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 导航 >

清代掐丝珐琅器收藏价格为什么高

清代掐丝珐琅器收藏价格为什么高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清代瓷器鉴别

2020-11-04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早在2010年的秋拍会上,香港佳士得公司就拍出了一对清雍正时期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最终以近1.3亿的价格成交,一举创下清代掐丝珐琅器的拍卖新高,此价格记录甚至至今未被超越。那么,这种掐丝珐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器物,能够拍出如此惊人的成交佳绩呢?如果我们普通藏友想要收藏清代的掐丝珐琅器,其收藏价值又有多大呢?

掐丝珐琅,属于珐琅器品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所谓珐琅,是一种主要成分为石英、硼砂、长石和氟化物的硅酸盐类物质,属性与陶瓷釉、琉璃等相近。用珐琅制作的器物,就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是在器物胎体上,用金属细丝掐、掰成特定的纹样图案,以银焊药粉高温焙烧、焊接组合、洗平正丝;然后根据颜色需要将珐琅釉料填入其中,最后经过焙烧;重复填、烧两步,直至纹样内釉料平面与掐丝平齐,再经抛光、打磨及镀金等工序而成。

掐丝珐琅器根据所用器胎材质不同,一般分为铜胎掐丝珐琅器和金胎掐丝珐琅器,银胎则相对非常少见,同时也不会应用在瓷胎和竹木胎上。掐丝珐琅所用的金属细丝,一般是铜丝和金银丝,仅少数器物会用到微量的锡金属丝。清代掐丝珐琅器,最常见的是铜胎掐丝珐琅,但胎体会有鎏金。掐丝珐琅器所填的珐琅釉料,在明代时以一种深蓝色的珐琅釉为主,这就是著名的景泰蓝。在此之外,随着掐丝珐琅器的发展,红、深绿、浅绿、白、紫、黄等色的珐琅釉也得到广泛应用。

清代的掐丝珐琅器,工艺成就集中在康熙至乾隆三朝,尤其是乾隆年间,是掐丝珐琅器的全盛时期。康熙年间,掐丝珐琅器制作得到宫廷关注不多,当时康熙皇帝的兴趣在于画珐琅的新技术上。因此,康熙朝的掐丝珐琅器,品种比较单调,数量也不多,其中多见小型器物。经过雍正时期几次技术革新和积淀,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装饰繁缛,掐丝的粗细非常均匀而流畅,珐琅釉色彩艳丽多样,器物涉及到饮食、日用、陈设、配饰等各个方面。乾隆以后,由于国力不济,掐丝珐琅器的制作也逐渐没落。

就收藏来说,清代掐丝珐琅器,尤其是宫廷造办处制作的,收藏是很值钱的。因为其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很大,并且多为宫廷王府器物。一般来说,清代中期以前的掐丝珐琅器,基本没有民间作坊能够生产。直到清后期工艺传播较广以后,民间才也有少量掐丝珐琅器的制作。但是民间的掐丝珐琅器总体装饰简单,工艺水平参差较大,收藏价格不能一概而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掐丝珐琅的历史由来和收藏价值


我国很多收藏家们的藏品都是根据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的,经历一代代文化发展和朝代更迭自己繁衍出来的,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掐丝珐琅,就是起初是由国外传入的,并且教给我们中国人,再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的。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原材料装饰而成的器皿之类的东西,基本的成分和中国陶瓷有几分像,但是加工工艺不一样,又被成为“佛蓝”之类的。因为是音译过来的,所以类似的叫法比较多。为什么说名字是音译的呢,因为最早诞生于希腊,是二十世纪时在东西贸易这个文化交流的阶段由阿拉伯传入过来的,这个时候国内的珐琅器还全是阿拉伯的。但是元朝统一之后,人民安居乐业,工艺制造业也开始繁盛起来,这时候与外国的交流也多了起来。于是随着很多国外工匠的涌入,也带来了他们当地的工艺特色,比如说阿拉伯人就带来了烧造掐丝珐琅的技术和原料。

于是在中国人民的学习创新之下,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这时候国内才真正开始兴起制造珐琅器。拥有雍容华贵,金碧辉煌,美观大气等等特色的它成为了中国文化史里的瑰宝。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制造规模小,自然产量也少工艺也不精。所幸到了明代,朝廷开始重视起来这门手工艺,特别是景泰时期,发展的最为迅速。

其中掐丝珐琅是其中很有名的一种,又因为主色调基本是蓝色,所以就被称为“景泰蓝”了。所以说经历了这么多,掐丝珐琅才慢慢的在中国真正的中国制造。掐丝珐琅见证了太多的历史,随着一代代朝代更迭历史流动才慢慢兴盛起来;也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完全是进口变为自己学习成中国制造;也代表着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且掐丝珐琅是一种较为名贵的奢华的器皿,只有古代的达官贵人皇室贵族才有资格摆放家中,所以说这样在飘摇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收藏价值和前景一定是还不错的。

很多人都会觉得掐丝珐琅的收藏价值不错就花重金去购买,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不同器皿的掐丝珐琅的收藏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清朝时期有大量的掐丝珐琅,有宫廷典章用品,生活用品,陈设装饰用品等等,具体的收藏价值和它的用途和稀有度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吃饭的碗啊盆啊之类的比较见到的多一些的,也不是特别高贵自然价格就低了,而典章之类的比较稀有高贵的用品自然价格就高了。同样是掐丝珐琅,收藏的价值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掐丝珐琅拍卖价格怎么样?


掐丝珐琅拍卖价格怎么样?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近年来,市场收藏行情逐年升温,其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随着掐丝珐琅价格的进一步走高,人们的收藏热情也被再次激发起来。

掐丝珐琅行情近年来逐渐启动。2002年,在中贸圣佳秋拍会上,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御制诗句方壶,成交价仅为55万元,而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这件物品成交价上升为190万元。2010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则以1.295亿港元(合1670万美元)的成交价由刘銮雄拍得,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掐丝珐琅之所以天价,是由于当时一件上档次的掐丝珐琅制作所耗费的人工,几乎无可估量。而且当时的用料昂贵,其胎以铜胎为主,珐琅釉多为进口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的巨大成本。

━━━━品名━━━━━━━━━成交价━━━━时间

清乾隆鎏金铜胎掐丝珐琅宝盒━━━11000万━━━2013-12-27

元代铜鎏金掐丝珐琅花卉纹大罐━━9500万━━━2013-12-27

清乾隆掐丝珐琅拐子纹双层熏炉━━8800万━━━2014-06-08

掐丝景泰蓝镀金十三龙纹宝座━━━8200万━━━2014-06-08

清康熙铜胎掐丝珐琅双耳盖炉━━━8100万━━━2014-08-11

明宣德掐丝珐琅莲花纹盖罐━━━━6300万━━━2014-08-11

清乾隆铜胎掐丝海水云龙八方瓶━━5100万━━━2013-12-27

清代紫檀嵌掐丝珐琅西番莲纹桌━━4900万━━━2013-10-28

明宣德铜胎掐丝缠枝莲纹龙耳炉━━4100万━━━2014-08-11

明晚期铜胎掐丝珐琅龙纹大罐━━━1700万━━━2014-04-22

潮州成功开发铜胎掐丝珐琅器


潮州成功开发铜胎掐丝珐琅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已在我市成功开发。记者昨天从市文广新局获悉,目前,我市正准备将铜胎掐丝珐琅器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铜胎掐丝珐琅器缘何与我市企业“联姻”?东泰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10多年前,由于机缘巧合,在与北京掌握铜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的工艺师座谈中,双方达成共同合作开发铜胎掐丝珐琅器意向。随后,他提供资金和厂地,而对方则提供技术,共同致力于铜胎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的挖掘、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

经过多年探索,该企业研制出一种接近纯铜成分、与珐琅匹配、加热冷却时不易崩裂的铸胎配方,恢复了铸胎代替锤锻薄胎的传统工艺;成功试制了红铜非纯铜不行的技术瓶颈;摸索出一整套掐丝烧焊与烧釉工艺,并研制出多种仿古“老料”,使明、清两代各具特色的珐琅釉料得以恢复。

国家古文物专家、南京大学历史系徐艺乙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北麟以及省文化馆馆长苏章鸿到我市考察时对东泰珐琅器给予高度评价。徐艺乙认为其在铜胎的精密铸造技术已突破明清时期用铜板打造的工艺。宋北麟则惊喜地发现其制作工艺、作品质量远超过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珐琅器。我省专家也认为填补了我省珐琅器这一工艺的空白。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我市将在把其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将积极向省申请,争取该项目早日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钧瓷收藏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钧窑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河南省禹州市,在宋朝时期渐渐兴盛起来,走过千年春秋依然巍然不倒,具有深远悠长的文化历史,宛如我国制瓷史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钧瓷蕴含着浓厚的古韵,质朴、庄重、粗放等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它,它象征了华夏子女一种率性率朗的美好品质。钧窑以妍丽精妙的色彩特点,从一众瓷器品种中脱颖而出,进入大众的视线。钧窑瓷器的釉色一共有五种,钧窑的制瓷工匠们首次采用铜氧化物来制作陶瓷,在高温和还原条件下烧出窑变铜红釉,继而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瓷釉,比如说,玫瑰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等经典釉色。各种各样的窑变色彩交织在一起,彼此成就,使得每一件钧窑瓷器都是举世无双的绝版稀品,就如同一场美不胜收、耐人寻味的视觉盛宴。

不少瓷器都是既被当做御用品,也在民间可以被广大平民百姓使用,但是由始至终,钧窑都被君主作为专属用品,窑厂不但定量烧制,并且生产之后不得流向民间,只能作为贡品献给皇室。在东汉时期,钧窑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一直籍籍无名,直至宋朝时期才渐渐走向兴盛,主要原因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对钧窑瓷器无比喜爱,他甚至将钧窑瓷器称为:神钧宝瓶。徽宗素来都是一个酷爱传统文化的人,并且对艺术品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由于对瓷器青睐有加,他特地创立了应奉局,将官窑建立在钧瓷之乡禹州城里,并且命令官员在国内多地选拔技术精湛纯熟的制瓷工匠,进入官窑专门烧制进贡给皇家的钧瓷,还特别要求每年只能生产三十六件钧瓷,次品统统毁掉,然后将钧瓷碎片深深埋进土里,因为只可以用来进贡给皇室,绝对不能流向民间,若是寻常人家也拥有钧瓷的话,被人发现了那就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钧窑的工艺水准达到了一个顶峰。至此之后,钧瓷在我国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之所以钧窑在当今的收藏价格如此高,几乎可以完全归因于宋徽宗赵佶,正因为他对钧瓷的偏爱,流传于世的钧窑瓷器才会少之又少,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并重。

为什么珐琅彩瓷器有那么高的收藏价值


清瓷中有两种瓷器颇具盛名,一为粉彩,二为珐琅彩。尤其是珐琅彩瓷器,在收藏界是传奇之物,在拍卖场上往往能搏出百万高价,可以说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了。那为什么珐琅彩瓷器有那么高的收藏价值呢?它究竟好在何处呢?

首先,珐琅彩瓷器的技艺就十分先进,在清朝康熙时期就已经能够使用金属组合部分矿物质来为瓷器着色了,与前朝相比,更考验工匠的经验与手艺,也更具有现代的科学性。所以清康乾时期所出的珐琅彩不仅色泽鲜亮、稳定,而且达到了几乎完美的仿铜胎的效果,创造出新的珐琅装饰效果,其后的仿品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准,所以其收藏价值颇高。

同时,珐琅彩瓷器的收藏价值,也与它的烧造难度息息相关。众所周知,釉上彩的烧制难度是极高的,而珐琅彩作为釉上彩的代表,更是从瓷胎到烧造完成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挑战。首先是珐琅彩瓷器的瓷胎要求就极高,必须是光洁、素净、厚薄适中的素胎,一般来说是从景德镇窑选出一批优质瓷胎送到京城,再由宫廷的内务府由经验老道的工匠师傅进行瓷胎的绘制、加工,最后再进行低温的复烧,不仅工序复杂,而且成品率低,所以其价值才居高不下。

当然,烧造的高难度也导致了珐琅彩瓷器的传世数量少,“物以稀为贵”;而釉上彩烧造的高成本也使得后世虽有仿品,水平差异却很明显,珐琅彩瓷器的总体存世量仍然很少;同时虽少却精,釉上彩瓷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画面立体感极强,表面有凹凸感,又因为珐琅彩瓷器成色自然、鲜明,与表面凹凸感结合起来更显得整体瓷器端庄、华丽、有雍容夺目之感又不落俗套,所以观赏性强,为清代宫廷所垄断。

总之,珐琅彩瓷器的价值如此之高是有很多原因的,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其技艺高超,成色鲜丽稳定;二是烧造釉上彩瓷器的难度高,尤其是珐琅彩瓷器,因为是上贡品,精益求精,烧造成本高;三是珐琅彩瓷器的传世数量少,“少而精”,瓷器端庄而华丽,观赏性强、宫廷御用。三点结合起来,也难怪珐琅彩瓷器具有那么高的收藏价值呢!

元明清时期掐丝珐琅工艺的历史发展


掐丝珐琅与我国历史悠久的玉器、漆器、青铜、陶瓷等相比,历史要短暂得多,见于文字著录则更少。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首次记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之类,多为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内府作者细润可爱”。《格古要论》是研究我国早期珐琅器唯一的一部重要文献。

因文献记载过于少而简单,老一辈专家通过对现存掐丝珐琅器的排比、分析与研究,推断出我国最早的掐丝珐琅实物为元代制品。

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

据考古发现,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

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元代珐琅器器形端庄大方,构图舒朗流畅,釉色明艳温润,具有宝石般的半透明光泽。唯原配珐琅器较少,大部分被后人改装过,存量稀少,弥足珍贵。右图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掐丝珐琅花果纹盘的釉色就具有元代珐琅的特征。

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当时的掐丝珐琅器可能尽为皇家服务的,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故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从现存的几件元代掐丝珐琅器来看,中国工匠在学习、掌握烧造珐琅技术后,为符合中国统治者的审美趣味,生产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制品,但装饰品方式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艺术韵味。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

“御用监”为明代制作珐琅器的官方机构。整个明代,仅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的器物署有官方年款。因明早期的洪武、永乐没有署款的标准器,故在年代鉴别上有一定的难度与模糊性,但在实物中确有一些珐琅器具有早于宣德而又不同于元代的特点风格,如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贯耳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簋式炉等。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

当时的掐丝珐琅器一般没有锦地,常以番莲纹、莲瓣纹装饰,色彩也较单调,没有混合色,然在一叶片内往往施两三种颜色。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直颈瓶

到了15世纪以后,掐丝珐琅工艺取得极大发展,不仅造型、品种、釉色都显著增多,而且工艺技巧也明显进步。现存的明代掐丝珐琅器物大多为明代晚期的产品,其品种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礼仪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瓶、薰炉、灯台、盒、盘、碗、碟等。造型一般端庄古雅,纹饰繁缛丰富,有番莲、饕餮、蕉叶、龙凤、云鹤、菊花、山水、楼阁、人物等。借鉴锦、玉、瓷、漆等工艺传统手法,突出了勾边填色的图案程式。珐琅颜色丰富,而且混和色种类多,有蓝、红、黄、绿、白、天蓝、宝蓝、鸡血红、葡萄紫、紫红、翠蓝等等,釉色变化多而艳丽。

清代掐丝珐琅莲藕式瓶

清初宫内设立珐琅作,专门研发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风格,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考瓷器,造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的制作,故当时掐丝珐琅数量并不多,而且品种单调,以小型器物为主,而且质量不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雍正时期,虽然雍正朝的珐琅作曾重新研制掐丝珐琅技术,但效果不佳,因此,掐丝珐琅的生产一直未能全面恢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

清康熙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胆瓶

只有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才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从事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龛、佛塔、满达、七珍八宝等供具之制作,更另辟蹊径,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兼陈设的器皿。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饮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花盆、轿瓶、香薰、脸盆、浑天仪、暖手炉、渣斗、镜子、挂屏、灯座、帽架、鱼缸、如意、斋戒牌、鼻烟壶、钟表、及翎管、班指、指甲套、发簪等装饰品等,不胜枚举。其装饰繁缛,纹样采用传统的螭龙、兽面、吉祥纹饰、莲塘、山水、番莲及莲瓣、菊瓣和各种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书画名迹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的纹饰中,以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掐丝的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数缺透明温润的质感。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

清乾隆掐丝珐琅凫尊

乾隆以后,由于国势逐渐衰落,掐丝珐琅的制作也开始没落,传世的作品不多。清晚期的掐丝珐琅器造型以瓶为主,式样多有变化,但比例不是很协调。由于多借助于机械成型,故器物胎体轻薄,掐丝线条流畅,但艺术品位明显逊于乾隆珐琅器。

解密景泰蓝 原来不止掐丝珐琅一种工艺


景泰蓝是我国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也是这类艺术品的制作工艺的泛称。景泰蓝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足见其历史和艺术地位之重。在收藏市场上,景泰蓝更是以其工艺繁复华丽之美而博得广大藏家的捧爱。景泰蓝的正名是“铜胎掐丝珐琅”,又称“珐蓝”,制作工艺以繁复著称,工序多而精细。

其工艺可分为以下几步:①先要用紫铜打出各种形态的底胎并进行焊接,铜胎由此成型;②接着在铜胎上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同时用银焊药粉经900度高温焙烧、焊接;③其后又进入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工序;④依照图案所需要的不同颜色,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将珐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⑤在色釉填满铜胎以后,以800度上下的窑温烧熔釉料,繁复装填,直至冷却后的纹样内釉料与掐丝纹相平;⑥最后再将不平整的釉料磨平,进行适当抛光。

景泰蓝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在元代,直到明代景泰年间其工艺才算真正成熟,而由于当时多用蓝色珐琅釉料,因此得名景泰蓝。但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景泰蓝所用的珐琅釉料并非一成不变,其种类、颜色均随时代不同而产生差异。另外,景泰蓝虽然被称为铜胎掐丝珐琅,但发展明中期以后,景泰蓝已经出现了多种铜胎掐丝珐琅以外的工艺。比如金银胎掐丝珐琅,只是由于金银更为贵重,因此并不常见。此外,景泰蓝还有以下较为重要的工艺种类。

①金属錾胎珐琅,即“嵌珐琅”,来源于青铜器制作工艺,是在成型的厚铜胎上,根据图案轮廓线,在其以外的空白胎上以以雕錾技法减地,因此纹样轮廓线凸起,然后再在凹处施珐琅釉料并焙烧、磨光而成。

②金属锤胎珐琅,这是一种从铜胎背面施以锤击技法,使胎体正表面凸起出轮廓线的工艺,这种工艺不会造成胎体的减地,而是以背面内凹来形成纹样的立体感,珐琅呈隐起效果,常用来制造七珍八宝等供器。

③铜胎画珐琅,俗称“烧瓷”,是在铜胎上先挂釉、后以色料进行彩绘的工艺。高档的铜胎画珐琅是在胎体上精雕细錾或配上錾雕耳子花活进行配饰,而光胎画珐琅则较为常见。

④透明珐琅,也叫烧银蓝,属于金属胎浅浮雕珐琅。这种工艺是先用錾花或锤花技法对胎体进行纹样加工,再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进行烧制。

⑤金属胎露地珐琅,也就是常说的“金地景泰蓝”。这种工艺采用的是质软的红铜,掐丝纹样的轮廓线为并行的双线,珐琅釉料也只装填在双线中,轮廓线外其余位置露胎,烧成后镀上黄金,效果似浮雕。

在这几种工艺之外,后来的艺术家们还发明了金属胎平面掐丝珐琅画、木胎平面掐丝珐琅画、机制景泰蓝等多种工艺,使得景泰蓝艺术不断被丰富。

清代珐琅瓷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十分贵?


在清代瓷器中,珐琅彩瓷的价值尤其高,甚至被后世称为是清代最贵的瓷器。那么,清代珐琅瓷器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如此之贵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珐琅彩绘来自欧洲,在康熙年间随着海关开放进入中国。因为康熙皇帝对珐琅画十分喜欢,因此将其创作到瓷器上,产生了今天让世人追捧的珐琅瓷器。清代珐琅瓷器继承了陶瓷发展史上的各种优点,从拉坯到成型,再到用料和施釉,烧制工艺无一不精湛,无一不是当时最先进最成熟的工艺。正是因为如此,清代珐琅瓷器才成为中国瓷器史上非常著名且收藏价值极高的瓷器。

在珐琅彩瓷出现之前,宫廷用的瓷器都是由景德镇烧制,然后运输到北京,但只有珐琅彩,是在景德镇挑选优质素器之后,运到北京宫廷造办处,然后由最着名的宫廷画师绘画,之后进行第二次烧制。珐琅彩的发展不仅是受当时技术的影响,同时也受康雍乾三朝帝王的喜好影响。正是因为他们表现出了对珐琅彩瓷情有独钟的喜爱,才让下面的人都精心钻研,最终烧制出美轮美奂的瓷器。

康熙朝时期的珐琅瓷器多以松石绿、蓝色以及黄色为主,纹饰多以缠枝牡丹、缠枝西番莲以及缠枝秋葵为多,其色彩、绘画以及款式等都与当时的同胎画珐琅器一样。构图上以对称规矩的图案为多,施色匀称干净。康熙时期的珐琅彩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色彩和绘画都是在器物的表面,内壁都是纯白色的。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变化并不太大,但工匠们为了迎合雍正皇帝的喜好,也进行了改变。此时的珐琅瓷器题材多为鸳鸯、水仙、锦鸡牡丹、秋树八哥、梅兰竹菊为主,更有一些山水楼阁之画,配上相应的诗句,显得格外的文雅。雍正时期的水墨珐琅彩以及蓝彩山水珐琅极为精美,市场价格也是极高。

乾隆时期的珐琅瓷器较前两朝时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珐琅瓷器上出现了阴阳相背、凹凸感,同时用矾红勾勒,用不同浓淡、深浅的色彩去表现人物衣衫,配景极为传神。

总的来说,清代珐琅瓷器不仅美观度非常高,收藏价值也是极高,对研究清代历史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现代拍卖市场中清代珐琅瓷器的市场价格极高。不过,因为清代珐琅瓷器市场价格高的缘故,导致市场中的仿品也是众多,在收藏之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买到赝品。

清代珐琅瓷器鉴赏及价格参考:

1:清雍正珐琅彩万花锦纹碗,尺寸:直径10.2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0 ,成交时间:2018.06.18,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雍正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2:清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牡丹纹盌,尺寸:,估价:无底价,成交价: HKD 7,170,000 ,成交时间:1998.10.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1998年秋季拍卖会。

3:清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尺寸:直径11.6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7,280,000 ,成交时间:2007.12.03,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雍正御制”青花楷书款。

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其备受收藏界推崇也就是必然的了。专场将展示一件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作—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此碗口径超过足颈的一倍,且腹深仅为口径的1/3,成为雍正朝碗的显着特征。宝石蓝色地显得极为秀美柔妍,与纹饰黄色、白色珐琅彩形成强烈反差。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两两相对,胭脂红彩篆书“万寿长春”伸展于花蕊中。画师用绿、紫、蓝等色绘莲花的卷叶,并用丰富的色彩描绘细微之处,图案生动,形态逼真。珐琅彩施彩虽薄,却有立体感觉,但触摸起来却平坦光滑。此碗在珐琅彩瓷中可谓出色,暖色热烈,冷色沉着,色彩浓淡处理极佳。碗足内施白釉,书“雍正御制”双方栏青花楷书款。根据雍正色地珐琅瓷传世品看,该类足内落青花“雍正御制”年款的珐琅彩瓷器应属雍正早期作品,不同于后期的“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及“雍正年制”蓝料款珐琅彩瓷。此件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因为是青花款,必然要事先在景德镇烧制前落款,即景德镇制作这些瓷胎时,已经具备它的特殊性,然后呈进造办处。由于珐琅彩瓷的胎质较一般瓷器薄得多,在第二次上彩烧造时极易破裂。就是造办处的一流工匠在烧制时也难免破损。据说一次雍正皇帝命清宫造办处烧造一套五件酒杯,初次烧造就烧坏了两件,后来在雍正皇帝的严厉训斥下,小心翼翼直到三个月后总算烧制成功,其间匠师们竭尽全力,呕心沥血,摸索总结出一套烧制薄胎酒杯这一特殊品种的方法。凭借宫中造办处的优越条件尚不能完全杜绝破损,其技术要求之高,工艺之复狡杂是可想而知的。雍正三年(1725)八月,雍正皇帝开始到圆明园居住和理政。圆明园从此开始成为清帝治居的御园。雍正生于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雍正六年(1728)恰逢雍正50岁生日。帝诞日的名称在明清时叫万寿节。根据资料推断,专场推出的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极有可能是圆明园珐琅作为雍正五十大寿定烧之物。这类为皇帝万寿节定烧的珐琅彩瓷器在当时数量也极为有限,拍卖市场更难觅见,弥足珍贵。

4: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牡丹纹盌,尺寸:14.2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7,004,000 ,成交时间:2002.05.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2春季拍卖会。

《康熙御制》蓝料款

5:清康熙黄地珐琅彩荷花纹酒杯,尺寸:高4.8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6,620,000 ,成交时间:1998.11.03,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1998秋季拍卖会。

6:清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盌,尺寸:10.8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5,662,400 ,成交时间:2003.10.26,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7:清乾隆珐琅彩描金轧道花卉双凤耳赏瓶(一对),尺寸:高度23.2厘米;上口4.1厘米;下口6.6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3,980,000,成交价: RMB 5,040,000 ,成交时间:2013.09.01,拍卖公司:香港嘉德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首届拍卖会。

8:清乾隆红釉地画珐琅寒梅争春玉壶春瓶,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2,500,000 ~ 4,500,000,成交价: RMB 4,485,000 ,成交时间:2015.05.02,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5春季拍卖会。

瓶敞口,束颈,圆鼓腹下垂,高圈足外撇,造型秀美典雅。器口、内壁及外底满施白釉,釉汁洁白润泽,外壁敷施霁红釉,釉色妍丽明媚,细腻匀净。其上以珐琅彩绘一树寒梅,依叠石横欹盘出,虬枝铁杆,蠖屈龙盘,枝头吐萼含英,暗香疏影,清新婀娜。绘画精细,配色和谐,五瓣单层白梅,花瓣略染胭脂红,花萼以黄料敷染,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与鲜红色地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效果,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叠石晕染蓝料,质地湛亮透明,灰紫梅干点染青苔,苔点为绿釉上加染白料,形成苍雅古拙之感。整器胎釉精良,素肌玉骨,风格清丽,虽无款,但就烧造工艺及纹饰风格判断,无疑应为清乾隆御瓷之难得精品。玉壶春瓶身姿曼妙,曲线优美,是明清官窑最为经典的瓶形之一。乾隆颇喜玉壶春之姿态,并勇于创新,在宋式玉壶春瓶瓶形的基础上略作调整,本品亦是其中一例。

9:清乾隆珐琅彩描金轧道花卉蒜头瓶(一对),尺寸:高度18.6厘米;上口3厘米;下口5.8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3,600,000,成交价: RMB 4,144,000 ,成交时间:2013.09.01,拍卖公司:香港嘉德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首届拍卖会。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代掐丝珐琅器收藏价格为什么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代掐丝珐琅器收藏价格为什么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