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简一大理石瓷砖 > 导航 >

鉴别清代嘉庆瓷器 款识是一大突破口

鉴别清代嘉庆瓷器 款识是一大突破口

简一大理石瓷砖 简一大理石瓷砖价格 简一瓷砖是

2020-11-09

简一大理石瓷砖。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几乎在每个朝代都出现了名窑名瓷,譬如元代的青花瓷器、宋代的哥窑瓷器、清代的珐琅彩瓷器......但是在“清三代”之后,中国制瓷业陷入了低迷,可谓是盛极则衰。清代嘉庆时期,正是中国瓷器产业从巅峰慢慢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倒退,很多瓷器品种的产量和质量一降再降。即使有的瓷器仍然承袭了乾隆时期的质量,但是产量也大不如前。

很多收藏爱好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清代嘉庆瓷器没有什么显著特征,很难将其和其他朝代的瓷器区分开来。比如说清代嘉庆早年生产的瓷器,颇有前朝瓷器之风,使得玩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咱们可以以款识作为鉴别清代嘉庆瓷器的突破口。

从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嘉庆瓷器来看,大部分早期生产的瓷器有纪年款,品种比之前少一些,并且后世很少出现赝品。在清代嘉庆初期,官窑瓷器依旧延续前朝的红彩写款,一些仍然署乾隆款识,主要因为乾隆皇帝还是太上皇。直至嘉庆四年乾隆离世,这个情况才不再出现。

清代嘉庆早期的瓷器款识字体工整,结构严谨,运用青花书写。以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最为常见。并且基本上都没有边框,字体细致整齐。另外,有些瓷器上面是“嘉庆年制”四字图章款。清代嘉庆晚期的瓷器多是青花四字楷书款或青花六字楷书款。虽然用两种字体书写年款,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篆书款比较常见,并且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款式——“印章款”。

清代嘉庆民窑瓷器基本上都不带款识,只有少部分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嘉庆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清代嘉庆民窑瓷器款识书法不佳,甚至字难看到无法识别的地步。不写“嘉”字下面的“加”或者只写半边字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人们比较喜欢图记款,底部常绘“蝠”一类寓意吉祥的纹饰,除此之外还有赞颂款、堂名款等等款识。

即便清代嘉庆时期的瓷器不如前朝精美,但是仍然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清代嘉庆官窑瓷器比清代乾隆瓷器便宜,适合大众玩家收藏。现如今国内古玩市场真假掺卖的现象很严重,笔者建议大家在购买的时候提高警惕。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嘉庆瓷器的品种与款识解析


进入清代中晚期,在经历了瓷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康雍乾盛世之后,随着国力的减弱,瓷器的生产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瓷器还保持有前朝的遗风,但瓷器生产的总体数量减少了。从故宫收藏的情况来看,造型以日用瓷数量为多,陈设瓷明显减少,创新造型不多,器物胎体比较厚重,胎质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波浪釉、菊皮釉明显;釉面白度变灰,坚硬性减小。康雍乾时期很多名贵品种消失,黄地、黄地粉彩器物增多。一些青花的颜色由青翠变为灰暗,仿、钧、官、哥等五大名窑的釉色虽仍烧造,但质量大不如前,烧造数量与规模也不能与前世相提并论;在装饰方面,吉祥图案增加,其他纹饰题材减少,烧瓷技艺减退,款识趋于简单。

嘉庆一朝的瓷器,正处于从乾隆制瓷高峰逐渐走向衰微的时期。早期延续乾隆时期风格,有些粉彩瓷器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诗句,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记载嘉庆时期烧制的瓷器还有的落乾隆款,有的落本朝款;嘉庆晚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器形显得笨拙。但瓷器的数量和器形、品种、纹饰题材等方面都有所减少,烧造工艺总体上也明显不如乾隆时期精细,瓷器走向衰退的迹象逐渐明显。嘉庆时期瓷器品种多延续乾隆时期的,主要由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青釉、红釉、天蓝釉、霁兰釉、茶叶末釉、窑变釉、哥釉等单色釉以及黄釉、黄地绿、黄地紫、绿地紫等传统品种。

嘉庆时期瓷器造型主要以生活器皿为主,乾隆时期盛行一时的观赏瓷已比较少见,传世器 物造型较乾隆时期为少。器形大都与乾隆时期相似,有各式瓶、罐、尊、茶壶、碗、盘、杯等,仍喜饰不同式样的双耳,有些创新造型,如帽筒,官窑烧制的帽筒,一改前朝的圆球形带座冠架,为直筒形,有的还有镂空,此形制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香插、鼻烟壶的烧造也有一定数量,祭、法、供器仍有制作,外销瓷中的汤盆、温盘、盖盒比雍、乾时期为多。嘉庆时期瓷器的胎釉早期还保持乾隆时期特征,制作比较精细,而后略为粗糙,粉彩瓷器还延续乾隆时挂绿里的做法。

纹饰方面直接继承乾隆时期风格,纹饰繁琐,色地粉彩流行,吉祥图案使用较多,开始出现反应窑事内容的题材,传世有斗彩烧窑图折腰碗、粉彩烧窑图四方盆、六方盆及瓶等。乾隆时期常见的各种色地轧道工艺、白花不落地技法以及瓶罐、尊类颈部加饰双耳的做法嘉庆仍然盛行、官窑传统的龙凤碗、十二月花卉杯仍烧制。

款识上也基本延续乾隆风格,四、六字款都有,以六字篆书款为常见,有书写与刻划之分,多青花、红彩款,少量金彩款。款识字体规整;民窑青花款为主,字体草率。

主要品种简介如下:

青花

青花瓷是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嘉庆时期仍然烧造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器物造型、装饰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大,有些器物与乾隆时期的完全一样,只是款识不同,如官窑中的玉壶春瓶、赏瓶、蒜头瓶、高足杯等不看款识很难区分。有些造型为仿明代的;青花器物中大件器物的比例减少,器物造型的气势也不如雍、乾盛世时的气 魄宏大。

青花器物主要有绶带耳葫芦扁瓶、梅瓶、玉壶春瓶、蒜头瓶、赏瓶、双耳扁瓶、直口瓶、撇口瓶、戟耳瓶、贯耳瓶、洗口瓶、胆瓶、方瓶、葫芦瓶、如意耳尊、灯笼尊、象耳尊、海棠式尊、莲花尊、石榴尊、扁壶、盉壶、执壶、烟壶、茶壶、花浇、薰、灯台、炉、缸、渣斗、壮罐、笔筒、花盆、盒、水丞、色碟、海棠洗、茶托、碗、盖碗、方斗杯、盘等。此外青花系列品种有青釉青花天球瓶、攒盘、盘;青花地白花碗、盘;黄釉青花天球瓶、椎把瓶、碗盘。青花红彩杯盘、青花绿彩罐、青花黄彩碗、盘、青花胭脂彩观音瓶等。

图案纹饰:一、主要有龙纹、夔龙纹;二、花卉题材:有缠枝莲、勾莲八宝、灵芝、博古;三、人物纹:以婴戏十六子居多;四、文字:梵文、诗句,瓷器上的御制诗装饰仍有烧制,多见于茶壶、茶碗、茶托上。

还有些仿明初永宣时期的造型,如玉壶春瓶、梅瓶、贯耳瓶、执壶等,纹饰有海水蕉叶纹、竹石芭蕉纹、开光折枝桃等纹饰。

绘画方法流行一种淡描双勾不填色,民窑多见,有凤尾尊、罐、粥罐、盖缸、烛台等。纹饰多为缠枝花纹。有的缠枝花中饰喜字,有的为缠枝花蝶样花卉。青花色调大多还保持稳定,但一些青花开始出现色调黯淡漂浮的现象。

釉里红

釉里红器物有各式瓶:葫芦瓶、直颈瓶、天球瓶、碗、盒等;釉里红色趋于黯淡。还有些青花釉里红器物,两种色彩对比也不如雍乾时期水平。

颜色釉

颜色釉瓷器除红釉、蓝釉、冬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炉钧釉与前朝大致相同外,其他釉色质量开始下降。主要器形线条不流畅,施釉不匀,釉中多见黑疵,器底波浪釉明显。其中制作较好的有青釉月牙罐、灯笼尊等,与乾隆时期同类相似,有些粉彩中的黄釉的制作也保持了一定水平。

彩瓷

彩瓷大量制作,品种有粉彩、五彩、斗彩、素三彩、黄地绿彩、绿地紫彩等;除上述彩瓷仍流行外,还盛行描金装饰。红彩瓷器嘉庆时期也比较流行,有茶壶、盖杯、托盘、水丞纹饰有诗句、云龙、桃蝠等。嘉庆时期还在广州烧制广 彩瓷器。

粉彩

粉彩数量较多,造型有:梅瓶、双耳瓶、双耳扁瓶、撇口瓶、直颈瓶、盖罐、茶壶、盖杯、烟壶、帽筒、多穆壶、长方盒、葫芦形壁瓶、香插碗、盆、碗、盘等;纹饰以山水、花草、瓜果居多。花卉纹饰有牡丹、莲花、宝相花、缠枝花、花鸟;人物多婴戏题材、婴戏以开光图案最多,动物中鹿纹常见,多与花卉组合为吉祥纹样题材。如桃鹿、鹿莲等;其他吉祥纹样有蝠寿、桃蝠灵芝、三阳开泰、勾莲寿字等;色地粉彩多开光式布局或局部为色地,主题纹饰为粉彩,色地上仍有轧道工艺,但总体上不如乾隆时期的精细。龙纹、夔龙仍有烧制,龙纹与宝相花、灵芝组合,也赋予了吉祥的含义。嘉道瓷器上常出现无双普内容的诗句见于粉彩盘、碗、杯、瓶上,以民窑器物为多,构成了清代中叶瓷器纹样中用文字作装饰题材的新特点,无双普内容广泛,文人、名将、节妇、烈女,凡人们崇拜的对象都可以在文中得到表现。

斗彩

斗彩瓷器嘉庆时期仍有少量制作,器形有梅瓶、双耳瓶、撇口瓶、盖罐等。纹饰有飞凤牡丹、花卉蝙蝠、缠枝瓜蝶、莲蝠、折枝花等。梅瓶的形制、纹饰完全模仿乾隆时期的斗彩造型,只是形体略小。总体风格与乾隆斗彩相似。有的不书款,但大多为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

广彩瓷器

广彩为“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清代时主要用于外销。广彩瓷是将景德镇烧好的白瓷运至广州,根据需要和来样施加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因大量使用金彩,故名。这种瓷器目前国外流传较多,国内以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最为丰富。广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嘉、道以后延续烧造。其特点是:色彩丰富,大量使用金彩,形成华丽的艺术风格。与其他彩瓷相比较,借鉴同时代的五彩、粉彩等彩瓷的绘画技法,原料有小部分是景德镇的原料,大部分是本地配制的料彩。如水青(似青花)、西红(似胭脂红,浅而鲜)、大红(似矾红)、大绿(翠黄明亮)、麻色(绘西洋题材)、金彩、紫彩(水青、西红配制,色较淡)等。从绘画技法来说,五彩多用单线平涂、粉彩没骨法、广彩似工笔重彩。广彩器物造型有传统与外来风格两种各 式瓶、罐、缸、碗、盘、盆、奶杯、双柄杯及动物形盒子。纹饰也有中国传统图案,花卉、山水、人物、动物题材;另外有外国风景、 人物、纹章、徽章、文字、西洋花卉等。构图上受五彩、粉彩影响,喜采用开光装饰。

嘉庆广彩瓷器造型主要有盘、碟、盆之类,器形种类比前朝减少,纹饰有西洋风景人物、人物、花鸟、花卉、婴戏、山水、纹章等。从装饰纹样来看,有些还保持乾隆时期繁复的纹饰风格,如广彩人物风景盘、广彩人物风景花瓣式碟、广彩山水风景盘等;有些纹饰如花鸟、花卉纹、纹章的绘制比较简洁,如纹章花卉盘、广彩花鸟纹花式碟、广彩花卉纹花式盆。纹章花卉盘,口沿用黒、金彩绘边饰,盘内壁及底周边绘花卉两周,中心为葡萄牙皇室贵族曼努帕斯·德·山德阿·卡斯特罗的纹章。

款识

嘉庆朝款识以朝代款为主,也有一些堂名款,书体楷书稍有增多,篆书仍占有相当比例。形成楷、篆并用,六字、四字款都有,以六字款为多,以青花、红彩款为常见,此外也有金彩款。

青花款多在青花以及白地粉彩极少量色地粉彩瓷器上出现,以六字款为常见,款字的排列方法延续乾隆时期的六字三行的排列形式,无边框,字体书写规整,笔画较为纤细。

红彩款识一般用在彩瓷上,大部分器物底部施有松石绿釉,在书款部位留出白釉,在白釉上用红彩书款,无边框。少量彩瓷底部不施松是绿釉,直接在白釉上书写红款,字的排列仍延续乾隆时期最常见的六字三行的方式。也有少量金彩款识,如白花不落地彩瓷上书写庆宜堂制,外围以双方栏。

除朝代款识外,嘉庆时期还有堂名款,主要见有懋勤殿、彩华堂制、种芝堂制、志勤堂、庆宜堂制、寿颐堂制、诚信堂、王庆堂制、嘉荫堂斋古山人造、嘉荫堂制、嘉荫堂藏、一善堂制、植本堂、、润碧轩制、澄怀轩藏、春江花月楼、永茂源记、永源成记、完颜氏、俊公自制、福海珍藏。多书写于文具、餐具、祭器等器上。干支纪年宽有嘉庆年制、嘉庆元年、嘉庆戊午事敬堂制、嘉庆已未年、嘉庆己巳年子恬造、嘉庆癸酉行有恒堂制、嘉庆廿三年九思堂等。

民窑书喜字的罐较多,一般民窑款 识楷、篆并用,有四、六字之分,字体大都草率,有的带有双方栏。与乾隆民窑一样,有的款字难以识别。

嘉庆瓷器的品种与款识


故宫博物院延禧宫正在展出的嘉庆粉彩御窑厂图大瓶

进入清代中晚期,在经历了瓷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康雍乾盛世之后,随着国力的减弱,瓷器的生产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瓷器还保持有前朝的遗风,但瓷器生产的总体数量减少了。从故宫收藏的情况来看,造型以日用瓷数量为多,陈设瓷明显减少,创新造型不多,器物胎体比较厚重,胎质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波浪釉、菊皮釉明显;釉面白度变灰,坚硬性减小。康雍乾时期很多名贵品种消失,黄地、黄地粉彩器物增多。一些青花的颜色由青翠变为灰暗,仿、钧、官、哥等五大名窑的釉色虽仍烧造,但质量大不如前,烧造数量与规模也不能与前世相提并论;在装饰方面,吉祥图案增加,其他纹饰题材减少,烧瓷技艺减退,款识趋于简单。

嘉庆一朝的瓷器,正处于从乾隆制瓷高峰逐渐走向衰微的时期。早期延续乾隆时期风格,有些粉彩瓷器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诗句,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记载嘉庆时期烧制的瓷器还有的落乾隆款,有的落本朝款;嘉庆晚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器形显得笨拙。但瓷器的数量和器形、品种、纹饰题材等方面都有所减少,烧造工艺总体上也明显不如乾隆时期精细,瓷器走向衰退的迹象逐渐明显。嘉庆时期瓷器品种多延续乾隆时期的,主要由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青釉、红釉、天蓝釉、霁兰釉、茶叶末釉、窑变釉、哥釉等单色釉以及黄釉、黄地绿、黄地紫、绿地紫等传统品种。

嘉庆时期瓷器造型主要以生活器皿为主,乾隆时期盛行一时的观赏瓷已比较少见,传世器物造型较乾隆时期为少。器形大都与乾隆时期相似,有各式瓶、罐、尊、茶壶、碗、盘、杯等,仍喜饰不同式样的双耳,有些创新造型,如帽筒,官窑烧制的帽筒,一改前朝的圆球形带座冠架,为直筒形,有的还有镂空,此形制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香插、鼻烟壶的烧造也有一定数量,祭、法、供器仍有制作,外销瓷中的汤盆、温盘、盖盒比雍、乾时期为多。嘉庆时期瓷器的胎釉早期还保持乾隆时期特征,制作比较精细,而后略为粗糙,粉彩瓷器还延续乾隆时挂绿里的做法。

纹饰方面直接继承乾隆时期风格,纹饰繁琐,色地粉彩流行,吉祥图案使用较多,开始出现反应窑事内容的题材,传世有斗彩烧窑图折腰碗、粉彩烧窑图四方盆、六方盆及瓶等。乾隆时期常见的各种色地轧道工艺、白花不落地技法以及瓶罐、尊类颈部加饰双耳的做法嘉庆仍然盛行、官窑传统的龙凤碗、十二月花卉杯仍烧制。

清代嘉庆青花瓷器特征


嘉庆至光绪这一阶段属于清代中晚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社会开始发生动乱震荡,内忧外患不断,景德镇瓷器生产也受到了影响,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正如《陶雅》一书记载:“嘉道而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在历史上有关这一阶段瓷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文字记载不是很多,而后人对清代瓷器发展的研究以往往截止到乾隆朝,对于乾隆以后青花瓷器特征叙述偏少,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从整个清代瓷器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阶段也是不可或缺的,分析了解这一阶段的瓷器也是很有必要的。仅从清宫收藏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来看,品种数量也不少,尽管制作水平上无法与康、雍、乾三青花相比,但作为宫中生活、陈设用瓷,其制作也是非常严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陶雅》一书在记述当时瓷业状况时说的“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理没处。”就指明了这一点。

从传世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来看,其共同点是:1。瓷质缺乏坚硬感。2。釉面逐渐亮白,常见“浪荡釉”。3。小件日常生活用瓷多,大件陈设瓷、创新器物少。4。纹饰除了继续采用传统的龙、凤、缠枝莲外,寓意吉祥喜庆的图案大量出现,多取于动、植物的谐音,艺术格调不高,对于一些植物花卉的描画,看不到深浅浓淡、层次变化,显得过于简单草率。

在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中,嘉庆、道光、光绪,这三朝烧制最多,其次是同治朝,最少的是咸丰朝。咸丰青花包括其他彩瓷等品种也不到千件,这与当时御窑厂因战火被烧,一度停烧有很大关系。

嘉庆时期(1796—1820年)共25年,清代社会经济历经、康、雍、乾盛世开始走向衰落,受财力影响,景德镇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大为缩减,许多成本高的瓷器不再烧造。据内务府广储司卷烧造瓷器条所记,嘉庆四年,将每年烧造官窑款项,由一万两银改为七千余两,不久又减为五千两,嘉庆十一年十一月,又奉旨“自明年为始,九江关呈进大运瓷器,着减半烧造。”于是又人五千两减为二千五百两。

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还是有较高的水平。到嘉庆后期,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

综合归纳嘉庆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 胎体洁白,但欠坚密。釉面白中泛青,细腻润滑,釉层薄的偶见“波浪釉”,器物足根呈尖状。

二、青料 使用国产浙料绘制花纹。嘉庆早期青花色泽稳定,浓重鲜艳,少有晕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浆胎青花,所占数量不多,嘉庆后期青花开始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

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品种要少得多。

三、造型 嘉庆青花的造型继承乾隆风格多,变化创新式样少,日常生活用瓷多,大型陈设瓷少,是这一时期主要特征。

常见品种有:盘(圆口、撇口、温盘、高足格盘)、碗(盖碗、高足碗、葵瓣式、四方委角式、折腰式)、杯、盖盒 (圆形、腰圆形)、水盛、洗、渣斗、盉壶、釉头罐、烛台、执壶、茶壶、茶托(海棠式、菊瓣式)、蟋蟀罐、猫式香熏、温器、长方四足炉、缸、绳耳尊、双耳瓜棱尊、兽耳灯笼尊等。

瓶类:蒜头瓶、撇口瓶、玉壶春瓶、直颈瓶、绶带葫芦瓶、梅瓶、洗口瓶、螭耳瓶、贯耳瓶、赏瓶、胆式瓶、葫芦瓶等。

整体看,嘉庆青花的造型线条不太柔和,略显笨拙,轻巧程度不如雍正青花,工艺上不如乾隆青花,尽管有些精美器物风格上与乾隆青花相差无几,但精细程度还是不够,缺乏精雕细琢。而嘉庆民窑青花就更显粗糙了。

四、纹饰 嘉庆青花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青花的影响甚为明显。绘画技巧上,随形变化,笔法纤细、流畅,构图由繁缛逐渐变为疏朗,工笔多于写意。主要有:缠枝莲、勾莲、把莲、折枝花、八宝、八宝勾莲、三果纹、团花、缠枝牡丹、缠枝葡萄、海石榴、梅花、鱼藻纹、八封云鹤、荷花、松竹梅、花蝶纹、蝠寿纹、云龙、云凤、飞凤、双凤、龙凤穿花、夔龙八宝、梵文、回纹、开光诗句、异兽、璎珞纹、葫芦纹等。其中以龙、凤纹和缠枝莲纹最多。带有“大清嘉庆年制”款的最多。这时期许多带有“大清嘉庆年制”款的青花茶壶,一面绘花卉,另一面直接书题乾隆御制诗句。不仅是青花,粉彩瓷器也有出现。

人物纹不多,主要有婴戏图、八仙过海、松石人物纹等。婴戏图常绘十六子,人物及环境布局与康、雍、乾青花基本相同,画面多是儿童做玩耍姿态,生动有趣,呈现出热闹欢快的喜庆气氛。

五、款识 嘉庆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多写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篆书款。嘉庆晚期青花多写楷书款,有四字和六字。字体工整,结构严谨,整体上看是以篆书款为主。民窑青花草、篆流行,但写法极草率、减化。

仿明代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后者居多。堂名款与吉言款有:“嘉阴堂制”、“彩秀堂制”、“种芝堂制”、“寿颐堂”、“懋勤殿”、“福海珍藏”、“爱莲珍赏”等。

清代瓷器特征:中期之嘉庆


嘉庆(1796-1820)朝,瓷器烧造明显不如前朝,基本上处于因循守旧状态。嘉庆御窑只是乾隆瓷的延续,造型、图案沿袭前朝,不敢逾越。嘉庆帝没有了先祖嗜好瓷器之雅兴。虽然官窑的生产大副下降,但民窑依然如旧。嘉庆的瓷器,早期如乾隆,后期似道光,是清瓷由盛而衰的影射。

1,造型基本沿袭乾隆,罕见创新之作 ,工艺不及前朝协调秀美。鼻烟壶更为流行。本朝出现了帽筒,替代了以前的帽架。

2,器物早期制作规整,胎质细润,保持了乾隆风格,尤其民窑器物常与乾隆相混淆;晚期胎质渐粗,厚薄均有。釉色多白中泛青,釉上彩的釉色以色地为主,白地相对较少,釉面早期保持乾隆特征,部分器物与乾隆有显著区别,光润不足,常有波浪釉。

3,粉彩瓷多见开光,描金工艺普遍,总体上看,彩绘笔法纤细拘谨,纹样构图繁复刻板。嘉庆彩绘人物的脸比乾隆人物大一些、圆一些。

4,官窑款一般均用“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主要为青花款,无边框。粉彩瓷器特别是豆青釉粉彩瓷器常见红款。在霁蓝描金等特殊器物上,则有金款,有的还见刻款。民窑有“嘉庆年制”四字款。堂名款、纪年款较前朝皆少。嘉庆彩瓷中还有部分“退思堂”款的器物,为睿王府定烧。但以后各朝都有此款瓷器的出现。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在清代一朝是为丰富多样?


早期青花一般不书帝王年号款,偶见以宫廷或御花园中的斋堂落款,不带双圈,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住所。

康熙青花中期开始大量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楷书,主要是青花“大清康熙年制” 6字款, 3行6字。晚期青花既有3行6字,也有双行6字,后者往往不画双圈,“清”字右下的“月”字下现一横常竖写,还有少量的“大清年制”4字楷书款。这种4字款在颜色釉中也常看到,如黄釉碗和青釉瓷器盖碗等。

康熙款总的风格是一般色泽稍浅淡,字体清晰,瘦长,端庄工整,清秀有力,熙字写法有“一撇三臣二笔已”之说,下半部的四点有直点和顺点两种,前者居多。字与字之间拉开距离比较大,上下不是很紧凑,顶天立地,时代特征鲜明。

仿明款识有“大明年制”、“永乐年制”、“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从数量上看有一半是写仿成化款,既有4字,也有6字,多是楷书,其次是写仿宣德款和嘉靖款。

清康熙 青花人物花觚底

民窑青花的款识比官窑要复杂,区别很多,多数不书写年号款,这和当时禁书年号的规定有关系。往往写堂名款,双称斋堂款,即所居的“斋”、“堂”、“室”、“轩”,还有吉言赞颂款和花押图记款。

清康熙 青花御沟拾叶、婴戏图圆盖盒

多数是写在底足,画有双圈,没有双圈线的极为少见,少量是在碗心,常见:“碧云堂制”、“兴裕堂制”、“笔花斋制”、“世锦堂制”、“中和堂制”等。

吉言赞颂款有:“在川知乐”、“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世德留芳禄在其中”、“沧浪绿水”、“文章山斗”、“世代文章”、“杏林春宴”、“球琳珍玩”、“球琳琅轩之珍”等。

个别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圈内无字,有些绘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灵芝、爵杯、香炉、荷花等图案标记。

清康熙 青花唐朝人物故事四方盖瓶

盘、碗的足内常写“佳”字或“福”字,有的描绘笔、银锭、如意寓意“必定如意”,有的描绘杂宝、方胜等。康熙青花写干支年款的很多,绝大多数书于器身文尾,按年代顺序排列有:“丙午”款(五年)青花三友碗,青花山水笔筒,“丁未”款(六年)青花山水纹碗,“辛亥”款(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盘、青花八仙炉,“癸丑”款(十二年)青花山水笔筒,“已未”款(十八年)青花人物诗句套杯,“甲子”款(二十三年)青花人物三足炉,“丁卯”款(二十六年)青花诗句笔筒,“已巳”款(二十八年)青花云龙炉,“庚午”款(二十九年)青花渔家乐图方棒槌瓶,“壬申”款(三十一年)青花腾王阁序笔筒,“丁丑”款(三十六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戊寅”款(三十七年)青花罗汉纹筒多瓶,“乙未”款(五十四年)青花人物纹凤尾尊等,这些带有明确纪年的器物,对我们鉴定同类型器的年代确认,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嘉庆瓷器收藏价值大吗


我们常说,清朝瓷器最好的作品是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生产的。其实,这个说法对于紧随乾隆朝之后的嘉庆朝来说,是不太公平的,至少是对嘉庆朝的瓷器精品来说有失公允。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嘉庆年间的瓷器情况,总体上确实比不上清三代的佳品,但是在这个大数据中,瓷器的制造工艺并不是一时就落后了的,因此仍然也不乏那一两个佳品的异数。一方面,嘉庆时期,清朝的经济衰落还没有大面积地显山露水,社会稳定情况也还基本可以维持,瓷器制造业的发展也没有被动乱打断;另一方面,清三代,尤其是乾隆时期所积累的瓷器艺术不会一时一刻间马上就被消耗,总有传承得比较好的部分,所以能出精品自然不难理解。

2010年,佳士得曾拍出一件清嘉庆时期的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其造型、气韵,并不比清三代作品差,最后以9026万元的价格成交,比不少清三代瓷器还要高很多。2015年,一只高31.7cm的清嘉庆年制紫地粉彩海屋添筹双耳瓶,由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出,以1782.5万元的价格成交。再说几个最近的,一是今年年初由保利公司拍出的一对清嘉庆年代的蓝地金彩万福连连纹蒜头瓶,高度仅为28.5cm,是一件宫廷重器,圆明园遗珍,最后拍得价为3335万元。另一个是今年8月份的香港2018魅力东方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高度21cm的嘉庆款豆青釉地粉彩皮球花纹葫芦瓶,最后也拍出了3000万元整的不俗佳绩。值得注意的是,这件拍品在今年5月就曾上过拍,当时成交价为2520万元,三个月后,就涨到了三千万。

从这些拍卖记录可以看到,嘉庆年间还是有很多瓷器佳品的,并且有部分热门的精品还具有很好的升值潜力。当然,这些“有价值”的前提是建立在器件出自嘉庆官窑这个基础上。虽然民窑也有精品,甚至当时的民窑还生产很多外销瓷,但是就收藏价值来说,它比官窑还是的确要略逊。

举个笔者身边的例子吧。笔者有一天在古玩城闲逛,偶见一藏友拿一小碗,号称其是清嘉庆年间的矾红描金花卉纹碗,表示自己与一位古玩店主有经济债务,但手头紧张因此拿小碗抵账。笔者一时好奇,问他们之间究竟债务有多少,藏友称也就一两万。听闻此言。笔者当即产生疑问,如果真是嘉庆年间的矾红描金花卉纹碗,怎么也不止才值两三万吧?藏友说,店主认为这不是官窑东西,不值高价。笔者拿过小碗一看,果真如此。这只碗保存完好,器型规整,大气,釉色明丽光艳,碗描金边,上饰精美花纹,纹路布局得宜,令人赏心悦目。可是翻过来一看,底款“嘉庆年制”四个字果然排列不齐,书写也歪歪扭扭,瞬间给这只碗拉低了价格。

观察过这只小碗以后,笔者虽然也断定它并非官窑生产,但是仍然对藏友朋友所称的小碗只值一两万的说法感到疑惑。因此,在笔者的诚恳建议下,藏友跟随笔者一起前往了专业的古玩奠定老师那里,寻求帮助。经过专家老师的鉴定,这只小碗的价值终于有了靠谱的说法。专家老师解释,官窑的矾红描金器物,一般皇宫祭祀用,的确都是基本过百万的价格,这只碗也确是民窑的,但是价值也不止一两万,保守起拍价也应该为3万元。此碗的底款在学术界称为草记款,是故意写得布局不整、字体歪斜,为的是不犯仿冒官窑的忌讳,如果写得特别正规跟官窑一样,就是仿冒大罪了。可以断定是当时制瓷工艺水平较好的民窑生产出来做外销瓷的。因此也很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清代康熙御窑瓷器款识之我见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顺治朝御窑瓷器所见很少,康熙朝初期御窑瓷亦不多见。这也许是因为这时正是从明到清改朝换代的过渡时期,御用瓷器生产这类区区小事,不可能被顾及到。直到康熙18年之后,天下基本安定了,才出现了御窑瓷器发展的高潮,也就为清三代瓷业成为中国瓷器发展史的顶峰打下了基础。

康熙18年前的款识很少见,仅见有一种“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横排款。其熙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即熙),也叫古熙字,是历来各朝代沿用至今的写法。例如五彩山水纹碗活动底座上的青花款识属于此类(图一)。

康熙18年后,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御用瓷器有摔打跌破的可能,康熙帝认为朝廷称号被打成碎片是很不吉利的大事,故下令停止用康熙年号作款识。这是康熙中期(即康熙19~40年)御用瓷器款少的原因。但是,总得有个办法可以用来表示御用瓷器,因为从瓷器本身来说,有些民间定制瓷器(例如达官贵人家庭用瓷)的档次与水平并不见得低于御用瓷器。于是就采用划双圈作为御用瓷器款识的方法。也就是说,有双圈青花款识的,都应划属御窑瓷的范围内。

此外,在这一时期,御窑还烧制了许多仿明瓷,故有不少“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的仿明款识。

到了康熙40年——从康熙40年至康熙61年,算作康熙晚期,御窑瓷器质量大大提高,数量也成倍增长,此时才容许所以本朝款识。但仍有顾忌,仍然担心打碎底款的不祥预兆,所以便将“熙”字加一笔,改写成“熈”字(见图二)。这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熙”字的异体写法。今天所见的康熙御窑瓷有此款识的极多。

这一时期,除了“熙”字写法的变化外,康字的写法也不一样。六字双行款的康字下部一般是一竖直勾、一点一挑、一撇一捺。

四字款“康熙御制”出现在珐琅彩器上,一般有三种写法。一种是当康字下部为“水”字时,御字中间上部则首先是一撇,成为“午”字头的头两笔,下部是一个竖出头,最后一横写成一横提的正字(图三)。另一种是康字下部为一直勾,左边一点一挑、右边一撇一顿捺(或一点),御字中间上部则是一个“十”字,下部为一“正”字(图二)。还有一种是康字下面左边为一点一挑,右边为一撇一捺,御字与第二种写法一样(图四)。

总的所来, 康熙款识均为楷书,只有六字和四字款两种,尚未见到有篆体款的。

清代瓷器的款识都有什么特点


清代瓷器的款识都有什么特点。

清代瓷器款识多而普遍,无论官窑、民窑器,除康熙初期外,大多留有各式款识。

顺治时期的官窑瓷器,年号款不多见,主要有楷书六字双行“大清顺治年制”、楷书四字双行“顺治年制”,均为青花书写,青花色泽比较深浓沉稳。另有少量“大清年造”、“大清年制”的,均是明末遗风。

顺治民窑以各种吉祥款、斋堂款、人名款为多。吉祥款如“雅”等,斋堂款如“望仙楼”、“百花斋”等,人名款如“许世文亢公制”等。

康熙早期款识字体以楷书为主。帝王年号款少见,多为干支纪年款、斋堂款、图记款、花押款。款识排列多种多样,有六字三行、六字双行、四字双行,四字十字形钱文排列等。

中期仍以楷体字为主,且大量出现帝王年号款。排列形式也趋向统一,以六字双行为主。

晚期则以楷书为主,另有少量篆书,排列形式也以六字双行为主。

康熙民窑器极少写年号款、纪年款的,大多数为赞颂款、吉祥款,尤其多斋堂款、图记款。

雍正款识以楷书六字两行和四字四行为主,有少量六字三行和六字一行的。此时篆书款也逐渐的多起来,有四字双行,六字双行,六字三行多种形式。

雍正民窑器仍以斋堂款居多。

乾隆时期的款识由康、雍时期的楷书为主变为以篆书为主。排列由六字二行为主变为以六字三行为主。书写材料除青花外,多种材料并用。

乾隆民窑除大量吉祥款、赞颂款外,也有不少写年号款的,但一般字体草率,有的甚至只是半边字,不可辨认。

嘉庆款识也以篆书六字三行为主。多用青花书写,也有红彩、金彩及刻款的。

民窑款识多为吉祥款、赞颂款、斋堂款之类,书写工整。也有写年号款的,字体草率。

嘉庆时期还兴起了一种篆书带方框的款式。篆书工整、框线整齐,似图章印鉴,故俗名印章款或图章款。

道光款以篆书为主,大多为六字三行式排列,也有极少一字横列的。

道光民窑器中,部分王公大臣烧制的斋堂款器,质量颇高,款字书写也见功力。

咸丰款识楷篆并用。款式则有六字三行、六字双行等。嘉庆朝始兴的篆书图章式款,此时大为盛行。

同治款识以楷书六字两行为主,青花书写色调浓艳,略有晕散。

民窑器除大量吉祥款外,也多年号款。年号款多为六字二行,也有四字双行者,均为红彩印章或篆书款,大多字迹草率,色泽暗涩。

光绪款识楷篆并用,以楷为主。款式多为六字二行。

民窑器多为篆书图章式款,篆书十分草率。民容器中的斋堂款器,制作上乘,款识也较精。

宣统官窑款仅见楷书,六字双行,以青花书写,字体工整秀丽,青花色泽明快,无圈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鉴别清代嘉庆瓷器 款识是一大突破口》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鉴别清代嘉庆瓷器 款识是一大突破口》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简一大理石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