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艺术瓷砖 > 导航 >

安新白洋淀芦苇艺术画瓷瓶问世

安新白洋淀芦苇艺术画瓷瓶问世

艺术瓷砖 陶瓷艺术 古代艺术瓷器罐

2020-09-11

艺术瓷砖。

安新白洋淀芦苇艺术画瓷瓶

安新白洋淀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永乐创新制作出了芦苇艺术画瓷瓶,在刚刚闭幕的5.18中国廊坊国际贸易洽谈会河北旅游商品大赛上获金奖称号。

据刘永乐介绍,这种工艺是将现代的芦苇制作工艺和传统的陶瓷彩绘艺术相结合,使陶瓷更加光彩照人,体现了芦苇工艺制画与陶瓷工艺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

芦苇工艺画是安新县传统的手工艺品,这种传统工艺经分类、剖割、压平、雕刻、剪贴、编织等十多种工序制作而成。以芦苇特有的颜色、光泽、纹理来展现诸如张网捕鱼,驱舟放鸭等水乡风情。以芦苇为材料的芦苇工艺画因其画面本色天然、色泽朴素淡雅、加工考究精美、风格独树一帜而备受八方游客青睐,成为海内外游客来白洋淀观光的首选纪念品,在第七届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荣获了特色旅游商品金奖称号,并在今年精彩亮相世博会,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安新县拥有苇编工艺画生产厂家15家,苇编工艺美术大师100多个,年销售量在50万幅以上,产品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安新白洋淀的民间艺人们正在尝试将芦苇工艺融入到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中,吸收借鉴其它艺术,研制出更多的芦苇艺术新产品,使白洋淀的芦苇工艺更加艺术化,进一步做大做强白洋淀的旅游文化产业。

阅读延伸: 大型天目釉葫芦瓷瓶

大珠小珠“落”瓷瓶

展示陶瓷工艺陶瓷精品

2010年5月26日华东地区陶瓷工艺品网上报价

高安农民炫耀“宋代瓷瓶”遭强抢

绿色陶瓷是当今陶瓷行业发展趋势

taoci52.com小编推荐

1.2米高大红葫芦瓷瓶在福建德化问世


昨日,在瓷都德化泰峰瓷研所展厅内摆上了一件高温大红釉葫芦瓷瓶,其色泽纯正、光鲜温润,让参观的人赞叹不已。

该瓶高120厘米,下部径宽60厘米,底部分别钤有“泰峰瓷”、“许瑞峰”、“中华红”三枚印章,在显微镜下可见冰裂状自然纹片及少量晶莹剔透的小气泡。而这些都是中国其它红釉瓷中所没有的。据称,这是目前福建省内用手拉坯传统陶瓷工艺成功烧制的最高最大的葫芦瓷瓶。

当地的陶瓷专家介绍,该件大型葫芦瓶庄重大气,鲜红夺目,红色饱和度高,不要说在福建就是在全国这种高度的高温红釉瓷葫芦也是罕见的。因为德化瓷土质地柔软,要烧制大件瓷器极为不易。

创作者许瑞峰说,葫芦象征着“福”,历来是陶瓷艺术家们喜欢选择的一个造型。他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才成功烧制出这件大型手拉坯高温红釉葫芦瓶的。

人物背景:

1988年,许瑞峰从德化技校毕业。在父亲、国家级大师许兴泰的帮助下,他开始真正的陶瓷艺术之路。专攻传统瓷塑。2001年,他率先发明了陶瓷高温红色釉“中华红”和“宝石釉”,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从清末民初瓷塑大师许友义算起,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许瑞峰已是许氏家族的第四代瓷塑传人。许家瓷塑技艺著称省内外。

水墨人物画釉下彩陶瓷在德化县问世


一种通过在陶瓷坯上作水墨人物画,然后烧制出来的釉下彩陶瓷日前在德化县问世。

今年五一期间,福建博物院国画家、艺术研究员黄羡到德化飞天陶瓷研究所采风,深深被精美的德化瓷打动,也因此萌发了在陶瓷上作画的念头。黄羡说,他就是运用自己纸上写意画、泼墨画的经验,直接用较大的羊毫笔蘸上黑色的釉料在陶瓷坯上画作画,将纸上绘画跟瓷器的工艺绘画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创作出水墨人物画釉下彩陶瓷。

据飞天陶瓷研究所所长郑雄伟介绍,水墨人物画釉下彩陶瓷的制作过程就是将水墨人物直接画在陶瓷坯上,然后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难度大且成品率极低。因为水墨在陶瓷坯上会渗透、扩散,而人物画讲究的是造型、布局、笔墨等,因此在陶瓷坯上作画,就要有过硬的水墨画技法,灵敏地掌握瞬间的变化。由于飞天陶瓷研究所采用先进的烧成技术,此次黄羡创作的陶瓷作品,经过高温烧成后的成品率相当高,水墨人物在陶瓷上显得栩栩如生,造型生动优美,线条流畅且富有弹性,比山水画陶瓷作品更具有艺术和欣赏价值。

麦草画艺术走进了上海世博会


汝南麦草画工艺瓶跻身上海世博会

传承千年的麦草画艺术走进了上海世博会。3月22日,由汝南一笑堂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陶瓷麦草画工艺瓶作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启运上海,迎接全球来客的品鉴。这是迄今为止我省唯一一宗入围上海世博会的民间工艺品。

“今天启运的是第一批订单产品,共有6大系列8种款式,计800余件,销售价值计500万元。上海世博局与我公司签订的销售协议总价值为2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张献伟告诉记者。

若非记者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以前只能喂牛或焚烧的普普通通麦秸秆,竟能变成古朴典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麦草画,再与闻名于世的景德镇瓷器巧妙联姻,最终变成了新颖独特艺术品——陶瓷麦草画工艺瓶。锦上添花,其每件价值亦随之飙升至上千元人民币!

据张献伟介绍,进入世博会的陶瓷麦草画工艺瓶,全是在高温釉面陶瓷瓶体上粘贴麦草画,这与在普通染色的胎质瓷器上粘画相比,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不褪色,易于长期保存等特点,其欣赏性、收藏性和纪念性大为提高。该项技术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观之凸凹有致纤毫毕现,触摸光滑细腻温润如玉。光滑如冰的陶瓷瓶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透出了上海世博会浓郁特色:“上海表情”图案系列,有上海外滩和东方明珠;“上海之韵”图案系列,是上海市市花玉兰花:“盛世花开”图案系列,是国色天香牡丹;“福佑世博”,是兽中之王老虎。

麦草画起源于我国东汉民间的古老艺术。它利用麦秆为原料,经过熏、蒸、漂、染、烙、烫、绘、剪、贴等20多道工序处理加工,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汲取了国画、版画、剪纸、浮雕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民间瑰宝”。

陶瓷麦草画工艺瓶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来之不易。2009年6月该公司开始和上海世博局联系特许产品事宜;2009年10月25日上海世博局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对该公司进行严格的ISO9000标准认定验收,最终该公司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

“这场全球性的盛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将给我公司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保证把产品做好,以良好的质量和信誉接受世博会的检验。”张献伟信心百倍。

古代陶瓷瓶类


尖低瓶 传瓶 葫芦瓶 多角瓶 盘口瓶 净瓶 玉壶春瓶 梅瓶 贯耳瓶 弦纹瓶 多管瓶 洗口瓶 琮式瓶 蒜头瓶

瓜凌瓶 花口瓶 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鸡腿瓶 凤首瓶 连座瓶 扁腹绶带葫芦瓶 天球瓶 四方倭角瓶 壁瓶 活环瓶 筒瓶 胆式瓶 六方瓶 橄榄瓶 荸荠扁瓶 锥把瓶 油锤瓶 棒槌瓶 纸槌瓶 爆竹瓶 菊瓣瓶 柳叶瓶 观音瓶 灯笼瓶 藏草瓶 赏瓶 转心瓶 双联瓶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quot;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quot;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

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大珠小珠“落”瓷瓶


大珠小珠“落”瓷瓶

提起河南有名的瓷器,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禹州的钧瓷、汝州的汝瓷、开封的官瓷。其实,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我省还有一处响当当的陶瓷烧造地、中原民间第一窑――登封窑。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登封市大金店镇,走访嵩山古陶瓷研究学会会长李景洲的窑场。经过不懈探索,李景洲终于成功烧制出登封窑最经典的珍珠地划花瓷器,让这种高雅、精美的瓷器历经千年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李景洲告诉记者,珍珠地划花,是登封窑瓷器最著名的传统装饰技法,始于晚唐,兴于北宋。它借鉴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在已画好图案的底胎上,用细小的竹管印上一个个疏密有序的珍珠般的小圆圈,而后上釉烧成。烧成后,图案线条和小圆圈的线条呈褐色,与莹润的白底色形成对比,装饰效果独特,在当时是一种高档装饰用瓷。

现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一款国宝级的瓷器“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就是登封窑代表作之一。

在李景洲窑场的办公区,设有一个收藏室,里面收藏着他几十年来在登封各个古窑址收集的隋、唐、宋、金、元等时代的陶瓷标本,达数十万片,不但静静地记录着登封窑的发展和变迁,也记录着主人数十年倾心陶瓷研究的心血和汗水。

珍珠地划花瓷器是登封窑的代表作,传世不多,工艺却比其他瓷器复杂得多,想让这种珍品“重见天日”,难度不言而喻。李景洲在对登封窑研究的基础上,从收集到的标本入手,又拜陶瓷大师阎夫立、任星航为师,按照传统方式选料、加工、拉坯、上釉……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完成了珍珠地划花陶瓷的烧制。

在李景洲的作品展示厅里,上百件饱含心血和情感的瓷器静静地伫立着:古朴厚重的造型,线条流畅的纹饰,回味悠长的意境,尤其是那大大小小的珍珠图案,宛若透明的珍珠落在美丽的白色瓷瓶上。

如今,李景洲正在思索如何让登封窑珍珠地划花瓷器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在他的珍珠地划花瓷器作品中,也已经出现了少林武术、嵩山文化的图案。他说,找回了千年前的“登封陶瓷”只是第一步,希望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

拼图高手半年还原清代瓷瓶


修补后的清代瓷花瓶英国博物馆3个清代瓷瓶被摔碎,专家将115块碎片重新拼装成完好的瓷瓶

据8月8日英国媒体报道,今年1月,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3只价值约10万英镑的中国清代瓷瓶,被一名游客意外撞到地上摔成数百块碎片。此后,博物馆聘请了拼图高手,经过半年的努力将其中115块碎片重新拼装成一只完好无缺的瓷瓶,并于8月7日再次供世人参观。

摔出500碎片

据报道,这3只宝贵的17世纪中国清代瓷瓶价值高达10万英镑。但今年1月,42岁的英国艺术家尼克•弗林参观博物馆时,由于踩着了自己松开的鞋带,不慎摔了一跤,将3只瓷瓶撞倒在地,摔成了500多块碎片。

为了能够将这几只中国瓷器还原,菲茨威廉博物馆向全球征求“智力拼图”高手,希望有人能还原这3只摔成碎片的中国瓷瓶。

中国寻找拼图高手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英国博物馆将寻找“拼图高手”的机会放在了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他们相信能将碎裂的中国瓷器完美还原的高手,一定也在亚洲国家。

修复过程异常复杂

为了有助于重新拼接瓷瓶,博物馆工作人员用照相机拍摄下了碎瓶的现场照片,随后专家花了几乎整整3天记录现场每一英寸的情景,并将碎片分别放进24个托盘中保存。接下来的3个月中,每一块碎片都被单独用3种去污剂清洗干净,随后被小心翼翼地拼贴到一起。据透露,拼贴瓷瓶的过程异常复杂。首先,这些碎片都分别被涂上了一种合成树脂胶,仅这一程序就花了几乎1个月。当涂刷了2层胶水后,接着,专家又为那些特别小的碎片增加了一些填充物,然后用一种微型网眼尼龙材料抛光了它们的表面。最后,当花瓶拼贴完毕,专家又用丙烯酸颜料,对瓷瓶表面大量描绘着牡丹、野鸡、蝴蝶和昆虫的瓷釉进行润色。

据报道,在艰苦工作半年后,目前专家已经用115块碎片,将被摔碎的三个瓷瓶中最大的一只,重达45公斤的瓷瓶拼装完毕。8月7日,菲茨威廉博物馆将这只精心拼凑的瓷瓶再次公开展出,供世人参观。

浅论白釉珍珠地六管瓷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白釉珍珠地六管瓷瓶,其造型虽原于瓶的基本形制,但多出六根瓷管,甚是奇特,其用途亦有探讨的余地。现仅以此瓶为例,浅谈一些看法,以求教大方。

此白釉珍珠地六管瓷瓶是宋代磁州窑(系)的作品。瓶高21.6,口径10.3,底径8.3厘米,大唇口,微外撇,较短粗胫,宽肩,大圆腹,腹渐收,至足部直径约为腹部直径的二分之一,略像梨形,圈足,足墙宽厚,足际无釉。瓶肩分置六根空管、短粗、直口、管中空,但不与腹腔相通,其高度约与瓶口持平。通体施肥厚白釉,色白泛微灰。釉不到底,圈足外墙露胎无釉。足底心施为稀薄的白釉。腹部剔刻花纹。

肩、腹之间剔刻两道弦纹,腹下部以一道弦纹相隔。上下弦纹之间的腹部剔刻“C”形和“O”形纹为主体,形似珍珠,腹中部剔刻出变形缠枝花。剔刻文原于陶器的原始纹饰,是以工具于器坯表面干涸的釉层上剔刻而成。故名。此种工艺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岁月里又出现了许多别称,如剔刺文、刺剔文、锥刺文、针刺文等,由于工具不同,施用手法各异,便产生不同形状的纹样。到了宋代磁州窑(系)的各个窑场均广泛使用这种工艺,尤以河南省更为常用,当阳峪(修武)窑、鹤壁窑等均多生产此类产品。这件白釉珍珠地六管瓷瓶可能是这些窑中的某一窑场所产。我们若从所施白釉的厚度,剔刻的技巧,以及相似藏品来分析似乎更接近当阳峪窑的产品。

此瓶腹部所剔刻的纹饰是变形缠枝花。构图原则是以波状浅与切圆浅相组合,再在切圆空间或波浅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此种新型的纹样,不仅在宋代普遍使用,而且以后历代均在使用。陶瓷上的绘画主要选取现实的实物为主体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对实物的表象难免有所取舍,而形成新的组合图样,如宝相花就是选取唐代的某些花卉而组成的纹饰,再如缠枝花本应是某种植物的花或枝,但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变形,而这种虽以脱离原所取植物的本相,但图案则更为精致美丽,称之为变形缠枝花。这类花卉图案到了宋、元时期的定窑、吉州窑,尤其是磁州窑(系)的器物上更是多见。此件六管瓷瓶所剔刻的变形缠枝花虽很难判断它原于何种花卉,但其图样流露着一种与器形象吻合的神秘感。

多管瓶又称牛角罐,宋代以南方龙泉窑多见,而后向北方发展,磁州窑(系)亦多生产。因其肩部宽大,上面直立五根管,或六根管而得名。磁州窑(系)的多管瓶形体较为粗壮,管体短而粗,其造型很具有北方人的精神特征,是为鉴赏南北方所产的区别之一。至于多管瓶的用途,由于史籍未见记载,所以至今未有定论。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为冥器,一为供器。笔者倾向于供器之说。

古代的随葬品大体上讲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墓主人生前所用的各种物品,如盘、碗、刀、剑等等。一种是墓主死后而未入葬前于灵堂所供之物,大底是墓主生前所爱之物。这类物品即非实用品,亦非冥器,应称为供器。入葬时随之埋之。一种是依据墓主人生前所居,所用之物按比例缩小而制作的物件,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豪华,死后的享受,而共埋于地下,是为冥器。如常见的人俑、楼阁等。多管瓶是很明显不属于冥器之列。

供器的来源一是陈设品,二是宗教供器。多管瓶应归于宗教供器。宋元时期有钱之家为何以多管瓶为宗教供器,这怨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所以,笔者认为我馆所藏白釉珍珠地六管瓶似应属于宗教性质的供器,待主人死后又为随葬品。

新型骨质瓷杯在瓷都问世


讯 日前,景德镇精益斋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发龙先生出差山东,带去其公司为山东阳谷晟腾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4幅不同画面、用于一种美化新型双层骨质瓷口杯。

据介绍,此杯选用了新一代绿色环保骨质瓷,经高温烧制而成,消除了釉面中铅、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增加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钙、镁等矿元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震性能,杯体结构则采用了国家专利双层真空加工技术,抗冲击力强,在120℃温差骤变下不炸裂,且具有适应的保温保凉功能,用其泡茶,较不锈钢及玻璃制品,更能保持茶原有的芳香。当然,杯内配有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抗菌保健瓷块,含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经山东省卫生厅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是具有优异的抑菌作用和保健功能。其抑菌作用是源于加入纳米材质,经山东卫生防疫站检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9.92%,而未加入纳米材质的抑菌率仅为7.23%。

就其保健功能而言,又源于其富含人体必需的钙、镁、磷、锌、碘、锶、钼、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水具有神奇的保鲜、矿化、消毒、软化作用,长期使用能增进食欲、维持糖的正常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缺铁、铁钙、缺碘、缺锌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功能,是融美观、保健、实用于一体的现代社会领域中的高档饮水瓷杯。

另外,这些画面中有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戚培才先生、用手指绘花卉达到的“瓷韵释心语”;来自北京的书画家刘新国先生,用笔簇画的金鱼,善解人意是无疑的。至于来自甘肃专攻山水的车一鸣画家之作,则既有北方大山之气,又有江南水乡之美,也属不可得之珍品。总之,这些名人书画使此杯显得更加高雅华贵,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安新白洋淀芦苇艺术画瓷瓶问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安新白洋淀芦苇艺术画瓷瓶问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艺术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