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底印 > 导航 >

凝练西部元素 雕刻“丝路遗风” 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留“印”兰州

凝练西部元素 雕刻“丝路遗风” 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留“印”兰州

古代瓷器底印 古代瓷器字印 古代印坯成型瓷器

2021-03-31

古代瓷器底印。

11月28日上午,由国家艺术基金冠名支持,甘肃省文联、兰州广播电视台、甘肃省博物馆、北京东正泰和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兰州站展览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王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翟万益等27位国家著名书法纂刻艺术家的陶瓷印原创作品100方、陶瓷印视觉效果卷轴印屏100件、西部主题原始文化符号提存图版卷轴20件精彩亮相。

“丝路遗风”将走过西部七城市

“‘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是国家级的艺术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由渤海大学主办,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伟大号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西部主题艺术符号得到传扬;以广袤的黄土资源为材料的艺术作品创作构想得到展现,将丝绸之路遗存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结合当今西部地区发展的新面貌,镌刻“丝路遗风”的新篇章。

此次,篆刻家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以丝绸之路沿线的我国西部地区为创作主题,刊刻内容都是西部语词,在既有的个人篆刻风格基础上,分别以不同的灵感和技巧融入西部元素艺术符号,创作出了别开生面的带有强烈西部色彩的陶瓷印刻作品,在印学史上镌刻了浓重的一笔,为“一带一路”沿线艺术研究提供了范例。

在篆刻创作方面,作者们从西部原始岩画中提取凝练西部元素主题符号,通过“印化”直接用于篆刻创作,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印风体系;作者们还从西部古陶纹饰中提取凝练西部元素主题符号,通过“印化”直接用于篆刻创作,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印风体系,推进了“印外求印”的理论建构。

“‘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将先后在兰州、西宁、银川、乌海、太原、西安、乌鲁木齐等七个城市展出,亮相甘肃省博物馆的兰州站展览为此次巡展的首站。展览现场还举办了相关主题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并将印制展览作品集。

激发创作智慧契合西北文脉

本次“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项目自启动以来,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展会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王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翟万益、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崔志强等27名国家著名书法、纂刻艺术家参与,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翟万益为我省唯一参展的艺术家。

“对于陶瓷印来说,一般的制作都是先打出陶坯,印人先在陶坯上刻,刻好后放到电炉里去烧,在刻好的印面上不再做文章,只是在印钮上涂些釉土,美化一下。”翟万益告诉记者:“我感觉陶瓷印还是称陶印为好,不失其本真。对陶印的刻制,我在未切入之前,感到很神秘,去年专门到宜兴刻陶印陶器。没想到,刀子下去,感觉就来了。”

“由于我平常多进行大写意篆刻,在陶件上有如鱼得水的感觉。”他说:“在宜兴创作时每天产量达十五件之多,都不打稿子。刻印得打稿,小心翼翼,以防刻坏,速度慢多了,但还是比在石头上刻省力方便得多。这其中最最重要的还是艺术水平,比如让吴昌硕刻陶印,一出手仍然是大家风范,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所以艺术功力的高下是决定陶印水平高下的绝对因素。”

“此次应邀参加活动的全国27位当代篆刻家,每位印人都有自己的艺术理念,多年来都在自己确定的艺术方向上努力,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全国前沿性的作者。这次大家都想给展览赋予新的内涵,不仅要从内容上和西北契合,还要能倾力表现出西北的艺术元素,于是都从陶罐、岩画、青铜器、秦汉印章进行了不少的提炼加工,彰显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此外,参展作者的艺术面孔仍然保持了以往的惯性,大写意风格十分明显,这也切合了西北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在艺术深层与展出大环境非常适应。”

一个凝聚国家级篆刻家心血的“特展”

“‘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项目主持人是渤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国成教授。项目内容包括经征稿和邀请的27名当代著名篆刻家创作的陶瓷印原创作品100方、陶瓷印视觉效果卷轴印屏100件、西部主题原始文化符号提存图版卷轴20件。

“这是一个特别的展览,不同于一般的联展,也不同于普通的专题展览。”陈国成告诉记者:“它的最初想法诞生于2015年夏天,渤海大学艺术学院篆刻团队到甘肃庆阳实地考察,扑面而来的漫天遍野的黄土,一下子震撼了长期生活在东部地带的学者们。他们高呼,他们狂奔,他们流泪。于是,他们决定以西部为内容的主题创作,献给西部的乡亲们。”

2017年,第一批成果《西风烈》诞生,大批代表西部的艺术符号被开发出来。同时,获批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于是,第二批成果《丝路遗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得到了诸多国家级一流篆刻大家的鼎力支持,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纷纷投入到西部主题的创作之中。

“这次展出的100方原印和147件印屏,是大家共同创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陈国成说:“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央西部计划伟大构想指引下,篆刻家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以丝绸之路沿线的我国西部地区为创作主题,在既有的个人篆刻风格基础上,分别以不同的灵感和技巧融入西部元素艺术符号,创作出了别开生面的带有强烈西部色彩的陶瓷印刻作品,在印学史上镌刻了浓重的一笔,为‘一带一路’沿线艺术研究提供了范例。”

挖掘西部文化让黄土成为“黄金”

据了解,此次参加活动的作者们首先从西部原始岩画中提取了篆刻语言符号。岩画散布于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于各大洲70多个国家、150多个地区,其数量达到5000万个,构成了庞大的艺术资源宝库,其蕴含的文化符号数不胜数,得到开发和利用的文化符号却极其有限。作者从西部原始岩画中提取凝练西部元素主题符号,通过“印化”直接用于篆刻创作,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印风体系,推进了“印外求印”的理论建构。

同时,他们还从7000年前古陶纹饰中提取了篆刻语言符号。西部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古陶器物,其纹饰丰富多彩,留存下来众多原始文化痕迹,皆以艺术符号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简约、真率、质朴、直接。此次,作者们将古陶中既有的文化元素符号整合,运用到篆刻创作中,无疑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楷模作用。

漫步在展厅之中,古陶器物上许多原始艺术遗存都映入眼帘,网纹、鱼纹、锯齿纹、乳钉纹、折曲纹、水波纹、云纹、蛇曲纹等图案,变得优雅、亲切,还有人形符号、举臂符号、日形符号、栅栏符号、绞丝符号、四角星符号、窑洞符号等多种符号,都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我们艺术家到西部来责无旁贷,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西部、开发西部,用我们的铁笔雕刻西部。”陈国成教授说。“西部珍贵的岩画、古陶备受世界瞩目,不能仅仅是陈列在那里,而是要深入挖掘其艺术元素、文化符号,然后再回馈给西部人民。我们以黄土为材料制作这些篆刻作品,让黄土成为‘黄金’,这意义十分重大。”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艺非凡”大师作品展


“陶艺非凡”大师作品展

2010年是世博年,在这举国欢迎世博盛会的日子里,华宝楼再度联袂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于1月16日-1月24日隆重举行第二届“陶艺非凡”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大师作品展。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是一所从事陈设艺术陶瓷和实用艺术陶瓷创作设计及工艺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技术实力雄厚,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5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十人。在国家级和江西省省级大师中享受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名。

此次展览是首届“陶艺非凡”大师作品展的扩容和延续。此次参展的除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大师(上海)工作室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宁勤征;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涂翼报、刘伟、朱正荣、王淑凝之外,还着重推出2009年荣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王卫平、周鹏、徐硕、余宾近年来倾心创作的力作。

历年来,创作设计的艺术陶瓷作品,获国家、省、市各类奖项近200项,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重点艺术院馆收藏,有不少作品成为党、国家及省、部的重要外交礼品。

首届草原风陶瓷艺术新设计作品展


陶艺:火与土的舞蹈

5月11日,由内蒙古陶瓷艺术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陶瓷艺术研究所承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协办的“首届草原风陶瓷艺术新设计作品展”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开幕,展览为期3天。

本次展览的创作者分别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学院陶瓷专业的广大师生和内蒙古陶瓷艺术学会、民族陶艺研究所的成员们。此次共展出陶艺作品98套100多件,作品风格各异,包括现代陶艺和民族传统陶艺。这些作品有的传承传统文化,有的讲述现代陶艺语言,无不工艺精湛,构思巧妙。

这些充满民族文化元素的陶艺艺术创作填补了区内同类艺术品的空白。它们使水火与泥土相互交融,情感与意志充分表达,焕发新的生机。

举办这次陶瓷艺术展览,对于促进我区发展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创作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次参展作品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以草原文化为背景,创作充满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陶瓷作品,目的是丰富和繁荣我区的民族特色艺术,为自治区民族工艺品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学院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


“四年的耕耘,园丁们播下的种子,生根了;四年的呵护,园丁们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四年的期盼,园丁们播下的种子,开花了;四年的轮回,园丁们播下的种子,结果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何炳钦为2011年本科优秀作品毕业展题序。这是一分寄语,更是一分希望,一群走出高校走向社会的青年总结自己的时候到了,放飞梦想的时候到了。

作品:四年故事的延伸

走过蜿蜒小道,越过阶梯,记者来到了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优秀作品展厅。展厅里偏中间位置,几个人热闹地围着,打细一看,原来是摄影师正忙着为作品梳理打扮,发掘它的美。在镁光灯下,一套简单剔透的作品映人眼帘,作品名为《依眷》,共六个杯子组成,杯身为黑白相间的竖纹路,每两个杯子为一组,配有托盘,以黑白横条纹饰之,不禁浮想,作品似乎为6人寝室而做,象征着四年求学生涯互相依傍着,平静而又融洽。站在一旁的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副教授刘颖睿介绍道,展厅里作品各异,造型独特,画面也有特殊意义,作品数量约40套,每套作品的数量不一,5至10个组合居多,有《依眷》、《燃烧的痕迹》……作品以静寓动矜持地悄然静处,展示着,与观者默默交流,这是设计者对4年生活故事的延伸,我们看到了青春的活力、跳跃的思维、充满创意的想像力,以及初生牛犊的稚嫩和勇敢的实践探索精神。作品中饱含了作者喜悦、哀愁、兴奋、悲伤等的真情实感。

经了解,今年优秀作品展共设3个展厅,分别以雕塑、艺术瓷、日用瓷、陶瓷配饰等为主,总计107件,这些都是经过筛选后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起初共收到作品约1000件,学院专门设立学术委员会,由校领导及专家统一评审,按专业20%-25%标准挑选作品。

创新:是此次毕业展的主旋律

2011届陶设专业袁艺的毕业作品获得了优秀奖,是—套现代咖啡具,名为《憩鸟》,共7头六杯—壶。她告诉记者,这套作品从构思到着手设计,最后定稿,老师也是多次指导,经过了反复的试验。整个作品无论是壶还是杯子都是以鸟的形体为基准,作品异于传统造型,在制作上与拉坯师傅—起经过艰苦的努力,尝试了许多新方法和材料,反复试烧,终获成功。整套毕业作品耗费精力、物力比较大,到完工花了近6个月,共耗资金2000多元。

问及为什么想到设计一套咖啡具,她觉得目前市场上咖啡具、茶具造型都很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加上日用瓷设计方面相对落后,在这方面着手,既紧跟市场又比较容易脱颖而出。果然,作品不仅获了奖,还有幸被学校收藏,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肯定,让我们走向社会又多一分自信与勇气。

谈起这次毕业作品展,刘颖睿副教授挺了挺腰杆,他认为,学院把今年的毕业生作品设计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首先从资金上给予了有力的保障,仅为优秀作品发放奖金一项就投入了约8万元,既有评奖又有较高的奖金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激情;工作部署的早,抓得实,对指导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明显增强。从今年毕业展作品整体质量上看,相比往年要好,无论从创意还是材料工艺上,都有新的发展。

发展:这是荣誉,更是平台

像袁艺这样想法的学生很多。作品被永久收藏,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个宽广的平台,为他们展示才艺提供了通道。“今年首届毕业作品展就吸引了雕塑瓷厂创意园的客户,当他们听说学院有展,都马不停蹄地赶来搜罗。”负责该作品展的教学助理杨超说。

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陈丽萍认为,举办毕业展是该院义务教育的长期工作之一,学生作品的呈现既是教学实践体现也是学术考核标准,为学弟学妹营造了学术氛围起到了引导作用。在展览中获优秀作品奖对学生是荣誉,对老师教学也是肯定,学院会继续保持,甚至扩大规模,使老师和学生共同投入,调动彼此积极性,让作品质量不断地提升,扩大影响面,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另外,学院还是一个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展示能力的平台,学院正在尝试与政府、社会团体及企业接洽,毋须闭门造车,充分发挥学生优势,通过学校达成项目,促成产、学、研一条龙发展。不久前广西某企业搞主题创作就与学院合作,借用学院的设计人才优势为他们提供素材,实现了企业与学院的双赢。

艺术大师作品展亮相上海


2015年12月3日,由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晓峰(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收藏家俱乐部主办,上海贤堂承办的“匠心臻品•上海闲堂艺术大师作品展”在上海闲堂开幕,景德镇窑火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两千余年,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艺术大师近百余件传统与当代艺术精品,其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美艳脱俗”的“结晶斗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空山新雨后”的古意和“人在丹青水墨间”的才情;俞军“色釉窑变”的激情和“婴戏”的活力,更有“7501”毛泽东主席专用瓷,写照国粹“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的御窑风范。展品工艺制作精良,代表工艺最高水准。

展览除了巨制惊鸿的作品之外,赖德全大师还挥毫泼墨,接受了的众多瓷器收藏家和爱好者的现场定制,为藏家、投资者带来了具有高性价比的投资收藏机会,使得上海闲堂,这个充满禅茶一味的灵性空间洋溢着意造清供,修身养性,直追贤达情趣的浓烈氛围。

古雅彩中“印”的艺术


古雅彩,“诗、书、画、印、色”缺一不可,构成了其文人画意境的完美表达。印虽小,可说是文人画精髓所在。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古雅彩中的印源于文人画,要求雅阁,讲究颇多,看似随意而画,但其中位置关系、形状大小、文字内容,都是经一番推敲而定,含义精深,意趣盎然,一方小印,如画龙点睛之笔,使作品意境得以升华。

俗话说:“画比龙印点睛”,“印虽小,可压千斤”,印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装饰方式,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蕴育的精华,也是完成一幅国画作品最后一道工序,所以提到国画,就不得不提到印章艺术。印章在秦汉时期,是一种证信之物,是明守信约的标志。到了隋唐之后,将印章盖于名画上,起到对鉴赏结构的认定和富有责任。自元代,画家将印章引入绘画之中,印章开始具备艺术价值,为中国画徒增无限雅意。

探究古雅彩作品中印的艺术,还得从其文人画意趣说起。

陶瓷艺术发展,在上世纪前叶有了重大变革,继程门父子等人创浅绛彩瓷,首次尝试在瓷器上表现文人画意趣之后,珠山八友等名家在继承我国优秀陶瓷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民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营养,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瓷艺创作,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像一股清泉,一泄而下,不可遏止,让文人画意趣成为陶瓷艺术的审美主流。

上世纪80年代,文人画与瓷画的联姻,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程元璋先生专研十余载,集毕生之所学,首创古雅彩,一经问世,便引起业界极大轰动,古雅彩古色、古香、古风、古韵、古意、古趣,格调高雅、美观大方,有着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它庄重朴实,设色独到,接近自然,而又超越自然,色彩丰富,艳儿不俗。采用粉彩和新彩工艺,多次上色烧成,终在瓷上完美展现了文人画意境,迈出了当代陶艺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文人画意趣,是古雅彩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其在创作手法上,大胆融入文人画特色,融“诗、书、画、印、色”为一体,构成中又各有所用,缺一不可,因此,印,同样是古雅彩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无印,则”失雅“,失雅则无法称其为古雅彩。

古雅彩上的印,源于文人画,因此规矩韵味,也是极为讲究。按印文的内容分,大致有姓名印、字印、别号印、斋馆印。书简印。吉语印。闲文印及肖形印等。按印章的整体形态分,大致有字幕套印、带勾印、二面印、五面六面印、连珠印、花押印等。按印面形状分,则以正方形为主,也有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及不规则形。画面上的印章,主要有名字印、闲文印、别号印、斋馆印、和肖形印。别有压角印、起首印和边印。则是依在画面的位置而取名。

总的说来,古雅彩作品中,名章与闲章搭配使用,形式不同。功能亦不同。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写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画章的文字,如署名下空白多,就花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画在字迹作用。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的太拢。应以画面协调,美观为主。而闲章,则在形式上较为自由,内容十分广泛,且丰富了画面,意趣盎然,或自拟诗句,或撷取格言、警句于闲章,以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与国画中的刻章活印不同,瓷器有本身材质特点,古雅彩的印多以画而成,但在画面效果及艺术雅趣上,最求与文人画异曲同工之妙。印,被视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浓缩,这就是要求创作者必须有极深的书法功底。程元璋先生自幼练习书法,在画印上,同样下足功夫,这才有了其才古雅彩创作中对印的娴熟掌握。逼着自幼随父程元璋学艺,其对书法、印的要求同样严格至极,在漫长学艺过程中,也是日复一日临摹苦练,略有小成。印章在古雅彩的作用,用“妙”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从最初的构图完整到瓷此后的画龙点睛,印章举重若轻,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印章的使用,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书生气,使古雅彩意境中的雅更有韵味。古雅彩中,鸭掌总是和诗、书、画高度统一,合为一体,形成艺术的整体。因此,欣赏古雅彩中的印,仅仅从形态上去解读远远不够。国画讲究“气”。古雅彩同样如此,谢赫六法中,第一就是提到“气韵生动”,是指作品中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节,显得富有生气。古雅彩作品中印的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丰富,也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提炼,而是契合画面意境,上升到作品气韵层面的高度契合。

举作品《山居图》为例,这件作品中,诗文钱的抬头章为方形,内有“山河颂”三字,章位置略高于诗文,这符合人民的阅读习惯,也避免了诗文与印章过于整齐而显得呆板。落款后有姓章及“印”章。如果号章过于整齐而显得呆板。落款后有姓章及“印”章。如果号章跟在落款左侧,那么则会显得过于拥挤,因此,将号章摆在画面左下角,这样既保证了整个画面的均称,又可起压角之作用。在作品《闲居图》中,号章的位置,依据构图需要,放在画面右边偏上,树枝上方的位置,这样既保证了画面水面布局的完整通透,又保证了作用印章的呼应,整件作品的构图也更加完整,同样是号章,但不是同作品,位置不同,所呈现的感觉与作用,也不尽相同。(程晓谦/文)

走进世园会当代国际陶瓷玻璃作品展


古老陶艺焕发现代魅力

“原以为陶瓷艺术品都是古代花瓶什么的,今天看了这个展览,才知道瓷器、陶器这些古老的艺术,也很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想法。”昨日,参观了世园会当代国际陶瓷玻璃作品展的河南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

原来在长安塔里除了十大国宝隆重展出,还有一批当代国际陶瓷玻璃艺术品正在展出,充分让广大游客领略陶瓷玻璃这门古老的艺术的现代表达。“中国是陶瓷的王国,早在约一万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距离世园会会址不远的半坡遗址,就以仰韶文化的彩陶著称。

精美的瓷器吸引着众多游客参观学习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经制造出精美的瓷器。中国是世界上陶瓷出口最早的国家。英文中国的china,据说也是因为瓷命名的。玻璃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因为中国人对瓷器的偏爱,玻璃未能充分发展,以至于近代,西洋玻璃器皿反倒成了中国皇家才能使用的奢侈品。”展出负责人世园会筹备办创意公司总经理王天兵介绍。

本次当代国际陶瓷玻璃作品展汇集了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匈牙利、荷兰等国家、地区的大师作品,共计20余件,集中在长安塔第3层及第5层展出。记者昨天在长安塔展览现场看到,形态各异、风格各异的陶瓷玻璃艺术品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游客们不仅从中领略当代陶瓷玻璃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可以体会陶瓷玻璃艺术的源远流长。一个来自台湾地区的陶瓷作品《行远》,作品似高山大岭,又如一巨足,而其腰部又有阶梯,仿佛让人想到登高的步履、路途的遥远。“看到这个作品,让人感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翻越崇山峻岭,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哲理。”一位注视了这件展品很久的游客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每件作品都配了一座乌木底座,底座造型奇特,木材肌理丰富,耐人寻味,与陶瓷质地相反相成。“这些乌木在被打捞前,都埋藏在湖南和云南交界一带的河床下达千年之久,因为长安塔大展,他们才被选中,并由专人负责运到世园会。游客在欣赏这些陶瓷玻璃作品的同时,这些品质不凡的乌木也值得品味。”王天兵介绍。

工艺慈善班学生作品展受关注


讯:他们的求学,得到了慈善项目的资助,他们一年多来的努力,已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认可。为了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学校近日为他们特意举办了一场作品展,他们就是景德镇第一中专陶瓷工艺慈善班的学子。2011年9月,江西省助孤、助贫职业技能教育慈善项目落户景德镇第一中专,45名孤儿和贫困学生在此接受了陶瓷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为展示这批“慈善班”学员的学习成果,第一中专邀请了市教育局,陶瓷工业园区等园区近30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观了2013年迎春陶瓷工艺慈善班学生陶瓷作品展,现场观看了学员的实践技能操作。

陶瓷工艺慈善班学生作品受到肯定

景德镇第一中专是景德镇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983年由一所普通完中改办职业教育,200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学校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开办陶瓷工艺、陶瓷美术专业,两专业先后成为重点建设和省精品专业,办学30年来成绩显著,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景德镇第一中专迎来了2011级陶瓷工艺班学生陶瓷作品展,此次展览共展出慈善班学生拉坯、利坯、捏雕、青花装饰、釉上新彩装饰和粉彩设色6个工种200余件陶瓷作品和部分产学研训陶瓷产品,旨在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制瓷技艺,展示2011年江西省助孤、助贫职业技能教育慈善项目落实成果,接受企业领导检验,满足陶瓷企业用工需求,为慈善班学生下学期顶岗实习就业作准备。

当天上午,受邀观展人员在第一中专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进学校实践车间,在这里,捏雕、拉坯、利坯、彩绘等各工序的学生正在认真创作着。参观人员不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要像画国画一样,青花料不要太干……”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陶瓷职业技术中专(第一中专前身),从事多年陶艺工作的洪小强在观看过程中不时地指点学生一些绘画技巧。

在学校展厅内,学生的作品琳琅满目。在欣赏了学生们的作品后,御窑——华弘陶瓷制作基地行政总监洪小明表示,虽然学生创作的作品稍显稚嫩,装饰技法有些生涩,但他们对陶瓷创作的兴致却很高,对陶瓷充满了热爱。在洪小明看来,这些学生的整体水平很不错,相信到企业经过短期培训后就能够上岗。

办作品展是为了更好地对接企业

今年17岁的文景亮是陶瓷工艺慈善班的学生之一,去年瓷博会期间,他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瓷博会现场为中外来宾表演了自己娴熟的拉坯技艺。当天,文景亮又一次向前来参观作品展的企业家们展示了自己的拉坯手艺。

文景亮说,虽然在外人看来,拉坯每天和瓷土打交道,又脏又累,但是他却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第一中专工会主席童忠友介绍,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和熏陶,工艺班学生初步掌握了制瓷和陶瓷装饰等技能手法,实现了对陶瓷从了解不多到热爱,从被动接受陶瓷知识到主动钻研制瓷技能的转变。

谈及此次邀请教育局和企业界人士参观学生作品展的初衷,第一中专负责人说:“邀请陶瓷工业园区企业到现场进行指导,就是希望让陶瓷企业现场检验这批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企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技能,以便他们今年走向社会后能顺畅地与企业‘接轨’。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能促成职业教育与陶瓷企业真正的教产合作,达到校企合作,定向培育,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地砖里面为什么会有黑印?


地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于大家来说都陌生吧,为了家庭的装修美观,很多人会选择地面铺地砖。但是我们每天出出入入,走来走去的,地砖也肯定很容易脏。小编看到很多人在网上提问说:“地砖里面有黑印怎么办”,的确地砖上有黑印是比较难处理的,那么地砖里面为什么会有黑印呢?想必想知道原因的朋友有很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一、地砖里面为什么会有黑印?

一般的黑印用家里的洗洁精或者肥皂水洗洗就好了,而且可以洗的很干净,或者用点白醋和盐水,大约7分水2分白醋1分盐,沾着抹布擦,那就行了。要是不行的话可以试一下油烟去污净之类的擦拭,强碱性质的去污液,应该有效果。

地砖清洁方法:

1、瓷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清洗。

2、用肥皂加少许氨水与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瓷砖可使瓷砖更有光泽。

3、抛光砖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4、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试可修复。

5、砖与砖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6、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污染物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钾溶液。

7、墨水、水泥等污染物使用盐酸、硝酸等稀溶液。

8、油漆、涂料等污染物使用专用清洁剂。

9、火柴梗、纸张燃烧后留下的印记可以用废旧牙刷沾少量稀释后的草酸溶液。

那么地砖里面为什么会有黑印?的相关知识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借鉴,小编祝大家生活愉快。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凝练西部元素 雕刻“丝路遗风” 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留“印”兰州》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凝练西部元素 雕刻“丝路遗风” 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留“印”兰州》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底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