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浙江历代陶瓷名窑工艺的研究

浙江历代陶瓷名窑工艺的研究

瓷砖的工艺 古代浙江有名的瓷器 瓷砖工艺

2020-08-14

瓷砖的工艺。

一、 关于河姆渡陶器所用的原料和窑型

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了,是全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之一。而且四个文化层迭压关系非常清楚,每层出土的陶器,各有特色,第四文化层为夹炭黑(只有少量夹砂灰陶),第三文化层虽仍以夹炭黑陶醉为主,但已出现较多的夹砂灰陶,而第二和第一文化层已不见夹炭黑陶,而以夹砂灰、红陶为主。这四个文化层,前后互相联系,逐步发展,渊源流长竟达一千多年,说明我们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不仅在黄河流域,而且也在长江流域劳动和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刻纹陶和彩陶上的图案是原始社会人们意识形态的一个反映。刻纹上的图案符号也是我国文字的起源。 原始社会,我们先人采用田泥、地表等表面易熔粘土作原料,来制造陶器,这种表面泥土的特点是含杂质多,含铁量高,烧结温度低。但余姚河姆渡陶器的化学分析表明,第四文化层(也即下层)陶器所采用的原料,是属于烧结温度低的瓷土(或瓷石)原料,其特点是含二氧化硅量达60~74%,含三氧化二铝量为17~20%,含氧化铁量为1.4~1.8%,显然,氧化硅、氧化铝的含量较高,氧化铁含量很低。它与第一文化层(也即最上层)陶器所用的原料截然不同。第一文化层的泥质灰陶含氧化硅量在58%以下,而氧化铁含量达10%。显然,这是用地表易熔粘土或田泥等陶土为原料。 河姆渡遗址是一个洼地,背靠四明山,面对沼泽,由于山上瓷土的风化、冲刷和流水的搬运,沉积在河姆渡表土上,而我们的先人系就地取材,利用沉积在河姆渡地表表面的粘土作原料来制造陶器,所以,下层陶器所用原料为瓷石一类瓷土原料,而上层陶器所用原料,乃是河姆渡真正的田泥、地表等表面易熔粘土。 余姚河姆渡夹炭黑陶的刻纹陶和彩陶的岩相,在偏光显微镜观察下,可以看出含有谷壳和稻杆或植物种子,说明陶器是继原始农业出现之后而发明的,也说明河姆渡的夹炭黑陶比夹砂灰陶更原始。 从第四文化层夹炭黑陶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50~800℃之间,最高达900℃,以及陶器内含有4~5%的碳,由这二方面可推知,远在七千年前左右,我们先人在长江流域已采用类似近代云南西双版纳曼斗塞等傣族烧制陶器所采用的薄壳窑体一类临时性的草上抹泥的原始窑炉来烧制陶器了。这类窑在烧窑过程中虽窑体开裂,大量冷空气易进入窑内,但如在烧制时不断在外部添加柴草,使大量柴草灰复盖在制品表面,是可以烧制出夹炭黑陶的。所以,可以说,远在七千年前,我们先人烧制陶器,已采用原始窑型,即每次烧陶器时于平地上建立一个临时性窑,采用在草上抹泥的办法来建立一个薄壳窑体,以罩住热量和起到均热保温的作用,这是我国由无窑向有窑的过渡阶段。

二、 关于我国青瓷的起源

青瓷在中国瓷器史上出现的时间最早,发展的历史悠久,所以,对青瓷起源的研究也是对我国瓷器起源的研究。 为了探讨我国青瓷的起源,我们在浙江省文物研究工作者朱伯谦、任世龙和朱瑞钱同志以及考古学者冯先铭、宁伯胤、蒋赞初等同志协助下,对我国自商代以来有代表性的青釉陶瓷器标本进行外貌观察、吸红试验,并选取一部分有典型的标本进行吸水率测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东汉、三国和西晋的H1、H2、H3、W1、J1、J2等标本,送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了理化性能测定。 H1、H2和H3(上虞小仙坛地区东汉青釉瓷片)等标本胎质均较坚硬细腻,有瓷质光泽,呈淡灰白色,不吸水,不吸红,断面均匀光滑不见气孔;釉呈青色,透明光亮,厚薄较均匀,釉层厚度在0.1毫米以上,有晶莹如玉的美感,胎釉结合良好,无剥落现象,无纹片;瓷片击之有铿锵声,瓷胎0.5毫米薄片有透光性,符合现代瓷的外观标准。 从胎的化学组成分析可看出,H1、H2和H3胎内所含氧化硅量为75~76%,氧化铝含量为16~18%,氧化铁含量仅1.5~1.8%,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为3~4%,可见胎内氧化铝和铁的氧化物含量较低,其所用原料系采用瓷石为主的烧结温度较低的瓷土。由于胎内含有0.8~1.0%的氧化钛,在钛和铁共同着色的影响下,胎呈淡灰白色,并降低了透明性。 釉的化学组成表明,东汉越窑青瓷(H1)含氧化钙量达18~20%,较德清西周釉陶的氧化钙含量约高一倍,显然是属于石灰釉的。由于石灰釉透明度高,硬度大,光泽好,有利于青釉呈现青的色调和增强抵抗釉面磨损的能力,所以,采用松柴作燃料时,采用石灰釉作为青瓷的釉料还是比较合适的。 东汉时由于采用龙窑烧成青瓷制品,烧成温度高达1260℃至1310℃±20℃,所以吸水率分别为0.28%、0.16%和0.22%,瓷胎已完全烧结,不吸红达到现代瓷的标准要求。对H1的抗弯强度测试也可看出,指标竟高达710公斤/厘米2,甚至超过康熙厚胎五彩花觚(700公斤/厘米2)的抗弯强度,比德清县西周青灰釉陶抗弯强度仅200公斤/厘米2,增强三倍多。从这方面也可证明,东汉上虞小仙坛地区烧造的青釉器,已达到瓷器的要求。 对H1和H2的岩相观察,可见残留石英颗粒较细,分布也均匀。石英周围有明显的熔蚀边,棱角均已圆钝,说明烧成温度较高。长石残骸中发育较好的莫来石到处可见,偶而亦见玻璃中的二次莫来石。玻璃态物质也较多。还有少量闭口气孔。在瓷胎的显微结构中也还可以观察到少量云母残骸。瓷釉的显微照相可见釉内已无残留石英,其他结晶亦不多见,釉泡大而少,这就造成这种釉特别透明的原因。胎釉交界处可见多量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长而形成一个反应层,使得胎釉结合较好,无剥釉现象。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貌观察和物性测定发现东汉晚期越窑青瓷的胎釉质量不比唐和五代时期的差,从而可以肯定,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一带所烧造的青瓷,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要求。中国瓷器的创制时代应为公元一到二世纪的东汉,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它比西方创造瓷器要早15个世纪。最先创造瓷器的地方是在浙江绍兴地区,从而使浙江成为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东汉青瓷实物,有上虞县出土的青瓷四系罐,它是我们目前看到的真正瓷器之一,是一件成功的早期瓷器代表作。 唐朝以来,越窑青瓷开始远销世界各国,被当成珍贵的工艺品,制瓷技术也影响到许多国家,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闪耀着祖国优秀文化的光彩,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关于我国黑釉瓷的起源

德清窑以烧造黑釉瓷器而著名,并以首先在德清县效城山发现而得名。所以,以往人们多认为我国黑釉瓷器,系由德清窑开始创制。 德清位于浙江北部太湖水系的东苕溪西岸,天目山脉,横亘浙西北地区,源于东天目山麓的东苕溪由南而北汇入太湖。目前已发现的窑址,除县效城山外,沿溪的焦山、戴家山和丁山等窑址,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制瓷地点。近年来还在毗邻的余杭县大陆果园附近发现了二处窑址,烧造黑釉瓷器。 德清窑的烧造,大体起迄于东晋至南朝前期的二百余年间。从窑址的调查表明,德清窑同时合烧着青、黑釉两种瓷器,部分产品使用化妆土,常见的器型有壶、罐、盘、碗、钵、合鸡壶、熏炉、唾壶、耳杯、瓷砚和灯盏等等。造型及纹饰,和东晋时期越窑器物颇相协同,说明德清窑是深受越窑的影响。 近几年来,经浙江省文物工作者朱伯谦、朱瑞钱等同志调查,发现在东汉时,上虞县联江公社帐子山已开始烧制黑釉陶瓷器。为了研究黑釉瓷器的起源,我们请浙江省文管会提供有代表性的黑釉陶瓷标本五件(H4、H5、H6、J5、J6),并请国家建委建材研究院协助进行了理化性能测定。 东汉黑釉(H4、H5、H6)陶瓷器胎的化学组成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钾的含量较德清窑(J5)和余杭窑(J6)高,而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德清窑和余杭窑低。但在数量上,两者相差很小,说明两者都是采用烧结温度低的瓷土原料。 同时,东汉上虞黑釉瓷器釉的氧化 铁含量较德清窑和余杭窑低而氧化钙含量较高,所以,表现在外貌产品釉色上,前者呈色较淡,后者呈色较深。 上虞东汉黑釉(H4、H5、H6)和德清(J6)、余杭东晋黑釉(J6)虽然都是在还原焰中烧成,但东汉上虞黑釉的烧成温度超过1200℃,而德清和余杭二个黑釉标本的桡成温度在1200℃以下,所以釉面的光泽度前者较后者好。胎和釉中间层处有少量条束状霓辉石,瓷胎的长石残骸上布满莫来石晶体。 由于东汉上虞黑釉的烧成温度为1240℃±20℃,吸水率为1%,只有轻微吸红现象,属于正烧,达到了成瓷的要求。可见我国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对于黑釉瓷的烧制已达到相当水平;我国黑釉瓷器的创制时期应在东汉,而不是东晋,烧造地点在浙江上虞县。 从德清窑青瓷和黑釉瓷兼烧并采用二种不同原料的垫饼来看,晋代德清窑所用的原料,最少有六种,经粉碎后分别堆放,合理使用的。这六种原料是:瓷土和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这二种供配制瓷胎和瓷釉用),石灰石,普通陶土和耐火粘土(这二种原料仅作垫饼原料用),以及作化妆土用的含铁量很低的白瓷土,可见德清窑的制瓷工艺,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上虞东汉黑釉瓷和德清窑、余杭窑黑釉瓷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青釉瓷和黑釉瓷在同一窑内混装兼烧。德清窑从晋代起,选用含铁量低于2.5%的原料用来制造青瓷,而含铁量在2.5%以上的原料则用来制造黑釉产品。所以德清窑的特点是灰白色胎制品多为青瓷,猪肝色胎制品多为黑釉产品。这一经验,为我国后来在同一窑内烧制几种不同颜色的高温釉和因地制宜合理地使用原料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四、 关于浙江釉陶、青瓷的工艺特点

1. 历代釉陶、青瓷胎的组成特点:

① 浙江历代釉陶、青瓷胎内,SiO2含量很高,由西周、东周、东汉、三国、两晋、南朝、唐、五代一直到宋,浙江越窑、德清窑、婺州窑、瓯窑的产品,胎内SiO2含量都在70~80%之间;南宋官窑和龙泉窑SiO2含量虽较低,但也在60~70%之间。

② 胎内Al2O3含量较低,除南宋官窑和龙泉窑Al2O3含量在21~29%,其它都在20%以下,最低的仅13~15%。

③ 胎内Fe2O3含量较高,都在1%以上,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在3.5%以上,除唐代瓯窑青瓷含Fe2O3为1.1%外,其他一般都在1.5~3%,就是1961年生产的龙泉朱砂底青瓷,含Fe2O3量也在2.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江历代青瓷胎的化学组成十分接近,并与浙江本省所产瓷石原料万分也十分接近。胎内含有较高的Fe2O3,是有意使胎着成灰白色,以便对青釉起衬托作用,使青釉显得更为幽雅光润。

④ 除龙泉窑和南宋官窑胎内含TiO2量较少外,其他历代名窑,胎内都含有0.7~1.5%左右的TiO2,但瓯窑产品比越窑产品的含TiO2量稍低。由于瓯窑产品胎内Fe2O3和TiO2的含量比越窑产品低,所以瓯窑产品胎色较白,釉呈淡青色,烧制出独具一格的"缥瓷"。越窑胎内铁和钛的含量较高,对促进瓷胎烧结、降低胎的烧成温度是有利的,但同时也显著降低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所以,现代白瓷产品,要求胎内铁和钛的含量越少越好,而青瓷产品的坯料配方中却有意识地要求瓷胎内含有一定量的铁,对钛的含量也无严格要求,由此可见,青瓷和白瓷的配制工艺,二者截然不同。

2. 历代釉陶、青瓷釉的组成特点:

①釉内SiO2含量都较低,除龙泉窑SiO2含量超过65%外,其他都在65%以下,一般波动在55~63%之间。

②釉内Al2O3含量,一般在11~14%之间,但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含水量Al2O3量商达16%以上,达到现代硬质白瓷釉的含水量铝量水平.由于釉内Al2O3含量提高,提高了釉的始熔点,从而减少了釉面流釉、起泡等到毛病和减轻产品在烧成时变形的倾向,由此可知,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釉料的配制技艺是很高的。这个经验对制造现代高级白瓷,也有参考价值。

③青釉的含铁量,除德清西周釉陶和象山窑唐代青瓷釉的Fe2O3含量超过3%外,其他青釉产品,釉内Fe2O3含量都在3%以下,一般在1~3%范围内。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弟窑釉内Fe2O3含量较越窑、瓯窑和婺州窑产品少,前者在1%左右,后者在1.6~2.6%之间。但龙泉窑个别也有在2%左右的。黑釉产品釉内Fe2O3含量,以德清窑为最高,在8%以上,余杭窑次之,在6%以上,上虞东汉黑釉瓷,釉内Fe2O3含量在6%以下,所以釉的呈色较浅,釉薄处只呈现酱色,也即棕色,釉层厚度在1毫米以上时,才呈黑褐色。 德清窑黑釉瓷由于釉内Fe2O3含量在8%以上,在烧成后期冷却阶段部份产品因冷却速度慢,在釉内产生微结晶,形成结晶釉。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结晶釉产品。所以,浙江德清窑栉目釉产品,和建窑的油滴天目釉、德化窑的曜变天目釉、江西吉州窑的木叶天目釉,均是我国早期的著名的结晶釉,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品。

④ 釉内CaO含量,随着年代的不同而有起伏:西周釉陶的CaO含量在10%以下,但自东汉至五代,釉内CaO含量上升到15~20%,而宋代以后,釉内CaO含量又下降到15%以下,南宋龙泉弟窑釉内CaO含量下降到10%以下而K2O含量由宋代起都有明显的增高,达到3~5%。这说明东汉至五代是靠石灰引入作为熔剂性原料,可以说是石灰釉,而宋代以后引入了含K2O量比较高的原料,降低了釉中石灰的用量,形成了石灰碱釉。

⑤ 越窑产品釉内TiO2和MnO的含量较龙泉青瓷高,由于TiO2和MnO对青瓷釉呈现青的色调不利,所以,即使烧制工艺和烧成气氛相同,越窑青瓷釉的呈色,也不能象龙泉青瓷那样青翠如玉,更不能与龙泉青瓷粉青和梅子青釉色比美。

3. 浙江青瓷,无论是东汉、三国、两晋、南朝或唐、宋、元、明,都是采用一类或二类瓷土(瓷石)为原料,所以,原料的理化性能对青瓷制品的制造工艺和几何形状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瓷土原料中的氧化铁含量,决定着青瓷制品胎和釉的着色,也决定青瓷质量的优劣,如瓷胎氧化铁含量超过3%时,工艺上若不采取其他措施,想获得翠青色调,是很难实现的。还因所用瓷土原料的含铁量不同,浙江几个名窑,除了造型和装饰风格有区别外,胎和釉的呈色,各不相同。如上虞出土的东汉和三国、两晋的优秀青瓷产品,胎的含铁量多在2%以下,釉呈较纯的青色。晋代的越窑,一部分产品胎内含铁量在2.5~3.0%,釉的呈色,多青中带灰,反映出西晋的制瓷工艺较多地吸取了铜器和漆器的造型和装饰手法。晋代瓯窑,胎和釉的色调都较越窑和婺州窑淡。婺州窑因所用的大部分原料含铁量较高,胎内铁含量在3%以上,所以胎多呈猪肝色,这种胎色对青釉呈现翠青的色调影响很大。在晋代,婺州窑开始创用化妆土来美化制品,即采用氧化铁含量较高的粘土成型为坯体后,先在坯体上施以化妆土而后再挂釉。化妆土的原料,是采用精选后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白色瓷土经过认真淘洗而成。婺州窑的这个方法,一直沿用到唐朝。德清窑部分制品,也采用化妆土。采用化妆土,有几个作用:

①使比较粗糙的坯体表面显得较为光滑;

②使坯体烧成后呈现猪肝色得到复盖;

③使青釉制品在观感上显得釉面较为饱满;

④使青釉制品的釉色显得较为青翠美观。但采用化妆土,不但增加了化妆土淘洗和施化妆土工序,而且烧成温度较低时,胎釉结合不好易产生剥釉现象,所以南朝以后,浙江青瓷就很少采用化妆土了。但婺州窑采用化妆土的经验,为宋代定窑采用化妆土和近代精陶以及瓷器采用釉下色泥装饰,提供了可贵的榜样。

4. 我国古陶瓷窑炉在火焰运动方式上的发展是由升焰式发展到半倒焰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升焰式窑炉是烧陶器的,半倒焰式和平焰式窑炉不但能烧陶器,且可烧瓷器。窑炉由升焰式发展到半倒焰式或平焰式,由不能控制空气量到能靠竖立烟囱或坡度来控制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可以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烧陶器,进化到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瓷器。所以,战国时代浙江龙窑的发明为我国由陶向瓷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也为东汉时代浙江发明瓷器成为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提供了物质基础。东汉和三国时期,浙江由于采用龙窑烧成青瓷,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产品的吸水率仅0.16%,而且已能成功地掌握还原焰烧成操作.如东汉越窑胎内Fe2O3含量为0.30%,FeO含量为1.26%,还原比值为4.20,说明是在较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所以釉呈青绿色.三国越窑胎内Fe2O3含量为0.45%、FeO含量为1.78%,它的还原比值为3.95,说明也是在较强的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所以釉呈豆青色。以上说明,远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浙江陶瓷工匠已经创造成功高温窑和较好地掌握还原气氛烧制青瓷了。 从上虞东汉古窑址的遗址考察得知,当时在烧窑时是控制龙窑后部排烟孔的大小来调节窑内抽力大小,以控制窑内的烧成温度和火焰流速。 东汉时,随着原料的选择和精炼,釉料配制和施釉技术的不断改进,窑炉结构的逐步完善,烧成温度提高和烧成气氛的掌握,汉代便由原始青瓷逐渐向成熟瓷器发展,发明了瓷器使浙江成为我国青著名发源地,也使 我国成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

5.哥窑产品与窑产品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胎的化学组成,但釉的化学组成基本类似。所以,胎化学组成对龙泉青的色调和开片具有极密切的关系。 黑胎"紫口铁足"的官窑(或哥窑)青瓷,其特点是胎薄釉厚,釉如美玉,色似碧波,开有纹片,底足为黑色 ,上口边为灰紫色。根据其产品特点,我们认为黑胎青瓷的烧制工艺具备下列条件:

①胎泥中须含铁量高,Fe2O3 含量在3.5~6.0%左右,所以坯料配方中必须加入多量的紫金土。

②因为胎薄釉厚,而且胎骨中含有3.5~6.0%左右的Fe2O3 ,所以烧成温度在1300℃以下。

③紫金土原料内虽然Fe2O3 含量较高,但Al2O3 的含量也较高,,在1300℃以下,烧成时,小件制品加入较多的紫金土,不致产生变形。

④官窑和哥窑青瓷,釉料的含铁量,较弟窑青窑产品可稍低一此。

⑤坯体先经素烧以增强坯体的强度。

⑥多次施釉,以获得厚釉层。

⑦采用还原焰烧成,以形成铁足。

⑧官窑和哥窑产品的"紫口铁足"现象,系因烧成后期二次氧化使胎内含有 Fe2O3 而形成的。

⑨产品的釉层厚薄,对黑胎青瓷的色调和釉面纹片的大小,也即黑胎青瓷的观感,影响极大。釉层厚度,以1毫米左右为宜。

⑩产品不加装饰,而是以造型见长,以釉色取胜,以纹片著称。重型端庄,釉如美玉,纹片独特,幽雅光润。

6. 明代以前,我国古人对青瓷的质量评价,是重器不重质,也即偏重于强调青的色调、光泽、滋润感等,追求"类玉"的效果;而对青瓷胎的质量,要求不甚严格。所以,从东汉到宋代,我国青瓷釉色不断获得提高和发展,到南宋,龙泉青色得到高度发展,成为我国青釉之冠。但青瓷胎的质量,明代以前基本没有显著变化,甚至东汉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瓷,部分标本胎的质量,不但比唐代青瓷好,也比宋代青瓷好。推其原因,主要是古人对青瓷"重器不重质"的缘故。明代起,瓷器胎的质量,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7. 晋代起,浙江上虞、德清窑系,已大量使用齿口圆形窑具,这种窑具,一般都是用耐火粘土制作而成。较大的齿口圆形窑具齿尖向下,放在龙窑的沙层中作垫坐,较小的作为小件器物在烧窑时叠装用。这种齿口圆形窑具逐步发展,到了唐代,齿口消失,圆形简体的高度增高,成匣钵。于是最迟在唐代起,浙江青瓷已由明火叠烧改为采用匣钵装烧。 石灰釉在商代创造成功,是我国陶瓷工业的一大飞跃。战国时期浙江龙窑初露头角,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也为东汉时代浙江发明青瓷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由于使用了匣钵,把火焰和制品隔离起来,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使青瓷的制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大大的提高了青瓷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类冰"、"似玉"、"千峰翠色"之誉,成为全国瓷器之冠。由于使用匣钵,解决了生坯的叠装时负重问题,可以码得高些,提高了窑炉利用率,窑可建得高些,这就为后来的大容积阶级窑和景德镇蛋形窑提供了条件。所以,匣钵创制成功,是浙江陶瓷工艺的另伟大成就。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名窑瓷器简介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 "青瓷窑",距城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袖;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 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榆次窑: 在今山西太原盂家井,孟家井明代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窑址遗存大量瓷片,以自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临城邢窑、曲阳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

交城窑: 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自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自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储彩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相同,储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品种有枕、洗等器,但产量较少。

介休窑: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1959年发现。始烧于宋,历经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较少见。宋代以自 釉为主,早期碗体厚重,与交城窑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盏,胎白纹细,受定窑一定影响,碗盏里心都留有三个细小支烧痕,是其特征之一;白釉黑花品种也有发现,釉面光亮,与河南、河北同类装饰有别。金代烧黄褐釉印花器较多,器内多印花,尤以孩童荡船纹饰为多,富有介休窑待色。

霍县窑 : 在霍州境内(今山西霍县陈村),故名。为山西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古窑址之一。以烧白瓷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量有印花装饰,胎浩白,用支钉垫烧,器内及器足都留有五个小支烧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提及的彭窑仿古定器折腰盘,霍县窑遗址里遗留甚多,证实明清两代文献中的彭窑就在霍县陈村。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遗址有高足杯标本,明清两代绘花卉者较多,有书写文字者。传世品有带纪年铭文者,故宫博物院有墨书"明昌四年"(1193)盘一件,是研究该窑烧瓷上限的极有价值的资科。

长治窑: 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神有白釉、 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这种碗晋南地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花多绘于碗内或壤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淄博官窑: 在今山东淄博磁村,故名。七十年代后期发现,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子唐而终于元代。该窑在唐代以烧黑瓷为主,宋代烧白瓷,有剔花、刻花装饰,金代出现蓖划、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新装饰,碗心也多一圈刮釉,有北方地区瓷窑风格。

安阳窑: 在今河南安阳北郊安阳桥附近,故名。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窑址。据此,可确定安阳地区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窑所产。五十年代在善应十天傅二镇还发现宋元时期窑址,前者专烧钧釉瓷器, 后者烧白瓷;二镇距磁州窑较近,但未发现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鹤壁窑: 在今河南鹤壁,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代。在唐代烧白、黄、黑釉器物,有花口钵、短流壶等;宋金时期的白地黑花、褐黄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有莲花、鹅与兔吃草等纹,盆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也有五个长条状支烧痕。

碌武窑: 也称"当阳峪窑"。在今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为北方著名民间瓷窑之一。所烧器物以剔花品种最富 盛名,纹饰流利洒脱,又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其艺术感染力远在磁州窑系瓷窑同类装饰之 上;绞胎也属成功品种之一,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 组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制作技巧高超。

巩县窑: 在今河南巩县,故名。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此外还烧三彩陶器,洛阳地区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遗址出土素烧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两次烧成。所制绞胎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釉、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遗物有盘、碗、瓶、壶等。

密县窑: 在今河南密县,故名。已发现西关及窑沟两处遗址,西关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宋,窑沟窑烧瓷则在宋金 时期。西关烧白、黄、青、黑各色釉及珍珠地划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装饰在密县窑中出现最早,宋代较流行,窑址出土的五代鹌鹑纹小枕,纹饰具有仿唐金银器錾花工艺特征。窑沟以白釉为主,白地画黑花标本的也遗留不少,瓶、壶等器物上多画简洁的花草纹,画圈纹的较别致,是此窑独特之作。

登封窑: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下限到元代。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罐、洗、 碗等,以瓶、枕较多,瓶高达40厘米左右。遗址附近的残庙内有清嘉庆碑记一座,碑文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均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描绘了宋时的繁盛情况。

宝丰窑: 在今河南宝丰青龙寺,故名。烧瓷时期为宋金两代,品种有青瓷、黑瓷及三彩低温铅釉陶器,青瓷质量较临汝窑略胜,造型纹饰与耀州窑近似,印花装饰较多。黑瓷有凸线纹、麦粒纹装饰,后者在北方瓷窑中极少见;此外还烧三彩与绿釉、酱釉炉枕等器,,枕面划花有花卉及钱纹等题材。

鲁山窑: 在今河南鲁山段后,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 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

郏县窑: 在今河南郏县,故名。在发现黄道、黑虎洞及石湾河三处遗址中,黄道及黑虎洞均有唐及元代标本,石湾河则属元代遗址。唐代遗物有黑釉斑点花瓷、黄釉及白釉绿彩品种;绿彩呈碧绿色,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省九处瓷窑所烧同类品种中,色彩最美。元代遗物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装饰及钧釉器物。

宜阳窑: 在今河南宜阳三里庙,故名。明清两代方志都提到宜阳产瓷,其烧瓷上限,乾隆《宜阳县志》记有:"德应侯庙在县西二里,宋熙宁感德军守臣以水旱祷应状闻,治庙封侯爵享祀。崇宁末年复重修,今废无考,一在半壁山。"德应侯是北方瓷窑供奉的窑神,宋神宗熙宁(1068一1077)时宜阳建德应侯庙,则此窑烧瓷当在熙宁之前。以烧青瓷为主,也有少量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及三彩陶器。

新安窑: 在今河南新安,故名。已发现遗址十余处,多数均烧钧釉器物,属钧窑系。烧瓷时间历经宋金元三代,所烧器皿有盘、碗、炉、瓶、罐等,以盘、碗占绝大多数。

内乡窑: 在今河南内乡大窑店,故名。因宋属邓州,故旧称"邓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元,唐时烧黑釉及带斑点的花瓷,宋金时烧青瓷,过去曾将一种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的,称为"邓窑";印花盘碗较多,与宜阳、临汝窑近似。遗址有元至大二年(1309)普济宫碑一座,碑文有 "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语,可知元时仍烧瓷。 (邓窑即"内乡窑")

柴窑: 窑址迄今未发现。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 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但均属传闻, 未见实物。清末民国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证诸柴窑,仅有景德镇宋影青瓷相符;或谓可能张应文误以宋影青为柴窑而概括之。

东窑: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专烧砖瓦。《宋会要》窑务条文载:"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董窑条,谓其特征与官窑相似,而又不及,今亦少见。明清两代谈瓷笔记多引用之。但董窑实物未见传世,窑址亦无明确地址,或为东窑之误会。

林东窑: 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故名。共发现上京窑、南山窑及白音戈勒窑窑址三处。上京窑为 辽代官窑,烧白瓷、黑瓷及绿釉陶器,白瓷产品有长颈瓶、海棠式长盘、方盘及长柄壶等。辽上京故城内出土 的白瓷"官"字款穿带壶,系上京窑产品。

赤峰窑: 也称"缸瓦窑"。在今辽宁昭乌达盟赤峰西南六十公里的缸瓦窑屯,故名。窑址出土有带"官"字铭文的 窑具,证明为辽代官窑。所烧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色陶器。以白瓷为主,器皿有杯、碗、盘、碟、壶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盘为多,黄釉有鸡冠壶和凤首瓶。赤峰辽应历九年(959)附马墓出土的白瓷带"官"字铭文盘碗,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是缸瓦窑产品。

辽阳窑: 在今辽宁辽阳东三十公里江官屯,故名。烧瓷以白釉粗瓷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I 白瓷及白地黑花胎体较粗,均挂化妆土。白瓷烧杯、碗、 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釉、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

栒邑窑: 在陕西栒邑,故名。地距黄堡镇耀州窑较近,烧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黄釉残片,碗里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器特征相同,应属金代产物。

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不少青黄釉碗残片,碗里 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 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特特征相同,应 属金代产物。

华亨窑: 在今甘肃华亭,故名。最早见于明李贤天顺本《大明一统志》,土产条记有黑瓷器出平凉、华亭二县;镇堡条也有安口镇出瓷器记载,可知明代前期华亭县安口镇产黑瓷。经调查在安口镇发现瓷窑遗址一处,遗留物为青黄釉盘碗标本,器里有印花、刻花装饰,器心多一圈无釉,乃适应迭烧需要而致。器物纹饰与烧制特征和陕西耀州窑相同,属金代,为耀州窑体系。

兰州窑: 在今甘肃兰州,故名。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兰州土产条,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清康熙《兰州志》,山川条:"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里,其洞数十,皆产煤,州民赖之。阿干峪在州南四十里,其土宜陶,经火不裂,故多窑冶,水岔在州东南六十里,亦有窑冶。"经调查阿干峪,发现元代黑瓷窑址一处,以黑釉碗为主,《兰州志》所记初步得到证实。

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期已烧青瓷。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德清窑: 在今浙江德清,故名。是浙江地区发现的两处黑瓷产地之一。烧瓷于东晋至南朝。共发现窑址四处, 同窑烧制青瓷和黑瓷,造型大体一致。窑址标本与浙江地区墓葬出土瓷器有的完全相同。

余杭窑: 在今浙江余杭,故名。是继德清窑之后发现的又一处早期黑瓷产地。窑址共发现两处,所烧器皿与德清窑近似;黑釉鸡头壶地面遗留较多,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当时产量较大。

修内司官窑: 也称"南宋官窑"。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宋叶真《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郊坛窑是南宋设立的第二座官窑,三十年代在杭州乌龟山发现窑址。所烧瓷器除盘碗外,多仿周汉时期铜器玉器式洋,胎呈黑褐色,釉有粉青、月白、炒朱黄各色。明清两代景德镇御器厂仿官成风,以清雍正 (1723一 1735)时所仿质量最好,有的几可乱真。 (郊坛窑即"修内司官窑"。)

萧山窑: 在今浙江萧山,故名。共发现窑址三处,一在进化区茅湾里,是浙江地区战国时期原始瓷产地,碗里有螺旋纹,江浙地区战国墓葬出土的不少这类器物中,即有茅湾里的产品;其余两处在戴村区上董村、石盖村,遗物有褐斑及划花莲瓣纹装饰,具有东晋、南朝时期特征。

绍兴窑: 在今浙江绍兴,故名。已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富盛区长竹园一带,时代属春秋战国,遗物有原始瓷碗钵等器,器里有螺旋纹,是浙江早期窑址之一;一在下蒲西一带,出土罐壶等遗物多印有带状网纹及铺首装饰,具有吴、西晋时期典型特征。

越窑: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慈溪窑: 在今浙江慈溪杜湖滨湖地带,故名。为新发现的一处青瓷产地,与余姚毗邻。产品以壶类较多,壶有多种式样,腹部多有刻花与划花装饰,肩部多带双系,系面也有多种纹饰;釉色多呈青灰,色调特殊,但瓷质松脆易破。

宁波窑: 在今浙江宁波,故名。已发现郭堂岙、云湖及小洞岙三处窑址,以郭堂岙窑烧瓷历史最早,东汉后期即烧青瓷、黑瓷,与上虞、小仙坛窑近似。云湖与郭堂岙隔岭相望,烧瓷始于东晋终于南朝,以青瓷为主,有少量褐釉。小洞岙窑标本具唐代特征,以碗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数印有双鱼纹;有于碗口里外饰以半圆形褐色斑点者,与金华地区唐婺州窑有相同处。

勤县窑: 在今浙江勤县,故名。已发现小白市、沙叶河及郭家峙三处,以小白市窑历史为早,烧瓷在东晋、南朝时期;另两处均为五代、北宋时期。造型、纹饰及支烧方法与余姚上林湖越窑极其近似,所烧瓷器多供吴越王钱氏进贡之用。

上虞窑: 在今浙江上虞,故名。已发现窑址达三百处以上,是国内发现窑址最多的县。烧瓷自东汉迄于宋。东汉小仙坛窑址出上标本,已具备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当时除烧青瓷外,还烧黑瓷。三国、两晋、南朝窑址也发现很多,江苏墓葬出土有上虞窑带纪年铭文的瓷器。五代到宋代窑址最多,所烧瓷器与邻近地区余姚、宁波、勤县等窑关系密切,造型、纹饰有共同点,同属以余姚上林湖越窑为主的越州窑系,吴越王钱氏用以供奉的瓷器,绝大部分都取给于这些瓷窑。

象山窑: 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据明清著录谓烧白瓷,似定窑瓷器而粗;经查,判明唐已烧青瓷。遗址面积不大,遗留标本不多,所烧以盘碗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与浙江丽水、吴兴、余姚等窑相同,属唐代前期流行式样。

东阳窑: 在今浙江东阳,故名。六十年代发现窑址九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始烧于唐而终于宋,其地属婺州,所烧瓷器属婺州窑系。

婺州窑: 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五朱堂窑有青釉褐斑标本。唐代遗址共发现四处,以生产茶碗出名,造型有习见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壶及双系罐,有黑渴釉及青釉褐斑装饰。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评语。

武义窑: 在今浙江武义,故名。文献未见记载,近年经调查在境内发现青瓷窑址数十处,绝大部分均属宋代,烧瓷以碗较多,碗里多刻花篦点纹装饰,外部刻复线纹,这类碗盛行于宋元时期,在浙闽瓷窑发现最多。元代遗址多烧龙泉釉盘碗,器里中心多印阴纹花卉,偶有带八思巴文者,为数不多。

临海窑: 在今浙江临海,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均烧青瓷。一在五孔岙,烧瓷在南朝到初唐之间,所烧瓷器以碗为主;一在许市,烧瓷在五代到北宋之间,器物胎簿,釉色青绿,有雕镂极精的香薰,属越窑系。

黄岩窑: 在今浙江黄岩,故名。烧瓷于五代未到北宋。五十年代发现竺家岭、牌坊山等八处窑址,以生家岭窑遗址面积最大,遗物最为丰富,属越窑系。器物纹饰题材以刻花花卉为主,鹦鹉纹在越窑系瓷窑中比较常见,但多为细线条划花,黄岩窑为刻花线条粗放,纹饰生动,富有特色。

温州窑: 在今浙江温州西山一带,故名。遗址面积较大, 烧瓷在唐宋时期。所烧瓷器受到瓯窑和越窑一定影响,胎釉色调较浅,保留了早期缥瓷固有传统;粗线条划花以及支烧方法与越窑有共同点。宋代盘碗多带刻花划 花装饰,支烧工具亦与越窑系大体相似。

丽水窑: 在今浙江丽水,故名。已发现窑址二十余处,早期遗址在吕步坑,始烧于南朝后期到唐;元代窑址发现较多,均属龙泉窑系,保定窑器里心多印蒙古官书八思巴文;龙泉大窑、安仁口及武义等三处窑址也有这类文字出土,多为阴文,印于花卉纹饰之中,保定窑为大字。

泰顺窑: 在今浙江泰顺,故名。烧青白瓷,复烧窑具口大底小,是完整的整体,装坯时先装小器,依大小可装九件,上面一件口径最大。所烧器物釉色偏灰,器里有简练的刻花纹饰。

江山窑: 在今浙江江山,故名。烧瓷从宋代到清代,因地距江西较近,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造型纹饰与江西有近似之处,同时兼烧少量青瓷、黑瓷。元末以至明清两代烧青花瓷,经过测定分析,所用钻矿与江山县产者近似。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兄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 "弟窑"。两窑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此后有关两窑的著录渐多,均源于此。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星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经多次调查与发掘,迄未发现传世哥窑标本,哥窑是否属于龙泉窑系统的问题还有待于证实。(弟窑即"哥窑")

萧县窑: 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始烧于唐代,烧白、黑、黄釉器物;宋代主要烧白瓷。白土镇曾采集到白瓷瓶一件,瓶身刻 "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三十六宇,由此得知金代此窑仍烧白瓷。

宿州窑: 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 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泅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明清两代文献著 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泅州窑: 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栖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谓泅州 窑在洒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寿州窑: 在寿州境内(今安微淮南高塘湖滨湖一带,唐属青州),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共发现隋唐 窑址六处。管家咀最早,隋代开始烧青瓷,有贴花、划花装饰;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黄色,与唐代陆羽《茶经》所说的"寿州瓷黄"特征吻合。

繁昌窑: 在今安徽繁昌,故名。始烧于宋代,五十年代在繁昌柯家冲发现青白瓷窑址十一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胎较薄,釉光润,无纹饰者多。安微合肥、桐城、铜陵、枞阳及宿松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来自景德镇,有的为繁昌窑产品。

长沙窑: 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故名。共发现窑址十余处,烧瓷多在唐至五代,为唐代重点瓷窑。品种以青釉为主,兼烧少量褐釉、酱釉、绿釉和白釉等;装饰有釉下彩绘、印花、贴花和彩色斑点几种。釉下彩绘创始于长沙窑,中唐时开始出现单一的釉下褐彩,后演进列褐绿两种彩色;以彩色斑点作装饰的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园景、双鱼相葡萄,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长沙窑瓷器唐时畅销海内外,在今日本、南朝鲜、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地都有出土,南朝鲜出土两件带铭文注子,一书。"卞家小口天下有名",一书"郑家小口天下第一",富有商品宣传特色。

湘阴窑: 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 一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 隋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窑的一部分。鸟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 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湖 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遗址,均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杨梅亭等三处窑址也改烧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蓖花、蓖点等技法;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元代创烧青花、釉里红釉下彩装饰新品种。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玉、石、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丰城窑: 在今江西丰城寺前山--带,故名。始烧于东晋,历经南朝至唐代,早期所烧器物与江西地区东晋、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隋代高足盘心印有多种花叶纹饰,其造型纹饰与各地青瓷大体相同。唐代釉有青、褐二色,与陆羽《茶经》记载"洪州窑瓷褐"基本一致;唐时丰城属洪州,故此窑即唐代的洪州窑。

南丰窑: 在今江西南丰,故名。最早见于元代蒋祁《陶纪略》一书,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此窑。六十年代发现,七十年代再作调查,判明为专烧青白瓷单一品种的瓷窑。 始烧于宋代,所烧器物以盘碗为主,尚有注壶、盏托、盒子与枕,装饰以刻花居多,有剔刻月梅纹的,有酱口刻花碗,为其他青白瓷窑所不见。

吉州窑: 也称"永和窑"。在吉州境内(今江西吉安永和镇),故名。是江南地区名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二十余处,始烧于五代,宋元时期有较大发展。品种丰富,有青白瓷、黑釉、青釉、酱釉、绿釉及白地黑花等。复烧方法与印花装饰借鉴于北方定窑,白地黑花来源于河北磁州窑。玳瑁釉、剪纸贴花以及窑变花釉是其特色,剪纸贴花纹饰题材有双龙、飞凤、梅花、朵花以及福寿康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四字古语。六十年代以来江西地区宋墓出土不少此窑瓷器,南昌南宋嘉定二年(1209)墓葬出土的莲花纹炉及奔鹿纹盖罐,对于判断窑址及同类出土器物的烧制时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赣州窑: 在今江西赣州,故名。始烧于宋代,烧青白瓷,有刻花纹饰;元代烧青白瓷、黑釉及龙泉釉。发现的高足怀与柳斗杯有地区特色;杯里施釉,外部划刻柳斗纹,不施袖,颈部有凸起白色乳丁一周。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元代沉船一艘,打捞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还有赣州窑柳斗杯及吉州窑白地黑花瓶等。

陶窑: 唐代景德镇陶玉主持的瓷窑。始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 润,镇锺秀里人陶氏所烧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但景德镇发现古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时期,未发现唐代遗址《景德镇陶录》所记陶窑尚待证实。

霍窑: 唐代景德镇霍仲初主持的瓷窑。最早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 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霍窑迄今未发现,据景德镇已发现的三处五代时期窑址标本看,青瓷白瓷都采用迭烧法,碗心碗足都有支烧痕。迭烧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唐武德四年(621)约早于五代三百年左右,其烧瓷办法可能更为原始。书载以此瓷进御,为一疑问。

御土窑:元代景德镇烧造贡瓷之窑。见于元孔齐《至丘直记》"饶州御土"条云,"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上作盘、盂、碗、碟、壶、注、怀、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同书"窑器不足珍"条又云:"尝议旧定器官窑皆不足为珍玩,盖予真有所见也。在家时表兄沈子成日余干州归,携至旧御土窑器径尺肉碟二个,云是三十年前所造者,其质与色绝类定器之中等者,博古诸往往不能辨。" 据此可知,元代御上窑既烧贡御器皿,又仿烧定窑大盘。

御窑厂: 也称"御器厂"。在今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洪武(1368一1398)间设,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造瓷器。明代 派宦官主持窑务,清代派监窑官监督烧造。所烧瓷器质量精工,不计工本,动辄以万计,仅宣德、嘉靖年间所烧瓷器即达八十万件。产品也称"官窑器",是对民窑器而言;官窑器多按颁发式样承做,不同时期有不同造型与纹饰,但龙凤纹占很大比重,底部多书写"大明□□年制"或"大清□□年制"六字款。

民窑: 民间经营的瓷窑。历代瓷窑绝大多数都属民窑。五代时期出现官办瓷器,宋代有汴京官窑相修内司官窑的命名。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御窑厂,但民窑仍大量存在。民窑生产的瓷器也称"客货",造型纹饰不受官府拘 束风格与官窑瓷器迎然不同,题材丰富,画笔自由奔放。清康熙时青花、五彩瓷器上的历史故事画大量出现,有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空城计、西厢记等。蓝彩、黑彩、金彩的使用,使彩瓷更加辉煌灿烂,五彩品种由此得到新的发展。

枢府窑: 元代官府在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及盘碗,也有"枢府型"之称。带枢府字铭的瓷器是元代官府机构定烧 器物。宋代有枢密院,元代因之,但无"枢府"机构名称。枢府窑瓷器绝大多数均为印花,纹饰有云龙、飞凤、云雁、缠枝莲等。景德镇湖田窑元代瓷窑遗址发掘时,出土有大量枢府窑瓷器。

祟安窑: 在今福建崇安,故名。已发现窑址十一处,属宋代者八处。因距建阳较近,发现有专烧黑瓷的窑址,造型与建窑相似;烧青白瓷者发现两处,出土器物有盘、碗、杯、碟、洗及盒,质量以苑埂窑所烧者为精。因地邻江西,青白瓷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

浦城窑: 在今福建浦城,故名。烧瓷约在南宋到元代前期。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碗窑背,烧青瓷,遗物以碗最 多,瓶、罐等器少量发现,有双耳活环扁瓶,瓶身两面印福寿字,这种瓶在距浦城较近的浙江龙泉窑有大量烧 制,可见受龙泉窑一定影响;一在大口村,以青白瓷为主,器身多印有阳纹装饰。

光泽窑: 在今福建光泽,故名。五十年代在茅店发现宋代窑址一处,遗物有青白瓷及黑瓷两类,青白瓷数量多, 胎洁白,造型多种多样,装饰仅印花一种,纹饰题材有双凤、飞鹤、蝴蝶、双鱼、水藻及花卉,釉色有的偏灰,有的偏黄;黑瓷多为各式茶盏,有兔毫与酱斑,但为数不多。

建阳窑: 旧称"建窑"。在今福建建阳,故名。创烧于宋代,建国以来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十余处。对水吉窑进 行重点发掘。宋代饮茶最受人欢迎的兔毫盏,就出产在这里。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窑址里出土有碗底刻"供御"、"进盏"字铭的茶盏。以后发掘时又发现黑瓷堆积层下面有青瓷堆积,这表明建阳窑烧黑瓷前曾烧过青瓷,后改烧黑瓷,专门烧制供饮茶用的黑瓷茶盏。 (建窑: 即"建阳窑")

连江窑: 在今福建连江,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建国初在浦口、魁歧发现宋元时期窑址群。浦口镇所属井头里、锦上窑及西山顶三处遗址均烧青白瓷,有精粗之分,精看为白胎,数量较少,粗者釉偏灰。三处遗址也烧少量青瓷碗,碗里饰以刻花蓖划纹,碗外刻复线。烧这类碗的瓷窑福建发现很多;也发现有仿浙江龙泉窑浮雕莲瓣纹碗的,胎釉纹饰均很相似。

闽清窑: 在今福建闽清,故名。烧瓷于宋元两代,共发现遗址四处,专烧青白瓷,胎质坚细,造型多样,纹饰较丰富,釉星浅灰色,青的色调少,有福建地区特色。

福清窑: 在今福建福清,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五十年代在县东门外东张区发现宋代窑址五处,均烧青釉刻花蓖点纹及黑瓷两类器物,风格与福建各地宋代同类窑址出土遗物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莆田窑: 在今福建莆田,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县东十二公里西天尾,遗物全系元代青瓷盘碗,器物里心多印阴纹折枝花卉,也有灵芝纹,发现数量较少,制做稍粗;一在县西南三十八公里许山,遗址面积较大,专烧青白瓷,遗物为元代盘碗及洗等器皿,变形少,釉色好,器底部与德化窑接近,纹饰多印花,有莲瓣、蝴蝶及十字纹。

仙游窑: 在今福建仙游,故名。窑址于1953年发现,遗留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标本,属宋代瓷窑。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兴化府志》之卷十二:"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器皿颇佳;……北洋澄林有瓷窑 烧粗碗碟;南洋獭溪有瓷窑烧酒缸花盆等器;景德里又有瓦窑专烧砖瓦,阖郡资以为用。" 据此可知仙游窑烧瓷历史较长,明代中期窑场已有多处,分别烧制细瓷、粗瓷以至砖瓦等,但明代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德化窑: 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安溪窑: 在今福建安溪,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最早见于明嘉靖《安溪县志》记述嘉靖 (1522一1566)前烧粗青瓷。经普查共发现窑址一百二十八处,属宋元时期的有二十三处,明清两代者一百零五处。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有各式盘、碗、瓶、壶、盒 子、军持等器,盒子有大小各种形式,印纹线条比德化窑粗,军持腹部比较丰满。胎较厚,瓶身有施酱彩者,是其特色。明代窑址中有烧青花的多处,有于盘心写 "一叶得秋意,新春再芳菲"诗旬的;青花盘的圈足多有砂粒,也有红绿彩绘花卉纹碗,均属于明末清初产品,在外销瓷器中颇引人注目。

同安窑: 在今福建同安,故名。是闽南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窑址面积大,产品质量精。东烧尾窑为唐代遗 址,烧青釉厚胎平底碗。汀溪水库附近的三处宋元时期窑址遗物极丰富。宋代以青瓷出主要比重,在盘碗等器 的里部都有刻花蓖划纹饰,碗外刻复线装饰,釉色多数偏黄。盘心印阴纹双鱼的则已具有明显元代作风;此外 还烧青白瓷,纹饰与青瓷基本相同,碗心修坯时多有一个小圆窝,瓶罐的外部多刻划由细线条复线交又的斜十 字形纹。南宋时大量外销,日本北九州出土有不少同安窑的完整盘碗及大量残破标本。

泉州窑: 在今福建泉州,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十一处,烧瓷均在宋元时期。 在东门外碗窑乡的两处,主要烧青白瓷,青瓷也占一定比例。西门外磁灶乡的九处,有青釉和黑釉租瓷,素烧 印纹坯发现较多,另有黑釉、绿釉军持,形式与菲律宾出土者完全相同,属蜘蛛山窑产品。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童子山窑,是专烧青黄釉褐色彩绘大盆的盆窑,盆有直口与折沿两种形式,盆里多画折枝花卉纹,有写寿山福海或写诗句的。日本福冈曾出土童子山窑彩绘盆完整器物。

南安窑: 在今福建南安,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已发现唐代至清代窑址五十三处。其中宋代有四十七处,烧青瓷,装饰特征与同安窑相同,青白瓷以各式盘碗居多;盒子造型较丰富,与德化、安溪两窑不 同,盒身较高,胎较厚,有瓜式与刻直线者,印花者极少。

潮安窑: 在潮州境内(今广东潮安),故名。经多次调查与,重点发掘,判明始烧于唐代,在南郊、西郊有青瓷窑址三处;北宋除南郊、西郊有窑址外,笔架山还有窑址群,都以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青白瓷各类器皿几无不具备,以喇叭口细长流的壶及浮雕莲瓣炉最具特色。解放前出土有四件带北宋纪年铭文的青白瓷造像,头眼须部点以黑褐色彩。这类带褐彩装饰的青白瓷,在广州西村及南海官窑也有发现,福建、江西也发现有类似器物,可见在北宋时期东南沿海地区较为流行。曾以外销为主,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古遗址里均有潮安窑瓷器出 。

惠阳窑: 在惠州境内(今广东惠阳),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窑头山,创烧于宋代,以青白瓷为主,釉色不 稳定,有青白、偏青、淡黄与浅灰各色,装饰有印花、刻花两种,纹饰题材内容丰富,造型多种多样;一在白马山,创烧于明中期,专烧青瓷,碗外刻菊瓣纹,里印福寿字,这类青瓷浙江龙泉窑大量生产,白马山窑应属龙泉窑系。

西村窑: 在今广州西村,故名。所产瓷器多数外销,五十年代对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与清理。始烧于宋代,有青白瓷、青瓷及黑瓷三种,以青白瓷为主,器物造型繁多,凤头壶及刻花折沿大盘可代表其特色;青瓷印花缠枝菊纹碗与陕西耀州窑风格相同,显系受后者影响。青白瓷宋代大量外销,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遗址出土瓷器 中,均有发现。

兴安窑: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严关附近,故名。始烧于宋代,地面遗物以青瓷占主要比重,尚有黑釉及玳瑁釉标本;装饰乡为印花,印纹陶范也有发现,印花碗有荷花流水纹及福海寿山字铭。

永福窑: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城厢镇窑田岭一带。是七十年代新发现的宋代窑址,专烧青瓷,遗物有碗、 盏、碟、壶、罐等器,碗里多印缠校、折枝花卉纹饰,釉色较稳定,大都为青黄色,印花碗用迭烧法,碗心都粘有五个支烧痕。

藤县窑: 在藤州境内(今广西仕族自治区藤县),故名。发现窑址两处:一在雅窑村,建于晚唐五代时期,遗址有青黄及酱褐釉器物;一在中和杆,烧青白瓷单一品种,有盘、碗、碟、盏、盒、壶、钵、灯、炉、枕等器物。胎质细洁而薄,釉质细润,色偏白;碗里多刻花印花装饰,遗址出土有完整印纹陶范,制作极规整。

容县窑: 在容州境内(今广西仕族自治区容县),故名。建于宋代,发现两处窑址,一在县西,烧青白瓷,遗物以碗最多,此外尚有杯、盏、盘、壶、钵等器;一在县东,主要烧绿釉,绿的色调与低温铅釉者不同,遗物有印花缠枝菊纹小碗,纹饰布局一如北方耀州窑系风格,唯胎白而薄,釉色翠绿艳美。

广元窑: 在今四川广元磁窑铺,故名。始烧于宋元时期,烧瓷品种较多,有黑釉、绿釉、黄釉和黄釉褐花,以黑釉产量最大。建窑兔毫盏、吉州窑玳瑁釉、赣州窑刻纹柳斗罐以及北方黑釉凸线纹罐等,此窑也都烧造,在四川瓷窑中极少见。

大邑窑: 在今四川大邑,故名。为唐代四川地区白瓷产地。最早见于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 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据此大邑白瓷碗当具胎薄、质坚、音脆和釉白如雪等特征,与唐代著名邢窑白瓷极为相似。但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四川地区唐代墓葬中也无此窑白瓷出土。

邛窑: 在耶州境内(今四川邛崃什坊堂),故名。为唐代四川川西地区早期瓷窑之一。建国后经多次调查,窑址以固驿窑烧瓷最早,遗物有南朝及隋代作风;什坊堂窑遗址面积较大,遗物具有典型唐代风格,有青釉、青釉 褐绿斑、青釉渴绿彩绘等装饰品种,与湖南唐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造型多样,有瓶、壶、罐、洗、盘、碗等器,还有小件雕塑、各种动物禽鸟、杂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态生动。

成都窑: 在今四川成都通惠门外青羊宫,故名。五十年代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于南朝,唐代遗物有 在浅黄釉下施加褐绿彩小斑点的,与邛窑有相似之处, 唯釉层薄而不润,釉色较浅,则又不同于邛窑。

华阳窑: 也称"琉璃厂"或"琉璃厂窑"。在今四川成都华阳胜利乡一村,故名。建于宋代,烧瓷品种有黄釉及黄 釉绿彩,遗物以绿色彩绘较多,有黄釉绿彩大盆,盆里中心刻双鱼纹,两鱼逆水并游,辅以水草,线条自然流畅,有较高水平。 (玻璃厂:即"华阳窑")

彭县客: 在彭州境内(今四川彭县),故名。建于宋代,专烧白瓷。1977年对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出土瓷片有刻花及印花装饰,纹饰有与河北曲阳宋定窑近似者,采用覆烧方法,应属定窑系。出土还有南宋绍兴及嘉泰铜钱,对判断烧瓷年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玉溪窑: 在今云南玉溪,故名。始烧于宋元,而止于明,共发现三处窑址,均烧青釉和青花瓷器。青釉有印花。花及无纹饰三种,印花多阳纹花卉,划花为云纹与水波纹;青花瓷器釉色与青瓷相同,纹饰有鱼藻、折枝花卉及四佛杵等纹;器皿以盘碗为多,还有玉壶春瓶、罐等。

秘色窑: 即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的浙江余姚上林湖越窑。秘色之名始见于晚唐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诗》,唐人对此未加注释;南宋赵德磅《侯靖录》释为:"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彭窑: 元代彭均宝在山西霍县设窑烧制仿古定器折腰式白瓷之代称。其器体薄尚素,土脉细白续腻,与定窑白瓷相似,但比青口欠滋润,极脆,时称"新定窑"或"霍器"。

郎窑: 清初郎廷极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窑及其所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瓷器仿古暗合,摹仿明永乐、宣德红釉烧制,釉水颜色,桔皮傻眼几可乱真,款字也酷肖,极难辨识。刘廷玑《在园杂记》谈及此事,事距郎廷极督造瓷器时间很近,极可能系刘所目睹。

臧窑: 清初臧应选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窑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所烧瓷器诸色兼备,有蛇皮青、缮鱼黄、积翠、黄斑点、浅红、浅绿、浅紫、吹红、吹青等,以前四种色釉为最佳;其五色、青花及插金、洋彩,皆精妙入神。

熊窑: 清初熊姓所创烧的瓷窑及其所烧制的瓷器之代称。据清代刘廷讥《在园杂记》:"近复郎窑为贵……更有熊窑亦不多让。"可推知姓熊与郎廷极同为清康熙时人,熊窑烧瓷似也在康熙后期。清末寂园叟《陶雅》有"吴音读雍如熊,遂目粉彩为熊窑"一说,近入也有称雍正民窑粉彩为熊窑者,似谓熊窑只烧粉彩。但据清宫造办处雍正年间档案,熊窑有梅椿笔山、蕉叶笔捵、海棠式洗、纸槌瓶、双耳小瓶、双耳扁瓶及冰裂纹圆笔洗等,就 造型看多属文房用品,系仿汝、仿官、仿哥或其他色釉品种,并非粉彩。

唐窑: 清代唐英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器有仿古各釉色,悉能巧合,又创制洋紫、冻青、银洋彩、水墨鸟金、珐琅、洋彩、黑地五彩、蓝花、黑花描金、窑变等,集釉色美之大成。其制瓷特技如搂空转心、天地交泰、玲咙透雕等,已臻妙境;所制各类工艺品及蟹螺等象生瓷形神兼备。且有自制诗、画及各体书;制成屏对,颇为精雅。

年窑: 清代年希尧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器多蛋青色,洁白莹素,兼有青彩、 描银、暗花等,玲咙剔透。尚有仿古瓷器,也巧于精制。

历代陶瓷款识


历代陶瓷器的款识是物质文化同精神文化的结合点。在古陶瓷研究中与造型、胎釉、纹饰、烧制工艺一样,是鉴定古陶瓷的年代、窑口、质量等方面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地了解历代陶瓷款识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如款式、书写内容及题款工艺手段、字体等,可以为古陶瓷的鉴定辨伪提 供科学的依据。

古代款识最早反映在青铜器的铭文上。在《汉书·效祀志》中记述有:“鼎细小,又有款识,”其中的“款识”说: “款,刻也;识,记也。”

又有人称: “器物上的阴文为款,阳文为识”。如张士南在《游宦记闻》 中说:“款谓阴字,是凹入者;识谓阳字,是凸出者。”还有一种说法:在内为识,在外为款。中国陶瓷器上的款识与此说法亦是相通的。从对历代陶瓷器的款识了解过程中,不难看出,在不同时代,不同晶类、不同窑口、不同的生产物质及装饰与创作工艺使用用途等,其款识的内容是干变万化的。

在题款的工艺手段上,基本分为刻划、模印和书写三种形式。如早期的青白 瓷器单色釉制品大都采取刻、雕、划手段题款。而随着釉下彩(青花、釉里红) 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金彩、墨彩……)的出现,使款识的题字也出现了与装饰材质和装饰工艺相同的使用毛笔书写的形式。如釉下青花款、釉里红款、矾红款、胭脂色款、蓝料款、金彩款等等。

在款识的种类上,又可分为用不同方法标注烧造年代的纪年款,(我国古代 瓷器款识,大部分为纪年款);题写自家斋名、室名的堂名款;标注吉祥词句或祝福、警句等的吉语款;题写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和陶店名号等的陶工款;含有寓意的纹样图案及动植物图样的花样款等等。

在款识的文字字体、书写部位、文字排列结构上,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陶瓷的款识多以文字形式表现,我国历代文字的风格演变在瓷器上都有所体 现。款识通过陶瓷这个媒体,同样表现出中国书法不朽的艺术魅力。款识文字有汉字的真、草、隶、篆及变体文字。另外还有诸如西夏、波斯、西洋、满文、藏文等的少数民族和外国文字。

历代陶瓷款识的题写部位和结构布局干变万化,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明代以前多题写于器盖、器身、器心、器底。明以后款识的格式始渐规范,除长篇题句或特殊器物个别题于口沿外,其余均题于器心或器底。而明清两代的年款排列极有规律,字数一般为四字或六字。四字两行、六字两行为官窑的排列方法;六字三行的形式为官窑民窑皆有。款识的外圈常用单圈、双圈、单框、双框或诸如云文、莲瓣等图案做为装饰。

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工艺重新面世


河南省禹州市星航钧窑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日前开窑。99件钧瓷作品的宋钧神韵征服了钧瓷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专家赵青云说,这些钧瓷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宋钧神韵的作品,失传近千年的宋代柴烧钧瓷工艺获得重生。据《许昌日报》报道,宋钧官窑遗址于1964年在禹州市东北隅古钧台附近被发现。它的发掘解决了钧瓷生产年代、命名、位置等问题,极具研究价值,现为许昌市唯一的一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被命名为1号窑炉遗址的双火膛窑,是北宋能工巧匠根据历代窑炉特点创造的专为皇室烧造钧瓷贡品的窑炉。随着宋室南渡,这种柴烧钧瓷工艺从此失传。此次星航钧窑投资10万多元兴建了一座仿宋代双火膛钧窑,复原了它的整个烧制过程。整个过程历时18个小时,共用柴4000多公斤,窑内最高温度达1300℃。

经过之前的几次小规模试验,柴烧钧瓷的成品率由10%迅速上升至50%左右。这次柴烧钧瓷,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将宋代工艺技术用现代手段记录下来。据悉,经有关部门批准,这里将成立一家古窑炉博物馆,还将把中国北方历史上存在过的10种窑炉悉数还原。(完)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在景德镇开馆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20日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的御窑厂遗址开馆,为公众欣赏古代皇家精品瓷器、了解中国精湛的制瓷技艺及其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平台。

景德镇御窑集中了元、明、清三代中国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为皇族烧出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只看到御窑瓷器的烧成品,其制作管理过程与深厚的工艺内涵却常被忽视。

为此,景德镇文化部门组织业内高水平企业,探索古代制瓷工艺,根据御窑瓷器特征,印证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经上千次试验,力图再现御窑瓷器的生产工艺,并严格按照这些工艺模拟烧造出一批产品,使普通公众也能欣赏到古代专供皇族的精品瓷器。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向元华说:“馆内展品达150多件,主要模拟明、清时期御窑厂生产的日用瓷器,再现了白鹿尊、青花抱月瓶、百碟瓶一批历史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张燕认为,这批展品在逼真度等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者对古代制瓷工艺各个环节的研究非常深入,遵循这些工艺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公之于众,有助于研究人员解决中国陶瓷考古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科技史、文化艺术史提供了一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博物馆还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游人展示制瓷工艺的历史和传承,介绍这些珍品的原料和窑具,工匠成型、彩绘、填色的制瓷过程,以及历代帝王管理窑厂、官员监督工匠制作的历史等。

博物馆位于元、明、清三代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遗址之上,这片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具有独特的文化考古价值。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埋藏落选的贡品、遗址等大量官窑标本,修复了数以千计的官窑珍品,有一批被誉为“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遗存面世。

枝江形成浙江陶瓷商人投资群


精明强干的浙江人,如今已形成枝江市的一个重要投资群体。宜昌亚泰陶瓷公司是浙江商人合伙创办的股份制企业,也是最早落户该市的民营企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128万元。据介绍,仅投资超过3000万元以上、纳入该市直属规模的企业就有9家。他们在枝江的投资涉及纺织、化纤、印刷包装、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去年销售总收入近3亿元。

浙江是全国发展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浙江商人逐渐将投资目光转向中西部,枝江市成为较为理想的投资洼地。该市借此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多次组团赴浙进行招商宣传,终于使大批浙商纷纷落“枝”。今年3月,浙江温州五金商会组团到该市洽谈,拟将温州制锁行业30多家企业整体迁往该市楚天工业园,计划斥资20亿元,建设中国“西部锁都”,目前已有一家企业签订1亿元投资协议。

浙商在枝江的创业发展事实,看得见,摸得着,成为现成的“招商名片”,因此带动了该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据了解,去年该市共引进重点项目65个,计划投资42亿元,已完成投资21.3亿元。

牛羊满圈窑工情


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历代各地窑厂烧制的各种日用陶具和观赏瓷瓶千姿百态、包罗万象。但是,一些使用时间较短的陶瓷器具,如火柴缸,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史料记载也基本处于空白。

火柴缸,顾名思义就是盛放使用火柴的瓷缸。早期火柴用易燃黄磷制作,在墙上和鞋底粗糙处都可以擦燃,俗称摩擦火柴。为了使火柴摩擦方便雅致一些,晚清时期,河北四大名窑的磁州、定州、井陉、邢窑在烧制瓷器时,也顺带制作了各种青花瓷火柴缸,放置客厅、居室供使用,既美观又实用。

青花瓷火柴缸形状大多呈圆形,也有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状。火柴缸内壁上釉,可存放火柴。外壁上半部印有青花图案,有花卉、动物和纹饰等多种图案;下半部涂上粗砂,取火柴在外壁粗砂处一摩擦便可取火。火柴缸作为一般的民用器具,属小件日用品,所以大多烧制于民窑。它们虽然比较粗犷古朴,不能与官窑生产的雍容华贵的高档瓷器相媲美。但由于来自民窑,没有官窑生产的条条框框限制和束缚,赋予了民间工匠艺人自由发挥和想象的广阔天地,所以各种火柴缸的设计图案和造型贴近现实生活,极富乡村情趣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如工匠在火柴缸上画了牛、羊、猪、兔等畜生家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体现了普通百姓渴望牛羊满圈、人丁兴旺的小康日子(图上)。还有一款长圆形火柴缸,工匠做了两个孩童俯在缸边玩耍,在他们背部涂上粗砂以供摩擦,煞是好玩(图下),窑工们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释放。

由于摩擦火柴使用时间短,火柴缸历史也就一晃而过,基本上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成为陶瓷制造业一段尘封和遗漏的历史。从使用地域来看,摩擦火柴在气候干燥时比较好使用,所以火柴缸大都在我国北方一带使用。而江南、华南一带由于气候潮湿,加之有黄梅雨季,裸放的火柴梗易受潮,不便使用火柴缸。因此,南方人一般对此不太了解,一些资深瓷器专家还误以为是笔洗了。现在,存世不多的火柴缸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有人专题收藏并研究。小小火柴缸,以其古朴典雅、稀少罕见,谱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陶瓷历史。

人物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4月18日下午,由中共禅城区委宣传部、南庄镇人民政府主办,南庄镇宣传办公室、佛山市华夏陶瓷博览城有限公司、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承办的“浙江龙泉青瓷品鉴与收藏 大师文化沙龙日”在华夏陶瓷博览城二楼的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当代陶瓷是艺术投资的“潜力股”,06年底开始,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国内近1亿的艺术品投资于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比例居前,未来几年内瓷器价格将依然保持高涨的趋势,瓷器投资正当时。但另一方面国内的古瓷收藏又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是精品瓷器价格高不可攀,目前精品官窑的青花、粉彩价格动辄百万元以上,一般收藏者难以望其项背;二是珍品真品存世极少,瓷器造假猖獗,收藏古瓷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三是起点高,投入大,投资周期和回报率难以预期,盈利不易。

有人说,当代瓷器即使工艺水平高,但毕竟不是古董,升值空间有限。其实不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张守智先生谈到,从近些年现代陶瓷大师精品的价值曲线可以判断,价值呈加速上升之势。以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千元以上,90年代末在1万-3万,而2006年已攀升至10万-20万。

“盛世话收藏”在理想的大投资领域的影响下,虽然陶瓷市场长江以南较上海、北京市场不成熟,但前景是机遇与挑战并重的一年。

现代龙泉青瓷,以毛正聪、徐定昌、陈爱明等大师为代表,在继承龙泉青瓷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粉青、梅子青釉层丰富细腻,滋润如玉,是当代青瓷最高境界。随着今年龙泉大师的评级,更进一步将青瓷成为今年收藏界炽热的新贵。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泉青瓷,记者现场采访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时间】2010年4月18日

【地点】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采访嘉宾】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

【记者】余冰

【记者】陈老师,您好!

【陈老师】您好!

【记者】陈老师,这次来到佛山参加浙江龙泉青瓷精品展有什么感受呢?

【陈老师】我是第一次来佛山,之前跟冼总在龙泉接触过一两次。这次来给我的感受主要是整个佛山的面貌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整个陶瓷氛围也很好。今天看了这个展览,和刚才跟大家谈龙泉青瓷,那么作为龙泉青瓷的工作者的话,我们想把龙泉青瓷更好的传承好、继承好。这需要一个平台,陶瓷艺术交流中心就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平台,我们接下来就会在这个基础上面,把龙泉青瓷宣传好。这是我们现在一批人的责任,把它当作一种责任来做。

【记者】现在,陶瓷行业走低碳环保路线,加上我们对龙泉青瓷生产过程不是很了解,陈老师能否跟我们说一下龙泉青瓷在环保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陈老师】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还不是大批量的,作为大师的各个作坊很多都是艺术瓷,向个人作品这一方向去发展。龙泉从环保的这一角度来讲,龙泉窑的瓷土、釉料都是当地的原材料,不添加化工原料,所以材料的形成都是当地最原始的一些材料,包括烧成。所以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喜欢龙泉青瓷,收藏龙泉青瓷。它的釉的颜色就是来自龙泉大自然,跟大自然的颜色是融在一起的。您们要是有机会去龙泉看看,看到龙泉青瓷、龙泉的山、龙泉的水,您就知道龙泉青瓷为什么这么漂亮,它就是龙泉山水,大自然的颜色。

【记者】陈老师第一次来到佛山,对我们佛山有什么印象呢?

【陈老师】因为时间比较短,其他地方还没去,但今天的展会气势大,宣传活动很多,发展空间应该很大。大家都是陶瓷,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肯定会有共同语言的。

【记者】佛山也作为一个陶都,陈老师有没有到佛山来宣传龙泉青瓷的想法呢?

【陈老师】这个想法是有的。我们也想在中国(佛山)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龙泉青瓷及其传统文化,在艺术品的市场上,我们会努力把它打造的更好,不光是艺术的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在支持着我们把它做得更好。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更大型的活动,不只是组织几个人,更多的是一批人,包括省级大师,国家大师,还有中青年,让更多的人了解龙泉青瓷。

【记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中国陶瓷创造一个新辉煌。非常感谢陈老师接受本次的采访。

【陈老师】谢谢!

陈爱明大师与记者

陈爱明大师与记者

历代各个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观察到不明显的气泡。唐代陶瓷如邢窑、长沙窑、邛窑等器物表面一般无明显气泡;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一般只在底足和口沿等局部釉厚处才有细密均匀的小气泡,也有个别器物全身均匀分布密集的小气泡;越窑青瓷的釉面浑身都均匀分布有隐约的密集小气泡,局部釉厚处则清晰可见。宋代陶瓷中的定窑和磁州窑瓷器,以及一些属于定窑系和磁州窑系的瓷器,釉面一般无明显气泡。此外,黑瓷诸窑,如建窑、吉州窑等器物的釉表面一般也无明显气泡,耀州窑黑瓷的釉中虽有密集的小气泡,但由于气泡是在黑釉之中,肉眼看起来并不明显。宋代影青瓷,有很大一部分无明显气泡,部分器物的釉面有分布均匀的密集细小气泡,仅有少数釉层较厚的器物或施釉不均的器物气泡较明显。宋代龙泉青瓷的釉面均有密集的小气泡,但因年代和釉质不同略有差别,北宋龙泉青瓷的釉层较薄,釉的润泽感不强,釉中的气泡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显得略大且稀疏;南宋龙泉青瓷由于使用的是石灰碱釉,釉层肥厚滋润,釉中的细小气泡密集且均匀分布,粉青釉由于釉色纯正,施釉均匀,釉中气泡看起来不如梅子青釉明显。宋代陶瓷中具有典型气泡特征的主要有汝窑、钧窑和耀州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汝窑有多种釉色,由于釉色不同,气泡特点也有差异,除常见的稀疏较大气泡外,也有的气泡较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也有的釉中无明显气泡。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钧窑瓷器的气泡,在器物全身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的部位较明显,有的部位却不明显,也有的钧窑器物通体都无明显的气泡。耀州窑瓷器的气泡可分为两种,一种气泡细小且密集均匀分布,看起来并不明显;另一种气泡较大,分布稀疏、有层次感,看起来比较清晰,此种气泡的特征最为典型。有的器物上同时有两种不同特征的气泡,也有的器物上只有其中一种气泡(图4、宋代耀州窑青釉印花碗,图5、宋代耀州青瓷钵,图6、新仿耀州窑青瓷碗)。此外,元、明、清青花及单色釉瓷器,釉中有气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浙江历代陶瓷名窑工艺的研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浙江历代陶瓷名窑工艺的研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