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瓷器胎足鉴别 > 导航 >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西洋人三足葫芦盖瓶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西洋人三足葫芦盖瓶

乾隆瓷器胎足鉴别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2020-11-27

乾隆瓷器胎足鉴别。

天然“S”形态的葫芦,有很强烈的动感美。上下两部分尺寸不同的球状体通过曲率特别大的束腰连接在一起,在柔性的重复与呼应中很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

葫芦瓶自唐以来盛行,且器型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人们用此表达美好的诉求。北京瀚海拍卖会上,一件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以八千三百四十四万元成交,创中国瓷器拍卖记录。

乾隆官窑瓷器,不同于康熙时的端庄,也与雍正朝的淡雅有别,而是呈现出繁缛的面貌。乾隆朝的发展可谓迎来了清代空前绝后的巅峰。艺术形态则是在特定时代气息与时代心态的折射,所以在乾隆官瓷中,我们能够窥见鼎盛时期足以睥睨古今的盛世图景。

此件葫芦盖瓶亦是如此,通过常见的葫芦瓶,加以多种寓意吉祥的瑞兽,化平淡为新奇,造就了繁缛大气且反映了乾隆盛世的器型。各种瑞兽、纹饰通过工匠之手,奇巧的拼凑其中,并无突兀堆砌之感,反而呈华贵和奢靡之风。

盖顶白釉青花料塑型“望天吼”,即龙王之第三子,有守望习惯,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望天吼陪鸾伴架,以助君王识别善恶忠奸、铲除小人,确保国家兴旺、江山永固。而下两侧为辅耳兽面衔环,其形象猛兽怒目,露齿衔环,威猛无比。

葫芦瓶瓶腹塑两只螭龙,造型秀美,寓意吉祥。底部塑三只狻猊,狻猊为龙之五子,传说中狻猊喜烟火,身有佛性,其形象一般在香炉上出现。其寓意为稳坐江山、威震八方、四海升平。

瓷器胎质精细,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匀净,葫芦瓶通体精绘缠枝莲宝相花纹饰。葫芦上部开光绘中国传统花鸟纹,下部亦开光绘西洋人物;加之满身的吉祥瑞兽,精美之绘画纹饰,真可谓精彩纷呈,乃乾隆盛世之珍品也。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代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西洋人育子图倒锤瓶


乾隆一朝官瓷的装饰可谓新奇异巧、富贵华丽,不惜工本,繁缛之风日趋。乾隆之初尚袭雍正之风,不过很快改变了风格,多次要求督陶官烧制新奇瓷器。

十八世纪时西洋绘法已传入多时,《饮流斋说瓷》记载:“乾隆大兴锦地花,参入泰西界画法,俗谓之规矩花。镂金错彩,叹为观止。人物细微,毫发华现,翎毛尤极工致” 。“乾隆贡品绘碧瞳捲发之人,精妙无匹,西商争购,值亦巨也。”

粉彩描金开光西洋人育子图倒锤瓶乃乾隆四年(1739年)升为督陶官的唐英奉谕旨所造,此人聪明好学,博学多才,对诗书画印等有着深厚的造诣,通过他与工匠“同其食息”,终于成了深谙土脉、火性、诸料的专家。

此瓶集督陶官的创新精神及西洋文化并融汇贯通,开创了全新的瓶式,造型繁缛且不乏新颖,整器呈倒锤形,给人以端庄灵秀之感;上下两侧塑型螭龙耳,并施描金工艺,彰显皇权本色。

瓶腹于上部,开光绘“西洋人育子图”,画面描绘了西洋母亲着便装育子的形象,宽大的外套、精致的花边和时尚的头巾尽显欧洲贵族的典型气质。整幅画面以墨线勾勒人物形象,并以平涂法为衣装大面积设色,庭院里的古树、山石、栏杆,均以中国画的表现方式表达。

纹饰至上而下,由繁多的吉祥如意纹所组成,并且色调多样,颜色过渡自然,纹饰绘制精美无比,寓意深刻非凡,整体呈雍容华贵之感,好生气派。

率真而自然的写意笔法,凸显出画面张弛有度的笔墨意境,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描绘西方人物形象,是中国瓷绘画工对西洋人物图像的再现,是以传统中国文化底蕴与西方文化元素的触类旁通。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山水西洋人高足托公道杯


公道杯为古代汉族饮酒饮茶用品,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龙颔高度。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

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此公道杯分两段分别烧造,造型秀美别致,于富丽中隐现淡雅。上部杯内塑型通体鎏金之龙首,龙首翘出杯外,状貌生动,目光传神,尽显威仪之态。下部为莲花状高足托,两组部件分别开光绘西洋人物及山水纹饰,纹饰间隔均为描金回型纹加以区分;当注入酒时,利用吸虹原理,龙首便会随随升起,是结合科学与艺术之杰作。

纹饰绘画亦由前朝婉雅清丽的特色趋向受西洋画风渲染繁华璀燦。此纹饰构图层次繁复讲究;开光间隔处以蓝料绘缠枝花卉,杯子底部绘莲瓣纹,高足托回型纹处绘蕉叶纹样,完全对称均整。

杯中开光内绘西洋人物画,以西洋透视法的构图和点彩的阴影画法,其背景古堡、衣裳色泽、处处体现了西洋人日常生活中之场景,极富欧陆特色;高足托亦开光绘四副山水风景,岩崖树海、亭台舟渡,颇具东方艺术的闲情逸趣。

在雍正手中把玩细赏时,就像透视水晶球般,将西洋的景色和人物一瞬间超越地域和空间的阻隔,来到雍正眼前,和我国传统山水画一同交织,丝毫不显突兀,实为巧妙。

杯中内壁及底部均施大面积鎏金工艺,显得富丽堂皇,此器历经岁月的洗礼,略见裂纹,形成开片装饰之效果。此公道杯令围坐饮酒之士享受同样的装酒容量,体现了一种民主公平的茶道精神,为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

乾隆粉彩涂金开光塑贴西洋人螭耳大瓶


明朝景泰年间是掐丝珐琅最鼎盛的时期,乾隆帝也对景泰蓝喜爱有加,而进行了仿制,但只仿了其型却仿不出神。乾隆帝幕古心切,逐命工匠烧制瓷胎仿景泰蓝器皿。

而工匠不辱使命,在瓷土的世界里硬是做出了瓷胎仿掐丝珐琅器,这一创新使乾隆瓷有了新的门类,同时也开创了观赏的新视野。

粉彩涂金开光塑贴西洋人螭耳大瓶,为乾隆时期极为罕见的传世精品,此器硕大无朋,并且一双完整无缺,实为可贵。通身共十五种纹饰,给人以层次分明,布局巧妙,威仪堂皇之感。

全器以天青底描金,绘以缠枝莲花卉,颜色恬静而淡雅,寓意吉祥。瓶腹开光处配大面积鎏金,简直是一件极品清仿明景泰蓝;若不细看难以分辨,实为彩瓷皇家御器。

腹部主体纹饰绘西洋人物,绘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生动的反应了中国文化的巨大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整器不惜成本内、底均施绿松石釉,底钤“大清乾隆年制”鎏金雕刻篆书印章款。

肩部描金寿字纹,与卷口寿字相呼应,寓意“八方寿考”。开光鎏金西洋人物凸雕,除了有家庭和睦之外,亦暗合四象,寓意“天地人和”,整器流露出和睦、吉祥、安康、长寿、如意、幸福、富贵、华美之感。不论帝王或者庶民,所求者,不外如是也。

乾隆 粉彩涂金开光塑贴西洋人螭耳大瓶 尺寸:

口径:26cm

高:87cm

足径:29.5cm

乾隆粉彩黄釉海棠形开光西洋人物象耳长颈扁瓶


不论朝代如何更迭,每朝皇帝均会主宰百姓的意识。每人的嗜好和风格都有所不同,所以督造官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引进的先进原料或技术,据此来烧制官窑瓷器,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官窑瓷器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年恢复了 “匠籍制度”,窑场常年维持着数以千计的工匠为朝廷烧造瓷器。这些工匠世代相传技艺精湛,或是从民间招募而来的能工巧匠。

当时由朝廷垄断最重要的原料高岭土、麻仓土,如今已经消耗殆尽,再也没有了。而烧制青花瓷所需的青料,朝廷也严格管控,民窑难于得到,因此,官窑比同期民窑产品精良百倍。

此器通体黄釉,满绘勾莲宝相花,长颈,口沿一道如意纹,中部旁塑有鎏金象耳,腹作海棠形,开光亦作海棠形,两面均绘西洋母子图,底及内壁施昂贵之绿松釉。

画风是当时欧洲盛行的洛可可式,加以西洋透视法的构图和点彩的阴影画法,在乾隆手中把玩细赏时,就像透视水晶球般,将西洋的景色和人物一瞬间超越地域和空间的阻隔,来到乾隆跟前。

乾隆 粉彩黄釉海棠形开光西洋人物象耳长颈扁瓶 尺寸:

口径:4.4×4.6cm

高:33.2cm

足径:8.8×6.8cm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芝耳三足座盖瓶


雍正御瓷不仅产量巨大,而且制作得相当精美,其制瓷工艺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期。以造型为例,雍正瓷器一改康熙瓷器高大挺拔之风格,代之以秀美精巧风貌。如果说康熙瓷器富有阳刚之气,那么雍正瓷器则具有阴柔之美。

其造型特征可用一个“秀”字来概括,器物线条间各部分比例非常协调,规矩方圆一丝不苟,这一点成为雍正瓷器鲜明的时代特征。

此瓶造型新颖隽秀,各部分比例协调和谐,颇具雍正喜爱的儒雅韵味。胎体洁白无疵,制作精益求精,而且所绘花鸟纹饰,形态逼真,精致度甚至达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通体绘多种吉祥纹饰,且寓意吉祥如意。由上之下分别为祥云红蝠,意为“洪福齐天”。颈部绘传统吉祥八宝纹之一的蕉叶纹。腹底绘仰莲纹,寓意吉庆,因连绵不断,故有“生生不息”之意。瓶底绘拐子龙纹,代表皇子皇孙“子孙昌盛”。

腹部开光外满绘荷花及数条金鱼,线条细腻洒脱,意境独到。给人呈现出犹如在池塘中,荷叶随波飘荡,姿态飘逸,金鱼摇头摆尾穿梭其间,好不自在!而这自然是代表了“福禄有余”的含义。

肩部两侧分别塑型螭龙及灵芝,螭龙如同奋力向上升腾之势,象征着前途顺畅,国家如日中天。塑型灵芝则惟妙惟肖,其菌盖上绘祥云红蝠,有“瑞征”或“庆云”之兆。灵芝被称为“瑞芝”,由此可见皇帝希望藉此来证明,所行国事能恩泽万物,德被草木,因而能到上天的嘉许。

开光处可见牡丹锦鸡图,其画工毕现,锦鸡俏立于奇石上,回首望着满园之盛开的牡丹,与之争奇斗艳。柔和淡雅的色调、逸丽清秀的风格,与雍正时洋溢着阴柔婉约之气的造型真可谓相得益彰。

乾隆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三足盆座葫芦转心瓶


乾隆35年(1771年),乾隆帝六十岁大寿,举国欢庆,满朝文武大臣都来祝寿贺礼,当督陶官唐英呈上贺礼时,乾隆一看龙颜大悦。然后,他喜开金口赞道:“唐爱卿绝才!”并赐寿酒三杯。

此瓶乃唐英为贺乾隆六十大寿,特意制作的新式玩赏瓷。此瓶有硕大伟岸的形体,端庄凝重的造型,最令人赞叹的是上部分葫芦型镂空装饰更是巧夺天工,葫芦形似“吉”字寓意吉祥。而谐音为“福、禄”有富贵之象征,上部分有“长寿吉祥,和谐美满”之寓意。

下部花卉纹三足盆座由三只象鼻托起,卷草纹花卉绘制的生动自然,而三只涂金象首,昭示着天下太平,政通人和之意。而象鼻善吸水,风水中有“水住财”之说法,故有招财之寓意。

转心瓶不仅要求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适度,同时瓶体各部分烧成后膨胀系数比例要求严格一致,若有毫厘之差就会前功尽弃,其工艺水平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此瓶是一件烧成难度极大的器物。需多次试烧,颇费工本,更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成功,恐怕只有帝王方能有此条件,也只有在所谓的乾隆盛世那种时代背景下,才能出现这种划时代的珍品。

雍正粉彩描金花草西洋人物多穆壶


明清时期,皇室对西藏传佛教极为重视,许多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器物开始进入宫廷,多穆壶即是例。“多穆”本为藏语,,原意为盛酥油的桶;到了雍乾时期,为了藏、汉民族间的友好与和睦,皇上便用此器赏赐喇嘛和权贵以及用于宫中陈设。

最早的多穆壶是以木或其它物料制成,需用皮带或金属箍起来,然后用金属钉固牢,后来演变为华美灿烂的法器。清代大量的册封和法事需要大量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造办处因此生产了许多这类器物,同时也供清帝赐高僧之用,故多穆壶更是流行,各种材质均有制作,有金属也有瓷质,且以金属器为多,主要为各种金属胎珐琅器,存世常有所见,但瓷质有穆壶比较罕见。

此壶品相极佳,壶为筒形,口部塑为僧帽状,两侧各塑矾红描金龙柄与龙流,彰显皇家之风范。壶内满施松绿釉,壶身四道彩箍,外体除开光处通体绘缠枝莲宝相花纹,浑然天成,庄严肃穆。

最为难得之处是开光内之西洋人物画,与传统国画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壶底绘:梅、兰、竹、菊。此乃中国人民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号称“花中四君子”。

西洋人物绘画多以生活点滴为主,充分的揭示了雍正皇帝对于西方文化的认可和推崇。此壶绘画正是有了中西方艺术文化的融合,以及广博精深得内涵,华美绚丽的纹饰,成为雍正时期不可多得之传世精品。

多穆壶被称壶中王,是宫廷收藏珍品。如今粉彩多穆壶存世量极少,除故宫外,世界其它著名博物馆中也极其少见,可见本品的珍贵,值得藏家倾囊而出。

雍正 粉彩描金花草西洋人物多穆壶 尺寸:

口径:11.7cm

高:52.5cm

足径:15.7cm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六方盖瓶


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据记载,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和助手研制成一批方形委角瓶九种呈现给乾隆皇帝,这件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制的六方盖瓶就是其中之一。

此瓶器型规整,层次清晰、胎质紧实细腻、釉色肥厚莹润无瑕,纹饰色彩繁缛艳丽;整器塑型六面;于瓶腹处分别六开光绘花鸟纹。胎体使用了为数不多的高岭土烧制,可谓精工细琢。整器散发出的气场如涌泉般强烈而持续,给人以雍容华贵,浑然天成之感。

盖顶描金塑型“望天吼”,即龙王之第三子,有守望习惯,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望天吼陪鸾伴架,以助君王识别善恶忠奸、铲除小人,确保国家兴旺、江山永固。

其下底施黄釉,绘蕉叶纹、宝相花纹,颈部六面亦绘吉祥的缠枝莲宝相花与花草纹等图案,肩上环饰蕉叶纹。瓶腹部为锦地开光绘花鸟,锦地上以玫红、蓝、黄等釉彩绘蝙蝠、罄,寓意“福庆有余”。

外壁施黄釉作缠枝花卉纹,并以灵芝纹、蕉叶纹、如意纹等辅纹做点缀。开光内绘白地粉彩花鸟纹,鸟儿形态各异,或鸣叫,或高翔,或游弋水间,无一不生动传神,情趣盎然。该瓶器型端庄,釉彩亮丽,整体构图疏朗秀雅,花朵鲜艳,草木碧翠,工艺繁杂精细之极,尽显乾隆粉彩瓷器富丽优雅之魅力。

底施松绿釉,中间白釉书矾红“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此器造型端庄,胎体厚实,纹饰华丽,充分彰显了皇家气派与风范,乃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西洋人三足葫芦盖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西洋人三足葫芦盖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瓷器胎足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