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唐代长沙陶瓷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唐代长沙陶瓷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2020-04-23

陶瓷艺术。

内容摘要: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它创造性在将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法运用于陶瓷装饰艺术上,以动感、线条、色彩、寓意与整个陶瓷造型完美结合,透出一缕大唐民俗文化的新气息。唐代长沙窑陶瓷被认为是继岳麓书院之后湖湘文化的第二瑰宝。更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关键词:长沙窑陶瓷 装饰艺术 审美特征

已有考古资料证明,长沙窑大约创于初唐,盛于晚唐、五代末期开始衰落,窑址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北25公里、北距铜官镇5公里的湘江东岸古渚、瓦渣坪一带。长沙窑陶瓷与当时的宫延风格相比较,具有独树一帜的民间气质,同时它又受到唐三彩以及波斯、大食、伊斯兰教、佛教装饰艺术的影响,逐渐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新工艺并由此声名远播。

长沙窑陶瓷与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南青(越窑青瓷)北白(邢窑白瓷)”相比,其色彩丰富,造型各异,装饰技法与众不同,加之数量极多,价格便宜,因此不仅被广大普通百姓所喜爱,而且远销海外,在朝鲜、日本、伊朗、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古代遗迹中都发现了不少的长沙窑陶瓷器,它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日益受到现代艺术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对长沙窑陶瓷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和深入。本文就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分析研究其艺术审美特征。

长沙窑陶瓷的装饰美表现在许多方面,如颜色美、丰满美、题材美、意蕴美、线条美、绘画美、贴花装饰美、造型美等。这里将它的艺术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色彩美、生活美、纯真美。

一、沙窑陶瓷装饰的色彩美

长沙窑陶瓷釉下丰富色彩,特别是透过釉面突现的各种彩绘纹样,有一种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感觉,色彩是人类共同的追求,长沙窑陶瓷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且远销海外,被誉称为“天下第一窑”正是因为它丰富的色彩满足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然而这种优美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色彩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窑工们在学心优秀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创造出来的先进的釉下彩新工艺。该工艺的制作方法是在化妆土上加一层发色料,并把化妆土与发色料都着于釉下,使它们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烧成。

釉下褐绿彩鹿纹陶壶 长沙窑

长沙窑陶瓷装饰的色彩美不仅仅体现在彩釉的发色上,而且还表现在其色彩与留空关系的和谐处理上,有的则大块留空,寥寥几笔抽象纹样,以虚当实形成空多于色的空灵境界,长沙窑陶瓷大部分是多彩的,当然也有单色的,不管是何种形式,色彩与留空是其色彩装饰构成的基本关系。色彩装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讲究着色与空白的和谐关系:一方面彩色要依靠空白单色来衬托,另一方面彩色装饰还要能够显现陶瓷的功能及造型美。当然空白也不是越多越好,留空太多就会减弱彩釉的风貌。长沙窑陶瓷恰到好处的处理,既表现了它的实处美,又表现了它的空白美。

此外,长沙窑陶瓷装饰的色彩美还表现在彩釉的色料变化上,根据色釉颜色分为青、酱、白、绿、红和三彩釉等,从而创造出色彩丰富的陶瓷装饰艺术品,其釉下彩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非常接近,都是使用毛笔进行描绘,形成一种气韵生动而近似现代水彩效果的写意画,它大量动用勾勒、勾花点叶、点垛、泼彩等技法,达到“画人欲语,画花欲滴,画鸟欲飞”的境界,颇具艺术感染力。虽然长沙窑陶瓷画工在文化修养上不及文人画家,没有很深的绘画理论指导,但其艺术的创造精神与文人画家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创造更具生活情趣的釉下彩绘装饰艺术,也开创了大写意中国画的先河,这在绘画史上也是了不起的贡献。

二、长沙窑陶瓷装饰的生活美

长沙窑陶瓷作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器具,不但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装饰的题材内容也大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望与审美情趣,充满着生活气息,表现了生活之美。

制作长沙窑陶瓷的工匠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注重从生活中吸取装饰的题材与形象,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也是前无古人的,他们善于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纵观长沙窑陶瓷的装饰纹样,其丰富性和对生活美的表现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从绘画装饰题材上看,长沙窑陶瓷可分为以下11大类:

1、人物画:竹林七贤、外国以郎、异国情侣等;

2、走兽画:狮、豹、鹿、獐、羊等。

3、象征性动物画:龙、摩羯等;

4、鸟类画:雀鸟、雁、长尾鸟、凤鸟、鹭、鹳等;

5、虫类画:蜘蛛等;

6、花草类:莲花、宝相花、菊花、紫槿、石榴、菠萝、慈姑、兰草等;

7、山水画:树木、芦苇、云山等;

8、纹理画:放射纹、图形纹、藻类纹;

9、连珠几何图形画:环带纹、梅花纹、方格纹等;

10、写意图形画:彩带飞舞、云纹等;

11、诗歌题记:七贤第一祖、日日思前路、人归万里外、君行我未生等。

在表现生活美的形态上,长沙窑陶瓷可分为写实与写意两种形式,以写意为主,通过花鸟、走兽等的勃勃生命力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唐代中外百姓的生活之美。长沙窑陶瓷装饰的生活也就蕴含在花草、虫鸟、走兽等的象征、寓意之中。比如,莲花是长沙窑陶瓷装饰中最为普遍的题材之一,它既是佛教圣洁的象征,又是儒家文人士大夫高风亮节的写照,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被誉为“花之君子”。另外,莲花与童子、莲花与鱼还可以构成“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充分展现了民间大众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延伸阅读

陶瓷装饰艺术


陶瓷装饰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的载体,通过巧妙的绘画设计,新颖的装饰手法来产生完美的艺术形象,从中给人以诗情画意般的情趣。从彩陶文化到汉代瓷器装饰,采用绘画、刻划等技法,以弦纹,水波纹、几何图形。唐宋时期开始,采用彩绘颜料在瓷器上进行装饰。景德镇陶瓷,从现在发现的古瓷资料中已有定论的是五代时期的青瓷,以釉色为主要装饰,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刻、划、印、雕花装饰;元代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彩绘装饰的起源时期,历经明、清、近代,到现代陶瓷装饰,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千百年来,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家从装饰艺术实践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装饰技巧,各种奇妙的表现手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陶瓷装饰也在不断提高,以丰富的内涵,多种风格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在民族艺术发展的进程中,陶瓷艺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反映了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艺术表现手法,在陶瓷装饰上的发挥显示出艺术家的艺术个性、文化修养,也显示出时代艺术的特色,景德镇陶瓷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给人们以审美情趣和生活需求的满足。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事陶瓷艺术装饰的创作者们首先就要了解陶瓷文化史,懂得陶瓷装饰的来龙去脉,掌握装饰构图的基本法则,如果只停留在能画好瓷器的阶段上是不够的,不了解陶瓷装饰的内涵、手法、技巧,绘画表现就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产生不了艺术个性,只能是依样画葫芦。

粉彩婴戏图笔筒

陶瓷装饰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不仅能以新颖美观的装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而且能够通过观赏者的欣赏联想进入人的心灵,产生出作者与观众在心弦上的共鸣,艺术作品可以超越时空,跨过国界。不同时代,语言不通的人们,可以在艺术作品前有心灵上的默契。有的作品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唯有具备艺术修养的人,才能看懂其中之意境。像明清时期的青花、粉彩婴戏图,在创作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古代婴戏图以“麒麟送子”、“加官进爵”、“青云直上”等画面,展示出人们期望生活幸福美好的心境,迎合购买者对前程似锦,改变命运的盼望之情。粉彩婴戏图,构图严谨,色彩绚丽,装饰精细,人物形象呈现出白白胖胖的福相,反映出当时的达官贵人,崇尚多子多福,富贵满堂的世俗观念。而现代陶瓷装饰中,艺术家的作品在装饰方面很少用边饰,借鉴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画的绘画构图形式,直接把主题物象装饰在陶瓷造型上,使作品潇洒大方,很具时代感。画面釉色颜料的组合,枯涩、清润的线条韵律鸣奏出无声的乐章。以荷花为例,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画出过无数力作,“齐白石的墨荷、莫奈的睡莲、徐渭的泼荷、八大山人的怪莲”有的浓墨淡彩、有的如梦幻中的意韵、有的任意挥洒、有的幽意深远,展现出不拘一格、妙趣各异的风格。

陶瓷装饰就是利用造型的各个部位,进行协调的美化,和谐地把造型与画面装饰融为一体。并不是所有的装饰绘画都美,如果装饰形式、纹饰与器型不协调,一味以荒诞、古怪、散乱的色彩在陶瓷器型上涂划,不仅产生不了装饰特色,反而会破坏原有的材质、器型美。陶瓷装饰艺术就是讲究美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装饰布局,通过艺术装饰来衬托材质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陶瓷装饰,分为图案装饰和纹样装饰两种基本形式。图案装饰以规整、概括、对称、对比等构成要素来美化陶瓷;纹样装饰则包括写意、抽象、变形夸张等多种装饰形式。不论是图案还是纹饰,都有其装饰规律和表现形式,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展现了装饰图案和纹饰的创作手法,线条、细点、块面、图形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陶瓷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周围各种事物经常接触、认识,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逐步描绘、创作出来的。大自然中就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太阳、月亮的圆、缺,火焰的光茫,山的形状,水的波纹,鸟的飞翔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就把这些头脑中的印象变成图形,在陶瓷、木材、金属等载体上表现出来,成为美妙的图案、纹饰。陶瓷装饰在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中,经过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不断提高了对美的形态的认识,从摹仿到写实,再由具象到意象、抽象的变化过程中,人们掌握了美的构成形成规律,发现了在装饰构图中的多种手法。用变形、概括、均衡、协调等手法装饰陶瓷,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形式,变形是把物象的形态加以改变,用放大、缩小、扭曲、夸张等方式来组成图案,集中体现了物象的形态特征。概括是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提炼,成为适合器型的装饰图样,产生出简洁、明快之感。均衡有对称的美感,协调中包括均衡、对称、和谐、整齐,体现了特定形式的法则。追求丰富的构图形式、稳定均衡的画面感,是陶瓷装饰图案的主要特点,给人以丰满、舒畅、充实的印象。

景德镇陶瓷艺术文化,是世代陶瓷艺人的智慧结晶,是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我们新世纪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陶瓷装饰技艺,又要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性的陶瓷艺术作品。

唐代瓷器装饰工艺


唐代的瓷器装饰以长沙窑和鲁山花瓷最具代表性。长沙窑开创中国瓷器釉下五彩装饰、文字装饰之先河。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在瓷器上写了很多世俗俚语,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因为长沙窑是唐代的窑口,所以它上面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唐诗。比如“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等,这听着像诗,也像顺口溜,很通俗,表明了当时人生活的状态。

唐代的另一种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叫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意义也非常重大,窑口在河南。上面装饰很多大色块,明显是有意识地涂上去的,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现代抽象画,不具象。长沙窑往往会画只鸟,画朵花,很具象。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唐代瓷器开放的程度是今天不能够想象的,当时有大量的文化交流。中外交流非常多,在长安城里到处都是外国人,有点儿像今天。当时外国人带来了很多外国物品,跟中国人交流,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瓷器。比如唐代的龙柄凤首壶,除了龙柄和凤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起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的。这件东西现在故宫,定为国宝。它在解放前就出土了,在一个大古董商的手里。解放后,政府跟这个古董商商量,最终把这个壶献给国家,现在故宫博物院里常年展出。这种龙柄凤首壶,如此精美的可能就故宫这一件,后来陆陆续续又出土过一些,但都没这件精美。

兼有实用与审美的陶瓷艺术


自古以来陶瓷就具有实用功能和精神审美功能,它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古代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兼具有精神审美目的,进人现代工业化,他的实用功能性走向极端,逐渐成为五个性的工业产品。当代,人们渴望回归自然,陶瓷艺术得到发展的契机,艺术陶瓷和口用陶瓷逐渐分离,而前者也因其更注重精神审美功能,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新的造型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并驾齐驱。它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陶瓷具有物质和文化双重属性,即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

陶瓷作为技术和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和面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陶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物质和文化双重特征。陶瓷器首先是为实际生活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同时又是按着审美规律寻求美感的艺术创造。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功能极其广泛,渗透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

最初.陶瓷器具的功能主要是实用,饮食日用需要构成了它的基本内涵。可以说陶瓷的产生是源于实用功能的,但是,陶器一经出现,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就为人们所注目,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欣赏.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情趣。远古半坡的彩陶就充分说明了:人类即使在极端简陋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仍然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最初,陶瓷的功能主要是实用,之后便在实用的同时注重精神审美功能的并存,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美感的增长,由实用逐渐向观赏的途径迈进。

二、古代陶瓷以实用功能为发展主线,同时兼具审美功能

陶瓷在为人类提供物质消费与享受的同时,又在人类精神领域触发了一系列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和现实发展轨迹中都留下自己的痕迹。从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开始,继而到商代中期烧造出原始瓷器.进一步发展到东汉后期烧造出真正的瓷器,中国的陶瓷不断发展,从陶到瓷,然后陶与瓷并行发展,在历史上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创造了大量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构成了中国的陶瓷艺术传统。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风格样式,是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正因为如此,陶瓷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生活的本质。

原始社会的质朴清新,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严谨有序,战国的生动活泼,汉代的浑厚豪放,六朝的清秀空疏,唐代的雍容富厚,宋代的理性之美,元代的雄浑雅丽.明代的端庄敦厚,清代华丽精巧。不同时代的陶瓷艺术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差异是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的艺术体现。它是反映人们精神生活追求的.应该说古代陶瓷大部分都具备了精神审美功能。

然而绝大部分古代陶瓷最主要的烧制目的还是日常生活实用。人类用泥土造物的目的往往是和满足生活方便相联系。追溯陶瓷的历史就会发现:人类发明陶器是为了炊煮的生活需要,烧造陶质砖块是为了建筑构造,制作陶瓷质地的陶俑塑像是为了满足礼仪,其大多数作冥器用。这些陶瓷都是作为日常生活实用品而烧造制作的。而烧造壶.碗类器物的风格改变是为时尚饮食功能,用瓶子点缀生活环境而不断改变釉彩,装饰,造型等等都是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质。文化审美的追求是在物质生活基础上为了入的心理,精神满足的拓展。虽然在历史上有部分陶瓷曾成为喜欢-把玩”的奢侈阶层的消费对象,一些品种渐趋非实用功能.观赏功能成为陶瓷制作的主流。例如:宋代官窑烧制的青瓷器,釉面的冰裂纹路并非从实用考虑,釉面的开片不便于生活日用,裂纹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但对繁冗的冰裂饰格局回视后发现,它仍然具有时代生活意义。宋代官窑青瓷那些形态,主要还是生活日用器皿,它由实用创造心理渐次向形式审美过渡,始终顽强固守着原始器皿功能意识,实用的和审美的文化性高度叠合。数千年来,陶瓷都是以实用功能决定着外观造型样式,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始终是贯穿着中国,东方以及西方的陶瓷发展的主线。

三、现在陶瓷以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实用功能掩盖了审美功能

20世纪初,人类社会正处于工业化初步发展的阶段,人们对机器抱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并且十分欣赏那些规整实用的工业制品。一切以实用功能至上,它的价值也体现在物质上,即实用领域中。而在生产手段上,则完全建立在机械化生产的作业中,同时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又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人们日常用品在前工业时代,是手工业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工业时代的陶瓷,由手工艺转向机械工艺,人的理性思维多于感性思维。工业化尽管为人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但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提供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它所带来的单调感,机械感。工业产品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产品尽管满足了人们方便、实用、舒适的一面,但却忽视了人所需求的另一面,那就是人的情感、喜好、趣味以及灵魂和精神的一种满足。要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同时还是一个充满情感的精神世界。

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统一化使人失去了个性的表现空间。同时也导致了人际间的情感和精神匮乏。人类学者追求、苦思、反省、关注现代文明窒压精神文明的价值,开出药方来解救现代文明的危机。充分肯定古代陶瓷文化的精神价值,提倡艺术回归古代文化、立足传统、面对现代的传承和发展途径。以高感情投入的现代艺术就是缓解这种情感危机最好途径。而作为艺术重要分支的陶瓷艺术,也以其自身独特的和人的亲和性以及表现的多样性,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四、当代陶瓷受现代艺术影响走向多元化,艺术陶瓷的审美性得到充分发挥

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必然在艺术欣赏方面产生新的影响。以往艺术陶瓷所占的比重是很少的,主要是作为展览会中的陈列品,比较少地进入人们家庭生活中,艺术陶瓷的创作和生产制作.都不是很繁荣。最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得到丰富。审美爱好发生了变化,审美的领域也在扩大,艺术陶瓷开始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井有多方面的人员投入到艺术陶瓷的创作中,陶瓷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正不断深入和开展。

现代艺术陶瓷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创造者的智慧支配之下,土石在火焰中能够进行着变幻和肯定,凝聚成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艺术陶瓷具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日用陶瓷,也区别于其它种类的艺术.它具有更强的工艺性、装饰性以及更重视材料自身的表现力。这些使得它有着其它造型艺术所不可比拟的表现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陶瓷作为一种物质材料,不仅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无穷无尽的艺术表现力。陶瓷工艺材料是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一经利用到艺术陶瓷创作中,则引起更大的发展和变化。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不断尝试着去揭示其表现新形式的可能性。艺术陶瓷的创作过程,是认识材料、利用材料的过程,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发挥材料的不同特点,表现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表现的艺术效果。

当今的陶瓷艺术创作已与现代艺术潮流紧密结合,创作的范畴不断扩大,而现代艺术也由于陶瓷媒材的介人,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就陶瓷艺术创作表现而言,各种新观念的产生与新材料、材质的应用,增进了陶瓷艺术作品的多元化,也增加了陶瓷艺术各种表现的可能性,更增加了其艺术感染力,使之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陶瓷艺术创作的空间更加宽广和自由。陶瓷艺术创作是可以从各个角度切入的,有的人从雕塑切人,有的人搞器皿造型、有的人搞彩绘,有的人搞色釉装饰……。其实这些并无谁对谁错,谁高谁低,关键看是不是在生活中给人带来了美,是不是从中看到材质本身美的发掘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火绐材料带来的美感。

目前,有个别人因思想境界不到位,对艺术体验有一定的局限性,错误地认为西方现代陶艺高于中国传统陶艺,而“陶”又高于。瓷”。其实这是东施效颦,毫无精神内涵可言。殊不知陶瓷艺本是多元的,只有艺术造诣和个人修养才是作品成败的关键: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瓷为创作媒材并以彩绘装饰为主要创作手段的陶瓷艺术。这一类的陶瓷艺术在中国还是主流,它拥有众多有实力的陶瓷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对传统陶瓷工艺技法进行审视,寻找突破,井形成诸多风格流派,他们将中国陶瓷艺术推向极至。与此同时陶瓷艺术家开始重视陶瓷材料肌理的自然表现,造型的随机性及对残缺美的认识。显示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空前繁荣昌盛。他们在中国仍然代表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他们的瓷艺创作和以往的瓷工艺品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热情,发挥创新精神,并追求自己理想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趣味。可以这么说陶瓷艺术已进入了纯精神领域,其精神功能性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五、当今艺术陶瓷因审美情趣的提高,使其形成一种独特造型艺术形式

现代人制作陶艺是为了表现,是为了抒发,是为了生活得更有情调,泥土和人类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性,很多人都喜欢去动手傲陶制瓷,用粘土来捏制和塑造,或是随心所欲任其自然地去感受着材料的柔韧和温和的特质,这似乎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习性。陶艺创作是把人类这种习性和爱好在更高阶段加以发展,通过高温烧制把塑造的形态固定下来,变成坚固的陶瓷艺术作品。这里既有实现构想的愉悦,也有创造过程的乐趣,还有意外发现的惊喜,最重要的是制陶爱好者们提供了自己创作的陶瓷艺术品,丰富了精神生活,装饰了生活环境.它已经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艺术陶瓷创作最能充分反映作者的性格和爱好,表现个人的风格特点。比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创作比较少的受到制约,更多的是尽情发挥,按着作者的意愿去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而人们在欣赏时,则着重于对作品的直观领恬上。欣赏者的直观感受在前,既不完全是有意识,也不是纯粹无意识的,无论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心理上的反映.都会感受到美。应该说它的精神审美性已经上升到主要位置,而实用性已成为次要的了。正是因为精神功能性的日益升高使得陶瓷艺术由次艺术逐渐成为纯艺术,和绘画、雕塑、书法一样并驾齐驱。我相信现代艺术陶瓷与实用陶瓷分离而成为独立,纯粹的艺术形式是大势所趋。 字串4

中国陶瓷艺术须脱离低级审美


中国古代陶瓷从未自我标榜为艺术,但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贡献举世公认。而当今中国陶瓷界无不高举艺术旗帜,名家大师更是比肩接踵,却不仅无法跻身国际陶艺之高端舞台,还可能是中国陶瓷史上审美水准最低的阶段。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中国古代陶瓷在审美上历来重视“取法乎上”。代表当时社会最高审美的文化阶层直接影响着陶瓷的设计和制作。皇家御制、文人定制是影响中国古陶瓷审美最重要的因素。唐代的秘色瓷,宋代五大名窑,历代文人茶事、香席和文房陈设瓷等乃至此后历朝官窑以及高端定制瓷,其设计往往有文人士大夫、画师,甚至皇帝参与,至少他们的品味左右了设计。即使许多民窑普通器具,也深受文人诗词、书画等的影响。制作上有精粗之分,但雅文化的高品位审美无疑是取法的对象。元、明、清三代,中东和欧洲的皇室、贵族定制,形成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外销瓷。其中既有中国的陶瓷设计风格影响到西方的设计,也有某些中东和欧洲皇室的定制来样影响了中国本土的陶瓷艺术风格。所以说,中国古陶瓷的辉煌离不开文人高雅文化审美品位与民间能工巧匠的结合,也是东西方高端审美碰撞产生的精萃。然而,时至今日,中国陶瓷艺术却似乎与高端审美脱节了。以各种瓷都为藩篱的“割据”,使得陶瓷陷于乡村审美的层面,而无法跃升至更高的审美境界。低俗审美成中国陶瓷的主流,既与过去荒唐岁月对高雅文化的摧毁、割裂有关,也与这些年来的市场误导有关。市场唯大师称号论价,而忽视了一些大师本身审美素养欠缺。工艺美术类的大师称号设立,初宗本为保护传统手工艺,使得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杰出老艺人获得类似副教授待遇的物质保障。不料,后来“大师”职称比教授还吃香。有位拥有教授职称的著名学院派陶艺前辈,本是大师称号的评委,但常被人视为低于大师,后来不得不给自己也补了个大师称号。官场腐败,雅贿盛行也是陶瓷低俗审美盛行的原因。贪腐官员对陶瓷艺术品的收藏,非为审美,乃为贪财,又因其本身大多缺乏艺术鉴赏能力,只能一看职称,二问行情。这也加剧了陶瓷名家作品在市场上的行情炒作,以符合雅贿对含金量的要求。文化和艺术素养较低的制作者与相近审美水准的购买、收藏群体相结合,使得低俗审美在陶瓷工艺领域风靡一时、势不可当。而匠气十足的低级审美名家作品在市场走红,又进一步误导了我国这些年来陶瓷艺术的创作走向,误导了大批陶艺家和收藏者。以艺术和学术态度进行创作的陶艺家及其作品,在中国陶艺界却被边缘化。低俗往往披着艺术的外衣招摇过市。当今的陶艺名家大师大多以在瓷器上画画为能事。他们拉坯、烧窑都靠别的工匠,自己只是在瓷坯上作画,但画的品位大多匠俗。会画几笔,在农村往往容易被视为有文化,懂艺术。然而有些陶艺名家的画如果不是画在瓷坯上,而是画在纸上,不过就是深圳大芬村批量生产行画的画匠水平。还有的陶艺名家,摹仿国画大师作品,仿得还不到位,却卖得比他摹仿的对象还贵。再差的画,只要画到瓷器上就好像嫁入了豪门。还有一些貌似前卫的陶艺家,利用国内陶艺界、学术界、收藏界对国外当代陶艺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知识局限,一味摹仿、抄袭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和陶艺作品,还号称创新,也博得不少眼球甚至舆论好评。艺术审美鉴别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对比基础上的。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中国陶瓷艺术当今的低俗现状,主因在于创作者、评审者、收藏者眼界有限造成的审美能力低下。然而,随着国人眼界之开阔,国内藏家的审美能力日渐提升,尤其未来文化艺术素养更高的年轻一代收藏者接替“土豪型”收藏者后,情形势必大变。低俗的陶艺作品和真正具有艺术性的作品,都将各归其应有的位置。

责任编辑:小萌

紫砂艺术的审美和鉴赏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首先谈谈紫砂艺术的审美观问题。

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方法,区别于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已具备的审美因素。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如何来加以鉴赏呢?譬如茶壶这个砂艺最著名的品种形式,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鋬、口、底、足、盖的子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无穷的推敲,使对象(器皿或壶)蕴含着丰富的美感。

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成,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廊,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的两个方面。若壶艺之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较量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盎或平,壶身的或高或矮,侧重从沏茶茗饮的方便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 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性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後才始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作出发点,才能中肯地赢得普遍爱好砂艺界的共呜。

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要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地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作为具体范围的内容来考虑的。

历史地看紫砂工艺鉴赏,一向是区分为三个层次:一、高雅的陶艺层次。它必须是合理有趣,形神兼备,制技精湛,引人入胜,雅俗共赏,使人爱不释手的佳器,方能算得上乘;二、是指工技精致,形式完整,批量复制市场的高档次商品;三、是普通产品,即按地方风俗生活习惯,规格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 制技一般,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日用品。这里着重讨论的是艺术品。在一件器物的内容和形式上,它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内在联系,形式的完美与制技的精湛固然是第一要素,其次是有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装饰,使作品锦上添花地丰富观感。首先要审视纹样的适合,其次是装饰的取材(一是指题材和内容;二是指用何种材料),以及制作的手法,这些都是具体而细微维系到创作者的素养水平与鉴赏者的著眼力。

简约地举一些例来阐明,譬如说:砂艺的传统装"陶刻",首先思考反映铭题的内容,必须是体现出切情切理的文学词藻,书法和绘画的美妙以及格调的高超,镌刻刀法、金石韵味的精到,能使人对器物的欣赏玩味无穷。而且真正由名画家,绘画之茶壶,必须是一个画面一个壶,经过反拓,或批量印刻已失去意义,那要视乎经营者的信誉及以作者本身艺术素养。诸如摹仿自然界形象性的雕塑制品,兼及装饰在几何形体上的浮雕、贴雕,图案的刻印板,以及釉料彩绘,其它材质的镶嵌,抽象的陶艺构思。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居高临下地来看待品评砂艺和鉴赏砂艺,使作者与热衷砂艺的爱好者,相互感触以便领悟制壶艺术的真谛。

随着对砂艺热潮的兴起,传统的茶文化与陶文化的推广,热爱紫砂艺术的人士日益众多。较高档次的佳作生产,究属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各界人士玩赏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识别砂壶的真假,一如鉴定书画,首先从提高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理性即培养自己的学识素养,以资提高审美观感;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观赏某些名家的杰作,提高感性,探讨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风格形制,技巧手法,艺技擅长,使用原料泥色的习惯性,印章的规格特征,把握关键性的依据,逐渐积累经验,自然而然地不难识别真假的。在任何一种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会有他的独到一面的过硬功夫,这是指艺术的和技巧的两个方面。这些内在的要领,就是所谓个人的风格和韵致,也就是所谓灵感。作伪者是绝对不易得其要领的。

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陶瓷装饰艺术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众多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常珍贵的财富。本文就是对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陶瓷生产创作人员有所帮助。

陶瓷文化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花纸,第二种是手绘。手绘表现形式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可以追寻到石器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的不断诞生,花纸形式也逐渐发展出来。在新时期的高科技时代,高新技术不断地发展,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为广泛,将其具有的优点和作用也全面的发挥出来。

一、装饰图案具有的性质

装饰图案首先就是需要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而且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多。从取材的角度上对装饰图案进行分析,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各类植物的图案,各种动物的图案,还有一些山水景观图案和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站在组织形式的角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单重纹样、适合纹样等。装饰图案是艺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课程,与绘画课程还有设计门类的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直处于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装饰图案课程也是陶瓷设计人员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陶瓷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装饰图案的来源。所以,对于相关课程的安排需要考虑如何将装饰图案对于陶瓷装饰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使得陶瓷设计人员能够将装饰图案在自己的陶瓷作品装饰中运用。

德镇陶瓷餐具套装开光山水56头餐具

装饰图案不仅仅是点面的结合,或者是图形与色彩的结合,相关的主题和内容的确定也表明了装饰图案需要具备的文化内涵。装饰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造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中国文化,中华精神的展现。传统的装饰图案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历史长河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着属于哪个阶段的纹样表现形式,以及装饰图案展现的风格。

二、陶瓷装饰的种类

陶瓷装饰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和其它装饰。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在陶瓷花纸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以贴花的形式在陶瓷装饰艺术中展现出来的,当然装饰图案并不是不能应用手绘的形式在陶瓷装饰艺术中应用。陶瓷装饰设计与其它设计创作有着很大的差异,陶瓷装饰设计是在陶瓷物品的立体形式上,所以,陶瓷装饰设计必须要与陶瓷物品的形状和具体的装饰部位相切合,使得无论在任何角度对陶瓷物品进行观赏,都能使得人们拥有良好的感受,不会感觉到任何的不适,使得装饰与陶瓷完美的融合,这样才能够创作出被称为艺术的陶瓷作品。陶瓷装饰艺术有精致美丽的图像,有丰富多样的色彩,有着十分独特的生产工艺,有着令人折服的制作技术,还有其蕴含的思想理念,最终产生了非常独特的工艺装饰形式,诞生了我国独有的陶瓷文化。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我国的艺术发展,陶瓷装饰艺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陶瓷艺术发展历史很长,可以说每一件优秀的陶瓷艺术品都是陶瓷文化的代表。陶瓷装饰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长期的实践中,也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陶瓷文化。

三、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对于我国的陶瓷艺术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装饰图案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所体现。石器时代的人们感受到、观察到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波纹、编织纹等图案,并且利用二方连续的装饰形式将图案在陶瓷物品上展现。例如,在我国西安地区半波遗址上发现的,带有美丽的人面和精致鱼纹的陶瓷艺术品,就是新石器时代非常出色的陶瓷艺术品。在这一历史阶段,装饰图案非常的间接,但是却充满活力,表现的内容也非常的广泛,主要有:动物、植物、人、还有简单的几何图形,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简单几何图形的应用。

在我国古代的商周时期,无论是陶瓷物品还是那一历史阶段的青铜器物品,都是以动物形象的装饰图案为主。历史发展到宋代,宋代陶瓷工艺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一个十分辉煌的时期,很多名窑都是那个时期诞生的,无论是汝窑还是其它名窑,都有着属于自身的独特风格,也有着数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宋代陶瓷装饰图案非常的讲究,以清新典雅为主,虽然没有应用太多的色彩,色调太过于单一,但是其制作时非常精细的,宋代陶瓷制作中会采用剔刻或者是单颜色绘制的方法。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还是整体的构图,都堪称完美,装饰图案内容多是以花为主,最为常见的就是莲花和牡丹花。

历史的长河继续流动,陶瓷装饰艺术在明清历史阶段可以说是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景德镇的青花瓷。青花瓷的装饰图案也是以花为主,但是其中有着龙凤的形象,也有着其它动物、人、山水风景等图像内容,可以说内容非常的丰富。装饰图案整体的造型非常合理,虽然图案分布的密集紧凑,但是没有任何杂乱的感觉。青花的颜色非常的朴素,给人一种典雅高贵的感觉。虽然历史不断的发展,但是装饰图案对于陶瓷装饰艺术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型的陶瓷生产材料和陶瓷制作工艺,在科技不断发展过程中诞生出来,陶瓷花纸技术的诞生,使得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印刷技术是陶瓷花纸技术诞生的基础,可以直接说是印刷技术在陶瓷物品生产创作中的应用,花纸技术使得装饰图案更加的精炼,而且能够使得装饰图案更加精致的在陶瓷物品上展现出来。陶瓷花纸技术与手绘装饰技术相比较,陶瓷花纸技术的装饰效果更为良好,装饰图案更加的精细,色彩布置的更加均匀,而且装饰图案更加的多元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推动者,我国陶瓷艺装饰艺术的不断发展。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陶瓷物品创作形状的选择可以定为圆形、椭圆形等,并且确定的形状以扁形为主,因为这样陶瓷装饰的构图和彩绘,以及陶瓷贴花不会存在太多的障碍,而且装饰图案与陶瓷物品的切合度也会有所提升。

结语: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图案是工艺美术的重要基础,装饰图案的主要来源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只有不断的增加对于装饰图案的研究力度,才能够保证装饰图案合理的、科学的、适应的在陶瓷装饰艺术中应用,才能够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使得陶瓷装饰艺术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