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工艺 > 导航 >

工艺纪录片《匠心冶陶》首发捐赠仪式举行

工艺纪录片《匠心冶陶》首发捐赠仪式举行

瓷砖工艺 陶意瓷砖 瓷砖的工艺

2021-03-25

瓷砖工艺。

10月22日下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掌声如雷,大型工艺纪录片《匠心冶陶》首发(映)式暨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并第一次对外播放了该纪录片的第一集《手工艺之都》。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吴隽出席并致辞,副市长熊皓主持仪式。

致辞中,吴隽对该片的摄影团队以及帮助、配合该片拍摄的单位、公司以及专家学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匠心冶陶》这部纪录片,既是我市非遗保护的重大成果,为后人学习、研究手工制瓷技艺留下了集大成者的宝贵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传播弘扬文化的经典巨制。这部片子也是陶瓷研究工作者、陶瓷爱好者必备的珍贵参考资料,对研究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科技价值、传播价值和史料价值。他还提出,这部《匠心冶陶》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载体,希望受捐赠的学校,真正利用好这些载体,面向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大力普及陶瓷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衷心希望我们有更多这样的精品力作问世,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添砖加瓦。”

据悉,纪录片《匠心冶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之一,也是陶瓷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的基础工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力量拍摄,前后历经近4年之久,先后有135位制瓷工匠出镜。该片采集素材达4000多分钟,总共18集,总片长300多分钟。

仪式现场,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等单位接受了纪录片《匠心冶陶》以及相关书籍的捐赠。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视频]纪录片《瓷魂》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近日,由香港古董瓷器收藏家黄英飞监制、资深电影人麦启聪执导的纪录片《瓷魂》首映礼在香港演艺学院隆重举行,作为该片的主要参与者,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龚华应邀出席。据悉,此前《瓷魂》已经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作为《瓷魂》拍摄的见证者之一,记者获悉,该片共耗时两年,影片内容主要介绍历史悠久的中国瓷器文化。《瓷魂》有一个语带双关的英文释名《SoulofChina》,它以瓷器文化剖析中国历史,见证传承,纪录片全长40分钟。

《瓷魂》导演麦启聪先生,从事电影电视行业20多年,曾制作不少获国际电影电视节殊荣的节目。对于《瓷魂》深受国际认同,麦启聪先生感到非常荣幸:“在《瓷魂》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专注、执着所带来的无穷力量,并为此深受感动。在变化无穷的现代潮流中,仍然有一群在洪流中依然努力不懈,继续把他们的热诚、信念以及执着灌注于保留、传承以及发扬瓷器文化的同道中人。藉着《瓷魂》,我们希望把这种值得敬佩、值得为所有人学习的精神传扬开去,启发我们的下一代。”《瓷魂》监制黄英飞先生表示: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上,古董瓷器的成交价往往是天文数字,这个价格或许能反映出它们的极致工艺或它们的珍稀罕有,但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那些肉眼所不能见,未必为人知的历史、传统,以及那份与制作者一脉相连的精神,这才是它们令人神往、令人感动的源泉。制作《瓷魂》的宗旨,便是以纪录片的方式,令观众在了解中国瓷器文化的同时,亦能从中体会到蕴藏于每一件瓷器作品之内,由创作者所赋予的灵魂。

在《瓷魂》的拍摄过程中,龚华矢志不渝传承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的精神,感动了剧组的每个人,他告诉记者,《瓷魂》在国际影坛屡获殊荣,当中包括《第六届印度斋浦尔国际电影节》入围电影、《2013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纪录片类别世界银牌奖和《美国TheAccoladeCompetition2013》最佳纪录短片奖。它的成就,足以证明在海外的魅力。

纪录片《瓷路》导演:瓷器本身就写着历史


古代欧洲人眼中:瓷器是奢侈品

谈到中国古代的外销产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瓷器、茶叶和丝绸。而据史料记载,这三种产品中,最早被传出去的是丝绸,因为它很轻便,很早就传入了欧洲,甚至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传出。丝绸让欧洲人,有了最好的布料。茶叶让欧洲人有了一种除了咖啡以外的另一种健康饮料。而瓷器更为欧洲人提供了一种更为美观、实用的器皿,而在此之前,他们使用的是稍显笨重的陶器和导热过快的金属器皿。在古代这些产品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就像今天的古驰、路易威登……

在这三种产品中,瓷器又有着特别的意义,在那个没照片的时代,文字和绘画是重要的传播载体。瓷器上的各种各样的中国图案,可以让欧洲人看到一个遥远的地方的文化,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习惯、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文字……我们都知道“瓷器”的英文为“china”,和中国的国名是同一个单词,在外国人眼中它与中国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节目总导演认为:瓷器是一本书

新年伊始,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纪录片《瓷路》播出了。在《瓷路》播出之后,讲述这三种外交品的纪录片(另两部为《茶》和《丝路》)就已经全部面向观众。《瓷路》的执行总导演董浩珉认为,“虽然这三部纪录片并不是在立项时就被定为一个系列,却被有意识地整合在一起。”

从前期筹备算起,《瓷路》的团队用了5年的时间去制作这部纪录片。摄制组追寻瓷器的“脚印”,走到了中国18个省,又踏足世界上10个在古代和中国进行瓷器外贸的重要国家,来描绘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画面。董浩珉说,“我们知道古代的中国文明是高于其他文明的,这个落差甚至大于今天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落差。高的一定会向低的流动,但我们更强调的是交流。在一个足够长的历史里,文化一定是相互影响的。”

作为执行总导演的董浩珉说,“在五年前,瓷器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日用品。但今天让我来判断瓷器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认为瓷器就是一本书,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故事和历史,很多人的悲欢离合。它和中国人的生活关系太密切。”

在董浩珉的眼中,瓷器与茶叶、丝绸的不同之处在于,瓷器是历史的产物,瓷器本身写着每个时代的历史,并且不会腐烂也不会变质,每一件瓷器都是永不腐烂的史书。

瓷器本身就是历史

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当时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我们都可以从瓷器的外形等特点中推断出来。

瓷器和茶、丝绸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外交品。但瓷器似乎又有着它的特别之处,瓷器有着时代的特点。董浩珉说,“瓷器是时代的产物,唐代有唐代的瓷器,宋代有宋代的瓷器,而宋代的瓷器肯定不会在唐代出现。”但是“像茶叶,可能在每一个时代都差不多,丝绸差别也不大,但不同时代的瓷器差别会非常大。”

而这个时代的产物,即使沉入大海、埋在沙子里,成为碎片,它也永久保留着那个时代的烙印,“船携带着大量的瓷器出去,就算船沉了,不管是埋在沙子、还是沉在海底,数百年甚至千年,它是不会腐烂的。”

瓷器本身就写着历史。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当时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我们都可以从瓷器的外形等特点中推断出来。而直观的是瓷器外部的花纹和图样,人们的样貌、生活状态,都可能被画在瓷器上。董浩珉说,“到了清朝以后,瓷器中覆盖了大量的信息,画了花鸟鱼虫,各种图案,甚至文字,把瓷器拿出来做研究,可以看出历史的画面。”

而另外一方面,“对于文化来说,我们通过元青花,可以看得见当年的绘画水平,和当年一些来自西方的图案、元素”。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是通过哪些方面和西方交流的,“瓷器是中外文明交流的中介,是中外文明交流的镜子。”

探讨古代文化交流

从瓷器的绘画风格以及烧制材料也可以看出中外文明的交流,比如唐代的唐三彩。

作为纪录片《瓷路》的执行总导演,董浩珉告诉记者,此次拍摄最初就确立了选题方向不是瓷器的工艺、装饰、纹样等,而是去探讨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

“我们有一个概念,中国古代是闭关锁国的。但是这似乎是从明代以后才开始的,而这一点仅仅从瓷器上就可以看出。”董浩珉认为,这一点在唐朝著名的陶瓷品“唐三彩”上就得到了非常扎实的印证。

“在唐三彩的器皿上可以看到唐代的缩影。在唐三彩上重要的图案就是人物、骆驼、马。而这里面的人大量的是胡人。”胡人是中国古代汉人对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外国人。“我们想象的到,当时一定有很多外国人在长安里生活。”董浩珉认为从瓷器的绘画风格以及烧制材料也可以看出中外文明的交流。中国古文中“三”代表“多”,“三彩”就是“多彩”。中国古代的陶瓷制品都是单色的,一般有黑色、红色、青色,但是像唐三彩这种色彩斑斓的几乎没有,而这种彩色的装饰很显然带着一种浓烈的西亚风格。而唐三彩中蓝色的出现更是印证了这一点。“烧制蓝色需要一种叫钴的矿物质。但当时中国是没有发现这种矿物质的。”而这种矿物质很有可能是从伊斯兰传过来的。

几百年前大单“出口”

元青花有很多大盘子形状的器皿,推断为“西亚订制”的理由就在于它们的形状是不符合中原人使用习惯的。

元青花是今天市场一种极其稀少和昂贵的瓷器。董浩珉认为,当今留下的元青花稀少的原因除了元青花烧制的时间比较短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大量元青花器皿被销到国外。

我们都知道元代版图庞大,“理论上来说,元代时,中国和西亚是一个国家,当时的路路是畅通的。这个时候,西亚的需求、订单就不断产生。在中原地区烧制的瓷器就可以不断传入西亚地区。”董浩珉认为,推断这些器皿为“西亚订制”的理由就在于他们器皿形状是不符合中原人使用习惯的。“元青花有很多的大盘子形状的器皿,在古代中原地区是不用这种大盘子的。这种大盘子的器形就是阿拉伯人的习惯。他们是坐在地上,用手吃饭的,所以他们需要大盘子。”而“元青花上层层叠叠的花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神庙上,这种花纹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所以,这种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的瓷器产品,应该很少在中原销售,而是直接销往西亚地区。

董浩珉告诉记者,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文献中,他们找到了这种“出口”订单的凭证。“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早于英国等地的东印度公司,他们的文献记录了很多更早的中国陶瓷外销的历史。在荷兰的海牙,我们找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文献。荷兰国家档案馆给我们调阅了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档案。那里记录了一个荷兰人在中国广东设置的一个工厂。这个工厂是做中国销往荷兰的陶瓷贸易的。他把荷兰人的订单,用铅笔画画下来带到中国生产。”外国人的瓶子和中国人需要的是不一样的,所以铅笔画可以直观地表达出他们的需求。这就是早期的产品设计图纸。

花絮

《瓷路》走过三条路

为了尽可能给观众交代出瓷器之路。摄制组在过去的两年里,北到内蒙古、西到新疆、东到台湾、南到海南,覆盖了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瓷器产地和外销路线,在国内18个省,近30个县市以及世界上10个国家进行拍摄。

董浩珉告诉记者,瓷器流向世界的路大概有三条。“一条就是向西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到了哈巴克斯坦、土耳其;还有一条路就是下南洋的路,这条路从广东那边出发,穿过中国的南海,我们去了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从这条路进入印度洋,往北走就是欧洲,在欧洲我们去了荷兰、德国、法国、英国。”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本。这些国家都是历史上和中国进行瓷器贸易的重要国家。“瓷路不是严格、行走的路,我们通过十来个关键的国家,来描绘出来当时的历史。”

印尼打捞碎瓷片

在中国的海南,“海捞瓷”非常有名。“海捞瓷”顾名思义就是海里捞出的瓷器。在古代瓷器大量用海运的方式出口,而一些船只因为种种原因沉没,船上的瓷器也随之沉入海底。这些瓷器再被今天的人打捞上来。

董浩珉告诉记者,现今有记载的最早的一艘中国沉船在印尼一个偏僻的小岛附近。这艘沉船是唐朝时期的船只,被称作为“黑石号”。在上世纪90年代,这艘船整船被德国人打捞上来,最终被新加坡政府买走。摄制组不仅到新加坡拍摄了被打捞出来的完整器具,也来到了“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董浩珉说,“我们雇佣专业人员到水下打捞,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我们依然找到了大量的瓷器碎片。因为这条路线,是中国和南洋、欧洲贸易的最重要的路线。比路上肩扛、马背省力很多了。所以虽然危险,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船从这条航线上走过。用考古学家的话说,这条海上的贸易之路,就是用沉船来铺就的。”

欧洲瓷器“走弯路”

在中国我们常把“陶瓷”放在一起说,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器皿。陶器非常的笨重,而瓷器小巧轻便。我们无法考证最早发明陶器的是哪个地区,但是瓷器是中国特有的。

董浩珉说,瓷器很早就传入了欧洲,但是在1710年之前,欧洲是没有人能制造真正的瓷器的。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制作瓷器的原料瓷土,也就是高岭土,而是因为那些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的误传。

董浩珉告诉记者,一方面欧洲很多国家更多使用的是金银器,对瓷器的依赖不大,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些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的误传。瓷器看起来很像玻璃,也很像贝壳,所以他们认为瓷器的原材料可能和这两种东西有关。而这样的误传让他们走了很大的弯路。最后德国人发现了制造瓷器的方法。

记录片《钧瓷国礼》开机仪式隆重举行


“钧瓷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12月17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编导侯志军女士,连用三句“太美了”来形容钧瓷。当天,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电视记录片《钧瓷国礼》在禹州坪山钧窑有限公司隆重开机。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编导侯志军、《钧瓷国礼》总策划耿富华、中共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钧瓷文化产业园办公室主任霍保宏、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果岭、禹州市文广局局长白剑华、禹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丁进兴、禹州坪山实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禹州坪山钧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淇出席开机仪式,并共同为开机仪式揭幕。

《发现之旅》频道是中央电视台以人文探索、科学揭秘类节目为主的专业频道,内容以中国的原创作品,展现中国的本土特色为主,包括中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的真实探秘等。此次是国内首次以“钧瓷国礼”为题材,全面展现、挖掘和记录钧瓷的最高艺术形式——国礼,以及钧瓷国礼创作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好的传播和弘扬钧瓷文化,诠释钧瓷的独特魅力。

钧瓷始于唐而盛于宋,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国礼是钧瓷这一瓷种巅峰艺术的结晶,是钧瓷艺人高超创作智慧的凝聚,更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与钧瓷文化的高度融合。自建国以来,钧瓷国礼频频出现在政治、外交等重大场合,由国家领导人作为珍贵礼品缔结国际关系,传递中华友谊,承载中华文明,彰显着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独有、世界共认的知名品牌。

开机仪式上,禹州市向来自中央电视台、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钧瓷爱好者介绍发布了禹州钧瓷被选定国礼参与重大政治外交活动的情况。近年来,禹州市各个钧瓷生产厂家致力于钧瓷创作,在器型、釉色等方面突飞猛进,呈现出“万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先后有18个钧瓷窑口的56件作品,被选定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成为钧瓷作品中的传世珍宝。其中,我国驻泰使馆赠送泰国国会主席颂萨的钧瓷国礼——禹州坪山钧窑独家推出的“钧瓷首饰”作品,采用传统钧瓷釉珠和瓷片,与金银珠宝和钻石等镶嵌结合,以独特的创意、精湛的工艺和完美的艺术效果,赢得了所有人的眼球。大型记录片《钧瓷国礼》的开拍,将全面荟萃展示禹州市各个钧瓷生产厂家、各个历史时段创烧出来的钧瓷国礼,对于深度挖掘钧瓷文化底蕴、集中表现钧瓷最高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该记录片的拍摄和播出,钧瓷这一中华瑰宝将以更好、更高的形态,绽放于中华艺术之林。

“匠人匠心”中国雕塑石湾陶景德镇展举行


12月14日,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雕塑石湾陶景德镇精品展”在市昌南美术馆开展,展期为12月14日至28日。

据了解,此次展览聚集了佛山7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1位省市陶艺大师、美协会员,2位石湾釉工匠的118件陶艺精品,既有石湾传统陶瓷雕塑形态之美,又有石湾釉彩色之魅。展览展现了佛山陶艺的最新风貌,弘扬佛山陶瓷一脉相承的精神,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精髓,突出了中国雕塑石湾陶的芳华和风采。

据市文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德镇与佛山渊源非常深,两地同为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且有着共同的陶瓷产业。在佛山建陶行业里,有一大批中坚力量便来自于景德镇,或者是毕业于大学。十年前的佛山建陶南迁北移中,便有金意陶、欧神诺特多家企业落户景德镇。在陶瓷雕塑方面,两地的交流更是非常密切,虽远隔千里,但却因一陶一瓷紧密相连。此次展览,希望能为两地的更多文艺合作开一个好头,促进双方陶瓷艺术以及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多个领域方面的互动。

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5月8日上午,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市老汽车站举行。市委书记许爱民发来贺词,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博维,市政协主席査炳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力农,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夏修全,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林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玉玲,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汪立耕,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正大,副市长于秀明、方府春,市法院院长夏克勤,市检察院检察长徐胜平出席揭牌仪式。李放、马博维、査炳炎为陶瓷艺术研究院揭牌。来自北京、浙江、南昌等地的陶瓷艺术家也参加了揭牌仪式。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省文联、省美协均发来贺信。

许爱民在贺词中希望艺术研究院成为陶瓷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成为为全市艺术家服务的窗口,使之为促进景德镇文化繁荣,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马玉玲对艺术研究院的正式成立揭牌表示祝贺。她指出,景德镇老汽车站是我市一座有时代意义的老建筑,艺术研究院在汽车站旧楼的基础上重新修缮和利用,完整保留了这幢建筑风格,赋予了她新的历史使命,这对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对于弘扬历史文化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马玉玲表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陶瓷艺术美伦美奂。艺术研究院的成立,对于传承陶瓷传统技艺、弘扬陶瓷历史文化、提高陶瓷创作水平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希望艺术研究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陶瓷艺术家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下,努力弘扬陶瓷文化;团结全市陶瓷艺术工作者,培育锻炼出更多优秀人才;不断继承、创新陶瓷技艺,多出陶瓷艺术精品;立足本院,服务全市,面向省内外陶瓷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把研究院打造成一个陶瓷学习、研究、创作、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艺术家代表王锡良先生在现场致辞,夸赞了艺术研究院的“三好”:一是环境好;研究院的成员们有成就,有修养,此为二好;身为院长的冯林华先生为人宽厚,也是学艺术的,此为三好。

据了解,艺术研究院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原景德镇汽车站外观的基础上整修而成,占地5000平方米,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创作室,艺术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是我市最大的现代陶瓷艺术展厅。

艺术研究院将秉承“继承、创新、发展、展示、交流”的宗旨,保护、传承传统陶瓷技艺,创新、提高现代陶瓷艺术水平,弘扬景德镇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努力把陶瓷艺术研究院打造成艺术陶瓷人才培养基地、艺术交流平台和创作研发平台。艺术研究院将立足本院,服务全市,面向市内外、省内外陶瓷艺术工作者、爱好者,把陶瓷艺术研究院建成一个陶瓷艺术家创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一个开放的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大家庭。

佛奥集团-金意陶举行战略联盟签字仪式


佛奥集团-金意陶举行战略联盟签字仪式现场

7月12日,国内知名复合型房地产集团佛山奥园房地产与国内仿古砖知名品牌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在佛山奥园会所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战略联盟签字仪式。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正式携手强势房地产,形成牢固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

据悉,两家企业在签订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后,佛山奥园将利用金意陶强势企业媒体资源《瓷尚空间》、《风向中国》企业网站扩大佛奥集团在广大陶业精英人士中的影响,让更多陶业人士了解佛山奥园,喜欢佛山奥园。将佛奥房地产的特有影响进行广泛的渗透。而金意陶则利用佛奥园相关资源渠道开展针对性的产品宣传,并联手与佛山奥园开展丰富佛山奥园业主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加强金意陶的品牌传播与渗透。并借佛山全国拓展的步伐一同攻城掠地。

本次高调跨行业的签约活动金得到佛山陶瓷行业媒体,佛山日报,佛山电视台等的强烈关注,各主流媒体纷纷对金意陶携手佛山奥园战略举措予以充分报道。佛奥集团总裁董立豪,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乾等双方高层参加了本次签约仪式。

金意陶杯陶业七人制足球邀请赛抽签仪式举行


7月12日下午,由《陶瓷信息》组织,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全程赞助的“金意陶杯”陶业七人制足球邀请赛在金意陶思想馆举行抽签仪式。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雪芬、市场部经理刘应安,《陶瓷信息》主编王力,8支参赛球队的代表及媒体界的人士参加了抽签仪式。

仪式首先由金意陶陶瓷公司副总经理黄雪芬致辞,黄经理说举办本次比赛的目的是旨在活跃行业的气氛,为广大业内球迷朋友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用陶瓷行业人积极和热情来迎接即将到来的08年奥运会。《陶瓷信息》主编王力代表赛事组委会向大家通报了赛事的筹备情况。在随后举行的抽签仪式上,八支参赛球队被分为两个小组,小组前两名晋级决赛阶段的比赛。

金意陶杯陶业七人制足球邀请赛抽签仪式举行

据悉,本次比赛将在本月19日点燃战火。

附:金意陶杯”陶业七人制足球邀请赛小组分组情况

A新润成比特弗夫欧陶金意陶陶瓷

B大象广告楼兰陶瓷东鹏陶瓷升华陶瓷

组建南国连锁配送中心签约仪式在南庄举行


广东讯1月18日上午,由南国家居博览中心、华夏陶瓷博览城主办,品牌杂志社广东策划中心与智业联盟机构策划,旨在打造中国建材新型物流模式的“华夏陶瓷博览城(广州)南国连锁配送中心暨南国绿色家居博览中心招商新闻发布会”,已假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华夏陶瓷博览城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见彩照)。广州市天河区和南庄镇领导出席并致贺词。包括广州、佛山两市的建陶生产企业及房地产装修公司的销售总经理或代表,多家新闻单位记者等200余人应邀参加。

据介绍,南国家居位于天河北中央商务区和黄浦产业区之间的车陂路中段,属新商业中心的要塞,繁华、成熟的商业氛围使之成为广州地区首屈一指的家居建材集散地,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更让强大的物流配送功能傲视同群;显然,双方合作必将强化华夏陶博城作为产区型物流中心的强大辐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州销区的广大消费者需求。

南国家居博览中心王桂良总经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关于“南国”推出的房地产商、装修公司“联购”概念,是建立在“集团采购”基础上的更深层次推动房地产、建材行业的资源整合,实现房建行业利益最大化的采购模式。

会上,还进行了华夏陶瓷博览城与南国家居博览中心合作组建“华夏陶瓷博览城(广州)南国连锁配送中心”等协议的签约兼揭牌仪式。

目前,南国家居博览中心正组织广州(珠三角)地区的20家大型房地产商、100家品牌装修公司选择华夏陶瓷博览城或南国家居中心联合采购,预计年采购额高达30亿元以上。图一:华夏陶瓷博览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冼永恒(右)同南国家居博览中心总经理王桂良分别在《协议书》上庄重签名;图二:广州房地产公司、装饰公司代表交换签约联盟文本;图三:双方有关领导怀着喜悦的心情揭牌;图四:“华夏陶瓷博览城(广州)南国连锁配送中心”等四块挂牌依次亮相。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工艺纪录片《匠心冶陶》首发捐赠仪式举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工艺纪录片《匠心冶陶》首发捐赠仪式举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