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收藏好古 闽龙陶瓷艺术馆馆长独树一帜拒绝古陶瓷

陶瓷收藏好古 闽龙陶瓷艺术馆馆长独树一帜拒绝古陶瓷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9-09

陶瓷艺术。

新瓷也堪金玉质

陶瓷收藏好古。宋、元瓷得一完器则身价百倍,明清瓷就稍逊风骚了,而“民国无好瓷”几成圈内口头语。但 北京一位藏家却不碰古瓷,专收现代瓷器,而且把其做成了巨大的产业。这人叫陈进林,福建人, 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馆长。拒绝古陶瓷。

陈进林的创业故事颇负传奇。他早年从福建老家出来,起初做竹器、木材生意,最后转行到陶瓷业。几年前,在 陶瓷业打拼将近20年的陈进林相中了 北京十里河中部的一片杂草丛生、 蚊虫肆虐的三角地。短短几年时间把这块荒地建成了他的陶瓷总部基地,而且成立了一个汇聚现代陶瓷艺术的大型艺术藏馆。 “艺术馆展示、展销的是现代陶瓷艺术,而不是古陶瓷。”陈进林觉得自己做的现代 陶瓷更有意义, “老讲传统的东西,大家都去仿原来的东西,但是因为你本来就是仿别人的,你还能超过别人吗?而且古 陶瓷的水很深,鉴别起来难度大,风险也大,一个瓶子动辄几千万元。对于中国陶瓷来说,如果把现代的东西跟传统的东西结合起来,它可能就会走得更快,产品出得更好,也是更能贴近老百姓的东西。我觉得现代陶瓷艺术更具有收藏和 投资的价值。”

收藏现代陶瓷,陈进林说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件陶瓷作品的作者是谁,“要了解作者的年龄段和他的职称,这个很重要,比如作者是 中国美术大师、艺术大师或者陶艺大师。如果这个人还没成为大师,你要看他的获奖情况,获奖越多,发展空间也就越大。收藏者买了一个年轻人的东西放在家里,也就几千块钱,但是几年之后,如果他被评为大师,那你的东西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几十万了。”

在艺术馆中青年的展示区里面,有30多个年龄段在40岁上下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在陈进林眼里更有 投资价值,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是创造最旺盛的时候,其创造力也更强。其实现代 陶瓷艺术品前景是相当好的,这几年市场规模每年增速都在20%到30%。

陈进林有句话说的经典,刚开始收藏,肯定是要交点学费的,但是入行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别人给你交学费了。对于现代艺术陶瓷的收藏,陈进林很自信,他说他通过艺术馆给了现代陶瓷一个被更多人认识了解的机会,让这些痴迷现代陶瓷的人有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给后人留下让人惊艳的陶瓷艺术品。

树日用品牌

陈进林的心思不全在藏,而是做通产业。艺术馆里陈列着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陶瓷艺术家的陶瓷作品,既是展览,也做销售,琳琅满目。

艺术馆2008年12月开馆,但目前人气还不是很旺,负责日常运营的艺术馆副馆长席伯威坦言:“这的确还需要培养一段时间,艺术馆的主要使命就是为了普及 陶瓷知识,告诉人们陶瓷既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很低档、很不值钱的东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现在的陶瓷市场比较混乱,我们主要是为了净化、为了规范市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在重视这个事情。”

艺术馆是在陈进林的陶瓷总部基地基础之上建立的,展品主要来自 中国各个产瓷区,像景德镇、德化等。馆内还设立了现代艺术 陶瓷作品展示交流区,设置了“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区”、“景德镇陶瓷学院师生作品展区”、“现代 陶瓷艺术创意、设计发布区”等各类功能的区域,来实现 陶瓷文化的展示和教育的功能,里面主要展出了一些师生的作品,陈进林说,这既是一个展台,也是一个平台,还是一个擂台,同时把几个高校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的形式,目前 中国还没有先例。

艺术馆里展览着一些国外知名品牌日用陶瓷,陈进林用意在于,目前中国陶瓷本身有品牌,而且多是产地 品牌,比如景德镇、德化,但是日用陶瓷 企业本身却没有品牌。“日用 陶瓷 品牌,就是咱们最常用的锅碗瓢盆,没有几个能说的上来。 品牌意识不强,导致日用 陶瓷的规模一直都上不去。以前,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占20%,内销占80%,但是日用 陶瓷却是出口占80%,甚至是90%,日用 陶瓷依赖出口,不重视 品牌,结果金融 危机来了,各个厂家都受到很大冲击。”陈进林的野心是,通过艺术馆这个精品平台,展示中国日用陶瓷目前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并有朝一日树立日用陶瓷自己的强势 品牌。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昨于淄博开馆


作为本届陶博会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开馆揭牌暨故宫陶瓷精品展仪式今天举行,这标志着被陶瓷界一度称为“散兵游勇”的刻瓷艺术,真正作为淄博陶瓷产业的一大特色艺术门类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刻瓷艺术有了一个长期展示和推广的阵地。

新建成开放的刻瓷艺术馆面积1500平方米,位于中国陶瓷馆二楼,其总体布局分为展示区、表演区和休息区三大区域。记者在展示区内看到,名为《古齐画鉴》的刻瓷展示,用28块1.2米×1.8米的瓷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古齐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的历史。

在国礼复制区,展示了淄博市刻瓷艺术家近十几年来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的刻瓷艺术品;另外,在展示区内还有在民间搜集的部分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刻瓷艺术品。在表演区,记者看到,李世典、翟善法等6位刻瓷艺术家为现场游客进行刻瓷表演。游客要是累了,可以到设立的休息区内,欣赏茶艺师精湛的茶艺表演及品茶。

据介绍,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内展示了淄博刻瓷艺术大师的500余件刻瓷作品。

中国陶瓷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刻瓷艺术馆把淄博的陶瓷文化和齐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刻瓷艺术的巧妙神韵表现出来,并以刻瓷艺术馆为窗口和平台,把分布松散的刻瓷艺术品聚集起来集中展示,全面系统地宣传淄博刻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刻瓷艺术馆开馆揭牌的同时,北京故宫陶瓷精品展一并开展,中国陶瓷馆从故宫博物院借展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21件陶瓷精品同时向市民开放,此展从10月18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

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重心南移


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近日宣布,正在紧锣密鼓装修的瓷砖奥莱店及马赛克厅将于5月26日正式开业。与此同时,一座6万平方米的综合楼在陶瓷一条街的南部兴建,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重心也将南移。

记者在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看到,从3月份开始的拆迁目前大多已经拆迁完毕,被拆迁部位已经有了围挡。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董事长陈进林介绍,从受到政策性规划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面积上来说,此次拆迁面积约有6万平方米,约占总面积的1/3。拆迁部分主要是高压线以北区域,多是卫浴馆以及中小品牌。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的核心区域“中国陶瓷第一街”并未受到任何影响,马可波罗、诺贝尔、冠军、蒙娜丽莎、东鹏、新中源、诺贝尔塞尚、亚细亚、冠珠等国内一线品牌总部旗舰店、概念店等也未受任何影响。

陈进林还介绍,为了安置拆迁的商户,闽龙还新建了用于销售工程瓷砖或尾货的瓷砖奥莱店以及马赛克厅。据了解,瓷砖奥莱店里有威登堡、吉尔斯、兴辉、金朝阳、港龙、金多宝等20多家品牌,马赛克厅内有小石头、金多宝、空间精灵等品牌。

除此之外,在马可波罗旗舰店的对面,闽龙陶瓷总部基地将兴建一座6万平方米的综合楼,目前还处在规划之中。即使遭遇拆迁,陈进林表示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的定位不变,消费者依然可以在此买到最全、最便宜的瓷砖卫浴产品。而周边新建的几十万平米的商品房小区和正在招商的新卖场,让陈进林更看好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的未来。他认为,新卖场的开业以及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等卖场的存在,将使十里河家居消费区从三环边移至四环边,“未来这边交通更好,新建卖场的装修硬件条件更好。”在他看来,已经有着十年历史的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闽龙陶瓷基地部分商户面临“孤岛”尴尬


以陶瓷、卫浴为主营产品的闽龙陶瓷总部基地如今正在进行拆迁。原来的卫浴厅、地板厅、陶瓷艺术馆等处不少品牌店面已经变成了瓦砾,而余下的少数品牌在左邻右舍都被拆空的情况下,因无法再正常经营陷入了两难境地。

位于十里河家居建材一条街,地处东南三四环之间的闽龙陶瓷总部基地,汇集了国内外众多陶瓷、洁具、木门、橱柜品牌。与京城其他建材卖场的经营形式有所不同,号称“总部基地”的闽龙是以建材品牌的独立旗舰店、体验馆为主,每个店的面积至少都在几百平米,有的则高达几千平米。这一栋栋花费动辄数百万的独立品牌专卖店,原本曾是京城家居卖场中的独特风,如今却变成了一大尴尬。

近两个月以来,闽龙市场的部分区域开始进行拆迁,原本是“小洋楼”、“大别墅”聚集的齐整之地现在则是遍地瓦砾。昨天,记者在闽龙看到,拆迁是从该市场内纵贯东西的高压线以北区域进行的,原来的卫浴厅、地板厅、闽龙陶瓷艺术馆等区域不少品牌店面已经拆除,满眼望去都是砖头、杂物,拆除的吊车、搬运拆废品的货车也穿梭其中,原本是闽龙标志建筑的陶瓷艺术馆也变成了空架子,外立面已经不辨真实面目,窗玻璃也打碎了许多,内部已经全部腾空、拆完。

虽然这个区域大部分已经拆除,但是还有少数的品牌店仍然留在原处,有的是独自屹立在一片狼藉中,有的则是与已被拆成空架的店铺比肩而立,孤孤单单的架势,显得甚为凄凉。这些没有被拆除的品牌店,虽然外观还算“完整”,但是店门大多已经关上,室内也没有灯光,店内只有少数的店员,根本没有消费者入内,基本处于停业的状态。“周围都已经拆成这样了,留下来的也没生意了。但到底拆还是不拆,也没人告诉我们,补偿的问题更是没有谈过。”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记者在现场也的确并没有看到关于拆迁的通知文件。而记者多方询问的结果是,这些遗留的商户目前也不知道何时会被拆迁,不知道未来会被如何安置。

在变成“孤岛”之后,已经无法正常经营的他们,正面临着前路茫茫的尴尬,他们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尽快给出一个说法。

闽清:这个“冬天”不太冷 豪业独树一帜


“暖冬现象”

时下整个陶瓷界都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熄火停窑减产每个产区随处可见。记者走访闽清瓷片生产基地时却未见有熄火停产的现象,闽清陶瓷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除化工原料外基本上本地都有,省去了供应商利润、运输成本等,而相对于沿海地区人员工资也略低点。这两大成本优势维持了企业低成本生产。其次是产品销售方面,闽清陶企以出口为主,国内市场份额不大,订单销售成本也相对较低。虽然今年出口的利润很薄,可它至少维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国内房产低迷,但农村住房建设并没有受太大影响,而闽清的瓷片档次正好能满足农村的消费需求。所以在这被称为陶瓷行业“寒冬”的季节里对闽清这个产区只是感到有些凉意而已。

产品升级

世界上最价廉物美的瓷片在闽清,记者与企业谈论最多的是产品升级这个话题,去年笔者也就这个话题采访过该县的政府领导,县政府也在多方引导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在今年的陶业形势下,似乎企业对提升产品质量的愿望更加强烈了。虽然低档产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可毕竟利润很薄。但由于长期生产低档产品习惯了,一时间想改变也并不容易,从管理、技术、人员素质等方面提高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新东方、金城、金陶、汇达等企业都在做提升产品档次的尝试。

豪业独树一帜

虽然闽清是瓷片生产基地,可豪业却是专业生产仿古砖,并且是福建知名品牌之一,是闽清唯一荣获优秀新锐产品奖和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的企业。今年建陶市场低迷,该企业却增加了产量,出口美国的数量也在增长,英国的销量也不断上升,今年还拓展了印度市场。国内销售大幅增长,“精艺瓷”品牌产品进入北京居然之家全国连锁店。省会城市建立了经销点并不断向周边辐射。产品质量稳定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企业管理也有独到之处,给闽清陶瓷产业提升提供了典范。

广东艺术陶瓷价值严重低估 收藏好时机


与产业发展迅猛的日用陶瓷、卫生洁具陶瓷相比,广东的艺术陶瓷虽然地方风格突出,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但却一直徘徊在价值的低谷。近日,第二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启动评审工作,这个广东陶瓷艺术的第二梯队后备力量明显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被寄予了振兴广东艺术陶瓷的希望。

在广东,陶瓷的爱好者不下十万人,收藏群体也不小,但却没有带动本地艺术陶瓷的发展。周圆告诉记者:“近年来,艺术陶瓷的价格涨幅惊人,景德镇的瓷器,大师级的作品一年涨几倍的都不少。但广东的艺术陶瓷,虽然近年来价格随大流跟涨,以前一个大师的瓷器也就几百上千元,现在能够卖到上万元,但与景德镇的瓷器价格差距还是太远了,当中又以潮州的瓷器价格最低。”

但实际上,潮州的通花瓷在所有通花瓷雕中,装饰手段最完美,其主要特点是在瓷坯体上雕通连续的几何图纹或花卉、人物、动物等形象。然而,与当地发展迅猛的日用陶瓷、卫生洁具陶瓷相比,潮州的传统通花瓷技艺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瓷器收藏爱好者梁先生就告诉记者:目前潮州陶瓷的价格只是同级数的石湾公仔的两三成,这与潮州陶瓷创作者不善炒作、包装有关。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潮州瓷器的价格未来肯定会补涨,应该是匹黑马。

对此广东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环也表示:“不仅是潮州的陶瓷,整个广东的艺术陶瓷价格都严重被低估。相对于,广东陶瓷的提升速度实在太慢了。但对于投资收藏者而言,广东瓷器却是一个宝藏。”

浙江师范大学昨回应陶瓷艺术馆“赝品”之争


日前,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开馆。然而,迎接这个“国内高校首个陶瓷主题艺术馆”的只是短暂的掌声,而后便陷入巨大的争议之中。由于开馆展览的展品被质疑“假得离谱”,于是一个在校园内举行的“艺术展”在文博圈内掀起了波澜。

昨天,浙师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陶瓷艺术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参观者提供美学欣赏、艺术熏陶的场所。馆内展品不论真假,只有美丑。”同时,由于展品大多由该校美院退休教师无偿提供,校方表示“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为这些藏品进行文物鉴定”。不过校方也同时表示,今后会对有关细节进一步予以完善。

被质疑“假到惨不忍睹”

在浙师大官网上有关陶瓷艺术馆开馆的信息中,一款标明“清康熙御制”款珐琅彩碗,无论在捐赠证书还是官方信息里,都特意加粗标明“未经鉴定”。这4个字也标注在大部分展品之中,同时校方强调,在入馆须知、展品标识、捐赠证书等各个环节也都指出艺术馆所有展品均未经专业机构鉴定,仅供参观者艺术欣赏。

尽管如此,展品仍然让不少人频频摇头。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在微博上写下“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迅速成为转发热帖。其中,最让人诟病的,是一款“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此件原物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扬州博物馆,这一国宝级别的珍贵文物存世仅有3件,眼下突然另有一款在高校中现身,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另有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看后直言:“展出的梅瓶、青瓷,一看就是新的,只能算作工艺品。”

一般而言,正规的博物馆会慎重考虑展品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捐赠之前,相关文物主管部门必须进行文物认定。不过,取名“艺术馆”,似乎并不适用这一规定。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杨新平曾表示,浙江工商大学内的浙商博物馆、中医药大学内的中医药博物馆等都经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对于浙师大陶瓷艺术馆并不知情。

校方称“不论真假,只有美丑”

根据原先规划,浙师大有意将陶瓷艺术馆打造成一个集教育、科研和公共文化推广的文化平台。“艺术馆将面向学生开设陶瓷艺术主题课程、开展陶瓷艺术专题展等。实际上是向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因而与是否为文物并没有直接联系。”负责陶瓷艺术馆运营的负责人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若是碎片化的真文物,无法向观众传递美感,艺术馆是不会展出的。”

“艺术馆每周一三五下午对外免费开放,没有任何经营行为和利益参杂,被卷入这样的风波,多少有些无奈。”该负责人介绍,这位退休老师不仅在艺术馆建设期间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开馆之后又无偿提供了部分展品。“开幕式后,他马上就返回了南非的家,何需作假来炒作呢?”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赵幼强表示:“高校的博物馆带有公益性质,和社会是脱节的,里面有些真假问题也是带有研究性的,如果有不对,也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校方也因为这次争议做出了反思,艺术馆方面除了考虑在标签中对展品作进一步补充说明外,在今后展览中,还将更加周全地考虑相关细节。

争议的双方或许都有着相同善意的出发点,不过校园艺术馆的作用也有所显现,有学生在参观之后表示:“不出校门就能看到陶瓷艺术展,近距离观看实物让我们对陶瓷艺术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浙师大新开的陶瓷艺术馆的展品涉嫌造假


这几天的文博圈,在被一件事刷屏:浙师大新开的陶瓷艺术馆的展品,涉嫌造假?

事情是这样的: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的陶瓷艺术馆正式开馆,藏品全部来自学校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的收藏。两天后,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本名梁晓新)在微博上说,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

此话一出,顿时在文博圈各方掀起一池波澜。

截至发稿,李舒弟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他的好友、当天参加开幕式的金华博物馆馆长徐卫告诉记者,李老师正在南非,“他的家在那里。那天,他回国,就是为了把藏品给大家共享,然后就回南非了。”

昨晚,浙师大校方给钱报发来了独家回应:学校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为其藏品进行文物鉴定。

参加艺术馆开幕的专家说:真真假假都有

记者打开学校官网的“浙师新闻”,开馆当天的情况,包括展品照片和信息,一目了然。大部分展品,像标明“清康熙御制”款珐琅彩碗,无论在捐赠证书,还是官方信息里,都特意加粗标明了四个字:未经鉴定。

“光看图片,没有一件是真的。”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位专家看了图片后,告诉记者:“在理论上,博物馆应该是文物的标准库房,更是学术阵地,但陶瓷艺术馆展出的梅瓶、青瓷,一看就是新的,是工艺品,如果说是20年前的,那还可以接受。”

梁晓新在接受雅昌艺术网的采访时,针对这件事举了个例子,展品中有一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这件梅瓶的原物就在扬州博物馆,“众所周知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属于国宝级别的珍贵文物,存世仅有三件而已,怎么突然又出来了一件?”

记者采访了当天应邀参加陶瓷艺术馆开幕式的专家、浙江省博物馆文博研究员赵幼强。

“瓷器有一些还是有疑问的。”他告诉记者,“宋到明清这个时间段,里面的问题比较多一点,真真假假都会有。”

省文物局文物处专家说:是博物馆就必须鉴定

既然“有问题”,那么,为什么学校在接受李老师的捐赠之前,不进行文物鉴定?

校方昨天进行了解释:“陶瓷艺术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参观者提供美学欣赏、艺术熏陶的场所,凡具有审美价值的陶瓷都可以有一席之地,这与展品是否为文物没有直接关联。”

校方强调:“展品皆为李舒弟个人所有,学校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为其藏品进行文物鉴定,李舒弟有权对其藏品作初步断代,以供参考和讨论。为此,我校在入馆须知、展品标识、、捐赠证书等各个环节均强调指出艺术馆所有展品均未经专业机构鉴定,仅供参观者艺术欣赏。”

那么,这样不鉴定的做法,是否可行?

“从理论上讲,接受捐赠之前,必须请相关专业部门予以把关,不是说送给你们,你们就能接受。”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正规的博物馆都会慎重考虑展品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捐赠之前,相关文物主管部门必须进行文物认定,“这是基本常识问题。”

记者又咨询了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一位专家给记者读了《博物馆条例》里的两条内容—博物馆接受捐赠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捐赠这个事,从《博物馆条例》来说,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中间具体的程序,包括组织谁来鉴定,都是可以由本馆制定的。”

当记者向文物处处长杨新平询问程序时,他认为:“如果是博物馆,肯定要先鉴定。”

浙师大说:展品全部是个人提供

杨新平说,浙江省高校里开设正规博物馆的,并不多。“浙商博物馆,是浙江工商大学开的。中医药大学有个中医药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都是经过行政主管部门批过的。”

记者问:“浙师大这个馆,你们这里批过吗?”

“我们这里不知道。”杨新平说,“浙师大这个如果是学校办的,那就是国家的,必须在我们这里注册登记。”

记者所知,陶瓷馆就开在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里面。那么,这个馆到底是李舒弟个人开的,还是属于学校?

“陶瓷艺术馆是我校建设的以陶瓷为主题的艺术馆,目前馆内所有展品全部由我校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个人拥有并提供,展品性质为无偿捐展,展出期间展品产权归属不变。”校方这样回应。

如果是艺术馆,并非是文物的展品,也可以入馆?

“如果是艺术品,可以完全是现代的东西。”杨新平说。

但问题又来了。陶瓷馆里展出的展品,都有这样“很文物”的标签,比如:明成化青花鹤颈瓶。

“它虽然规避了‘博物馆’的叫法,但这些东西如此标注,跟博物馆没什么差异。既然向公众开放展示,明明是一件工艺品,却标明相应年代,如果前面加个(仿),就可以。”文物鉴定专家对记者说。

“霓彩霞韵”传统与创新陶瓷颜色釉艺术展将在国中陶瓷艺术馆举行


作为北京目前唯一一家艺术陶瓷专业展馆,国中陶瓷艺术馆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立志打造业界一流陶瓷艺术平台的信念,自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国际陶艺交流展”、“墨语瓷言——曾氏陶瓷艺术作品展”等大型展览活动。近日,国中陶瓷艺术馆将再度开展,于12月4日举办“霓彩霞韵”传统与创新陶瓷颜色釉艺术展暨“瓷画艺术”专家论坛。

自商代有了瓷上色釉的做法开始,人们就在寻求陶瓷更加美轮美奂的路上孜孜不倦。直至河南禹州的钧瓷出现,更是将颜色釉推向了艺术的巅峰。钧瓷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它是人类智慧与审美的完美结晶,然而超越更是现代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何汲取传统颜色釉的精华,又如何做到在新时代中颜色釉的发展与创新,是此次展览暨论坛需要探讨问题,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据悉,此次是陶瓷艺术界釉彩大师晋晓童、刘胜利两位艺术家的联展,一个是出生钧瓷世家,深受传统陶瓷艺术的浸染,一个是利用高温颜色釉技法走出了一条陶瓷绘画的创新之路。他们的展出势必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在12月4日艺术展开幕式后,当天国中陶瓷艺术馆也将会组织一场关于“瓷画艺术”的专家论坛。瓷板画是人们在对颜色釉的探索过程中一种新的尝试形式,是最具陶瓷机理代表性的创作。近年来,高温颜色釉瓷画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它能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让陶瓷绘画另辟蹊径成为新的艺术门类。此次论坛将以瓷板画的代表刘胜利为点,景德镇、禹州市陶瓷工业局代表,陶瓷界、美术界专家教授的重量级演讲为据,展开一次有思想、有深度的讨论。

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禹州市陶瓷工业局的大力支持,当天国际陶艺学会主席杰克·考夫曼更加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让我们敬请期待!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收藏好古 闽龙陶瓷艺术馆馆长独树一帜拒绝古陶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收藏好古 闽龙陶瓷艺术馆馆长独树一帜拒绝古陶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