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分类 > 导航 >

瓷器分类

瓷器分类

瓷砖分类 瓷砖的分类 古代瓷器分类

2020-08-25

瓷砖分类。

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每一大类又有若干品种,主要有:

(一)碗

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1、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置半月形双耳,亦有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多为青花瓷。

3、注碗 温洒用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4、盏 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

5、茶船 放茶盏的用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

(二)盘

盘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方形转角式和花形攒盘等。六朝时已有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绿红、紫等单色釉盘。也有在单色釉上饰以印花、刻花和划花纹饰的。明清景德镇窑又烧制了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装饰的盘。

1、攒盘 用以盛放干鲜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的大盘。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素三彩和五彩器为多。式样有圆形、六方、八方形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

2、高足盘 盘心下承以高足。一般高足盘的造型是洗口、盘心平坦,盘以下承以喇叭形高足。最早见于隋代青釉高足盘,多数在盘心印图案或朵花纹样。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多烧制青花与釉上彩绘高足盘。

(三)杯

1、高足杯 杯身小,下承以高足,故名。饮酒用具。明代景德镇窑烧制青花高足杯、斗彩高足杯。宣德青花海水红龙纹高足杯、成化斗彩缠枝莲纹、葡萄纹高足杯是精粹之品。清代以青花高足杯居多。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面置半月形双耳,亦称“耳杯”。古代饮酒用具。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有大量青瓷羽觞,南北朝时羽觞数量减少,形状如两端微尖略上翘的船形。

3、压手杯 明代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是明永乐时独有的名贵器物。杯身绘青花缠枝莲纹饰,杯内心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款形有花心、鸳鸯心、双狮戏球三种。

4、高士杯 明成化斗彩杯之一。饮酒用具。直口沿边微撇,口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造型小巧丰腴。所谓“高士杯”是杯身绘有文人行乐的图画,如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等。

5、三秋杯 明成化斗彩杯的一种,敞口、浅斜式腹壁、圈足,杯身以秋菊、蝶、草组成画面,故名三秋杯。色彩以青花色勒,草花和飞蝶轮廓,以鹅黄、紫红、姹紫点染飞蝶和花蕊。杯形秀巧,画面素雅,为明瓷珍品。

6、爵杯 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立柱,一旁有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四)瓶

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蟠龙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象耳折方瓶、鹅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凤尾瓶、灯笼瓶、象腿瓶,双陆瓶,转心瓶,转颈瓶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五)盒

一种由盖、底组合成或如抽屉的盛器,装放食物、药品或化妆品用具等。按用途分,有食品盒、香盒、粉盒、药盒、镜盒、油盒、黛盒、 盒、文具盒、棋盒等。其形制有圆形、长方、八角形、瓜形、石榴式、桃式、双鸟式、方胜式、银锭式、朵花式、镂空式、委角式、菊瓣式、筒式等。还有在大盒内套小盒的“子母盒”和多节套装的“套盒”等。唐代以后各地广为烧制。以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釉盒产量最大,盒底部多印有某家盒子记的作坊标记。

(六)罐

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点是口径大腹丰且深,胫部内收,大底足。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了多种式样、多种装饰的瓷罐。如瓜棱罐、折方罐、鸡心罐、天字罐、撞罐、月牙罐、冰梅罐、蟋蟀罐、鼓式罐等等。以青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装饰,精致华美。

(七)壶

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西亚的扁壶、鸡头壶、唾壶,唐代的凤头壶、皮囊壶,辽代的鸡冠壶、马镫壶等。壶式的演变是: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龙柄、凤柄、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等。

(八)尊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 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等等。

(九)

古代 洗用具之一。造型为圆形,口部前侧有较宽的出水流,平底或圈足。最早见于汉代,此后历代瓷窑多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的蓝釉描金 、釉里红雁纹 、蓝釉白花 ,都是稀世珍品。

(十)洗

古代 洗与文房用具的统称。最早见于西晋青釉制品,敞口、宽折沿、阔腹直壁、平底。洗沿和里心多刻画水波纹。宋代以后均有烧制。如仿古铜器式样的青釉双鱼洗耳恭听、鼓钉洗、圆洗、单柄洗、葵瓣洗、委角洗、蔗段洗耳恭听、莲花洗、桃式洗、叶式洗等。

(十一)炉

焚香用具,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造型多样,西汉时有陶质熏炉和博山炉,两晋时有青瓷熏炉,宋代南北瓷窑烧有鱼耳炉、鼓钉炉、乳钉炉、莲瓣炉、烧制下班香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青花米,以明宣德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为最。

(十二)灯

古代照明用具。陶、瓷制品均有。造型特点为上有油碗,中间承以支柱,下有底盘,盘下有足。灯柱的形式较多,有筒形、螺旋形、兽形等。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青花和彩绘高足烛台,因以蜡烛照明,故灯的造型变化较大。上有金属扦以插蜡烛。洗式小扦盘下接以长柄、中间承以洗式托盘再接以高圈足。

(十三)枕

有脉枕与生活用枕两类,后者最多。还有少数殉葬用的尸枕。唐代枕形体较小,以长方形为多。宋代南北窑广为烧制,产品多。陶与瓷制品均有,造型丰富,有长方、腰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鸡心以及婴孩、卧女、伏虎、双狮等形式。尤以磁州窑枕数量多,彩绘生动、民间生活气息浓郁。宋代瓷枕较唐代增多,元代瓷枕枕身更有长达40厘米以上者。瓷枕枕底一般有作坊标记。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民国瓷器的分类


民国瓷器的分类。

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

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乾隆的瓷器。

2.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花、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

3.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器”。

4.新粉彩瓷器。民国新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实现“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瓷画的先行者是潘宇和汪晓棠,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成为新粉彩瓷画的代表人物。这时的作品在今天来看是值得一藏的,现在市场上也比较少见,价位年年上扬,追族者越来越多。

西夏瓷器纹饰分类


西夏瓷器作为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原磁州窑系影响,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创建发展出粗犷质朴,极具党项民族特色的瓷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夏瓷器纹饰的分类。

西夏瓷器的纹饰简洁、手法粗犷,民族特征鲜明。西夏瓷器的纹饰大致可分为四类:植物纹饰、动物纹饰、人物纹饰、边饰,下边我们将分别介绍。

(一)植物纹饰

1 牡丹纹

牡丹被人们视为富贵的象征。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所以,牡丹花又称富贵花。西夏在经瓶、扁壶、罐、盆、钵、盘和碗等器物上剔刻或模印大量牡丹花。花纹有折枝、缠枝和交枝三种。西夏陵出土的牡丹纹盘,盘内模印三枝交枝牡丹,枝头缀以怒放的花朵,花朵两俯一仰,宛如牡丹池中盛开的牡丹花交织在一起。同时出土的牡丹纹碗,碗内模印两枝牡丹,一俯一仰,两花相对,婀娜俊俏。磁窑堡窑址出土的牡丹花纹瓷器多为剔刻技法,其中折枝牡丹在开光内,以一朵花为最多,也有两朵或三朵的,枝叶舒展,花姿各异;缠枝则无开光界限,布满整个画面,如在扁壶上用一花枝曲折缠绕四个花朵,枝叶相互缠绕,花叶纷披,俯仰有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出土的西夏酱釉剔刻花罐,图案上的缠枝牡丹呈宽带状布满罐腹。回民巷窑址内更是出土了不少单模凸印的牡丹花纹碗和外壁阴刻牡丹花纹的碗状印模。

总之,牡丹花纹是西夏瓷器中最常见的纹饰,体现了西夏人民对牡丹花的情有独钟,这也可能与牡丹花雍容华贵,象征着幸福美满有关。

2.莲花纹

我国人民自古即喜爱莲花,同时,莲花又是佛教的象征,所以莲花在西夏瓷器、建筑材料中多有出现。西夏经瓶常见剔刻鹿衔莲花纹。在盆内壁也有剔刻莲花现象,磁窑堡出土白釉盆内壁剔刻串枝莲花水波纹,盛开的莲花茎蔓相连,似在水中飘浮荡漾。建筑材料中多在滴水表面饰莲花。

3.菊花纹

菊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同样也受到西夏人的喜爱。磁窑堡窑出土的经瓶,在开光内剔刻有折枝菊花,花朵硕大,刻工纤细秀丽。西夏陵出土的六格菊花纹盘,六条棱将盘内壁分为六格,每格模印一折枝瘦叶菊花,盘底为四瓣四叶团花纹,其造型、印花、青绿色釉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制作精细工巧、装饰俊秀之感觉。

4.葵花纹

葵花纹饰在中原各窑较少见,磁窑堡和回民巷等西夏窑址并未出土葵花纹瓷器,仅在西夏陵建筑遗址中有少量器物发现。如陵区北端建筑遗址中出土的葵纹盘,瓷盘内壁刻划葵花纹,两葵两叶,两花相对;葵纹碗内壁刻葵花纹,一叶两花。葵纹盘、碗均施青绿色釉,釉质晶莹透明,而纹饰用笔简练,线条明快,显示出西夏工匠较高的技艺。

(二)动物纹饰

1.鱼纹

鱼字因与多余的“余”同音,所以鱼就具有了丰收、富裕的意义,并广泛用于瓷器装饰上。磁窑堡、回民巷、西夏陵等西夏窑址或遗址中都出土有鱼纹盆,可见鱼纹在西夏瓷器纹饰中的重要地位。西夏鱼纹盆内口下刻一带卷草纹,其下,刻划水波鱼纹。水波鱼纹一般刻三条游鱼,相互追逐,鱼纹与水纹巧妙结合,产生了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2.鹿纹

同样,鹿字与福禄的“禄”同音,故鹿也成了吉祥的象征。西夏鹿纹有两种,鹿衔牡丹花和鹿衔莲花。如磁窑堡标本褐釉经瓶,主体图案为一只长着长角的鹿奔跑在花丛中,并回首顾盼,嘴衔牡丹花,体态生动。伊金霍洛旗西夏窖藏发现的一件褐釉经瓶,在腹部剔刻牡丹花纹之下又剔刻一只梅花鹿,回首作惊恐状,口吐云雾。鹿纹与表示祥瑞的花草结合在一起,既好看又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3.狩猎图

仅见于磁窑堡窑址出土的一件深腹瓶上。瓶腹刻一周送葬狩猎图。图中间刻有一马,鞍上立幡旗,马前有一狗在奔跑,狗左前侧为一猛禽(海东青)在抓一鹅,右前方有一惊慌奔逃的小兔,马后有一高靴,内插长竿前挑一灯,靴后另有一灯。

(三)人物纹饰

人物纹饰仅有婴戏纹一种。婴戏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故宋、辽、金、西夏在剔刻花瓷器中多有此题材。磁窑堡窑出土的深腹罐片上剔刻的婴戏纹,婴儿肥头大耳,两眼凸起,炯炯有神,简洁的线条表现了婴儿天真幼稚之态。碗模中的婴儿则头梳“冲天槌”,攀缘在牡丹花丛中,体态活泼,惹人喜爱。

(四)边饰

除上述主要纹饰外,作为边饰还有不少,如卷草纹、几何纹、钱纹、水波纹、卷云纹和山形纹等亦比较常用。

1.卷(花)草纹 ——在一条连续不断的“S”形波状主茎上,饰以各种花卉、枝叶或其他装饰纹样,构成一个以图案化的藤蔓植物为主的装饰带。卷草纹在西夏瓷器边饰中数量最多,有卷草、卷枝、卷叶和花草等纹样,多饰在盆、碗的内壁近口处。

2.卷云纹——像一朵朵翻卷的白云,多饰于经瓶腹部下边。

3.几何纹—— 有Z字形、山形和波浪形等,连续不断,呈一带状,在盆的内口和经瓶腹下边亦间有此边饰。

4.钱纹 ——盆内口部有此装饰,也有用作主体纹饰的。

另外,西夏瓷器纹饰还有剔刻藻井式图案、点彩菱形和梅花纹、刻划弧纹和模印石榴花纹等。西夏瓷与较之稍早的辽瓷一样,在中国陶瓷收藏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好好研究。

瓷器有哪些分类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自古以来就一个瓷器大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瓷器就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我国最早的瓷器是从古代人们所使用的陶瓷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在数千年的演变中直至宋朝时期,我国的名瓷名窑遍布中国,瓷器的名誉更是远销海外,宋朝时期的瓷业也是在我国的历史中最为之繁荣的一个时期。在当时社会中钧官汝定哥这五大名窑所产的瓷最为之出名。

对于瓷器种类的划分来说,必须要以相应的依据才能进行相应的划分,不同依据的划分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种类结果。瓷器种类的划分一般是以瓷器的用途以及瓷器的形态来进行划分的。对于瓷器的用途和形态来说则是以瓷器的釉色来作为瓷器种类划分的标准。为什么要以釉色来划分瓷器的种类呢?这是因为我国所制造的瓷器外表的那层釉色不仅可以使瓷器的表面更加光滑,还可以使瓷器更加具有其实用性,这层釉色可以加固瓷器的使用寿命。如果我们将瓷器的釉色来作为今天瓷器划分的标准的话,可以大致分为彩绘瓷、白瓷、青白瓷、颜色瓷、黑瓷、青瓷这六类。下面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下这六类的区别。

青瓷:青瓷的瓷器分类依据就是在一个瓷器的釉色中,釉的含铁量大约是在1%-3%之间,釉的含铁量不能超过这一范围,这一范围内的釉色呈现出青黄色或者青绿色,也就是我们现在口中所俗称的青瓷。青瓷的烧制始于东汉时期,以汝窑。越窑的烧制而闻名天下。

彩绘瓷:彩绘瓷从工艺上还可以细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上釉下相结合的这三类,釉上彩:在烧制好的素瓷上在进行彩绘,彩绘完成后在进过低温烧制而成,其主要品种为珐琅彩、金加彩、素三彩等。釉下彩:先在生胚上进行彩绘,彩绘完成之后在放入窑洞进行高温烧制,彩绘的花纹在釉色的下面,这种烧制的方法会让彩绘的花纹永不脱落,以青花、白底黑花最为之出名。最后这釉上釉下彩又名为斗彩,是一种二次进窑所烧制成功的一种彩窑工艺。

白瓷: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白瓷的釉料中的含铁量要比青瓷含量还要低,白瓷釉料中的含铁量不得高于0.63%,这有这样低的含铁量才可以烧制出洁白无瑕的白瓷,含铁量量越低所烧制出的瓷器越白。

青白瓷:又被称之为影青瓷,因为它釉料中的含铁量高于白瓷但是低于青瓷,所以其烧制出了釉色也是介乎于白色与青色之间,也因此而得名影青瓷。

颜色釉:主要指的是我国明清时期由景德镇所烧制出的瓷器品种。是根据瓷窑烧制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颜色变化,故此得名颜色釉。

黑瓷: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颜色为黑色的瓷器,因为其颜色最深所以它釉料中的含铁量最高,一般在8%左右,主要是以玳瑁釉、油滴等品种最为之出名。

古代瓷器精品赏析及拍卖成交价格参考:

1: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如意耳抱月瓶,尺寸:高53.2厘米,估价:RMB 6,500,000 ~ 8,500,000,成交价: RMB 11,615,000 ,成交时间:2013.12.0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本器圆口,首部呈葫芦状,束颈,腹部扁圆。颈部装饰如意耳,首部绘青花缠枝花卉,连珠花卉等纹饰,腹部主题绘青花缠枝花卉纹。卷草纹勾勒边缘。器形及青花发色刻意模仿明代青花抱月瓶,青花笔意间尚存永宣豪放浑厚之感,颇得前朝古韵。为雍正朝典型青花作品。构图清晰明快,绘画严谨缜密,造型清逸,《陶雅》有评“雍正背壶式瓶,多画串枝莲。及花鸟果品,亦殊可赏也。”,底心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式抱月瓶为雍正御瓷经典,清宫档案中又称为“宝月瓶”、“马褂瓶”或“放大马褂瓶”,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之独特的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的容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了陈设用的艺术品,以永宣时期之抱月瓶最富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康熙、雍正两朝多有仿制。其造型恢宏,为雍正御瓷中体量最大的一类。

2: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匡庐图”灯笼瓶,尺寸:高47厘米,估价: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HKD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3.10.0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乾隆御瓷风格奢华精致,所绘主题多以各式吉祥图案为主,甚而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地步,故如此瓶以青花绘大幅风景图于其上者,诚然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在众多华丽御器中,格外引人注目。

瓶作灯笼形,外腹环饰庐山风景图,若长卷延展,主峰突兀,飞瀑直下,诸多山峦起伏迭嶂,云雾缭绕,亭台楼阁掩映其间,湖水微波荡漾,小舟轻泛,好一幅如诗如歌之画卷。笔法细腻入微,钴蓝似水墨般浓淡有致、远近有别,最高峰处还留“匡庐”二字突显主题,云蒸雾罩间恍若神迹,亦真亦幻,不是仙境甚似仙境。颈部以青花釉里红作边饰以衬托,青花作枝叶,釉里红为花朵,自上而下绘梅、牡丹、莲花、竹各一周,口沿下为一周规整的如意云头纹,与之相对,胫部与近足处分绘松树和如意云头纹以呼应。设计精妙,制作规整,俊逸之中不失御瓷规范,不愧巅峰时期之御窑佳器。

以风景入瓷,已属难得,以庐山风景入瓷,更是绝无仅有,中外资料中暂未见他例。庐山,位于江西境内长江之畔,有大岭七重,高峰九十座,传说远古有匡氏七兄弟隐居于此,故也称“匡庐”。庐山自古为文化胜地,无数诗人骚客曾慕名造访,留下众多诗篇画作,为世人传诵。素来重视文治的乾隆皇帝,自然不会忽视庐山之盛名,虽未曾到访,却不忘在诸多御题诗中多番提及,而宫中珍藏之庐山风景画,也足以让他对庐山之景了然于胸。此庐山瓷画,以主峰为中,奇峰银瀑并列其间,水泊舟船环绕其外,亭台楼阁点缀山林,其构图、布局与宫廷画家董邦达为乾隆皇帝绘制的横幅庐山图颇有相似,同样的取景角度,也见于《三才图会》、《新镌海内奇观》等木刻插画中。董氏庐山图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他在画上钤盖印章六枚以示嘉奖,大概此画正绘出了他心目中的庐山之景。

3:清乾隆 御窑松石绿地洋彩九龙纹天球瓶,尺寸:高50.8cm,估价:RMB 20,000,000-25,000,000,成交价:RMB 11,500,000,成交时间:2017-12-0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青花为多见。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因球腹硕大,像从天而降,故名。雍干之际,清朝皇室对永宣窑器的推崇致使摹古之风盛行,御窑厂承命竭力摹制,所出之品几类古物,尤以雍正后期乾隆早期最甚,其中天球瓶作为经典的永宣器类得到广泛的摹制和创新。文献上亦见多处档案记载,如《造办处各活记清文件》记录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传旨:「……冬青釉拱花大汉尊、嘉窑青穿枝莲八宝双环大尊、嘉窑青龙穿枝莲天球尊,此三样尊照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上花样烧造些」;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奉旨烧制一大批摹古瓷器其中亦有「宣窑放大天球瓶一件」、「宣窑放大青龙天球瓶一件」之名目,如本品之釉色清档亦有「洋彩翡翠地天球尊」之记载。对于御瓷之形制,乾隆皇帝延续雍正时期制定瓷样之方式,十分关注其釉色及造型之搭配,对于御瓷之形制,乾隆皇帝延续雍正时期制定瓷样之方式,对于其釉色及造型之搭配,十分关注,往往亲自下旨钦定,如<内务府大臣圆琢瓷器烧造制价则例折>: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旨将选定磁器交唐英嗣后烧造,俱照现今发去样款为定,琢器五十二件样式尺寸不许更改,其颜色花纹或于此内酌量互相更换尚可;……年款俱依新定篆书「乾隆年款」字样,勿致胶柱鼓瑟。……该监督年节进贡偶尔随意用洋彩吉言新式之类不在此限,钦此。」本品之天球尊即为遵照钦定瓷器之样式,仿永宣之形制,照「洋彩之花样,吉言新式」,结合时人之巧思化裁而成,相较于明代天球瓶,本品之瓶颈更为修长,至腹部略为收束,彰显球腹之浑圆,造型更为宏伟稳健。外壁施洋彩绘饰九龙闹海纹样,海水龙纹为乾隆一朝至尊之纹饰,乾隆帝对此关注颇多,如《清宫瓷器档案全集》既有乾隆三年十月十三日传旨:「再烧造青龙海水梅瓶时,其青花白地不必改青龙,烧造釉里红龙。」可见其纹样及装饰风格皆代表皇帝本人之审美及意志。通体以松石绿釉为地描绘波涛汹涌之海面,白浪翻卷,气势磅礴;其上绘九条姿态各异的巨龙,龙纹为双角五爪,属帝王专用纹饰,金彩勾勒的正龙居中,头部饱满,瞠目张颔,须髯飘动。龙身修长遒劲,呈现曲线之美,四肢相对,作擒攫之姿,前爪抓握身侧青龙及下方蓝龙,后爪分撅海水,腾跃而出,周身环绕火焰纹,威猛而雄奇。躯体上的龙鳞有背鳞及腹鳞之分,大小均匀,刻划细腻,威风凛然。金龙身后依次描绘绿龙、紫龙、红龙、象鼻白龙、黄龙以及最上方肩生双翼的应龙,造型生动,详尽而写实。其龙纹描绘遵循三停九似之原则,但并非千龙一面,而是通过颜色、身姿、面庞乃至神态的具体描写,体现出不同的九龙纹样。其龙角、鼻、颌下生髯,背脊、龙爪及龙尾等具体描绘处,各不相同。尤其以丰富多彩的颜色釉敷彩为本品点睛之处,装饰技法以色地洋彩、色地描金工艺为主,各色珐琅料彩描绘龙身,所绘彩料皆有明暗对比,或局部渲染白料,显示光影之变换,或敷色浓淡自然过度,呈现辗转曲折之身姿,使其富于立体感,这种技法亦应用于海水波涛之描绘上,与龙纹双层纹样装饰,气势恢宏,给人以浮雕一般的视觉效果。与其他器物九龙纹样之间各自独立不同,本品虽九龙形神各有独到之处,但肢体细节则相互交融,画面布局匠心独具,十分考验匠人造型艺术及空间构想之功力。整器色彩对比和谐悦目,画艺高超精绝,将海水间腾跃的巨龙描绘得极为威武生动,很好地体现了龙腾四海的皇家威仪。

4:清雍正青花淡描双勾竹纹梅瓶,尺寸:高3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3.06.02,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一改康熙青花的挺拔、遒劲风格,代之以柔媚、俊秀,无论造型纹饰,无不贴合其“文雅精细”的审美情趣,而如“淡描青花”一种,秀雅之至,可谓雍正“恬淡”艺术心境之最佳折射。所谓“淡描,即青花之疏简者,简其词曰描青(清陈浏《陶雅》卷上·三十一)”,即以深浅两种线条勾划纹饰,不分水、不渲染,近于中国绘画中的白描,亦类似于“钢笔画”。如本品梅瓶即为雍正淡描青花之罕见佳作,该瓶高35厘米,撇口圆唇,束颈丰肩,腹上圆鼓饱满,下向内渐收,近足处稍外侈,内圈足,整个造型线条优美,比例协调,恰如其分。项上勾绘复线莲瓣一周,肩以下通身描绘竹纹,竹子主干修劲挺拔,细枝斜逸横出,有竹叶簇簇点缀其间,竹笋冒尖衬于其下,图案用笔细腻纤巧,青花发色淡雅宜人,加之胎骨细白,釉面莹润,虽轻描淡绘,然清新雅泽之感逼人,以此铅华洗尽之素姿却得大道至简,大巧若拙之妙。 淡描青花,始于明宣德,成化淡描青花,万历“铁线描”均为代表,雍正淡描青花则博采前朝之众长,如此件梅瓶上的淡描竹纹,即见成化瓷的细腻纤秀,又有对“铁线描”技法的借鉴,以十分细弱的表现形式获得“柔弱胜刚强”的艺术效果,从而形成雍正青花中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与雍正本人极致化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且竹纹题材是非常文人化的寓意纹样,其清高内涵与此种淡描简约的艺术形式也可谓相得益彰。此类淡描青花以小件器皿的运用为多,如中国嘉德2004年春拍“雍正青花淡描竹纹小碗(直径:9.4cm;编号:2083)”,北京故宫亦藏有多件雍正淡描青花器,以碗类居多,如本品梅瓶类大件则几乎孤品。从各种风格判断,为清代雍正官窑晚期杰作,技艺精湛纯属,至为珍稀。

5: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尺寸:直径22.5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7.12.04,拍卖公司:北京大羿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碗花口,斜腹,呈斗笠状,圈足。外壁装饰两重纹样,上为六组折枝瑞果纹,下为六组折枝花卉纹,交错布置,内壁口沿缀饰十二式花果纹,下承六组折枝花卉纹与外壁纹饰相对应,碗心则绘以折枝寿桃纹。永宣青花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素来为青花瓷中的典范,其色泽浓艳,式样精妙,珍品迭出,为青花瓷发展史的顶峰,后世倍加推崇,有“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之美誉,对后世影响深远。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为经典的纹饰,本品几乎涵括所有,祥花如菊花、牡丹、莲花、茶花,瑞果如蟠桃、枇杷、荔枝、石榴、葡萄、樱桃,其绘画写实逼真,诸花妍放生姿,众果饱满诱人。此拍品器型沿袭宋瓷定窑、官窑之式;造型别致,自见赵宋洗练简约之美,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所绘花纹匀称分布,疏朗而饱满,纹饰写实传神,青花色泽艳丽浓重,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呈色极富层次,铁锈斑深入胎骨,精细隽秀,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是为宣德窑业兴盛之佳例。

6:元青花云龙纹大罐,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3,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此罐造型饱满,唇口,短直颈,丰肩,弧腹,为元青花经典造型。施釉肥厚滋润,釉色白中泛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通体青花绘饰,颈部一周绘制卷草纹,近足处绘莲瓣纹,皆为元青花经典的边饰,余下皆留白,突出腹部为主题纹饰,布局简练,类似一例可参考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罐」,高29厘米,与本件体量相若,亦为口沿、足胫绘纹饰,腹部留白绘主题纹饰。腹部通体绘二行龙纹,一龙昂首向前,一龙回首而望,皆张口露齿,肌肉鼓胀,气息豪迈雄劲,身材飘逸灵动,极具神采;龙为三爪,为元代青花龙纹标准制式;龙身周围绘制火焰状祥云朵朵,烘托龙之苍劲、洒脱、雄伟之势,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多数元代龙纹瓷,龙鳞绘画皆为交错网状画法,而本品不同于前者,则是由细笔勾绘致密鳞片轮廓,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公私典藏所见装饰龙纹之大罐多绘单龙,绘双行龙者寥寥可数,此件更见珍稀。本品之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云龙的精神气质生动威猛,例如龙爪的刻画,显得比其余要锋利遒健,肘毛的刻画更见飘逸。同样绘有行龙纹的一件可参考高安市博物馆藏「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窖藏出土,笔触、画法均有本件高度相似,可供参考。

7: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尺寸:高3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6.06.07,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件梅瓶具有雍正时期特点,较雍正的更为端庄凝厚,丰满的肩膀与内束的腹部形成对比差,弧线尤其优美典雅,是乾隆朝经典的陈设御瓷。对于乾隆朝青花摹古梅瓶的具体烧造时间,往后数十年的档案记载再也没有见到烧造青花梅瓶之信息,由此可以推断本品的烧造时间是在乾隆三年左右,为唐窑承命摹制宣窑梅瓶的佳器,是乾隆青花梅瓶重要而珍罕的代表。此器青花纹样确为“宣窑”风格,青花发色沉着蓝艳,以点状笔触仿宣德进口钴料之晕散,极富层次感,纹饰紧贴胎骨,满绘青花纹饰。主体纹饰为缠枝花卉纹,其布局疏密有致,活泼婉转,毫无拘泥拖沓之感,小而细碎的卷草纹,衬托于花卉之间,其流转间精到的笔触与自然活泼的意蕴完美融合,配以柔和悦目的青色,可以使人深切感受到乾隆皇帝对于永宣青花艺术成就的欣赏与礼赞。纹饰层次丰富,自上而下分绘祥云纹、莲花瓣纹、缠枝花卉、蕉叶纹,四层装饰纹样将梅瓶点缀得繁荣茂盛,彰显宫廷富贵荣华。缠枝莲花大小相错,花朵盛开,花瓣饱满层层叠叠,缠枝卷曲优雅,穿插于花卉之间,其细致华丽的风格受到西方洛可可纤柔卷曲之风影响,枝蔓小而精巧,攀枝旋转交错,紧密繁复,细致入微,颇见功力,动感强烈。釉汁莹白细嫩,温润如玉,青花浓郁明快,翠妍欲滴,为乾隆青花御瓷少有之隽品。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工整端庄,字间距较大,典型的乾隆早期官款之式样。

8: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尺寸:高42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270,000 ,成交时间:2018.01.08,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7秋季拍卖会。

拍品唇口外侈,短颈,丰肩,鼓腹至下渐收,至底微外撇,浅圈足,器型饱满丰润,古朴壮硕,极富元代游牧民族所崇尚的粗犷之美,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采。此梅瓶通体以青花描绘纹饰,自上而下层次分明,以缠枝牡丹为主体,呈带状分布于肩部及腹部,肩部短窄故纹饰巧雅,腹部阔大故花卉更为繁茂圆硕,枝蔓蜷曲缠绕,牡丹一仰一覆妍姿盛放。足胫处绘变形莲瓣纹,花瓣内绘朵云,并加饰圆圈,每片花瓣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尽见元青花特色。不同纹饰间以唐草纹或菱形纹相隔,构图虽满,但密而不乱,纹饰主次分明,视觉冲击力极强。青花成色苍翠妍丽,浓淡相宜,砂底微泛火石红色。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异常珍贵,本件即为传世元青花中的一例精品,其臻美之态弥足珍贵。

9: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天球瓶,尺寸:高38.8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11,088,000 ,成交时间:2010.12.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此瓶直口、长颈、圆腹、腹下渐收、浅圈足。通体白釉地绘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绘灵芝、蕉叶等边饰,腹部浑圆,绘以青花缠枝莲纹,管套相连,笔触活泼细腻,圈足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其造型模拟传统陈设用天球瓶之造型,小器大样,既保留天球瓶的雄伟气势,又予人精巧新颖之感。器型小巧而便于把玩,是为乾隆时期宫廷小多宝阁内陈设把玩之物,专供皇帝本人赏玩,传世较少,以单色釉品类者多见,而青花器少见,十分珍贵。

瓷器的分类和命名


我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美称。由于历代制造的瓷器品种繁多,因而其分类和命名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基本的分类和命名方法主要有这四种:

烧制时间

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和命名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划出“朝”,如唐瓷、宋瓷、明瓷、清瓷等;二是划出“年代”,一般用于明、清瓷器,如明洪武窑、明宣德窑等。

烧制地点

指总的烧制区域。如“越窑”泛指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地区的窑址,“耀州窑”泛指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址。

烧制特征

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是构成瓷器的五大要素。其中,釉色又是区别瓷器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陶瓷在发展中经历了单色釉到多色釉(彩釉)的过程。单色釉包括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等,而青釉又可分为粉青、天青、豆青等,白釉分甜白、青白,红釉有霁红、牛血红、豇豆红等。多色釉包括两种:一种用釉色与形状不一的色块构成釉面,如均釉等;另一种用釉彩勾勒图案,如青花、粉彩等,习惯上又称为“彩瓷”。彩瓷具体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双层夹彩三种。

烧制窑别

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最生动形象的反映。官窑器泛指官办窑厂专为皇室烧制的产品,始于唐五代,明清时盛况空前。民窑器则是民间窑厂烧制的各种产品。官窑器工艺精美、端庄华贵,民窑器则显得洒脱、生动。

总之,对我国古瓷的命名,最好应将时间、地点、窑别和器物特征这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明永乐景德镇官窑青花瓷”,这样才显得科学、全面、正确。 (匡吉)市场报

民国瓷器有哪些分类?


民国瓷器有哪些分类?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

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干隆的瓷器。

2、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供给、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

3、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器”。

4、新粉彩瓷器。民国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实现“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瓷画的先行者是潘宇和汪晓棠,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成为新粉彩瓷画的代表人物。这时的作品在今天来看是值得一藏的,现在市场上也比较少见,价位年年上扬,追族者越来越多。

民国瓷器的分类 民国瓷器真伪如何判断


民国瓷器的分类民国瓷器真伪如何判断。

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

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干隆的瓷器。

2、日用瓷。民国日用瓷以青供给、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

3、洪宪瓷。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洪宪瓷器”。

4、新粉彩瓷器。民国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在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实现“瓷”与“画”的完美结合。新粉彩瓷画的先行者是潘宇和汪晓棠,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成为新粉彩瓷画的代表人物。这时的作品在今天来看是值得一藏的,现在市场上也比较少见,价位年年上扬,追族者越来越多。

如何确定是否民国瓷呢?这要从它的款识说起。

民国瓷器款识丰富,堂名款、铺名款、人名款、吉语款、纪年款和仿写款各具特色。堂名款有徐世昌用的“静过堂制”四字青花篆书款,郭世五用的“解斋”红彩篆书或楷书款及“颐寿堂”都是著称一时的堂名款。铺名款有“江西瓷业公司”、“竹里瓷社”、“刘荣盛号”等,大多在器物底部。纪年款有“洪宪年制”、“康德四年”等。因当时盛行仿干隆时期的作品,故以“干隆年制”最为多见。吉语款有仿康熙的“洪福齐天”,仿雍正的“千秋如意”等。人名款较为著名的郭世五的“陶务监督郭葆昌制”及“汪平野亭”、“许人出品”等。

民国瓷器真伪取决于以下几点:

1、胎质。早期的民国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晚清瓷器大多没有这种特征,也比清瓷要显得紧密一些。仿品胎质不仅坚密,而且生硬,分量或轻或重。对经常接触民国瓷的人来说,上手一掂,真伪分晓。

2、釉面。民国粉彩瓷画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略微泛黄,表面光泽柔和,给人以松软的感觉,缩釉、串烟,但透过紧绷的表面,仍能看见柔软的釉质。仿品光很强,即使经过高锰酸钾处理,其光泽也不会太柔和,一般都有生涩僵硬的感觉,所仿缩釉、串烟也不自然。

3、饰瓷用料。民国青花大致上分两类,一类完全沿用清代用料,杂质多而色泛灰,精神涣散。一类青料发色纯正艳丽,只是入骨不够,稍欠沉着。仿前一类民国青花不多,仿后一类色彩死板,毫无鲜活之气。

4、画工与题铭。民国瓷器上的题铭、书法千姿百态,但大多功底扎实,铭文有来历。仿民国绘画难,仿民国书法更难,仿题铭难上加难。

瓷器的单色釉分类及特点


瓷器的单色釉分类及特点。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

委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民间工艺—瓷器工艺—钧瓷的分类


钧瓷作为一种被研究的对象,当应从不同角度把握,也即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地研究。分类是研究的基础,结合钧瓷自身的特征,可作以下分类:

一、从年代分:

传说中的钧瓷:民间传说中的钧瓷;

历史上的钧瓷:从史载真正的钧瓷开始到新中国的建立,包括唐宋元明清民国等;

建国后的钧瓷:从1949年始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当代钧瓷:自1994年至今,以液化汽为代表的钧瓷业的兴起。

二、从造型方面分:

1、器皿类

2、异型类

3、人物类

三、从烧制燃料方面分:

1、柴烧

2、煤烧

3、液化气烧

四、从窑炉结构分:

1、龙窑

2、炉膛窑

3、倒焰窑

4、梭式窑

五、从窑炉的形状分:

1、馒头窑

2、炉式窑

3、圆形窑

4、方形窑

5、乳膛窑

六、从钧釉呈色分:

1、蓝钧类:包括天青、月白等。

2、红钧类:包括各式红釉紫釉等。

3、钧花类:包括各式钧花釉类。

4、彩钧类:包括各式杂色釉类。

七、从施釉方式去分

1、汗浸施釉即底釉、面釉一次均匀施釉。

2、点斑施釉即在完成施釉后,有意识点染釉斑。

3、泼斑施釉即在完成施釉后,再进行泼釉,刷釉处理。

4、渲斑施釉即在完成底釉后,对面釉进行渲染和间疏施釉。

八、从钧瓷借鉴和继承方面分:

1、钧瓷

2、仿钧以当地窑区优势、借鉴钧瓷而烧制的类钧瓷产品。

3、钧仿以禹州神后镇钧窑区的工艺手段,借鉴其它窑口的成就而生产的类钧瓷品。

九、从烧成工艺来分

1、中性——还原类。

2、氧化——还原类。

十、从钧瓷审美来分

1、极品工艺完整,窑变成景并有诗情画意,灵性寄托者。

2、珍品工艺完整,窑变成景鲜明,可收藏。

3、精品工艺完整,窑变成景,可欣赏。

4、礼品工艺完整,窑变成就一般者。

5、正品负有工艺缺陷,但不明显者。

6、次品工艺缺陷明显,不可入大堂之上的。

注:工艺存在稍微缺陷,但窑变尚可时,当退一级。

十一、从工艺方面分

1、特级工艺完整,窑变呈景。

2、甲级工艺完整。

3、乙级工艺缺陷存在,在50公分外,不明显者。

4、级外工艺缺陷存在,但不同时具备三处者。

5、残品工艺缺陷,超过三处以上者。

十二、从足部处理方面分

1、满釉支钉烧钧瓷

2、满足垫饼支烧钧瓷

3、圈足支烧钧瓷

4、圈足满釉支烧钧瓷

5、半釉钧瓷

6、无釉钧瓷

十三、从底款方面分

1、无款钧瓷

2、数字款钧瓷

3、殿名款钧瓷

4、姓氏款钧瓷

5、窑厂款钧瓷

6、题款钧瓷

十四、从底款设计上分

1、阴刻式

2、阳刻式

3、印章式

4、印纸式

5、钤印式

十五、从铁足成否来分

1、本色无釉呈铁足

2、施酱底釉呈铁足

3、本色无釉,非铁足

十六、从修饰部位上来分

1、口饰

2、颈饰

3、腹饰

4、足饰

十七、从修饰方法来

1、附饰

2、阴饰

3、无饰

十八、从大小尺寸分

小件20公分以下,中件45公分以下,大件60公分以下,超大件,80公分以上,特型180公分以上。

十九、从功能上分

1、实用类

2、审美类

3、兼具类

二十、从摆放位置分

1、壁挂类

2、架柜类

3、厅堂类

总之钧瓷的分类,是认知、研究钧瓷的有效途径,把握了这些,可能会尽快地上升到一个层次。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器分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器分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