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藏友故事:说说我的收藏,瓷器邮票都爱

藏友故事:说说我的收藏,瓷器邮票都爱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2020-09-03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我的瓷器邮票收藏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12年过去了,前不久,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得知一种叫作“《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发行的12周年纯金珍藏版横空出世,将在第七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艺术节上惊艳亮相”。据称,这一珍藏版限量发行888套,每套售价8889元,并特别强调“之后增值空间将更加惊人”。哈哈,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让给别人吧;我嘛,就算了!

收藏家的瓷器邮票收藏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12年过去了,前不久,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得知一种叫作“《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发行的12周年纯金珍藏版横空出世,将在第七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艺术节上惊艳亮相”。据称,这一珍藏版限量发行888套,每套售价8889元,并特别强调“之后增值空间将更加惊人”。哈哈,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让给别人吧;我嘛,就算了!

古稀藏友王国义的收藏人生


一位古稀之年的收藏爱好者——王国义,40多年来一直执著地收藏各个时期的古董。10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王国义家采访,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在现代化的楼房里,摆放了多件不同年代的古董。在王国义家可以欣赏到很精致的瓷器、玉器、石刻、铜器、丝绢等几十件各朝代、各类、各式古董。

●家庭环境熏陶 从小喜爱收藏知识

“这都是我40多年来的珍藏,每一件藏品我都爱不释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最珍惜的‘宝贝’。”

王国义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都是知识分子。很小的时候,王国义就很喜欢文学、历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1959年,王国义中专毕业后,到图们市的一所中学担任历史老师。闲暇时,王国义喜欢翻阅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对考古、鉴宝之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他积累了很多有关收藏方面的知识,没事的时候逛逛古玩市场,经常和一些古玩爱好者切磋、研究。1999年,王国义退休后,仍专心从事收藏工作。

王国义对记者说,他刚开始收藏古董时,家人是不支持的,因为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有限,如果把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收藏,必然对家里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如今,一双儿女都已长大,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现在家人也挺支持的,觉得收藏这些文物,也算是为国家作点贡献。

●收藏经验:“看、换、藏”

“作为一位收藏者来说,如果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我就会想尽办法把它收起来,不让不懂的人破坏它,换句话说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看见老的、喜欢的、就要把它收来。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王国义却为之付出了很多。

王国义说:“我的收藏经验就三个字‘看、换、藏’。”闲暇时,王国义就到古玩市场或是收藏爱好者家里逛逛。由于收藏品的价格都很高,王国义要是相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直看。“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是疯狂地收购,根本不够,也不理性,我就只能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王国义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那就是用现有的东西和别人进行交换,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收藏起来。

今年8月,在延吉市兴安大集上,王国义意外地发现有人在出售老古董。王国义一眼就相中了摊位上的三把古代壶具,他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向卖主询问价钱。由于那个卖主急着用钱,开口就喊出几万元的高价,而且表示只收现金。可是,当时王国义手上并没有太多的闲钱,碰到了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地取材。”王国义从脖子上取下一条价值上万元的翡翠长寿大仙项链,表示要和卖主交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王国义终于如愿以偿,收回了那三件“宝贝”。

●最具收藏价值的“紫砂方壶”

王国义的收藏品达到几十件,其中代表作有宋辽时期的陪葬品“凤首瓜型倒流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紫砂方壶”,康熙御制的“铜制葫芦状提梁壶”,明清时期的“青花双鱼瓷器”等。其中,年头最久的是“凤首瓜型倒流壶”。此壶的头部是一个鸡头,壶身为一个瓜果,呈棕黑色。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壶盖,底部却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使用时,只能通过圆孔注入,所以也称倒流壶。经王国义和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壶应该是宋辽时期少数民族用来陪葬的物品。

谈起这40年来收藏的物品中,王国义表示他最珍惜、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紫砂方壶”。这个方壶是用紫砂制成,壶身四周雕刻着一些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壶盖和壶底下放印戳“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整个壶做工非常精致,色泽十分柔和。

王国义说:“这把壶出自紫砂名人李茂林之手。李茂林,即李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由于他制造的成品比较少,所以市面上仿真品几乎很少。”王国义的这件“宝贝”也拿给一些业内的收藏者进行鉴赏,都纷纷表示此物弥足珍贵,很具有收藏价值。

●在收藏中体会“红色情结”

听着王国义老人介绍他的收藏品,会觉得他是在讲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随便一件藏品,他都能信手拈来地说出物品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

随后,王国义给记者展示了一些红色文化藏品。“以前那个年代这些东西比较常见,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物件越来越难找了,那时候很多收藏爱好者只注意购买古玩之类的老古董,却忽略了这些‘红色’收藏品。我比较喜欢,平时就注意收集,时间一长,就积累了这么一堆。”王国义看着自己的藏品满足地说。如今,王国义收藏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奖章、徽章、纪念章、丝绢、物品等有十几件。

收藏已成为王国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通过收藏,王国义从中领会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这份快乐和愉悦将永远伴随他左右。

藏友牢记“戒贪”


当下国泰民安,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收藏家的行列,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盛世兴收藏。如今,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投资商借机造势,并将很多赝品投放市场,致使藏友防不胜防,上当受骗的经历时有发生。对于初涉收藏的朋友们,更是要小心谨慎,避免在收藏方面走弯路。

藏友们除了多了解专业收藏知识,多观察真品,反复总结收藏经验外,还应注意一点,牢记“戒贪”。文物古玩赝品不少,一旦有贪念就会头脑发热,被不法商贩蒙蔽,使自己上当受骗,花冤枉钱。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并于1996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马未都表示,搞收藏花费很大,但如果有专业眼光,就会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宝贝。“买主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我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好,我就可以捡漏了。”但对于初涉收藏者,一定要“戒贪”,这样才能适当的避免上当受骗。尽管千辛万苦淘得这些宝贝,但马未都并没有计划将这些藏品留给儿子,“在我有生之年我就会把我的这些藏品捐出去,不会留给我的儿子。”

藏家在致力于收藏古玩的同时,也要注意留一颗社会公德心,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收藏者。

藏友说|沉默的匠人:晋晓瞳


用“无欲故静”形容晋晓瞳再贴切不过了。

作为钧瓷泰斗的继承人,他得天独厚,虽和父亲情致各异,但他谨遵:“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的古训,对父亲言听计从。在父亲手把手,心把心的传授下渐渐练就了一套拉胚绝活,并在实践中渐渐领悟到钧瓷艺术的玄机妙理,成绩斐然,也因此成为继父亲后新一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加之他那孤傲不群的天性,和与生具来的孤独情怀,这一切恰巧成为他创作的秘籍;使他能从商业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心意平静,沉思敏想。

晋晓瞳在创作

第一次见到晓瞳,是在晋家,当时我正和晋老聊钧瓷。晓瞳进来只站了一下就出去了,晋老告诉我那是他的儿子,不爱说话。然而只那一瞥,却给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那是一个容貌敦厚,而感情深沉;外貌柔顺,内心却刚直的影像。那转瞬即逝的背影让我萌生了要走近这个瓷人,并打开他那沉寂的情愫的愿望。或许,他正如“地中之水,不显于外,而安于自润”吧。

晋晓瞳作品钧红釉玉壶春

徒步爬上一段稍陡的坡路,便是晋家钧窑的大门。院子里到处是胡乱堆放的木柴,和一大堆黑乎乎的煤炭。晓瞳的工作室其实就是晋家钧窑的展厅。

门开着,晓瞳靠桌边站着,正对着一件西周鼎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为了不破坏他此时的心境,我只站在不远处上下仔细打量着这个寡言少语的瓷人。几分钟后见他依然纹丝不动,记起此番前来的目的,我只好径直走了过去:“晓瞳,你好!感觉你不爱说话”我直截了当。

他旋即把目光移向了窗外。“我是不会说话,舌动是非生”。

好一个真实不虚的人!我内心掠过一丝快意,喜欢!显然他早已弃绝了一切虚意的奉迎,以天性为根本,以智慧为导师。内心平和而镇静。

“有没有愿望和晋老一样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我试探的问到。

“君子,进则立功,退则明道”他言简意骇。眼睛依然看着窗外。

晋晓瞳作品手拉坯钧红釉寿桃

作为晋家钧窑的忠实追随者窑,和许多喜爱晋家钧瓷的人一样,皆缘于对晋老及晋晓瞳朴实无华的人格的敬仰,朴实的家风使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舍得,厚道。他们秉承天地的恩赐,沿袭着最简单的活法—安分守己。不为物累,不为俗牵,寡言不争,为人谦和。有缘接触到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平静。

借以平息心情,我悄悄环顾四周,展厅不大,靠墙摆放着略显粗糙的展示柜,倒也和他们父子在创作上追求归真返璞的格调相匹配。我喜欢晋家瓷的主要原因就因它朴、拙、厚、重。物随其人吧,晋家瓷的气质与做瓷人的精神风貌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见晓瞳一直盯着那件西周鼎,我禁不住上前问道:“这鼎好在哪里”?

“人有人性,物也有物性。你知道这鼎在说什么吗”?他一边用手不住的擦拭着鼎的耳饰,一边提出了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晋晓瞳作品西周大克鼎

我把目光投向了桌上的西周鼎,那是一尊三足双耳圆形鼎。鼎很大,约四十几公分高。耳饰朴拙厚重并刻有精美细巧的图案。瓷质细润,釉色古朴盈溢,在鼎的中间部位就着雕刻的纹理,图案奇妙的形成了一个个如佛头般的图形,连佛头上的石窟门洞都清晰可见,令人震惊。整个造型让人感觉气韵无穷。我仔细端详后不禁由衷赞叹。

“鼎在远古是作为烹煮用的器物,所谓列鼎而食,象征达官显贵的豪侈生活。后来作为礼器成为君主,大臣等权力的象征”。他一边用手抚摸着鼎,一边娓娓道来。

“看得懂,你就拿去吧。近段时间就烧出这一件好东西,已经做在晋家钧窑简介的封面上了。”一边说他一边递给我一本书,封面上正是这件西周鼎。

我喜出望外。“鼎能镇宅吗”?我问到。

“听说过:易不为小人谋吗?”他答非所问。

我陷入了沉思…智者的标志就在于,他有处理两个矛盾观念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可以履行尘世的职责而不执着于结果;能悠游于樊篱之内而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心。心无旁骛,投身于众生福祉的事业中,臻达至高境界。

晋晓瞳作品静心钵/深圳藏友杨眉女士收藏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快乐的:一是完全无知者,这种人因无知而无欲;一是真正的智者,这种人同等看待得到和失去。

我幡然醒悟到:这个沉默的匠人寡言不争的背后,恰恰蕴含着一股对钧瓷艺术孜孜不倦,穷源溯流的探索精神。

抱着那件西周鼎,感觉沉甸甸的。这是一个钧瓷艺术大师,透过它向世人讲述的火的艺术。

感谢这些钧瓷匠人,由于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致荒芜。“德润身,富润屋”。而艺术润泽我们的心灵家园,让我们的心灵家园永远生机勃勃,芬芳馥郁。

藏友说收藏:习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时涨时落才能成为真藏家


从我十年在欧美各国淘宝、参拍的经历来看,艺术品的价格发生高低变化,十分正常。那时,在欧洲参拍,花几万元就能买到清三代官窑瓷器,这些官窑瓷器现在大多值几十万上百万元,这个上升过程我们已分享了,但这个分享瞬间被我们遗忘,似乎应该所得。而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回落低迷,我们承受不了,耿耿于怀了!其实事物发展本有自身规律,季节春夏秋冬,大海潮起潮落,事物发展顺境与逆境,拍卖行情时高时低,这都正常。如果不习惯这种变化,反显异常。

艺术收藏品的行情通常是螺旋式的上升,而回落低迷,也往往是上升走势之间的间歇停顿,只不过这个间歇时短时长。间歇回落有时也未必是坏事,说不定正是机遇,对有眼力又懂行情的买家而言,也许是一个资金投入、逢低吸纳的时机。从我这一年参加的几场国内外大型拍卖会来看,比如纽约拍卖、东京拍卖、北京嘉德等,清三代官窑瓷器仍然抢手,中等级别的都要几十万至几百万元,而这几场明显被看作是市场走低标志的北京秋拍,清三代官窑价格确实回落,几十万元就能买到原本百万价格的官窑瓷器,有资金的买家就应该买入。我替藏家掌眼,花了几十万买进原本百万的乾隆官窑瓷器。

康熙花神杯

拍卖行情的回落,艺术品市场的低迷,同时能让浮躁的市场盘整反省,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把艺术品当商品的买家,应该清醒地反思:昨天买进的艺术品,今天就想卖出一个好价格,这正常吗?你如果是个真藏家,现在就得把原本高价买进的艺术品储存起来,藏个十年几十年,这是真藏家必须经过的过程,并且还得好好学习一番,研究一下,不要把这些艺术品仅仅当摆设,如果摆设了长久,知识没有长进,那么这些艺术品从根本上与你无关,你的收藏,只是个短暂的仓库,这么伟大的艺术品在你身边,不作供养,不学习研究,可惜了。所以,当你下决心改变这一切,学习、供奉、敬仰这些伟大的古典艺术,须知,艺术市场低迷回落之际,正是你华丽转身之时,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收藏家。

明朝宣德青花梅瓶

瓷器造假多种多样 藏友谨防上当受骗


随着经济环境的转暖,内地拍卖市场持续升温。瓷器作为收藏界所珍视的藏品在今年以来同样受到藏友关注。随之而来,收藏和拍卖市场上的仿造瓷大量充斥其中,让很多藏友在选藏的时候屡屡失手。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名瓷网提醒您在选藏瓷器时,要多看、多走,相应也要学习古物鉴定知识,以免花冤枉钱买假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为您提供几种瓷器造假的方式,希望藏友可以观之有用。

首先是新瓷换老底。老的瓷器底儿上的落款很难仿制,这已经成为鉴定真伪瓷器的重要手段之一,故一些仿制者从破损的或者不具备很高经济价值的老瓷器上将旧底儿切割下来,与仿制瓷的瓷身接在一起,烧成新瓷器。这样的老底瓷器很具有欺骗性,藏友谨防上当受骗。

还有老锔装新瓷。一件明代瓷器在市场上价值百万。而明代的锔子现在市场上能卖到几百元一个。仿制者把新制的瓷器打碎,用想仿制年代的锔子将碎片连接在一起。一般收藏着看到锔子是明代的,就推断陶瓷的年代也为明代,很容易上当受骗。

再者老胎新作。一些古瓷器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表面釉层脱落,仿制者将表层釉去掉后,在老胎上重新上釉,烧成成品,再辅以其他的釉面做旧手法,做出一件能乱真的高防瓷器。很多经验老到的收藏家都会被蒙住。这种作伪手法在各地的古玩市场并不鲜见。

还有一种作伪方式就是“埋雷”,即造假者把仿造的瓷器放在农民家里甚至国外藏家手里,当收藏者到农村或国外收集东西时,再卖给收购者。这正好迎合了很多收藏者认为农民手里或国外的东西都是真品,容易捡漏的心理。中国名瓷网提醒广大藏友,对待农户手里的瓷器以及海外回流文物需要小心鉴别。

笔者了解到,许多造假者会把仿制品预先放入墓地里,再当着买家的面把东西挖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假出土”。买家一般都相信眼见为实,在圈里有这样一句话——你看见挖出来,你看见埋进去了吗?说的就是这个。

藏友谈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


作为藏家,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能依靠鉴定家。藏家的鉴定水平应该从实践中来,简单地说,我的强项就是两个:一是收集了大量的真品元青花碎片标本,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步从中学到了识别、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二是把民间发现的元青花藏品和重要标本,在价格合适的时刻及时征集到了手里。

我经常深入仿制一线去看个究竟。和仿造高手交朋友没有坏处,人家仿制技术高超就应该好好学习。买一些小的仿品或找一些仿品瓷片进行仔细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有些东西不买到手反复观察是体会不到里边的奥秘,只有买到手里认真研究,认识才能升华,才能找出破绽、记住破绽在哪里。

我们在鉴定中,都喜欢使用“神韵”这两个字。650年以前,淳朴的窑工们在没有污染的天然环境下,利用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高超技术,创造出每一件艺术品,这种高超熟练的灵气就是神韵。新仿的瓷器无论技艺如何高超,也无法复制出这种神韵。

现在的高仿者们使用任何手段,也无法超越古代工匠们倾注全力发挥的灵活性。现在的仿制方法当然很多,尤其是在釉色上,仿制者动足了脑筋。但是,无论他们再怎样加工、再怎样摩擦也去不掉釉面上显示的 “嫩”。

而“润”则是几百年形成的,是现代人无法逾越的现象;“嫩”则是仿品的一个标志。当然,这些见解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能总结出来的,可以慢慢来体会。

我在近20年中,收集到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元青花整器、残器、重要标本、火照、窑具、玩具1000多件,从实践摸索中体会到,元青花的鉴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型。窑工们在器物工艺把握上非常熟练,分段接胎塑造器形是基本工艺,器形朴实优美,手艺潇洒自如,淳朴的窑工在被压迫、管制的环境下,靠着祖辈传下来的高超娴熟手艺,创造出的每一件艺术品,看上去都会有时代印痕,我们理解的神韵就要从器形上找到,看型是第一关。

二、看青。元青花的青花色彩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这种青花色调,是根据器物的质量来使用的,各地区的元青花色彩不是统一的,并不都是铁锈斑明显深入胎骨,也不都是有夕光和触摸有凹凸感觉,有时候一件器物会出现几种青花色调,这样的装饰手法,既能节省优质青料,又能突出主题,还能感觉出青花色泽所表现出的层次感。

三、看花。绘画是元青花的一大特色,画面不断创新,流畅随意、豪放粗犷、精美粗细结合,笔功有速度、笔法有气度,不迟钝而有气势。我仔细研究认为,一些人物故事场面的绘画,应该是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参与其中,甚至几件著名的人物罐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这种超级水平的发挥,带动了整个元青花的水平提升。

四、看釉。真正上乘质量好的元青花,釉色很有特点,能感觉出幽兰绽放、靓丽坚硬,胎釉结合平滑细腻。普通元青花的釉同样有着一种气质,简单说可以用一个“润”字来形容,仿品元青花的釉则可以用一个“嫩”字来表达,这需要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去观察培养锻炼。

五、看胎。元青花的胎土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在每一件器物之上差别很大,越是高档产品,胎土越是淘练精细,总体越是坚硬匀称有空气,断茬处有凹凸面。有些胎土还能呈现出我们所说的“糯米胎”,这种胎质洁白细腻,使用在薄装、模印、器物上成型非常好。元青花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非常适中,不压手,给人一种稳重感。而胎土,是仿品的致命弱点,即便能够仿制出胎内的小气孔,仔细对比就会看出这些气孔没有自然活力,尤其表现在底足上。历史沧桑和自然痕迹是漫长岁月造成的,仿品是无法超越的。

六、综合看。元青花从制作到分配有很多等级,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仔细观察,元青花都会多少带有一些缺陷,器形不够规正,生烧、过烧造成发色不够艳丽,有的还有少量窑沾窑裂等,窑工们会根据手里现有的泥料,随意制作出胎质薄厚不一的产品,要注意每一件器物胎釉的结合部位,区分淡淡的“窑红一线”的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