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墙面 > 导航 >

明清瓷上多有“自在小小鸟”

明清瓷上多有“自在小小鸟”

瓷砖墙面 瓷砖上打孔 怎样鉴别明清花瓷器

2020-09-16

瓷砖墙面。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好在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便成为画匠们的目标,我与艺术对视才发现,原来明清画工也爱鸟”。确实也是在明清时期的瓷片收藏中,多有“自在小小鸟”,或栖或飞,或树或石,它们在青花瓷上自由自在,顾盼恋恋,总是显得那么可爱。

明代花鸟纹瓷画一组

清代花鸟纹瓷画一组

说到瓷画小鸟,人们会想到明清时期有了海外贸易,商业活动使人的视野拓宽,思想也得到解放,审美取向跟着变化,因此,窑厂工匠们也不再一味追求传统复杂的花鸟画,而更趋向于笔法灵动鲜活、格调轻松明快的“简笔花鸟”,寥寥几笔,舒适随意,体现或是寄托着人们的一种理想,欲像一只小鸟,想要畅快地飞,渴望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这组明清时期的花鸟瓷画(见图),放眼看去,各种风格林林总总、绚丽纷繁,一袭青花飞入、低调内敛,没有浓妆艳抹的粉饰,清雅平和的端庄,没有一丝卖弄的感觉。我想到,画工们于艰辛现实里,却在瓷上追求澄淡精致的画风,实在是难能可贵。因比,我时常痴迷瓷画中那些清雅澄澈的小鸟形象,它们的精致与优雅表现了画工的品位和缜密情思,它们呈现的清幽与简淡,是人们精神诉求中最朴最美的希冀,是人们审美理想中最纯最真的本性,通过画工之笔,以朴素本真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温婉动人。我想,正是这份朴素和自然让这类小鸟瓷片赢得众多藏家的偏爱。

据景德镇瓷画研究者陈郝介绍,尤其明代中期,花鸟在写意技法上发扬光大,淋漓酣畅的笔墨意蕴体现得更加充分。出现了号称“青藤白阳”的写意花鸟大家,即陈淳和徐渭。号“白阳山人”的陈淳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味道,而“青藤居士”徐渭,总体是师承于陈淳,后来名气和影响超过了陈淳。清代,则出现了以绘画表达政治立场和生活态度著称的“四僧”,尤其是石涛和朱耷的写意花鸟,更是以神态鲜明、笔墨精妙著称于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他们实为明代遗民,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因此明朝被“换代”后,他们选择隐居山林出家为僧,并通过书画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个人桀骜不驯的情感。尤其是朱耷,又称“八大山人”,他的写意花鸟,都形态简约,神态乖张,或白眼看天,或斜视画外,或双目紧闭、眼角上挑,都表达了一种愤世嫉俗的个人情绪,托物言志的绘画意味表露无遗。

而清代中期著名的“扬州八怪”,则以群体性的绘画风格特征将写意花鸟推向一个高度。郑板桥、金农、李蝉、高翔、李勉等人,其中成就最突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该首推郑板桥,因为他的诗书画造诣不仅号称“三绝”,达到了独树一帜的水平,而且为人为官都显示出卓尔不群的文人风骨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生平轶事也在后人广为传颂。他出身清贫,青年时代即擅长诗书画,一直生活在扬州靠卖画为生,后来通过科举考试先后考取秀才、举人和进士,而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和潍县的县令,为官的几年中,清廉勤政爱民,后来他称自己为“病鸟”辞职回乡,也是因为感觉官场黑暗,自己无法为当地百姓生活谋取利益而愤然托病辞职,史书记载他是“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飞回乡”,可见像他这样为官几年依然清贫的,在当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大气候下,是多么难能可贵!

清代晚期,写意花鸟高度繁荣,并以“上海画派”的赵之谦、任伯年和晚期的吴昌硕等几位著名画家最为代表,其中吴昌硕的大写意花鸟推陈出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独创。据说,这使得晚清时的许多窑厂画工争相模仿,促进了瓷画写意花鸟的新气象。

明清写意花鸟画属“文人画”范畴,是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表现,“文人画”把“写”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高度,并成为主要的技法手段。“写”,使笔、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追求绘画的高雅格调和审美价值。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明清官窑瓷器上的萱草


一、萱草简介

萱草属于百合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每逢春天自丛生的地下球茎中发芽,5-7月份抽茎开花。萱草花色种类繁多,花瓣可分单瓣、重瓣等,多不结果。从我国古代史料看,萱草自古雅俗共赏,被人广为栽培。由于它涉及领域宽广,因此别名甚多,如《诗经·卫风·伯兮》中称其为“谖草”,《救荒本草》称其“川草花”,《古今注》称“丹棘”,《说文》为“忘忧草”,《本草纲目》为“疗愁”,还有诸如“萱芎”、“宜男草”等,现代人则对“金针花”、“黄花菜”等俗名较为熟悉。

1.“母亲花”说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又做“萱堂”)是古代士大夫家主妇常居住之处,后来指母亲居室,常用它来代表母亲。叶梦得《遣模归按视石林》诗中:“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中的“萱草”就代指母亲。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少游子远行前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在春暖花开时节看到萱草盛开,以便减轻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忘却忧伤。唐朝诗人孟郊(字东野)早年生活贫困,屡试不第时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常年在外使他对游子的感受极为深刻,所作《游子吟》流传至今,诗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寸草”即是游子临行前为母亲种植的萱草,期待日后开花慰藉母心。他的另一首《游子诗》同样脍炙人口:“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两首都提及了慈母、游子与萱草三者的相互关系。

把萱草比作母亲花的诗词还有王冕的《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相关实例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2.“宜男草”说

据传古代民间有妇女怀孕时在胸前佩戴萱草花就会生男孩之说,因此萱草又有“宜男草”之称。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曾写到:“草号宜男,既烨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烨伊何?绿叶丹华。光彩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乐,好合琴瑟。”《吴谱》一书成书于三国时期,其中也有:“小院闲阶玉砌,墙隈半簇兰芽。一庭萱草石榴,多子宜男爱插。”以上词赋足以体现当时民间的“萱草宜男”习俗。

唐代宫廷内外也流行这种求子习俗。玄宗时,兴庆宫中栽种的萱草多种多样,有人作诗:“清萱到处碧,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3.“忘忧草”说

由于母亲见到游子临行前为自己种植的萱草可以忘却思儿忧愁,于是该草又做“谖草”,“谖”即“忘”,俗称“忘忧草”。唐代李峤在《萱》诗中写到:“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该诗中就是将其作为“忘忧草”来描述的。

4.药用与食用

古代不少医药书中介绍过萱草的忘忧药用功能,例如《本草注》中称:“萱草味甘,令人好戏,乐而忘忧”;《本草求真》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等。萱草不仅有药用效果,当其花蕾在含苞待放时采摘下来,还可以制成鲜美的菜肴,这就是人们最常说的“黄花菜”或“金针菜”了。

二、萱草在历代绘画中的使用

在通讯、交通不便的古代,萱草俨然是联系母子情感的一条无形纽带。当游子远离父母时,母亲见到游子临行前所植萱草茁壮成长、灿烂盛开,心中必定产生强烈的见花如见子效果。同样,浪迹天涯的游子想到母亲日夜陪伴萱草也会在心理上得到极大宽慰与鼓舞。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曾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为了维护统治,历代帝王也都推崇“以孝治天下”,并且自古以来母亲在儿女心中的地位神圣不可替代。在这种复杂背景下,画家可以花代母、以墨表心,随意几笔萱草花都可能令观赏者触景生情,产生心理共鸣。

明代王镇墓出土的李在《萱草花图》有以下题诗:“帘卷薰风夏日长,花含鹄嘴近高堂。筵前介寿双亲乐,颜色辉辉映彩裳。”,从题诗内容看应是庆贺郑仪母亲诞辰的祝寿画。明代才子唐寅也曾作《萱草图》,并题诗:“北堂草树发新枝,堂上莱衣献寿卮。愿祝一花添一岁,年年长庆赏花时。”诗中的“莱衣”即是二十四孝中的“莱子斑衣”。

夏商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为成年男子举行冠礼(女子为“笄礼”),即成年礼。先秦时男子的成年礼固定在20岁,《礼记·冠义篇》写到:“故冠而后服备,服备后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成年礼一般都隆重庄严,目的是让行礼者增强成人意识,懂得成年后的责任与重要性。据说,古代行礼后的男子不能再穿童子彩衣嬉闹,免得失去成人尊严。然而年逾七十的莱子(有一说为年逾八十)身着斑斓彩衣在年迈双亲面前舞蹈、表演,博取老人欢愉,于是,老莱子以孝闻名天下,成为后世之楷模。

由于萱草既有“母亲草”,又有“宜男草”之称,属于宫廷内外喜闻乐见的花草植物,因此它可以与寿石结合在一起,构成“宜男多寿图”,与牡丹结合,组成“宜男富贵”,与石榴结合在一起,构成“宜男多子”等。

三、与萱草相关的明清官窑瓷

瓷器的纹饰取材于日常绘画,因此萱草在明清官窑瓷绘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永宣时期最典型的萱草图案器物应是景德镇瓷器厂制作的青花萱草纹玉壶春瓶,雍正时期,御厂也曾制作过相似的“官仿官”釉里红制品,仅是绘画略有出入。宣德的大盘图案多样,其中也使用了萱草纹做主图案,制作了青花、黄地青花、霁青等大盘。

另外,人们往往注意成化豆彩鸡缸杯中的母子鸡,其实杯中绘画除了表达安逸、团圆、祥和的家庭生活外,还有一层萱草与寿石结合所暗藏的“宜男多寿”寓意。

雍乾时期,景德镇御厂以及宫内造办处都制作了不少与萱草有关的瓷器制品。从雍正珐琅彩石榴萱草花鸟图小碗的题诗看,“珠攒作蒂,缃剪成”摘选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海榴(即石榴)》,因此该器中石榴为主题纹饰,萱草、岩石等为辅助纹饰。石榴象征多子,与“宜男草”一起构成“宜男多子图”。

清代珐琅彩瓷中以萱草主题的器物多用李峤的“香传少女风”或“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诗句,乾隆时期,造办处设计者对原诗句有所修改,变成“晓色湛仙人露,画香传少女风”。

乾隆时期除了花鸟之外,虫草绘画也很有很大发展。御厂将萱草与各类昆虫结合,使构图更有自然情趣。该类图案中经常辅助绘有石竹花,蕴含了祝寿之意。清道光粉彩瓶中萱草则被用作辅纹

四、总结

萱草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集“母亲花”、“宜男草”以及“忘忧草”于一体的文化缩影,纤弱的它既代表了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又体现出华夏民族中真挚含蓄的母子情感,令人无形中倍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与骄傲。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


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北宋耀州窑中,元朝普遍用于各类青花瓷。束莲纹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束莲”、交错对称的“二束莲”“三分天下”的“三束莲”,以及“散莲”等多种形态。青花一束莲的高峰期是明永宣时期,作为青花瓷的一个固定纹饰,“一束莲”因寓意清廉、高洁成为明青花瓷的主流纹饰,还深受欧洲人喜爱,在“克拉克瓷”中有相当的“一束莲”远销荷兰、比利时、德国及英格兰,是当时外销青花瓷的一个重要部分。“康雍乾”三朝盛世以后,“青花一束莲”随社会经济的凋敝而日渐式微,从嘉庆朝开始,无论胎质、器型还是画工、施釉等,各道工序的品质都较差了,因而这一时期也成为“青花一束莲”精品和普通器的分水岭。

在器型上,“青花一束莲”主要以盘为主,也有盒、罐、碗、壶等生活用器。元朝中叶曾烧造过一些仿古青铜器的样式,如“方口尊”等,如今极为罕见。外销瓷中的“青花一束莲”,主要器型有大盘、广口盘、深口盘、将军大罐等观赏器,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器极少。

古代瓷器的收藏与其他品种不同,它不以器型新奇为贵,因为瓷器在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应用中,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如吃饭的盘碗、喝茶的杯盏、养花的花盘、写字的笔洗甚至睡觉的瓷枕等,这些圆的、方的、深的、扁的等瓷器样式,已经恰如其分地满足了人类日常生活的分类。所以,瓷器的珍贵之处在于本质,而器型已相对固定,绝少出现新奇器型。收藏历代“一束莲”纹瓷器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瓷器中“一束莲”的纹样很多,几乎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元明两代一般都是在盘芯点绘束莲纹,外壁绘仰莲纹。清朝的“一束莲”纹样则出现很多变化,盘芯的束莲束越来越粗、越来越密,多了几分写实,少了几分飘逸;外壁也不再绘缠枝莲纹,代之以圆点纹和枝豆纹,而且盘芯和盘壁的留白面积也较元明时期大为减少。

近几年来,“一束莲”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市场表现同样可圈可点。笔者从几家大型拍卖行推出的此类拍品中,精选了三件颇具代表性的拍品简要介绍,以期更为直观地感受这一门类瓷器的艺术价值。

随着海内外瓷器收藏家对青花束莲纹的进一步认识,青花束莲纹瓷器的价值凸显,未来市场走势同样值得期待。

专家教您鉴别明清瓷器上的另类款识


(编辑白頔)中国文物网、中国科学院文物鉴定中心、美术馆协办的“2015收藏讲座鉴宝活动”第七期。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博副研究员李宗扬亲临现场为藏友免费授课。在将近两个多小时的课程里,李宗扬通过影像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为到场藏友系统讲解了明清瓷器的款识特征及鉴别要点。

讲座现场李宗扬结合实物为藏友讲解明清瓷器的款识特征

在讲到中国瓷器款识的发展脉络时,李宗扬表示,我国瓷器自出现以来,历代器物上出现带款识的情况并不多,即使有也是属于个别情况,偶尔出现一些刻划或书写得很潦草的款识,多属于记年、记事款。而自从明代开始,瓷器的款识装饰之风逐渐盛行起来,并不断地丰富与完善,成为制瓷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瓷器的其他各个方面一样,成为鉴定瓷器年代及真伪的重要依据。

在讲到明清瓷器的款识特征时,李宗扬指出,明清时期瓷器款识以年款为主,包括楷书体款和篆书体款。写款的方式既有横款也有竖款。官窑器物大多都有年款,少数民窑器物也有年款,可谓品种繁多,形式多样。

宣德瓷器的年款除了写在瓷器的底部以外,有些瓷器会写在其他的地方

在讲座中,李宗扬也对明清各代瓷器的年款特征作了详细的说明。比如,永乐一朝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写有年款的瓷器都非常少;宣德瓷器的年款除了写在瓷器的底部以外,有些瓷器会写在其他的地方;成化瓷器虽然制作精美,但是年款写的却不是很工整,字体往往略显肥笨;弘治瓷器的年款写得工整秀丽且字体偏瘦小;正德瓷器的年款写得横平竖直且字体偏大;隆庆时的年款和以往所不同的就是所有年款的最后一个字都是“造”字,而不是“制”字等等。

 

除了“常规”的年款以外,李宗扬在讲座中提到,明清瓷器上其实还存在一些“另类”的款识,这些款识一般被称作“花押款”,也称花样款、记号款、图案款等,是指落于瓷器底部的非文字的图案标记,较多见于景德镇出产的民窑瓷器上。“花押”的本意原是指在文书契约上的签字或代替签字的符号,被用作取信于人的凭记。花押的使用在唐代已经出现,在元代达到兴盛。由于花押广为流传,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瓷器生产上。花押款瓷器在明代就已经出现,而到了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则开始广为流行。

据李宗扬介绍,明清时期的花押款常见有以下这些图案:第一类是佛教图案,如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等;第二类是道教图案,如还魂扇、宝剑、葫芦、花篮、渔鼓、笛子、荷花等;第三类是动植物图案,如龙、凤、鹿、龟、鹤、松、竹、梅、灵芝、瑞草、艾叶等;第四类是博古图案,如八卦、太极、八宝、八音、琴棋书画等;第五类是“豆腐干”图案,即在双重方框内绘横竖相间的线条;第六类是“四朵花”图案,即在双重圆圈内绘四个似字非字的图案或四个花朵等等。

经李宗扬鉴定为落有“豆腐干”款识的清康熙五彩鱼化龙纹盘

在当天下午的鉴宝活动中,一些藏友也带来了自己的瓷器藏品,并请李宗扬为其一辩真伪。其中,一位多次赴海外淘宝的藏家带来了一件瓷盘,其底部恰好就落有之前讲座中所提到的“豆腐干”款识。最后,这件瓷器被李宗扬鉴定为清康熙五彩鱼化龙纹盘,也令到场藏友大饱眼福。

经李宗扬鉴定为落有“豆腐干”款识的清康熙五彩鱼化龙纹盘

瓷上牡丹别样“芳香”


每年的四月份,是赏牡丹的最佳时节,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节,正是此时节开启。牡丹也以其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姿容,每每引人流连忘返。古往今来,牡丹寄托着富贵和吉祥的寓意,广为世人争颂。唐朝诗人刘禹锡千古名作《赏牡丹》诗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句,可以说将牡丹之美推到了极致。

牡丹花有“花中之王”“富贵花”的美称,人们将牡丹花视为“富贵荣华”的象征,并成为传统文化艺术中永恒的创作题材之一。在历代文物艺术品中,牡丹纹饰不但经常见诸于绘画作品上,而且在瓷器瓷画主题中的牡丹纹饰同样令人惊艳。如今,牡丹纹饰的瓷器文物,争相被国内外博物馆入藏。本文笔者整理了一组这一题材瓷器文物,现介绍如下,以期从中欣赏并感悟古代制瓷匠人眼中的牡丹之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纹碗(图1),高10、口径20.3、底径9.7厘米;敞口,深鼓腹,圈足,无款。口沿内外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花纹,底双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器身满施釉里红,釉色红中泛黑,通体开片。此器以釉里红彩绘,强烈地表现出牡丹雍荣华贵的特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图2),高8.3、口径45.2、足径29.2厘米;折沿,弧壁,广底,圈足。折沿盘为永乐时期的典型器物,多见青花品种,胎薄体轻,纹饰自然生动。瓷器装饰牡丹纹有折枝、缠枝、串枝等形式,而青花瓷器装饰缠枝牡丹纹始于元代,明清两代为典型纹样。国博这件明永乐瓷盘,盘心绘折枝牡丹纹,牡丹花头丰满,枝叶疏朗,线条流畅,画工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图3),高31.4、口径7.1、足径9.6厘米;呈橄榄形,颈部对称置贯耳,足边有两长方形孔可供穿带用;通体以珊瑚红釉为地,上绘牡丹一丛,牡丹花朵施以黄、白、粉红等彩,旁有绿叶相衬;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珊瑚红釉的施釉方法系将釉浆吹于细白瓷器上,经低温烧成后,呈色红中微闪黄,极似天然红珊瑚的色泽,故名。所绘主题纹饰牡丹纹,几乎贯穿整个整体,倍感惊艳。

长沙博物馆藏清宣统元年釉下彩牡丹纹瓷瓶(图4),通高35.4、口径12.3厘米;口微侈,直颈微弧,溜肩,深腹,下腹渐收,圈足外撇。通体施白釉,釉色较白,饰以釉下墨彩。该瓷瓶器型并不十分周正,但是丝毫不影响其做工的精致、釉色的莹润以及纹饰的精美。该瓷瓶肩部一侧饰两只飞翔的蝴蝶,正面腹部则绘墨色牡丹,花枝高起,牡丹栩栩如生,令整件器物尽显生机与活力。

明成化瓷上“梅妻鹤子”


明代成化年间,有一只大碗在南京被打碎了,它的残片几百年后悄然出土,被当今的一位陈姓收藏爱好者视为宝贝,只因为瓷片上有一幅“梅妻鹤子”的生动画面(见图),栩栩如生的人物与翩翩起舞的仙鹤……它的典故一下子抓住我,让人产生诗意的联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后来常常被人用来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续“梅鹤因缘、妻梅子鹤”之意。

我看过一个民国抄本《古意解情》,其中说,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更有甚梅妻鹤子者,宋室南渡之后,杭州变成了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而这也给林逋带来了祸事,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的家伙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必有珍宝,于是去挖。可是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方端砚和一只玉簪。砚是林逋自用之物,而那只玉簪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记载说,林逋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刻苦学习,发奋上进,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可是他生性恬淡,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他非常厌恶社会上那种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风气。于是,便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中隐居起来,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虽然小孤山离临安不远,但他一连二十多年没进过城。

林逋一生有三个爱好:诗、梅、鹤。他觉得梅花高雅,傲霜斗雪,和自己性格很像,因此他在茅屋前后,遍植梅树,待到腊梅开放时,花香沁人,他十分陶醉。而他爱鹤如子。在他的家里,养了好几只白鹤。他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他就坐在屋前仰头欣赏。白鹤飞累了、饿了,就会回来。林逋的脾气古怪,既不娶妻,更无孩子。闲暇时,他便一个人在院子里赏梅玩鹤。他有只鹤叫“鸣皋”,每有客人来访,如林逋不在,童子打开笼子,“鸣皋”便会跑去给林逋报信,林逋见“鸣皋”便回来见客。周围的人知道后,都说有“梅妻鹤子”是林逋的福气也!

林逋擅长诗文,作诗的时候,不用多加思索,大笔一挥而就,可是奇怪的是每次刚一写好,他读完后便撕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抄下来留给后人呢?”他说,我现在隐居山中,尚且又从不想以诗出名,哪里还奢望名扬后世呢?

林逋终身未娶,到底是怎样的往事让这位才子青年时就断了情愫,且灰心于仕途,归隐林泉终老此生?或许他的另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写的小词才是他的心声——“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小词一阕,隐藏着文人的几多伤心惆怅,俱往矣!至今的人们与其为他叹息,不如为他祝福,愿他在天上仍有“梅妻鹤子”,如意见到他一生痴念的人……

这块瓷片15厘米大,瓷胎白质,蓝釉浅释,写意画法,较为典型地呈现着成化瓷画的特点。破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陋而不失其价,下而不失其师。一块明瓷残片让我们从中体会古瓷魅力。许多朋友收藏时,注重有故事的瓷片,年代、发色、画意、器身、底足、款识等,这也是我看重的方面。其实,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标准与风俗习惯、技法工艺不尽相同,当时所产瓷品在胎质、造型、绘画风格、釉色搭配等方面都会有各自的特征,这是古瓷收藏中的重要依据,更是我们爱它、研究它的动因和趣味所在。

天价频出的明清瓷:从未失宠


1.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

3.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纹大盘

4.清乾隆仿汝釉出戟犀耳尊

5.清道光粉青釉描金花卉荸荠瓶

进入5月,各大拍卖公司的春拍将陆续开槌,鸡缸杯天价成交使得今年的明清瓷器板块颇受关注。实际上,各个收藏板块的热度一直各有变化,唯有明清瓷似乎从未“失宠”,特别是康雍乾三朝时期的瓷器更是一直被藏家追逐,价格坚挺并持续走高。

天价频出的明清瓷

4月8日,在率先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含佣金)被中国上海藏家刘益谦购得,这个价格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纪录。根据雅昌网相关数据,自2005年以来,有近15件元明清瓷器拍卖成交价超过亿元。与传统书画相比,中国瓷器出现天价成交的比例高得惊人。

实际上,无论是高端拍卖市场还是普通收藏市场,无论是数量还是价值,明清瓷都稳居国内瓷器市场前列。鸡缸杯再创天价之后,进一步带火了国内的瓷器市场,特别是明清瓷。从各大拍卖公司春拍预展的拍品中不难发现,瓷器重点也多在明清瓷上。

“瓷器可以说是北京盈时积累最为厚实的板块,我们一直是以明清官窑领衔瓷器专场的。”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本季春拍的瓷器专场"御物天赏"主题推出宋元明清瓷器工艺品160余件,其中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为法国吉美博物馆旧藏,2011年法国苏富比拍出,流传有序,身份高贵。此外,明永乐的青花一把莲盘,为永乐官窑标准器,"一把莲"纹饰似为永乐大盘所专用,布局疏密有致,画工细腻雅致,莲花柔美风姿,尽在笔端,青花一色秾美苍妍,流露出浓厚的笔墨趣味。”他说。

在常乐看来,永乐时期青花瓷器作为我国青花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青花瓷在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影响深远。清朝“康乾盛世”,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此时的瓷器工艺美术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传统瓷业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两个时代的瓷器都非常值得关注。

收明清最靠谱?

中国是最早烧制出瓷器的国家,也是历史上烧瓷种类最多、水平最高的国家,以至于在英文中“中国(China)”和“瓷器(china)”是同一个词。

尽管在学术界,很多观点认为宋瓷才是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现在的藏家们却更青睐于明清瓷,特别是明清官窑瓷器,尤其以皇家器具最为受推崇,明清瓷的价格往往要高出宋瓷许多,而且宋瓷鲜有天价出现。

“中国的藏家特别喜欢皇家的东西,这个不仅仅表现在瓷器上,书画也是如此,这与审美品位有关,无法用史学解释。”一位瓷器藏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宋瓷和明清瓷就好像交响乐和流行乐,其实很难比较,但现在的藏家会比较喜欢明清瓷那种华丽繁复的风格。”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瓷在鉴定上比较困难,要真正找到一个流传有序的宋代瓷器太难了,即使是清宫旧藏都未必毫不存疑。而明清瓷年代较近,过去连古董都不算,能找到很多流传有序、信得过的东西,价格自然会高,因为买家都知道东西是对的(不假),再贵也值得。”他说。

在常乐看来,流传有序也是收藏明清瓷的关键,一方面可以保证艺术品的品质和保持的完整度,另一方面艺术品所承载的历史和故事也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收藏中国瓷器的重要国外博物馆

法国吉美博物馆

法国吉美博物馆

位于巴黎的吉美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陈列、研究亚洲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实质上为卢浮宫的亚洲部。该馆收藏中国珍贵文物之多,全世界博物馆无出其右,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器1.2万余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瓷器收藏之首。吉美馆藏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几乎组成了中国瓷器的整个体系。

英国大英博物馆

英国大英博物馆

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在专门设立的中国馆中,陈列着远自商、周,近到清代各个时期的展品,其中还包括一个中国瓷器馆。有人说几乎中国有什么,该馆就有什么,有的展品甚至在中国都见不到。如明洪武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里蓝釉外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杯”、“里蓝釉外红釉印花云龙纹盘”、“里蓝釉外酱色釉碗”、“红釉印花云龙纹盘”等。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几个大博物馆之一,它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等应有尽有。在那里,可以看到完整、详尽的中国瓷器史。(孙冰)

瓷上荷花别样红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文/图刘善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又名莲花。是中国人的六月花神,素有“花中君子”的雅称。炎炎夏日,不妨在陶瓷中把玩欣赏“花中君子”,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铜胎画珐琅莲池鸳鸯鼻烟壶

鼻烟壶是盛鼻烟的容器。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传入我国,因其小巧玲珑,晶莹剔透,造型别致,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取出把玩欣赏,令人爱不释手。这件清代乾隆年间铜胎画珐琅莲池鸳鸯鼻烟壶(图一),高8cm,口径1.4cm,底径2.7cm,鼻烟壶配嵌宝石随形盖,盖内延伸出一铜匙,便于取鼻烟。壶唇口,短颈,扁圆腹,圈足,足内青花书“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壶身铜胎,外壁施珐琅彩,纹饰清晰,色泽艳丽,颈部饰卷草纹,腹部勾画岀荷叶或舒展,或卷曲,荷花或盛开,或含苞待放,莲蓬饱满,水草修长,一只鸳鸯悠闲憩息在荷叶上,一只鸳鸯嬉戏于荷杆上,莲蓬垂首摇曳,好一幅迷人的莲池鸳鸯图,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天然浑朴,相映成趣。

雕瓷荷花笔筒

雕瓷是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通过圆雕、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刻出纹饰来凸现立体图案。雕瓷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间。这件清代光绪年间雕瓷荷花笔筒(图二),高11.5cm,筒壁上绘有翠绿如玉的荷叶、娇艳欲滴的荷花,层次清晰,富有立体效果。把玩品赏间,犹如徜徉在碧波起伏的荷塘旁,看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的楚楚风姿,听雨点敲打荷叶发出的天籁之音,让人神思邈远,远离世俗的纷扰和喧嚣,洗涤净化心灵的尘埃和污垢,让人心旷神怡。

粉彩荷花瓷枕

瓷枕是我国古人夏日纳凉的寝具。瓷枕始见于隋代,盛行于唐宋,李清照名篇《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形象地将青白釉瓷枕喻为“玉枕”。这件民国粉彩荷花瓷枕(图三),长24cm,宽10.2cm,高10.7cm。是一幅鸳鸯戏水荷花图,两只鸳鸯栖水而戏,身下泛起层层涟漪。水面上的荷叶舒展自如,随风摇曳,三朵粉红色荷花,或含苞欲放,或绽放争艳;画家运用精湛的工笔淡彩的技艺,描绘出了荷花烟波出浴之姿态和鸳鸯绚丽可爱之娇容,让人心驰神往,遐思翩翩。此瓷枕胎质纯白,造型优美,制作细腻,构图疏朗,画工精细,色彩瑰丽。细细摩挲,仿佛一缕缕淡雅的幽香拂面而来,温馨怡人,让人顿感心静凉爽。

粉彩手绘荷花瓷瓶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这件景德镇现代粉彩手绘荷花瓷瓶(图四),高43cm,口径7.5cm,肚径26cm。通体施白釉,胎质密净莹透,造型端庄大气,绘饰清新淡雅,用笔精巧洒脱,气势恢弘,极富国画的风格。看,花瓶上,婀娜多姿的荷叶,身姿摇曳;亭亭玉立的荷花,鲜艳欲滴;轻盈娇巧的蜻蜓,翩翩起舞;追逐戏水的鱼儿,摇头摆尾,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令人叹为观止。

明清德化白瓷佛像的鉴别


明清时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佛像,历来为收藏界所看重。特别是明万历年间瓷塑大师何朝宗所制白瓷佛像,更是享誉世界,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争相收藏。据说,何氏当年所制佛像也就200件左右,而欧美各国博物馆、艺术馆及私人所收藏的形神逼真的瓷塑佛像已逾2000件,不少佛像背部还盖有“何朝宗”字样的印鉴,但这些,绝大多数是仿品。

如何去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瓷塑佛像一般均采用模制。传统工艺的制模与现代工艺的制模方式是不一样的。在明清时代,坯体脱模,一般被分解为头部、身体和底座三个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别切割成前后两个片块。由于是合模制作,一般高度在10厘米以上者,除头、手等部件系合模后插入外,内底应是透空的,有明显的连接痕迹。如发现内里中空而底部封平或封平后又开小孔者,则必定是采用现代注浆工艺成形的仿品。真品用合模制作,模子的连接处,必然留有挤压瓷泥调整的痕迹。明代艺人常用手捺,在内里可见手捺痕迹。清代以后除手捺外又常可见以刀具推挤的痕迹。也有仿品为掩盖注浆之痕,在内里过多涂泥,造成胎体过于厚重。而真品厚薄适中,内空适体。

由于古代烧制技术不如现代,特别是明代的作品在烧成后,常在作品的下部或背部留有一些窑裂之痕。因此,凡无窑裂又从头到脚完美无缺者,即可存疑。有些仿品,故意制造假裂痕,则可从裂缝的自然与否和缝内有否流釉等方面去辨别。真裂缝裂口自然,而且缝内无釉。假裂缝则反之。

看胎釉很重要。德化窑胎质致密,透光度良好,俗称“糯米胎”。但,由于是人工淘洗,再精细,在放大镜下也能见有微小颗粒。而现代淘洗使用机器研磨,瓷土呈粉末状,因此,如遇胎质过分精细者,要慎重。明代德化窑白瓷的釉水系独具特色的乳白釉。这种釉色匀薄纯净,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对光照看,釉中隐现乳白或微透粉红,后者尤其名贵,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中国白”之美称。到了清代至民国初期,因原料配比发生变化,釉色在白中微闪青色,但仍然是光润明亮的。现代仿品的釉色常作乳黄或米黄,且滋润度较差,没有玉质感,仔细观察,容易鉴别。

鉴别是否大师之作,不能仅据印鉴而定。德化明清瓷雕大师的印鉴有一定的制式,因此,要熟悉不同大师印鉴的制式。而且,真正大师的印鉴反而常常显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别制式的印鉴且十分清晰者,须小心对待。在胎釉、制法均验证过之后,要特别考察作品的造型和神韵。明代大师的创作,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几乎挑不出一处毛病;清代大师的瓷雕人物,上身稍显瘦削修长,面相以长圆居多,五官神韵也较明代稍逊。衣褶绶带的做法也有不同,明代是贴身的,到了清代,则改为悬空飘动,如行云流水,应该说是一种发展创新之举。仿品则最易在这些方面露出马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