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广州瓷砖 > 导航 >

北宋时期的广州西村窑

北宋时期的广州西村窑

广州瓷砖 北宋官窑瓷器的鉴别 北宋汝窑瓷器鉴别

2020-09-02

广州瓷砖。

北宋西村窑凤首壶

西村窑是我国宋代著名外销瓷窑,位于广州城区西北部的西村,紧靠珠江支流增埗河。西村在唐时成村庄,因地处城西而得名,是由西场、西溪、大岗元、皇帝岗、里山等组成的片区。1952年,在这里发现了西村窑窑址。1956年9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进行清理发掘。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废瓷堆积三处,其中以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场的主要堆积遗存物,高约7米,整个窑场有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型款与釉色,在此窑中是比较典型的。皇帝岗1956年清理发掘龙窑残址,拱顶已毁,窑身中部最宽4米,首尾稍窄,窑床铺沙,窑前有圆形坎穴,窑首的火门及炉膛部分伸入地表之下,后段砌筑在废瓷堆积上,窑尾已毁。根据考古发掘和与其他地区器物的对比,学者推断西村窑为北宋时期的窑。

西村窑西距离增埗河约500米,得水运之便。往西与珠江上流的北江和西江两条航道相通,往东可经黄埔港出虎门入海。因此,西村窑场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可从西江和北江水道运来,产品装上海舶后沿着南海航线外运也十分便利。这是西村窑产品遍布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由于西村窑产品以外销为主,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器物造型多样,西村窑产品器类有碗、盏、碟、盆、执壶、凤首壶、军持、罐、盒、唾壶、注子、灯、炉、烛台、枕等日常生活用器29种,还有雀食盅、碾轮、漏斗、埙、狗、马等杂器玩具。一个窑场生产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的型款与釉色,这在宋窑中是较为突出的。有一类橄榄青釉印团菊或缠技菊纹的碗、盏、碟、盒、是仿耀州窑的制品;刻划花青白釉精瓷碟、碗、盏,明显是受景德镇窑影响。二、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花、印花、彩绘、点彩、镂刻等。刻划纹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器物上,较多的是碗、茶盏、碟、盆和瓷枕。刻划的线条刚劲有力,纹样构图有繁有简。西村窑瓷器的釉分为即青釉、黑酱釉和绿釉三大类,青釉是最主要的,其次为黑酱釉,绿釉数量很少。根据器物造型、装饰手法和釉色,我们可以断定其产品风格显然受耀州窑影响。同时,西村窑器物中也反映了一些外来影响,凤首壶是其中的一例。

西村窑产品在国内很少流传,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等国,国内博物馆收藏并不多。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古遗址出土的西村窑瓷器中,常见的有青釉凤首壶、青釉划花点彩盘、盆等。

广州博物馆收藏了一件西村窑凤首壶,高18.1厘米、腹径12.5厘米、足径7.5厘米,壶上端作凤首状,凤首顶作花瓣口行,束颈,鼓圆腹,浅圈足,腰部一侧显弯曲管状流,另一侧从颈至腹部贴有绶带柄,颈部凸起两道铉文,腹部划花卉纹,腹下部近抵处划莲瓣纹,灰白胎,通体施青釉,底无釉,凤首壶,造型别致,装饰繁缛,是一件精品。此壶为1991年徐展堂先生捐赠。

西村窑的另一代表作是宋代西村窑浅青釉划花大盘。高7.3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9厘米。撇口,弧腹,圈足。内壁刻饰一周对称分布的六朵菊花纹饰,并辅以篦划纹,纹饰简练写意;外壁光素无纹。全器胎体较厚,造型大方得体,实用性强。出土于菲律宾蒲端,1998年7月14日菲律宾友人庄良有女士捐赠。

西村窑烧制时间跨度大约150年左右。尽管时间不长,但西村窑瓷器却有远销海外的不凡经历,在西沙群岛海域、东南亚、西亚等地都发现了西村窑的典型产品,如点彩瓶、点彩罐、划花大碗等,而国内很少西村窑瓷器完整器物十分少。这又从侧面证明西村窑基本上是烧制外销瓷。那么,西村窑经历了怎样的兴起与没落呢?

北宋时期,广州是中国最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瓷器是外销中的主要商品之一。《萍州可谈》记载,宋代在广州的船舶“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这些多得密密麻麻的货物就是外销瓷。北宋广州仍吞吐着来自全国各地名窑的瓷器,广州西村窑的工匠们看准商机自己烧制瓷器出口,“什么东西好卖,广州西村窑就仿造哪种瓷器”,西村窑也就成为仿耀州窑外销陶瓷的生产基地。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陶瓷生产网络,甚至在梅县、湛江等地都发现了宋代的窑址。然而,随着北宋灭亡,宋室迁都南渡,对外贸易的重心口岸从广州转移到地理优势更明显的泉州。泉州一跃成为第一大港,连广州的外商都纷纷迁到泉州。广州失去全国最大港口的地位,西村窑也随之衰落。同时,由于西村窑主要以仿制各地作品为主,工艺、质地、技术都缺乏竞争力,而且原料和燃料都需从外地运输,成本高昂。当产品需求锐减后,西村窑就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西村窑的发展历史与广州外贸的历史息息相关,它随着广州外贸和港口的发展而兴起,又随着广州外贸的衰落而消亡。正可谓是“其兴也外贸,其亡也外贸”。可见,西村窑从兴起到衰亡,正是广州宋代海上贸易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延伸阅读

就北宋钧窑鸡心罐谈钧窑的鉴定要点


家有财钱万贯,不如钧窑一片。”此话在今天听来,似乎有些夸张,但钧窑瓷器身价之高昂在现实中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钧窑是宋代一支异军突起的名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陶瓷业更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成为中国陶瓷业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经考古调查和发掘,证实钧窑烧制在北宋初期就已日见成熟,其产品也相当精良。到了北宋后期,具有丰富经验的制瓷工匠,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胆创新,突破了铜在釉中的作用,使钧瓷窑变釉的色彩缤纷,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境地,而且还被宫廷垄断为“御窑”,并严格禁止民间烧造。钧窑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往往产生出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在窑变中千变万化,自然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图画。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说。古人曾用“钧与玉比,钧比玉美”、等来称赞钧窑瓷器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

北宋宫廷钧窑御用瓷的造型,主要有陈设品和日用品两大类。陈设品有花盆(带托)、奁、胆瓶、三足炉等;日用品有碗、盘、洗、罐、碟等。北宋钧窑是北方青瓷窑系,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汁凝厚施釉均净有乳釉之称,其釉色主要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窑变美妙,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鹦哥绿和天青,月白等。有的多种釉色交相汇融,千变万化,釉色绚丽多彩,光亮莹润,表现出一种优雅含蓄之美。宋钧瓷的圈足多施薄薄的麻酱色保护釉。底足大多上乳釉,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在烧制时工艺十分高超和考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器型制作非常规整,胎质坚固,细腻缜密,敲击其声铿锵圆韵悦耳,胎釉选料优质精细,在制作釉浆用水方面也十分讲究。因为各种金属元素及矿物质在窑变时非常敏感,铜元素更为敏感,所以当时在制作釉浆时均用纯净的颖河水。其二,器物在制作过程中,分两道工序烧成,先用低温把坯胎焙烧,然后再浸釉,入窑时采用一钵一器,有的用支钉托烧,一般为3-5个细小支钉,有的采用垫饼烧法。

笔者收藏一件当时北宋宫廷钧窑御用采用垫饼烧法的鸡心罐,,高13.5厘米,腹径11厘米,口径6.3厘米,底径7厘米,主体造型为鸡心鼓状,亦称鸡心罐,胎质坚固,细腻缜密,敲击其声铿锵圆韵悦耳。器口薄并内收口沿微微内斜,器身挺绣,足部内敛,底上有弦纹,底及足涂芝麻酱色护胎釉,并见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色青釉“蟹甲壳”。(见图片1)器物内外施釉,天青乳浊釉层丰厚,釉质浮浊莹润,底部施天青色乳浊釉。

该器釉层肥厚,玉质感强

稀稀疏疏明朗如珠的气泡散布在釉层中布满全器,放大镜下显得十分饱满、清晰、明亮(见图片2)近看可见纷纷现于器物釉色之中的“珍珠泪痕”。(见图片4)釉表的棕眼甚多,大小不一(“蟹行痕”见图片3)

釉薄处呈羊肝色。口沿边棱因釉较薄,出现棕色的出筋,俗称“紫口”。其器底有细小磕断釉处,从此断口处可见细腻的糯米状的灰褐色胎骨。外釉层表面有多条“蚯蚓走泥纹”。(见图片4)

,釉面见两小铁质斑痕。此瓷器见天青乳浊釉面,玫瑰紫窑变,还交织着蓝、灰、褐、鳝鱼黄等颜色的斑点和丝缕,犹如蔚蓝的天空中忽然涌现一片形如流云的灿烂晚霞,使人叹为观止,正如古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生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美的一样。这是经过窑变出现的神奇色彩,全器造型敦厚坚实,又显雅致挺秀。

在此我把"蚯蚓走泥”纹与“蟹爪纹”,“蟹行痕”“珍珠泪痕”“蟹甲壳”讲一下,有很多人这几点是不分的,被误导啦。

什么是蚯蚓走泥纹?初学者不大明白,就是有的行家也概念模糊。我记得曾在某本图册上有人介绍说是一些直线相交的裂纹(并有图片证明)。也有专家在书上解释说:“蚯蚓走泥纹是釉面开裂后又被热熔釉填满裂缝所成”。这两种论点大同小异都不正确。釉上裂纹就是裂缝,这不能叫蚯蚓走泥纹。即算又被釉填满了则裂缝不复存在。更不是蚯蚓走泥纹的标志。

据本人考察和研究,认为要说明蚯蚓走泥纹得作如下说明(结合本文所展示的图片):宋钧瓷,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子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由于该釉材料成份特殊,当挂釉后则器壁处和表层的釉温度有所不同。但整个釉层还是处于熔液状态,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呈现紫红颜色。因为釉子较厚,锻烧时釉子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却时釉子上下收缩温度不一致,在温差和密度的差异下,会使釉层产生两种不同的运动。一种是受重力影响下从上向下流动,一种是釉层内壁与釉表层之间的内外运动。两种运动相互作用则产生一种流变力的作用。而它运动的结果是及其美丽的:釉层上漂着浅色的浮釉,釉层下都是深色的。线条流畅,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过的痕迹。在当时,只有“御窑”烧制出的产品有“蚯蚓走泥纹”,而一般的民窑产品却没有这种现象。因此,它成了宋代宫廷御用瓷显著的特征之一作为宋钧瓷的精品或极品,一定要在其青白釉中有一根或很少几根“蚯蚓走泥纹”(不能是几只鸡爪啊)。这才叫“雨过天晴云破处,婴啼如歌新生来”。

美术大师画笔下也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看唐、宋均窑的均瓷首先要看它的蚯蚓走泥纹。如果连这一特征都没有,就难说它的可靠性。“蟹爪纹”就不同啦,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或是在烧制过程中,刚开始温度较低,釉在低温时会产生釉层裂或缩釉,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重新弥合所致。在釉层表面出现线条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形如“丫”形大小不一的痕迹。(见转载图片5)“蟹行痕”就象蟹立行泥地,留下用足尖行走的痕迹,在釉表形成的甚多大小不一的棕眼。棕眼原本指动物表皮粗糙的毛孔。借喻到瓷器上指釉表皮细密的小坑点。宋代钧窑大多数都存在棕眼的现象,只是在不同时期器物中棕眼的大小和密度是不同的。“珍珠泪痕”呢?它大小如麻豆,有如干后的泪痕,它来原于釉色,却不同于釉色。好象人的影子,与原色具同却可区分。纷纷现于器物釉色之中。(见图片4)

"蟹甲壳”是指宋钧瓷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色青釉,或称“龟裙色”“鳖甲裙”,这是介于蓝绿之间的釉块层。它如同生蟹的甲壳涂上啦一层清釉,青中有一点点淡绿,薄而清亮。是否有"龟裙"色也是鉴定真假宋钧瓷的重要依据。(见图片1)

在当今的国内古玩市场上,仿钧窑的瓷器屡见不鲜。仿品总体施釉层薄,无肥厚玉质感,釉表面光泽刺目,有的淌釉太明显;紫斑釉面在放大镜下不见气泡,有的经化学药水浸蚀,气泡呈模糊状;器身不见棕眼,不见铁质斑痕;有的底足所露胎色为黑褐色,胎质粗松干燥,不见细腻、温润、熟旧感;有的器皿底部所刻的数目字,用刀软弱无力,笔划线条的两壁粗糙起毛,不像真品所刻数目字那样有力、干脆、光滑。少部分的仿品釉面因弱酸蚀或涂抹黄土等做旧处理,釉色呆滞,缺少宋钧瓷釉面那种熔化流动,厚润浑拙的质感。明代以前的钧窑产品均通过还原焰气氛烧成,施釉前先将坯胎烧素胎,待冷却后再在熟胎上施2-3次釉,然后再入窑烧成。面现代仿品基本上是氧化焰一次烧成。宋钧瓷窑变自然,各种色彩过渡无固定边缘,而现代仿品大多窑变无过渡,有固定边缘,人为痕迹较明显。

现代仿品中也偶见一些传统工艺方法仿制的精品,甚至也仿得"蚯蚓走泥纹"的现象,其逼真程度高,容易迷惑大家,古瓷由于存在时代差异给人的感觉总是存在一种古拙之美,古瓷由于是按着当时的审美观点和习俗而做,看着虽然陌生,但是看着还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新仿之物由于溶入了新的文化信息,风马牛不相及,虽然看着也挺好看,但细看起来,活很粗糙,看着总是觉得别扭。故当鉴别钧窑瓷器时要仔细观察,从器物的胎,釉,造型,底足,成形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之,宋代御窑钧瓷除色彩神奇之外,特别是其中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熟,在我国陶瓷史上,彻底改变了以往只有高温青釉和黑釉的局面,为元、明、清三代景德镇鲜红釉的高度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它精湛高超的工艺、优美典雅的造型,色彩神奇的釉色,堪称一代精品。后世各朝代及现代的仿制品,都无法仿制出这种精美的产品。

湖南醴陵发现北宋窑址 醴陵窑历史前推680年


窑址群遗址位于枫林市乡唐家坳村。8月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浏醴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窑址群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规模宏大,依山而建的龙窑,共占据了村里好几个山头。

据浏醴高速公路考古领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建军介绍,窑址群现共发现3座窑,其中马冲窑的发掘已近尾声。马冲窑窑头宽仅2.2米,窑尾宽3米,窑长34米,规模不大,但规整的构造却有着精巧的设计。

“以前发现的窑都是直接构建在第四世纪网纹土上,但马冲窑的窑壁是由砖石砌成,这种窑密封性更好,保温性更强。这也是湖南发现的第一个砖砌窑。”胡建军说。

10月9日拍摄的湖南醴陵唐家坳村窑址群位于山下的窑群遗址。经过2个月的发掘,湖南醴陵市唐家坳村窑址群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出土瓷器2000多件,经专家初步判断,窑址群中马冲窑为北宋民窑,这将一直被认为“始于雍正七年”的醴陵窑历史整整向前推进了680年。窑址群遗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枫林市乡唐家坳村,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考古专家发现,马冲窑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在窑内发现了大量火照,又称‘试片’,它们随瓷器一起放入窑内烧,烧窑工人可以随时把火照勾出来,依据火照的成色、烧制情况,来判断瓷器是否烧制到位。”胡建军说。此外,专家还发现,烧制历史长达300年的马冲窑的废弃品堆积非常少,“正是由于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瓷器的烧制失败率。”

窑址群出土的精美瓷器也让考古专家大为惊叹,不仅壶、杯、水具、钵、碗、盏等品种丰富,而且工艺齐全,大致可分为本地瓷品系列、仿景德镇青白瓷系列、仿江西吉州窑瓷品系列三类。

记者看到,仿长沙铜官窑的草黄色瓜楞壶上的动物栩栩如生,仿商代的云雷纹杯工艺细致,描绘少数民族肖像的瓷器做工精细。“从窑的规模和产品来看,这里应该是当年有名的民窑。”胡建军说。

10月9日拍摄的湖南醴陵唐家坳村窑址群发掘现场。经过2个月的发掘,湖南醴陵市唐家坳村窑址群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出土瓷器2000多件,经专家初步判断,窑址群中马冲窑为北宋民窑,这将一直被认为“始于雍正七年”的醴陵窑历史整整向前推进了680年。窑址群遗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枫林市乡唐家坳村,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此外,在马冲窑内还发现了北宋时期庆历(1041年)、宣和(1119年)两种钱币。据专家介绍,这是马冲窑为宋代窑址的重要佐证。“据醴陵县志和陶瓷研究所的资料记载,醴陵是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而马冲窑的发现,填补了宋代醴陵窑的历史空白,并至少将醴陵窑的历史向前推进了680年。”胡建军说。

现在,醴陵窑址群的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修复专家也开始现场对文物进行修复。“随着窑址群文物的进一步发掘,我们将对醴陵窑历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胡建军说。

湖南醴陵市享有“瓷城”美誉,陶瓷生产已有两千年历史,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巩县窑隋唐时期陶瓷精品欣赏


隋 巩县窑青釉盘口瓶

隋 巩县窑青釉龙柄鸡首壶

隋 巩县窑青釉单口净瓶

隋 巩县窑白釉杯一对 养德堂珍藏旧藏 纽约苏富比 2015年

隋 巩县窑白釉盖罐 奉文堂旧藏 香港邦瀚斯 2014年

隋 巩县窑白釉高足盘 浦上苍穹堂 东京 蓝理捷,J. J. LALLY & CO, 纽约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辟雍砚 安思远旧藏 纽约佳士得 2015年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长颈瓶 奉文堂旧藏 香港邦瀚斯 2014年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灯台 宝源堂 香港 1995年8月27日 养德堂珍藏,香港佳士得《古今》专场,2015年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梅瓶 购于香港国际古玩展

初唐 巩县窑白釉象形胡人灯一对 古城 香港

初唐 巩县窑白釉螭龙烛台

初唐 巩县窑白釉双龙柄瓶

唐 巩县窑白釉高足炉

中晚唐 巩县窑白釉双口净瓶 中华古美术,香港

中晚唐 巩县窑白釉葵口渣斗

唐 巩县窑外黑里白釉钵 展览:《知白守黑-北方黑釉瓷精品文物展》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2016年

唐 巩县窑外黑里白釉茶铛

唐 巩县窑三彩罐 CHRISTIAN DEYDIER, 巴黎

唐 巩县窑三彩宝相花纹三足盘 香港藏家旧藏

唐 巩县窑三彩白地蓝斑罐 养德堂珍藏 入藏于1985年以前 香港佳士得《古今》专场,2015年

展览: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八代陶瓷精品展》,台北,1987,图录21页

著录:谭旦冏,《中国陶瓷史》,上册,台北,1985年,81页

晚唐 巩县窑三彩龙柄龙首壶

晚唐 巩县窑黄绿釉瓜棱执壶 安思远私人珍藏,纽约佳士得,2015

中晚唐 巩县窑黄釉花口执壶

五代/北宋 巩县窑绿釉兽足贴花炉

唐 巩县窑黄釉绞胎三足盘

中晚唐 巩县窑黄釉绞胎梅瓶

晚唐 巩县窑绿釉绞胎枕

唐 巩县窑三彩女立俑 古城 香港

唐 巩县窑三彩骆驼及牵驼胡俑

唐 巩县窑黄釉白斑马

巩县窑创烧于汉,兴于隋唐,衰于宋金,窑址主要分布在泗水河两岸的村落。近年来,随着巩义市东区的扩建,一个极其重要的窑址——北官庄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北官庄地区很可能是隋代巩县窑高级白瓷的烧造地。巩县隋白瓷是皇家贵族以及高等级寺院所使用的器物,造型简约,温润如玉,是中国白瓷的一个高峰,惜烧造时间很短,遂成千古绝唱。巩县窑三彩用巩县特有的瓷土作胎,俗称白钢胎,成型与修胎细致规矩,施釉技法丰富多样,釉色鲜明玻璃质感强,明艳灿烂,尽显大唐的安富与尊荣。在巩县窑精细白瓷与三彩工艺基础上孕育出的唐青花,是青花鼻祖,开启中国陶瓷史后半部六百年华章。巩县窑还烧造绞胎、黑釉瓷、青瓷等不同品种。可以说,巩县窑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窑口,在隋唐时期,能同时拥有最优秀的白瓷、最华丽的三彩、最别致的绞胎器,最新颖的唐青花的窑口,非巩县窑莫属。

朱文立大师关于北宋官窑早期窑址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朱文立

张公巷北宋官窑窑址发现后,历尽曲折,终于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北宋官窑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和汝官窑是什么关系呢?张公巷北宋官窑发现后,笔者一直在探寻其中的奥妙。宋代每个名窑的形成与失传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它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一段时间,笔者一直以为:张公巷北宋官窑是汝官窑的延续,近些年来笔者对此产生了怀疑,它和汝官窑有着本质的区别,汝官窑是卷足支烧,而北宋官窑瓷足部却是直、窄、矮,釉色和支烧工艺完全是两种风格,汝官窑经历了清凉寺到文庙两个阶段,那么张公巷北宋官窑也一定有早期的窑址,早期窑址也会像清凉寺窑址一样不在汝州城里,应在众多的临汝窑范围之内。张公巷北宋官窑发现后,笔者又开始踏上了寻找早期北宋官窑遗址的征程。 北宋官窑早期遗址的寻找 宋代的临汝窑所有窑址,虽然近千年岁月的变迁,在现在的地面上,基本上都能找到其痕迹。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笔者为研制汝瓷寻找原料,跑遍了临汝窑的众多窑址,这些窑址都与汝官瓷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在大峪东沟窑址西边群众挖窑洞住,在距地表3米下,出土了好多不同于汝官窑,也不同于其它临汝窑的瓷片以及大量废匣钵片,这些瓷片制作非常精细,釉色也别具一格。由于它距东沟窑址中间只间隔30多米(笔者把此地命名为东沟西窑址),所以当时把它误认为是一个窑址。2000年初,笔者发现张公巷北宋官窑以后,出土的瓷片均非常精细,釉色又是非常纯正独特的粉青色。难道张公巷窑址天生的就那么精细吗?笔者认为张公巷北宋官窑和汝官窑一样,应该有早期窑址。文庙汝官窑早期窑址是宝丰清凉寺窑址,那么张公巷窑址早期也应该在汝州城外的丘陵地带,东沟西窑址是否就是北宋官窑早期窑址呢?从2001年开始,笔者一直在寻找证据,由于东沟西窑址遗址层距现地表3米以下,不经大规模挖掘,很难寻找。 张公巷北宋官窑早期窑址的发现 张公巷窑址发现后,在窑址附近,街道两旁的古董店迅速增多,为了早日找到北宋官窑早期窑址,笔者常到这些古董店寻找证物。2006年8月,在三个古董店惊奇的发现了板沿擦足支烧盘残器、残片,其中也有满釉支烧。荷花碗残片,平底支烧钵残片。还有底部中间刻有大写数字“一”、“二”板沿盘残片,这些实物均是生烧。而且支钉还在器物上,显然是从窑址上挖出,并且还是近期出土。笔者判断这些实物应是东沟西窑址出土,绝不是其他临汝窑出土。笔者随即到窑址查看,发现东沟西处窑址历年来挖煤已塌陷,群众的窑洞已不能住而迁出。据群众讲,前不久有三个人在破窑洞内挖瓷片,上述瓷片正是从这里出土,笔者去看时,窑洞刚被暴雨淋塌,窑址仍深埋地下。 2008年3月中旬,古董商店又出现一些荷花碗残片,有的残荷花碗由于过火和残匣钵片粘连在一起,还有印花独特青瓷片、渣斗残片等。笔者通过调查落实,这些残片仍是近期当地群众在大欲东沟西窑址挖掘的。 对东沟西窑址的研究 在钧官窑遗址发掘中,发现带数目字的器物“一”是同类器物中最高 或口径最大的;“十”是最低或口径最小的。而东沟西窑址出土的板沿盘也是同样,说明东沟西窑址一部分产品是为宫廷进贡所烧,它沿袭了均官窑办法向宫廷进贡。

中国瓷网总经理朱东明随同朱文立大师一起到东沟窑址考察

东沟西窑址两次出土的荷花碗口残片及残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荷花碗大小完全一致,荷口弧度重合的完全一致。在清凉寺遗址、文庙遗址、张公巷遗址中均未发现同类器,这说明台北故宫博物院存的荷花碗不是汝瓷而是东沟西窑址生产的早期北宋官瓷。荷花碗被视为汝官瓷的代表作品,说明了东沟西窑址是北宋官窑早期的贡窑。 通过对东沟西窑址生烧的瓷片再烧,正色是不同于汝窑但和汝窑天青色接近的另一种天青色,这和《格古要论》中所说的北宋官瓷“色好者与汝窑相类”吻合。 张公巷北宋官窑独特粉青印花产品非常少见,它的印花浅而细腻,线条流畅。它不同于临汝窑、耀州窑、越窑和高丽青瓷等,也不同于汝窑,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次在大欲东沟西窑址发现的粉青印花瓷片和张公巷出土印花瓷片的风格完全相同,这说明两窑的印花工艺出自同一工匠之手,进一步说明了张公巷的工匠来自大欲东沟西窑址。北宋官窑建成后,东沟西窑址停烧,宫廷有意把西窑址掩埋。 东沟窑址和东沟西窑址虽在同一区域,但生产的产品完全是两种风格,东沟遗址裸露地面,而东沟西窑址深埋地下达三米之厚,和宝丰清凉寺遗址惊人的相似。清凉寺东区烧造临汝瓷,西区为宫廷烧造天青色汝瓷,宫廷垄断汝瓷后把西区工匠调至汝州州衙附近另建新窑。清凉寺西区窑址禁烧掩埋,从近年来对清凉寺遗址发掘的情况可以充分说明。 综上所述,东沟西窑址无疑是北宋官窑的前身。它烧造时间应在北宋中后期,大观年间继汝、均之后为宫廷烧造贡瓷。政和间,张公巷北宋官窑建立后东沟西窑址的工匠调进汝州城内而停烧掩盖,张公巷北宋官窑完全继承和发展了东沟西窑址的风格,制作更加精细,釉色更加纯正。 当笔者把东沟西窑址的发现情况向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汇报后,他们非常重视。2007年冬,耿宝昌王莉英等专家不过年迈,冒着严寒专程到东沟西窑址进行考查,我们现场又捡到了新近窑址塌陷而裸露的宋代炉条,进一步说明了此处窑址在废弃后有意进行掩埋,因为在临汝窑的众多窑址至今都没有发现炉条。

元明时期龙泉窑精品赏析


龙泉窑划花龙纹碗 明初十四世纪后期

碗高8.8公分,口径18.8公分,足径7.6公分,撇口、圆唇、圈足,腹上部较直至近底虚使弧形收束,底鞍厚实:圈足满釉,足里有环形无釉垫烧区,中心釉块突起。外壁光素,器里划花为饰。壁面为双云龙,中心以四朵如意首组成团云纹。龙,双角细颈,怒目张口,龙身躬起,怖细麟片,四足跨步迈行,具五爪,爪趾有力的犄张开,如雄鸡爪般有一距趾在掌的高虚。此件龙纹碗的造型舆龙纹躯体,舆院藏洪武祭红龙纹碗相似:而枫洞岩窑址也出现类似的龙爪残片。

龙泉窑匜式盂 元-明十四世纪

匝式盂高6.0公分,通嘴长20公分,底7.8公分,器身作敛口浅碗,圆唇,底内挖为足,足里刮出环形无釉垫烧区。一侧横出方流,流口圆弧斜出,高于孟口,流缘亦具圆唇棱。器裎底部以弦文为界,浅挖宽平。韩国新安元代沉船(1323年)中有相近器物。

龙泉窑匜式盂 元明十四世纪

匜式盂高8.5公分,通宽21公分,底径6.5公分,器身作敛口浅碗,圆唇,底内挖为足,足里有环形无釉垫烧区,环内另押印圆形面低下。一侧横出方流,流壁斜直,微高于盂,流口略经磨平。器里底部以弦文为界,浅挖宽平。外壁雨道弦纹周绕。此种单边出流的匜形器,应即为《格古要论》所称名为“有嘴折盂”的酒器,元时与玉壶春瓶并用。从十三世纪后期元代初年的斡脱赤墓已出现青白瓷作品,1323年韩国新安沉船中亦有之,且形式变化不大。此器底部中央圆形凹入的痕迹,有认为是元晚期特色。

龙泉窑刻印花青营纹匝式盂 明初十四世纪后期

匝式盂高4.9公分,通嘴长16.5公分,底径7.3公分,器身作敛口浅碗,一侧横出方流,流较短,器口与流缘均作圆唇棱。底内挖为足,足里刮出环形无釉垫烧区。器外壁长身龙纹绕壁一周,以浅浮雕式拱现,再以线纹快速有力的勾勒。龙作双角长吻,口紧闭而圆睁双目,细颈长身,身上铺满麟片,四足作跨步行走状,伸展豪迈,前足直伸至龙首之前。趾掌如雄鸡,距趾于掌的上方;作五指或四指不一,刻划有力而线条参差。器内壁割划花转枝莲纹,纹饰疏朗。器里底部以弦文为界,浅挖宽平,印有团龙纹一,而张口回首,团身曲绕,亦双角五爪:隐线呈现,部分模糊。外壁龙纹,双目圆睁,闭口而下颚圆弧前伸的面貌,也见于英国戴维德基金与日本私人收藏。

龙泉窑碗 元-明十四~十五世纪

敝口碗高9.2公分,口径20.5公分,足径6.2公分,敝口、深腹、弧形壁、小圈足。裹足满釉,足内环形无釉垫烧区,底心尖突出。全器光素无纹,制做工整,釉色光润。

龙泉窑莲瓣碗 元-明十五世纪

莲子碗造型高6公分,口径15.2公分,足径5.1公分,广口、深腹、弧形壁、小圈足。以划花为饰,外壁满筋尖首莲瓣纹,瓣与瓣间分立不相连。器口缘回纹一周,里心一朵五瓣葵花纹。以莲瓣浮雕于碗外壁的装筋,为宋元龙泉窑的普遍形式。此器则仅于器壁作线状刻划,且刻意于瓣端另出尖首的形式,与景德镇宣德款青花或白瓷莲子碗的莲瓣相似。

龙泉窑划花莲瓣碗 明前期(1368年—1500年)

莲子碗造型高9.5公分,口径20.1公分,足径6公分,广口、圆唇、深腹、小圈足。以划花为饰,器表通壁为窄长条状尖首蓬瓣纹,器裎通壁作转枝花卉。刀笔快速,枝蔓曲绕自如。里心为一朵六出尖瓣的花朵。裹足满釉,釉色较偏翠绿色调,足内一环形无釉塾烧区。龙泉窑莲瓣碗 明前期(1368年—1500年)

莲子碗造型高10.4公分,口径21.3公分,足径6.3公分,广口、深腹、小圈足。以划花为饰,器表通壁以窄畏条状尖首蓬瓣纹为饰,仅口下两道弦纹。口内回纹一周,底心凹下,刻六瓣葵花纹。裹足满釉,足内一环行无釉垫烧区,仅中心有釉黠。

龙泉窑划花花卉碗 明前期(1400年—1450年)

广口碗高9.3公分,口径20.7公分,足径6.5公分,深腹、小圈足。器内外以划花为饰,刀笔轻快,外壁口缘卷草纹一周、腹壁折枝花四组,下腹短蓬瓣:内壁转枝四季花卉,中心团花果。裹足满釉,足里褐色小环形无釉垫烧区。釉色偏翠绿色调,外壁釉汁流动不匀。此种短蓬瓣微浮起的广口小足碗形,大量出现于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

龙泉窑划花四季花卉碗,明十五世纪

敞口碗高10.4公分,口径18.5公分,足径7.O公分,口缘微敛,深弧形壁、敛腹、圈足,底有环形无釉垫烧区。外壁划花蓬、牡丹、茶花、菊花等转枝四季花卉四朵,足圈饰回纹,内壁转枝花卉四朵,内底宽平,满饰拱起之花卉一枝,底与壁间凹入界痕一圈。内外壁图案布置繁密,几无空隙,而花形舒展优美,枝叶掩仰折屈,佐以篦纹细致的划梳隐影,更增华丽姿态。

龙泉窑划花四季花卉碗 明十五世纪

敞口碗高10.3公分,口径18.5公分,足径7.3公分,口缘微敛,弧形壁窄而深、敛腹、圈足,足端平整满釉,底有环形无釉垫烧区。外壁自窄唇下便作划花转枝四季花卉四朵,花形舒展,且部分叶缘越过唇棱,更见雕工的熟练自在。足圈饰回纹,内壁转枝花卉四朵,内底平宽,满布拱起之栀子花一枝,似于押印花纹上再加细部划花。内外壁图案布置繁密,畿无空隙,而花叶掩仰,自具姿态。

龙泉窑直口大碗 明前期(1368年—1500年)

直口大碗高10.5公分,口径21.8公分,足径11.8公分,广口、深腹、圈足,垂直的壁面至下腹始收束,一名“墩子碗”。全器光素无纹,釉色莹亮碧绿,外壁釉汁流勤。足里环形无釉垫烧区,色朱红,并遗有粗涩的白色垫烧痕。

龙泉窑印花格纹锦大碗,明十四至十五世纪

墩子碗高12.6公分,口径26.5公分,足径11.5公分,直口宽广,圆唇棱,口壁直,至腹下始弧形渐收。圈足,足端平而满釉,底部环形无釉垫烧区,边缘色朱,底心有釉。内底心印有格纹,格线内曲,原应为毬纹或钱纹的四方连续花纹。印纹区边缘低陷,为押印痕。釉色深,外壁釉汁流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