丹和荷花,缺乏变化或者缺乏雕刻的细节,经典的卷形缘饰不是被省略掉就是被替代掉了。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在古玩里赏牡丹 盛开古瓷器上的牡丹


珐琅彩上的牡丹

谷雨前后的牡丹,竞相开放,花朵硕大,色彩缤纷,富丽堂皇,国色天香,令人陶醉。而我们走进古玩的世界里,欣赏盛开的牡丹花,则是另一番风味。

这件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2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7厘米。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外壁珐琅彩绘有牡丹花,青翠的绿叶,衬托两朵盛开的硕大的牡丹花,一朵粉红色,一朵深蓝色,花形优美,颜色绚丽、清雅,显出其雍容华贵大家之气。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印章款。

漆器上的牡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汉代的漆器制作已空前繁荣,宋代开始雕漆工艺,元代以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剔红,作为雕漆比较常见的品种,又名“雕红漆”,它通常用木头或金属做胎,然后在胎骨上一层层的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一二百层,等到了相当的厚度,漆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眼前的这件牡丹花卉盒漆器,高2.8厘米,直径7厘米。盒盖是朱漆雕刻着一朵硕大无比的牡丹花,花瓣清晰,一片一片层次分明。看到它我们会想到暖暖的春意,心情十分惬意。

青花瓷盘上的牡丹

这件清代凤凰戏牡丹青花瓷盘,直径26.4厘米。瓷盘里面是一幅凤凰戏牡丹图,牡丹花雍容多姿的华贵之气跃然于青花瓷盘上,观赏者仿佛能够闻到牡丹花的浓郁花香。一只美丽凤凰飘然立于牡丹丛中,大气从容的气息立刻被散发了出来。此盘青白釉厚润、光滑、纯净,青花发色不稳定,有浓有淡,画工流畅随意,层次分明、密而不乱。

盛开古瓷器上的牡丹

白地黑花开光鸭戏纹梅瓶

宋代三彩牡丹纹枕

除了花圃里盛开的牡丹,你见过开在文物上,千年不衰的牡丹吗?各种器具上“盛开”的牡丹花:有的盛开在宋代的瓷枕上,有的盛开在清代的挂屏中;有的牡丹盛开在珍宝馆里的白釉黑花梅瓶上,有的盛开在慈禧太后御用画师的笔下。据介绍,象征着富贵和吉祥的牡丹纹饰始见于唐代,北宋宫廷和民间的使用非常广泛。

金大钧绘贵妃赏牡丹图

粉彩缠枝牡丹纹尊

宋代繁昌窑藏品牡丹刻花青花执壶赏析


藏品“牡丹刻花执壶”

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一个名叫柯家村的山冲之间。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这个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 州,而史料中又有“宣州窑”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近年来随着芜湖、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可能是 怕因窑名而混淆产品,人们不得不又以地名来冠以“繁昌窑”之名,而当地的老百姓却仍习惯称之为“柯家冲窑”。

繁昌窑是一个以烧制碗、盏、 壶、注、杯、钵、盒等青白瓷生活用品为主的民窑,所烧器物素雅青白、古朴大方,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繁昌窑早期产品多泛豆黄色,呈鱼籽开片,晚期 釉色泛翠,呈冰纹开片。藏品“牡丹刻花执壶”,壶高22厘米,口径5.5厘米,腹径14厘米,喇叭型小盘口,长流直升微弯,酷似天鹅之颈项,壶肩捏有两 系,釉水丰润肥厚,白中泛翠,开片呈冰纹,壶腹用双线一分为四,并刻划有四朵仰俯有致、花叶对生的牡丹,壶足与底露胎,足圈积浓釉处开片,在光照下闪烁出 淡绿光彩,曲柄宽扁并刻划四线装饰,手感如执玉带。宋白瓷素有“涕泪者佳,牡丹划花者最佳”之说,此壶线条流畅、古气盎然、特征俱符,是繁昌窑宋中后期烧 制的上品。

繁昌窑约起烧于五代,兴盛于宋早、中期,衰退于宋末元初,虽然此后再无烟火,但它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一页。

瓷上牡丹别样“芳香”


每年的四月份,是赏牡丹的最佳时节,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节,正是此时节开启。牡丹也以其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姿容,每每引人流连忘返。古往今来,牡丹寄托着富贵和吉祥的寓意,广为世人争颂。唐朝诗人刘禹锡千古名作《赏牡丹》诗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句,可以说将牡丹之美推到了极致。

牡丹花有“花中之王”“富贵花”的美称,人们将牡丹花视为“富贵荣华”的象征,并成为传统文化艺术中永恒的创作题材之一。在历代文物艺术品中,牡丹纹饰不但经常见诸于绘画作品上,而且在瓷器瓷画主题中的牡丹纹饰同样令人惊艳。如今,牡丹纹饰的瓷器文物,争相被国内外博物馆入藏。本文笔者整理了一组这一题材瓷器文物,现介绍如下,以期从中欣赏并感悟古代制瓷匠人眼中的牡丹之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纹碗(图1),高10、口径20.3、底径9.7厘米;敞口,深鼓腹,圈足,无款。口沿内外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花纹,底双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器身满施釉里红,釉色红中泛黑,通体开片。此器以釉里红彩绘,强烈地表现出牡丹雍荣华贵的特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图2),高8.3、口径45.2、足径29.2厘米;折沿,弧壁,广底,圈足。折沿盘为永乐时期的典型器物,多见青花品种,胎薄体轻,纹饰自然生动。瓷器装饰牡丹纹有折枝、缠枝、串枝等形式,而青花瓷器装饰缠枝牡丹纹始于元代,明清两代为典型纹样。国博这件明永乐瓷盘,盘心绘折枝牡丹纹,牡丹花头丰满,枝叶疏朗,线条流畅,画工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图3),高31.4、口径7.1、足径9.6厘米;呈橄榄形,颈部对称置贯耳,足边有两长方形孔可供穿带用;通体以珊瑚红釉为地,上绘牡丹一丛,牡丹花朵施以黄、白、粉红等彩,旁有绿叶相衬;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珊瑚红釉的施釉方法系将釉浆吹于细白瓷器上,经低温烧成后,呈色红中微闪黄,极似天然红珊瑚的色泽,故名。所绘主题纹饰牡丹纹,几乎贯穿整个整体,倍感惊艳。

长沙博物馆藏清宣统元年釉下彩牡丹纹瓷瓶(图4),通高35.4、口径12.3厘米;口微侈,直颈微弧,溜肩,深腹,下腹渐收,圈足外撇。通体施白釉,釉色较白,饰以釉下墨彩。该瓷瓶器型并不十分周正,但是丝毫不影响其做工的精致、釉色的莹润以及纹饰的精美。该瓷瓶肩部一侧饰两只飞翔的蝴蝶,正面腹部则绘墨色牡丹,花枝高起,牡丹栩栩如生,令整件器物尽显生机与活力。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

生产时代: 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珐琅彩

陶瓷造型: 碗

说 明: 清雍正

弧壁,圈足,底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四字款。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色彩鲜艳雅逸,画法精工绝伦。画面中心是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是滕黄色,背部蓝绿相间,腹腿铁红,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水绿等娇嫩颜色相衬托,直如一幅工笔花鸟画般美妙动人。又配五言行草书体诗句:“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字句的首、尾有胭脂水章“佳丽”及“金成”、“旭映”。

珐琅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于清康熙五十一年烧造成功,雍正时得到极大发展,自乾隆以后衰落。虽然仅存七十余年,但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顶峰,制作出一大批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彩瓷佳作,此碗便是其中之一。

剔花牡丹纹瓷枕


主持人:收藏无限慧眼识真,欢迎走进我们的专家鉴定室,我们今天演播室要鉴定的藏品,就是这件器物,我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件瓷器,但是它到底处自于什么时期,用作什么的,我先不说,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今天演播室邀请到的专家是,中华工商联古玩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周继海先生,周先生您好。

主持人:按照我们的常规,还是来先解决观众手中的藏品问题。您看这个山东张先生寄来的。

专家:从这个修足到它这个胎,到它这个釉,应该是民国时期的一些杂窑口的作品。

主持人:它的市场价格现在能达到多少?

专家:应该值一千两千吧。

主持人:这个也是一个瓷罐,您看这是山东烟台李先生的。

专家:这是汉代的东西,东汉的。

主持人:那它现在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

专家:一万块钱左右吧。

主持人:接着来看这个,这是云南沈先生两幅照片。

专家:很难从照片上非常确定地说,它是不是真品。整个的器型是宋哥窑的东西,是不是老的,还得看实物。

主持人:观众的问题解决完了,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要鉴定的这个藏品是一个瓷枕。先来了解一下它的细部特征。

主持人:这枕头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件实用器皿。那么瓷枕是日常生活器皿还是民器呢,周先生?

专家:应该是日用瓷枕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宋代是非常普及的,在宋代以前呢,也用各种材质做了很多木枕、玉枕,还有漆枕。

主持人:瓷枕并不是说一开始它就有的,这个枕头它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我们有一个片子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一看。

瓷枕是我国古代夏令寝具,冰凉消暑,它创烧于隋代,唐宋时期广为流行,元代以后逐渐衰落,明清时期,随着更为有益的制枕的材料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主持人:藏品名片里也介绍了,它是一个剔花的瓷枕,是吧。

专家:对。

主持人:那么这种剔花工艺在什么时期体现得最突出呢?

专家:应该在宋代。

主持人:那宋代我们知道有很多窑口,那这个瓷枕应该属于哪个窑口?

专家:磁州窑系的。

主持人:这个怎么体现出是宋磁州窑?

专家:从它的形制到它的工艺,到它的釉色,都说明它是磁州窑系的,它的具体窑口是山西介休。

主持人:它也属于此磁州窑系?

专家:对,它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地方、特点,就是它烧酱釉,烧得比同类、同年代的磁州窑系的一些窑口烧得要好。就是像这种酱釉,它剔花呢,剔花工艺也是非常地道的,它这个剔花很薄浅,它整个的工艺要求,应该说是特别严格,再加上它是四面全部都是剔的。

凤戏灵芝牡丹罐鉴赏


瓷器延之明朝,仍以“永宣”为最。其胎釉之坚密、青花发色之纯正、器物造型之丰富及绘画纹饰之精美而闻名于世。因而,“永宣”期的青花,乃誉之为明代的“黄金时代”。

这件明代“凤戏灵芝牡丹”青花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微收;器通高10厘米,直径20厘米;器型规整,品相完美,实乃世间少见之品。罐釉青中闪白,温润细泽,抚之如触婴儿之肤,滑嫩爽手。

罐满绘吉祥图案,余戏题为《凤戏灵芝牡丹》图。画上吉凤以夸张小写意手法为之,线条勾勒点染有序,气韵生动,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广大民众渴望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画师为了真实凸现老百姓的生活,一反常规,将原本“至高无上—五彩艳丽”的娇贵之凤,一下子画成了更贴近于民众生活里的“丑小鸭”;画上“丑小鸭”的自然憨态,反映出的是老百姓的朴实忠厚。

有趣的是,吉凤中间绘有一直立的“如意灵芝”,其气势如一“直立的宫门”,引人遐想(这种画法,也只有在明民窑瓷上才可一睹)。所制牡丹,乃以“内实外虚”的流畅笔法,自然地渲染成一个层次灵动、“墨分五彩”的缤纷世界。

此罐造型独特,釉色肥润,敦厚而不失秀巧;虽归属民窑之列,然其完美不俗的姿态,乃民窑中不可多得之精善之品。颈口下绘有一匝“缠枝如意头”,其工绘之灵动细致,足增厚了此罐内在的美感!

这件明罐能完美无憾地流存至今,实乃民间藏界之幸!它所凸现的“内秀之美”,依然让人有种赏之不尽的古韵之雅;其折射出的自然宝光以及肥如羊脂的釉面,抚之后,让人依旧陶然心醉。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康熙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所绘内容寓意吉祥。

清康熙时的五彩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其中釉上五彩最能显示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清宫所藏康熙五彩器是官窑或“官搭民烧”的上等品。这时期的五彩器造型以古朴、凝重、挺劲见长。五彩器的款识式样颇多,除本朝款,还有仿前朝款、堂名款等。仿前朝款以仿“大明成化年制”居多。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7.2cm,口径15.2cm,足径5.7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珐琅彩

陶瓷造型: 碗

说 明: 清康熙

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8朵盛开的牡丹花。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 “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康熙珐琅彩瓷和铜胎珐琅器一样多作色地装饰,少见白地画珐琅者。常见色地有红、黄、蓝、紫、绿、胭脂等色。纹饰以缠枝牡丹、菊花、虞美人、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心加寿和开光花卉等为主,画工严谨细腻,具有图案化的效果。此碗的绘画技法已经改变了铜胎珐琅器规矩、呆板的风格而趋于生动写实。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充分体现出皇家宫廷御用器之精美。由于珐琅新瓷是在康熙晚期才创烧成功的,数量极少,传世品十分罕见,尤显其珍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