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新亮点“红店街”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新亮点“红店街”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09-02

景德镇古代瓷器。

“红店街”的古往今来

红店街位于景德镇市单栅门一号,毗邻莲社北路——景德镇中华陶瓷一条街,是中华陶瓷一条街的延伸。是在艺术瓷厂原厂房基础上改扩建的,也是市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具有明清青砖灰瓦“窑派建筑”风格的红店街,不仅能发展景德镇的粉彩陶瓷艺术,也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

粉彩瓷是艺术瓷厂的当家产品、是瓷中瑰宝。曾为景德镇陶瓷争得了不少殊荣。该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九月,主要生产中、高级粉彩陈设瓷,产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源起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有三百年的历史。粉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也是釉上装饰的一种形式,素以其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柔和,光泽莹亮和秀美娇艳的最大特色而风靡于世。而如今打造的红店街,就是历史地再现画工们手工画红,以及前店后厂的场景。

“红店”是景德镇解放前画瓷和售瓷场所。画瓷工称之为“红店佬”,画瓷称之为“画红”。“红店街”项目,就是要打造一条前店后厂的粉彩瓷“原生态”制瓷一条街。其意义在于保护、传承、挖掘粉彩瓷和其它彩类瓷传统技艺方法的最好途径;在于开辟景德镇特色粉彩瓷“原生态”生产流程与旅游相结合市场的需要。其实红店在解放前分散在市区很多弄堂街面上,比较集中的地方,是麻石下弄一条南北走向、与昌江平行的街市。这里瓷器琳琅满目,会馆、瓷行、红店大都集中在此,是当年景德镇陶瓷产品集中和出售的街市,现在被人们称为“老瓷器街”,而“新瓷器街”就在红店街坐落的莲社北路,她从陶瓷大世界起至道路两侧,画室、工作室、陶瓷馆藏、陶瓷专业媒体杂志网站、陶瓷文化旅游、装修豪华的经营店面、大师们的上乘佳作一应俱全。她的陶瓷文化、历史馆藏、信息资源、现代陶艺集于一街,红店街又为其增辉添色,的确无愧于中华陶瓷第一街的美称。

人们所说的老瓷器街已经成为历史,新瓷器街正显示出中华陶瓷第一街的独特魅力,建设中的红店街,按照项目规划,还将有二期、三期的开发建设,全部竣工后,总经营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租赁户增至66家,年产值3000万元,就业岗位可达到700个,填补了景德镇没有制瓷古街的空白,恢复了古瓷器的历史风貌。她与老瓷器街或新瓷器街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后者则是市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她在古老的红店里,演绎着粉彩陶瓷艺术的新篇章,折射出老瓷器街的光辉,而又以厚重的陶瓷历史文化,衬托出中华陶瓷第一街现代陶艺的气息。

一个项目,可以成败一个企业;一个创意,可以兴衰一个产业。但只要建设速度与发展规模,企业硬件与产业软件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就能走向成功的彼岸,企业就会良性循环、产业就会做大做强。我们期待红店街的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给新一代“红店佬”提供一个粉彩陶瓷艺术创新的平台,让他们在青砖灰瓦的制瓷古街里,保护、传承、挖掘粉彩瓷和其它彩类瓷传统技艺方法的精髓,为粉彩陶瓷艺术创造新的辉煌。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瓷器成江西省旅游商品展销亮点


7月5日上午,2013江西省旅游商品展销会在江西省展览中心展览分馆开幕,江西省2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携1000余种特色商品参展。景德镇25套陶瓷参加展评、角逐江西省优秀旅游商品的同时,另有200多件套陶瓷及土特产参加展销。

副省长朱虹参加开幕式后,进入展销会展厅参观,首先走近位于展厅中心位置的陶瓷类旅游商品展评区,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工作人员询问了陶瓷展品情况。在参观各设区市展厅环节,朱虹长时间在景德镇展厅停留,参观了每个展位,边听介绍边询问展品相关情况。在陶瓷饰品展位前面,他详细了解了饰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得知这些陶瓷饰品由景德镇特有的旧瓷片精心打磨镶银而来,他显得惊讶,认为这是景德镇绝无仅有的特色。离开展厅前,朱虹对陪同人员表示,这样展示深厚文化的展品应该在人民大会堂展示。

据了解,此次展销会为期3天,实行展览、销售、评选三位一体,生产企业、经销商家、民众共同参与,参展商品涵盖旅游纪念品、旅游酒店用品、户外旅游休闲用品、旅游食品等四大类1000余种,吸引了省内外126家采购商到会采购。展销会期间,还会产生江西省优秀旅游纪念品的一、二、三等奖。

景德镇瓷器在沈阳太原街开砸


因血本无归,又不愿掏运回的费用———江西瓷器在太原街开砸

景德镇瓷器自古以来就享誉世界各地,昨日,瓷器商人们却拿着景德镇瓷器在沈阳的街头叫板:“沈阳人不懂瓷器。不如一砸了之。”说完,一个个彩釉瓷器掷地而碎……这一摔让我们气愤,即使不心疼那精美的瓷器,我们还心疼我们的市容环境呢!这一摔也让我们深思:瓷器商人在沈当街摔瓷器的事年年都有发生,为什么这一幕总会重复上演呢?

一地精美瓷片引来众人惊叹

“啪、啪……”,随着一连串的清脆的声音,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变成了一地碎片,人群中同时也传出了唏嘘之声:“砸了干什么啊!多可惜啊……”这不是电影画面,昨日下午1点左右,这样的场景就真实地出现在太原街最繁华的地段上。

当记者赶到现场时,干净的街道已经布满了破碎的瓷片,而摔瓷器的举动还在进行着,而这种摔的举动都是在瓷器摊位上进行的,记者看到数十家露天经营陶瓷的商贩,纷纷拿出自家的瓷器开砸,清脆之声不绝于耳。记者钻进了一个人群,只见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不顾家人的阻拦,举起一个一人多高的大花瓶,用力地摔在地面上,嘴里大声地对围观的人说:“拉回去是赔钱,放着也赔钱,5元钱要不?不要?砸!”

记者综合目击群众和自己所目睹的情况看,砸瓷器的行动整整持续了45分钟,砸毁了大大小小近百件瓷器,这期间繁华的太原街被围得水泄不通。

血本无归就拿瓷器“泄气”

在现场,一个瓷器商贩对记者说:“我们是江西的瓷器商,年初的时候,听一个行业协会的人说,沈阳是一个购买力很强的市场,而且沈阳人认江西的瓷器,很好赚钱,于是我们40多个瓷器商人都动了心,就来了。可当我们拿着所有的积蓄,有的甚至还带着借来的钱来到沈阳后,却发现事实和听说的有天壤之别,算上每天的租用费、搬运费、一家人的吃住,我们每家到下星期都要赔个几万元……我们现在很后悔没做市场调研就听信别人的话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

另一位姓陈的商贩还有点悲愤地告诉记者:“我们来时就没打算把瓷器再运回去,都是容易破损的东西,再说运回江西还要花上1万元费用,不如就摔了!”他还对记者说:“沈阳人不识货。”

摔瓷之举惹市民争议

对瓷器商们当街摔瓷器之举,一些目睹的市民都有很大的意见。一位上太原街购物的退休老教师气愤地对记者说:“我不想议论他们赔不赔,我只想说他们不顾惜沈阳市容环境的行为太令人憎恶了,再说,太原街也算得上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了,他们这么大庭广众之下说摔就一通摔,这会对我们沈阳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呀,有关部门该管管这事了!”

一位路过的稍微懂行的市民中肯地分析说:“不是沈阳人不识货,这次的大部分展品在工艺、造型上应该算得上是很一般的瓷器,虽然一些日常用品质地也不错的,而且作为工艺装饰品,也有一定的价值,但这么多瓷器摆在街头,像似地摊货,谁能当艺术品来买呀!”

景德镇市珠山区 三宝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珠山区三宝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地处瓷都南郊三宝村,周边群山环绕,地理环境十分优美,不仅有天然的绿色氧吧,而且境内陶瓷历史遗存丰富,因五代时期日产优质瓷土价值三个金元宝,故得名为三宝。多年来,因其具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陶瓷创业者前来投资创业,汉光陶瓷、真如堂、国际陶艺村等一批陶瓷企业和陶艺家纷纷落户三宝,现已粗具规模。

为进一步开发三宝的瓷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珠山区将举全区之力把三宝建设成全国乃世界的瓷谷,形成5A级陶瓷文化旅游集散地。

三宝瓷谷项目预计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投资26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以区、镇两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土地运作、项目申报为主。项目建设将涉及道路改造、河道改造、房屋立面改造、景观建设、基地建设等系列工程。总工期约为一年半,分二期施工,一期自湖田桥至三宝国际陶艺村,工期约为一年。二期自三宝国际陶艺村至土石矿,二期约为半年。其中:道路改造自湖田桥至三宝村土石矿,总长约9.1公里;河道改造顺沿道路河床进行进行拓宽、拓深和水系建设;房屋立面改造按统一建筑风格实施。同时,因地制宜实施部分景观打造和创意基地建设。

未来的三宝瓷谷将彰显景德镇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特色,形成集历史遗存展示、陶瓷研究创作、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聚集区,成为创业者的热土、艺术家的圣殿、游客的天堂。

景德镇如何迈向陶瓷文化之都


讯: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千年瓷都景德镇应当整合资源,创新创意,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陶瓷文化之都。

艺瓷市场需完备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艺术品市场是一张两条腿的桌子,只有买家和卖家。

还有不少“大师”偷换概念,以作品偷换名作、以职称偷换名人,对广大收藏爱好者不负责任,同时也对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的发展不负责任。

专家认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应该是一个多方“圆桌会议”,由艺术家、艺术品经理人、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媒体、博物馆收藏家、私人藏家等多方组成,由他们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历史价值、供求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相应的价格,而非菜市场式的论斤论两地讨价还价。

在景德镇,销售艺术陶瓷的店铺大多为顾客准备了相应的《名人名作证书》。然而,这些“名人名作”到底有多少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一些判断艺术品价值的基本数据,比如每个大师创作了多少件作品?以什么价值出售作品?这些都不公开透明。

不完善的艺术陶瓷市场,给景德镇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破坏,更令人担忧的是,将导致景德镇核心竞争力——传统手工技艺的衰退。行业人力资源向装饰绘画这一工艺环节积聚,而原料、配釉、成型、设色、分水、烧成等重要工艺环节则恐后继乏人。

瓷都当有世界品牌

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老工艺美术家和老匠人支撑起了工艺美术品和高仿品市场,然而,传统手工业向文化产业的迈进仅仅依赖技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景德镇的手工产品市场亟须推进品牌建设。

景德镇虽是著名的产瓷区,但长期以来只有一个共享品牌,尚没有建立一个著名的、有明确产权归属的品牌。有陶瓷专业人士说,景德镇瓷器深受600多年的御窑文化影响,明清两朝,景德镇瓷器的设计中心在北京,由宫廷画家设计出陶瓷的器形和纹样,景德镇优秀的工匠依样进行二次创作,造就了璀璨的陶瓷文化。

如今,在手工产品市场上不难发现,大多数陶瓷品牌定位不清晰、缺乏个性和创新,品牌气质趋于雷同,甚至充斥着严重的仿冒风气。“景德镇”这三个字就是陶瓷的金字招牌,我们完全有可能培育出我们自己的世界级陶瓷品牌。

景德镇需海纳百川

据坊间估计,现长期在景德镇从事创作的外来艺术家约上万人,另有近万名“候鸟式”外地艺术家把景德镇作为重要的创作基地。但是,笔者了解到,景德镇日前并无专业机构为他们提供工艺技术指导,他们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苦苦摸索,而且难以融入景德镇当地艺术圈。

当下景德镇围绕传统手工制瓷所形成的产业体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所不具备的,它使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产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一轴四片六厂”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科学利用改制国有企业原有土地、老厂房、老作坊,已经打造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新载体,构建了国际陶艺村、陶艺创意谷、明清窑作遗存园四大陶瓷创意产业板块。

“景德镇延续千年的窑火,经历了普通窑业城市、工艺中心城市、工艺美术城市的发展历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将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完成它的第三次升华,华丽地转身为现代艺术之城。”目前来看,景德镇文化内核的再造和现代商业模式的植入尤为迫切。而这一切仅靠景德镇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因此,景德镇必须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只有属于世界,景德镇才是世界级的。

游历景德镇 感受中国陶瓷文化


游历景德镇 感受中国陶瓷文化

景德镇历史悠久,千年窑火不断。“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汉唐以来以盛产陶瓷而著称于世,景德镇在明代时就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

景德镇

说起景德镇当然离不开陶瓷,但只有到了景德镇才能感受到陶瓷的无穷魅力。在景德镇可以看到距今一千多年历代的民窑、官窑,其中规模巨大的龙窑遗址,还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瓷乐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在古窑博物馆还是在窑里古镇,只要你一低头,可以看到脚边都是各式各样碎瓷片,当地人说,景德镇是建在一千多年大小瓷窑留下的瓷器上面。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踩在历代遗留下的古董碎瓷片上旅游。

景德镇因烧制皇家御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是称雄瓷业千年的中华瓷都。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这座城市的一切都突出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以及她本身的陶瓷文化底蕴。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这里陶瓷的品质,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是流行音乐中透出的对她的眷恋,在景德镇的街道上游走,随处可以发现,配以青花为主色的瓷柱路灯、瓷窑模型,无处不彰显瓷都的底蕴与个性。茶花是景德镇的市花,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一如这个城市,秀外慧中,绚丽却不轻浮;人杰地灵,厚重却又灵秀。

景德镇所产的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的独特风格,举世无双,且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郭沫若曾赞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景德镇陶瓷馆

景德镇陶瓷馆是一座陶瓷专业性博物馆,收藏景德镇历代陶瓷珍品18000余件,系统展示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史。参观完毕后,可顺路到附近的陶瓷大世界,陶瓷大世界是综合型陶瓷大市场,是景德镇高档陶瓷艺术珍品展示、观赏、购物、艺术交流及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参观时间约1.5小时。

陶瓷历史博览区

陶瓷历史博览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由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窑组成,有历代古陶瓷珍品陈列,也有传统镇窑展示和手工成型制瓷工艺演示,还有瓷碑长廊、祖师庙、天后宫、古窑群、风火仙师、致美轩等景点,参观时间约2小时。

陶瓷文化是景德镇文化的软实力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参加景德镇代表团的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领导,在会上多次肯定我市的发展成绩和发展优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史文清用了“景德镇优势在全省无可比拟”,表达了对景德镇文化的独特厚爱。

本次人大会议的景德镇代表团中,除我市的20名代表外,还有多名省里的代表,他们分别是副省长史文清,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法工委主任李锐,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张友南,省民政厅厅长徐毅等。他们在会议期间都表达了对景德镇的特殊感情,会上会下都盛赞景德镇经济发展快,城市面貌变化大,陶瓷文化的优势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像。

史文清代表在代表团发言中,多次肯定了景德镇发展。他肯定去年景德镇经济发展同全省格局一样,进入了进位赶超,是全方位的突破起势,令人赞叹。他从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角度,阐述了景德镇在区位、文化资源和人才,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无可替代优势”。高调称赞景德镇人才优势,是“只有这块土壤,才造就这样一大批独特人才,是景德镇发展的软实力。”强调景德镇要大发展,要靠陶瓷,要把陶瓷产业做大,必须发挥陶瓷人才优势,要用政策凝聚人心、聚集人才,为经济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扶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抓住了人才,才有希望!”

徐毅代表在会议发言时,肯定我市去年民政工作有很多亮点,尤其在民生工程投入的加大,民政各种救助资金投入增长了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认为这对于一个负担比较重的设区市来说,十分不容易,称赞景德镇市福利院项目竣工,为景德镇特殊困难群体做了实事。

他还关注到了我市的社区服务建设在全省走在前列,说是一个好势头。说明景德镇抓基层发展、抓基层服务有成效。肯定去年我市民政抓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很有特点,比如乐平成立的蔬菜协会组织等,推动了协会组织健康发展。要求我市在贯彻落实今年全省65件民生工程中,强化民政能力,对传统民政保障对象“扩面提标”,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等,惠及更多弱势群体居民。

其他省相关部门省代表也都纷纷从观感上,谈了景德镇前后这几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上的变化,夸赞景德镇变的更漂亮,更具有了大都市风韵。

陶瓷文化:景德镇古窑初探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瓷。

胜梅亭窑胜梅亭窑又叫杨梅亭窑,是景德镇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湖田进南山二两公里处的胜梅亭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之一。胜梅亭窑烧造青瓷和白瓷。胜梅亭窑和这里的石虎湾窑,黄泥头窑白瓷烧造的成功,对于景德镇地区宋代青白瓷的制作,以及元、明、清时期瓷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入宋以后,胜梅亭窑仍继续烧造,但已改烧青白瓷。

石虎湾窑石虎湾窑是景德镇的又一处五代至宋代的瓷窑,位于湘湖与湖田之间的石虎湾,离景德镇约十公里。同胜梅亭窑一样,这里也同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骨一般较厚,偶尔也有很薄的,均呈灰色。青釉带黄,像一般人所称的蟹壳青;釉层极薄,有极细的纹片。瓷釉洁白,器型有盘、碗、洗等。盘底宽边,迭烧而成,宽边上有支烧的痕迹;盘心里也有敲去支烧的遗存部分;底心有釉。石虎湾窑入宋以后,改烧青白瓷。

柳家湾窑柳家湾窑是一处青白瓷窑场,窑址在景德镇东南二十公里的寿安乡境内。遗物堆积面积约达一万平方米。烧瓷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至元代。柳家湾窑产品以盏,杯,碗为大宗。釉色多呈淡青,也有湖绿、粉青、浅绿、米黄等色,均清亮光洁,幽倩雅淡。它的瓷器装烧,均采取单件仰烧。器底垫泥饼,与匣缶本相隔;饼径均小于器物圈足内。烧出的瓷器,圈足端光洁而有釉。

湖田窑古文献中都有关于这个瓷窑的记载。窑址在湖田村。窑场遗迹与遗物堆积面积达四十万平方米。从调查、试掘的资料看,这处窑场兴烧于五代,到明代隆庆,万历之际才结束,延续烧造了六百年。湖田窑的产品,以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卵白釉和青花最有成就。

龙江窑龙江窑或称大龙缸窑。缸窑,是明代官窑之一。窑场也在景德镇。龙缸窑专烧大缸,因缸上多画云龙,故统称龙缸。明代初年有龙缸大窑三十二座,后因青窑数量少,龙缸窑空闲,将其中的十六座改砌为青窑,仍存十六座烧龙缸。

烧制龙缸的工艺较特殊,烧时要先溜火达七昼夜。溜火时火力缓小,起初缓缓起火,使水汽渐干渐热;然后紧火烧二昼夜,到缸匣红而复白,前后皆明亮时,方可止火封门。待过十日窑内冷却后,方开窑。所烧之器有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双云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等种类。

青窑明代御器厂的官窑分六种,即:风火窑、色窑、大龙缸窑、大小滥煌窑、匣窑、青窑,这里风火窑是总称,色窑和滥煌窑就是锦窑,匣窑是烧匣钵的,真正烧瓷器的只有龙缸窑和青窑。青窑就是官窑中烧造除大件龙缸以外的各种瓷器的瓷窑。所谓“青”并不是指青色,而是指瓷器的成色。明以来,景德镇瓷器的成色是“上品为青”,如呼“头青”、“提青”、“三色青”之类。为了保障瓷器的成色质量,青窑的窑制都很小。

军窑有些曾经记载“景瓷”历史方面的书内,提到景德镇有过“军窑”,说是“均”窑之误。其实“军窑”是有的,不但宋朝有,明朝也有。明朝景德镇有几种窑:一为御窑厂,一为民窑。军窑是凡在军籍的,在景德镇的瓷窑,就叫军窑,与民窑性质大致相同。浮梁县志陶政编就有“除见厂役官匠窑座外,诸凡‘军’,‘民’新旧窑座”一语,可为证明。景德镇为什么有“军窑”呢?原来在元代末年。农民纷纷起来革命,有位都昌人于光,带领都昌农民占据了景德镇附近各县,于光把景德镇的珠山作为大本营。后来于光归附了朱元璋,朱元璋用调虎离山之计,把于光个人调往西北去负责军事,他的部下仍留在镇。他们在明朝都已入了军籍,不回都昌,就在景德镇营窑业,所以有“军窑”之名。

小南窑小南窑是以地名窑,窑在景德镇。据《陶录》记载,小南窑的窑室很小,窑包与伏着的青蛙相类,当时称作“虾蟆窑”。文献中说其产品“器粗整,土填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只兰朵竹叶二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器。又有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这里所谓的“白饭器”,直到今天还是人们常使用的碗类之一。

景德镇的古窑还有“陶窑”、“霍窑”、“臧窑”、“年窑”、“郎窑”、“唐窑”等。

景德镇窑的历史及特点


景德镇窑的历史及特点。

景德镇是江西的偏僻小镇,也是历史上闻名的瓷都。它在唐朝时就开始生产青瓷,一些瓷器被列入朝廷的贡品;五代时,这里的青瓷和白瓷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景德镇原先叫昌南镇,其名犹如英语China的发音。宋真宗景德年问(公元10041008年),皇帝对这里生产的瓷器爱不释手,就干脆把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小镇,从此它的声名大噪。

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味,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状,纹饰有牡丹、梅花、芙蓉、莲花、鸳鸯、鱼、鸭及儿童形象等,其装饰方法为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种类。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已成功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获得了空前发展,由于原材料的丰富和工匠技艺的高超,使所制瓷器在花色品种、器物类型,以及造型、装饰等方面较之前代,均有极大的丰富、提高和创新,成为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期。此一时期着名的品种有: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间的青花、红釉、青釉等,在元代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一步,成为当时及后来景德镇窑的主要品种。成化(1465——1487)年间的斗彩、正德(1506——1521)年间的孔雀绿釉及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的五彩等新品种,也以胎质细腻、釉色晶莹柔润、纹饰图案精美,而风靡于世。清代康熙(162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间的青花、五彩、红釉、天青釉、素三彩、粉彩、珐琅彩、窑变釉、广彩等,更是绚丽多彩,竞相争辉,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瓷都之称。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景德镇窑的制瓷业出现凋零或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重获发展。目前景德镇窑在继承传统工艺,恢复传统品种,创造新的品种样式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以胜梅亭,湘湖为主。

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有名的湖田窑就在景德镇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新亮点“红店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新亮点“红店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