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清代蓝釉

清代蓝釉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清代瓷器鉴别 古代蓝釉瓷器

2020-12-17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纵观清代各朝瓷器的工艺风格,相近又各具特色,其中以康熙的古朴凝重,雍正的清秀俊巧,乾隆的端庄规整生产和制作出不少稀世珍品,将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清代在宋,明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研发出了很多新品种,除了粉彩,珐琅彩,古铜彩等,涌现出来一大批典雅的单色釉,包括明代所有的青花,五彩瓷器;清代已经逐渐形成了几大板块-----青花,彩瓷,单色釉三个平分天下。今天我们主要呈现的是清代的蓝釉瓷器

清乾隆 霁蓝釉天球瓶

清代高温蓝釉烧造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此时霁蓝釉仍以钴为呈色剂,釉面洁净平稳,色泽深沉厚重。由于祭天有蓝色瓷器,所以它的规格都较高,器形以高足碗,盘,尊等祭器为主。除素面器物外,还有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官窑霁蓝多有官款。民窑霁蓝多是庙里祭器,均无官款,但是书记年款的。

清 天蓝釉双耳瓶

除霁蓝外,还有天蓝和洒蓝的烧制。

天蓝为清康熙朝在仿制天青釉时,在含铜、铁、钛等金属元素的透明釉中加入钴料呈色,生坏挂釉,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因色如天空般蔚蓝而得名。天蓝釉在康熙朝时颜色优雅深沉,为当时名贵瓷种,由于烧制难度较大,为官窑制造,传世数量很少,多为重要陈设器皿和小件的文房用具。雍正朝烧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釉色有深浅之分,深着淡雅,浅者明净。器物除文房用具外,还有瓶、罐等。乾隆之后,天蓝釉极为罕见。

清雍正 雪花蓝釉撇口瓶

酒蓝在明宣德以后一度中断,清康熙年间恢复了这一工艺。此时釉面匀净,洒点均匀,状如鱼子,俗称“鱼子蓝”。随着制作水平更加成熟,洒蓝与更多工艺相结合,其中以洒蓝釉加金彩装饰品较为多见,此外还有开光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的。由于烧造时的工艺难度不大,景德镇民窑大量烧造洒蓝釉器,器形为碗、盘、壶、棒槌瓶,花斛,观音尊一类实用器,成为当时外销瓷主要品种之一。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代霁蓝釉瓷器特征


霁蓝釉是中国传统的制瓷工艺珍品,又被称之为“积蓝釉、祭蓝釉、祭青釉”等,直到明清时期才被称之为“霁蓝”。霁蓝属于一种高温的石灰碱釉,通过在1280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次性烧制而成,其瓷器呈色较深,但是其瓷器的表面不流不裂,色调均匀分布,浓淡相互结合,但是其釉色蓝颜色却很深,釉面很纯净,明亮如同宝石一般,常人一般都它和白釉、红釉相并列,在宣德时期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因为其工艺主要继承了元朝时期的烧制瓷器的传统,其烧制出的瓷器大多为祭祀用器和陈设用瓷。

在清朝时期的主要突破是在其瓷器外部的花纹上,多了暗花纹的、描金彩的,但是在其常见的两种造型上却没有很大的突破,官窑霁蓝釉多有管款,做工精细是它的特征,但是在民间也有烧制霁蓝釉瓷器的,大多都被用来庙堂的祭祀瓷器,以瓶、炉为多,没有管款,但是有年纪年款的。

清朝雍正年间的霁蓝釉菊瓣形花壶拍卖出了五百三十五万的价格,清朝乾隆年间霁蓝描金折枝花卉双牺耳尊,拍卖出了八百九十万的价格。在清代乾隆时期瓶、尊等琢器颈肩部常附加了各种装饰性的双耳,一方面是为了其实用性,其次还有着装饰的作用,使得瓷器更加的利于平衡协调,增加了瓷器美观的同时其时代特征也是非常鲜明。

比如说:象耳、贯耳、蝙蝠耳等,装饰双耳的工艺技法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开拓还影响了乾隆后期个朝的器物发展,象征着吉祥的寓意。详细的来说,宣德时期的瓷器以暗花为主,康熙时期是霁蓝发展的鼎盛时期,釉薄且无开片,釉色较昏暗,霁蓝就这样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清代的霁蓝釉瓷器收藏价值和其价格都很高,因为器物的缺少、和罕见,所以说其价格都很高,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烧制出的瓷器在落款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种类不同之外,在其原料的使用上以及釉色的上色都没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说现在市面上的清代霁蓝釉瓷器官窑和民窑的瓷器价格差距并不大,仿制的瓷器其制作工艺以及原料的使用上与清代瓷器有着较大的差别,从其器型的成色上以及手感上就有着明显得到差别。

因为清代霁蓝釉瓷器的生产并没有断绝,各朝各代都有着延续,只是在其做工的精美程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其价格和收藏价值上就有着较大的差距。因为收藏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对于清代霁蓝釉瓷器多了一份偏爱,使其价格越长越高,甚至在一些拍卖会上可以拍出天价的价格,这是普通收藏爱好者所不能接受的,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能通过观赏来对清代霁蓝釉瓷器进行了解。

清代雍正年窑蓝釉瓷水注


清代雍正一朝,为时仅十三年,但是由于雍正皇帝特别喜爱瓷器,使制造瓷器的工艺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雍正四年,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兼任景德镇御窑厂总理,史称“年窑”。年窑烧造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仿古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有粉彩、珐琅彩、墨彩、颜色釉等品种,史书上有记载的就达五十七种之多。

年窑烧制的瓷器是非常精美的,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有“选料奉造,极其精雅”的描述。年窑的釉色也丰富多彩,达到极高的水平。在《年窑墨注彩》史料中就有“国陶器美无匹。迩年来窑称第一。”的高度赞扬。

年窑兰釉的特征,据著名的中国文物鉴定专家薜贵笙老先生介绍:年窑蓝釉的特征之一是有粉质感;特征之二是釉下有隐约可见晕散状的云絮纹。图中的水注,不仅兰釉有上述两大特征外,而且胎体洁白细密,有如糯米粉一般的质感。器里和足底均施亮青釉,造型精致,系仿明代永乐、宣德抱月扁瓶式。瓶口和圈足均为椭园型,上有宝塔式椭圆型盖,肩部塑两条螭龙捧吻着瓶颈,并以凤首为流,龙尾为柄,柒龙凤于一体,型制园润秀丽,该器物通高10公分,为文房四宝之一,磨墨用的水注。小巧玲珑,有“曲线”美,修胎精细,圈足旋削认真,呈“泥鳅背”状。圈足内有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刀刻款。,上述诸点均与清代雍正瓷器特征相一致,该水注应为雍正年窑蓝釉的作品之一。

清代康雍乾天蓝釉瓷器


天蓝釉属于瓷器中的高温釉,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清康熙天蓝釉花觚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而雍正时出现行体较大的天蓝釉瓷器,如罐、瓶、缸、花盆等。

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清乾隆天蓝釉出戟花觚

天蓝釉出戟花觚釉色匀净淡雅,釉质滋润柔和,是清乾隆朝官窑精美的陈设瓷器。花觚喇叭口,长颈,腹部有束腰,束腰上下各出戟四道,圈足,高16.5cm,口径12.2cm,足径6cm。器内外均施天蓝釉。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瓷器。

清代乾隆霁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


明代宣德朝时所烧制的霁蓝釉,质感凝厚,色泽美艳,被推为上品,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宝石蓝”。是宣德三大色釉瓷之一。

清代霁蓝釉的烧制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单纯的霁蓝釉色调沉重,因此加入了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使器物增添富贵喜庆的意味,主要用途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乾隆霁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精巧秀气,通体施宝石蓝釉色为地,浓妍深沉。口沿涂金,沿下绘如意头,颈细如笔,主体满绘折枝桃实及团寿字。腹亦满绘描金这纸桃实团寿纹,间以数只蝙蝠穿飞其中,寓意福寿双全。

此器形饱满灵秀,线条流畅,高雅精巧;器身通体所施均润亮泽的霁蓝釉,呈现出蓝宝石光泽,映托着以华美金彩精绘的折枝桃实和团寿纹,构图流丽多姿,尽显皇家气度。

纹饰的设计和绘画手法,也引导了一些后期的同类作品,如200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清嘉庆霁蓝彩描金花卉纹双耳瓶”以1120万港元成交。乾隆霁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与之相比,无论年代、工艺、用料与珍贵程度则更胜一筹。

瓶腹下通周绘卷草纹,足素蓝釉,底满施涂金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该器精巧细致,其金彩璀璨夺目,交错相映,华丽堂皇,为皇廷陈设佳器。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收藏价值有多大


高温蓝釉瓷是以氧化钴做着色剂的釉色瓷,它的真正发展是在元代,但其成熟当属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康雍乾三代,蓝釉瓷的生命活力是非常旺盛的。在众多蓝釉瓷器品类中,霁蓝釉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种。元代最先出现的高温蓝釉瓷就是霁蓝釉的前身。可以说,在整个蓝釉瓷体系中,霁蓝釉蓝如深海,是色调最纯正的。霁蓝釉是一种惯称,此前的称谓有“积蓝”、“祭蓝”等,后取“霁蓝”二字文采,故改称。霁蓝釉瓷器烧造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明代宣德年间,这个时期烧制出来的霁蓝釉因为色调十分深纯、艳丽,比之柔艳的蓝宝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被美誉为“宝石蓝”。清代霁蓝釉烧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仿烧宣德时期的“宝石蓝”,另一种就是具有清朝时代特色的霁蓝釉瓷器。

什么叫具有清朝时代特色的霁蓝釉瓷器呢?小编举几个拍卖案例或许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这句话的含义。早在2007年,北京翰海就拍出了一件通高65cm的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这件大瓶的颈部及圈足采用霁蓝釉描金装饰,瓶身腹部的六瓣瓜棱上则采用粉彩色绘,是一件霁蓝釉加描金并结合粉彩工艺的极品。在钱还很值钱的2007年,这件花卉大瓶就已经拍出了2408万元的天价。2009年,中贸圣佳国际又拍出一件高33cm的清乾隆-霁蓝描金-折枝花卉双牺耳尊,霁蓝色如宝石,金彩富丽堂皇,最终获价896万元。2018年8月,雷纳德国际拍出了一件价值1320万元的清代-霁蓝釉-珐琅彩瓷瓶,此瓶高52cm,口径10.5cm,以霁蓝釉为地,上施珐琅彩绘,柔艳中又带华丽。

也就是说,清代有很多霁蓝釉瓷器并不是单纯的霁蓝单色釉瓷,而是加入了清代瓷器工艺中一些独特的装饰技法,其中以描金、珐琅彩彩绘、粉彩彩绘为主。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常说这些霁蓝釉瓷器是具有典型清代特色的。而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出自清代御窑厂的这一类霁蓝釉瓷器的价格普遍比较不错,并且升值潜力也比较强劲。同时,一些流散到国外的民窑霁蓝釉精品也很受到藏家欢迎,这类瓷器因为不是官窑出产,所以往往初始价格不太高,再加上民窑霁蓝釉精品存世量本身不太多,因此很适合投资,其后期的价值增长幅度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快的。

当然,除了这种与其他装饰技法结合运用的霁蓝釉瓷器,清代纯正的单色霁蓝釉瓷也有很多价值不凡的,一般是御窑厂烧造,供宫廷贵府使用、陈设的。2011年,香港蘇富比就曾拍出过一件40.8cm的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获价1634万元。2018年,中正拍卖有限公司又拍出一件清-霁蓝釉四方倭角花盆,此花盆长17.5cm,宽17.5cm,高21.5cm,最终以812.9万元成交。如果这只花盆有人的意识,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值近千万。清代瓷器仿古之风很盛,蓝釉瓷也不例外。2018年,香港蘇富比拍出了一件高32.5cm的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壶,其依循汉代古青铜器及陶器风格,典雅简朴,最终获价792万元。相比于清三代瓷器,清晚期稍显逊色,但也不是没有精品。如2014年,翰风国际拍出了一件高29.5cm的清嘉庆-霁蓝双象耳琮式瓶,其为道光本朝官窑瓷器,成交价也是达到近50万元。

清代天蓝釉瓷器图片及拍卖成交价格


天蓝釉是从天青演变而来的一种高温色釉,在清朝的康熙年间开始烧制,因为它的颜色浅且发蓝,像极了天蓝色,因此而得名。天蓝釉因为在其原料中具有着铜、铁、钛等金属元素所以烧制出的成色非常的稳定,光润度较高且可以与豇豆红相媲美,在康熙时期由于是初步的烧造所以都是小件的文房用具,直到后期的雍正、乾隆时期才出现瓶、罐等其他形状。

蓝釉瓷器最早在唐三彩就开始烧造了,经过几朝的发展,直到康熙时期才迎来了全盛时期而天蓝釉就刚好在这一时期被世人所熟知,产量也是非常高,主要用来朝廷、皇家贵族的使用,由官窑烧制的占大多数,在其瓷器的釉层上有厚薄之分,薄的犹如玻璃一般,厚的则较为的厚实,光泽度就没有薄的成色好,其颜色是以茄皮紫色为主。在官窑中的天蓝釉瓷器具有着色泽鲜艳、做工精细、玻璃光泽度高是它所独有的。

由于天蓝釉色泽较浅,凭借其色就透露出一丝高贵、淡雅之气,整体的器型其釉质非常的细腻且做工较为的均匀,虽然有模仿明朝宣德年间的孔雀蓝釉色泽偏蓝,施釉不均匀,但是产量不多很少。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天蓝釉暗花饕餮纹螭耳尊,其外观上有着使用尖状工具刻画成饕餮纹,线条非常的纤细且清晰,线条的流通感十分的强,是为数不多在天蓝釉瓷器中的精品。

天蓝釉瓷器在造型上十分丰富,在其瓷器的底部是以白釉为主,且在其上刻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的字样,没有边栏,这也是进行天蓝釉辨别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有着深、浅两种色泽,浅色的产量较多,有在其口沿涂酱汁的、也有其天蓝釉瓷器外底与其器身颜色统一的天蓝釉瓷器,其价格也是非常高昂的,收藏价值也非常高。

作为名贵品种的天蓝釉瓷器,由于烧制难度较大,只有官窑进行烧制所以存世量较少。现在我国的瓷器市场上天蓝釉瓷器受到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外观,光润度非常高,在其釉色上也是其他瓷器所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料的提纯掌控难度较大,市面上成功的天蓝釉瓷器很少,在价格以及收藏价值上会高出很多,随着时间的流失它的价值以及它所包含的文化会使它的价格变得更加的高昂。

出现的天蓝釉瓷器仿品在署年款的时候一般是六字三行,外围就是青花双线圈,另一类是青花篆书六字三行,没有边栏,现代的仿制在其刻画上就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其次是在成色上、刻画的工艺上不及康熙时期的烧制,发展到乾隆时期之后天蓝釉瓷器的造型以及产量大量的减少,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天蓝釉瓷器的兴盛时期也留在了康熙时期。

鱼子蓝釉


窑变,开片,立体开片,这对陶瓷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看这三个词,权威陶瓷专家会告诉你,这三项技术加在一起,堪称最复杂、最奇特的中国陶瓷制造技术。由此,陶瓷制成品的文化艺术价值自然难以想象。

窑变与开片是制造奇美陶瓷的两大技术。窑变技术是形成陶瓷变化莫测,独一无二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指的窑变釉具有的超乎想象的美丽。开片制瓷工艺到了宋代趋于成熟,北宋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现在世界上流存的北宋开片瓷为数稀少,当然,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随着现代人审美情趣的转变,窑变开片陶瓷的文化及市场价值大幅攀升,而其制造技术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开发的鱼子蓝釉就在技术、效果及文化价值上完全超越了历史上的窑变开片瓷。

上世纪70年代初,硅元新材在当时文献资料较少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艰苦实验,探明了开片瓷釉蓝釉的组成特点和呈色规律,克服了呈色均匀和釉层厚的两大难题,研制成功了历史上没有过的高温艺术釉——鱼子蓝釉。但当时因工艺复杂,条件所限,未能投入生产。2003年,硅元新材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开发,终将完全创新的鱼子蓝釉展现给世人。

历史上虽有“鱼子蓝”之称谓,但古之“鱼子蓝”非今之“鱼子蓝”。历史上的开片釉均为平面开片,但硅元鱼子蓝在窑变过程中为360度立体开片,形成了近似球形的鱼子状裂纹,而且鱼子纹形状及大小每一件产品都略有不同。硅元鱼子蓝整体呈现纯正鲜艳,珍贵稀有的土耳其玉蓝色。瓶的上部为天之淡蓝,下部为海之深蓝,从上而下颜色渐次变化,海天一色,浑然一体。

在突破性的创新工艺之外,硅元鱼子蓝艺术瓷的巨大文化价值正在被逐渐发掘和深度显现。

蓝色为幻想之色,艺术之色。“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古人这样表述青与蓝的关系,正好反过来证明了蓝色作为母色的优秀与出众。鱼子蓝的蓝色,有着大海一般的宁静,天空一般的深邃,仿佛凝聚了人类的梦想与渴望,完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

鱼子蓝立体规则开片是对宇宙规律的形象表达。宇宙神秘而又有秩序,无限接近宇宙的只有人的心灵。仰望星空的感觉就是观照鱼子蓝的感觉,当你用心感悟鱼子蓝时,遍布瓷瓶全身的小球就是我们的幻想、希望。这些球形的裂纹,是鱼子蓝的毛细血管,它赋予了鱼子蓝以鲜活的生命,赋予了鱼子蓝一种神秘的气息,它使瓷器整体活起来了。球形裂纹有规则地密集排列,每一个小球都呈现圆润灵秀,仿佛飘浮在夜空中的点点星光。

宇宙之心,我们想象不出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名字。她只能属于鱼子蓝。

什么是蓝釉?蓝釉有多少种?


什么是蓝釉?蓝釉有多少种?

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那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卜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洒蓝、天蓝等多种新品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掺人适量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1280℃-1300℃窑内一次烧成。元、明、清三代景德镇窑几乎从未间断过生产。蓝釉瓷器装饰有以下两种技法:一是在纯蓝色的釉上绘制金彩,蓝与金色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金彩的装饰效果;二是在通体蓝釉地上,绘以白色花纹,使着意刻画的白色纹饰更为牛动,代表器物如扬州博物馆藏传世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明、清时期,蓝色釉器皿数量增多,质感越来越好。永乐蓝釉蓝色纯正、釉面光润肥厚。宣德时期蓝釉烧造的工艺技术更纯熟,蓝釉质感凝厚、有层次感、色泽美艳,犹如蓝色宝石。被叫做“宝石蓝”,后人在品评时,将其选为上品。成化蓝釉蓝中泛紫。弘治、正德蓝釉有的蓝中泛黑,有的闪灰。正德时期个别器皿垂流釉现象比较明显,质量明显不如前朝。嘉靖、万历时期蓝釉取用回青料,发色浅淡,次者蓝中泛灰。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蓝釉瓷器色泽匀润稳定,烧造高温蓝釉技术在平衡中有所提高,釉色光泽匀润,釉面近似茄皮色,色浓暗者仿明宣德蓝釉效果,然而釉面稍欠肥润。

回青

专指明代嘉靖、万历朝烧制的一种蓝色釉。因为烧造回青釉所用的钴料是进口回青与石子青调合而成的钴着色剂,故名。回青釉着色较淡,不如霁蓝釉色泽深沉、浓艳,质量较次的颜色泛灰,这可能与钴料中的石子青比例过大有一定关系。嘉靖、万历时期所烧的回青釉器多带有暗花纹。

霁蓝釉

霁蓝釉是高温石灰碱釉,也称“宝石蓝”、“积蓝”、“霁青”、“祭蓝”,在1280℃--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盛于明代宣德朝,《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霁蓝器物除了单

色釉外,往往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

洒蓝釉

洒蓝釉系明宣德时期首创的名贵品种,蓝釉中自然分布着白色的斑点,如同雪花洒落,故名洒蓝,又称雪花蓝、青金蓝、盖雪蓝。采用吹釉法来施釉,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用竹制的管状工具,一端包扎纱布醮青釉料对准坯体,用口吹竹管的另一端,使釉附着在瓷胎上。宣德洒蓝釉产品除景德镇御器厂遗址中有出土标本外,传世品极其罕见。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民窑大量烧造洒蓝釉器,成为当时外销瓷品种之一,杯志着洒蓝釉制作水平的成熟与发展。

孔雀蓝釉

孔雀蓝釉不同于一般蓝釉在高温烧成,而是在低温下烧成。一般是在制好的素坯上直接挂釉,或于白釉器上挂釉烧制。在素坯上直接挂釉的,釉层极易开片剥落。孔雀蓝釉器物中,多为不同规格的大盘类,小件器较少。另有类似弘治牺尊的双耳罐,为嘉靖官窑的祭器。器型较弘治时略矮,满施孔雀蓝釉,色呈艳丽,但欠匀净。

天蓝釉

天蓝是高温颜色釉。它是从天青演变而来,创烧于康熙时。釉色浅而发蓝、莹洁淡雅,像蔚蓝的天空,故名“天蓝”。其含钴量在2%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均起呈色剂的作用,呈色稳定、幽菁美观,可与豇豆红媲美。清代康熙时均为小件文房用具,色调淡雅、釉面匀净莹润。至雍正、乾隆两朝才见瓶、罐等器型,大部分是官窑产品。雍正时期烧造技术更为纯熟,淡雅的天蓝色釉分成深、浅两种色。阶,如同蓝天有远近之别一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代蓝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代蓝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