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常识篇—古代瓷器的保护和收藏

常识篇—古代瓷器的保护和收藏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干嘛收藏古代瓷器

2020-08-08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瓷器文物与所有的物质存在一样,它们的寿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种限度有长有短。文物这种物质在寿命的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比如一般说来,石玉类寿命长于陶瓷类,陶瓷类寿命长于金属类,金属类寿命长于纸、竹、木、丝毛棉麻等有机类,二是“外在条件”,即客观环境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想让任何文物达到永寿无疆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可以使文物在妥善的保管条件下达到延年益寿,尽可能长久地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服务。任何文物,使之生命(指物质本体)超过数百、上千年应无大问题;而瓷质文物,其材料与内部结构比许多类文物要稳定的多,所以它们具有延年益寿的内在条件;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改善其外在条件,使之存之久远;这对利用古瓷文物研究、欣赏者十分重要,对企图保有瓷质文物而保值、增值者就更为重要。

一、瓷质文物的损伤原因

在静态下,瓷质文物内部发生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这一点看它比除玉石外的任何文物都要稳定,瓷质文物可能受损伤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以下谈主要的一些原因。

(一)人为造成的损伤

瓷质文物以硬脆为特征,人为所造成的损伤有碰撞造成的,有手持瓷质文物不当而造成的。碰撞造成的损伤有:(1)口磕,指器物口边胎釉,由于撞击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碴伤痕;(2)冲口,口部被碰撞后出现的细裂纹,长短不等,一些细小裂纹有时看不出,有时称为“外冲里不冲”,只在外部形成冲口,而未冲透内壁;(3)磕伤,指器身胎釉某一部分被其他物体碰撞而磕坏;(4)凿伤,指受硬质工具硬性刨凿致尚;(5)炸纹,器物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又称“鸡爪纹”,有时称作“冷莹”,如器底部因投放物件相撞致伤;会形成“炸底”;(6)折断,琢器因胎体相接处碰撞损伤,折成数段;至于裂纹、裂口、磕口、腹伤、崩釉,等等,皆可知是由于碰撞而造成的具体损伤及程度。

以手持瓷质文物不当而造成的损伤有:断鋬、段系耳、断流、断颈、断足、身碎,等等。新出土的瓷器由于长期埋没于地下,胎身内水份饱满,质地变得相对酥松,尤其容易造成这类损伤。

(二)震动造成的损伤

除人为震动之外(上一条中已述),还有地震、建筑物倾倒塌落、水流和水流冲动、动物碰撞,等等。所造成的损伤与人为造成损伤是相似的。

(三)有意或无意之中造成的摩擦,它与碰撞不一样,不是剧烈地碰击,而是以其它物质在瓷器表面造成摩擦伤害。常见摩擦伤害有:(1)毛口、毛边,口边或口面的釉面因摩擦(也因碰撞)而间断脱缺或全部脱落;(2)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3)磨釉、伤釉,因釉面与其他物体摩擦,使釉面局部损伤,严重者可达“磨釉及胎”程度(4)软道,指釉面及经常摩擦出现的细微丝纹;(5)朱亮,釉面长期使用,经过长久磨挲而失去光泽;(6)伤彩、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常指釉上彩),因磨划而伤及局部或全部(有的也可能被掩埋而造成脱彩),有的彩会因长期用鸡毛掸的拂扫而脱尽;等等。

(四)温度、湿度造成的损害

因为物质结构相对稳定,瓷质文物受温度、湿度伤害的机率远比其它类文物为小。但认为温度、湿度对古瓷文物不会造成伤害是错误的。瓷器在零下15℃到50℃范围内,只要平稳过渡,那伤害不大,它所害怕的是较短时间内温差过大。我们认为日温差(指二十四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别)不能超过摄氏10度,过大的温差回造成器内热涨冷缩活动加剧,使釉层受伤脱落,使胎釉部位原有明暗伤痕加大加深,甚至会使器型崩坏,大家有现代一般瓷烧热,立即投入冷水,一定会看到温差所造成的伤害,湿度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湿度过大使胎釉接合处钻入大量水份,加剧胎釉分离,湿度差过大也会加剧胎釉部原有的各种伤害。有时过大的湿差、温差共同作用,这样对瓷器造成的伤害就更大。

(五)火烧造成的损害

火烧会对瓷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釉面会变色、变质、裂脱,胎也会烧作、炸碎,在高温下会造成器型的完全扁塌扭曲。

(六)灰尘造成的损害

扬尘中成份很复杂,有时它会造成磨擦类损伤;有时它钻入原有胎釉上的伤纹裂口,在湿度的共同作用下,使灰尘微粒膨胀,所产生力量会造成或加剧釉面剥落,加大胎釉裂纹。

(七)生物造成的损害

有的是直接的,如鼠、猫等身体造成的碰撞;如有些厌氧菌(如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对一些较粗或胎釉结合不良的瓷器(如宋以前的产物),会使釉质变成黑色,使胎质表面疏松甚至变成酥粉壮。另外有的是间接的,如白蚁、鼠类、一些微生物对存放瓷器的柜箱、囊匣等造成的咬蚀腐变,一旦塌跨将对瓷器造成损害。在考古出土的瓷器上,常见植物根系在瓷器表面、内面留下的、无法去除的痕迹,说明植酸对瓷器也会造成损害。

(八)光照对瓷器造成的损害

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使瓷器胎、釉变色,瓷器上多种色彩的光敏程度不一致,但阳光对它们肯定都有危害。长期裸露在阳光下,还会因光、温、湿、灰的共同作用而对瓷器产生更为不良的影响。光照对瓷器造成的损害表现较缓慢,常常被人忽视。

(九)化学物质造成的损害

瓷器会因盐、碱、酸类液体较长时期沁泽,而产生剥釉、胎骨质或碎裂。空气或液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造成釉、胎色变,发黄、发黑、失透等损害。

以上分析了几种对古代瓷器造成的损害,或许还可以总结出更多一些。归纳一下,无非是属于物理机械性伤害与化学性伤害这两大类;尤以物理机械性伤害表现直截明显。可是,绝不能因瓷器化学成份比较稳定而忽视可能产生的化学性伤害。

二、瓷质文物的最佳保藏条件

满足瓷质文物的最佳保藏条件,即可以使之延年益寿,使一代又一代人欣赏它们所焕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光芒。以下,从工作经验与设施材料结合角度,谈及有关问题。

(一)加强保护,避免人为损害

瓷器所受伤害,许多场合下是人为造成的,首先要提高直接接触瓷质文物人员的素质,做到:(1)手持瓷器一定要双手持器,左手托底,右手扶持,绝不许单手拧颈、持鋬、持柄、持流、捏耳、抓底;(2)手持或移动瓷器时不与他人交谈;(3)凡有附件如盖、座的瓷质文物,要分两次移动,绝不许如盖罐等带盖搬移,因为除了一定要用软纸、软绢、软布、谷糠等分层包装,外包箱匣,清代到民国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装箱瓷器,又软又实,整箱从1米高处落下,箱内瓷器安然无恙;(5)瓷器无论搬运、装箱、绝不允许互相叠、靠,这样极易造成碰伤、磨伤,如数件装入整箱,器器之间要用软质衬妥;(6)无论何时何地放置瓷器,必须注意落座处,严防直接放于石、水泥、金属、砖质的硬质地面上,最好置于布、麻、毛、绒、草质垫子上,垫子不能光滑而要软而毛糙;(7)各种瓷器的放置一定要处于顺其自然的接地姿态,不要随便将口、腹、附件等部位接触地面,曾多次发生过壶、瓶等横放而使颈腹受伤的事故,如必须(如观察底足)将器物倒置,器口等必须垫仪软质不滑的材料,以免损伤口、颈、腹等部位。

(二)创制最有利的设备,以使古瓷有一个安适的“家”

(1)瓷器文物,尤其是精美者,一定要置于囊匣中保藏,囊匣一定要内软、外硬,内部可用软泡沫塑料包以绢绸,柔软舒适,最好不用棉花。棉质易吸水发霉长虫,外部可用木质。(2)如入柜、箱,一定要用硬质泡沫塑料、透明尼龙线等加固瓷器,防止突然震动而倾倒,有些易倾倒的大型器,可在器腹内下部放置软布包的沙袋,使之重心向下,避免倾倒,在柜、箱、橱中也一定要避免迭摞相碰。(3)古瓷之“家”,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最好在黑暗出保藏,鉴定中有“灯下不看瓷”之说,如必须在日光中看瓷器,一定要在散射光下,而避免直射光。(4)有关设备的防尘、防生物、防一切有害化学品、防过大温差(每24小时不超过摄氏10度)、防过大湿差(每24小时不超过相对10度)、防火灾,等等方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5)瓷器文物置箱、柜、橱等,一定要有很强的抗震功能,其比例一定要敦实,有条件的使之与建筑等等做到整合化,这些设备内部也不能使瓷器有晃动的可能。(6)搬运输出瓷器的工具也应当静稳,尽可能减少震动,绝不能有跌落的可能。

(三)古瓷器的日常保养

(1)传统的说法,让人手经常摩挲古瓷,长久使之产生 “包浆”,泛一种“宝光”,这是人汗脂等弱酸在瓷器表面的积累作用,其实这种做法不妥,我们主张 带软质白手套或洗净双手把持瓷质文物;(2)瓷器如胎瓷结合良好,可以在流速缓慢的净水中洗涤,如釉面肮脏,可以有淡肥皂清洗,但洗后一定要用净水(最好是蒸馏水反复洗净),如果瓷质胎釉结合不好,则不能水洗;对新出土瓷器,要让它缓慢自然还硬,不能暴晒,收干之后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洗涤,能洗则洗,不能洗则在附泥上少许施水而缓缓剥除附泥,千万不能用硬物刮泥。(3)瓷器表面灰尘用小吸尘器去除,或用气球吹除,沾着的灰尘可用丝绢等软质材料拂除,不能用鸡毛掸拂除。(4)有些瓷器因釉面光泽枯涩,可用四川白蜡、亮光蜡、胡桃油等薄涂补光,但手法要慎重,避免光泽过硬,避免釉面受伤。(5)出土瓷器深入釉中的土沁不要强行去除。

以上简单的概述了古代瓷器的保护和收藏。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古瓷器保护和收藏技巧


瓷器文物与所有的物质存在一样,它们的寿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种限度有长有短。文物这种物质在寿命的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比如一般说来,石玉类寿命长于陶瓷类,陶瓷类寿命长于金属类,金属类寿命长于纸、竹、木、丝毛棉麻等有机类,二是“外在条件”,即客观环境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想让任何文物达到永寿无疆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可以使文物在妥善的保管条件下达到延年益寿,尽可能长久地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服务。任何文物,使之生命(指物质本体)超过数百、上千年应无大问题;而瓷质文物,其材料与内部结构比许多类文物要稳定的多,所以它们具有延年益寿的内在条件。

一、瓷质文物的损伤原因

在静态下,瓷质文物内部发生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这一点看它比除玉石外的任何文物都要稳定,瓷质文物可能受损伤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以下谈主要的一些原因。

(一)人为造成的损伤

古瓷器以硬脆为特征,人为所造成的损伤有碰撞造成的,有手持瓷器不当而造成的。碰撞造成的损伤有:(1)口磕,指器物口边胎釉,由于撞击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碴伤痕;

(2)冲口,口部被碰撞后出现的细裂纹,长短不等,一些细小裂纹有时看不出,有时称为“外冲里不冲”,只在外部形成冲口,而未冲透内壁;

(3)磕伤,指器身胎釉某一部分被其他物体碰撞而磕坏;

(4)凿伤,指受硬质工具硬性刨凿致尚;

(5)炸纹,器物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又称“鸡爪纹”,有时称作“冷莹”,如器底部因投放物件相撞致伤;会形成“炸底”;

(6)折断,琢器因胎体相接处碰撞损伤,折成数段;至于裂纹、裂口、磕口、腹伤、崩釉,等等,皆可知是由于碰撞而造成的具体损伤及程度。

以手持瓷器不当而造成的损伤有:断鋬、段系耳、断流、断颈、断足、身碎,等等。新出土的瓷器由于长期埋没于地下,胎身内水份饱满,质地变得相对酥松,尤其容易造成这类损伤。

(二)震动造成的损伤

除人为震动之外(上一条中已述),还有地震、建筑物倾倒塌落、水流和水流冲动、动物碰撞,等等。所造成的损伤与人为造成损伤是相似的。

(三)有意或无意之中造成的摩擦,它与碰撞不一样,不是剧烈地碰击,而是以其它物质在瓷器表面造成摩擦伤害。常见摩擦伤害有:(1)毛口、毛边,口边或口面的釉面因摩擦(也因碰撞)而间断脱缺或全部脱落;(2)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3)磨釉、伤釉,因釉面与其他物体摩擦,使釉面局部损伤,严重者可达“磨釉及胎”程度(4)软道,指釉面及经常摩擦出现的细微丝纹;(5)朱亮,釉面长期使用,经过长久磨挲而失去光泽;(6)伤彩、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常指釉上彩),因磨划而伤及局部或全部(有的也可能被掩埋而造成脱彩),有的彩会因长期用鸡毛掸的拂扫而脱尽;等等。

(四)温度、湿度造成的损害

因为物质结构相对稳定,瓷质受温度、湿度伤害的机率远比其它类文物为小。但认为温度、湿度对古瓷文物不会造成伤害是错误的。瓷器在零下15℃到50℃范围内,只要平稳过渡,那伤害不大,它所害怕的是较短时间内温差过大。我们认为日温差(指二十四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别)不能超过摄氏10度,过大的温差回造成器内热涨冷缩活动加剧,使釉层受伤脱落,使胎釉部位原有明暗伤痕加大加深,甚至会使器型崩坏,大家有现代一般瓷烧热,立即投入冷水,一定会看到温差所造成的伤害,湿度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湿度过大使胎釉接合处钻入大量水份,加剧胎釉分离,湿度差过大也会加剧胎釉部原有的各种伤害。有时过大的湿差、温差共同作用,这样对瓷器造成的伤害就更大。

(五)火烧造成的损害

火烧会对瓷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釉面会变色、变质、裂脱,胎也会烧作、炸碎,在高温下会造成器型的完全扁塌扭曲。

(六)灰尘造成的损害

扬尘中成份很复杂,有时它会造成磨擦类损伤;有时它钻入原有胎釉上的伤纹裂口,在湿度的共同作用下,使灰尘微粒膨胀,所产生力量会造成或加剧釉面剥落,加大胎釉裂纹。

(七)生物造成的损害

有的是直接的,如鼠、猫等身体造成的碰撞;如有些厌氧菌(如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对一些较粗或胎釉结合不良的瓷器(如宋以前的产物),会使釉质变成黑色,使胎质表面疏松甚至变成酥粉壮。另外有的是间接的,如白蚁、鼠类、一些微生物对存放瓷器的柜箱、囊匣等造成的咬蚀腐变,一旦塌跨将对瓷器造成损害。在考古出土的瓷器上,常见植物根系在瓷器表面、内面留下的、无法去除的痕迹,说明植酸对瓷器也会造成损害。

(八)光照对瓷器造成的损害

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使瓷器胎、釉变色,瓷器上多种色彩的光敏程度不一致,但阳光对它们肯定都有危害。长期裸露在阳光下,还会因光、温、湿、灰的共同作用而对瓷器产生更为不良的影响。光照对瓷器造成的损害表现较缓慢,常常被人忽视。

(九)化学物质造成的损害

瓷器会因盐、碱、酸类液体较长时期沁泽,而产生剥釉、胎骨质或碎裂。空气或液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造成釉、胎色变,发黄、发黑、失透等损害。

以上分析了几种对古代瓷器造成的损害,或许还可以总结出更多一些。归纳一下,无非是属于物理机械性伤害与化学性伤害这两大类;尤以物理机械性伤害表现直截明显。可是,绝不能因瓷器化学成份比较稳定而忽视可能产生的化学性伤害。

二、古瓷器的最佳保藏条件

满足瓷质的最佳保藏条件,即可以使之延年益寿。

(一)加强保护,避免人为损害瓷器所受伤害,许多场合下是人为造成的,

(1)手持瓷器一定要双手持器,左手托底,右手扶持,绝不许单手拧颈、持鋬、持柄、持流、捏耳、抓底;

(2)手持或移动瓷器时不与他人交谈;

(3)凡有附件如盖、座的瓷器,要分两次移动,绝不许如盖罐等带盖搬移,因为除了一定要用软纸、软绢、软布、谷糠等分层包装,外包箱匣.

(4)瓷器无论搬运、装箱、绝不允许互相叠、靠,这样极易造成碰伤、磨伤。

(5)无论何时何地放置瓷器,必须注意落座处,严防直接放于石、水泥、金属、砖质的硬质地面上,最好置于布、麻、毛、绒、草质垫子上,垫子不能光滑而要软而毛糙;

(6)各种瓷器的放置一定要处于顺其自然的接地姿态,不要随便将口、腹、附件等部位接触地面,曾多次发生过壶、瓶等横放而使颈腹受伤的事故,如必须(如观察底足)将器物倒置,器口等必须垫仪软质不滑的材料,以免损伤口、颈、腹等部位。

(二)创制最有利的设备,以使古瓷有一个安适的“家”

(1)瓷器,尤其是精美者,一定要置于囊匣中保藏,囊匣一定要内软、外硬,内部可用软泡沫塑料包以绢绸,柔软舒适,最好不用棉花。棉质易吸水发霉长虫,外部可用木质。

(2)如入柜、箱,一定要用硬质泡沫塑料、透明尼龙线等加固瓷器,防止突然震动而倾倒,有些易倾倒的大型器,可在器腹内下部放置软布包的沙袋,使之重心向下,避免倾倒,在柜、箱、橱中也一定要避免迭摞相碰。

(3)古瓷之“家”,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最好在黑暗出保藏,鉴定中有“灯下不看瓷”之说,如必须在日光中看瓷器,一定要在散射光下,而避免直射光。

(4)防尘、防微生物、防一切有害化学品、防过大温差.湿差

(5)瓷器置箱、柜、橱等,一定要有很强的抗震功能,其比例一定要敦实,有条件的使之与建筑等等做到整合化,这些设备内部也不能使瓷器有晃动的可能。

(6)搬运输出瓷器的工具也应当静稳,尽可能减少震动,绝不能有跌落的可能。

(三)古瓷器的日常保养

(1)传统的说法,让人手经常摩挲古瓷,长久使之产生 “包浆”,泛一种“宝光”,这是人汗脂等弱酸在瓷器表面的积累作用,其实这种做法不妥,我们主张带软质白手套或洗净双手把持瓷质文物;

(2)瓷器如胎瓷结合良好,可以在流速缓慢的净水中洗涤,如釉面肮脏,可以有淡肥皂清洗,但洗后一定要用净水(最好是蒸馏水反复洗净),如果瓷质胎釉结合不好,则不能水洗;对新出土瓷器,要让它缓慢自然还硬,不能暴晒,收干之后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洗涤,能洗则洗,不能洗则在附泥上少许施水而缓缓剥除附泥,千万不能用硬物刮泥。

(3)瓷器表面灰尘用小吸尘器去除,或用气球吹除,沾着的灰尘可用丝绢等软质材料拂除,不能用鸡毛掸拂除。

(4)有些瓷器因釉面光泽枯涩,可用白蜡、亮光蜡、胡桃油等薄涂补光,但手法要慎重,避免光泽过硬,避免釉面受伤。

(5)出土瓷器深入釉中的土沁不要强行去除

常识篇—元代的青花瓷器


一、初试元青花

撞进了文物研究的领域,接触了古陶瓷,才知道原来瓷器还有青瓷、白瓷、青花、彩瓷、颜色釉等等复杂的分类,才发现中国古代还有那么美的瓷碗、瓷盘、瓷瓶,尤其特别有亲切感的是“青花”,原来以前家里老用的那些吃饭的碗、盘还有个这么温柔的名字,后来回家再看到它们的时候,不由得细细端详一番,翻过来一看底,“景德镇制”。这叫“款”,这种器型,这种花纹。一定是当代的产品——我告诉母亲。于是吃饭时,看着手中的青花碗,面前的青花盘,心里居然有了点异样的感觉。

有这样感觉,说到底是因为我也能用专业的眼光来看“青花 ”了。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但我不会对别人这么讲,我说,记得你们家里常用的那种白地儿有蓝花图案的瓷器吗?那就是“青花”。

中国人为什么叫青花,道理很简单,青花者,青色也;花者,花纹也。明代初期的文献《格古要论》中就已经有了这个专名。不过,有专家根据80年代在江西景德镇元代窑址中发现的一件用青料书写“头青”(即青花瓷器中绘画用的上等青料)两子的柱状物,断代青花瓷器在元代制作伊始就已经被叫做“青花”了。

说起来这个女性化的名字,景德镇当地还有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相传元代时,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仍在用小巧的铁刀在瓷坯上刻花,即单调,有费工。有个叫赵小宝的一直在琢磨着找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设想用笔在瓷坯上画花纹,但就是找不到。他的未婚妻叫廖青花,非常爱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帮他找,最后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合适的料石,然而却不幸被冻死在山上。赵小宝悲痛之余,用未婚妻找来的料石,研成粉末,调成颜料,在白中泛青的瓷器上烧出了蓝色的花纹。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执捉的女子,人们便把这种具有蓝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把描绘花纹的彩料叫做"青花料"。

对于元青花,半个世纪以前,就连专家们也还不太认识它的面貌,虽然他们对于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器可能非常熟悉。其实道理也简单,言之确凿的实物太少,还形不成概念。

首先系统认识元青花的是一位叫波普的美国人,中国学者和元青花相识和熟悉还是由他作的介绍人。

在向诸位提及这位美国人的划时代研究之前,我不得不先花点时间介绍一件青花瓷瓶。1929年,英国一位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霍布森(R.I.Hobson)在一本名为《老家具》(Oldfurniture)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明代以前的青花瓷器》(Blue and White bfore Ming)。他公布了一件有纪年文字的元代青花云纹象耳瓶。这件器物现藏英国伦敦大学中国艺术戴维基金会,还有一件完全相同的姊妹瓶。瓶高63.6厘米,青花发色浓艳,白釉泛青。直口,长颈,颈部两侧附有象鼻形双耳,溜肩,深腹,胫部内收,至圈足处又外撇。通身上下自口至足共有八个层次的图案纹饰,分别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缠枝莲、云龙、海兽、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

气势之雄伟,花纹之精美先不必说,该瓶的特别重要之处还是颈部蕉叶纹空白处那篇6行62字的青花楷书题记:

信州路玉山县顺城德教里

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捨

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闔家清吉子女

平安

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

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对照公元纪年,“至正十一年四月”即1351年4月至5月25日这段时期。“信州路玉山县”即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10公里(景德镇当地属饶州路)。题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六百四十七年前的阴历死月,今江西玉山县境内的某位名叫张文进的人(在景德镇)定烧了一对青花花瓶(可能还有一座香炉)施舍给当地的某座道教神殿——星源祖殿,以求家人能够平安吉祥。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经霍布森发表后,虽然“题记”在瓷器铭文研究中也曾被提及多次,可在当时似乎器物本身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元青花仍旧被淹没在一大堆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中,面貌模糊。直到1949年,纽约出现了一件罕见的青花瓷盘,学者们试图为这件器物断代的时候才开始把它同戴维基金会的象耳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显著的共同点,接着有顺腾摸瓜,可惜由于思路的狭窄,僅僅发现了9件与之相关的器物。元青花的认识再次陷入停顿。直到波普博士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助理,是一位热心于中国瓷器研究的学者.1950年夏,他和妻子一起参观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前者有大约800件中国瓷器,均为伊朗阿德比尔寺的旧藏,后者则多达10000件,是土耳其奥托苏丹皇室珍藏。波普之前,已经有陶瓷研究者去过托布卡普宫,并有两种出版物得以发表,可惜一种错误百出,一种篇幅太小。而德黑兰博物馆的中国瓷器,根本无人问津。

联系到以往对青花瓷器的研究,波普博士意识到两座博物馆中有着规模可观、可资利用的实物资料。1952年,他发表《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1956年又出版《阿德比尔寺所藏中国瓷器》。波普利用戴维基金会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两馆藏品深入研究,把凡是与象耳瓶相类的都划为“14世纪青花瓷器”。这样就在辨认出大批14世纪青花来,后来的学者在波普研究的基础上,把这批瓷器进而定为“至正型”,作为典型的元青花。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发现,元青花的面貌逐步清晰起来,学者们对元青花的认识也逐步普遍。

二、了解元青花

中国的瓷器在全世界收藏很多,尤其是明清以后的东西。完整的元青花,很少,有数可查。据说,国外有200件,波普博士去过的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有40件,德黑兰考古博物馆有37件,名列全世界头两位。其他如英国牛津大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博物馆以及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公私收藏有一定数量。国内收藏的元青花没国外多,完整器约有100多件,传世品祗占一小部分,主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香港一些私人收藏家所藏,出土采集品则占80%以上,数量较多的是几批大的窖藏器,如江西省高安县博物馆的高安元代窖藏器和河北省博物馆的保定元代窖藏器,其他则是从各地一些元代以及采集的青花瓷器,比如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九江市博物馆、武汉市文物商店、湖南省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等地均用收藏。

物以稀为贵。元青花存世完整器这么少,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上自然价格不菲。一件比较典型的大件元青花瓷器,拍卖市场上底价一般都在百万元以上。因为对元青花的认识只是近几年的室,明清中国的士大夫们只顾收藏、鉴赏明代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了,民国虽然是个文物造假的兴旺期,也还不知道造元青花的假,因为历史侥幸没有元青花的仿品。只是近二十多年来,大陆的一些地方以及台湾看准了元青花,开始作起仿品,以图在市场上谋取暴利。

元青花主要有两路产品,一类即戴维基金会收藏的“至正诗意年”题记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代表的典型元青花,在全世界的收藏中比较普遍;一类是青料浅淡、纹饰简率的小件器,东南亚地区多有出土,高安县窖藏出土的云龙纹梅瓶即属于第一类元青花。

一件青花瓷器有以下几个要素:胎体、瓷釉、青料、制作和烧成工艺、造型以及纹饰,个别还有款式。

器型硕大、胎体厚重是“至正型”元青花的普遍特征,这是对于前代来说的。元代的制胎原料经过了改进。元以前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只用一种原料制胎:瓷石。元代以来改用“二元配方法”,瓷石加高岭土。提高了温度,减少了烧成温度,减少焙烧过程中的变形,因此有利于烧制大件器。

“至正型”元青花用的是透明釉,色白微青,光润透亮。由于胎体中增加了高岭土,,而高岭土中含铁又较多,烧成后胎体便不甚洁白,这样,在胎色衬托下,釉色从外观看来,有时青色略显。

典型元青花的青料浓艳青翠,料浓处有金属结晶斑,呈铁锈色,凹陷明显。这是因为使用了进口钴料。典型元青花的青料,经科学分析,来自中东。进口钴料中含铁多,含锰量极低,故烧成后青花色泽浓艳,铁锈斑明显;而作为青花料的钴土矿,在我国云南、江西、浙江等地有蕴藏,习惯上称“国产青料”,其中锰多铁少,因而青花发色较为浅淡灰暗。国产青料在元代主要用于早期青花及景德镇生产的一些小件器物上。

从高安梅瓶看,制作和烧造工艺上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梅瓶分段拉胚,拼接而成。与这件云龙纹同在窖藏中出土的还有五件梅瓶,其中一件出土时脱底,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内壁,发现梅瓶从口至底是分五节组成的,瓶内壁可见两道凸出的胎接痕。这就是元青花瓶罐等大件器物的一个制作特征。其二是削足处理方法,指修胚时在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第三是器底不湿釉,露胎呈砖红色,可见旋纹。这两点是元代青花瓷器的鲜明特点,具有相当的断代价值。

梅瓶之外,元青花的器型还有盘、碗、罐、玉壶春瓶、象耳瓶等等,大件器为多,尤其是大盘。东南亚出土的元青花,常见小罐、小碗、小注等小件器,高度多在5—7厘米左右。

纹饰,是元青花最具魅力的地方。中国绘画技术和制瓷工艺相结合,不是元青花开的头,早在宋金北方磁州窑的白地釉下黑彩器上已经相当成熟和精妙。受磁州窑影响,南宋江西吉州窑也烧釉下黑彩瓷器。入元以后,吉州窑釉下彩绘技艺便被附近的景德镇吸收过去,成为元青花创烧的基本条件之一。

元青花的主题纹饰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整幅图画作主题,比如任人物故事图,多见于梅瓶、玉壶春以及大罐;莲池和莲池水禽图,多见于盘、碗、玉壶春瓶;鱼藻图,多见于大盘、大罐;芭蕉竹石、庭院花鸟、竹石鸟兽图,多见于大盘。其中人物故事图最精美,目前所见著名的有十多种,如湖南省博物馆的“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南京市博物院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等。这些图主要源于当时民间喜闻乐见的元曲剧本版画插图。

第二类主题纹饰是动物纹,常见的有龙、凤凰、孔雀、狮子、麒麟、天马,以龙、凤居多,龙纹有云龙、海水龙等。元青花中的龙纹最为人们所注意,小头、细身、三爪、或四爪是元代龙纹的外貌,龙身矫健、姿态凶猛更是它的风格。

最后一类是植物纹,以缠枝牡丹和缠枝莲最多,串枝花卉多见于八棱器及扁壶。

至于元青花的辅助纹饰,典型的有卷草、莲瓣、缠枝花、海兽、杂宝、云肩纹等等,以莲瓣、缠枝花和海兽纹最多,而且这些纹饰多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譬如莲瓣纹各瓣互相分开、不借用边线,缠枝莲叶的葫芦形特征,蕉叶纹的内部不填色等不一而足。

若以后代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不太讲究细节,一笔点划往往越过边线,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看它的莲叶、松针、还涛、缠枝花卉的枝茎,看它的行笔处,一气呵成,决不迟滞,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锋运笔高度熟练的表现,鉴赏元代青花瓷器,对绘画风格的把握和体会极为重要。

古瓷器收藏的日常维护和保养_陶瓷常识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为种种因素大部分陶瓷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下面给大家几点建议。

陶瓷器理想的储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有海绵或泡沫垫,不要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泡沫隔开。要陈列的话最好是放在固定的木架子上,比如实木做的博古架。

在把玩瓷器的时候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取下戒指,因为戒指会划伤瓷器的釉面。拿瓷器时不要戴手套,因为这样瓷器很容易从手中滑落,器体大的瓶、尊移动时因形体大,一般都是两段拼接而成的,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应该一手托住底,一手拿住脖子,以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分离。有的瓶、尊装饰有双耳,我们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和损坏。要抓住器物的主体,而不要抓把手或瓷器佩饰部件等,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容易断裂,或者把手是粘的你抓把手就很容易再次扒断,在拿起一件带座、带盖的瓷器时,应将座、盖和主体分别单拿单放,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要把能分开的部分先取下,防止移动时脱落打碎。

瓷器的人物塑像在取放时,须注意当心塑像的须发和手指部分,因该部分最纤细突出,易损坏。同时在提放塑像时,忌单手拿塑像的头部,因塑像的头部、手大多是直接插进脖子或身子中去的,要防止头与身分离,所以应一手托住塑像的后背,一手拿住塑像的底座。手拿瓷器的大盘、大碗时一定要双手捧握,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遇到多人鉴别欣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人欣赏完毕,把瓷器放到木桌上,下一个人再来欣赏,不要两人将瓷器手递手的传着,以防万一失手。

平时保养可以用一块湿布擦拭瓷器。用柔软的画笔清扫瓷器灰尘,用柔软的刷子刷瓷器的缝隙。不要用水直接清洗未上釉的陶器,因为陶器有吸水性,而且出土的陶器外表很松垮,有的器身的化妆土已经像粉末状不能清洗。

瓷器收藏如何保护


瓷器收藏如何保护?瓷器文物与所有的物质存在一样,寿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其寿命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比如一般说来,石玉类寿命长于陶瓷类,陶瓷类寿命长于金属类,金属类寿命长于纸、竹、木、丝毛棉麻等有机类;二是“外在条件”,即客观环境对它们造成的危害。那么,瓷器收藏如何保护呢?

想让任何文物达到“永寿无疆”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可以使它在妥善的保管条件下“延年益寿”,尽可能长久地为人们服务。瓷质文物的材料与内部结构比许多类文物要稳定得多,所以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改善其外在条件,使之存之久远。

瓷器文物,尤其是精美者,一定要置于囊匣中保藏,囊匣一定要内软、外硬。内部可用软泡沫塑料包以绢绸,柔软舒适,最好不用棉花,棉质易吸水发霉长虫;外部可用木质。

古瓷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最好在黑暗处保藏,鉴定中有“灯下不看瓷”之说,如必须在日光中看瓷器,一定要在散射光下,而避免直射光。

搬运输出瓷器的工具也应当静稳,尽可能减少震动,绝不能有跌落的风险。

传统的说法,让人手经常摩挲古瓷,长久使之产生“包浆”,泛一种“宝光”,这是人汗脂等弱酸在瓷器表面的积累作用,其实这种做法不妥。

瓷器如胎瓷结合良好,可以在流速缓慢的净水中洗涤,如釉面肮脏,可以用淡肥皂水清洗,但洗后一定要用净水最好是蒸馏水反复洗净,如果瓷质胎釉结合不好,则不能水洗。对新出土的瓷器,要让它缓慢自然还硬,不能暴晒,收干之后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洗涤,能洗则洗,不能洗则在附泥上少许施水而缓缓剥除,千万不能用硬物刮擦。

瓷器表面灰尘用小吸尘器去除,沾着的灰尘可用丝绢等软质材料拂除,不能用鸡毛掸。有些瓷器因釉面光泽枯涩,可用四川白蜡、亮光蜡、胡桃油等薄涂补光,但手法要慎重,避免釉面受伤。此外,出土瓷器深入釉中的土沁不要强行去除。

初涉收藏如何下手(瓷器篇)


在网上看见一些喜欢收藏的朋友已经开始下手,但几乎还没有入门,正在瞎摸乱撞。还有收藏居的朋友从旺旺发来消息,请教收藏如何起步。

我觉得收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老藏家来说,追求的是收藏的最高境界——精,稀,全,即精品,稀有品,完美品。一些纯粹将收藏作为投资手段的有钱人追求的也是这样的一个目标。因为精品完美品越来越少,人人逐之升值空间巨大。对于收入不高,初涉收藏的工薪阶层,如果也以此作为目标的话,非常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基本工不扎实却一味最求高档的精品,最后被造假者所迷惑,不断收进没有任何价值的赝品——这也是为什么造假市场永远兴旺的主要原因。

对于初涉收藏者,应该从什么宝贝下手呢?从青花瓷器来说,如果是在地摊,除去99%的仿品,能见到的基本上已经是光绪,民国的东西。在一般的古玩店里,道光至民国的青花东西还比较多,价格在几十到几百不等。而清朝老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东西基本上见不到了,即使有,一件非常普通的盘或罐价格都已在千元以上,而且一般多多少少都有毛病。如果是完美品,价格都要上万了。

粉彩瓷器古玩市场上同治以下的比较多一些,价格也在几十到几百之间。道光以上的粉彩市面上基本很难看见。老三代的粉彩五彩等彩瓷更只能到拍卖会上去找了。(注意:现在的拍卖会也是鱼龙混珠,有钱没眼力的也不要瞎拍啊)

民国的粉彩瓷器市场上也还比较多,价格也是在几十到几百之间。但即使价格不高,地摊上也出现了仿品。最近出现的新宠是晚清到民国的浅绛彩,价格飞涨,一些名家的作品价格已经超过清老三代的青花东西。

其他的瓷器品种,如五彩,素三彩,斗彩,釉里红等,基本上是收藏高手玩的东西,入门者暂时不要去碰,能遇见的机会也不多。万一在市场上看见,千万不要动心,更不能动手。而至于官窑和元青花,宋代五大名窑的东西,入门者暂时想也不用去想,因为那些东西,即使是高手能见到的机会多数也是在博物馆里。

我个人的体会是,初入门时要多少收几件初级阶段的普通瓷器做样板。几十元,几百元的晚清民国的青花,粉彩品种都要接触一些。虽然没有什么升值空间,但做样板比对,可以让你今后少花冤枉钱。而一些晚清民国的完整东西因为追逐的人少,也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只有对老东西有了初步的感觉,才有可能步入更深的收藏领域。

还有一个忠告就是,刚入门者不要逛地摊或市场,宁愿多花些钱到文物商店购买。而现在收藏者的乐园我认为是在网上,尤其是淘宝网,因为不收费,许多老藏家都在转让一些自己早期收藏初级阶段,价格也非常便宜。相对于市场,网上购物可靠很多,吃不准可以放到收藏居来鉴定,即使不对,不满意还可以退货。

古瓷器的收藏和鉴别


中国瓷器独特魅力

瓷器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品种丰富、工艺精美、形式多样,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艺术性,受到了中外藏家的喜爱。

为何有如此多的中外藏家喜欢古瓷呢?首先,中国的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从陶瓷发展史上来分析,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它是宫廷烧制的皇室用瓷,其高端的品味和身份的象征,都让收藏者津津乐道。特别是明清瓷器的青花瓷器更是颇负盛名,青花瓷器色调典雅,明净可爱,单一的蓝色和莹润的白釉相结合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让人心生喜爱。其次,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我国的外销瓷在世界上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欧洲人一提到中国的艺术,往往想到的就是青花瓷和釉上彩瓷,外销瓷也逐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和喜爱而逐渐发展起来,被西方的宫廷贵族视若珍宝,竞相收藏。尤其是晚明到清代康、雍、乾阶段,家中有没有摆放中国瓷器,也成为了衡量贵族家庭身份高低的标准。后来,清代的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这些品种,形体秀美,胎体轻薄,实彩细润至今让人叹为观止。总之,中国古代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浓郁醇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韵,征服了中外藏家。

收藏作为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鉴赏研究活动,是聚集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手段,当下也出现了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专业经验的大规模藏家,但当下一部分藏家还是以投资的形式搞收藏,缺乏对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研究。从目前状况来讲,藏家们还是应该多学习,首先要“三多”,即多看、多问、多比较,切忌盲目收藏、听流传故事、按图索骥等,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喜爱的古老艺术。

目前,鉴别古陶瓷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通过热释光、中子活化分析以及X射线荧光这三种途径的科学鉴定,另一个就是以目测和手感为主的传统经验来进行鉴定。在这方面,藏家需要掌握传统经验鉴定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包含了胎,釉,造型,纹饰,款式。首先是通过胎品是否粗糙来区别老胎和新胎,年岁越老的瓷器,它的胎质越粗糙,而且胎中有渣点和气孔,胎土结合的不是很紧密,反之亦然。其次,通过手感来掂量瓷器重量,轻敲瓷器获得声音感知,以及通过胎体透视出浅红色,都可以鉴别瓷器的古新。

看釉也要从三个方面去看,首先要看釉的光感,老釉的光感一般都是温润如玉,比较柔和,不刺目。其次,看瓷器釉面的后挂彩和老水锈来鉴别年代久远,老的水锈出土痕迹是洗不掉的。釉面上那些没有规律的自然划痕也是辨别瓷器新旧的手段,此外,还可看瓷器的毛口,像元青花,康熙的青花这类器物的口边,都有破泡,是由于过去烧造温度的影响造成的,出现破泡和凹凸不平的手感都可以印证瓷器年代的久远。

瓷器常识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瓷器上的常识。

一、在烧窑时火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质。火焰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性质的火焰有不同的作用。

1、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2、还原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

二、烧窑时(高温时候),窑内空气供给充分,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其特征是无烟透明,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及过剩的氧气,不含可燃物质或含量很少(使陶瓷产品充分氧化)。按照燃烧产物中过剩氧含量的多少,又可区分为强氧化气氛和弱氧化气氛。前者的过乘氧含量为8——10%;后者过乘氧含量为2——5%,氧化气氛的空气过剩系数都大于1。我国北方瓷区由于原料中含铁量较少,以及一般陶瓷对表面白度要求不高的,都采用氧化气氛烧成。

在陶瓷生产中,烧制陶瓷的过程分为: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还原气氛是景德镇窑的特点,也和景德镇的陶瓷原料有关系,景德镇的陶瓷原料含有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铁,在烧制过程中温度达到1100度——1300度的时候人为使窑里面充满了强一氧化碳,使陶瓷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青色}。也就是我们说的“景德镇的陶瓷白里泛青”。它的青色也就是氧化亚铁在硅酸盐中的色彩。简单的说就是:还原气氛就是在烧制陶瓷高温时把陶瓷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的过程。

学习古旧瓷器收藏的一些入门常识


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辨伪瓷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分类法:即将各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总之,鉴定、辨伪中国古代瓷器,用以上三种方法,再从胎质、造型、釉料、纹饰、烧制工艺、款识、青花料等几个方面着眼,在掌握了出土的或传世的标准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鉴定出好坏,辨别出真伪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瓷器的器型、烧制工艺、纹饰等是历代文化艺术的结晶。历代仿制、作伪之风之所以盛行,究其原因,一为赏古悦旧,一为利之所趋。瓷器作伪的手法很多.,而其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可乱真。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作伪的手法,更要掌握历代瓷器制品的基本特征,以此为标准来进行鉴别、辨伪工作。

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作伪常用的几种方法

(1)整器作伪

整器作伪即后人根据前代的某一器物,照样或照文献的记型并无定规,有的甚至是自己创造。

为使所仿之器更酷肖真品,往往来用烟嚣(用香火烟薰做旧,但嗅之有味);茶水煮(以土茶水煮器,使器面上有红褐的茶锈痕);假出土(将所做之伪器故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新如旧。尤其是低温铅釉的五彩、粉彩、三彩等器,更易于氧化或腐蚀而显旧气)等等。然后再入窑复烧,即复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的伪器或仿制品特别多。

(2)部分作伪

部分作伪是指器物的部分(如足、流、手、底、口等)是后补或后配的。后补的有补缺(即在器物破碎后缺少的部分,用石膏、铜、锡、铁、木、金漆、水泥、油漆等补上);补釉(即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再入火烧之,但往往可看出后施釉面衔接边际的接痕)。后配的有配腿(因香炉、雕塑、兽类等的腿或足伤残不全而补配或改变足形);配手、插头(指佛像等人物体、手、头缺损而后配,但接口明显);按把、镶流嘴(即在缺损把、流嘴的器物上用其他的相类似的器物镶配上去而成整器)。这一部分的器物在鉴定、辨伪时,只要仔细观察基本是能找出其破绽的。因为,原来的器形或釉色与修补后的多少是有差别的,几乎没有不留下痕迹的。即使是再好的高手,补的颜色一开始与原器一样,一段时间以后仍会显出原形的。

(3)套口、镶底、后加款

套口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器物口颈破损后,旋削切去肩部以上部分,用另件的器与之严密地进行插套镶接。以肩部的黑线弦纹遮盖接痕,或在折沿口的下边内外套,往往不易看出,若用手指伸于器口内拭摸,即有触感。另一种是旧器套旧、新口颈。即在旧的器物上套上新的或旧的相仿器物的口颈。如注意接口部分,也是能发现痕迹的。

镶底器物底部损坏后,在器底近釉处精密游切,用同类品或其他合适的底足与之镶接,一般不易显露痕迹。如康熙器的二层台阶底处的接痕,更不易被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是将新、旧器的底取下,特意改装,换镶其他合适的且带官窑款的旧器底,以混充真品,这也是后加款中嵌底款的办法之一。但往往会将瓶底款与碗、盘底款互用,而露出马脚。一般讲,琢器(如罐、瓶、炉等)的底款书写得比较紧凑,而圆器(如盘、碗等)款则疏散,且双圆环开阔;琢器底款外围小,圆器底款外圈大。

后加款即在原无款的器物上加款,具体方法有:一种是在原无款的旧器或新仿器上加刻、加书稀有年号款,如有人在宋影青或定窑器上加刻“元祐”或加书“绍熙”、“嘉定”等年款。还有一种是将原无款或有款但损坏或普通款的器底旋切下来,换嵌上带真款的同类或别类器的款。这种方法民国时较流行,且技术也很高明。

(4)后加彩

“后加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作伪手法。其表现手法:一是在旧器脱釉后加刻暗花,施釉后再上彩。如将康熙脱釉的旧器,施描成墨地三彩的品种;二是将旧器改造成新品种。一般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色,以混充旧彩器,如将成化青花盘后挂红釉,成为红釉青花器等等;更多见的是在清代各朝的素器上后加彩,使其改头换面,成为粉彩、斗彩、珐瑯彩、三彩、墨彩、金彩等较为名贵的品种。如民国时期,在康熙旧器上后加五彩的伪作很多,绘画虽深,但神态不足,色彩也过于鲜艳,且釉面及彩上无自然形成的哈蜊光泽和彩晕;还有一种情况是原器物表面彩绘局部伤缺,按照原样填补描绘,入明窑烘烧以后挂彩,一般以挂红彩的较多。

2.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

其次,瓷器辨伪最根本的是从瓷器本身着手。因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所组成,各时代有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从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点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器形、纹饰上体现出来),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用器,各地域的不同使用情况)等来辨伪。

我们知道,仿瓷(或曰瓷器作伪)之难,第一是胎质。因为各时代、各窑口烧制瓷器的胎土是各不相同的,且“瓷质之贵,在于瓷泥”,不仅是瓷土的成份不同,其炼泥之法也不同,因此,烧制成器所表现出来的胎骨也是各具特征的。如龙泉窑器与哥窑器均为原处州(今龙泉县境内)的窑口,使用的基本是同一地区的胎土,两窑胎质均白,微带灰色。但龙泉窑淘炼最纯,哥窑则别有紫泥、黑泥两种。由此,就可分别出龙泉窑器与哥窑器。仿制、伪作之器的胎土则区别更大,由于时过境迁,很难找到相同的瓷土,这就是辨伪需掌握的第一要点。第二是造型品名。因为历代所制之器,造型品名不尽一致,有的称盘,有的称盆,甚而有称为洗的,加之尺寸规格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制。历代仿制作伪之器,一是照蓝本模仿,虽形制正了,但尽寸规格又不能完全一致,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仿制作伪之器是根据文献或历代相传而作,故更差矣,而有些“创造性”的作伪则更无衡量的标准。第三是釉药。历代瓷制品的釉药多为凭经验所得而无文字的记录,除清唐英首先研究记录制瓷的方法和釉药的配方,在他之前几乎无人做此工作,因些仿制、作伪的器物由于釉药的配方,各种釉料的比例不同,加之烧造技术,包括窑温、气氛的掌握不一致,烧制出来的釉色很难与原器相同,另外,瓷器的纹饰(包括笔法、题材、表现手法)、款识、青花料、彩料等要仿制得如同真品一样,确实很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常识篇—古代瓷器的保护和收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常识篇—古代瓷器的保护和收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