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 导航 >

藏友说|沉默的匠人:晋晓瞳

藏友说|沉默的匠人:晋晓瞳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厨房的瓷砖 瓷砖的背景

2020-08-06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用“无欲故静”形容晋晓瞳再贴切不过了。

作为钧瓷泰斗的继承人,他得天独厚,虽和父亲情致各异,但他谨遵:“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的古训,对父亲言听计从。在父亲手把手,心把心的传授下渐渐练就了一套拉胚绝活,并在实践中渐渐领悟到钧瓷艺术的玄机妙理,成绩斐然,也因此成为继父亲后新一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加之他那孤傲不群的天性,和与生具来的孤独情怀,这一切恰巧成为他创作的秘籍;使他能从商业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心意平静,沉思敏想。

晋晓瞳在创作

第一次见到晓瞳,是在晋家,当时我正和晋老聊钧瓷。晓瞳进来只站了一下就出去了,晋老告诉我那是他的儿子,不爱说话。然而只那一瞥,却给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那是一个容貌敦厚,而感情深沉;外貌柔顺,内心却刚直的影像。那转瞬即逝的背影让我萌生了要走近这个瓷人,并打开他那沉寂的情愫的愿望。或许,他正如“地中之水,不显于外,而安于自润”吧。

晋晓瞳作品钧红釉玉壶春

徒步爬上一段稍陡的坡路,便是晋家钧窑的大门。院子里到处是胡乱堆放的木柴,和一大堆黑乎乎的煤炭。晓瞳的工作室其实就是晋家钧窑的展厅。

门开着,晓瞳靠桌边站着,正对着一件西周鼎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为了不破坏他此时的心境,我只站在不远处上下仔细打量着这个寡言少语的瓷人。几分钟后见他依然纹丝不动,记起此番前来的目的,我只好径直走了过去:“晓瞳,你好!感觉你不爱说话”我直截了当。

他旋即把目光移向了窗外。“我是不会说话,舌动是非生”。

好一个真实不虚的人!我内心掠过一丝快意,喜欢!显然他早已弃绝了一切虚意的奉迎,以天性为根本,以智慧为导师。内心平和而镇静。

“有没有愿望和晋老一样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我试探的问到。

“君子,进则立功,退则明道”他言简意骇。眼睛依然看着窗外。

晋晓瞳作品手拉坯钧红釉寿桃

作为晋家钧窑的忠实追随者窑,和许多喜爱晋家钧瓷的人一样,皆缘于对晋老及晋晓瞳朴实无华的人格的敬仰,朴实的家风使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舍得,厚道。他们秉承天地的恩赐,沿袭着最简单的活法—安分守己。不为物累,不为俗牵,寡言不争,为人谦和。有缘接触到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平静。

借以平息心情,我悄悄环顾四周,展厅不大,靠墙摆放着略显粗糙的展示柜,倒也和他们父子在创作上追求归真返璞的格调相匹配。我喜欢晋家瓷的主要原因就因它朴、拙、厚、重。物随其人吧,晋家瓷的气质与做瓷人的精神风貌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见晓瞳一直盯着那件西周鼎,我禁不住上前问道:“这鼎好在哪里”?

“人有人性,物也有物性。你知道这鼎在说什么吗”?他一边用手不住的擦拭着鼎的耳饰,一边提出了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晋晓瞳作品西周大克鼎

我把目光投向了桌上的西周鼎,那是一尊三足双耳圆形鼎。鼎很大,约四十几公分高。耳饰朴拙厚重并刻有精美细巧的图案。瓷质细润,釉色古朴盈溢,在鼎的中间部位就着雕刻的纹理,图案奇妙的形成了一个个如佛头般的图形,连佛头上的石窟门洞都清晰可见,令人震惊。整个造型让人感觉气韵无穷。我仔细端详后不禁由衷赞叹。

“鼎在远古是作为烹煮用的器物,所谓列鼎而食,象征达官显贵的豪侈生活。后来作为礼器成为君主,大臣等权力的象征”。他一边用手抚摸着鼎,一边娓娓道来。

“看得懂,你就拿去吧。近段时间就烧出这一件好东西,已经做在晋家钧窑简介的封面上了。”一边说他一边递给我一本书,封面上正是这件西周鼎。

我喜出望外。“鼎能镇宅吗”?我问到。

“听说过:易不为小人谋吗?”他答非所问。wWW.TAoci52.coM

我陷入了沉思…智者的标志就在于,他有处理两个矛盾观念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可以履行尘世的职责而不执着于结果;能悠游于樊篱之内而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心。心无旁骛,投身于众生福祉的事业中,臻达至高境界。

晋晓瞳作品静心钵/深圳藏友杨眉女士收藏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快乐的:一是完全无知者,这种人因无知而无欲;一是真正的智者,这种人同等看待得到和失去。

我幡然醒悟到:这个沉默的匠人寡言不争的背后,恰恰蕴含着一股对钧瓷艺术孜孜不倦,穷源溯流的探索精神。

抱着那件西周鼎,感觉沉甸甸的。这是一个钧瓷艺术大师,透过它向世人讲述的火的艺术。

感谢这些钧瓷匠人,由于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致荒芜。“德润身,富润屋”。而艺术润泽我们的心灵家园,让我们的心灵家园永远生机勃勃,芬芳馥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藏友说收藏:习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时涨时落才能成为真藏家


从我十年在欧美各国淘宝、参拍的经历来看,艺术品的价格发生高低变化,十分正常。那时,在欧洲参拍,花几万元就能买到清三代官窑瓷器,这些官窑瓷器现在大多值几十万上百万元,这个上升过程我们已分享了,但这个分享瞬间被我们遗忘,似乎应该所得。而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回落低迷,我们承受不了,耿耿于怀了!其实事物发展本有自身规律,季节春夏秋冬,大海潮起潮落,事物发展顺境与逆境,拍卖行情时高时低,这都正常。如果不习惯这种变化,反显异常。

艺术收藏品的行情通常是螺旋式的上升,而回落低迷,也往往是上升走势之间的间歇停顿,只不过这个间歇时短时长。间歇回落有时也未必是坏事,说不定正是机遇,对有眼力又懂行情的买家而言,也许是一个资金投入、逢低吸纳的时机。从我这一年参加的几场国内外大型拍卖会来看,比如纽约拍卖、东京拍卖、北京嘉德等,清三代官窑瓷器仍然抢手,中等级别的都要几十万至几百万元,而这几场明显被看作是市场走低标志的北京秋拍,清三代官窑价格确实回落,几十万元就能买到原本百万价格的官窑瓷器,有资金的买家就应该买入。我替藏家掌眼,花了几十万买进原本百万的乾隆官窑瓷器。

康熙花神杯

拍卖行情的回落,艺术品市场的低迷,同时能让浮躁的市场盘整反省,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把艺术品当商品的买家,应该清醒地反思:昨天买进的艺术品,今天就想卖出一个好价格,这正常吗?你如果是个真藏家,现在就得把原本高价买进的艺术品储存起来,藏个十年几十年,这是真藏家必须经过的过程,并且还得好好学习一番,研究一下,不要把这些艺术品仅仅当摆设,如果摆设了长久,知识没有长进,那么这些艺术品从根本上与你无关,你的收藏,只是个短暂的仓库,这么伟大的艺术品在你身边,不作供养,不学习研究,可惜了。所以,当你下决心改变这一切,学习、供奉、敬仰这些伟大的古典艺术,须知,艺术市场低迷回落之际,正是你华丽转身之时,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收藏家。

明朝宣德青花梅瓶

藏友故事:说说我的收藏,瓷器邮票都爱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古稀藏友王国义的收藏人生


一位古稀之年的收藏爱好者——王国义,40多年来一直执著地收藏各个时期的古董。10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王国义家采访,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在现代化的楼房里,摆放了多件不同年代的古董。在王国义家可以欣赏到很精致的瓷器、玉器、石刻、铜器、丝绢等几十件各朝代、各类、各式古董。

●家庭环境熏陶 从小喜爱收藏知识

“这都是我40多年来的珍藏,每一件藏品我都爱不释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最珍惜的‘宝贝’。”

王国义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都是知识分子。很小的时候,王国义就很喜欢文学、历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1959年,王国义中专毕业后,到图们市的一所中学担任历史老师。闲暇时,王国义喜欢翻阅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对考古、鉴宝之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他积累了很多有关收藏方面的知识,没事的时候逛逛古玩市场,经常和一些古玩爱好者切磋、研究。1999年,王国义退休后,仍专心从事收藏工作。

王国义对记者说,他刚开始收藏古董时,家人是不支持的,因为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有限,如果把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收藏,必然对家里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如今,一双儿女都已长大,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现在家人也挺支持的,觉得收藏这些文物,也算是为国家作点贡献。

●收藏经验:“看、换、藏”

“作为一位收藏者来说,如果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我就会想尽办法把它收起来,不让不懂的人破坏它,换句话说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看见老的、喜欢的、就要把它收来。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王国义却为之付出了很多。

王国义说:“我的收藏经验就三个字‘看、换、藏’。”闲暇时,王国义就到古玩市场或是收藏爱好者家里逛逛。由于收藏品的价格都很高,王国义要是相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直看。“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是疯狂地收购,根本不够,也不理性,我就只能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王国义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那就是用现有的东西和别人进行交换,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收藏起来。

今年8月,在延吉市兴安大集上,王国义意外地发现有人在出售老古董。王国义一眼就相中了摊位上的三把古代壶具,他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向卖主询问价钱。由于那个卖主急着用钱,开口就喊出几万元的高价,而且表示只收现金。可是,当时王国义手上并没有太多的闲钱,碰到了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地取材。”王国义从脖子上取下一条价值上万元的翡翠长寿大仙项链,表示要和卖主交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王国义终于如愿以偿,收回了那三件“宝贝”。

●最具收藏价值的“紫砂方壶”

王国义的收藏品达到几十件,其中代表作有宋辽时期的陪葬品“凤首瓜型倒流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紫砂方壶”,康熙御制的“铜制葫芦状提梁壶”,明清时期的“青花双鱼瓷器”等。其中,年头最久的是“凤首瓜型倒流壶”。此壶的头部是一个鸡头,壶身为一个瓜果,呈棕黑色。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壶盖,底部却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使用时,只能通过圆孔注入,所以也称倒流壶。经王国义和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壶应该是宋辽时期少数民族用来陪葬的物品。

谈起这40年来收藏的物品中,王国义表示他最珍惜、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紫砂方壶”。这个方壶是用紫砂制成,壶身四周雕刻着一些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壶盖和壶底下放印戳“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整个壶做工非常精致,色泽十分柔和。

王国义说:“这把壶出自紫砂名人李茂林之手。李茂林,即李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由于他制造的成品比较少,所以市面上仿真品几乎很少。”王国义的这件“宝贝”也拿给一些业内的收藏者进行鉴赏,都纷纷表示此物弥足珍贵,很具有收藏价值。

●在收藏中体会“红色情结”

听着王国义老人介绍他的收藏品,会觉得他是在讲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随便一件藏品,他都能信手拈来地说出物品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

随后,王国义给记者展示了一些红色文化藏品。“以前那个年代这些东西比较常见,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物件越来越难找了,那时候很多收藏爱好者只注意购买古玩之类的老古董,却忽略了这些‘红色’收藏品。我比较喜欢,平时就注意收集,时间一长,就积累了这么一堆。”王国义看着自己的藏品满足地说。如今,王国义收藏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奖章、徽章、纪念章、丝绢、物品等有十几件。

收藏已成为王国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通过收藏,王国义从中领会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这份快乐和愉悦将永远伴随他左右。

藏友谈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


作为藏家,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能依靠鉴定家。藏家的鉴定水平应该从实践中来,简单地说,我的强项就是两个:一是收集了大量的真品元青花碎片标本,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步从中学到了识别、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二是把民间发现的元青花藏品和重要标本,在价格合适的时刻及时征集到了手里。

我经常深入仿制一线去看个究竟。和仿造高手交朋友没有坏处,人家仿制技术高超就应该好好学习。买一些小的仿品或找一些仿品瓷片进行仔细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有些东西不买到手反复观察是体会不到里边的奥秘,只有买到手里认真研究,认识才能升华,才能找出破绽、记住破绽在哪里。

我们在鉴定中,都喜欢使用“神韵”这两个字。650年以前,淳朴的窑工们在没有污染的天然环境下,利用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高超技术,创造出每一件艺术品,这种高超熟练的灵气就是神韵。新仿的瓷器无论技艺如何高超,也无法复制出这种神韵。

现在的高仿者们使用任何手段,也无法超越古代工匠们倾注全力发挥的灵活性。现在的仿制方法当然很多,尤其是在釉色上,仿制者动足了脑筋。但是,无论他们再怎样加工、再怎样摩擦也去不掉釉面上显示的 “嫩”。

而“润”则是几百年形成的,是现代人无法逾越的现象;“嫩”则是仿品的一个标志。当然,这些见解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能总结出来的,可以慢慢来体会。

我在近20年中,收集到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元青花整器、残器、重要标本、火照、窑具、玩具1000多件,从实践摸索中体会到,元青花的鉴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型。窑工们在器物工艺把握上非常熟练,分段接胎塑造器形是基本工艺,器形朴实优美,手艺潇洒自如,淳朴的窑工在被压迫、管制的环境下,靠着祖辈传下来的高超娴熟手艺,创造出的每一件艺术品,看上去都会有时代印痕,我们理解的神韵就要从器形上找到,看型是第一关。

二、看青。元青花的青花色彩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这种青花色调,是根据器物的质量来使用的,各地区的元青花色彩不是统一的,并不都是铁锈斑明显深入胎骨,也不都是有夕光和触摸有凹凸感觉,有时候一件器物会出现几种青花色调,这样的装饰手法,既能节省优质青料,又能突出主题,还能感觉出青花色泽所表现出的层次感。

三、看花。绘画是元青花的一大特色,画面不断创新,流畅随意、豪放粗犷、精美粗细结合,笔功有速度、笔法有气度,不迟钝而有气势。我仔细研究认为,一些人物故事场面的绘画,应该是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参与其中,甚至几件著名的人物罐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这种超级水平的发挥,带动了整个元青花的水平提升。

四、看釉。真正上乘质量好的元青花,釉色很有特点,能感觉出幽兰绽放、靓丽坚硬,胎釉结合平滑细腻。普通元青花的釉同样有着一种气质,简单说可以用一个“润”字来形容,仿品元青花的釉则可以用一个“嫩”字来表达,这需要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去观察培养锻炼。

五、看胎。元青花的胎土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在每一件器物之上差别很大,越是高档产品,胎土越是淘练精细,总体越是坚硬匀称有空气,断茬处有凹凸面。有些胎土还能呈现出我们所说的“糯米胎”,这种胎质洁白细腻,使用在薄装、模印、器物上成型非常好。元青花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非常适中,不压手,给人一种稳重感。而胎土,是仿品的致命弱点,即便能够仿制出胎内的小气孔,仔细对比就会看出这些气孔没有自然活力,尤其表现在底足上。历史沧桑和自然痕迹是漫长岁月造成的,仿品是无法超越的。

六、综合看。元青花从制作到分配有很多等级,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仔细观察,元青花都会多少带有一些缺陷,器形不够规正,生烧、过烧造成发色不够艳丽,有的还有少量窑沾窑裂等,窑工们会根据手里现有的泥料,随意制作出胎质薄厚不一的产品,要注意每一件器物胎釉的结合部位,区分淡淡的“窑红一线”的变化。

藏友谢君毅:说说我的紫砂壶收藏


范曾大师字画紫砂茶壶

“投资领域如果还有洼地的话,紫砂壶算得上其中之一。”专注于紫砂壶收藏与投资的谢军毅说。实际上,并不是他一人有这样的发现,历经上世纪80年代的恶炒、90年代的低迷直至近两年,紫砂壶投资开始有了逐渐升温之势。

投资之前先混圈

投资集藏紫砂壶之前,谢军毅是把玩玉的,他手上的玉品也颇具身价。随着玉价格递增,好玉越来越难寻,而且价格也逐渐超出他认可的合理范围,所以从2001年开始,他转而对紫砂壶产生兴趣。凡是凝聚了传统文化精髓之物皆是他的心头所好,而且紫砂壶投资门槛比较低,既能把玩,又可泡茶,另外还增值,何乐不为?

初入此门的人往往摸不着门道,那肯定会吃亏的,“最开始的第一步就是要混圈,认识行家才行。”而谢军毅的入门要比别人简单很多,1988年-1991年的时候,谢军毅在宜兴呆过3年,那里有一位亲戚是紫砂壶工艺师,所以想要收藏紫砂壶,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刚去宜兴买壶的时候,这位亲戚就会把他带到他认可的其他工艺师那,让谢军毅看样品,直接省掉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凡是谢军毅看中的紫砂壶,这位亲戚都会帮他把关,看看哪里有瑕疵,哪里做的比较好,最后这位亲戚帮他谈价钱,也能省一大笔,往往别人要花两万元买到的壶,他几千元就能买到。

壶之收藏奥妙无穷

自己开始投资紫砂壶了,也不能总是靠着别人的指点,自我鉴赏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为此,买书钻研紫砂壶投资学问就势在必行了。如今,收藏之路已持续了7年,收藏的壶也有一百多把,可是谢军毅觉得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比如,一把壶的温度、泥料的配比等等都是奥秘无穷。”

虽是如此,谢军毅也会有买错的时候。曾在一位自己常去买壶的老工艺师那买过一把壶,形状小巧,适合手上把玩,当时的价格是1800元,“实际上这把壶就买贵了,市价可能是数百元即可。”因为买回后,他仔细观察,虽然总体工艺不错,壶身、壶柄处却有几处瑕疵,但是他基本上可以判断此壶不是该工艺师的作品,只能算是“代功壶”(一些名家做不过来,找人代劳制作)。虽然也会升值,但是速度会慢很多。

这类作品一般不在谢军毅的收藏之列,所以对于那些地摊卖的壶,谢军毅更是奉劝其他投资者远离,“甚至某些商场紫砂壶专卖店内价格百元左右的,都不是正宗的宜兴紫砂壶,更不要说会有投资价值。”

窑变壶可遇不可求

自己的收藏中,谢军毅颇有几件得意之作,而遇到这些藏品,和碰到喜欢的玉一样,都是碰运气的。

谢军毅沏茶的桌子上放着一把三脚石瓢,这把壶的色泽异于其他壶,它并非人工产生,而是烧制的过程中天然发生,业内人士称为“窑变”,其几率很少,有些人制壶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碰到窑变的现象。

在宜兴有位老工艺师被其他人视作不务正业,因为他矢志不渝地要制作窑变壶,年近花甲也无甚成就,家里人都很埋怨。有一次谢军毅去他家看壶,顺便和他聊天,随口说了句“你都这么久了也没做出什么好壶来,还是不要再往这个方向走吧。”老人家不服,拿出这把壶来给谢军毅看,这下谢军毅就开始对这把壶日思夜想,后来常去他们家聊天,最后成了好朋友,老工艺师便也半卖半送地友情出让,如今已成谢军毅的镇藏之宝。

此外,还有一件蒋蓉的三脚供春壶也是从当地一位工艺师之手购得,作为继制壶一代宗师顾景舟之后的制壶名师,蒋蓉的作品升值空间可以想见。

另有一件意外购得有熊猫图案的国宝壶,形态可掬,工艺精湛,他当年的购入价是8000元,而在宜兴当地的紫砂展厅看到标价是36万元。

一壶不事二茶

买到名贵之壶后,更要好好地养壶,壶养得好也能让其增值不少。这也是谢军毅钟情紫砂壶的原因,买了名贵之壶并不是把它供起来,而是能用来品茶怡情。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效果。

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锈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也能看出紫砂壶的品质来。“养壶不仅要有钱有闲,更要有心,其实不论是制壶、买壶还是养壶,与之相关的个人气质都会随之转变。”谢军毅道出投资之外的乐趣。

如何判断一把壶的优劣

紫砂壶的拍卖收藏可分为旧壶和新壶,谢军毅的藏品以新壶为主,他也建议初学收藏者,不妨收藏一些新壶,特别是现代工艺大师的精品。

看泥料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且都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泥料经过适当比率调配,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烧,可以呈现深浅不一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一般来说,越是稀有的泥料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价值就越高。

看工艺一把好的紫砂壶要求点、线、面的过渡清晰,当直则直,当圆则圆。一般而言,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分量还要均衡;壶身线面要求修饰平整、内壁收拾利落。通常而言,紫砂壶的“形”以古拙为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看工艺师一般情况下,紫砂壶根据其制作者的身份和技艺,价格从数十元、数百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所以普通市民投资收藏紫砂壶要量力而行,工薪阶层可以选择助理工艺师和工艺师的作品,以小搏大。随着工艺师技艺的进步,壶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藏友从一玩家手上收来的红釉曜变金龙盘


元明红釉曜变金龙盘

藏友求鉴:圣诞节前夕,我和几位老乡一起小聚,快要结束的时候接到一位叫赵雲雾的先生打来的电话,他说3年前从一朋友处收藏到一件罕见的元明红釉曜变金龙盘,十分精美,眼看着就要过新年了,他想把这件龙盘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欣赏,问我有空的话能否去他家里看看,带着好奇心,我满口答应。

持宝人:赵雲雾

收藏主项:陶瓷

藏品名称:元明红釉曜变金龙盘

藏家感言:想收藏到上好的藏品,你就得有一颗持之以恒的韧劲,用你的真诚你的行动打动对方,赢得朋友的认可,这样在你的朋友圈建立良好的威信,好东西总会垂青于你。

鉴宝专家:王学武(文物鉴藏家)

专家点评:中国人对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关龙的陶瓷器和饰品也成为一种抢手的收藏品。

该龙盘直径12.6厘米,通高5.6厘米,足径4.8厘米,为瓷质,撇口,浅腹,斜直壁,平底,圈足。整体胎质细密,胎色白黄,外施半釉,圈足内略有突出鸡心,旋削修足,烧制温度较高,为北方窑口产品。盘体施以结晶釉,红釉鲜艳亮丽,釉药熔融处似一团烈焰,整个盘内似一片红金釉的火海,火海中冲出一条金色蛟龙,冲得海水四溅,釉熔流淌,动感十足;龙头似驼,眼似虾,双目怒睁,威武凶猛;耳似牛,角似鹿,向后突出,惟妙惟肖;龙口吐金珠,散落满盘;龙身釉裂,恰似鲤鳞,金光闪闪,好一盘红红火火、龙腾吉祥的稀世珍宝。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只瓷盘鲜艳夺目的红金釉和龙形金黄釉,都是窑内釉药的自然变化而形成的。这种红金釉在全国各个窑场没有形成固定的釉料配方,也没有形成大量的烧制成品。它是随着釉料内各种金属含量的不同,在多种偶然的条件下,釉色呈现出鲜红的底色,并有金黄色小点出现;又在极其偶然的条件下,金黄色小点汇聚成一条曲线,恰似一条出海的蛟龙,更是在极其偶然的条件下,窑温变化使釉药熔融,竟然熔化变幻成有眼有角、有鼻有嘴的龙形来。有徒弟想象,假若就在当时,窑工发现了这样的精彩窑变,继续还用原来的釉料再来沾,还用原来的窑炉、窑位、窑温来烧制,还会出现这样的龙纹图案吗?师傅回答说:再也不可能出现!这件“龙纹曜变”的稀世珍品,比起在日本的中国建窑“曜变盏”,更加绚丽多彩,形象逼真,代表中国龙的图腾,与中国瓷器结合,就更加珍奇难得。

藏品来历:藏家赵雲雾是西安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现在一教育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在古玩艺术品方面,他可谓高瞻远瞩,眼力独到,往往能收藏到别具一格的艺术珍品。谈起眼前博古架上的这件元明红釉曜变金龙盘收藏来历,赵雲雾脸上写满感恩。

赵雲雾说,那是3年前的一个上午,一朋友介绍说最近在小东门古玩市场发现了一件稀世珍品,非常难得。赵雲雾很感兴趣,专程开车来到小东门古玩市场。主家也是位深藏不露的玩家,非朋友介绍是绝对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的。朋友非常热心,说雲雾也是文化人,慧眼识货,不妨饱下眼福。当主家双手打开锦盒的那一瞬,赵雲雾被“红釉曜变金龙盘”扑面而来的气息深深震撼着,凭他多年的知识积累,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上手抚摸许久不忍放手,主家见状说:“小心!小心!不可把玩!”赵雲雾忙问主家多少钱才肯出让,主家拿过盘子收起锦盒说:“不卖!”赵雲雾还想多说几句,主家伸手挡住说:“君子不夺人所爱,请免开尊口,让您看已经是给足朋友面子了。”赵雲雾和朋友只好抱憾而归。回家后,赵雲雾辗转难眠,半夜里又给朋友打电话,希望能从中间撮合,朋友很为难地说:“不容易啊!古玩圈里有些人就是和外面的不一样,尤其您要人家的心爱之物。”赵雲雾无奈地放下电话,但他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于是就每个礼拜天都去主家店中坐坐,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一通狂聊,而且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几个月过后,终于一天机会来了,主人家因为要出一本书籍,但苦于书号费用太贵,而又一时找不到赞助,赵雲雾拍着胸脯说:您放心吧,这事情交给我去办理。果然,一周后,赵雲雾对主家说:您去查一查,我给您办这书号可是21世纪以来最优惠的。主家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千恩万谢。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交往,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赵雲雾终于在主家收来价位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这件龙盘。主家希望他认真保存,不要轻易卖掉。赵雲雾保证这件宝贝他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世代传承。

藏友买到名家紫砂壶仿品 仍然有人接手


王女士10年前以6000元购买的紫砂曲壶

拍出230万元高价的汪寅仙曲壶。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与奇石、兰花并称为“文人三雅”的紫砂壶,近期价格疯长,拍卖会上更是拍出高价,也引起南宁一些藏友关注,并想将收藏品变现。一名南宁藏友在变现过程中,发现用6000元的购买的紫砂壶并非出自名家之手,而是仿品。由于仿品泥质上乘,雕工精细,仍然有人肯出3万元购买。

6000元购一紫砂壶

王女士,南宁一名藏友。王女士说,10年前,每年都有到外地去旅行的计划。一次去杭州旅行中,进入一个紫砂壶专卖店。当时,销售人员说,这属于一个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曲壶,现在已经是卖一个少一个,市面上已经很少了。“当时,觉得很喜欢这个东西,再说也看见这个工艺大师在现场,因此,也就购买了这个紫砂壶。这个壶也一直摆放在家中至今。”王女士说。

王女士说,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今年春拍上,发现一个由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制作的曲壶,拍出230万元的高价。仔细一看,这个拍出高价的紫砂壶,无论从长度,还是高度,还有色泽都和她收藏的壶极为相似,所以开始产生套现的念头。

所购紫砂壶为仿品

记者注意到,王女士所说的在拍卖会,是今年6月北京长风拍卖会。长风拍卖会上,汪寅仙的一款长21cm、高16.5cm的曲壶,为1988年创作的代表作,落槌价(未计算佣金)为200万元,最后以230万元成交。与王女士所收藏的曲壶颇为相似。但据王女士回忆,卖这款曲壶的人说,是一个叫蒋蓉的工艺大师所制作,而非汪寅仙。

那么这个紫砂壶到底出自谁之手?广西收藏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一名专家认为,这个曲壶显然不是出自蒋蓉之手。因为“曲壶”是由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张守智与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在上世纪80年代末合创的壶。与当代工艺大师蒋蓉各有擅长之处,蒋蓉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壶》、《莲花茶具》、《南瓜壶》、《莲藕酒具》等,也受到市场的欢迎,关于蒋蓉的曲壶作品,难在市场找到。因此从这点上,可看出这款紫砂壶既不是出自汪寅仙,也不是出自蒋蓉,应是有人借助名人仿制的紫砂壶。

虽是仿品仍有人接手

广西收藏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一名专家说,虽然王女士这把曲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从曲壶的泥质看,仍属上乘。制作工艺看,壶体敦实圆厚、轮廓清晰,线和面的转折处理得干净利落。提梁的形成突破了紫砂壶的旧有样式,提梁与壶体的结合部采用外凸内凹形式,由宽逐渐变窄,其顶端恰好是手提的部位。因此,从这把曲壶仍有收藏空间,据估计这把壶可价值几万元。

记者从南宁一个收藏人士获悉,这名收藏人士愿意出3万元购买这把壶。但王女士表示,当初买这把曲壶还有上升的投资空间,暂不愿意出售。但仍然表示对买到仿品比较遗憾。

专家提醒,由于宜兴紫砂泥日渐稀缺,相应的紫砂制品也水涨船高,王女士的藏品虽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所创作的泥是真的紫砂,所以值这个钱。尤其一些名家的紫砂壶在拍场上拍出高价,所以就出现仿冒名家制作的紫砂壶现象也是普遍存在。而苏杭是这些名家聚集之地,也是南宁不少去旅行首选之地,在旅行中,也经常能接触到紫砂壶。但往往很难接触到制作紫砂壶的作者,经常受到销售人员的促销言语,就买下,往往买到的仿品或者赝品。

古陶瓷藏友要多接触实物 牢记标准器的典型特征


我国古陶瓷研究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研究方法仅停留在古代文献的罗列和传抄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著名古陶瓷学者陈万里开创了通过古窑址实地考察、墓葬出土器与古代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才更全面地揭示出古陶瓷史的真实面貌。1949年以后,年逾花甲的陈万里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他多次带领青年学者到各地古窑址考察。他认为:“这些窑址的发现,不但可以补以往文献的阙略,并且对鉴定传世的与墓葬出土的陶瓷器以至中国陶瓷发展史方面,都提供了极珍贵的实物资料。”古窑址中的瓷片标本(图4)都有明确的发现地点,承载了更丰富的历史信息。它们对填补陶瓷史研究的空白、修正古代文献中的错误、解决传世与出土陶瓷的窑口归属以及促进各项专题研究的深入开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真品难寻,在财力和眼力有限的情况下,收藏瓷片是提高鉴定水平的一条捷径。通过观察古瓷片标本胎釉的粗细、致密度、颜色深浅、分量轻重,就可判断年代和窑口。民间藏友获得瓷片标本的途径有两条:工地和市场。今天都市的繁华地带往往也是古代社会人们密集活动的中心,瓷片中包含了出土地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如笔者的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址在元时为礼部所在地,明清两代是科举考场贡院。在主楼后面修建门球场时,有同事捡回一盆瓷片让我看,主要是清三代的青花瓷片,康熙时期的最少,雍正时期的稍多,乾隆时期的最多。它们至少透出两个信息,此地在清康雍乾时期考生活动最为活跃,又以乾隆时贡院的规模最大,考生最多。从胎质上看,这些瓷片多为精细的民窑产品,可知考生的家境普遍较好,多身处社会中层以上。对于瓷片搜集者来说,了解工地的历史沿革很重要。通常位于古代皇城附近、官衙府署、寺庙道观、官僚富贾聚居地区出土的瓷片质量较好,还可能发现官窑瓷片。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瓷片亦供不应求,在市场上购买瓷片存在一定风险,赝品与前几年相比明显增多。

古陶瓷藏友要多接触实物,牢记标准器的典型特征,以平和的心态学习知识,在利诱面前保持理性,切忌浮躁。在扎实学习陶瓷史和古代文献,大量观摩各地博物馆、考古所等公立收藏单位藏品并搜集、整理过较大数量古瓷片的基础上,才能在市场实践中基本做到亲真翦伪。博物馆藏品虽好,却只能隔着玻璃观看,无法亲身体验其质感和重量,而一些著名的拍卖公司春秋两季大拍预展上的拍品正是陶瓷收藏者零距离接触真品的机会,需学会珍惜,定期观摩,届时对感兴趣的拍品要尽量上手。此外,还需关注文物市场的运营情况、私人收藏动向,尤其是赝品的最新资讯。鉴定知识必须与造假者的技术水平同步更新,才能真正提高眼力。只有打下坚实的古陶瓷鉴定基础,才能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