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做橱柜 > 导航 >

做陶瓷,悟人生

做陶瓷,悟人生

瓷砖做橱柜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10-27

瓷砖做橱柜。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中国被英译为China,其小写形式意思就是陶瓷。通过这个小事,就能看出陶瓷与中国的关联。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居无陶不雅”,陶瓷在古代也是品节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甚多。清帝乾隆曾写道:“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正是描写了中国古瓷器的巧夺天工。

那天,我们新华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以陶瓷艺术手作DIY为主的艺术体验馆,零距离接触陶瓷这一传统文化。店堂内,一个个精美的陶瓷艺术作品,真是巧夺天工啊!陶艺老师介绍了陶艺的起源、文化、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等。每个小记者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才知道,陶艺制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先要固定好泥坯的中心,旋转的速度调整到不能太快,再用手指把中心点转一个洞,大拇指继续在洞里转动,使洞或大或小。然后用其他的手指托住整块泥坯,往上或下提或压,控制好高度。拉坯、捏塑,我本想做个小杯子,但是事与愿违,最后成了一只小碗。期待老师将我们的作品完成最后的烧制。自己动手的感觉很开心、很有趣,虽然头发、脸上都是泥巴,依然兴奋不已。这一坨小泥巴,竟然可以成为中国赫赫有名的瓷器工艺品。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具有更多的创作力,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这次的陶艺文化体验活动,让我们这些小记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体悟。一捧黄土加水搅拌,经过陶瓷艺人的捏制有了完全不同的外观。再经过高温烧制就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人生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对自己进行“捏制”和“烧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编辑推荐

品青瓷,阅人生


从商代到宋代,青瓷走过了2000年,大小战役经历无数,无论是南北对抗,还是群雄纷争,我们都看到了青瓷越战越勇的英雄之气,直至走上历史之赣。作为陶瓷世界里的一号人物,他的辉煌历程我们已有目共睹,那么,是时候解读青瓷的内心世界了,去探寻王者的过人之处。

在中国文化这个庞大体系中,陶瓷的发展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而青瓷作为世界最早的瓷器,在某种意义上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国的传统美学。“陈之案头而悦目,置之镜台而媚容。佐读有养气之功,对谈有化戾之祥。蕉窗昼永,却暑何难;荷室香凝,法寒不觉。展玩而矜平躁息,终全忠鲠之操;侍坐而心和气舒,不失雍容之量。”青瓷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工艺品,更不是一种无生命的摆设,它是东方文明的符号,而在这一符号里,我们看到的是独特的美学内涵和无比丰厚的文化张力。

青瓷之色

要读懂青瓷,审视青瓷的美,不得不先从“青”说起。青瓷的色不只是某种单纯的视觉颜色,它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感悟,常被人用某种象征手段加以比赋,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不同的色彩表达着人类不同的感情,唤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和生理感受,当色彩与特定的观念相关联时,也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大地回春时,草木返青,东风吹拂,人们骑上青马,穿上素衣,带上青玉去城东郊举行迎春活动。在这里,色彩的视觉含义,己经转换为一种主观、理性的认识。只有顺应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才是吉祥的,也是审美的,色彩观念作为一种富有特殊含义的认知图式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创造。

人们发明青瓷并接受青色与原始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对一直生息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先民来说,与其休戚相关的色彩便是青色,葱郁的林木,娇绿的草地,青翠的山峦,苍碧的河海,这使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力直接受到青色的懦染和包围。

也有学者认为,青瓷的“青”是对天空颜色的模仿,象征着人们对天的追问和崇拜。自古人们就用“青如天”来作为评价好的青瓷的标准,这种评价中表达了一种对天空颜色的主动追求。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模仿离他们很遥远的天的颜色呢?第一,不论是原始社会,或是后来的封建社会,农业始终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这种“靠天吃饭”的经济形式,使天成了当时人们自然崇拜的主要指向。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的神秘末测,使人们产生了无穷的想像。人们惧怕它,崇拜它,还不得不依靠它。第二,自然界中天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天至上神的象征意义。天神的形象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是朦胧模糊的,这种模糊感受,成为一种当时人们共通的社会情感,一种宽泛的信仰和观念。当这种社会情感积淀于人们的感官感受中,成为一种不能用概念言说的深层情绪时,人们就会通过物质形式表现出来。而当这种抽象的情感找到了青瓷这种表现形式后,正好相互契合。

“青”是大自然朴拙之色,是新生活力之色,亦是优美和谐之色,“尚青”实际上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和大自然本色的融合,是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感悟。正如世人常喻青瓷“色美如山峦”、“就像雨后云开的蓝天”、“其清澈犹如秋高气爽的天空,也如宁静的深海”。而当您了解了这些,也许就会发现,为什么在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去烧制青瓷时,逐渐摒弃了偏黄、偏褐的青色而选择向绿和微蓝的冷青色发展,这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仰、审美情趣有着直接关系的。

青瓷之色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不仅合乎人的自然审美意识,表达人类对美丽大自然的依恋之情,同时也非常符合视觉器官的生理本质需求,它可以镇静神经、缓解视觉疲劳、增加心理满足感。欣赏一件青瓷,就如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品味艺术、体验生命,故赏者常说“养眼”。但何止于此呢,“养心”、“养神”、“养生”又有何不可?

青瓷之质

唐代诗人陆龟蒙《越色秘器》一诗被后人引用的频率非常高,常用来赞美秘色瓷或青瓷,只是因为诗句道破了“青”的内涵。如果说“千峰翠色“是汇自然万物之美颜的涵盖,那么“九秋风露”则是聚天地精华之神质的凝练。

对青瓷质的审美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古人在赞美一件好的青瓷时,常常会用玉来形容,如“温润如玉”,“越泥似玉之瓯”,“肥厚如堆凝脂”,“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又称耀州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又如《龙泉县志》中记载:“凡瓷器之出于生二窑者,极其晶莹,纯粹无暇如美玉。”甚至还有人说,景德镇在五代时烧青瓷、白瓷,至北宋忽改为青白瓷,是因为宋代流行青白玉。

从赞美之词中,足以看出这种以青瓷类玉的文化情结与中国玉文化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琢玉、用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自出现之日起,中国人便把玉器看作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玉也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图腾象征意义。而正如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青瓷文化就是中国玉文化的延伸发展。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青色只是丰富玉色中的一种,先人用瓷来喻玉或玉来喻瓷,除了色泽上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从两者透明度、莹润度、光滑度等质地方面的特征上进行比较的。

更深入来看,青瓷的质在超越了物的外在质感后,也包含了人的思想品质。中国儒文化对玉的推崇和诠释、可以说是对玉文化最好的继承,它赋予玉“德”的内涵,并被全社会所接受,久盛不衰,青瓷类玉的品质正好符合了这一文化审美,并作为这种文化审美的承借对象。青瓷“沉着柔和,浑厚滋润,委婉含蓄,不起浮光”,“文质彬彬”,具有“中和”之美。这也是青瓷制作工艺几千年不断,并为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原因。

儒家之“君子比德如玉”让青瓷与德结缘,物质与精神合一,依托于君子之身。不仅如此,即使道家、禅宗也有许多地方和青瓷的意蕴是迹合的。就是这样,青瓷以物的形式承载了哲学、文化和艺术精神,由单纯的器物升华为实用、审美、修养三位一体的伦理人格风范之标志。因此,对青瓷的追求、审视其实就是对人自身高洁品质的塑造。

青瓷之心

对青瓷审美的把握,还不是仅仅推敲其色、其质。回看几千年青瓷之路,来来往往,角色众多,秘色、天青、粉青、梅子青……色彩、质地不一而同,但很难说出哪一种是最美的,哪一张是青瓷的标准照。所以,“青瓷”的本意并不是青颜色的瓷器,“青瓷”的范畴也超越了颜色、质感的界限,而是另有所指。要想走进青瓷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青瓷的本真,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揭开隐藏在视觉背后的历史、人文、思想等文化内涵。审视青瓷的美,其实就是审视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美,就是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商代的威严庄重,能够蒂看到周朝的严谨有序,远古先民留下了太多的神奇之谜,不仅疑惑着他们,同样感染着我们,器物表面的斑驳、积釉,就连现代艺术大师都要赞许那是世间最为沉隐而有韵味的色彩语言、窃曲纹、云雷纹、圈纹、水波纹、几何纹、编织纹,这许许多多来自天上水里响关妙无比的精美图案,就像一副美丽而古老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看到了几干年前依水而居、热爱自然的先民们火热的生话,水波纹样,好似轻风徐徐吹来,浪花起伏荡漾;重圈纹又如鱼儿跃出水而,掀起层层涟漪;而那弯曲环转的云雷纹又恰似春雷乍起,云卷云舒。这师法自然的简约之作,充满物态天趣,常常会令人浮想联翩。

又比如,透过汉代仿青铜器造型的青瓷香薰以及魏晋六朝时期的青瓷博山炉,我们也仿佛神游在那个清秀空疏的时代。

当远古先民怀着对佛的种种复杂、虔诚的心情燃以艾草、香薰,当缕缕青烟从盖上的镂孔冒出,这种被人文还原的青瓷,又被赋予了一种厚重的原始企盼,虚静、淡泊、内敛、中庸,我们得到了跨越时尘的精神慰藉。

而如果说唐代瓷器充满着雍容富贵的异国情调,清代瓷器流露出宫廷艺木的“洛可可”趣味,那么当宋代青瓷呈现眼前,您也许会发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感叹,青瓷在宋朝发展到了顶峰,这与宋朝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宋朝以文为尚,整个社会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人们含蓄、温和、崇尚自然,形成了沉静、理性、悠远的思想性格。宋代的青瓷正是在这种纯美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显得平静而含蓄,但它的仪态和风范泽被古今。在这样的时代,青瓷造型之严谨,装饰之简淡,釉色之典雅,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中皇家御用瓷的主体审美观念。

就是这样,一件件青瓷,带着人们走入了原始社会的质朴清新、商代的庄重威严、周代的严谨有序、战国的生动活泼、汉代的的浑厚豪放、六朝的清秀空疏、唐代的雍容富厚、宋代的理性之美、元代的雄浑雅丽、明代的端庄敦厚、清代的华丽精巧。不同时代的青瓷艺术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差异是不同时代人们宙美迫求的艺木体现,他们具备了精神审美功能。

说了这么多,但还是难以以将青瓷的美和盘托出,因为在一件青瓷面前,无论多么优美的形容词似乎都是苍白的、每一次品味青瓷,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中读到更多的东西,而不同的人去欣赏青瓷,也会有着不一样的美的收获,因为英雄的心总是那样的深遂。

当然,喜爱青瓷之人,在审视青瓷的过程中也大可不必陷人深沉的哲学之中,历史也好,文化也罢,您也不必觉得太过沉重,他们只是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你,熏陶着你,或者激励着你,他们会在不知不觉间提升您心中美的阶梯的高度。还是以轻松一些的眼光去对视青瓷吧,您会发现这位伟大的英雄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那样的朴实真诚,那样的包容万物。在他的面前,您也许只需要静坐、沉思、冥想,或用手轻轻地抚摸,这足以让您芜杂的心境涤荡一清,这就够了,英雄的心也许不那么难懂。

紫砂壶中悟“方圆”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1979年2月调无锡市检察院工作,先后从事刑事检察、反贪污贿赂、法律政策研究和法制宣传工作;2001年3月起任现职。

1971年,我16岁,在远离江苏省无锡市区的宜兴新芳铁矿工作。每个月的休假期,我总有在水路上来回一趟的经历,从我的家乡无锡到宜兴。

三个半小时的水上行程,沿途是湖光山色。我时常在休假途中陶醉,但又感到一阵阵的迷惘。当时处在“文革”后期,前途未卜的我就像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对人生充满了难以排遣的惆怅。每当这时候,我就喜欢徜徉在宜兴的街市小巷。日子久了,就发现随处可见的摊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便经常随手拿起一只来把玩两下。

殊不知小小的紫砂壶在不经意间,竟成了我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口。当时缺少文化读物,也没有人能教授我知识,紫砂壶上刻画的宜兴山水、书写的诗词歌赋,让我产生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从此,宜兴大街小巷的茶壶摊前,就出现了一个常常痴痴看壶却并不买壶的少年。

1974年,我离开宜兴到无锡机械制造学校读书。20年后的1994年,我已步入中年。那年春天,我在参观无锡博物馆时,看见馆内的商店有紫砂壶出售,并惊异地发现,在紫砂壶的渊薮之地,居然没有一件名家的作品。于是,我与当时的博物馆馆长杨建平先生一起,发起了一个“百位名家赠茶壶”的活动。活动参与之热烈出人意料,共有120多位名家赠送了茶壶。此后,凡有朋友来无锡,我总要带他们去博物馆,看看那批珍贵的“名人壶”。

壶缘

提起收藏茶壶,要从我1979年进入无锡市检察院说起。从事机关工作,与茶的关系密切起来。伏案写作时,正襟开会时,午后闲暇时,都少不了它。喜欢上了饮茶,就对饮茶的器具在意起来。经过饮茶人的一致推介,饮茶的首选用具就是紫砂壶。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紫砂壶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的一天,我的朋友约我到工艺师蒋彦那里去买壶。听说就像画家徐悲鸿擅长画马一样,蒋彦做“南瓜壶”(类似南瓜状的壶)特别拿手。

直到亲眼见到蒋彦制作的壶,才发现和商场里陈列的那些壶完全是两回事。无论形状、样貌都是截然不同。原来地道的紫砂壶考究的是“方非五式,圆不一相”,名家制作的紫砂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构思与技法,而且一次只做一把壶,自然体现出独有的个性特征。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买下了蒋彦制作的“锦囊壶”。这把壶造型奇特,由8个花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南瓜状。这是我正式收藏名家作品的第一把壶。

发现了其中的精彩后,我开始系统地进行学习。慢慢地,我懂得了欣赏把玩紫砂壶“泥、形、工、功、款”五字的讲究,也掌握了通过鉴别紫砂壶的形状、壶身的刻字、刻画以及制作人是否知名等等,来判断紫砂壶的优劣。

此后,我对紫砂壶的兴趣就不再只是用来饮茶,而是开始了我的收藏生涯。

壶趣

在我收藏的近300把茶壶中,我最喜爱的是“青狮壶”,这其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潘持平先生,国家高级工艺师,宜兴紫砂壶协会的秘书长,他所制的壶每把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他的作品我十分欣赏,但平时只能隔岸观火,瞧个热闹。

一次,他和几个紫砂壶爱好者到我家来做客。潘先生看到我家的装修花费寥寥,质朴简单,十分喜欢。刚巧他家也要装修,便提出让我来设计。

推托不过,我利用两个月的所有休息日,精心地为他做了家居设计。没想到,事后潘先生居然送我一把由他亲手制作的“青狮壶”。“青狮壶”是他的力作,特点是拎起茶壶盖就能提起整把茶壶,是众多收藏爱好者垂涎已久的壶中经典。

壶经

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人们青睐,是因它与其他泡茶器具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得到一致公认的本质特征——“透气不漏水”。用它来冲泡各种茶有着特别的香味,而且时间用得越长效果越佳,其结果不仅反映泡茶的内涵,而且在紫砂壶的外观上也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时光荏苒,我离开宜兴已经30多年了,工作之余却始终对出产五色紫砂土的宜兴有着深深的眷恋。随着对紫砂艺术研究的深入,我逐步领悟到紫砂艺术对人的心理渗透。

比如紫砂壶的壶形,绝大多数是以方和圆两种形式来表达,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千百个紫砂茶壶,都离不开方与圆的基本形态。我在20多年的检察工作生涯中,一直在琢磨着“方圆”二字,“方”代表着为人正直、品行方正;“圆”代表着圆满周全,为人处事灵活变通,正如古人所云:知欲圆而行欲方。

2001年,我调至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任副检察长以来,对这“方圆”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做好各项检察工作要做到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公正;而待人处事、人际交往必须做到圆,为人处事圆通圆满。这“方圆”二字始终伴随着我的做人做事,并不断以此来改变着自己的心境。

收藏里的人生


豫君

好友甚爱瓷器收藏,每次去外地,总不忘逛逛当地的收藏市场,日久天长,家里的瓷器藏品多得可以办一个小型瓷器博物馆。

我与好友交往甚密,一来二去,在他的熏陶下,对瓷器的发展也有所了解,每次与好友探讨瓷器话题,我朗朗而言,朋友笑而不语,末了一句话定论:“你不当瓷器鉴赏专家,实在屈才。”然后他背手而立,对着面前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瓷器或凝神或眯眼、或皱眉或大声叫好。我想,那刻他一定沉浸在某种无与伦比的幸福之中。

上周,老家一位远房亲戚揣着一个老式旧皮包按响门铃。亲戚进屋后,简单客套几句,打开皮包,从中拿出一样用布裹了又裹的东西。纳闷之际,裹在外面的布一一展开,一件瓷器出现眼前。亲戚说是上辈子老人留下的,想托我找专家鉴定一下,看能值多少钱。我的第一感觉,亲戚的这件古董是青花瓷。若是真的,价值不菲,遂带亲戚携青花瓷直奔好友家。

好友捧起瓷器里里外外观察一遍,思考片刻后又从橱柜里取出放大镜,在青花瓷上搜寻。好友判断是件仿元青花瓷,不过这件仿品仿制得实在美轮美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好友说得兴致勃勃,我的亲戚却非常失望。好友说,虽是仿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好友感叹道:“收藏一件真品固然重要,但在我的所有藏品中,真品也就那么可怜的几件,十有八九均为仿品或赝品。而我明明知道它们是仿品或赝品,但我收藏的目的不是它们的价值,而是藏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好友的话让我既惊讶又释然。

收藏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对待生活,我们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名、利、贪、欲不过是烟花一场,在平凡的日子里能享受到自己心中追求的快乐,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紫砂壶、茶之幸:悟了


人们常自觉将禅与茶联在一起,说“禅、茶一味”。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给茶道注入深厚的哲学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并且,茶的“苦”、“静”、“凡”、“放”等等,都是与佛禅的共通之处。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茶是僧人修身静虑的饮品,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古时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寺庙也最有条件研究、发展制茶技术与饮茶文化。所以“自古名寺出名茶”,唐代《国史补》中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产出于寺庙。而吾国茶圣陆羽,自幼被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收养,后来又与皎然和尚结为缁素忘年之交。他所创立的茶道,从一开始便奠定着博大的佛禅素养,融化为中国茶道的美学与理学根基。

宜兴紫砂壶的适茶功能,历代已经定论。紫砂壶的年龄总大不过茶去,但它一诞生,就颂出“茶为壶伯乐,壶作茶知音”的千载和谐佳话。以壶泡茶的雅事,不用说,同属于“缁素忘年之交”。禅宗北派开创者神秀有一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后来《阳羡茗壶系》里说:“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日加涤拭”乃养壶之道,“时时勤拂拭”是修行之道,两者竟然相通如此。

紫砂壶的独特的气孔置换功能,能使吸收与释放同时进行。泡茶时,由里,吸进茶水滋养。饱含之后,向外透出自然黯雅之光;同时,又将茶壶表气孔收来的新鲜空气内注,使壶内真茶能时时透气,“暑月不馊”。但这种独绝的置换功能,同时也是把双刃剑:吸附的是茶,就吐茶香;吸附的是尘埃,就会吐尘垢;吸附的若是油,自然会吐油。新壶,吸收灰尘较多,且有土气。用水里外洗净,放入无油腻的锅内,加水烧煮。水沸后放入茶叶,不久熄火,用余热焖。等茶水稍凉,捞尽茶叶,再点火煮沸。这样反复三四次,可使去除土味,保证泡茶以前里外清洁通透。在使用过程中,紫砂壶最忌沾染油腻。一旦染上就成镜面油光,俗不可耐。并且由气孔吸入,极难除去。周高起称它是“和尚光,最为贱相”。故远离油污,需如君子远小人。而若不慎沾上,可亟用细布蘸肥皂轻拭,以现本色;若壶受污染已久,则勤加清洗断不可少。清洗主要是为洗去堵塞胎表呼吸的油垢,是让壶焕发新生的过程。气孔将在反复清洗下向懂壶、爱壶的知音,慢慢吐出内含的油污。彼时,因滋养而生的润泽美感也将加倍回报你的劳动。所以茶壶的保养更需表、里兼顾——表面要勤作洗涤与拂拭,而里部,茶不可待馊,否则霉味被吸入壶体,便大伤元气。表里任何一方的污染,都将被置换入整个壶身,至而污染茶汤,搅了清兴。

爱壶人往往一边泡茶,一边用小刷子刷壶上比较会堆积茶垢的位置。用开水冲一下,把多余的茶叶冲掉,再用茶巾擦干,每次品饮完毕后也要敞开壶盖彻底晾干。保持里外洁净,壶自然不受污秽干扰,内在茶水对壶胎的滋养就会事半功倍。即使在壶面积了茶垢或不吸水时,也不要用茶巾猛擦表面,更不要舍不得清洗。“涤”、“拭”,是日常保养的修行要诀,浮躁的心态不适于养壶,也不适合完整理解并享受品茗的乐趣。另外,茶巾每次用完要彻底洗净,要实实在在地养,让茶壶泡足了茶,养壶不是快速地使壶亮起来就行了,那样和擦皮鞋差不多:把茶汁一层一层地擦在壶表面,擦亮完事。

养壶之“养”,是照顾之意。照顾用心,就得无微不至。茶壶要兼养里外,泡茶之余,顺手整理,使它光洁滋润,久而久之,茶之精华被壶吸收到一定程度,由内而外滋润胎土,透到壶表,使壶表胎土变得细腻润泽,这样调理出的观感,才是自然保养的成果,而万万不是由茶垢或人手上油垢的摩娑而成。以速成的心态和方式永远养不好壶,且无法真实感受壶的泥料性格,于识壶鉴赏力难有提高。这也如禅宗北派讲“渐悟”——时时勤拂拭,功到自然成;而南宗讲“顿悟”,那绝不是简单的“速成”。如果以懒惰之心避修行、求顿悟,哪怕再怎么当头棒喝,也不会有顿悟的超脱。要得“茶气氤氲、紫玉含光”的终极享受,养壶的过程是不能走捷径的。人生同样不能走捷径,而况圣人教导我们,“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俗家的饮茶人,能以“勤拂拭”的标准检点养壶的修行,检点人生的修行,那便是壶、茶之幸,品茶之“悟”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