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瓷片 > 导航 >

郑州一市民18年收藏20万枚古陶瓷片 市值超百万

郑州一市民18年收藏20万枚古陶瓷片 市值超百万

瓷砖瓷片 超晶石瓷砖 陶意瓷砖

2021-04-01

瓷砖瓷片。

汉代的作料盒

出土东汉时期的老母鸡抱小鸡,可谓栩栩如生。

汉代的化妆盒貌似蒸笼

有人戏言:任兴琪收藏的不是瓷片,是金条。

18年的淘宝生涯,让他收藏近20万枚古陶瓷片。可别小看这东西,据专家研究断言,这里云集国内各大窑口标本达200余处。就其商业价值来讲,每枚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就其学术价值来讲,有着不寻常的标本意义。其实,这些只是收藏者宝库中的冰山一角。

汉代的调料盒、化妆盒,唐代的白瓷,北宋的黄釉执壶……这些曾经的古品不仅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还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

牛人

千件陶瓷打造我省民间瓷器标本

“这是秦砖,那是汉瓦,这些瓷片分门别类地涵盖了历代国内200余处窑口的标本……”11月6日上午,位于郑州市长江西路与三环路交汇处的一个三层小楼内,来自省内的几位考古专家对此赞不绝口。

展厅内陈列着近千件陶瓷艺术品:彩陶、古瓷、秦砖、汉瓦、封泥等等,历史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

借用一位专家的话说:这里就是一部近乎完整的古陶瓷文明史。而创造这个“文明史”的是郑州市市民任兴琪……

“变个人秘藏之宝为社会共有之物、开创民间瓷器及各窑口标本事业的新途径和体例,并最大意义上发现与实现中华古陶文明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兴琪的自我定位。

惊叹

一枚青花瓷片价值上千元

走进这个标本中心,首先接触的是用玻璃框陈列的一枚枚碎瓷片,在外行人眼里,这些碎瓷片可能是一文不值,事实上,这是宝贝。从商代的陶片,再到汉代的彩陶……任兴琪的讲解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

“这是元代的青花瓷……”任兴琪介绍,青花瓷近年来一直是收藏界的大热门,一片很普通的鸡蛋大小的元代青花瓷片市场估价也得上千元。据了解,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这足以说明元代青花瓷的珍贵程度。

“我这青花瓷瓷片不多,仅有两箩筐……”这么值钱的“东东”,在任兴琪这里,用箩筐计算,不能不让人惊叹。除这些比较珍贵的瓷片标本外,任兴琪共收藏古瓷片近20万枚,有人戏言:任兴琪收藏的不是瓷片,是金条。

由于古瓷片近年来交易较为活跃,市场上也有人将新瓷打碎后经人工处理当作古瓷片出售,对此,任兴琪提醒,买古瓷片者要慎防造假者的心理战术,最好能请有经验的收藏人士把关。

感受

18年收藏之路有点苦

谈起他的收藏史,那得从18年前说起。

1991年4月,任兴琪看到电视上报道我国瓷器等文物流失海外的消息后,他突发奇想,何不从民间收集瓷器,不让更多的中原古陶瓷流失,尽自己微薄之力。

之后,任兴琪便爱上了“淘宝”之路,一发不可收拾。每到节假日,他和朋友开着那辆老爷车就上路了,这样一干就是十多年,淘遍了河南及周边各个省市的古玩市场。

伴随任兴琪兴趣的增长,另一个问题困扰着他:资金从哪里来?眼看着家中所有的收入换来了旧盆子破瓦罐,任兴琪犯了愁。好在妻子没有埋怨,还答应为丈夫分担忧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妻子下海经商,开办一家企业,当时正赶上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上奇缺,妻子捞上个人事业上的第一桶金,同时,也给任兴琪注入了勇气和活力。

愿望

将来举办标本展览

每每淘宝遇到自己喜欢的陶片,任兴琪便会兴奋得整夜睡不着。他拿着放大镜欣赏着,爱不释手,然后查资料,请专家鉴定,最后,干脆试探着学修补陶瓷这一行当。随着陶器标本的越积越多,任兴琪开始发了愁,如何打理?

2007年,一个大胆的想法让任兴琪付诸实施——开办一个民间瓷器标本中心……

一年后,任兴琪便雄心勃勃的开始了。但真正地梳理瓷器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查资料、咨询专家,一直到修补各年代陶瓷标本。今年年初,他的标本中心终于有了雏形。对于其瓷器标本中心来讲,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虽说没有开放,可这里每年都会接待慕名而来的一些学者和专家。

任兴琪说他想打造中原瓷器标本中心,不想再让河南陶瓷文物、文化流失。“下个月,我准备举办一个标本展,同时我也希望这里能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一个交流、探索、学习的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让更多的文物能保存下来。”任兴琪说。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乌鲁木齐一市民收藏宋朝瓷枕头 价值八万


有收藏小人书、钱币的,有收藏书画、玉石的……可您听说过收藏枕头的吗?

日前,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市北园春附近的黄北湖先生说,自家收藏的枕头是瓷器的。

据了解,今年40多岁的黄北湖是内地来疆的生意人,同时也是一个瓷器收藏爱好者。在收藏的所有瓷器藏品中,这件白底黑花呈腰圆形、枕面前低后高的瓷枕头,因渊源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黄北湖最心爱的宝贝之一。

“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如果枕头不舒服,睡眠就不怎么好。”黄北湖说,前几年他换了一个新枕头,因为枕头过高导致落枕,他突然想到,现在生产技术如此发达,枕头都不尽如人意,那古人的枕头又是什么样呢?

黄北湖查阅资料了解到,古人的枕头,材质非常多,有陶瓷的、玉器的、石头的,最有特色的应该是警枕——就是截一段木头做枕头,这应该是最方便的方式。如今很多枕头成为古董古玩,身价倍增,被藏者追捧。得知这些,这让一向喜欢收藏的黄北湖有了收藏一件瓷枕头的念头。通过了解黄北湖发现,古代的枕头也很讲究品牌。“就像我们现代人买东西总喜欢认个牌子,瓷器里,磁州窑、定州窑都是瓷枕里的知名品牌”。

2008年黄北湖在河北保定古玩市场遇到这个宋代磁州窑烧制的枕头,并花了3.5万元买了回来。“在古代瓷器是地位的象征,品牌瓷器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用,普通人还是用普通枕头。”黄北湖笑说,刚买回来时,他想找找贵族的感觉试枕了一下,结果感觉很不舒服,后就当藏品收藏、把玩了。

“这个枕头全名叫宋磁州窑白底黑花卉纹枕,根据当前同类藏品的相关拍卖行情及市场成交情况,目前这样一个瓷枕的市场估价在8万元人民币左右。”5月5日,我家有宝俱乐部特邀瓷器专家乔木上手鉴定藏品后,给出鉴定结果。

专家介绍说,瓷枕在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有资料显示,中国人睡瓷枕的历史是从隋代开始的,唐代开始流行,宋代就特别流行,当时瓷枕遍及大江南北。

历史回顾:古代枕头有保健镇宅等功能

据相关研究人员考证,古代的枕头比现在的功能多一些,兼具保健、嫁妆、镇宅、陪葬等功能。

“现在很少有人在送嫁的时候送枕头了,但在二三十年前,大部分人还送枕套,岁数大的人都知道这段历史,为什么呢?这就跟我们的陪嫁文化有关。”我家有宝俱乐部特邀瓷器专家乔木介绍说,现在的枕头还残存着一些古代枕头的功能,保健是第一位的,而瓷枕一般为镇宅而使用,这在《唐书·五行志》里有记载。

乔木介绍说,陪葬的功能不用说了,建国以后大量的出土报告中都有说明,尤其是宋墓。宋墓里出土的瓷枕非常多,这让很多人认为瓷枕就是为死人订烧的,作为陪葬所用。但知名收藏家马未却不这么认为,他在一篇相关文章中表示,因为出土的宋枕,很多上面都有文字,你不能判断它是为死人写的还是为活人写的,但是有的文字你可以看出它是为活人写的,比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就是说,人多的时候少说话,没事的时候早回家,那么这枕头显然不是给死人枕的。

此外,古代枕头还具有一定警醒作用。因枕头与人关系密切,要睡觉难免先看一眼枕头。宋代的工匠们就利用了这一眼,在枕面上写上诸如“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等通俗的格言。

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宋人的生活,体现了宋人身心放松、与世无争的心态。

海口一市民酷爱毛主席像章


历时七年收藏万枚

他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没有经历那个火红的年代,但心中却有一份特殊的红色情结。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怀念和对红色藏品的爱好,7年来他痴心于穿越心灵的红色收藏收集毛主席像章,至今藏品已达万枚。这位红色收藏爱好者便是海口市民符宁。

7年收藏万枚毛主席像章

前日,记者来到符先生家,他正在整理像章。茶几上摆满了毛主席像章。符先生说,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加起来已有1万枚。

“收藏毛主席像章,源于我心中的这份红色情结。”符先生说,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老家翻出几枚红色的毛主席像章,顿时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怀念,自己开始了红色收藏之旅,最早的1枚为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制造的像章。

最贵一枚花了300多元

毛主席像章存世量很大,目前大多数像章的价格都较低,许多普通像章品种仅卖几块钱一枚,一些精品卖上百元,极少数精品单章或大套章卖上千元乃至上万元。在符先生的藏品中,便宜的有花几块钱买的,最贵的一枚花了300多元。

几年来,他一有空,便奔波于收藏市场,研究、交流毛主席像章等各种红色藏品。每周日早上,他都会挤时间去海口东湖“古董一条街”转转,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毛主席像章,如果有自己尚未收集到的款式,便立刻买下来。“现在每天下班后都会在网上淘宝,寻找毛主席像章,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显然,每一枚像章都融入了他的心血。

符先生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喜欢上红色收藏后,自己省吃俭用,几乎每个月都要拿出一半工资购买像章,至今已花了6万元,“尽管现在毛主席像章价格不断上涨,但我买的这些毛主席像章,给多少钱我也不会卖,我要坚持收藏下去,这么多年来,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我很满足。”

希望办一次红色藏品展览

在收藏过程中,符先生不断了解有关毛主席像章的知识,“毛主席像章的设计制作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集绘画、书法、篆刻、陶艺、雕塑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所以收藏也是一门学问。”

说起毛主席像章,符先生滔滔不绝,“毛主席像章的种类、材料、款式、形状、大小等繁多。”他的藏品中,小的只有几毫米绿豆般大小,大的直径有五六十厘米;而材料方面有铝、铜、银、铁等金属和竹、贝壳、塑料、纸、布、陶瓷等非金属;形状也丰富多彩,除以圆形为主外,还有五角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等不同形状;在像章上出现最多的是毛主席手写草书,如“为人民服务”、“全民皆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背景除了肖像、文字外,还有太阳、红旗、斧头等,具有时代象征意义。

符先生还收藏有海南地区制造的毛主席像章100多枚,其中有2枚珍品。其中1枚是1968年4月7日海南行政区革委会成立的纪念章,正面以毛主席头像为主;另1枚在毛主席头像下面有五指山形状和“五指山”3个字,特别少见。“每一枚像章都是时代的印记,有着特殊的意义。”符先生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机会举办一次展览,让大家重温红色历史。

西安一市民收藏400多件太师少保瓷器


(记者赵媛)形状各异的瓷器,却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瓷器上绘制的图案都是狮子,从茶壶到碗,到茶杯,再到水盂,几百件瓷器,不管是文房用具还是生活用具,上面的那只栩栩如生的狮子都是最惹人眼的。这就是西安市民吴宏勃花了十几年时间收藏的心头爱—太师少保。

太师少保’是这种瓷器的名字,这种瓷器上面只饰狮纹,因为狮子有瑞兽之誉,在中国的文化中,有‘龙生九子,狮居第五’的传说,所以上面多会绘制一大狮子一小狮子,谐称‘太师少师’或‘太师少保’。有黑狮子、黄狮子、红狮子和蓝狮子,其中黑、黄比较少见,现在最常见的多是红狮子。再加上在古代这种瓷器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所以也就得到了‘太师少保’这个官名为名。”吴宏勃介绍说,“太师少保”出现在清光绪年间,民国时期是顶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就慢慢不再生产了,自己十几年只喜欢“太师少保”,虽然在瓷器收藏中,“太师少保”算很低端的,很多人都看不上,但是这些狮子吉祥的寓意却让自己着迷。近十年来,他把心思和积蓄都花在了“太师少保”上,收藏了大概有400多件,就是希望把吉祥如意留在身边。

国内紫砂店超万家收藏爱好者逾百万


每天,在上海市闸北区大宁国际茶城,壶商胡建新都要向许多紫砂壶爱好者介绍紫砂制作和紫砂文化,作为一名宜兴籍紫砂销售人员,他在上海经营紫砂壶已有十几年。像胡建新这样的紫砂壶商,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见到。10月12日从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获悉,分布在全国的紫砂门店已有1万多家,销售人员近5万人。

在北京马连道茶城、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在哈尔滨恒信茶城等地,宜兴紫砂壶都受到了紫砂爱好者和藏家的热捧。在北京马连道茶城经营紫砂批发零售十多年的潘美军,从小生长在紫砂发源地丁蜀镇蜀山,由于对紫砂壶艺术非常熟稔,他销售的产品市场不断扩大。据介绍,广州、北京和上海的紫砂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大部分的紫砂爱好者都具有一定的看壶经验,在乎性价比和原产地的进货渠道,讲究物有所值。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国收藏紫砂的爱好者已经达到了100多万人。紫砂壶的拍卖与交易,正在快速升温。近日,宜兴紫砂工艺厂成为国家首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消息发布后,广大壶商传播紫砂文化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一收藏爱好者 5年收藏上千个陶瓷酒瓶


7月20日,在新花鸟市场认识冯新桂时,他收藏的陶瓷酒瓶引起了记者的采访欲望。先后两次采访,在四个小时的长谈中记者发现,这名来自钦州的民间收藏爱好者,从2003年至今,共收藏上千个各种造型的陶瓷酒瓶。谈到这些藏品,冯新桂说,通过收藏这些具有艺术价值的陶瓷酒瓶,他的心情无比快乐。

陶瓷瓶成家中宝贝

当天上午9时许,走进金牛桥路冯新桂的家,映入记者眼帘的都是收藏品,除了各种陶瓷酒瓶,还有字画、铜钱、瓷器等。原来,那都是他在收藏酒瓶之前喜欢的藏品。

冯新桂称,2003年以前,他一直在钦州玩收藏,当时并没注意到陶瓷制作的酒瓶子。有一天,他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北京、上海、武汉有人收藏陶瓷制作的酒瓶子,这个藏品具有收藏潜力。看了这则新闻,冯新桂开始注意这方面的收藏了。

刚开始,冯新桂都是到酒店里向人家收购,后来觉得单与酒店联系收不到比较特别的酒瓶子,于是开始跟一些酒厂联系。“几乎每周都会跟他们联系一两次,他们如果推出新样式的酒瓶,就会通知我注意收藏。”冯新桂说,只要觉得很特别的酒瓶,他都会收购回来,特别是一些仿青花瓷制作的酒瓶子。

广西生产的陶瓷酒瓶也是冯新桂喜欢的藏品,在他家中,就摆着几个以广西东兰铜鼓为造型的酒瓶子,瓶身的铜鼓图纹明快清晰,带着浓厚的广西民族气息。另一套以会展中心为原型的酒瓶子很特别,白色的瓶身,显得庄重大方。

收藏千个酒瓶子

5年来,冯新桂已收藏上千个酒瓶子,大部分都摆放在钦州的家中。遗憾的是,由于这个收藏在广西还属于“新兴行业”,在钦州仅有两位藏友跟他沟通。

2008年3月份,冯新桂带着收藏的一些陶瓷酒瓶来南宁查看收藏市场,发现这里有10多名藏友在收藏陶瓷制作的酒瓶子,于是扎根南宁。

如今,冯新桂收藏的酒瓶子的种类繁多,产地也广泛,有广西的,还有江浙一带的,最远的酒瓶子来自西藏。冯新桂说,酒瓶子的收藏要有一定的讲究,他只收藏用陶瓷、紫砂制造并具有一定艺术特色的酒瓶子。玻璃酒瓶子到目前他只收藏了三个,一个是北京天坛造型的,一个是茅台酒特制版,第三个是五粮液特制版。

学习藏品鉴赏知识

收藏是一门学不完的学问,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在冯新桂的家里,除了藏品,记者看到最多的就是有关收藏鉴赏的书。《金银器·中国文物鉴赏丛书》《玉器鉴赏·中国文物鉴赏丛书》《中国古钱大集》……各类书籍都反映着冯新桂对收藏的热爱,与对收藏知识的热切追求。冯新桂说,平时除了买书来充实自己,他还坚持订阅报纸,了解最新的收藏信息和学习鉴赏知识。

在冯新桂的家里,仿佛置身于一个收藏的世界。看着满屋的藏品,冯新桂一脸的满足,不停地找出20多件令他得意的藏品,一一展示给记者看后感叹道:“有空时,就看看这些藏品,虽然不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但心情会变得愉快。”

碎宝 一枚青花瓷价值上万


看似毫不起眼的一块破瓷片,价格高达上万元,就因为它是元朝青花瓷标本。在万片瓷藏家王瑞华看来,这些别人瞧不上眼的瓷器碎片,却是了解瓷器收藏的“活标本”,可以称得上是“碎宝”。 

上周五,记者在江汉路步行街上的武汉市大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里看到了王瑞华和他的400多件瓷片标本。这些碎瓷都是王瑞华的个人藏品,为了能让收藏爱好者与器物零距离接触、上手把玩瓷片,王瑞华特别从收藏的上万件碎瓷片中挑选出了这400余件最具价值的。 

“虽为残片,但价值不菲,是研究瓷器不可或缺的标本和资料。”王瑞华介绍,这400多件瓷片有宋代的汝窑、钧窑、吉州窑、定窑等民窑产品,还有元、明、清青花瓷器代表作的残片。 

一件元青花大盘(残片)价值高达1万多元。王瑞华介绍,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峰,目前可见的真品不过300件左右,只有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有馆藏,因此他拥有的这种陶瓷碎片就显得弥足珍贵。 

另外记者注意到一件元釉里红玉壶,全部由碎瓷拼成,还有一小半的瓷片缺位,“这个瓷瓶,连湖北省和武汉市博物馆都没有完整的。”王瑞华笑着介绍,可见其稀有和珍贵的程度。 

◇藏家故事同行笑他蜜月都要逛“窑子” 

万片瓷藏家王瑞华,以前是武汉文化局的职工,现在又在中山舰博物馆工作,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与古玩打交道。 

“我是从1990年开始收藏瓷片的,这个既是个人爱好,又是工作需求。”王瑞华利用旅游、出差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古陶瓷遗址如河南汝窑、福建建窑、河北定窑、浙江龙泉窑、湖北湖泗窑等地探访。甚至有同行笑话他——蜜月里都要逛“窑子”,其实是指他经常到窑洞捡拾瓷片,连结婚度蜜月也不放过。 

二十年来,王瑞华在每天和碎瓷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练就了鉴赏瓷器的好功夫。“文物鉴定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书本只能增加知识,不能增加经验,经验必须要到实践中去体会、揣摩、学习。”王瑞华告诉记者:“瓷片在手,可以看到瓷器的造型、胎釉、工艺、绘画风格等,从而提升收藏爱好者的鉴别能力。” 

◇藏家传经 

明写意清写实

不同时期瓷器各有特征 

“明晚期的鸟兽线条明快,以写意为主;清代的绘画十分精细,以写实为主。”王瑞华介绍,判断瓷器要从造型、胎、釉、纹饰等多个方面观察,他随手拿起一件瓷片,就判定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理由是“这件瓷片密度高,分量重,上面的图案非常有层次感,犹如宣纸上的水墨画,一看就是康熙年间造的。”又拿起一件瓷片,王瑞华说,“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瓷盘。因为清初盘延陡、有突出感,清末盘延平。” 

关于鉴赏瓷器,他做了个比喻,“就像大家家里用的开水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早期是竹子外壳的,后来是铁的,也有的是塑料的。文物也是同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完整的瓷器虽已不在,但它的精美工艺却在瓷片上局部地保留下来。”

建党90周年收藏品热潮未退


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90周年,为了迎合这个伟大的节日,歌颂我党走过的峥嵘水月,名窑、名师们竞相推出了以建党90周年为题材的陶瓷艺术作品,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喜爱,现在虽然七一已过,但建党90周年收藏品热潮未退,今天,瓷库中国小编就为您介绍几款精美的建党90周年收藏品。

第一款凌宗正大师手绘《江山永固》花瓶

《江山永固》五岳山水国画瓷,展现祖国锦绣山河、讴歌当今和谐盛世,由一主四辅套瓶组成,主瓶为五岳之雄“泰山仁和尊”,四辅瓶分别为五岳之秀“衡山礼尚瓶”、五岳之险“华山智慧瓶”、五岳之奥“嵩山忠义瓶”、五岳之奇“恒山诚信瓶”。

第二款《九州同春》灯笼陶瓷茶具

第三款《红火伟业》梅瓶限量版

该款梅瓶以映山红为主题,映山红迎风玉立、热烈绚丽,如同共产党人昂扬的斗志、火热的的激情。如火如荼、漫山怒放的映山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救民于水深火热、救国于危急存亡,并开创国强民富新时代的红火伟业,更寄予着对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人民再创美好未来的热情祝福。

中国陶瓷方兴未艾 古瓷片收藏意义何在?


古瓷片

中国陶瓷渊源流畅,走过了将近一万年的历程,从早期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商代早期的原始青瓷,唐三彩、宋五大名窑、元明清的各种青花、五彩粉彩瓷器,历史悠久。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五次收藏热的到来,更是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再一次在民众间广泛的推广开来。有专业人士统计,今天的收藏爱好者,在全国范围内以多达千万之多,其中陶瓷的收藏爱好者更为广泛。随着新的爱好者的进入和古代瓷器遗留越来越不成比例,瓷片的收藏逐渐成为了新兴的收藏领域之一。

一块精美的瓷片上面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令众多收藏爱好者瞠目结舌的。我们不仅仅能从她们的身上了解那个历史,也可以掌握历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特征。通过瓷片的收藏把玩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解历史。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收藏情趣。

谈到收藏瓷片的意义:首先是收藏一段历史,赏玩一块瓷片上面反映的文字,画片,颜色依然能够非常真切的感受那一段历史真实,感受那个时期社会的风土人情。

第二点就是通过瓷片的收藏鉴赏,能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瓷器的内涵,为提高眼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瓷片是古代瓷器破损后的依存,依然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经常接触各种瓷片,日积月累眼力自然会明显提高。

第三点就是可以修心养性,收获乐趣。比如宋五大名窑,如今只能在各大博物馆里见到。今年年初拍出2个多亿的成化斗茶杯,更是对一般藏家来说望尘莫及。如今我们可以把玩一块同样时期,同一品种的瓷片标本,甚是欣慰。

我们今天之所以收藏瓷片,也是用这一块瓷片来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印证着那些封存的历史,而历史又把岁月的变化、朝代的更迭刻在了陶瓷上。让我们通过瓷片标本去感受那文化的魅力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