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将推动陶瓷企业到海外建展销点

景德镇将推动陶瓷企业到海外建展销点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4

景德镇古代瓷器。

3月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刘昌林发言称:景德镇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重振陶瓷雄风。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景德镇还对外发力,将推动陶瓷企业在海外建展销点进而走得更远。

一带一路连着江西与世界的两头

景德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景德镇千年不断的窑火,创造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华民族文明符号,也是象征财富的世界“硬通货”:在世界各国知名的博物馆中,景德镇瓷器几乎都作为“镇馆之宝”占据显要位置。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看,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的新疆伊犁地区,在1976年出土了元代的青花碗和青花瓷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收藏的瓷器达1.2万件,其中有馆藏数量世界第一的元代青花瓷,充分证明了江西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出现大量的景德镇瓷器,有力地证明了江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给内陆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向北通过朝鲜、日本传到欧洲,走海上又通过南亚传到非洲,到明代,瓷器出口量超过丝绸,是当时为中国赢得白银最多的商品。”说起,刘昌林如数家珍。他说,基于这样的渊源,一带一路一方连着历史,一方连着未来,一方连着世界,一方连着江西、连着景德镇。

让陶瓷爱好者到景德镇“有寻根的感觉”

“我们将陶瓷编入了中小学生的教材。”刘昌林说,为了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景德镇打好开放基础,充分利用在景德镇的陶艺家和高校专业教师,编写教材,在当地中小学教育中加入陶瓷和国际化方面内容,开拓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同时,大力发展手工制瓷、日用陶瓷、高科技陶瓷等陶瓷产业,并抓好陶瓷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对老窑坊、老街区进行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其他国家的陶瓷元素,营造的“国际范”氛围。

刘昌林说,景德镇围绕陶瓷做了大量工作,要让中外陶瓷爱好者、生产者、陶艺家到景德镇“有寻根、朝圣的感觉”。

推动陶瓷企业到海外建展销点

去年底,刘昌林率团访问了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希望能密切和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商贸往来,加强双方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刘昌林说,景德镇的设想是,积极推动当地陶瓷企业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在海外建展销点,再来投资办贸易公司、生产企业。“除了大力推介陶瓷产业,还可以学习斯里兰卡茶产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工艺流程等等,带动景德镇茶产业的发展。”

刘昌林希望,把景德镇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支持景德镇建立国际化的陶瓷电子商务平台,“我们也想依托陶瓷,打造网上的‘一带一路’。”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厦门“景德镇瓷器展销”未经审批


近日,一些厦门市民赶到体育东村某大厦前挑选质量低劣的瓷器。他们乐此不疲地和商贩讨价还价,把高额的价格压低数倍后,得意地从钱包里掏出钞票,好像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一中年女士说,买件价格低的瓷器做装饰品,效果和正品差不多。一陈姓老先生却非常气愤地说:“我去了景德镇厦门陶瓷艺术中心后,才发现这些商贩的玩意完全是下三滥的东西,一点价值也没有。”

当天中午,一右肩挎一个黑色小皮包的中年女士相中了一件瓷盘。商贩出价700多元,她最后讲到几十元的价钱就买到了。记者问她是否怀疑瓷器的质量,她却说,能凑合就行了,反正是个摆设。记者又问了几个买主,他们都一致认为,价格能讲多少就看你眼光了,买个玩玩也无所谓啊。

景德镇驻厦门办事处负责人说,这些无证非法展销的商贩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员,大多不是景德镇人。他们根本就没有小作坊,没有小工厂,而是从全国各地产瓷区低价收购伪劣产品,然后打着景德镇的招牌到处蒙骗。像这样的展销在厦门不是第一次,大家都明白是一场骗局。“我们从一些公安部门那里就拿到了收缴的8000多个护照,一些不法商贩在国外已经制造了恶劣的影响。”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凡要在厦门展销的活动都要经过市工商局审批。然而,这次展销并没得到市工商局的审批就布置在人行道上,已经三天了却没人来管管。

从事艺术的魏先生说,是一种文化,它不仅属于景德镇,更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对于那些买主,魏先生很奇怪说,正宗的陶瓷会摆在地摊上吗?只要动动脑子就明白啊。他们这种叶公好龙式的爱,完全曲解了摆设的价值。

景德镇瓷局致力规范陶瓷展销市场


今年,虞市长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的主攻方向,并且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将陶瓷业单独列出,而在以前,陶瓷业一直包含在工业中的。

去年是景德镇置镇千年,然而多家省外媒体对景德镇频繁而且无组织的陶瓷展销进行了报道,并且许多家媒体在措词方面十分的辛辣。许多人认为景德镇地方没有采用正常的手段来规范陶瓷展销,这将会在无形中破坏“”"这块上千年的招牌,而许多业界人士对此也忧心忡忡,对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市陶瓷局。并就我市陶瓷业近来出现的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在采访中,市瓷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去年的整顿,我市的陶瓷境内外展销的规定己趋完善,并且己出台《陶瓷展销规定》(未立法)。对于出境展销,将由政府官方定期组织。并且在前段时间组织的“景瓷泰国展销会”己成功结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所有的瓷器都销售一空,各参展陶瓷商也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在谈到有些由商自行组织的展销会失败的情况时,该负责人谈了几点。他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一是参展商轻信了组织者夸大市场及销售量的原因,另一点则是展销时间太短,一般只有15天左右,而参加展销的陶瓷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得到当地市场的认可,还有一点就是参展商盲目的携带过多的陶瓷,而当地市场根本不能容纳这些,以至造成商品过剩。他认为,在这些原因中,展会组织者欺骗参展商是最根本的原因。

他还告诉记者,其实自从我市整顿陶瓷外出展销市场后,陶瓷展销己经规范了很多,而且在去年里,有许多景德镇籍不法参展商己逮捕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有些还判了刑,所以我市在打击不法陶瓷展销方面还是下了决心的。然而许多景德镇周边地区的不法陶瓷商,他们仗着离景德镇近,于是打着景德镇的旗号在外跑展销,更有甚者,许多陶瓷商在展销的时候卖的根本就不是景德镇出产的瓷器。

在最后,这位负责人表示,市瓷局将尽一步规范我市的陶瓷市场,让千年水与火结晶出的瓷文化不受到不法商人的玷污。

景德镇瓷器展销又闹纠纷


11月8日来厦门的景德镇民间瓷器展销团,昨日又与场地方——滨北某大厦物业发生纠纷。原来信誓旦旦表示不会有问题的中介人故伎重演,再度失踪,留下瓷商和物业保安差点发生冲突。

本报11月9日曾发表文章,关注4·26世贸广场那出闹剧是否会重演。当时一名组织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们会守法经营,争取给厦门人民留个好印象。但展销时间临近结束,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据筼筜工商所介绍,得知这个展销团在辖区内办展销后,他们随即到现场调查。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规定,由单位举办的展销会需向举办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县、地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展销,应向举办地更高一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经核发《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进行。这个展销团因不能提供相关手续,筼筜工商所当即对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瓷商以补办手续为由得以拖延,同时还主动写下不闹事的保证书。

场地出租方的物业部门得知展销团没有相关手续、被工商部门责令整改后,根据合同条款,提出终止场地租赁合同协议,中介人也签字同意。但瓷商们并没有履行协议,而是继续在该场地展销。

22日是原定场地租赁合同的结束期,但瓷商们依然没有撤展迹象。而此时中介人也突然不见踪影,瓷商们以生意不好、押金在中介人身上、现在以无钱打包和雇车回家为由要求继续拖延。场地方不同意,并于当晚采取断电手段。昨天上午,场地方再次催促瓷商打包撤展,仍遭拒绝。大厦保安欲关上卷闸门时,瓷商情绪失控,一度险些和保安发生冲突。大厦物业方面只好报警,现警方已介入调查。

景德镇多措并举推动陶瓷产业升级


用荷花叶等雕塑造型装饰的日用瓷,融合现代审美理念与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瓷,驰名国内的建卫陶瓷……这些都是在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升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面孔”。近年来,景德镇市按照“坚持陶瓷发展优先,打好陶瓷产业主牌”的发展理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园区建设、提升品牌效应等举措,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升级。据统计,该市去年陶瓷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陶瓷工业总产值、陶瓷固定投资额和陶瓷产业税收分别为126.1亿元、3.85亿元和2.13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陶瓷产业升级发展。该市充分发挥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先后吸引了享誉国际陶瓷业界的台湾法蓝瓷、香港乐天陶社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文化机构落户,为创意陶瓷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目前,该市已有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近2900家,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基地1家。同时,积极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陶瓷,不仅研发新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300多项,还引进辰道、和川粉体等一大批高技术陶瓷企业入驻,产品也由原来以压电陶瓷为主,扩展到纳米陶瓷、陶瓷粉体、远红外陶瓷等,形成了品种齐全的产品架构,实现了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使高技术陶瓷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注重平台建设,推进各类陶瓷园区和基地建设步伐。该市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专门设立了陶瓷园区,吸引了70多家陶瓷企业入园,年产值近40亿元。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充分发挥部省共建国家陶瓷科技城产业化基地、全国陶瓷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吸引了148家各类陶瓷企业入驻。同时,在完善老园区的基础上,实施10平方公里的扩区规划,园内260亩的陶瓷名坊园也在积极建设中。此外,该市依托国有陶瓷企业改制后的土地、设备、技术等资源,打造了雕塑明清园、曙光瓷厂、建国瓷厂等多个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目前,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和老城区的“一轴四片六厂”陶瓷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重视品牌建设,实施陶瓷品牌保护和建设同步发展战略。该市在成功注册景德镇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陶瓷商标后,又积极启动“御窑厂”商标申请注册。同时,还加大对陶瓷行业内企业申报市知名、省著名、中国驰名商标的扶持力度,推动更多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截至目前,该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名牌产品2件,江西省著名商标从原来的7件增加到33件,全市陶瓷注册商标总数已经跃升到500件。

景德镇瓷器展销闹剧会否重演?


瓷商称:“全武行”肯定不会有,但瓷器可能还是要砸的本报讯4月26日,火车站世贸广场的景德镇瓷器展销摊上演全武行,5名瓷器商向警方报案称遭20多人殴打致伤,大批瓷器被砸。但事件双方各持说法,颇似一场闹剧(详见本报4月27日相关报道)。昨日,又一批瓷器展销商开进厦门,闹剧是否会重演?

到底是不是景德镇瓷器?

昨日上午,湖滨北路某大厦门前100多米长的人行道上,卸满了用稻草包扎的瓷器。据瓷商介绍,这是景德镇瓷器,运来厦门展销的,展厅就设在该大厦一楼大堂。此次展销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有35家瓷商参加,近万件瓷器。瓷商们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都是景德镇瓷器,是自己家的小工厂、作坊生产的。

陪记者前往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产品和摆在景德镇街头的基本类似。景德镇瓷业目前的状况是,原有的10家国有瓷厂已呈倒闭状态,但私人小工厂、小作坊却空前繁荣,全市约有四、五千家。水平下滑,竞争也激烈,本地市场有限,于是很多人开始向外拓展市场,形成了一股专门在全国各地跑展销的队伍,私人小工厂本身出来跑的少,专门商贩居多。

对于是否会贩卖其他地方瓷器来冒充景德镇的产品,瓷商们表示,景德镇瓷器多如牛毛,不愁生产不出,只愁卖不出去。业内人士认为,景德镇的艺术陈设瓷,目前仅在精品瓷、真正的名家瓷方面还有一定优势,而这些民间性质的各地展销瓷,并不具备多少品牌价值。

展销价格有水分

这个展销商团刚在西安展销过,然后马不停蹄地奔赴厦门。据他们说生意时好时坏,但他们透露,60%左右的展销还是赚钱的。东北和内蒙古生意比较好,南方则较差。因为东北等地路途远,运输不便,展销团去得少,所以市场空间较大。南方瓷业自古就比较发达,广东、福建、湖南、浙江都有自己的特色瓷,所以市场空间小。

对于展销的价格,一名看似领头的瓷商笑着说,肯定是有水分的,大概六折吧。而业内人士指出六折依然是有水分。该瓷商辩解道,还要摊入运输费,其中很重要的是运输途中的破损。

记者当日下午在另一商店门口的一个小型景德镇瓷器展销摊上看到,不少瓷器标价都在2、3千元。其中一个25厘米高的笔筒,画面主要是一只狼狗,标价竟达2700元。老板的解释是,那笔筒的装饰是工笔描绘的,狗毛是一根根画上去的。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纯粹是欺骗外行。那笔筒的装饰拿行话来说是新彩装饰,即釉上装饰,从绘制和烧成工艺上来说,比釉下彩更易操作和烧成。记者还不曾还价,老板就主动把价格降到了600元。

做生意总有些自己的促销手段

记者问此次展销团的瓷商是否知道发生在世贸广场的打架事件,自称是组织者的朱姓瓷商表示听说了此事。他坦承,现在做这行的人很多,而且流动性很大,打一枪换个地方,确实有些害群之马,欺诈事件时有发生。那次事件据说是因为租场地合同到期了,而瓷商们觉得没赚到钱,想继续多摆几天,而有些人又不肯多付租金而引发的。

朱姓瓷商表示,这些行为损害了整个同行的利益,甚至影响到整个景德镇瓷器和商人的声誉。他们这次展销绝对不会发生类似事情。当然,做生意嘛,总有些自己的促销手段。比如,打出最后两天,全场不计成本销售的广告,甚至当众砸碎一些瓷器,叫嚷生意不好做,宁可砸了也不贱卖等来博取同情。至于是不是真的不计成本销售,那还是要靠顾客自己的眼力。某商场门口的一个小型展销摊,过高的标价导致无人问津。刘罡摄(厦门晚报)

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改制纪实


进入9月,景德镇市国有陶瓷企业改革平稳中快速推进。截至9月30日,全市陶瓷系统20家参与改制的陶瓷企业,职工身份已全部置换到位,这表明作为景德镇市国企改革的攻坚部分——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已初步告捷。

现在是推进国企改革最佳时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景德镇市国有陶瓷企业纷纷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职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大力推进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改制,势在必行。

在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有关国企改制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景德镇实际进行调研分析后,景德镇市市委、市政府达成共识:现在是景德镇推进国企改革的最佳时机。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团结拼搏排除万难,在年底以前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改制的目标任务。

目标明确后,景德镇市专门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针对陶瓷企业人员多、包袱重、牵涉面广的特点,该市把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在制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改制方案上下足工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频频深入各陶瓷企业调研,听取大家对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召开部门、企业、职工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反复讨论,充分酝酿,对不同的改制方案进行比对,最终通过了“一稳一分七清”的改制方案:“一稳”即稳定完善租赁承包;“一分”即已改制后的租金分年缴纳社保医保金;“七清”即一次性发给生活费,并还清以前欠发工资、医疗费、抚恤费、丧葬费、集资款、退休职工垫付欠缴社保金等六项款项。

围绕这一改制总要求,景德镇市各企业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加速推进国有陶瓷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

改革是利益分配的深层调整,在此过程中如何取得职工的支持和理解,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企业的发展,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

景德镇市在推进改制的过程中,采取了“试点先行,整体推开”的策略,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做到“让职工放心,让承包实体安心,让企业管理者宽心”。

系统这次大规模改制,需要置换身份的职工达4.1万人,改制总成本将达16亿元,改制资金的筹集是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如果把国有企业的土地资产进行合理运作,能够获取一笔可观的改制资金,但这一做法的弊端在于,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承包实体将因此而失去经营场所,企业也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一批职工将被迫下岗,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又会随之产生。在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考虑,该市做出“不卖一寸土地,不拆一幢厂房”的决定,政府通过有效资产进行融资的方式来解决改制所需要的资金,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并通过对租赁经营实体进一步完善后,实现陶瓷产业的更好发展。

在这次改制过程中,系统没有一名职工因改制而下岗,反而新增1.4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该市推进国企改制的一个创举。

恢复造血功能重现企业活力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方霞云告诉记者:“这次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改革是通过企业机制的转换,经营模式的创新,结合景德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大旅游’产业的思路,让企业在改制后恢复造血功能,实现战略转型,重现企业活力。”

据介绍,在完成对国有陶瓷企业的改制任务后,景德镇市将重新对改制企业进行发展定位。位于景德镇城东区的雕塑、宇宙等瓷厂将依托学院、江西省陶研所、景德镇市陶研所的辐射优势,大力发展以陶瓷文化创意、设计为主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建国、人民、光明等瓷厂将充分利用保存完好的古作坊、古柴窑遗址和修建于上世纪的厂房设备,修旧如旧,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位于城市西南区已完成改制的东风等瓷厂则策应高新区的发展,着力打造新的陶瓷出口基地。

据了解,雕塑瓷厂在着力推进改制的同时,已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对该厂的厂区环境进一步美化、亮化,充分利用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在引进乐天陶社的基础上,进一步靠大联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着力打造景德镇国际雕塑陶瓷创意产业园。

景德镇还在招商引企上下工夫,通过引进欧神诺打造景德镇日用陶瓷新品牌,通过引进创立宗元国瓷公司,把国家用瓷的辉煌业绩进一步发扬光大。

经过改制后的企业,就像是一只涅槃后浴火重生的凤凰,向着太阳,伴着云霞,振翅高飞。景德镇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评论:景德镇瓷器展销还能走多远?


太平南路,江苏饭店的拆迁工地。靠近马路的一溜广告牌被拆了一块。一张红纸上醒目的粗箭头将人们领进工地。满眼瓷器。又是一次景德镇瓷器展销,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各种车辆塞满了入口处的空地。“最后一天!”一张大大的标语道出了瓷器货架间熙熙攘攘的人群的由来。南京人已经摸准在各种景德镇瓷器展的最后一两天都会迎来“挥泪”大甩卖。“难道你还要把它再拖回家去吗?卖了吧!”通过这样的还价理由,很多市民花上不到100元就能将一个半大的粉彩瓷缸拿下。来自景德镇的货主会一边麻利地包扎和收钱,一边露出破釜沉舟的神情。

这些景德镇瓷器展到底如何组织而来?他们每年要跑多少地方?他们赚钱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遭遇:都是“瓷头”惹的祸

从摊主老夏口中记者第一次听说了“瓷头”这个称谓。

在景德镇,有专门的人到全国各大中城市踩点(农村和小集镇不去,因为那些地方没有观赏瓷的市场)。他们的目标是离闹市最近的空旷场地。在从场地的主人手中短期租用(一般1~2个月)并“摆平”当地的城管及相关部门后,这些瓷头就会回到景德镇,在货主们聚集的市场上打出招商的广告。

租金能够接受,对那个城市又很有信心。货主们就会报名参加,一个临时组成的展销团队就这样押着货物,带着梦想浩浩荡荡地开往那个城市。

老夏对南京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瓷头告诉他展销的地点离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和最热闹的夫子庙都只有5分钟。所以他定了2米长的车位。(展销团队一般都是用一种9米长6米高的大货车运货,货的多少按照所占货箱的长度计算。)但到了南京却遇上了没有想到的事情。

瓷器展不在乎是不是露天,但一定要在乎场地平不平。因为要搭架子摆货,场地不平,架子就不稳,万一倒下来,就白走一趟了。

老夏交2000元租金的时候,特地问过瓷头:“地平吗?”瓷头说,平,我特地找人浇了一层水泥坪。但到了南京后才发现是一片拆迁后留下的瓦砾堆。气愤归气愤,展销还是要搞的。于是老夏和其他70个货主,在第一天的时候,一起平整场地。

不顺的事情接踵而来。瓷头溜了,并且没有付清给场地老板的尾款。老板不干了,把广告牌又装了回去。老夏他们就这样被围在工地里20天。于是老夏和其他70个货主一起找老板抗议,要求老板退还已付的钱。老板最后妥协了。“场地空着也是空着,我们来展销,大家都有钱赚,老百姓不买也能陶冶陶冶,多好啊。”老夏说,就是这个理由最终说服了老板。

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事情,几乎在每个展销目的地都能碰到。他们已经有了摆平的经验。

博弈:顾客和同行之间

今年是老夏跑展销的第5个年头。

“景德镇因瓷器有名,但指望每个旅游的人抱一个大瓷瓶子回去不现实。所以我们需要送瓷上门。只有这样才有饭吃。”这几乎代表了所有走出来的景德镇瓷器商人的想法。

但现在,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今年老夏跑了5个城市,潍坊、天津、唐山、济南和南京。总的感觉是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好卖,决定好卖的因素中,偶然因素更多了。他告诉记者,今年最好的运气是在潍坊,一个大老板把货包圆了。而最不好的是这次南京,到现在2米车位的货才卖了30厘米。昨天一天的收入是60元。他甚至建议记者可以写一篇负面的文章替他们造势,题目就叫“景德镇瓷器举步维艰”。

首先一个令他难受的是顾客杀价都不着边了。他将一个大瓷瓶上的玻璃罩子拿下,“这是‘七五0一’瓷,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南海瓷。高白釉、上等瓷胎,画工一流。每个都有编号,我们开价3万,有人上来就说300。”而更多没有玻璃罩罩着的瓷器都被杀在100元以内。

老夏对面的一位姓王的货主,在一对一人高的瓷瓶上,挂出了“相信南京终有识货人,现价3000”的牌子。他告诉记者,因为不能忍受顾客瞎还价才出此计策。

另一个压力则是来自同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所有的货主都是景德镇人,但他们并不能形成价格同盟。差不多的东西,货主间相互压价在展销会上比比皆是。贬损其他人的东西也是另一个手段。前一个货主口中的绝品,用下一个摊主的鉴赏秘诀一看,立即成了低档货。

虽然是同来,但却不会一同返乡。老夏告诉记者他们有句行话叫做‘卖在打包时’。特别是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在熬,熬走一个,就意味着自己的货能多卖一些。因此虽然明天是最后一天,但不会都走。只有撑不下去的才先走。

“卖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太多了。”老夏说。事实上,小作坊生产的无序和展销活动的无序,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量私人生产,造成了私人组团的景德镇瓷器展销越来越多,展销会上货主相互压价,竞相贱卖,造成利润下滑。为了保持利润,只有简化工序,压低生产成本。而这造成了更多艺术含量低的东西流入市场,从而产生新一轮贱卖。

景德镇瓷就这样被套住了。

困局:展销模式还能走多远?

但对单个货主来说,展销的最大困局来自成本的增加。

老夏家是世代烧瓷的,拥有一个私人作坊。和他的前辈们不同的是,老夏家的作坊只负责瓷器产生的最后一步,烧制。他们烧的胎子则是从专门的制胚人手中买来的。依照市场喜好买回瓷胎,然后交给瓷艺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绘上市场上热销的图案与颜色。然后拖到全国各地去展销。

在这种模式下,卖一个1000元的瓶子,10%是买胚子的钱,10%是请人画的费用,40%是烧制时的煤气费用,20%是展销成本,剩下的20%是获利。

而现在,成本中最大的一块煤气价格不断上涨。由于展销时的竞争,成本只能靠20%的利润空间来消化。

“目前,钱还是能赚到的。不然我们都不会出来了。但是煤气还在涨,靠展销赚钱还能过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老夏最后说。

景德镇推动“陶瓷动车组”扩大就业再就业


近年来,该市陶瓷行业始终坚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通过着力招商引资,打造陶瓷园区,引来境内外陶瓷企业落户,扶持民营企业等举措,陶瓷行业俨然成为一列“动车组”,从2002年开始连续6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这不仅为该市新一轮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也直接带动了全市就业、再就业人口的增加。据统计,该市陶瓷行业就业人数到2008年底,已递增至9.2万人,净增1.2万人(其中安排返乡农民工1262人)。截至2009年6月底,仅陶瓷工业园区人园企业数已达到76家,规模以上企业共40家,安排从业人员5464人。

筑巢引凤,引进境外“洋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瓷局大力推进陶瓷招商引资工作,使得该市陶瓷行业的招商引资引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已有120家境内外陶瓷企业在该市落户,实际利用外资4777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27.5亿元。已投产的企业90家,台资企业法蓝瓷、台达、东王景,美资企业常青,日资企业嘉佳以及东富盈等数十家知名陶瓷企业相继来景德镇投资建厂。日前,市政府与台湾正翰科技公司就远红外陶瓷项目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陶瓷企业项目的引进并投入生产,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做大陶瓷“蛋糕”亟需的资金,同时,也大量增加了就业人口,成为新增就业人口的大平台。

建好园区,打造陶瓷发展“新车”。早在2002年,市瓷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在高新区着手建设1.5平方公里的陶瓷园,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打造一个崭新的陶瓷产业基地。两年之后,该市又在浮梁开辟了新的基地——总体规划达8.12平方公里的陶瓷工业园,吸引陶瓷企业纷纷入驻。

抓住国内陶瓷产业基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市瓷局积极应对,主动靠前,吸引了广东佛山的乐华、金意陶、特地等企业落户陶瓷工业园,合众锦川等一些品牌企业也先后来该市投资建厂。日前,来自福建的汉索夫陶瓷、汉索夫彩印公司已在工业园三龙陶瓷基地正式奠基。据统计,该市今年上半年新签约陶瓷项目13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项,合同总金额10.25亿元人民币,外资220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8.277亿元。随着这些陶瓷项目完成投资、达产达标,预计可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失地及返乡农民工提供10750个就业岗位。

改革创新,扶持民营陶瓷“大车”。景德镇有大大小小民营陶瓷企业240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人。为尽快把这些“小车”培养成“大车”,成为陶瓷就业的主平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陶瓷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举措,使得鹏飞建陶、望龙陶瓷、佳洋陶瓷、景光特陶、博大陶瓷等一批民营陶瓷企业脱颖而出,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如今,配合城市道路拆迁改造,佳洋陶瓷公司生产厂房面貌一新,生产规模扩大,员工人数也得以增加。鹏飞建陶在租赁原生产基地规模的同时,又新建了一座现代化厂房和生产线,被国家授予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望龙陶瓷公司由小做大,退城进园,如今,一座仿古厂房和全新生产线已投入使用。在原国有企业生产基地成立的景德镇远景陶瓷有限公司,安排就业和再就业职工由成立时的170多人递增到如今的620多人。

就业乃民生之本,陶瓷素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之说,如今,该市陶瓷行业“洋车”、“新车”、“大车”并驾齐驱,共同打造了就业、再就业的崭新平台,成为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新亮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将推动陶瓷企业到海外建展销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将推动陶瓷企业到海外建展销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