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意瓷砖 > 导航 >

明代陶人款

明代陶人款

陶意瓷砖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明代天启瓷器鉴别特征

2020-03-16

陶意瓷砖。

主要见于景德镇瓷器上。如天顺时有:天顺七年大同马氏。正德时有:何玉清造。嘉靖时有:陈文显造、陈守贵造、陈守钊造、程自造、邓奎自造、程氏自造、程景自造、吴文自造、唐比自造、刘信嘉靖年制、嘉靖年西谷制等。万历时有:沈氏、仙关吴震、青华仙子吴震、程玉梓造、荆桂、少溪、紫芝主人监制等。天启时有:天启年米石隐制、天启三年唐氏制、仁波佳制、王远选造、少溪置用等。崇祯时有:王远监造。这些陶人款多写楷书于器物外底。明代龙泉窑瓷器上的陶人款多模印而成,见有:顾氏、石林、三槐、李氏、清河制造、张明工夫等。顾氏是正统时名匠顾化成。明代广东石湾窑陶器上的人名款,出现于明代晚期,均为印章式款,见有:陈粤彩、杨升、可松等;明代德化窑瓷器上的工匠名款,多为篆字印章款,见于塑像上的有:何朝宗、何朝宗印、张寿山、陈伟之印、林学宗印、林朝等。皆印于塑像背部,印章式样有葫芦形和方形两种,其中以署“何朝宗“或“何朝宗印”者最为著名。另外,在明代德化窑炉、盘、杯等器物上发现的陶人款有:林氏子信、子信、冶仙、 之、文荣、文荣雅制、明师等。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早期陶人款


唐以前陶瓷器上的陶人款。陶人款的出现可以上溯至战国、秦、汉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秦都咸阳出土陶器上的文字。

这些陶文有六字、四字、二字和一字之分,其中以印文为主,刻纹极少;阴文居多,阳文较少;一般为正书,也有反书的。字体以小篆为主。陶文多印在板瓦的内面、筒瓦的外面,日用陶器的肩部、腹部,亦有印于器内壁的。秦代的制陶业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官府制陶业,一是民营制陶业。对于中央官署控制的制陶业,其产品的戳记一般由官署名和人名组成,官署名冠于人名之前,如右司空婴、左司高瓦、左贝、右齐、都昌等,也有的仅具官署名,如左司、右司、寺水等,但不见亭名、里名;对于市府控制的制陶作坊,其产品上的戳记,是在人名前冠以市亭名,如咸阳市于、咸阳成(城)中等,或仅具市亭名,如安陆市亭、栎市、杜亭等,不见里居名。对于民间独立制陶手工业者作坊,其产品的戳记,既不见中央官署名,又不见市府名,而是具有秦代地方行政组织者的亭名、里名和作器者的人名,标明其产品是某亭、某里、某人所制。如秦都咸阳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瓮肩部两处印有“咸亭阳安 器”,“咸亭”为咸阳市亭的简称,“阳安”为咸亭的里名,“ ”为作器人名。又如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的陪葬墓内出土的—件陶罐上印有“咸亭芮柳婴器”,“芮柳”为“咸亭”内的里名,“婴”为作器的人名。另外,考古工作者已从秦始皇兵马俑的陶人、陶马身上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隐蔽处,发现刻划或戳印的“疆”、“得”、“系’、“ ”、“朝”等85位匠师的名字。秦代实行的是“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能在秦俑身上打印或刻划姓名的陶工,都是技艺较高的匠师。早期瓷器上的陶人款,目前所见最早的是1955年江苏南京光化门外赵士岗吴墓出土的越窑青瓷虎子腹部所刻划的“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此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1970年8月江苏金坛出土的一件青瓷扁壶腹下部一面刻划“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 者也”。1972年南京市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青瓷鸡头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江西南吕市区东晋墓出土的瓷钵和瓷碗外底有墨书“朱”字,当是墓主姓氏。

明、清紫砂陶人款


明、清时宜兴紫砂壶上多署工匠姓名款。文献记载的明代制壶名家有供春、时朋、董翰、赵良、元畅、时大彬、李仲芳、徐士衡、蒋伯、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陈用卿、东仲美、沈君用、惠孟臣等,其中以时大彬最为著名,但这些名家的真品,今天已很难见到。且由于后人滥仿,即使偶见署名款的作品,也常使人真假难辨。时大彬的作品是最突出的例子。幸而6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明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几件署时大彬款的紫砂器,为鉴定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标准器。1984年江苏无锡县甘露乡崇祯二年(1629年)墓出土一件三足圆壶,壶把下方的腹面上阴刻横排楷书“大彬”二字;1986年底,四川绵阳明代晚期墓出土一件紫砂圆壶,壶腹上阴刻“大彬仿古”四字款;1987年,福建漳浦万历四十年〔1612年〕墓出土一件鼎足盖圆壶,外底阴刻“时大彬制”四字款;1987年,陕西延安柳林乡崇祯十二年(1639年)墓出土一件紫砂提梁壶,腹部阴刻“大彬”二字。以上紫砂壶上的刻款,均为楷书体,字体端庄,规整洒脱,下刀时重,起笔方面锐,笔划之间干净利索,毫不脱泥带水。清代紫砂壶名家迭出,成就可观的艺人有陈鸣远、邵玉亭、王南林、殷尚、陈荫干、邵旭茂、杨季初、陈县生、畅彭年、虔荣、邵大亨、瞿子冶、邵友兰、黄玉麟等。这些名家多有落款的作品传世,其中以陈鸣远、陈曼生的作品最为著名。清代紫砂器上出现印款,以上名人作品上的姓名款,或刻、或印、字体或行、或楷、或篆,均极规整。如所见传世陈鸣远南瓜式壶,腹部刻有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诗句,句后刻“鸣远”,均为行书字体,其下又有“陈鸣远”方形印章。传世陈曼生匏瓜壶,腹部刻“饮之吉匏瓜无匹”句,句后刻 “曼生铭”,均为行书字体。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陈曼生覆斗式紫砂壶,壶体一面刻“其气清华七碗之后能浚紫霞”句,句后刻“曼生”二字,字均为楷书体。再如邵友兰在其所制砂壶上的落款,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或带边方章“友兰秘制”、楷书小印“友兰”等。陈荫千制竹节式紫砂提梁壶,在外底印有“陈荫干制”方形篆书章款。

宋代其他窑陶人款


宋代耀州窑及受其影响而生产青釉刻、印花装饰瓷器的河南临汝、宜阳、新安、内乡等窑,多在器内模印阳文、阴文或刻划姓氏,这些姓氏可能是作坊主或陶工的记号,也可能是订烧者的标记。如耀州窑的“赵家”、“王”等;临汝窑的“童”、“吴”、“段”、“赵”等;宜阳窑的“吴”、“和”、“吉”、“思”、“刘” 等;新安窑的“吴”、“杨”、“惠”、“张”、“同”等;内乡窑的“田”等。另外,鹤壁窑发现书写、摸印的姓氏铭文有:赵、杨、张、刘、李、宋、褚、柳、林、金、苏、崔、郭、马、孔、何、赵一盘等。扒村窑发现书写的姓氏铭文有:张、秦、花、纪等,广西藤县中和窑瓷器及匣钵上刻划或模印的姓氏和姓名款有:刘五盘子、梁四个、梁四、莫三郎、林、程、李、谢、黎、刘、梁、朱、伍、任、马、周、莫一 、莫十、莫一立、陈三、文三、林四、刘四、李伍、李六、李九、欧二、欧小二、区二、龙二、龙六、程八、黎司、小二、小三、小六、小七、二金、而知、李公造、李小一等。广西永福窑遗址出土的宋代花腔腰鼓,鼓内书写蒋四、蒋小八等工匠名,出土的青釉炉残器,腹刻“蒋子弟供口舍”等款,福建建窑黑釉盏的外底有阴刻“张一”名款的。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发现的姓氏、姓名款有:赵小二、陈立、崔十四、张、刘十、吴口、李、好七、封立、木、肖、王、王口口、小田、赵口口、洪立、洪四、本、小本、重、刘立、崔、白又口等。l980年2月广东南雄苍石发现的宋代陶坛盖上刻有“绍圣四年十六日钟博士谨记”。1976年浙江武义岩坞墓出土的宋筒形陶器腹壁刻有“九政自造火口元丰六年八月十九日元”。

辽、金、元代陶人款


辽、金、元时期陶瓷器上的陶人款与宋代相比,数量有所减少。赤峰缸瓦窑辽代茶叶末釉鸡腿瓶,肩上刻划汉人姓氏孙、徐等,属于工匠姓氏抑或物主姓氏,尚不得而知。]987年北京密云出土的辽绿釉净瓶腹部釉下刻一“杜”字。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金代瓷器中,有一件磁州窑系   白地黑花罐,罐腹墨书“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张泰”无疑是工匠名。上海博物馆收藏一金代瓷枕,枕外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口家造”,惜工匠姓氏不清。山东淄川坡地元代窑址中发现的金、元窑具上,刻有“刘三公瓦底”、“于三“、“叶子成”等人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元磁州窑白地赭彩花卉纹罐,肩部以釉下赭彩环书“至正拾壹年七月九日小河东陈家亲造”。元磁州窑系白地黑花枕外底有戳印“张家造”、“古相张家造”款的。元龙泉窑青瓷器上的陶人款有“张”、“高”、“仲夫”、“项正”、“项宅正窑”等。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的元龙泉窑莲瓣纹罐,底边有墨书“元字柒拾叁号匠”。元吉州窑瓷枕上有于外底戳印“元祖郭家大枕”款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钧窑双耳兽足炉上,有阴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当为元代中期至大二年所制。另见有山西三彩龙莲纹香炉上署以“至大元年汾阳琉璃寺诏任塘城造”。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两件青白瓷碗,碗底有一墨书八思巴文“ ”字,译成汉字是“张”或“章”,这无疑是物主的姓。

明代供养款


明代瓷器上的供养款主要见于景德镇青花瓷器上。明代中期井始出现,晚期流行,尤以万历、天启、崇帧时最为多见。此类款多题在器物的外口沿、颈部或腹部开光内,以青花料分行竖书,亦有个别于素三彩器外底以红彩书写的,字体均为楷书,不很规整。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弘治青花双兽耳大瓶,外口沿有青花料楷书题记“江西饶州府浮梁县里仁都程家巷信士弟子程彪喜舍香妒花瓶三件共壹付送到北京顺天府关王庙永充供养专保合家清吉卖买享(亨)通。弘治九年五初十吉日信士弟子程存二造。” 景德镇近郊曾出土一件正德青花应龙净水碗,外壁口沿一周有青花料楷书“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吉时徐氏造净水碗一付(副)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山东泰安市博物馆收藏一批供器,有的是皇室贵胄朝拜泰川神的供献,有的是民间信士供奉碧霞元君神的施舍。其中一件万历青花云龙瓶腹部有青花料楷书“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信士程时振敬造大宝花瓶壹副在于泰山顶上娘娘御前恭还供奉专保父亲程珊寿命延长兄时恭弟时启合门皆吉及自己买卖往回平安百事遂意福有攸归。万历己亥年孟秋月吉日书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信士程时振施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天启元年青花龙耳瓶,腹部一面写青花料楷书“大明国直徽州府歙县滚诱卿孝行里潭滨礼堂大社管居信士弟子黄舜耕室中孙氏前妻程氏朱氏男黄伯正媳妇吴氏女时娥时凤孙女福弟接弟昭弟喜奉御香案前香炉花瓶烛台壹副永远供奉早赐男子合家清基吉眷平安寿命延长万事如意福有攸归。皇明天启元年孟秋月谷旦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崇祯八年青花云龙纹炉的腹部一开光内写青花楷书“会口县西府坊居信士颜主鼎喜舍天依寺供佛祈求吉祥如意父颜思学母朱氏妻张氏男观龄喜吉。祟帧八年”。

明代纪年款


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款始自永乐朝,后成定制。但永乐官窑年号款只见四字款,官窑瓷器上落六字双行或三行楷书年号款并围以双重圆圆这一最常见的体式,则始自宣德朝;常见的六字双行围以双重方框的体式,始自成化朝。还有—种常见的环书于高足杯、碗足内沿的六字或四字年号款的体式,也始自成化朝。明代官窑瓷器纪年款以朝代款(又称年号款、年款)为主,民窑瓷器纪年款则以干支款较为多见。明代纪年款多以青花料书写,兼用暗刻、模印、釉上彩和白泥料书写。落款位置以器物外底最为多见。也有在器内底、近口沿、颈、肩、腹、流、柄等处的。官窑年款字体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朝有篆书体外,其他朝未见。款字排列方式,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最为多见,六字三行、一排横书、一行直书、六字环形、四字钱文排列等极少见。

官窑年款多由宫廷出样、御窑厂有专人负责照样书写,字体严谨规整。民窑纪年款则大抵随意书写,字体多草率不规。据有关专家考证,明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始自洪武二年()369年)。止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此期间官窑瓷器上的纪年款以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较多见,其他朝则少见。

有人根据明代各朝官窑瓷器上年款的特点,将明代官窑瓷器年款总结为五句口诀,即“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明代吉言赞颂款


明代陶瓷器上的吉言赞颂款主要见于景德镇瓷器上,以四字、六字款最为多见,亦有部分单字、双字款。 此类款贯穿整个明代,尤以嘉靖、万历时最为多见。供武、永乐、宣德时有“福”、“寿”、“禄’、“辰”等单字,字体为草书或草隶。弘治时有:玉堂金马、金玉满堂、长命富贵、上用、金、正等。正德时有:天下太平、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福、寿等。嘉靖时有:长春同庆、长春寿喜、长命富贵、长春佳器、富贵长春、富贵佳器、永保长春、永保万年、国泰民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天下太平、永保富贵长春、上品佳器、关西佳器、台阁佳器、陈造佳器等。隆庆时有:万古长春等。万历时有:长命富贵、万福攸同、永保长春、富贵长春、德府长春、金玉满堂、食禄万钟、福寿康宁、状元及第、三元及弟、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万历年制德化长春、万历年制玉堂佳器、天福佳器、天禄佳器、永享佳器、上品佳器、玉堂佳器、万悬佳器、食禄佳器、仁波佳器、长春佳器、富贵佳器、堂阁佳器、敬与佳器、畅叙幽情、金明汝平、永兴九峰、九五之尊、清风明月、城南耕隐、上、福、寿、雅、玉、寿福、神圣碗等。天启时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仁波佳器、天理存心、积善之家、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福、永、喜等。崇祯时有:富贵长春、永葆长春、万福攸同、长命富贵、福有攸归、天下太平、状元及第、玉堂佳器、永昌佳器、长春佳器、同乐佳器、天禄佳器、富贵佳器、永兴卞玉奇明、福、贵、正、喜、雅、上品、美器、香茶、片玉等。明代景德镇以外如德化、龙泉、汕头等民窑瓷器上的言语款有:永玉、福寿、积善、贵、永、寿、远来近悦等。

不同年代的瓷器上的陶人款有什么不同?


不同年代的瓷器上的陶人款有什么不同?

陶人款

在瓷器上署以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的款识,称“陶人款”。“陶人款”是研究古代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珍贵资料。陶人款的格式,一般是在匠人姓名后加一“造”字,也有只书姓名、姓氏或店号的。如唐长沙窑瓷器的“郑家小口天下第一”,清乾隆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的“蜗寄唐英制”等,民国时期更有大量陶人款如“刘雨岑绘”、“汪野亭绘”等,以作坊主命名则有“丽泽轩”等。

明清以前的陶人款

陶人款在早期青瓷上即已出现,但常常与纪年、赞颂、吉言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铭文。宋代瓷器上,陶人款骤然增多。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加强带动了瓷器的需要量大增和瓷窑大量兴起,诸窑产品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新局面。生产者为了拓宽销路,于是在产品的外壁或底部标明了姓氏或作坊名称。如磁州窑瓷枕的“张家造”、“张家枕”等标记,景德镇青白瓷盒“段家合子记”的标记。到了辽、金、元时期瓷器上的陶人款与宋代相比,数量有所减少。赤峰缸瓦辽代茶叶末釉鸡腿瓶,肩上刻划汉人姓氏孙、徐等,究竟属于工匠姓氏抑或物主姓氏,尚不得而知。

明代以前的陶人款多为刻划或模印,亦有少量彩书,德化窑、宜兴窑等瓷器上的陶人款则多为模印或刻划。

明代的陶人款

单独陶人款,直到明清时才可见到,而且比较少,特别是官窑器上更为少见。主要见于景德镇瓷器上,如:何王清造、陈文显造、陈守贵造、程玉梓造、荆桂、天启年米石隐制等。龙泉窑瓷器上的陶人款多模印而成,有顾氏、石林、三愧、李氏、清河制造、张明工夫等。明代广东石湾窑瓷器的工匠名款,多为篆书印章款,见于塑像上的有:何朝宗、张寿山、陈伟之印、林学宗印、林朝景等。皆印于塑像背部,印章式样有葫芦形和方形两种。

清代的陶人款

也是多见于景德镇瓷器上,清初官窑器可偶见督陶官的款识。乾隆以后,制陶工匠姓名才见于款识。清代的陶人款常见的有许世文元公制、春育主人珍藏、中山人、程子受、商山仿古、江呜皋造、吴十九制、壶隐老人、壶隐道人、泉制、蜗居老人、唐英之印、解竹主人制造、王炳荣、乐道堂主人制、熊氏壁臣仿古。清代景德镇瓷器上陶人款多落于器外底,也有个别落于器口边、腹壁、圈足内壁。清代德化窑瓷塑上的陶人款有:何朝春、许云鳞、许裕源制、博及渔人、许云麟制等,多为篆书印章款,印章式样有葫芦形或方形两种,款字既有阳文,又有阴文。德化窑盖罐和瓶上有“顺和苏记”阴文刻款。

民国陶人款

较着名的有:“郭世五”、“觯斋主人”、“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等,皆为方章红彩篆书或楷书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代陶人款》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代陶人款》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意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