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漫谈瓷器收藏之侍女瓷

漫谈瓷器收藏之侍女瓷

古代瓷器收藏 瓷砖墙面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2020-10-19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收藏】

侍女瓷是目前比较好的收藏选择

中国瓷器发展到民国,从工艺上、原料上已经没有什么突破之处了,但中国绘画在民国时期却有着辉煌的一页。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瓷业画家和绘瓷高手。他们会聚在景德镇,以在瓷器上绘画为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为民国时期的绘瓷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工写兼备、书诗画文并茂,其中侍女瓷最有特色。

民国时期粉彩重的粉质逐渐减少,但在瓷绘高手笔下的粉彩侍女仍具有滋润柔和之感,色彩淡雅、富有立体感,绘制的侍女高雅柔丽,楚楚动人。到了民国中期,粉质少得形同水彩,但凡是出自高手的都有美人如玉之感。

侍女瓷的器型有瓶、罐、缸、盒、壶、杯、盘、盆、碗、碟、笔筒、帽筒、水盂等。在质量上一般小件多于大件,小件精于大件。器底款式有红、蓝楷书,盖印章款较常见,底款内容多为名窑款、商家款、仿古款、绘画家名款等。

名窑款有“居仁堂”等雅名,也有落公司款的,如“XX瓷业公司”等。仿古款“乾隆年制”、“同治年制”、“光绪年制”的仕女瓷大多数不俗,落商家款的有“洪义泰造”、“江西余元昌造”、“新市德厚兴”等,新市德厚兴是民国初期江西景德镇一大名窑。窑主女儿嫁到新市,开了一爿瓷店,出售她娘家生产的瓷器,它们都是民国瓷中的上品。落画家名(画室名)是瓷器底款首创,这说明瓷绘在民国瓷业中的地位,如“集成昌绘”、“江西华珍画家”、“唐亿生画”、“罗仲林绘”等,他们绘制的仕女用笔细秀一丝不苟,线条舒张流畅。

把诗、书、画运用到瓷绘中是民国瓷业的突破。凡在瓷画中均有画家名款,年代款,题诗题字及赠人题“清玩” 、“雅裳”等,熔书画为一炉。在仕女画上落款除了代表人物王琦,王大凡还有俞子贞、唐子建、罗仲林、洪景皓、罗宿氏、兴子明等瓷绘高手。有不少瓷业画家仿唐寅的工整巧丽,洒脱飘逸之法。

民国瓷业要在中国瓷业史上找闪光点,那就是绘瓷,当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研究瓷绘著作《瓷绘学》。收藏民国瓷绘着眼瓷绘水平,款且瓷绘与瓷质通常成正比。侍女瓷在“文革”中属“四旧”,毁掉较多,而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瓷器却时能觅到精品。民国瓷器年代短,存世量较少,仿制品较少,价格低,无文物之嫌,因此目前瓷器收藏品是比较好的收藏选择。

瓷器收藏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宽泛,目前很多喜爱古陶瓷的人们在古陶瓷收藏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有些会选择到陶企做礼品瓷器定制,也算是稍稍满足了自己的收藏喜好。但是笔者还是认为,收藏是长久的事情,不能只图一时的价值升值,另外要有一定的鉴赏知识,才能收到更多喜欢的古陶瓷作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收藏当代名家名瓷之吾见


近年来,现当代名家名瓷已成为拍卖的新宠。特别是名家手绘瓷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去年12月3日上午,本人在上海希尔顿酒店全程关注了上海壹信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当代景德镇名家名瓷专场拍卖会”,当时全场气氛非常热烈,竞拍异常激烈,拍价之高令人惊叹,行情之好令人振奋。如其中的七十六号拍品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的手绘“红叶寄情”古彩瓶,拍至三十多万高价。尤其是一百一十四号拍品是一位已故陶瓷艺术家王云泉手绘的四块“春、夏、秋、冬”粉彩瓷板,竞拍价为九十六万之高。会场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精彩竞拍,有四十多件当代名瓷高价拍出。这次拍卖也充分证实了当代名家名瓷广受收藏受好者热烈追捧之现实。

通过这次观拍,使自己对当代名家名瓷产生了更加深厚感情,对其收藏的兴趣亦更为浓厚。虽然自己不是搞艺术的,但是对艺术的追求还是神往的。现当代名家名瓷是当代陶瓷艺术的精品,对其收藏既可作为艺术欣赏,又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相对于日益天价的古董,现当代名家名瓷尚处于地价。故在目前现当代陶瓷市场价并不高的形势下,择机逢低吸纳,是当前收藏的最佳选择之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几年前,偶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及收藏当代名家精品瓷等于购进股市的“原始股”,而且还不受真赝的困扰。自己阅后感到此种观点言之有理。2005年开始,本人在资深藏友的引导下,开始对景德镇名家名瓷有所接触,专程到景德镇雕塑瓷厂明清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工作室学习考察,倾听了刘大师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精僻论述,并请他对当前开展名家名瓷收藏作了具体指导,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高了兴趣,增强了信心。并选购了几件自己喜爱的大师作品。尤其是“飞天天女散花”,其优雅的造型、精美的雕塑工艺、鲜艳夺目的釉彩真使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此行的第二天又到艺宝斋陶艺中心涂序生大师工作室选购了几件大师的手绘瓷,均是大师的得意作品,尤其是一只“松间情趣”腰鼓瓶,此作品曾是92年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会中荣获“银奖”的复制品。搬回家后,很长时间我都沉浸在对艺术瑰宝的欣赏之中。涂大师在景德镇有“松鼠王”的美誉,他画的松鼠维妙维肖,韵味十足,真是百看不厌。这种感官享受上升为精神的愉悦,使人感到无此的欣慰和鼓舞,确实达到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收藏目的。

古代的官窑瓷,实质上就是当时的名家名瓷;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作品就等于近代名家的精品瓷;七十年代的“7501”工程的毛瓷实际上就是汇聚景德镇的陶瓷名家制作的精品。因而当代景德镇名家名瓷也就是相当于在古代称之为“官窑”的精品。若干年后也将逐渐成为“古董”,今日之新乃后日之古也。不需几年,当代瓷器必将很快走向成熟,价位也将迅速攀升。如本人两年前赴景德镇,在工艺美术大师处购进的几件精品瓷,尤其是大师的手绘瓷,以目前市场上同类作品的价格作参考,已达数倍的升值。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现当代名家名瓷势必成为收藏市场的新热点。故愿广大收藏爱好者对此予以热切关注,为中国现当代名瓷的发展和收藏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收藏这项高雅的文化活动发扬光大,让当代的名家名瓷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瓷杂收藏:方寸之美 玉印风流


笔者藏有一枚汉代玉印章,长2.5厘米、宽2.4厘米、高2.6厘米,青玉质,玄武钮,素面无纹。印材黄斑片片,如变色飞云。印钮为龟身,卧于印面,作昂首遥望态。整个玉印质地细腻、温润光泽,摸触时给人手感宛如凝脂,为汉玉中之精品。

先秦两汉的印玺是一种表示权力和凭信的工具,其形制各异、材质多样、书法隽永、刻工古拙,历来为藏家所珍爱。玉印即为其中之一,又因其存世稀少,更有可遇而不可强求之感慨。

《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马因《集解》引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卫宏的这段话,在史家之中历来颇有争议,传世和出土的秦汉玉印中官印寥寥无几,而私印却比比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玉印约有40枚左右,其中属于官印的仅有“皇后之玺”、“帝印”、“夫人”等数枚,因而可以证明:卫宏的理论值得商榷,而历代公私收藏则无疑以私印者居多。

现存于古代著录以及流传于世的战国秦汉玉印,数量约有500余方,其中以两汉居多,战国次之,秦代则稀若麟凤。战国玉印总体上尚未脱离金铜玺印的影响,在印文书法上奇姿圆活、妙趣横生,在构图上匠心独具、疏密分明,在穿插与呼应中取得了整体的稳定和谐。文字大小错落,避让有情,与同时期的铜印相互辉映,颇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味。

到了西汉时期,由于制玉工具的改进以及玉印在社会观念中具有越发独立的品格,使汉玉印完全脱离了铜印的藩篱,显示出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格调。汉玉印的印文多数以小篆为基本字体,私印又以二字者居多,因而当两字印文作左右排列时,小篆书法修长舒展的体势特征在这一组合空间中得到了最为和谐自然的表现:婉转流动、畅达自如,全无转运紧苦、滞涩结节之病,别有一番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美感。概言之,汉玉印清俊洁净、畅达挺拔的线条特征,成为古玺印艺术在线条形式方面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同它在布局上表现疏朗、匀落的特征一样,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艺术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范,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篆刻艺术家的创作观和审美观。

宋元以来,庋藏汉印最为著名者,当属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大收藏家陈介祺,搜集汉印上万颗,筑有“万印楼”。其中,仅玉印就多达40余枚,并有一枚“婕妤妾赵”的汉印,京师文人疑为印章主人乃汉成帝之皇后赵飞燕。赵飞燕是盛阳侯赵临之女,善歌舞,汉成帝刘骜招之入宫,为婕妤(妃嫔的称号)。《幼学琼林》中写道:“飞燕身轻,掌上可舞。”这样一位神话般的人物,如确有随身所佩之玉印传世,自然非同小可。值得一提的是,此玉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入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印文中的“赵”字实应为“女肖”字,那么这方玉印,则无法确认是赵飞燕的印玺了。

战国至两汉时期,是古玉印玺的全盛时期。隋唐之后,皇室虽仍崇尚古风,以玉琢玺印,一些贵族士大夫也以玉印为赏玩征信之物,但毕竟已成为一缕余绪,在艺术上与先秦两汉时期的作品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明清以降,绝大多数的玉印更加彻底地变身为文人雅兴之余的文房文玩,再无淳朴和古雅可言。

漫谈明早中期落选御用瓷器


明清时期,朝廷在江西景德镇设置窑场,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器。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研究成果,明代景德镇窑场创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最初称官窑或陶厂,后称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直至清王朝灭亡,前后延续了542年。

御窑遗址位于现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以珠山上的龙珠阁为重要标志。其范围以龙珠阁为中心,呈南宽向北渐窄的长梯形分布;周长约为1145米,总面积约为54300平方米(刘新园:《景德镇珠山出土的明初与永乐官窑瓷器之研究》,《鸿禧文物》创刊号,1996年)

1982年至1994年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市政建设工程,对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抢救性的发掘,出土的明代洪武至嘉靖时期的落选御用瓷器碎片“竟有十数吨,若干亿片”,修复了一大批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时期的落选御用瓷器。

为深入研究明清御窑,全面、客观复原御窑的生产面貌,2002-2004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明代御窑的围墙、院墙、窑炉和掩埋落选御用瓷器的小坑、小堆、片状堆积等一大批遗迹,同时出土了瓷器、窑具等大量遗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江西省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2期)。这批遗迹、遗物,为研究明清御窑的范围、布局、产品特征、制作工艺、管理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编著:《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文物出版社,2009年)。

本次发掘出土的明代御窑瓷器数量颇多,种类丰富,并且均发现于明代未经扰动的原生堆积层或小坑、小堆、小型片状堆积、片状堆积内,有明确的出土层位或遗迹单位。具体年代上,基本都属于明代早、中期,以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的为多,另有少量的洪武、正统、嘉靖、万历时期的碎片。

2013年3月2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新出土明代御窑瓷器精品展”在北京开展。展览汇集了景德镇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早中期官窑瓷器珍品123件,是这批文物出土、修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展览。辅以少量以往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涵盖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几个时期,以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瓷器为主。这批瓷器虽为落选御用瓷器,但仍不失精美,造型一般都很规整、端庄,个别在烧成过程中变形。胎多呈白色,质地细密。白釉呈色均较好,红釉、紫金釉、黑釉、青花、釉里红等呈色多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掘出土的御窑瓷器中有一些不见于或鲜见于传世品和以往的考古资料中。例如,永乐时期的有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釉里红云龙纹梅瓶、釉里红赶珠龙纹碗、釉里红赶珠龙纹碗,红釉梅瓶、刻花云龙纹梅瓶、僧帽壶、印花花卉纹盒、黑釉细线划花鼎式香炉等;宣德时期的有洒蓝釉刻花云龙纹大罐、赶珠龙纹碗、赶珠龙纹盘,孔雀绿釉鱼藻纹梅瓶、梨形壶、盘,青花花果纹果盘、应龙纹方盆,蓝釉大缸,仿哥釉小罐等;成化时期的青花穿花凤凰纹鹤颈瓶也颇为少见。

此外,此次展出的洪武时期青花蕉叶竹湖石纹执壶、釉里红地白缠枝莲纹大碗,永乐青花地刻花白海水龙纹梅瓶、青花云龙纹爵和盘、白釉镈,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仿哥釉炉、白釉盘,成化青花杯、斗彩杯、罐、碗、仿官釉觚、炉、瓶,等等,也是御窑遗址历年发掘出土瓷器中的精品。

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明代御窑瓷器资料十分丰富,但这仅仅是明代御窑遗址地下资料的一部分,还不能代表地下资料的全部。这批瓷器基本都是打碎的落选御用瓷器,往往是分批分类打碎掩埋,掩埋的地点比较分散。也恰因为如此,这批瓷器具有明确的出土位置和地层关系,加之有些瓷器不见或鲜见于传世品,这便弥补了传世瓷器研究之不足,不仅为了解当时御窑瓷器生产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是我们探讨明代落选御用瓷器处理方式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宋代瓷器之制瓷工艺的进步


化装土的广泛应用

古代陶瓷由于选料方法不精,特殊是早期成品配方,不敷科学,也不稳固。只能利用自然产出的黏土或瓷石、瓷土,因而有烧成后瓷器外貌出现污点或颜色欠好的题目,为了粉饰这一缺陷,人们用了起美化作用的化装土。化装土是以上好的瓷土加工调和成泥浆,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瓷器坯体外貌。化装土可以使瓷器粗糙的坯体外貌变得光滑、整齐;深颜色的坯体得以被覆盖,整个釉曾外表显得雅观、光亮。

化装土颜色有灰色、浅灰色、白色等。这种装饰工艺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浙江金华的婺州窑,以后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等处也开始接纳。到宋代更为广泛,尤其是磁州窑,不但用它来化装,而且还剔划出各种格式,已经远远凌驾了遮掩瑕疵的最初目标。正是化装土的出现为制瓷工业的遍及、质料范围的扩大、瓷器质量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覆烧法推广

宋代瓷业的发展还体现在烧制工艺的创新上,此则首推覆烧工艺的创新。隋唐之前,瓷器多为裸烧,每每会在器物上留下烟灰及沙尘的缺憾。隋唐时期,匣钵出现并敏捷推广,补充了这一缺陷。但匣钵个体大,占据空间较大,使装烧量受到影响,烧制本钱增长。为办理这个题目,唐代早期曾接纳三叉支钉叠烧法,窑炉用圆桶状匣钵实验叠烧,烧成后器底会留有三角垫饼烧痕。唐代中期,匣钵正

烧法出现,并渐渐代替前者,瓷器的质量有所进步。

宋代接纳漏斗状匣钵,一匣一器,实验单件烧装。匣钵相套堆叠,在窑室内形成匣钵柱,充实使用了馒头窑的纵向空间。单件匣钵内用器足支持垫饼,坯体并不承重。为了包管瓷器形体的浮滑机灵,烧装后釉色完善无缺,做坯时器壁、器足只管修薄。

宋代早期,瓷器的胎体较厚,从出土的碗、盘类器物口上均有釉来看,此时仍接纳正烧法,以漏斗状匣钵正烧而成。从宋末期遗址中所出土的碗、盘类器物口边无釉来看,到了北宋后期,烧造工艺又有了显着的变革。由于定窑器物的大量订制及为了自己的生存,烧装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窑工们起首在漏斗状匣钵正烧法的底子上发明白支圈仰烧法,很快发现器物在此方法烧制过程中易塌陷,于是改为支圈垫烧法,此方法的乐成使得定窑得到了新生,对天下各地瓷窑的生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但云云,在北宋后期,定窑还改进了覆烧法。相对正烧而言,覆烧是将盘、碗类坯胎反扣在窑具上的支烧。覆烧分为釉口覆烧和芒口覆烧两种。釉口覆烧为无匣裸烧,即在支烧台上置齿形垫圈,将盘、碗类坯胎反扣于支烧台,垫圈顶住碗心,朝上的碗底上再放垫具,依次反扣其上,云云重复少则5层,多则10层,此种方式不晚于南朝,不停相沿到宋代。另有一种釉口覆烧则以砂垫覆烧,其方法以碗形支托做底儿,以五六堆沙堆为隔断置于倒扣的碗足之上,云云反复,因其口沿悬空,故口沿有釉。覆烧时所用的匣钵不再包涵整个器物,且高度仅及器物的几分之一,层层相叠,能使内里的实物上下隔断缩小到最低限度。这种装烧方法充实使用了窑炉的空间,扩大了烧造数目,低落了生产本钱,又节省了燃料,因此问世不久,就被其他窑口广泛接纳。北方接纳这种装烧工艺的窑口有河北磁县观台窑;河南汤阴县鹤壁窑、新安窑;陕西旬邑县安仁窑;宁夏灵武窑;内蒙古辽上京窑以及赤峰的缸瓦窑。南边窑口有景德镇湖田窑和浙江泰顺玉塔窑等。

北宋时期芒口覆烧最早劈头于定窑,最初是多级碗、盘覆烧,以后又发明白桶形匣钵支圈覆烧,其烧造方法是在较厚的底圈内放一两个碗坯,其上再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碗坯,云云反复,支圈和碗坯叠置到肯定高度后再入窑烧造,因防止器物与垫圈粘连,器物口必须露胎不施釉。

北宋定窑瓷器碗、盘一类器物,由于多用覆烧法造成口边无釉的征象,即芒口,为补充芒口的缺陷,人们常在口沿边处镶以金、银或铜扣边。

金代时,定窑仍接纳支圈覆烧法,扣器多见,胎釉精致。金元后大量实验涩圈装摞烧,虽低落了本钱,但工艺趋于粗糙,致使产物品相不佳。

瓷片收藏家白明推出《片面之瓷》陶瓷专著


昨天(9日),著名收藏家白明撰写的陶瓷专著《片面之瓷》在京首发。首发式上,白明称,有句说辞叫“古瓷毛边不值钱”,但实际上,当一些珍贵完整的陶瓷或藏于馆舍、或流于商贾之后,中国古代陶瓷留下的瓷片开始变得贵重,收藏价值日渐走俏。

《片面之瓷》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力,配上精美的图片,结合收藏市场行情,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白明在发布会上说,在早期的古玩收藏领域,陶瓷最讲究的就是完整。比如一只明代的官窑大碗,不要说它有了残缺,哪怕口沿处有一丁点儿磕碰,哪怕隐约让人发现一处“冲口”,其价值都将大打折扣。但经过不到20年的时间,名贵的“整瓷”或藏于馆舍,或流于商贾,或以天价面市,都不是普通收藏爱好者可触及,于是流失在民间的“片瓷”开始变得珍贵。白明透露,他收藏了6万余“片瓷”,并成立了一个主题博物馆。今天14:00,白明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2A区举行讲座。

瓷片收藏家白明邀市民鉴赏文玩

据北京娱乐信报11月7日报道: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今天拉开帷幕,本周六下午两点,著名瓷片收藏家白明先生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2A区新闻出版局版权贸易馆,与市民进行文玩鉴赏与交流。

白明是北京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人称“片儿白”,他推出的图书《打眼》是书市畅销书,《片面之瓷》是白明继这本书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本书结合收藏市场行情,道出了瓷片收藏的种种玄机。尤其是,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力,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娓娓道来。对于喜欢收藏的朋友,无论是刚入门的人,还是收藏多年的爱好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古瓷造型之杯


高足杯杯式之一。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若把柄,故俗称“把杯”。因执于手中便于在马上饮酒,又名“马上杯”。用手佛前供奉者,称“净水碗”。有陶、瓷质之分。陶质高足杯以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最为著名。瓷质高足杯始见于隋、唐,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器,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后成为元、明、清时期流行的器形。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霍县窑、介休窑等处都大量生产。元代的高足杯,垂腹多较浅,足高长,且有八方、转心、竹节柄各式。1980年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彩斑高足杯,杯底有上小下大的圆锥状榫嵌入圈足内,圈足上方有微内收的榫,能使怀旋转。明以后的高足杯又增加菱花口式。

把杯 见“高足杯”。

爵杯酒具。夏、商、周时代盛行陶质或青铜质的爵,明清瓷器造型多仿古之作,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等窑均曾烧制瓷爵,俗称“爵杯”,器形仿青铜器式样,用于陈设或祭祀。

提柄式杯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杯式之一。杯体近似直筒形,小口,折肩,腹下略大,平底下有足。一侧有方棱形曲柄,柄上部与肩相连后向外折,下端与腹底相连。东吴时期亦有提柄式杯,作筒式,一侧附竖式提柄,柄端高于杯口,造型秀美。

耳杯 亦“羽觞”,杯式之一。椭圆形,浅腹,平底,口缘两侧对称置新月形板耳,故名,为战国晚期创制的饮酒器。陶制品多见于汉、晋,造型、纹饰源于秦、汉时的青铜器与漆器,有的彩绘陶与绿釉品种,均为冥器,常与托盘配套。

鸽形杯 西晋青瓷杯之一。杯体呈圆形,一侧贴塑昂首、展翅飞翔的鸽子,另一侧有宽而上翘的柄,形状酷似鸽尾。

双联杯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杯式。杯作敞口,收腹,圆底,双杯并联,腹下部有孔相通,联接处有羊首纹饰,一侧附柄。

海棠杯 杯式之一,流行于唐、五代时期,是仿同时期金银制品烧制的器形,因造型似海棠花而得名。1978年浙江省临安县晚唐水邱氏墓出土有白釉“官”字款海棠杯。器形平面近似椭圆,四瓣海棠花式敞口,腹部下收,喇叭形高圈足。

公道杯 又称“平心杯”,一种杯形,始见于辽代缸瓦窑产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于明、清时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体内空心瓷管通于杯底底小孔,瓷管口端与杯沿等高;立人足下与杯衔接处又有一暗孔。当杯中酒位高于管口,酒即随杯底的漏水孔一泄而出。所以在酒宴中,进酒者只能给饮者注等量的酒,因此称其为公道杯。此杯系以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制成的,有提供满损谦益的教化作用。

压手杯 明代永乐朝景德镇御窑厂创制、为皇室内廷所垄断的一种杯式。器呈撇口,弧腹,圈足,足底外沿凸出一条棱线。手持时器口恰合于拇指指节,并因器壁自口沿而下胎体渐厚,托于手心有凝重之感,故名。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已久,价亦甚高。"压手杯因弥足珍贵,后世仿品甚多,传世真品寥寥,多为四字款识。

马蹄杯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敞口,斜削腹,内凹小平底。倒置似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雍正时期烧制的数量最多。明代马蹄杯有洒蓝、回青、孔雀蓝、白釉等品种。清代多作斗彩。

铃铛杯 亦称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杯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明成化、嘉靖、万历时铃铛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鸡缸杯 明代成化朝御窑厂创制的一种杯式。器呈撇口,敛腹,卧足;外壁以斗彩绘雌、雄鸡相伴护雏觅食图,画面衬以山石、花草,色泽鲜亮而柔和。鸡缸杯曾十分名贵,据明《神宗实录》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明代嘉靖御窑最先仿制,庶几乱真,但署本朝年款。清代以康熙、雍正两朝御窑仿制最佳。乾隆朝杯身加高,画面中题有乾隆帝御诗《鸡缸歌》。

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卧足杯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套杯 多见于清代雍正至道光时期。撇口,敛腹,浅足。器倒置如同马蹄,大小10个为一组,依次套叠合成一体,故名。

古瓷造型之壶


匏壶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 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 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 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 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 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 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 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 见“凤首壶”

龙首壶 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 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 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 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 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 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 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 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 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 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 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 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 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 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 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古瓷造型之瓶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漫谈瓷器收藏之侍女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漫谈瓷器收藏之侍女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