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古稀藏友王国义的收藏人生

古稀藏友王国义的收藏人生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2020-07-03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一位古稀之年的收藏爱好者——王国义,40多年来一直执著地收藏各个时期的古董。10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王国义家采访,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在现代化的楼房里,摆放了多件不同年代的古董。在王国义家可以欣赏到很精致的瓷器、玉器、石刻、铜器、丝绢等几十件各朝代、各类、各式古董。

●家庭环境熏陶 从小喜爱收藏知识

“这都是我40多年来的珍藏,每一件藏品我都爱不释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最珍惜的‘宝贝’。”

王国义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都是知识分子。很小的时候,王国义就很喜欢文学、历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1959年,王国义中专毕业后,到图们市的一所中学担任历史老师。闲暇时,王国义喜欢翻阅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对考古、鉴宝之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他积累了很多有关收藏方面的知识,没事的时候逛逛古玩市场,经常和一些古玩爱好者切磋、研究。1999年,王国义退休后,仍专心从事收藏工作。

王国义对记者说,他刚开始收藏古董时,家人是不支持的,因为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有限,如果把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收藏,必然对家里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如今,一双儿女都已长大,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现在家人也挺支持的,觉得收藏这些文物,也算是为国家作点贡献。

●收藏经验:“看、换、藏”

“作为一位收藏者来说,如果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我就会想尽办法把它收起来,不让不懂的人破坏它,换句话说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看见老的、喜欢的、就要把它收来。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王国义却为之付出了很多。

王国义说:“我的收藏经验就三个字‘看、换、藏’。”闲暇时,王国义就到古玩市场或是收藏爱好者家里逛逛。由于收藏品的价格都很高,王国义要是相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直看。“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是疯狂地收购,根本不够,也不理性,我就只能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王国义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那就是用现有的东西和别人进行交换,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收藏起来。

今年8月,在延吉市兴安大集上,王国义意外地发现有人在出售老古董。王国义一眼就相中了摊位上的三把古代壶具,他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向卖主询问价钱。由于那个卖主急着用钱,开口就喊出几万元的高价,而且表示只收现金。可是,当时王国义手上并没有太多的闲钱,碰到了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地取材。”王国义从脖子上取下一条价值上万元的翡翠长寿大仙项链,表示要和卖主交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王国义终于如愿以偿,收回了那三件“宝贝”。

●最具收藏价值的“紫砂方壶”

王国义的收藏品达到几十件,其中代表作有宋辽时期的陪葬品“凤首瓜型倒流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紫砂方壶”,康熙御制的“铜制葫芦状提梁壶”,明清时期的“青花双鱼瓷器”等。其中,年头最久的是“凤首瓜型倒流壶”。此壶的头部是一个鸡头,壶身为一个瓜果,呈棕黑色。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壶盖,底部却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使用时,只能通过圆孔注入,所以也称倒流壶。经王国义和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壶应该是宋辽时期少数民族用来陪葬的物品。

谈起这40年来收藏的物品中,王国义表示他最珍惜、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紫砂方壶”。这个方壶是用紫砂制成,壶身四周雕刻着一些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壶盖和壶底下放印戳“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整个壶做工非常精致,色泽十分柔和。

王国义说:“这把壶出自紫砂名人李茂林之手。李茂林,即李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由于他制造的成品比较少,所以市面上仿真品几乎很少。”王国义的这件“宝贝”也拿给一些业内的收藏者进行鉴赏,都纷纷表示此物弥足珍贵,很具有收藏价值。WWw.tAOcI52.Com

●在收藏中体会“红色情结”

听着王国义老人介绍他的收藏品,会觉得他是在讲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随便一件藏品,他都能信手拈来地说出物品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

随后,王国义给记者展示了一些红色文化藏品。“以前那个年代这些东西比较常见,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物件越来越难找了,那时候很多收藏爱好者只注意购买古玩之类的老古董,却忽略了这些‘红色’收藏品。我比较喜欢,平时就注意收集,时间一长,就积累了这么一堆。”王国义看着自己的藏品满足地说。如今,王国义收藏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奖章、徽章、纪念章、丝绢、物品等有十几件。

收藏已成为王国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通过收藏,王国义从中领会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这份快乐和愉悦将永远伴随他左右。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江浙收藏人士动手 龙泉青瓷投资价值显现


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专场“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整个专场只有两件拍品,其中的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最为引人注目,此件拍品最终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宋瓷的拍卖新纪录。

近十年来,龙泉青瓷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很大的原因在于国内的大部分买家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在元、明、清三代瓷器上。据了解,近两年艺术收藏品在国内的不断升温,江浙地区的收藏人士在热衷于景德镇窑所烧制的产品外,对于龙泉瓷也是温中见涨,通过拍卖这一市场反馈,看到可喜的一面。

龙泉青瓷名声大噪始于北宋后期,发展到当代,历经了宋元时期的辉煌和明初的下滑。时至今日,龙泉青瓷仍保留其优良的工艺,并加以创新和完善,融入现代气息元素,不管在技艺层面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精彩绝伦。

龙泉青瓷的历史传承

北宋后期,宋室南迁,建都临安,北方大批窑工进入浙江地区,称之为“北工南迁”,这些技艺精湛的窑工把北方的制瓷技术融合到龙泉青瓷的制作中,加上南宋官窑对龙泉窑的影响,使龙泉窑产品技艺不断提高。当时,南宋统治者鼓励对外贸易,龙泉青瓷便大规模出口,销往世界各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南宋中晚期至元朝所烧制的“梅子青、粉青”等釉色为龙泉青瓷中的上品,当今世人视为珍宝。

随着元兵南下,取代了宋室王朝,所经之地均破坏严重,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很多名窑也遭到严重破坏,南北各瓷窑纷纷停产。在元朝“悉空其中”的政策下,瓷手工业在此时也是走向没落,而处于东南山区的龙泉窑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规模相比宋代也有所扩大,青瓷品种及纹饰也非常丰富、精美,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宋代。如今在中东、东南亚以及西欧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元代龙泉瓷的踪影,足见当时龙泉瓷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元末明初,中国的瓷手工业,在经历千年的洗练后,突破了原来的单单从“型、釉”取胜的限制,在景德镇成功的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五彩等多彩的瓷器,从原来的单色釉彩发展到多彩的彩瓷时代。于是全国的瓷业中心开始转移,专烧单色釉的龙

泉窑也就逐步走向没落,虽然还在烧制,但其釉色单薄,型与宋元时也相差甚远。

现当代龙泉青瓷新概念引起关注

龙泉青瓷经过一段时间的平淡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在新一轮的收藏热潮推动下,又恢复了当年的繁荣景象。先后有不少艺术家、鉴赏家、考古学家开始关注龙泉。此时的龙泉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兴元素。瓷工业从工匠概念走到了艺术殿堂的层面,这一概念的改变,使陶瓷就不再单单是生活用品的标志,它融入了当代人的思想感悟。

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如今也是进入了艺术丰收期。这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如今的价格空间非常大。从拍卖市场中可看到,同为大师级的职称,很多书画艺术家的作品价位现在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元,而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价位现在也就是在几万到几十万元这个阶段。

中国嘉德今年春季拍卖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让人看到非常欣喜的一幕,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为更多的收藏及投资人士所关注。笔者了解到,如今的龙泉不单单是一个陶瓷生产基地,而是很多艺术追梦者的天堂,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如工美、国美、鲁美、甚至是学院都在龙泉设立了科研教育基地,有很多世界级大师在龙泉搞创作,集雕塑、造型、设计、胎釉于一体。未来的龙泉,基于牢固的基础,应该是一个孕育世界级大师和世界级作品的摇篮。

而遗憾的是,这样的热闹仅限于龙泉本地,龙泉青瓷在北方尤其在首都北京尚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和认识。

龙泉青瓷进军北方

位于北京北三环大钟寺爱家收藏品市场内的“龙泉青瓷艺术馆”是一家专门从事龙泉青瓷在北方推广的展览馆。馆内汇集龙泉所有十三位艺术大师经典作品,其中三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经典作品50件,十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150件,总计500多件精美作品,品类、器形众多,注重艺术性、工艺性,其中也不乏一些可与现代时尚家居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日用器,均精致无比,是目前京城最大的龙泉青瓷艺术馆。

馆长韩小英介绍说:“现代龙泉青瓷才刚刚开始走出龙泉,还没有经过拍卖,在北方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虽然在当地有一些展览,但对北方的陶瓷爱好者、收藏者来说,并不是很了解。这么美的瓷器而没有走出龙泉,确实很遗憾。”

究其原因,近几年大量藏家盲目出现在陶瓷市场上,对瓷器的审美是处于由表面再深入内在的过程,纷纷将资金投向视觉漂亮的彩瓷,而龙泉青瓷内在收敛的品质却不为藏家所接受。青瓷以釉色作为表现形式,包含了宁静、含蓄的美,这种中庸的特性可以想象在未来崇尚复古、传统的时期,当人们的审美回归本来,将会真正被人们所喜爱,这也使龙泉青瓷具备了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藏友故事:说说我的收藏,瓷器邮票都爱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藏友谢君毅:说说我的紫砂壶收藏


范曾大师字画紫砂茶壶

“投资领域如果还有洼地的话,紫砂壶算得上其中之一。”专注于紫砂壶收藏与投资的谢军毅说。实际上,并不是他一人有这样的发现,历经上世纪80年代的恶炒、90年代的低迷直至近两年,紫砂壶投资开始有了逐渐升温之势。

投资之前先混圈

投资集藏紫砂壶之前,谢军毅是把玩玉的,他手上的玉品也颇具身价。随着玉价格递增,好玉越来越难寻,而且价格也逐渐超出他认可的合理范围,所以从2001年开始,他转而对紫砂壶产生兴趣。凡是凝聚了传统文化精髓之物皆是他的心头所好,而且紫砂壶投资门槛比较低,既能把玩,又可泡茶,另外还增值,何乐不为?

初入此门的人往往摸不着门道,那肯定会吃亏的,“最开始的第一步就是要混圈,认识行家才行。”而谢军毅的入门要比别人简单很多,1988年-1991年的时候,谢军毅在宜兴呆过3年,那里有一位亲戚是紫砂壶工艺师,所以想要收藏紫砂壶,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刚去宜兴买壶的时候,这位亲戚就会把他带到他认可的其他工艺师那,让谢军毅看样品,直接省掉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凡是谢军毅看中的紫砂壶,这位亲戚都会帮他把关,看看哪里有瑕疵,哪里做的比较好,最后这位亲戚帮他谈价钱,也能省一大笔,往往别人要花两万元买到的壶,他几千元就能买到。

壶之收藏奥妙无穷

自己开始投资紫砂壶了,也不能总是靠着别人的指点,自我鉴赏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为此,买书钻研紫砂壶投资学问就势在必行了。如今,收藏之路已持续了7年,收藏的壶也有一百多把,可是谢军毅觉得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比如,一把壶的温度、泥料的配比等等都是奥秘无穷。”

虽是如此,谢军毅也会有买错的时候。曾在一位自己常去买壶的老工艺师那买过一把壶,形状小巧,适合手上把玩,当时的价格是1800元,“实际上这把壶就买贵了,市价可能是数百元即可。”因为买回后,他仔细观察,虽然总体工艺不错,壶身、壶柄处却有几处瑕疵,但是他基本上可以判断此壶不是该工艺师的作品,只能算是“代功壶”(一些名家做不过来,找人代劳制作)。虽然也会升值,但是速度会慢很多。

这类作品一般不在谢军毅的收藏之列,所以对于那些地摊卖的壶,谢军毅更是奉劝其他投资者远离,“甚至某些商场紫砂壶专卖店内价格百元左右的,都不是正宗的宜兴紫砂壶,更不要说会有投资价值。”

窑变壶可遇不可求

自己的收藏中,谢军毅颇有几件得意之作,而遇到这些藏品,和碰到喜欢的玉一样,都是碰运气的。

谢军毅沏茶的桌子上放着一把三脚石瓢,这把壶的色泽异于其他壶,它并非人工产生,而是烧制的过程中天然发生,业内人士称为“窑变”,其几率很少,有些人制壶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碰到窑变的现象。

在宜兴有位老工艺师被其他人视作不务正业,因为他矢志不渝地要制作窑变壶,年近花甲也无甚成就,家里人都很埋怨。有一次谢军毅去他家看壶,顺便和他聊天,随口说了句“你都这么久了也没做出什么好壶来,还是不要再往这个方向走吧。”老人家不服,拿出这把壶来给谢军毅看,这下谢军毅就开始对这把壶日思夜想,后来常去他们家聊天,最后成了好朋友,老工艺师便也半卖半送地友情出让,如今已成谢军毅的镇藏之宝。

此外,还有一件蒋蓉的三脚供春壶也是从当地一位工艺师之手购得,作为继制壶一代宗师顾景舟之后的制壶名师,蒋蓉的作品升值空间可以想见。

另有一件意外购得有熊猫图案的国宝壶,形态可掬,工艺精湛,他当年的购入价是8000元,而在宜兴当地的紫砂展厅看到标价是36万元。

一壶不事二茶

买到名贵之壶后,更要好好地养壶,壶养得好也能让其增值不少。这也是谢军毅钟情紫砂壶的原因,买了名贵之壶并不是把它供起来,而是能用来品茶怡情。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效果。

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锈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也能看出紫砂壶的品质来。“养壶不仅要有钱有闲,更要有心,其实不论是制壶、买壶还是养壶,与之相关的个人气质都会随之转变。”谢军毅道出投资之外的乐趣。

如何判断一把壶的优劣

紫砂壶的拍卖收藏可分为旧壶和新壶,谢军毅的藏品以新壶为主,他也建议初学收藏者,不妨收藏一些新壶,特别是现代工艺大师的精品。

看泥料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且都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泥料经过适当比率调配,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烧,可以呈现深浅不一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一般来说,越是稀有的泥料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价值就越高。

看工艺一把好的紫砂壶要求点、线、面的过渡清晰,当直则直,当圆则圆。一般而言,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分量还要均衡;壶身线面要求修饰平整、内壁收拾利落。通常而言,紫砂壶的“形”以古拙为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看工艺师一般情况下,紫砂壶根据其制作者的身份和技艺,价格从数十元、数百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所以普通市民投资收藏紫砂壶要量力而行,工薪阶层可以选择助理工艺师和工艺师的作品,以小搏大。随着工艺师技艺的进步,壶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藏友牢记“戒贪”


当下国泰民安,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收藏家的行列,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盛世兴收藏。如今,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投资商借机造势,并将很多赝品投放市场,致使藏友防不胜防,上当受骗的经历时有发生。对于初涉收藏的朋友们,更是要小心谨慎,避免在收藏方面走弯路。

藏友们除了多了解专业收藏知识,多观察真品,反复总结收藏经验外,还应注意一点,牢记“戒贪”。文物古玩赝品不少,一旦有贪念就会头脑发热,被不法商贩蒙蔽,使自己上当受骗,花冤枉钱。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并于1996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马未都表示,搞收藏花费很大,但如果有专业眼光,就会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宝贝。“买主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我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好,我就可以捡漏了。”但对于初涉收藏者,一定要“戒贪”,这样才能适当的避免上当受骗。尽管千辛万苦淘得这些宝贝,但马未都并没有计划将这些藏品留给儿子,“在我有生之年我就会把我的这些藏品捐出去,不会留给我的儿子。”

藏家在致力于收藏古玩的同时,也要注意留一颗社会公德心,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收藏者。

藏友说|沉默的匠人:晋晓瞳


用“无欲故静”形容晋晓瞳再贴切不过了。

作为钧瓷泰斗的继承人,他得天独厚,虽和父亲情致各异,但他谨遵:“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的古训,对父亲言听计从。在父亲手把手,心把心的传授下渐渐练就了一套拉胚绝活,并在实践中渐渐领悟到钧瓷艺术的玄机妙理,成绩斐然,也因此成为继父亲后新一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加之他那孤傲不群的天性,和与生具来的孤独情怀,这一切恰巧成为他创作的秘籍;使他能从商业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心意平静,沉思敏想。

晋晓瞳在创作

第一次见到晓瞳,是在晋家,当时我正和晋老聊钧瓷。晓瞳进来只站了一下就出去了,晋老告诉我那是他的儿子,不爱说话。然而只那一瞥,却给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那是一个容貌敦厚,而感情深沉;外貌柔顺,内心却刚直的影像。那转瞬即逝的背影让我萌生了要走近这个瓷人,并打开他那沉寂的情愫的愿望。或许,他正如“地中之水,不显于外,而安于自润”吧。

晋晓瞳作品钧红釉玉壶春

徒步爬上一段稍陡的坡路,便是晋家钧窑的大门。院子里到处是胡乱堆放的木柴,和一大堆黑乎乎的煤炭。晓瞳的工作室其实就是晋家钧窑的展厅。

门开着,晓瞳靠桌边站着,正对着一件西周鼎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为了不破坏他此时的心境,我只站在不远处上下仔细打量着这个寡言少语的瓷人。几分钟后见他依然纹丝不动,记起此番前来的目的,我只好径直走了过去:“晓瞳,你好!感觉你不爱说话”我直截了当。

他旋即把目光移向了窗外。“我是不会说话,舌动是非生”。

好一个真实不虚的人!我内心掠过一丝快意,喜欢!显然他早已弃绝了一切虚意的奉迎,以天性为根本,以智慧为导师。内心平和而镇静。

“有没有愿望和晋老一样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我试探的问到。

“君子,进则立功,退则明道”他言简意骇。眼睛依然看着窗外。

晋晓瞳作品手拉坯钧红釉寿桃

作为晋家钧窑的忠实追随者窑,和许多喜爱晋家钧瓷的人一样,皆缘于对晋老及晋晓瞳朴实无华的人格的敬仰,朴实的家风使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舍得,厚道。他们秉承天地的恩赐,沿袭着最简单的活法—安分守己。不为物累,不为俗牵,寡言不争,为人谦和。有缘接触到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平静。

借以平息心情,我悄悄环顾四周,展厅不大,靠墙摆放着略显粗糙的展示柜,倒也和他们父子在创作上追求归真返璞的格调相匹配。我喜欢晋家瓷的主要原因就因它朴、拙、厚、重。物随其人吧,晋家瓷的气质与做瓷人的精神风貌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见晓瞳一直盯着那件西周鼎,我禁不住上前问道:“这鼎好在哪里”?

“人有人性,物也有物性。你知道这鼎在说什么吗”?他一边用手不住的擦拭着鼎的耳饰,一边提出了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晋晓瞳作品西周大克鼎

我把目光投向了桌上的西周鼎,那是一尊三足双耳圆形鼎。鼎很大,约四十几公分高。耳饰朴拙厚重并刻有精美细巧的图案。瓷质细润,釉色古朴盈溢,在鼎的中间部位就着雕刻的纹理,图案奇妙的形成了一个个如佛头般的图形,连佛头上的石窟门洞都清晰可见,令人震惊。整个造型让人感觉气韵无穷。我仔细端详后不禁由衷赞叹。

“鼎在远古是作为烹煮用的器物,所谓列鼎而食,象征达官显贵的豪侈生活。后来作为礼器成为君主,大臣等权力的象征”。他一边用手抚摸着鼎,一边娓娓道来。

“看得懂,你就拿去吧。近段时间就烧出这一件好东西,已经做在晋家钧窑简介的封面上了。”一边说他一边递给我一本书,封面上正是这件西周鼎。

我喜出望外。“鼎能镇宅吗”?我问到。

“听说过:易不为小人谋吗?”他答非所问。

我陷入了沉思…智者的标志就在于,他有处理两个矛盾观念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可以履行尘世的职责而不执着于结果;能悠游于樊篱之内而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心。心无旁骛,投身于众生福祉的事业中,臻达至高境界。

晋晓瞳作品静心钵/深圳藏友杨眉女士收藏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快乐的:一是完全无知者,这种人因无知而无欲;一是真正的智者,这种人同等看待得到和失去。

我幡然醒悟到:这个沉默的匠人寡言不争的背后,恰恰蕴含着一股对钧瓷艺术孜孜不倦,穷源溯流的探索精神。

抱着那件西周鼎,感觉沉甸甸的。这是一个钧瓷艺术大师,透过它向世人讲述的火的艺术。

感谢这些钧瓷匠人,由于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致荒芜。“德润身,富润屋”。而艺术润泽我们的心灵家园,让我们的心灵家园永远生机勃勃,芬芳馥郁。

藏友说收藏:习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时涨时落才能成为真藏家


从我十年在欧美各国淘宝、参拍的经历来看,艺术品的价格发生高低变化,十分正常。那时,在欧洲参拍,花几万元就能买到清三代官窑瓷器,这些官窑瓷器现在大多值几十万上百万元,这个上升过程我们已分享了,但这个分享瞬间被我们遗忘,似乎应该所得。而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回落低迷,我们承受不了,耿耿于怀了!其实事物发展本有自身规律,季节春夏秋冬,大海潮起潮落,事物发展顺境与逆境,拍卖行情时高时低,这都正常。如果不习惯这种变化,反显异常。

艺术收藏品的行情通常是螺旋式的上升,而回落低迷,也往往是上升走势之间的间歇停顿,只不过这个间歇时短时长。间歇回落有时也未必是坏事,说不定正是机遇,对有眼力又懂行情的买家而言,也许是一个资金投入、逢低吸纳的时机。从我这一年参加的几场国内外大型拍卖会来看,比如纽约拍卖、东京拍卖、北京嘉德等,清三代官窑瓷器仍然抢手,中等级别的都要几十万至几百万元,而这几场明显被看作是市场走低标志的北京秋拍,清三代官窑价格确实回落,几十万元就能买到原本百万价格的官窑瓷器,有资金的买家就应该买入。我替藏家掌眼,花了几十万买进原本百万的乾隆官窑瓷器。

康熙花神杯

拍卖行情的回落,艺术品市场的低迷,同时能让浮躁的市场盘整反省,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把艺术品当商品的买家,应该清醒地反思:昨天买进的艺术品,今天就想卖出一个好价格,这正常吗?你如果是个真藏家,现在就得把原本高价买进的艺术品储存起来,藏个十年几十年,这是真藏家必须经过的过程,并且还得好好学习一番,研究一下,不要把这些艺术品仅仅当摆设,如果摆设了长久,知识没有长进,那么这些艺术品从根本上与你无关,你的收藏,只是个短暂的仓库,这么伟大的艺术品在你身边,不作供养,不学习研究,可惜了。所以,当你下决心改变这一切,学习、供奉、敬仰这些伟大的古典艺术,须知,艺术市场低迷回落之际,正是你华丽转身之时,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收藏家。

明朝宣德青花梅瓶

藏友谈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


作为藏家,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能依靠鉴定家。藏家的鉴定水平应该从实践中来,简单地说,我的强项就是两个:一是收集了大量的真品元青花碎片标本,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步从中学到了识别、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二是把民间发现的元青花藏品和重要标本,在价格合适的时刻及时征集到了手里。

我经常深入仿制一线去看个究竟。和仿造高手交朋友没有坏处,人家仿制技术高超就应该好好学习。买一些小的仿品或找一些仿品瓷片进行仔细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有些东西不买到手反复观察是体会不到里边的奥秘,只有买到手里认真研究,认识才能升华,才能找出破绽、记住破绽在哪里。

我们在鉴定中,都喜欢使用“神韵”这两个字。650年以前,淳朴的窑工们在没有污染的天然环境下,利用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高超技术,创造出每一件艺术品,这种高超熟练的灵气就是神韵。新仿的瓷器无论技艺如何高超,也无法复制出这种神韵。

现在的高仿者们使用任何手段,也无法超越古代工匠们倾注全力发挥的灵活性。现在的仿制方法当然很多,尤其是在釉色上,仿制者动足了脑筋。但是,无论他们再怎样加工、再怎样摩擦也去不掉釉面上显示的 “嫩”。

而“润”则是几百年形成的,是现代人无法逾越的现象;“嫩”则是仿品的一个标志。当然,这些见解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能总结出来的,可以慢慢来体会。

我在近20年中,收集到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元青花整器、残器、重要标本、火照、窑具、玩具1000多件,从实践摸索中体会到,元青花的鉴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型。窑工们在器物工艺把握上非常熟练,分段接胎塑造器形是基本工艺,器形朴实优美,手艺潇洒自如,淳朴的窑工在被压迫、管制的环境下,靠着祖辈传下来的高超娴熟手艺,创造出的每一件艺术品,看上去都会有时代印痕,我们理解的神韵就要从器形上找到,看型是第一关。

二、看青。元青花的青花色彩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这种青花色调,是根据器物的质量来使用的,各地区的元青花色彩不是统一的,并不都是铁锈斑明显深入胎骨,也不都是有夕光和触摸有凹凸感觉,有时候一件器物会出现几种青花色调,这样的装饰手法,既能节省优质青料,又能突出主题,还能感觉出青花色泽所表现出的层次感。

三、看花。绘画是元青花的一大特色,画面不断创新,流畅随意、豪放粗犷、精美粗细结合,笔功有速度、笔法有气度,不迟钝而有气势。我仔细研究认为,一些人物故事场面的绘画,应该是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参与其中,甚至几件著名的人物罐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这种超级水平的发挥,带动了整个元青花的水平提升。

四、看釉。真正上乘质量好的元青花,釉色很有特点,能感觉出幽兰绽放、靓丽坚硬,胎釉结合平滑细腻。普通元青花的釉同样有着一种气质,简单说可以用一个“润”字来形容,仿品元青花的釉则可以用一个“嫩”字来表达,这需要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去观察培养锻炼。

五、看胎。元青花的胎土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在每一件器物之上差别很大,越是高档产品,胎土越是淘练精细,总体越是坚硬匀称有空气,断茬处有凹凸面。有些胎土还能呈现出我们所说的“糯米胎”,这种胎质洁白细腻,使用在薄装、模印、器物上成型非常好。元青花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非常适中,不压手,给人一种稳重感。而胎土,是仿品的致命弱点,即便能够仿制出胎内的小气孔,仔细对比就会看出这些气孔没有自然活力,尤其表现在底足上。历史沧桑和自然痕迹是漫长岁月造成的,仿品是无法超越的。

六、综合看。元青花从制作到分配有很多等级,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仔细观察,元青花都会多少带有一些缺陷,器形不够规正,生烧、过烧造成发色不够艳丽,有的还有少量窑沾窑裂等,窑工们会根据手里现有的泥料,随意制作出胎质薄厚不一的产品,要注意每一件器物胎釉的结合部位,区分淡淡的“窑红一线”的变化。

丘小君引领高端藏友 沈阳共赏高古陶瓷收藏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分享会现场

中国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于3月12日在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七楼汇景厅举办《高古陶瓷收藏及升值潜力》分享会,午后为VIP藏友现场鉴宝,慧眼识金。据了解,闻讯赶来的全国各地藏友及媒体记者共300余人来到活动现场。本次分享会是由辽宁省高端品牌流通行业协会、盛京门户网、中国高端品牌网、《经典奢侈品》掌门汇主办,辽宁经典奢侈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分享会现场互动

中华陶瓷艺术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中国的藏友之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宋瓷则将其完美风范发挥到了极致。如今,随着全球高古瓷器发展的不断升温,中国国内藏友也将目光集中在这一领域。据了解,高古陶瓷往往以器型、釉色取胜,六朝有青瓷,唐朝既有南青北白之素瓷,也有富丽堂皇的唐三彩。高古陶瓷年代久远、现存量不多,而价格依然较低,所以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现场互动

分享会现场,中国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先生表示:“收藏的昨天是历史的沉淀,收藏的明天是稀世珍宝,唯独收藏的今天是保护文物,传承文化艺术。高古陶瓷一直是海外文物收藏市场的主要品种,宋代官窑、磁州窑等精品价格早已越过千万元大关;预计近年,中国高古陶瓷将出现爆发式行情,目前是收藏高古陶瓷的最佳时期,收藏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注重选择精品进行专题收藏。”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鉴宝现场

新闻链接:

丘小君,祖籍山东,1945年10月出生于西安。1969年毕业于中国西安“西北大学”。1979年从师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任副主任,故宫博物院世界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是其两名入室弟子之一。1981年曾作为耿宝昌的特别助手,在北京帮助其编撰“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数年间负责撰写全书六十余万字的工作。目前此书问世以来被公认为学习明清瓷器鉴定的必读书,亦是“耿氏鉴定法”的范本,也有人赞誉其为鉴定明清瓷器的“圣经”。在跟随耿宝昌先生学习和工作的十数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走遍了国内各大博物馆及文博单位,考查并鉴识数36万件古陶瓷珍品。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鉴宝现场讲解

1982年开始丘小君已被陕西省文物局聘为“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成员。后又多次被中国文物总店“西安文物鉴定培训班”,国家文物局,国家海关总署联合举办的“西安文物培训班”,陕西省文博干部咸阳培训中心等聘为古陶瓷鉴定讲师。在担任文物商店收购部负责人以来,为国家收购鉴定数万件有价值的珍贵文物,如青铜器,古陶瓷,古玉器,碑帖,书画,杂项古董等,是国内知名的古董鉴定家,并被收录于“中国专家人名大辞典”。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鉴宝现场讲解

1992年移民香港后除开店经营古董生意外,还担任香港地球文化学校中国古陶瓷鉴定讲师,学生遍及香港各界精英。近十数年来主要致力于亲身实践,古董真伪鉴别和商业经营,活跃于香港、英、美、日等古董市场,经历了近百年来仿古作伪第二次大的浪潮,对内地仿品的工艺技法,品种,出处,名工巧匠等方面特征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辨伪鉴定方法。其鉴定辨伪,研究考据的能力还得力于30年来亲手采集的十数万件古陶瓷器物残片;也得力于数十年生活于古城西安丰厚的文化渊数和底蕴,受其熏陶的结果。

2004年受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委托,用国家的“海外文物流失专项资金拨款”,首次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春拍中成功兢投四件珍贵中国文物,并经历周折,安全运抵中国,这一善举被海外中文媒体广为流传。

丘小君先生目前居于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董事及陶瓷顾问。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会员,其文博知识的渊博,古董鉴定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及其在国外业界良好的信誉已得到各方人士的公认和肯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