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夹江瓷砖 > 导航 >

夹江陶瓷产业从业人员大量流失

夹江陶瓷产业从业人员大量流失

夹江瓷砖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13

夹江瓷砖。

近期夹江陶瓷企业遭遇的一轮大面积的停产风波导致大量陶瓷工人失业,失去了经济来源令大部分工人开始对陶瓷产业失去信心,从而纷纷转向其它领域谋发展。

据悉,夹江陶瓷产业发展高峰时期,曾有从业人员六万多人,而如今却因市场销售低迷大量停产,致使从事陶瓷产业的人员大量萎缩,数量现已不足原来的一半。对此,企业方面表示,企业效益不好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当前正处于农忙高峰期,大量当地工人要忙于收割被企业放走,这些工人在企业恢复生产的时候能及时复工,真正流失的是一部分从事自主经营和外出务工人员。

近日,记者在产区内走访时发现大部分企业在厂房前面都贴有招聘启事,而招聘的人员主要针对生产与销售两大块,范围从基层普工到高层主管,但前来应聘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因此,不少企业不得提高工资标准以高薪从周边企业中挖人,给被挖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其中高层管理人员流失,令企业管理岗位缺失,影响管理流程正常运转;高层营销人才流失,给市场带来了变化,导致区域市场销售下滑,影响企业市场开拓和企业未来发展;高端技术人才流失,带来企业新产品研发滞后,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价值的提升,技术工人的流失,致使企业技能岗位缺失,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导致部分企业生产线全面瘫痪。

据产区内某企业负责人透露,最近经常遇到产区内陶企到其企业挖人的情况,在高待遇、高福利、高职位的诱惑下,不少员工都被挖走了,给企业正常的生产与销售造成巨大影响。人才流失后再去别的企业挖人,而被挖的企业又再去其他企业挖人,如此一来在夹江产区形成了非良性的循环。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企业老板的高度关注,并意识到作为陶瓷企业的经营者,应该了解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留住企业中的人才,才能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做好基础。tAoCI52.COm

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夹江产区陶瓷从业人员大量流失,其主要原因是市场销售不畅,导致企业停产,造成员工下岗失业;其次是产区内上新线的企业开始减少,而传统的生产线又逐渐萎缩,从而造成工作岗位的缺失;此外,由于产区当前企业发展不景气,员工合理的薪酬得不到保障,有些企业老板不顾员工的基本生存权,压薪酬,欠薪酬,员工的离职也是无可非议之举。为了解决“用工荒”的问题,个别企业采取了扣押身份证,扣几个月工资保证金等做法,造成员工对企业反感,从而放弃继续在陶瓷行业发展。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建设“提速”


在位于夹江县吴场镇的乐山市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总投资16.66亿元的10条高端陶瓷生产线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将于今年8月完工,10月完成项目点火。

近年来,夹江陶瓷产业发展受到生产线产能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园区规划混乱、人才缺失等因素制约,致使产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为此,该县规划建设了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据了解,该园区规划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主要引进高端陶瓷企业及配套产业。园区规划分三期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300亿元。目前,对于入驻高端园区的陶企,夹江给出了“门坎”: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120万元/亩;单条建陶生产线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陶瓷生产线,单条生产线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同时,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等高端建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到2020年末,该县力争把经济开发区和高端陶瓷产业园建成千亿产业园区,其中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700亿元,高端陶瓷产业园实现产值300亿元。

随着高端陶瓷产业园的建设,带动了与陶瓷产业紧密相关行业的发展。中特物流有限公司将在夹江投资15亿元建乐山伟经物流园。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夹江“百亿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夹江物流产业的升级,形成川南重要物流节点。

6.95亿 为夹江陶瓷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季度夹江十大项目集体开工,其中陶瓷项目占六项,第一季度生产总额增长了近20%,同时也推动了多家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而当前,正处于陶瓷行业发展淡季,夹江陶瓷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为此,夹江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开展十大项目总投资6.95亿元,为夹江第二季度陶瓷产业稳步增长保驾护航。

6月19日上午,乐山市市委常委、秘书长宁坚,市政协副主席罗勇以及市各级部门领导与夹江县所有在职县领导、各乡镇、各部门和金融单位负责人,企业代表共计500人一起见证,该县第二季度总投资6.95亿元的10大项目集体开工仪式。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十个项目分别是:四川新中源陶瓷技改、建辉陶瓷技改、木城35KV变电站、星和变电站增容、“印象欧城”商住小区、“锦华南苑”商住小区、“盛典名都”商住小区等。总投资6.95亿元的十大项目,涉及陶瓷产业技改升级与配套、城镇化建设、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是重点

此次开工集体项目对于推动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第一季度,为了响应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号召,米兰诺和新万兴分别对生产线与设备进行技改。四川新中源和建辉作为夹江陶瓷企业四大家之一,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据了解,自去年7月以来,四川新中源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在集团公司决策下,投入4200万元对12条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以微晶石、高晶玉、喷墨瓷片和第三代仿古砖等中高档产品为主。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企业将投入3800万用于品牌建设和新型熔块窑建设。其中800万用于新建高端品牌“晶粉世家”展厅打造,预计7月中旬建成投入运营。此外,投入3000万元新建一条250米长的第三代微晶石堆熔窑,另新建2做年产2万吨的新型熔块窑,预计在8月底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一直秉承“打造国际化优质建陶制造基地”理念的四川建辉陶瓷企业欲投资2000万元技改一条年产200万平方米的高档微晶石生产线。据了解,该项目利用公司比较老化的生产线,响应国家节能环保为先的原则,在满足当前国家、省、市和行业要求的前提下,对生产线实施技改。预计技改周期在9个月左右,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500万元,技术配方投入150万元、生产线改造投入1350万元,技改长135米、宽2.5米的素烧窑,长200米、宽2.5米的釉烧窑以及137米的施釉线各一条,同时还将淘汰老式链条印花机,并购7台新增电脑控制平板快速印花机、新增高级滚筒印花系统、微晶布料器各一套,集声、光、电一体化中央总控系统集成技术提升技改5000吨位压机,玻璃柔抛改造抛光砖系统。

随着两大项目技改的完成与投入使用,四川新中源的经营发展将全部实现由经营中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将全面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为西部陶瓷乃至全国强势品牌。而建辉将完成年产量达200万平方米,规格为800×800mm的高档微晶石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传统陶瓷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地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力强度,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发展。

加快城镇化建设扩大瓷砖需求

近年来,夹江楼盘由城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扩展,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据了解,目前夹江有新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锦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地产公司,在夹江新建了滨海国际、圣地欧城、江城一号、金土地等多处楼盘。而另据企业内部销售人员透露,夹江房地产的兴起,为夹江陶瓷产业的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印象欧城”商住小区、“锦华南苑”商住小区、“盛典名都”商住小区以及公租房建设等房产的建成,届时将为夹江陶瓷销售开拓出新的消费市场,不仅能拉动瓷砖销售,同时也能缓解当前严峻的行业形势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促进夹江陶瓷产业发展。

配套“给力”助推陶瓷产业再次崛起

目前陶瓷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但是各种基础设施都坚持与时俱进,随时准备做好迎接旺季的到来。

自今年年初以来,夹江产区不断完善交通网络,物流园区以及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设施建设。其中电力的建设已成为第二季度完善的重点。为了确保夹江工业生产供电的稳定,四川省2011年通过基建项目下达了35千伏木城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647万元,新建35千伏线路14公里、主变频器一台容量10兆伏安,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建成之后将解决夹江陶瓷产业用电紧张的局面。

与此同时,当记者在感慨夹江配套产业完善的同时,一位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夹江还将在乐山方向建一个1500亩地的西部物流城,并在周边新建高档的陶瓷建材市场,使夹江成为陶瓷生产、销售、配套一体化的中国西部瓷都。

发现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季度夹江陶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为了继续保持第二季度的发展势头,必须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天然气供应仍然紧缺。虽然目前日均供气达到118万方左右,但常态缺口仍达30万方,今年新建、技改、扩建的10个陶瓷项目、12条生产线又将新增缺口30万方以上。其次,解决交通瓶颈。3月份正值陶瓷销售旺季之际,随着103线封闭断道施工对沿线吴场9户、三洞5户、土门7户、黄土29户、马村3户、中兴10户、新场12户,共75户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目前沿线开工在建项目共有13个,也因设备无法运进,被迫延迟工期。

对此相关部门也及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一是抓好能源供应协调服务。在向上积极争取更多用气指标的同时,鼓励燃气陶瓷企业新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标准的两段式煤气炉。二是抓好工业现生产。抓住扩大内需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能源保障,指导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技改扩能、提升品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夹江县协力扶持红坯陶瓷产业发展


近日,夹江县政协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深入该县部分建筑陶瓷企业,对陶瓷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据悉,当前陶瓷产业总体呈现供大于求态势,原材料供应问题日益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夹江县政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该县页岩矿藏丰富、品质优良、有20多年陶瓷产业发展经验等实际,提出了扶持发展高档红坯陶瓷产品的建议:一是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制定全县扶持发展高档红坯陶瓷产品、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规划。二是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由夹江县陶瓷协会牵头,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调研活动,为全县陶瓷企业研发红坯陶瓷产品的品种、品质、价格、规模等进行定位。三是以技术工艺为重点,扶持帮助陶瓷企业开展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和工艺技术改进。四是以产品品牌为依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夹江县“西部瓷都”的市场竞争力。五是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加大对红坯陶瓷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

调研结束后,县政协形成了《关于整合资源、技术、品牌优势,打造西部瓷都特色红坯陶瓷产品的调研报告》,得到该县县委书记批示,要求县级相关部门切实加大研究、谋划力度,破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增强品牌保护、政策支持力度,以期实现重大突破。

四川夹江陶瓷产业集群 供应关系链特征


供应关系链。在产业链成熟期,主要表现为“供应关系链”特征,它突破了产业链的具体形态,涵盖的产业范围较广,包括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和零售商等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体现一种基于创造共同利益的分工合作关系。在这里,产业链主要是一种市场形态,可能发生在一个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也可能是包含不同产业成分的结构体,以一定的关联体形态表现出来。经过企业间业务往来和分工协作,一定时期内形成企业间利益共生关系。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陶瓷产业集群就是此种产业链形态的代表之一。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在陶瓷产业内集聚了若干各类企业,它们根据自己的专长,在生产、管理、物流、营销、人力资源、设计等方面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目前,陶瓷生产型企业和其他关联企业都已经顺利进入依托于市场而形成的供应链体系,各自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价值创造。在这种模式中,由于产业链上的利润不能被一个企业所独占,被分摊到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使得各个企业可以将自己在供应链上的业务做得更精、更强。整个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还可以通过若干个供应链形成的产业链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并保持市场竞争力。

陶瓷产业园助力转型升级 夹江陶瓷从传统走向高端


施釉生产线对瓷砖施釉、喷墨印花,包装工人将成品打包装箱,运送陶瓷的货车不时从厂区大门进进出出……7月18日,记者走进夹江县经济开发区盛世东方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窑炉里炉火正旺,一片片精美的陶瓷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流出”,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夹江县“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竣工项目,今年3月,夹江县盛世东方陶瓷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兴建的首条年产1500万平方米高档喷墨陶瓷生产线顺利竣工点火,标志夹江高端陶瓷产品转型升级驶入新的里程碑。

企业转型:西部最长天然气窑炉投产转型重视节能、环保

“十多年前,还能看见厂房上高高耸立的冒着黑烟的烟囱,生产车间里到处弥漫着厚厚的粉尘,墙壁都染黄了……”盛世东方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彭春祥还清楚记得,10多年前老厂生产时的情形,受设备陈旧、产能低、能耗大、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传统陶瓷企业发展很快面临瓶颈。而这一现状也是当时夹江绝大多数建陶企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而如今,用半年多时间建成的先进陶瓷生产线,让彭春祥感叹简直是“脱胎换骨”的改变。走进生产车间,第一感觉便是整洁、明亮。2条长580米、宽3.2米的国内最先进,西部最长的节能环保天然气窑炉炉火旺盛,瓷砖从原料到压制、烧成、施釉、再烧成,到最后成为成品从机器中“流出”,近2公里的“旅程”,几乎全部通过机器来完成,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又通过连接在上方的一条长长的管道再次回收利用,大大节省了企业能耗。

“试生产一个月以来,人机磨合很快,现在每天产量可达4万平方米,不仅产量比过去大大提升了,能耗也比过去下降30%。”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平珍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分2期完成建设。全部竣工后年产量能达30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可提供1500个以上就业岗位。而这仅仅只是夹江县大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技术升级:打造高端陶瓷产业园建陶企业“靓丽转身”

近年来,夹江陶瓷产业发展受到生产线产能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园区规划混乱、人才缺失等因素制约,致使产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为此,2013年夹江县规划建设了高端陶瓷产业园区。这个坐落于夹江县吴场镇的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总投资16.66亿元,主要引进高端陶瓷企业及配套产业。项目将于今年8月完工,10月完成项目点火。

目前,以盛世东方瓷业为代表,园区内已入驻了新中源、新万兴、华宏、米兰诺等知名建陶企业,传统陶瓷产业正在一步一步实现“靓丽转身”。而以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为载体,一大批创意陶瓷、特种陶瓷、工艺陶瓷等项目也顺势而生。其中广乐、建翔、康荣等陶瓷新线项目正准备开工建设。此外,总投资16.8亿元的伟经物流、米兰诺、华宏、华宸等陶瓷项目也开始进入立项阶段,即将开始破土动工。截至4月,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45.18亿元,同比增长18.58%;工业增加值达15.67亿元,同比增长15.90%;利税总额达1.069亿元,同比增长10.20%。

政策支持:投资46亿元助力夹江传统陶瓷升级转型

7月17日,2014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西部瓷都建陶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夹江县召开。

会上,夹江县委书记廖克全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更大程度提升夹江县陶瓷产业发展,近两年来,夹江县出台了一系列有力引导政策。先后出台了《西部瓷都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行动计划》、《促进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意见》等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5000万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落实了重大项目全程代办等制度,营造出开放的政策氛围、诚信的人文环境、优质的政务服务和安定的社会秩序。

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投资发展热潮,近两年,夹江县共投资46亿元实施技改,新建了陶瓷生产线50条,引进和采用5D喷墨印花、一次烧成宽体窑炉等一批新技术、新设备。此外,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高端陶瓷产业园和占地400余亩的西部瓷都大型物流中心也正加快建设。一套组合拳下来,全县陶瓷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生产成本下降了20%,2013年,全县陶瓷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签约正式投资项目近200亿元。

“陶瓷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我认为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廖克全说,夹江县在抓好企业现生产、稳定增量的基础上,全力推动陶瓷产业技改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园区平台建设,力争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上取得实质突破。只要我们始终站在技术的前沿、产业的前端,做精产品、做深产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夹江全力为陶瓷节造势


央视1套、3套、12套节目日前在不同时段相继播出了西部瓷都(夹江)第二届陶瓷节暨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的消息。这是夹江县为提升整体形象而进行的外宣活动之一。

为营造良好的办节气氛,夹江县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媒体加强了宣传力度。一方面以借台唱戏的方式开展宣传。2月5日借助与广电总局影视中心共同组织的影视剧作家迎春晚会,宣传西部瓷都,介绍夹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5月的“西博会”、6月的“川澳经贸合作周”、9月的“川京经贸合作周”等活动中广泛散发宣传资料,邀请媒体采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川澳经贸合作周”期间,澳门莲花卫视6次播放专题片《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引起了强烈反响。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对夹江进行全面整体宣传。目前,已邀请香港凤凰卫视、《四川日报》、《亚太经济时报·陶瓷信息》等媒体来夹江采访报道。该县还制作宣传资料展示夹江新形象。已制作了《新理念、新形象、新夹江》、《瓷都秧歌舞翩翩》、《请到西部瓷都夹江来》等电视片和《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宣传画册,此外“西部瓷都网”正在紧张设计,加紧建设。

扎实的宣传工作,不仅使办节氛围日益浓厚,而且使第二届国际陶瓷节越来越得到海内外各界的关注,同时吸引了客商投资落户夹江。今年1—8月,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5个,协议金额23.23亿元,外资1172.3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4.06亿元。

淡季来袭 夹江陶瓷销售大幅下滑


近日,记者在夹江产区走访调查中发现,受环保高压政策和季节性销售淡季双重影响,夹江产区陶瓷企业在进入6月后,销售业绩开始大幅下滑,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全抛釉生产企业。

从多家陶瓷企业5月份的销量数据中记者发现,销售额突破5千万元的陶瓷企业不超过5家,大部分的陶瓷企业的销量都在3千万元左右,其中最少的企业还不到1千万元。然而,从目前的产区企业的销售形势来看,6月份各企业的销量数据较5月份将还会有所下滑。

“全抛釉的价格已经跌破15元/片了,而且只要一次打款达到企业规定的要求,价格还可以往下压一压。”位于黄土陶瓷市场内的商家耿彪(化名)对记者说道,这几年夹江陶瓷企业疯狂地扩建全抛釉生产线,现已经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开年后又由于各地经销商刚需补货,所以曾出现了短暂的销售繁荣景象,可惜好景不长,自进入5月下旬后,全抛釉、金刚釉、抛光砖、仿古砖等各类产品的销量开始回落。为了缓解库存压力,产区部分企业只好选择降价促销。

走访产区多家陶瓷企业,记者了解到,目前产区内仍保持在产的陶瓷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产销平衡,大部分企业的产销率比在50%左右,部分销售效益不好的企业更是达到30%左右。如果企业此时仍然保持满负荷生产,那么大部分企业只能选择在一个月内全部关停,否则就会出现爆仓危机。面对这一情况,产区内大部分企业开始采取“降产能”的办法来缓解库存压力。

“原产4万平方米的全抛釉,现在只生产3.2万平方米;原产3.5万平方米的瓷片生产线,现在只产2.8万平方米;原产3.5万平方米的西瓦线,现在只产3万平方米。”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产区多家陶瓷企业在销售受限的情况下,均采取“降产能”的方法来缓解库存压力。

近期,记者去企业中走访时就很明显的感觉到,前来企业拉砖的货车相比往常减少了很多,往常经常因拉砖车辆过多导致交通堵塞的路段,最近都非常的畅通。对此,华宸瓷业总经理刘阳认为,当前正处于行业销售淡季期间,瓷砖的销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持续深入的环保压力,让企业更多的把精力都投到了环保治理中,从而忽视了对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渠道的搭建。

夹江陶瓷为何只能质次价廉?


在号称“西部瓷都”的四川夹江产区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夹江人的成本观念特强。无论是原材料供应商、厂家的采购员还是经销商,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不能再便宜点”。“便宜”的后面,是对产品质量、品牌、服务、信誉、形象等其它竞争因素的漠视。这也是夹江陶瓷为什么留给外人的总是质次价廉低档货印象的主要原因。在夹江,一片500×500的水晶砖,目前的最低售价只有16元,一片800×800的水晶砖也只能卖能11元,这么低的价格,何来的品牌、服务以及质量保证?夹江陶瓷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红坯资源及天然气优势,再加上低廉的电力和劳力,夹江陶瓷的低成本似乎是“命中注定”。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夹江的价格战却把低成本引入了一个个误区当中。原料采购只认价格,不认品牌,忽视质量,谁的便宜就用谁的,只要能将就着用,哪管什么质量好坏与生产波动。在这种唯低价采购的引导下,假冒伪劣原材料大行其道,表面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却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一些掺杂使假的原材料,不但降低了产品质量,反而增加了用量,最终得不偿失。还有干法制粉,喷雾干燥塔气改煤等节能措施,都被不少夹江企业当作低价竞争的“法宝”。生产过程当中的挖潜改造更是令人惊奇。夹江的陶瓷产品以釉面砖为主,而釉面又占了生产成本当中的一大块。于是,施釉量越来越少,越来越薄,以前要施200克,现在最多100克,坯体变薄了,烧成温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自然就下来了。除了产、供、销,大部分夹江陶瓷企业几乎舍不得在品牌、营销、宣传、公关、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投入一分钱。在3年前召开第一届夹江国际陶瓷节时,整个夹江县城也没有几个广告牌,如今的夹江县城和公路要塞口,除了新中源在夹江生产的四个品牌广告牌外,其它企业广告意识非常淡薄。产品销售,全靠价格低吸引客户。在夹江,不少企业的办公楼里只有一个人,采购、技术、管理、销售及其它事务都由老板一个人亲自操作,舍不得花钱养人,在夹江陶瓷企业并不鲜见。一位夹江陶企的老板对笔者讲,我一片砖才赚几毛钱,有时甚至只有几分钱,不降低成本哪来的利润?可是,这位老板忘了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华东、佛山的一些砖售价就能比夹江砖高出好几倍呢?现代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体系的竞争,其成本除了产品成本外,还有营销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公关成本等。而夹江陶企这种只重产品生产成本、甚至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的低成本意识,虽然赚到了眼前的利益,却丢失了明天的市场。夹江陶瓷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这种成本误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夹江陶瓷产业从业人员大量流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夹江陶瓷产业从业人员大量流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夹江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