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海捞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海捞瓷:静躺海底的文化瑰宝

海捞瓷:静躺海底的文化瑰宝

海捞瓷器的鉴别 清三代海捞瓷器怎么鉴别 陶瓷文化

2021-01-25

海捞瓷器的鉴别。

1

在当今的文博界、收藏界和新闻界,只要有“海捞瓷”出现,就能引起轰动的新闻。“碗礁一号”的出水,“南海一号”的打捞,韩国海岸的元代沉船,印度尼西亚黑石礁海底的沉船都使喜爱中国古代文物的人们为之一振。这些从未见过的瓷器以及瓷器背后悠远的历史,由此进入人们的眼帘,一座从未面世的博物馆正漂浮在富饶的大海上,等待着懂它、欣赏它的人们去发现它。

因此,海捞瓷的收藏与鉴赏已成为考古界、艺术界、收藏界所共同关心和热衷的话题。该书第一作者陈逸民是知名的文化学者和艺术收藏鉴赏家,同时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委员,他长期致力于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海捞瓷的收藏与鉴赏》 是陈逸民的最新力作,他和陈莺将目光聚焦于当今艺术品市场上备受追捧的海捞瓷,溯源了海捞瓷的历史,并详细介绍了海捞瓷与外销瓷的关系。

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在提供著名沉船和海捞瓷信息的同时,既着眼于海捞瓷真伪的鉴定,为收藏爱好者在各类市场中认识真正的出水海捞瓷提供帮助,更着眼于介绍海捞瓷所承载的文明信息和可能解开的历史之谜。因此,作者花了较多笔墨介绍了海捞瓷或者相关的外销瓷以及中外陶瓷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海捞瓷的鉴定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捞瓷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固然可观,但是海捞瓷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海捞瓷的审美与鉴赏,不仅体现了对中国古文化的敬畏和探索,更是世人珍重这份古已有之的文化瑰宝的体现。在追溯海捞瓷的前世今生中,如何正确地品鉴海捞瓷,如何从文化意蕴的角度看待海捞瓷,以及如何建立起保护和打捞我国海底文物的相关制度,是作者成书的立意所在,更显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关怀。

目前,海捞瓷正以其无与伦比的姿态,悄然走进中国和世界的收藏界、文博界,它要告诉研究陶瓷史的专家学者,告诉研究古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专家学者,海底,有无数谜团等待着有志于探索和研究的人们,海底有着人类未知的文明。可以说,《海捞瓷的收藏与鉴赏》一书的出版,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考古研究资料,更为广大的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和投资者,展现了一个全新且富有文化深意的市场热点。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收藏家爱海捞瓷的真


曾经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传播东方的文明与智慧的海捞瓷,又在二十一世纪书写出新的传奇;珍珠、水晶璀璨了“凤冠”,而今进入寻常百姓家。

海捞瓷

收藏家最爱海捞瓷的“真”

没有人也没有办法统计,南海千年的波涛汹涌,吞没了多少船舶。有多少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因船舶遇难而沉入海底。这些瓷器,密藏着那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是埋葬在海底的一段历史片段。

百度百科上,对海捞瓷的解读如下:中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分类。中国明朝末年,瓷器大量出口,而马六甲海峡作为亚、非、欧等地往来的海上枢纽,成为中国商船必经之地,一些商船因故在此沉没,所载瓷器打捞出水后统称为海捞瓷。

这些来自中国的瓷器,在经过下沉时候的震动,被海水冲得七零八散,受到沙粒的磋磨,器身、釉光多少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它们在饱受海水和沙粒的侵蚀、冲击后,经过剥取珊瑚礁结物,釉光虽然发哑,但神韵不变,其中一部分更是釉色浓厚,青翠可人。欣赏起来无不令人惊叹它不减当年的风采。

海捞瓷虽然不能与明清官窑精品瓷器相提并论,但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背景,其反映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低估。业内人士表示,海捞瓷来自海底沉船,基本上还原了制造时代的艺术风貌。除了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外,一个“真”字或许是海捞瓷受到买家欢迎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在国内的一些古玩市场,海捞瓷交易价格节节攀升,品相完整的瓷器由原先的几十元涨到现在的上万元。海捞瓷在拍卖会上的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捞瓷就在海外市场出现,深得国际藏家的青睐,拍卖成交价也在不断创造新高。

2005年秋季,海捞瓷首次登陆中国拍卖场。200多件无法与官窑名品相媲美的瓶瓶罐罐,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以92%的成交率,拍出高达2727万元的总成交额,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

随着我国《文物法》第五条“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再次重申,国家对水下文物的控制越来越严格,民间海底打捞也越来越困难。而火爆的海捞瓷收藏市场,让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想起了造假的法子。造假者先从景德镇等地买来仿古的新瓷器,然后将新瓷器装入网内,一端系在水面固定物上,另一端沉入海中浸泡。到时绳子往上一拉,便能假冒海捞瓷出售。还有更为专业的造假者,会定期将瓷器提上来,下些饵料,吸引海里的贝类、鱼到新瓷器上附着、排泄,伪造真正海捞瓷常有的珊瑚礁结物。

“如果你在市场上遇到完整的瓷器,被卖主称为海捞瓷的话,你就要特别小心了。”海南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张锐说,相对于外省而言,在海南岛上,冒充海捞瓷的现象比较少发生,可能是因为本地收藏者太容易接触到真品,练出了“火眼金睛”吧。

中华收藏:“海底瓷都”


英国海底探宝者麦克·哈彻在南海贝尔威德暗礁捞获的35万件中国德化清代瓷器,日前由德国内戈尔拍卖行在斯图加特公开拍卖,经过激烈竞拍,共获2240万德国马克。

中国古瓷是海底沉船中的最大宝藏之一,也最有考古价值。古时,我国海上贸易领先于世界,早在汉代就开辟了经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海上贸易更是盛极一时,海上航线四通八达。在我国茫茫的海域中到底静卧着多少沉船呢?据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统计约有2000至3000艘,沉船中以宋元船只居多,沉船中还有一些外国船只,如唐代日本遣唐使沉没的海船、英国东印度公司和瑞典的沉船等。倘若加上世界各国来中国进行贸易返回途中的沉船,可谓不知其数。马来西亚古陶瓷研究专家魏止戈称这些沉船中的古瓷为“海底瓷都”。近20年来,载有古瓷的沉船不断有被捞起的报道。1983年英国人麦克·哈彻在南中国海发现了300多年前沉没的中国明代帆船,船内满载2万余件瓷器,虽经海水长期侵蚀和冲撞,但出水时依然光洁照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时,以250万美元成交,平均每件价值112美元。1984年10月,韩国打捞起新安海底的中国宝船,得到2万余件中国元代古朴浑厚的青瓷。1985年,哈彻又在南海打捞了满载中国瓷器的荷兰沉船“格尔德马尔森”号,这是1751年在香港西南海域触礁沉没的货船,打捞得16.8万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瓷器,这些光彩夺目的古董次年在荷兰拍卖,哈彻获得了1500万美元。

最近10余年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牵头下,我国水下考古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活动。1999年在西沙群岛先后发掘了14处水下文物遗存,共出水元、明、清时代的瓷器1000余件,以碗、盘、碟、壶等日用品为主。

千姿百态的海底古瓷重现了我国昔日陶瓷的丰采,它们也说明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的盛况,亦是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史的见证。

珍奇瑰宝--钧瓷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我国古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1101-1125)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窑,烧制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我国瓷器源远流长,从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经秦、汉、南北朝的摇篮期,到唐代得到飞速发展。当时,在河南更是窑业昌盛,种类繁多,釉色艳丽,禹州市神后镇的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为宋代钧瓷开启了先声。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成功了窑变铜红釉——钧瓷,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驰名于当世,进入宋代名窑的行列。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后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靖康之变(1126年),宋室南迁,钧官窑停烧,钧瓷一时间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后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唯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钧瓷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5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古有民谚:“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现在民间又有新的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收藏几件钧瓷,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艺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创新。而说到创新就不能不说说晋佩章老人。晋佩章家住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这地方是中国钧瓷的故乡。神后镇与中原其它地方相比差异不大,山野、房屋、炊烟以及朴实的乡民。人们辛勤地劳作、生活。唯有差异的是,制瓷资源丰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唐、宋以来即在此取土造瓷,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俗话说:“货出地道”,在郑州筹资办厂试烧钧瓷的均以失败告终。故有人赞:“神后钧瓷好,黄土变成宝。”国内外有关人士、艺术家、政要等人物均光顾过这里。镇上人家几乎都会烧制钧瓷,经济收入可观;与钧瓷有关的公司、工厂一家一户地开着,这在世界上也仅此一地了。晋佩章不是神后镇上土生土长的钧瓷艺人,准确地说他是一位知识分子,是一位1948年就参加革命,在人民解放军队伍上工作多年的转业军人。

晋佩章烧钧瓷为的是搞研究,按他的话说:“钧瓷,这一把泥的活儿,并不简单。我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人亡艺不亡’。”晋老先生于1962年开始着手钧瓷艺术研究,风里来,雨里去,四方寻找访遍了古代钧窑遗址,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钧瓷资料,有的可以称世间钧瓷资料绝品。在他的家里,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一应俱全,全国各地钧窑遗址、特别是河南省禹州市一百六十多个窑址上的标本更是完整无缺。这些珍贵的资料令外国专家求之若渴,但晋佩章两手一摊,微笑着说:“这些都属于中华民族,不是我私有财产。”岁岁年年,花开花落,晋佩章埋头于这些古旧钧瓷资料之间,千百遍烧制各种钧瓷以求研究新的成果。他经过反复考查论证,把钧瓷始于唐代的历史向前推了200多年。由他独立撰写的《钧窑史话》一书填补了我国钧窑历史的空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更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这位沉醉于“一把泥的活儿”中的老人,还是清华大学、浙江美院等大专院校的研究生指导老师呢!

在神后镇一条弄堂深处,晋佩章的家看上去一点也不奢华。独特的中原式建筑上苔藓落脚屋顶,古老的树木映衬着院子,鸟儿飞去飞来;更显其幽静雅致。晋老先生家里所用的茶炊什物均是钧瓷,可以说,他家又是极其奢侈的了。

晋老先生说:“宋瓷只能说是空前的,但不能说是绝后,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但我追求的不仅仅是学古人那样的色变和温变,主要是在不同光照下的变色效应。”

九十年代后期,钧瓷行业中液化气窑炉烧造钧瓷已蔚然成风,改革大潮势在必行,百分之八十的钧瓷厂家都在改造或新建液化气窑炉烧制钧瓷,这是在钧瓷烧造上的重大改革和新的奉献,通过实践证实液化气窑炉烧造钧瓷具有很多优点:成品合格率高达90%以上;不用匣钵加大了窑炉容量多出产品;不用固体燃料消除了烧碴;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烧窑时间;烧窑技术易于掌握。但液化气窑烧制的钧瓷产品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液化气窑炉烧制的钧瓷,色彩比较鲜活洒脱,虽说是百分之百的成色,看起来比较粗俗、显假、没有煤烧钧瓷釉色浑厚深沉,含蓄玉润晶莹,艳而不娇,红而不俗。即是精品色纯无杂,但亮度太大,缺乏韵味,火辣辣的火气十足,已失去了钧瓷的固有特色进入了铜红釉的范畴。但为钧而不识钧瓷优劣的青年人所喜爱;传统钧瓷使人感到端庄肃穆,安祥活泼、产生遐想,如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也许是受钧瓷艺术魅力影响,晋老先生全家人都在从事这一把泥的艺术活儿。老伴、儿女都是烧制钧瓷的行家里手,为的是配合晋老做钧瓷艺术研究。这一家子都是那么沉默少言,埋首做事。这也难怪,从事这么神秘的钧瓷艺术研究,心中其实是最明亮的,从那一件件精美的钧瓷艺术品中不难看出,这家人心中的语言魅力了。

在晋老先生装窑的日子,全家人都忙着选坯,装坯。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各种器形搬出来,这些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器形都要经过晋老先生检查一番后再装窑。不满意的器形,晋老一锤敲碎,面无表情,活脱脱一个法官姿态。好的器形是装在一种土盒子里再入窑点火烧制的。晋老用专门观测火色的仪器一边往窑里细看一边讲解:“窑变很关键,烧制钧瓷自古就有十窑九不成和生在成形死在烧成之说。窑变最难让人预料,就象生下的娃,俊、丑、男、女,既让人兴奋又使人不安。现在窑温是1300°C,窑已烧成,古代是1260°C,与现在正负20°C左右。由于现在窑炉已改变,烧的温度较高。”晋老还挺诗意地说:“这行当,有意思,可以说是泥土与火焰的梦。”

出窑的日子是令晋老先生激动的时刻。窑门打开了,晋老先生细心地戴着手套将一件件釉色美妙,瓶体完好的钧瓷艺术品捧出来,在阳光下细细看着,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指着一件件钧瓷艺术品说:“这些都是同着一种釉入窑的,入窑一色出窑万色。”

钧瓷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这种难以让人预示的窑变,就是以“钧瓷成对入窑,窑变无双出炉”的艺术境界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

晋佩章在钧瓷艺术研究的道路上历经了太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楚,使他更淡于功利,甘于寂寞。他把所有的研究成果置于新修的屋子里,自己却仍住在潮湿的土屋中。在老先生钧瓷研究艺术品陈列室里,满屋五光十色的钧瓷艺术珍品和墙上挂着的中外书画,艺术家、名人题给他的字画作品,交相辉映,构成了世间绝无第二的艺术宝藏之地。如今,泥土与火焰的梦在他心中不知又产生了多少关于钧瓷艺术的梦想,更不知他那三个愿望:“一是建一个电脑控制的钧窑,二是烧制不同光线下产生变色效应的钧瓷珍品和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钧瓷艺术研究中心”都实现了吗?

珍藏异国的中国瑰宝 看土耳其馆藏的元代青花瓷


和英文中的China带有中国和陶瓷双重含义一样,土耳其语中的cini也带有这两种解释。然而,和西方博物馆中中国瓷器大多是掠夺而来的不同,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则用丝绸之路贸易而来的馆藏数量世界第一的元代青花瓷诠释了土耳其人对于中国陶瓷的珍爱。

青花瓷是在元代中后期的景德镇开始大量出现的,并迅速取代了青瓷的统领地位。然而,进入明代后,元青花独特的形制和纹饰便神秘地消失了,此后500年间,人们几乎对它一无所知。到了1956年,美国学者波普发现了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藏有元代青花瓷器40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而在他的结论出现后,人们便都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存于世最精美的元青花不见于它的烧造国中国,而是出现在遥远的伊斯兰国家的皇宫中?

解答这个问题成为了中国陶瓷界三代人的心愿。中国古代陶瓷研究会前会长冯先铭生前曾说,研究中国陶瓷不去看土耳其馆藏的中国瓷器,对一名陶瓷学家来讲是一件死不瞑目的事。冯先生的老师、著名陶瓷学家陈万里先生也表达过类似观点。现为牛津大学考古系博士的蒋奇栖女士则继承了这两位老先生的遗志,用了八年时间促成了二十一世纪初一场历史性的考察。

如今那场考察已经过去了八年,但蒋女士仍然记得当时在北京召开“赴土耳其考察论证会”时的场景:“当时著名陶瓷专家李辉柄先生代表大家总结发言时就说,不去土耳其我们死不瞑目。当时大家都很激动,特别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北京市文物局的梅局长也被感动了,很快就决定来实现我们的夙愿。”

那是在2001年3月29日的清晨,考察团一行踏上了伊斯坦布尔的土地,当他们来到托普卡比皇宫时,刚刚还是游人如织的陶瓷馆,立刻因为中国专家的到来而关闭了。原来,馆长莎曼女士特意为中国专家闭馆三天,并将40件元青花藏品一一调出。在幽静的馆内,专家们不时发出惊呼和议论:中国的古瓷研究终于补上了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这一课。蒋女士还向笔者介绍了考察中一个小细节:“本来双方约定只能土方人员拿瓷器,中方人员不能上手。但当馆长莎曼女士亲自捧出第一件中国元代青花大盘时,全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人们太激动了,能够有机会将它们抱在手里是我们每个陶瓷研究者的最高梦想!莎曼女士微笑默许了,于是每位专家都开始亲手抚摸这些瓷器。”

在这次考察中,这些元青花实物也让专家们大跌眼镜。蒋女士介绍说,本来元青花鉴定标准为釉是深蓝的和瓷器底部有火石红,然而土耳其的元青花却没有这两点——釉是像清代乾隆时期青花瓷一样又淡又亮的,底部也没有火石红。

另外,这些青花瓷都是专门为出口贸易所设计的,因此带有中西结合的特色。“唐代到元代统治者都很喜欢单色釉,元代宫廷用瓷也是以单色瓷为主,而元代青花瓷很多是为了伊斯兰文化而特别设计的。”蒋女士谈道。比如,一件花卉图案的大盘没有韵散,便是用了“撒蓝”的技法——在画完了纹饰以后,又把钴料喷洒在上面,所以可以感觉到这个器物上面朦朦胧胧有一层蓝色;再如,整个的青花瓷它的装饰很满,器形也较大,这些都很符合当时的伊斯兰文化,表现了他们对青蓝的喜好。

和英美博物馆那些专门用来观赏的青花瓷不同,这里的元青花是作为实用器皿在奥斯曼皇宫里使用的,陶瓷馆的前身甚至就是皇宫的厨房。“它们是吃饭时用的,人们围着青花大盘吃手抓饭。”蒋女士解释道。

考察组一位专家的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可以作为这次考察的注脚:历史是这样的公平——当中国的精美元代艺术品在战乱中近乎绝灭时,它却由于机缘奇迹般地完好地保存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茫茫沙漠和涛涛海疆都没有阻挡它们的生存绵延,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也许是有灵性的,它是这么美,以至于历史上出现的任何邪恶都无法彻底毁灭它们。

沉睡千年的海底茶具珍品


元·青花瓷菊花纹小执壶小茶碗

明·青花花卉纹高足碗(景德镇窑)

饭前饭后饮茶,是中国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中最要的一件。饮茶不仅能解渴,去腻,还能提神,清心。在品茶之余,欣赏茶具是让人陶醉的事情。正所谓:饮茶凊心瓷朗目,流香美润千古亊。

中国的茶文化自汉、隋代开始当时的饮法是药饮、解渴式的。在唐代,茶文化普遍盛行,讲究细碾点啜。到了宋代,饮茶风气更为普及,爱分茶、斗茶,花巧繁复。当时的茶具,千门百类,青釉、青白釉、白釉、黑釉、酱釉的茶碗应有尽有。这促进和发展了越窑青瓷茶盏、建窑兔毫盏同时沿承生产,随后,湖田窑、龙泉窑、德化窑、南宋官窑及一些地方窑不断生产烧制出许多不同造型、款式、釉色的茶具。对于当时来说,不只是茶种植生产量增长,陶瓷业也同时不断上升。

淘宝记

在南海沉睡了千年的茶与茶具,是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之遗珍。1995至2001年间,琼海潭门港的渔民不断打捞出海底茶具珍品。我在那些年里收藏了不少这些沉睡了千年的茶具。这些茶具不同窑口、品种、年代,造型各异,丰富多彩。

那一次,我和朋友詹先生来到潭门灶坡村的一户渔家,主人不在,我们从窗口看见只有二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里堆满了古碗古盘。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从南海打捞回来的真东西。那里面有湖田窑青白釉执壶和刻花荷纹碗,斗笠小茶盏,但品相不完美,釉色好的没几个,执壶是断把断流残破的,有些是全给珊瑚粘满的,面目全非。

詹先生带我到草塘村找另一户渔家。主人人称“阿和哥”,小个子,看样子很聪明。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他中学毕业后就跟父亲一直到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作海捕鱼,对南海各个岛屿、礁石都很熟悉。哪里有出水古董,他都很清楚。古陶瓷知识他也懂。他们家有三艘船,一艘家里兄弟用,两艘船租给同乡。同乡捕到多少鱼他都不过问,但打捞到古碗古盘就会优先照顾他。因此,他家有不少从南海打捞回来的古碗古盘。他在门口接我们进院。这院一间主屋带客厅,三间小屋,一间厨房,很宽敞,门窗都有浮雕,有人物,有山水,有花鸟,看样子大概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阿和高兴地说:“明天我们就要出海了,你们来得正是时候。”他从房间拿出一箩筐的古碗古盘给我们看,我心情激动不已,每一个都摸摸看看,不停地挑选着。最后,我选了两个建窑黑釉斗笠碗、一个湖田窑的青白釉执壶、三个划花碗,两个划花盘,共八件。主人开了价。我本来想还个价,但觉得第一次入港进村买古碗古盘,开门货,每件都有大小不同的珊瑚,没有残缺,没有冲裂,造型也很美,釉色也很泽润。便大大方方地按他开的价买了这八件古瓷器。詹先生也选了二三件。离开前,我给阿和留下电话号码,阿和送了我们俩每人一包海鱼干。

第一次在潭门渔民家买到宋、元时期的外销瓷,心情非常高兴,在回海口的大巴车上,我忍不住欣喜之情,又拿出来仔细欣赏了一遍。

3个月后,正是1999年初春,我随海口巿文联到扬州参加两地美术作品展览。开展的第四天,我们正坐船游瘦西湖,欣赏杨柳的细芽嫩叶,以及湖中的亭台和杨柳的倒影,感叹江南之美犹如天宫,该多些留影,多些拍下这美景。船到堤岸,接到潭门阿和哥来电话,约我到潭门看他从干豆礁带回几件好东西。

回到海口的第二天是周日,我一早就到解放西邮政大厦三楼,与收藏界的一些朋友交流,欣赏藏品。当时,收藏钱币、邮卡、书画、玉器、家具的玩家多,收藏出水陶瓷的人较少。上午十点左右,一位年青人从琼海嘉积来,经朋友介绍,这人叫“妚儒”,个子高高瘦瘦的;他带来了几件西沙群岛出水的执壶和豆青小茶碗。我们几个朋友一起欣赏。我选了四件豆青小茶碗、两件龙泉青釉梅花茶盏、一件元青花葫芦壶、三件元青花釉小茶碗。另外两位朋友各选了一件青白瓷执壶。我和两位朋友讨价还价,没谈拢,最后都没成交。

后来,我约了老黎和亚群一起到潭门港去。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到阿和家。走进阿和家大院,只见他已搬出一箩筐从西沙群岛打捞回的执壶,青花葫芦壶、盘、碗、龙泉窑青釉梅花茶盏及几个豆青小茶碗。我看到这些东西,觉得很熟这些货,原来就是我前几日在海口邮政三楼见到的。

我挑选了两件龙泉窑茶盏、四件豆青小茶碗、四件元青花釉小茶碗、一件元代青花釉葫芦壶这壶的流身有点破,还带有冲线我总共挑选了十一件。

这次买得很顺利。

老黎和亚群各挑选了二三件龙泉窑青釉碗,也成交了。

满载而归。我们三人当时太高兴了,顾不上在潭门吃饭。亚群开着车回到黄竹加油时,才觉得肚子饿,顺路吃饭,那餐饭我们觉得特别特别香。

海捞瓷之美

现在,这11件海捞瓷已经清洗了,显得非常美。那只元青花小茶碗也有自己的特色:碗的外壁绘制的都是菊花,画得很熟练流畅,花瓣的画法是用线条勾勒;叶子用写意的画法,先用大笔大色,后加勾勒。碗心标记,四件都不一样,两个是“寿”字“寿”字大小不同,字体有别;另两件是菊花,有大小之分,浓淡之区。碗边缘画的是水纹和回纹方连图案,珍贵。

那葫芦壶外壁绘画图案同碗一样,是菊花纹;流身断了一小节,可修。

龙泉窑青釉梅花茶盏,我断代为元代,釉色都好,还有冰裂纹,碗心的梅花是压模的,有立体感,很美。

豆青小茶碗,应是明末清初之器,四件一样,器形很美,完整无瑕,碗外壁为豆青釉,碗内为白釉,有很明显的对比。把玩着这些珍品,直叫人心生欢喜。

黑石号,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


“黑石号”复原船模及其复原画。黑石号沉船出土的唐青花枣椰树叶纹大盘。椰枣古人也称“千年枣”,即今人所说的伊拉克蜜枣。(右下)黑石号出土的唐开元通宝铜钱,中国币制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左)

黑石号出土的大量的大唐制造的外来订制瓷器。

一千多年前,“黑石号”是怎么在马六甲海峡南端沉没的,沉船上没留下任何线索,但它能隐隐地坐沉海底,是因为船上满载着大量货物,这些货物成了它的“身份证”,使后人得以知道,它是一艘装满中国货开往西亚的商船,船上98%的货物是陶瓷,共有67000万件。

梁二平

前边说过的江苏扬州、如皋出土的唐代海船已经朽烂,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出现,人们无法判别它们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什么角色,所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新的水下考古奇迹的出现。这一等就是20多年,1998年专门从事海底寻宝的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在东西方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南部海底发现了一艘商船。人们无法考证它原来的名字,只好以发现地黑礁石命名它为“黑石号”,也有人根据沉没地为印尼西部勿里洞岛海域,称其为“勿里洞沉船”。根据船上所载物品的相关信息,专家推测这艘帆船应是一条大食商船。但这条船到底是中国造的帆船,还是阿拉伯造的单桅三角帆船,没有定论。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运瓷器

唐朝文献所说的大食,指的是西域阿拉伯帝国,其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为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因尚白依亦称“白衣大食”,第二个世袭制王朝为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因旗帜尚黑,亦称“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兴盛的七百年,前半期正是中国的大唐盛世(618~907年),是古代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也是最为开放的朝代。大食与大唐两大稳定的商圈,通过海路与陆路融合,构成了东方最为活跃商贸易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运送的是什么商品呢?黑石号给了一个明确的回答:瓷器。

汉代末年,中国发明了瓷器。由于瓷器比木器、陶器、青铜器等任何材料制造的器皿都更美观、清洁、耐用、方便,特别适合用于饮食。所以,瓷器很快就受到外国商人的关注,中华瓷器开始向国外输出。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事实上,早期的中国瓷器,在阿拉伯帝国,在欧洲宫廷,其价值远远高于黄金。一个贵族可以有一个金碗,但却不一定能有一个精美的瓷碗。

西方打捞界沿古代海路寻宝

由于瓷器不适合车马反复转运,大量瓷器贸易主要是走海路。此时,当大食帝国一统了西域世界,大唐王朝结束了中国乱局,保证了海上贸易的稳定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转而变为以大宗瓷器贸易为主的海上瓷器之路。海路是海面上看不见的路,但在海底却有古船的遗骸印证曾经有过的海上商路。沿着古代海上商路寻宝,一直是西方打捞界的一个传统项目。

打捞“黑石号”的德国公司是一个从事海底寻宝的专门公司。1998年发现这艘沉船后,先是保密发掘,而后悄悄研究,最后才寻找买家,公开叫价出让。直到2005年寻到买家之后,才对外宣布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其实2002年开始,中国博物馆圈已得到消息,扬州、上海、湖南等文博单位提出了购买意向,日本一些机构也有此意,但“黑石号”打捞方叫价4000万美元,并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中国买家只好放手。后来,新加坡圣淘沙休闲集团以3500万美元整体买下“黑石号”宝物。黑石号由于没有被泥沙覆盖,所以木质船体全都烂掉,已无法整体打捞,人们也就无缘见到这艘沉船的模样,所幸从船上打捞出来的大量宝物经过整理后在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有公开的展示,让我们可以看到片片断断的大唐与大食海上贸易的精彩故事。

“黑石号”共有陶瓷67000万件

一千多年前,“黑石号”是怎么在马六甲海峡南端沉没的,沉船上没留下任何线索,但它能隐隐地坐沉海底,是因为船上满载着大量货物,这些货物成了它的“身份证”,使后人得以知道,它是一艘装满中国货开往西亚的商船,船上98%的货物是陶瓷,共有67000万件。其中,一批长沙窑瓷碗透露了这艘船的沉没时间。这批瓷碗上不仅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名樊家记”的字样,同时还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的铭文。考古专家结合对船上八角茴香的碳十四测定,推定沉船年代应为9世纪上半叶。

我在新加坡旅行时,此船文物刚刚卖给圣淘沙集团还没有公开展览,但我还是购到新加坡考古专家整理出版的《黑石号沉船宝物》大型画册,“先睹为快”了。“黑石号”可以说就是一座藏在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是目前所能见到最完整的唐代瓷器展示。唐代瓷器没有宋代那么讲究,但产地与品种都极为丰富,已步入了精细瓷时代。

“黑石号”出土的瓷器烧造于中国的各个窑口,其中长沙窑数量与品种最多,约有56000多件。这些出口的瓷器,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他有杯、盘、盂、盒、罐、熏炉、油灯和少量生肖瓷塑。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这些瓷器上的款识明确记载了瓷器的用途和生产商,不用猜想与争议了。比如,有的碗中写有“茶盏子”,告诉使用者这是茶具,有的瓷碗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名樊家记”,明确了产品的产地是长沙窑,并明确了厂商字号。这或是中国瓷器最早的厂标、商标。

“黑石号”出土瓷器的艺术装饰与技术,主要表现在釉下及釉中彩绘、印花、模印印花、模印贴花、堆花、刻花、彩色斑点等手法的运用;纹饰有花草、动物、人物、园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窑器大量采用文字作装饰,既有汉字,也有阿拉伯文,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最令海交史家感兴趣的是一大批产品带有明显的伊斯兰元素,表现出鲜明的阿拉伯艺术风格。这表明当时的中国瓷器生产厂家,已经按阿拉伯客户来样定制产品。当然,这之中也有突出中国特色的产品,如绘有汉字“盈”、“官”的盘子,显然中国风格的产品也深受阿伯伯客户喜爱。

“黑石号”出土的这些瓷器为人们提供了中世纪时,中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商品、客户群体、商品特色,主要集散地等重要历史信息。这些出土的瓷器再次证明,至少从唐代开始,中国海上贸易已是以瓷器为主,次之是香料,丝绸制品也有一些,但已不是主流。此时的西亚,丝绸早已不是神秘宝物。早在唐代之前,波斯就已用中国进口的生丝,加工波斯丝绸制品,甚至,还有返销到中国上流社会。

收藏古瓷的行家,一定注意到了“黑石号”已整理出来并展出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青花瓷是陶瓷技术的一个高境界,考古界对青花瓷的定义基于三个要素:一必须是在白瓷上;二用氧化钴作彩料;三作为釉下彩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唐青花中国国内存世作品很少,“黑石号”沉船上的唐青花瓷盘,证明至少是826年,唐代青花瓷制造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是外销产品当中的一个小品种。

在唐代向印度洋传播的主要是瓷器文明了。大食等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大唐瓷器输入改变了他们“掬而食之”习俗,上层社会率先改用瓷器作为食物器皿,唐瓷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黑石号”还有大量大唐铜钱

“黑石号”除瓷器引人关注外,还有一种宝物值得关注,它就是中国古货币之宝“开元通宝”。由于历代假币屡禁不止,大唐也面临私铸盛行,导致长安物价飞涨,百姓深受其害的困局。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李渊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币在唐代才开始出现“通宝”的字样。因为“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很多人误以为“开元通宝”铸造于唐玄宗在位时期,实际上,早在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就已经有“开元通宝”了。中国币制由此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发展为“通宝”币制,此后历朝铸币依此标准,沿袭近1300年。

唐代是中国流通货币的发展高峰,为打击私铸钱,特在扬州设立了十座铸钱官炉。“通宝”后来成为硬通货。阿拉伯船上出现这么多大唐铜钱再次证明,大唐经济繁荣货币稳定,不仅南洋小国使用中国铜钱,连阿拉伯商人也用大唐铜钱。此时,中国铜钱就是南洋和印度洋贸易的硬通货,船上的大唐铜钱应是船家的“外汇储备”吧。

国内称"瓷海明珠" 千峰翠色话青瓷


(瓷海明珠)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说的就是唐代越窑秘色青瓷,诗句形容瓷胎瓷质如冰似玉,青釉如千峰翠色。而当代瓷器专家陈万里先生也在他的《中国青瓷史略》一书中这样形容道:“越窑青瓷似一泓清漪的清水般湖绿色”。“一泓清水”把青瓷的特色活脱脱勾画了出来。那么,什么是青瓷呢?

瓷海明珠

所谓青瓷,指的是高温颜色品种之一,其坯料和油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然后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焙烧,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青瓷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瓷器,它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中期,我们今天所用的无论何种瓷器,追根溯源,都是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青瓷可以被称之为瓷器之“根”。

在唐及五代烧造青瓷的名窑,应首推越窑,因窑址在今天的浙江上虞、余姚、宁波,这些地方古时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后来人更把浙江称为青瓷的故乡。当时越窑烧造的青瓷,独步南天,冠之为“南青”,誉为“瓷器中的贵族”。唐人陆羽在《茶经》中云:“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说明他把越窑青瓷比为鹤立鸡群推置首位。至五代越窑烧造技术日臻完善,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而且还烧造出一种秘色青瓷,更是被宠于庙堂之上,受到世人的青睐。不过由于越窑青瓷民间流传较少,故现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说是凤毛麟角,价值连城。

千百年来,青瓷在国内外有极高的评价,并享有“瓷海明珠”之美誉。青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到达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至今,遍及全世界。可以说,青瓷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顶点,而且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

青瓷之釉

釉是瓷的外表。所谓青瓷,简言之,青色釉的瓷就叫青瓷。但从广义上讲,凡是以氧化铁作为主要呈色剂的瓷器都应属于青瓷的范畴。

狭义上的青釉瓷,是指经还原焰烧成的高温釉,它的颜色呈青绿色,或青灰色,其中人们熟悉的除青碧如水的秘色瓷外,还有龙泉窑的梅子青,汝窑的粉青、天青釉等。由于胎釉中的含铁量不同,釉层厚薄以及烧造气氛和窑位的不同,便产生了由青至黑、由黑至褐等几十种不同色阶的釉色。中国古代瓷匠,则受此启发,摸索并逐步掌握了利用釉料成分与窑温火候,成功的烧造出黑亮如漆的黑釉(如东晋的德清窑,北宋的建阳窑),艳如晚霞的铜红釉(如宋代的钧窑),灿如蜜腊的黄釉(如唐代的寿州窑)等。虽然釉色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其胎釉中主要的成分是氧化铁,因而,从广义上讲,仍属于青瓷的范围。

青瓷辨伪

青瓷的特点是制作精美、瓷釉晶莹锃亮、瓷质坚薄,富有一种质感。随着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是扶摇直上,十年间其价格上涨了数十倍,于是伪作也层出不穷,令收藏爱好者头痛不已。

如何鉴定青瓷的真伪,主要还是应该掌握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青瓷胎质细腻坚硬,胎色灰白稍带淡黄;色较深、早起一点的制作常欠规整。二是釉呈青色、或泛淡黄色,绿色等,晶莹锃亮,呈玻璃质感,匀净柔和。釉泡大而稀朗,时有流釉。三是器物的底足呈上敛下敞,作“入”字形。四是装饰多以印花、刻花、划花、贴花等线条细而有力,如“铁线描体”。器物造型多生活用具如碗、盏、壶、碟、盂、盘、罐等;一般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另外烧造方法,多用松柴烧制,由于火力软而火焰长,烧制中窑内充满火焰,因此釉在熔融呈青色时,受到还原作用较为充分,更为细腻。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玉器作为祥瑞和美好的象征,青瓷正是追求这种晶莹青翠、澄彻无睱的美玉效果。古人曾以“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等诗句来形容和赞美它,青瓷也确为我们带来无比美好的享乐和实惠,至今仍服务于人类社会,经久不衰,难以替代。

险被“沉海”的瓷器 值钱了


精美瓷器一直让顶级藏家趋之若鹜,更是海内外一流博物馆不可或缺的镇馆之宝,在拍卖会上屡屡创出天价。时至今日,普通百姓还能问津瓷器的收藏和投资吗?

能。上世纪60-80年代的粉彩日用瓷器,就是一个价值渐被发现但价格尚处洼地的宝藏。

走进虹桥古玩城的“稻房”,但见满屋子是上世纪60-80年代景德镇生产的粉彩日用瓷器,虽时光已逝数十年,这些碗盏盆碟依然姹紫嫣红富丽堂皇。令人意久的是,这么精美绝伦的瓷器却险被“沉海”。“大难不死”后作为新中国陶瓷的一个代表,它们正成为收藏投资新宠。

因为可惜而收藏

稻房主人张先生是个资深收藏家,1986年3月,正在香港的他得知一个消息:香港市场决定不再进口景德镇生产的出口粉彩日用瓷器,所有库存瓷器将直接沉海销毁。

导致这个决定的是景德镇生产的粉彩瓷器中铅镉溶量超标,而铅镉却是粉彩瓷色彩是否艳丽的一个关键因素。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所谓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其特点是色彩鲜明而突出,富有立体感;彩饰的图案、纹饰、山水、人物、花鸟绚烂多姿,别具一格。粉彩瓷一经问世即备受追捧,流行不衰。

凭直觉,张先生觉得如果库存瓷器一旦“沉海”了,不仅销毁了一批精美的瓷器,还可能沉掉中国制瓷业一段珍贵的历史,于是倾囊数千万元买下了库存的粉彩日用瓷器。时光荏苒,现今收藏家都把乾隆后的分为四个板块,一是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民国新粉彩瓷;二是7501毛瓷;三是近代名人大师作品;四是新中国陶瓷,俗称“厂瓷”,“厂瓷”以60-80年代产品为鼎盛时期,无论器形品种、套器配备、图案纹饰等都远远多于以往,工艺成熟尤胜乾隆时期。“厂瓷”的代表产品之一就是粉彩日用瓷。

这批险被沉海的粉彩日用瓷早就被张先生遗忘,在仓库的角落里一躺将近30年。最近,张先生无意中想起这批瓷器,讶然发现:当年便宜买进,如今竟成宝贵财富。

集体创作史无前例

瓷器按胎瓷造型可分为日用瓷和陈设瓷,花瓶、瓷板、文房、薄胎瓷等属于陈设瓷。碗、盘、杯、碟、盅、盏、壶、罐、缸、匙、筒、盆及成套的餐茶器等属于日用瓷,日用瓷器的烧造水平,代表着制瓷业的整体水平。

以往粉彩瓷大多用于陈设瓷上,上世纪60-80年代,为多创外汇,出口海外的日用瓷器开始采用中国传统的粉彩瓷装饰,这使得普通的日用瓷器立即身价倍增,不仅可日常使用,而且可当装饰品,陈设于墙上柜上,使家居熠熠生辉。

但日用器都是小件为多,如何在小件的日用器上创作出不逊于陈设瓷的效果呢?在当时的举国体制下,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集体创作,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的艺术家们联合景德镇各大瓷厂的传统瓷研究所、设计室、试验组,共同开发设计,如青绿山水、雪景山水图案为邓必浩等擅绘山水老艺人设计;龙纹、麒麟等瑞兽为叶冬青设计;各种边角纹饰、三朵、八仙、洋莲等纹饰为夏时义设计,从而生产出众多实用与装饰兼具的日用瓷器。

比如青绿山水十五头餐茶具就是邓必浩担任主设计的,入眼清新雅致,每个茶碗、每个碟子上都有一幅完整的山水图,疏朗开阔;而整套摆放时,又呈现出远景、中景和近景相结合的一幅通景,没有一丝的间断,既突出单个物件的美感,又顾及整体的布局。由于这套青绿山水图案对设色要求较高,因此没有大批量生产,绝大部分用于出口而留在国外,国内鲜见。又如“雪景大王”余文襄设计的雪景山水六头餐茶具,布局自然,主次分明,极富诗意。

据了解,上世纪60-80年代,国外高端市场心慕康乾盛世的瓷器器形和纹饰,为满足这种消费需求,景德镇在继承传统的纹饰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增加了适合国外下午茶的糖缸、奶缸等器形,并使得图案纹饰能够与器形、瓷胎等工艺完美结合。比如色地万花源于乾隆朝,“文革”后,艺术瓷厂组织汪以俊、章仕宝、邓肖禹等名家进行再创作设计,色彩姹紫嫣红富丽堂皇,绘工精制线条流畅,丝毫不逊于乾隆朝的工艺。同样源于乾隆朝的金地万花因其色彩浓郁繁花似锦,广受高端市场青睐,“文革”后,艺术瓷厂组织名家创作设计,并参照宋庆龄的嫁妆—金地百菊咖啡具的纹饰图案,设计出新的金地百菊餐茶具,以赤金描绘点彩,色彩丰富而饱满,被誉为粉彩餐茶具之冠。

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仅开发图案和试制样品,就是一项巨大工程,而制作环节更是不敢懈怠。作为外贸任务,更是倾多方之力,不惜工本,描图、天色、洗染和结“果”,每一个步骤,都按照传统官窑粉彩瓷手工制作工序进行。

难得收藏渐入佳境

如今,当收藏界渐渐意识到这些粉彩日用瓷的收藏价值时,却发现:成套成系列粉彩日用瓷器难得。

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的粉彩日用瓷,主旨是出口创汇,质量最上乘的瓷器都到了境外,出口转内销的则是三四级产品和等外品,因此国内市场上难觅完美无瑕的粉彩日用瓷器。1986年后,景德镇开始研制低铅粉彩日用瓷器,但因为减少了设色的关键元素,此后制作的同类日用器,远远不及早期的粉彩色彩艳丽、饱满动人,陈设效果大减。

而在境外市场上,成套成系列的粉彩日用瓷同样难觅。因为碗盏盆碟使用中,难免不磕边摔破,一套92件的餐具中哪怕少个汤匙,都不成套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找到的成套瓷器已经寥寥无几。要想把当年烧制的各种纹饰图案、各种器型成系列搜集完整,更是不可想像。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粉彩日用瓷器已不可再生。一方面国内缺少高档瓷器的消费主力,另一方面我国也已实行粉彩日用瓷铅镉溶量的限定,各大瓷厂也不再烧制这类粉彩日用瓷器。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当年的瓷器厂大多倒闭,上世纪60-80年代景德镇生产的粉彩瓷大多资料缺失,实物缺损,完成保留下来的极少,致使很多博物馆也没有馆藏。

专家认为,上世纪60-80年代的粉彩日用瓷虽然失去了实用功能,但是其装饰陈设功能依然存在。当年参与粉彩日用瓷主要设计工作的老艺人和艺术家们,如今身价暴涨,作品在一级市场上售价均为数十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而当年的设计都是名家集体创作,在传承的基础上合理改进,完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由于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的景德镇粉彩日用瓷时代特征明显、不可再生、真伪无争议,其收藏价值正逐步攀升,已经成为收藏市场追逐的新宠,其市场价格也开始上涨,比如余文襄设计的雪景茶具,3年前的价格还在5000元/套,今年市价已经超过3万元。而“万寿无疆”的红地万寿茶杯、绿地万寿茶杯等,也已经涨到2000元/个了。

但专家认为,这个板块还处于启蒙阶段,有不少“捡漏”的机会。有意收藏者可以先从单件、小件着手,比如茶杯等;资金稍富裕些,可进而收藏成套成系列的餐具和茶具,比如青绿山水、雪景山水等餐茶具。资金雄厚者,可以着眼于成系列的餐茶具,比如92件金地百菊餐茶具。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板块,收藏者必须去除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妨学学“稻房”主人张先生,收藏后“遗忘”,才可能获得好的回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