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瓷片 > 导航 >

瓷片中流露出的历史

瓷片中流露出的历史

瓷砖瓷片 全瓷的瓷砖 瓷砖墙面

2021-04-13

瓷砖瓷片。

笔者有一位藏友非常喜欢收藏瓷片。每到假日,他便骑着自行车走访各个建筑工地,寻找中意的瓷器和瓷片。有时为了得到一块瓷片,他甚至会不惜重金,向建筑工人或者拾荒者求购。记得有一次,当他听说几百里以外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挖出一批宋代瓷片,便立刻打车前往现场。等回来的时候,随身所带的钱和手表等,都换成了半蛇皮袋的瓷片。

时常有朋友会不解地问:“既然你这么喜欢瓷器,为什么不买几件完整的藏品?”而他总是笑着回答:“因为你不收集瓷片,所以不知道其中的趣味。”此时,他便会拿出他最钟爱的残瓷藏品——一件破碎的晋代青瓷瓶。该瓶虽然瓶身破损,但青青的釉色依然云泽光亮,在已被泥土溶去的釉色层下,露出殷红的胎骨,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这火焰穿越了千年的风霜,那么惊心动魄难道不使你震撼,让你感动于它的残缺美。”原本一堆斑驳的宋瓷片,在他手掌中闪烁着七色宝光,轻盈如蝶,显示出古久的深邃。

把玩这些残破宋瓷,他又会念叨出古玩界的一句行话:“宋瓷一片值千金。”仿佛告诉我们,虽然岁月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他们捏成碎片,但一千年的风霜雨雪中,它们依然顽强地保存着如玉质般的古体,保持着一种非凡的美姿。那仿佛是岁月的残雪,但却有着文明的遥影,有历史的气息。此情此景,试想有谁能不为之感动呢?而讲到那些元、明、清的青花瓷片,他告诉我们这些瓷片的图案中叠映着帝王的权威,彰显出士臣们的忠贞、智士的思想,传递着才子们的诗文,诠释着劳动者的不朽,演绎着人世间的爱恨悲欢、忠奸成败、儒道释禅、诗文书画等等。这些瓷片的内涵绝不是几件完整瓷器所能代替的。在他的眼中,这些瓷器的历史俨然就是一部悲欢交集的人类文明史,使我们深深地感动于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残损瓷器历来为大多数藏家所不屑,以为难登大雅之堂,而藏友的这番话,令笔者深深地感到:这种沉淀了千百年的文化,岂容忽视。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国的文明,如果摒除了任意一个信息,绝不是完整博大的文明,而是破碎的毫无生机的文明,从这些被岁月的尘土打碎的满目伤痕与沧桑古旧的瓷片上,我们分明看到了一条涌动不息生命的长河与民俗文化的长河,从遥远的梦幻中流来。

在我们有限的见识和记忆里,任何一件古代艺术品都是一条由无数人的情感和心意汇合而成的长河,从古流到今,直叫人的心灵颤栗,直叫人感动得心痛。残损瓷器,它沉淀的不只是千百年来芸芸众生的梦想和智慧,还依然隐约地传来心灵的祈祷和呐喊,值得我们对任何古代艺术品的价值都做出深刻的领会和保护。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钧瓷开片中的蚯蚓走泥纹等纹饰图文鉴赏


钧瓷开片即是瓷器釉面出现裂纹的现象,有纹但不裂,宋代“官瓷”、“哥瓷”“钧瓷”“汝瓷”钧有开片。

其实最早瓷器烧制时期,开片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缺陷,宋以前的瓷器中常有开片现象,只是到了宋代才开始将开片作为装饰而成为某些窑口追求的效果,开片按其裂纹的大小、深浅、疏密和形状,名称不一,开片名称有冰裂纹、鱼子纹、蟹爪纹、文武片、百圾碎、梅花片、兔丝纹、牛毛纹、龟纹、金丝铁线等。

钧瓷开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形成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分子的排列;二是胎和釉的膨胀伸缩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收缩率也有差异,形成开片。

瓷釉有纹者谓之开片,有大开片、小开片之别,大片稀疏者,曰: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小片细碎者,曰:鱼子纹。

钧瓷开片有自然开片和认为开片两种。自然开片系年久而渐渐内裂成为片纹者。人为者,系配合药料烧成者。器物小而开大片,或器物大而开小片,皆足贵也。

开片按其裂纹的大小、深浅、疏密、形态,分:冰裂纹、蚯蚓纹、鱼子纹、蟹爪纹、文武片、百圾碎、兔丝纹、牛毛纹、金丝铁线等。

鱼子纹:系指裂纹釉中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或色点,其状如鱼子。

钧瓷开片的:鱼子纹

金丝铁线本是哥窑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片呈深灰色似铁,小片呈酱褐色似金,雅称“金丝铁线”。现代官窑、钧瓷也偶出此现象,较多是人为着色而成,自然天成者为佳。

开片中的:金丝铁线

百圾碎:是指开片釉中纹路繁而细碎,因为开片小且交错重叠似百圾。这种开片多见于哥瓷,现代钧瓷也有出现此效果的。雍正年间绿色瓶有此效果。

哥窑开片中的:百圾碎

蚯蚓走泥纹:为典型的宋代钧瓷特征,釉面常有一条条弯曲折线,状如蚯蚓走泥留下的痕迹,这是由于釉层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部分的釉质流入而填补了裂缝而形成的。

钧瓷开片纹路:蚯蚓走泥纹

冰裂纹:冰裂纹多出现在淡色或釉质很薄的器面上,如锤击冰,裂而不破,纹深有斜度,晶莹透亮。

瓷器开片:冰裂纹

龟纹:龟纹类似蚯蚓走泥纹,只是比蚯蚓走泥纹更粗重些,像是龟甲上的纹线,80年代以后在斑块上出现的较多。

老瓷片的“华丽变身”


美化建筑、装点家居、制成精美饰品……

老瓷片的“华丽变身”

人们收藏瓷器,大多追求完整器,老瓷片一般作为标本来学习和研究。不过,记者走访发现,近些年来老瓷片也不甘寂寞,化身为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具艺术气息。

当老瓷片遇上建筑

当人们走进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的大门,首先便会被整整一面墙的老瓷片所吸引。据馆长何飞介绍,这些都是唐代鲁山段店窑的瓷片,“镶嵌在墙上,既有装饰作用,打造博物馆的独特风格,又能体现河南的陶瓷文化,是一种文化推广和展示。”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会员敬勤俭先生的“商都魂古陶瓷标本收藏馆”,也把老瓷片的装饰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小院的墙壁上,镶着各个年代、不同窑口的瓷片,让这个坐落在老胡同里的收藏馆更添一丝古朴的韵味。

敬勤俭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博物馆、会所等,都喜欢把老瓷片融入建筑设计中。普通的老瓷片价格不高,却比很多昂贵的现代材料更有装饰性,也更具文化底蕴。”

红木嵌钧瓷屏风

残缺美,也入画

在大象陶瓷博物馆,记者还注意到茶室里两幅古色古香的“画”。凑近一看,精美的实木画框里,原来是两个大瓷盘的盘底,上面绘有人物故事,画工精细,颇具美感。何飞介绍道:“这两个磁州窑系人物盘,一个元代,一个明初,是我多年前收来的,因为残缺,价格较低。后来我看盘底的图案很不错,就给它们加了框,挂在墙上就像挂了老画似的,效果挺好。”

这个妙招并不算何飞的“独创”,记者在国香茶城的“鲲鹏茶器”,也看到了几幅加了画框的盘底、罐盖等。店主李鲲鹏告诉记者:“我们在景德镇收老瓷片,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面积较大、图案较好的盘底,它们不像完整器那样可以配个架子摆在桌上欣赏和收藏,有人就想到这个办法,把它们放入画框做成‘瓷画’,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除了这些“瓷画”,记者还曾在中州古玩城见过一件嵌着数十片宋代钧瓷片的红木屏风,十分独特。据了解,2005年北京华辰拍卖会上,也出现过一套嵌有宋代钧瓷碎片的楠木四条屏,估价为12万至22万元。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保庆介绍,“把钧瓷老瓷片镶嵌在木质屏风上收藏,从明清时期就有,现在也有人做,这是钧瓷的一个特色。主要是因为宋代钧瓷完整器鲜有,连瓷片都不多,素有‘钧瓷一片值千金’的说法,人们十分珍视,便有了把钧瓷片做成屏风的传统。其他种类的瓷片,倒是很少做成屏风。”

瓷片饰品的人文之美

除了装饰家居环境,老瓷片也能做成项链、胸针、戒指、耳坠等饰品,给佩戴者增添一份古典美。记者曾在北京南锣鼓巷的多家银器店见过包银的瓷片吊坠、戒面,前几日,记者走访郑州市场时,也发现了这样的饰品。

这些老瓷片饰品价位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店家介绍,“价位主要是根据年代、画工、完整度、内容题材、官窑或民窑等来决定。瓷片饰品以景德镇的为主,因为画工、题材比较好;也有河南的钧瓷、汝瓷、绞胎瓷等,钧瓷变幻莫测的釉色很漂亮,汝瓷则清雅如玉,很受人们欢迎。”

店内顾客李小姐告诉记者:“我一直很喜欢老瓷片饰品,感觉它比黄金、珠宝饰品更有内涵。5年前,我就在外地买过一个青花瓷片项链坠,当时郑州还没几家卖老瓷片饰品,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

宝石蕴含的是天地精华,瓷片体现的是人文之美。每件瓷片都是凝聚了古人智慧、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它们带给人的,不只是装饰和点缀,更是修养和灵气。

瓷片蕴含的思古幽情


我收藏古陶瓷的开端与一般藏友不同,是从收集瓷片起步的。在我的同年和少年时代,只要你走在路上多注意脚下的土地,就会不时发现一些散落在泥土中、嵌置于砖石缝隙中的瓷片,随手捡拾,用不到半小时就可能收集到十余块甚至更多。而现在,随着到处进行的各类工程,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即是你花费一整天时间,要想在土地上寻觅几片稍有质量的古陶瓷碎片,恐怕也会发出沙里淘金徒叹奈何的感慨了。

瓷片的研究对提高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这应该是目前收藏界同仁的共识,但真正专注于这方面研究的人士毕竟少数。因为现在瓷片已经或正在成为稀缺资源,你就是真的想从此,手提升鉴识,手头没有足够研究的瓷片,最终获得的鉴定参照要素总是有限。因此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书斋中至今还珍藏着一千多块瓷片,随手拿起一块欣赏,往往一段故事就会浮现在脑海中,而思古之幽情也随之而生。

我的家乡张泽地处黄浦江南边,现在是上海市松江区的一个镇。张泽其名不扬,但在历史上编纂有《张泽小志》和《张泽志》,这在江南诸多乡镇中是不多见的。张泽一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所立《乡约所恒产碑》,碑文中有“结为小聚”之语,因此张泽镇的发端是在明朝中后期。明清时期镇上大姓有潘、蒋、徐、吴、沈、张等,民俗淳厚,重视科举仕宦,出了不少地方文化名人。小时候听到镇上老人谈起陈年旧事,舒缓而饱经沧桑的声音,目光中流露着对家乡先贤的崇敬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也引发了我对历史文化追溯的兴趣。后来我迷上了瓷片的采集,就很重视把捡拾瓷片的地点与当地名人第宅等联系起来研究,于是一些与这些瓷片相关的故事就成了我记忆海洋中色彩斑斓的贝壳,这些贝壳是那么令人珍爱呵,以至于我在与藏友欣赏瓷片时就会不自觉地讲述有关遗文轶事。

有一片民末清花瓷片就是我经常对之沉思鉴赏的珍藏之一。瓷片较大,通高6.5厘米,底足径5.7厘米,唇口外壁绘花卉纹,底足双圈内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由于所存残件较大,因此可以辨认出这是一只日用小碗。细审此碗,造型轻巧,碗壁厚薄一致,唇口外沿和足墙外侧均有数条弦纹,青花发色幽雅,平涂青料的特征与明末相似,但明显异于万历以前制器。由此数端,结合明末民窑盆、碗制器底足多有书写成化年号的特点,我认定此碗的制作是在明天启至崇祯年间。明代后期,随着经济的衰退,官窑一蹶不振,而此时民窑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其构图的新颖和笔触的率意,使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为入清后制瓷业的繁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明末青花碗残件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张泽镇东北部一处墙基旁偶尔获得的。这个地方在明清时期是东隐禅院所在地,其前即镇上著姓蒋宅。当明清易代之际,作为著名抗清志士和文学家陈子龙的学生,蒋宅的主人蒋雯阶募兵起义,后几经周折投奔明末江南小朝廷唐王,任职兵部司务,后升御史。失败后隐为道士。雯阶在明末是著名文社几社同人,诗文华赡典丽,博通经史,熟谙兵法,可惜权佞当道,未能一展其经世之学。传说蒋宅后还有一个称作“兵书墩”的土墩,是蒋雯阶赴闽参加抗清斗争前掩埋所藏兵书、兵器的地方,长期以来一直是浦南一处重要的人文遗迹,而时移世变,现在欲觅其旧地已渺不可寻了。

然而,每当我手扶这块瓷片时,我的心中总会升腾起一股忠义之气,而我的眼帘也会隐隐出现一个长身玉立、风姿高洁的文人志士。轻轻叩击,瓷片的声色是那么悦耳动听,而其承载的历史又显得如此厚重,瓷片的青幽的光泽与抗清之士义无反顾奔向战场的身影如蒙太奇般交替映现在我的脑海里,不知不觉间,我的眼里突然充溢着泪水,不能自已。

唐代瓷器的发展历史


唐代瓷器是中国陶瓷从陶逐渐发展到瓷器的过渡阶段,是中国瓷器从原始实用器到瓷器工艺艺术品的过渡阶段。

唐代中国瓷器开始出口

中国瓷器出口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日本、韩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等地,考古学家们对九世纪前后的城镇遗址的发掘中,都曾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唐代瓷器碎片。中国的宁波市古称明州,是唐代通往日本和韩国的主要通商口岸。1974年,在宁波余姚江唐代出海口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其中有几百件越窑和长沙窑的青瓷、青釉褐彩瓷和黑釉器,并有"乾宁五年"(898年)刻款的方砖一块。这些瓷器与在韩国和日本发现的唐代瓷器,在器型、釉色和装饰上都明显属于同一窑口。中国唐代瓷器的出口有海路和陆路之分。陆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而海路则直通日本、韩国、南亚、西亚、北非和东非各地。日本学者曾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线称为"瓷器之路"。

唐代瓷器名窑:

邢窑

在今河北内丘县,唐代属邢州,故名。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物分粗细两类,细的一类胎制细腻洁白,造型规整,露胎部分滑润如糯米粉。粗的一类器物多施化妆土。邢窑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白瓷窑,白瓷碗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声誉。所产瓷瓶在唐代亦极著名,时称"内丘瓶"。邢窑白瓷因与同时代著名的越越窑青瓷齐名,从而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唐末五代时期,邢窑在白瓷生产中的地位逐渐为曲阳定窑所代替。

耀州窑

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宋属耀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以后达于鼎盛,终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烧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酱色釉瓷等品种,以青瓷最负盛名。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所含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或圈足周围呈现一种姜黄色斑块,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装饰技法以刻花、印花为主,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流畅。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内乡及广东广州西村窑,广西永福窑等都烧制相似的青瓷,从而形成耀州窑系。

磁州窑

在今河北磁县,宋属磁州,故名。始烧于五代,盛于宋。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釉釉下黑彩、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碗、盘、瓶、罐等日用器外,所产瓷枕极为著名。枕底常见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瓷枕上还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等。宋磁州窑对各地制瓷业的影响极大,河南修武当阳峪窑、鹤壁集窑、禹县扒村窑、登丰曲河窑及山西介休窑、江西吉州窑等都烧制相类的产品,从而形成磁州窑系。元以后磁州窑大形器增多,精致的产品少见,明以后更趋衰退。

长沙窑

是唐代南方重要的青瓷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首先发现,故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代,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线釉、蓝釉瓷器。器物造型繁多,各种日常用器均有烧造, 以罐和壶的形式最为多样,,短嘴多角壶是其典型器。

陶窑与霍窑

陶窑与霍窑相传是景德镇最早的两座瓷窑。据清人兰浦所著《景德镇陶线》卷五"历代窑考"载:"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浇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戴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满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戴唐武德四年诏新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但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各文物考古单位对景德镇地区的古代瓷器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调查,均未发现有任何唐代遗存。五十年代发现的胜梅亭和石虎湾两处五代(AD906~960)窑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景德镇瓷窑遗址。不过,另据宋本《柳河东集》注《代人进御器状》载,当时所进瓷器是景德镇地区(饶州)所产。如果属实,则至少可以把景德镇的瓷业史提前到唐代中期。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唐三彩

唐代彩色釉陶的统称。唐三彩器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配置低温釉,施于坯体表面,在800度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也可先烧素胎,在施彩色釉二次烧成。其颜色并不仅限于三色,但以黄、绿、白为主。唐三彩器主要见于随葬的明器。器物有普通的瓶、罐、钵等,亦有动物、人俑、建筑等陶塑。始创于唐高宗时,开元朝时为极盛期,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迄今为止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

瓷盒

贮盛器皿。瓷盒出现在唐代,多为日用品,有钱盒、药盒,盛装妇女化妆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和盛装各种香料的香盒。器型以圆为主,附盖,器身一般比器盖高或等高,盖面微鼓,近底处多折腰。宋代各瓷窑均烧造,以景德镇影青制品为佳。明嘉靖、万历时器型多样,有圆形、桃形、长方、四方、六方、八方形、带屉式、银锭式、方胜式、牛眼式、串铃式以及镂空器物等。有青花和五彩品种。以龙凤纹为主,也有花卉、草虫、婴戏等纹饰。清代继续烧造。

执壶

中唐出现的一种酒器,亦称注子。喇叭口,短嘴,腹部硕大,把手宽扁。晚唐时,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四条内凹的直线。五代时,流与口平,容量增大,壶底改为圈足。宋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和柄等高,柄较长。元时,用玉壶春瓶作壶身,流贴于腹上,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并向外倾斜。明嘉靖时出现一种长颈、扁腹、高圈足外撇者。产品以景德镇窑烧造的为佳。

花釉

指瓷器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釉,在一定温度下,任其自然流淌形成的釉色。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宋。有高温和低温两类,高温花釉在窑内烧成,故又叫窑变花釉,如火焰青、火焰红等。低温花釉是在瓷瓶上挂釉后,放在低温炉中烧成,如炉均花釉等。花釉装饰使釉层凝厚,呈现多种颜色相互交错,发出针壮、放射状的光点,一般都光彩夺目,灿烂异常。

官窑瓷器的演变历史


官窑瓷器因为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面均净,工艺好历代收到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官窑在我们今天人的概念就是给皇帝用得瓷器,因为我们受到清朝瓷器的影响,认为只有皇帝年号款识的瓷器才是官窑瓷器,也不是相对应民窑的称呼。官窑瓷器名称和由来是经过几个朝代慢慢演变成今天的官窑瓷器的,是有一个漫长发展过程,今天让你正确认识官窑瓷器的概念。

官窑瓷器在宋代之前没有官窑瓷器之说,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

唐代官窑瓷器

唐代瓷器对官窑有两个定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官窑大多数指的的是贡器,官窑瓷器的最初含义形成,而官厂就很少了。唐代官窑瓷器是千里挑一为皇上使用的瓷器,唐代邢窑瓷器出现了刻有“盈”、“官”、“翰林”字款的瓷器都是官窑瓷器,即为当时贡器。盈”字铭文瓷器均为细白瓷,“盈”字铭文的几种不同的刻画和器物足部工艺处理的差异,说明邢窑在唐早期至五代一直为宫中烧制官窑瓷器。盈字款在瓷器饼足底、微侈直口的浅腹盏(唐早期),有玉璧底、唇口浅腹盏(唐中期),有带圈足“盈”字铭文的圆口茶碗瓷器(唐晚期至五代)。“盈”字款的瓷器,应为唐代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可以说盈字款是刑窑瓷器最早的官窑了。

宋代官窑瓷器

宋代官窑瓷器专门是设立了官窑,官窑也称御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在宋代,官窑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控制的御用窑场,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即北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汴京官窑,后者即宋室南迁后分别设于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的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

官窑青釉盏托

元代官窑瓷器

元代官窑瓷器出现了枢府款识的瓷器。元代烧瓷瓷器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元代的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而枢府款识的瓷器就是根据枢密院而得名的。元代贵族及社会上层使用的枢府瓷。那些饰三爪、四爪龙纹的器物应该是宫廷、亲王、贵族类显赫类人物使用的。还有“王”、“玉”、“德”、“国用”、“江夏”等特殊铭款的器物。

明代官窑瓷器

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一般采用皇帝纪年款方式记录官窑瓷器,以后的清代也效仿明代款识。景德镇瓷器就是因为当时南宋都城南迁,加上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让景德镇成为御用官窑。明朝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

清代官窑瓷器

清代官窑瓷器是中国瓷器烧造历史鼎盛时期,出现了我们今天官窑的概念,有了年号的款识比如“康熙年制”“雍正年制”“乾隆年制”“光绪年制”这些年号款式的肯定是官窑瓷器,专门为皇帝使用的。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而且清代出现了督窑官这一官职,专门去景德镇监督烧瓷。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 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唐英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乾,因此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

从唐代到清代详细介绍了几个朝代官窑瓷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希望你对官窑瓷器有了一定了解,更加喜欢收藏瓷器,收藏瓷器不是为了投资,更是了解中国瓷器文化。

康熙官窑粉彩团蝶纹碗

宋代瓷器的发展历史


宋代瓷器 (公元960~1279年)的瓷艺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有"瓷的时代"之说。北宋(公元960-1127年)出现了定、汝、官、哥、钧和景德镇六大名窑。所产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装饰上均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其美学风格以沉静雅素为特色。品种有青瓷、白瓷和黑瓷,景德镇的青白瓷亦有巧夺天工之美。北宋晚期建立官窑,开创了釉色变化和开片装饰的新途径。钧窑的青红窑便是它的一大创造。南宋(公元1127-1279年)是我国瓷器大量外销的时期,也是瓷器由单一釉色向彩瓷和花釉瓷发展的时期。钧瓷产生出海棠红和玫瑰紫,龙泉窑产生出梅子青,另外还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玳瑁等结晶釉和乳浊釉等新产品。南宋官窑在造型上多仿古器型,注重釉色美。为了釉色深沉,就必须胎薄,因此釉厚胎薄是南宋官窑产品的一大特色。

宋瓷的出口

宋代,中国瓷器出口开始迅速增加,遍及亚洲的东部、南部、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南京赵汝适在《诸番志》中所提到的从中国直接进口瓷器的国家和地区就有十五个之多,转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应远过此数。为此,朝廷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杭州、泉州等口岸城市设立了市舶司,以增加税收。据文献记载,绍兴末期(约1160年前后)广、泉二市舶司抽分及和买所得,每年多达二百万缗。可见当时贸易量之巨大。宋瓷出口的品种主要有景德镇的青白瓷、龙泉窑的青瓷、磁州窑的黑瓷、越窑的划花器,以及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青瓷和青白瓷长品等。

景德镇

景德镇古名新平,又名昌南,宋景德年间(AD1004-1007)改名景德镇。据文献记载,景德镇从南朝陈时起就开始了"埏植以为器"的制瓷事业。宋时已成全国著名的瓷窑之一,其独特的青白瓷文明海外。元以后成为中国的瓷都,既是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又是最大的瓷器贸易集散地,并向海外大量输出瓷器。元明清三代相继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和御器厂,带动了当地的制瓷业达到极盛。它所生产的青花,彩瓷和颜色釉瓷都独步天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宋代瓷器名窑:

龙泉窑

宋元时期著名瓷窑之一。在浙江龙泉,故名。龙泉窑是在北宋早期兴起的专烧青瓷的瓷窑,以大窑、金村的产品为代表。早期的制品极似越窑或甄窑,以大窑、金村的产品为代表。早期的制品极似越窑或甄窑。南宋中期,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宋末至元代初年,白色薄胎厚釉的梅子青釉烧成,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器型除盘、碗、盏、壶、盆、罐、渣斗等日用品外,水盂、笔架、笔筒等文房用具及各式仿铜、仿玉的器物也为习见。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南宋晚期产品可分为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国"。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色铁黑,俗称"紫口铁足"。黑胎器与郊坛下官窑瓷器有很多共同之处。明以后,龙泉窑渐趋衰落。

湖田窑

宋、元、明时著名瓷窑。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一般将其归属于景德镇窑。五代开始烧造青瓷和白瓷,装饰手法采用刻划花。造型多样,各类日用品几乎齐备,尤以注碗、盏盘托、油盒最为突出,是青白瓷中的代表作。元代创烧出卵白釉,青花瓷器是湖田窑的最大成就。元代青花制品绝大多数使用"苏青"。早期以大盘为主,纹饰繁缛华丽。晚期以高足杯、折腰碗、小酒杯为多,纹饰简洁、疏朗、草率。入明以后,以生产青花和白瓷为主,但于景德镇官窑和其它民窑相比,质量较差。明嘉靖、万历时衰败。

五大名窑

宋代五个最著名的瓷窑,为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钧窑。五大名窑之称为近人提出,不见于宋、元、明人文献。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成书的《宣德鼎彝谱》提到名瓷时,载"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后人可能由于柴窑器无法确定,因此提出五大名窑之说。五窑之中,官窑应包括北宋卞京官窑及南宋修内司窑和郊坛下官窑,但目前能够确认的仅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郊坛下官窑专烧青瓷,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类,胎质较松,呈紫灰色。哥窑是否属宋代产品尚有争论,窑址也未确认,仅有器物传世。相传有兄弟两人,弟章生二所主为龙泉窑,哥章生一所主之窑即哥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开片处多为黑褐色,开片内杂以黄色纹线,俗称"金丝铁线"。器物以瓶、炉、洗、盘、碗、罐为主。定窑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始自唐代晚期,终烧于元。以烧造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釉瓷和绿釉瓷。汝窑在今河南宝丰县,宋属汝州,故名。以烧青瓷为主。烧造年代极短,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到徽宗宁五年(公元1106年)的二十年间。器物有盘、碟、洗、出干尊等,多带支钉痕。传世器物极少。窑址目前尚未发现。钧窑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白地黑花瓷。釉色有天青、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

宋代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青白瓷

是景德镇窑在北宋初期独创的一种瓷。含铁量低,一般在1%左右。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颜色介于青白之间,故名。釉层细薄晶莹。如果瓷质亦薄,器的暗雕花纹内外可以映见。入元以后,青白釉略显青色,不象宋时清澈透亮。

玉壶春瓶

由"玉壶先春"的诗句而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由一条弯曲的弧线构成]瓶体,给人以柔和匀称的美感。宋代创制。元代早期承袭宋制。瓶体修长,晚期颈部变为粗短,腹下部趋向肥大。明、清式样大致相同,口侈,腹大足肥,并有各色彩釉装饰。

窑变釉

是一种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最复杂的釉。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便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到清雍正、乾隆时,工匠已经基本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能烧出预期效果的窑变釉。

葫芦瓶

瓶身由两截粘合而成,上小下大,仿束腰的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时景德镇窑多见。多为陈设用瓷。葫芦接近福禄二字谐音,有上书"大吉"二字者,具有祈求吉祥福禄等意义。元代青花葫芦瓶呈八棱形,明代有四方、六方、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文饰多带有道教色彩。

提梁壶

小口,球腹,器形稳重古雅,实惠大方,以局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而得名。宋时创制。明代隆庆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提梁壶,器形浑圆,色泽艳丽,文饰繁密,甚为著名;清代雍正时,烧制的斗彩蟠桃纽盖提梁壶制作精湛,更上一层。

注碗(酒温)

酒具,由注子和温碗组成。注子是盛酒器,温碗是温酒广口,碗壁直而深,圆筒状,有的通体呈莲花形,大小依注子而定。宋代始见,流行于南宋。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温碗内,倒入热水,即可温酒。景德镇窑制的青白釉制品雕工精细,稳重古雅,是此类器中的佳品。

胆瓶

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宋代钧窑创制。清代景德镇烧制较多,尤以乾隆年间产量最大。主要品种除仿宋器外,还创烧了郎窑红、天蓝、孔雀绿、珊瑚红、炉钧等新品种。

梅瓶

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因口与梅之瘦骨相称,或以口仅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体态俏丽,为盛酒用具。宋时称"经瓶",明清才称"梅瓶"。各代形制略有不同。宋代,颈部瘦削,形体挺拔。元代,有体为八方形的。明代,肩部丰满,胫部肥硕。清代,肩部挺阔,胫部内收,底处微撇。以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梅瓶最为精湛。还有带座的,瓶身与瓶座既浑然一体,又可以活动装卸。

收藏历史的“魔方”


都市巡礼

——天津博物馆

一文

1879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美国总统格兰特在天津会谈的场景

(本版图片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西周太保鼎

东汉鲜于璜碑(碑阳)拓片

清代翡翠蝈蝈白菜

北魏铜造像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

天津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地处九河下梢,既是海、河通衢,又扼守京师门户,元代以来持续发展的漕运业使其城市经济日益发达。经济的日渐繁荣,河与海的撞击融合形成了天津兼收并蓄的历史文化特性,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自1404年设卫建城以来,天津走过了600年的沧桑岁月,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尤其是1840年以后,作为中国近代史中的先驱城市,天津更是走过了风云激荡的百年征程,留存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史迹。然而,历史又是一位不会停顿的巨人,它留在身后的每一个足迹,都需要人们精心收藏。因此,博物馆便是一个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的天津博物馆虽然是2004年12月正式建成开馆,但追溯其源,它的“根”却始于20世纪初。近百年的漫漫行进,天津博物馆发展史的前50年曲折多变,后40年聚散两依,直到“天鹅”落脚银河广场,始于1916年的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和1915年创立的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以及1930年面市的天津市市立美术馆,终于走进了一个新的会合点。

作为保护和收藏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专门机构,天津博物馆为城市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如今,天津博物馆已拥有十多万件藏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很强的权威性。

天津博物馆馆藏丰富、藏品珍贵,为世人公认。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说,天津博物馆影响大的根本原因是,馆内的文物集藏能全面真实反映独特的历史文化特性,而且天津曾是中国近代发展文物收藏的一片沃土,聚集了很多文物鉴藏名家,如周叔弢、张叔诚、徐世章、吴颂平、朱鼎荣、方若、周肇祥等。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卓有成效的文物研究专家、学者,如王襄、陈邦怀等。正因为有这样的土壤和群体,天津得以汇聚了大量历代传世文物珍品。另外,作为中国近代史进程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天津还积累了数量众多而且在近代史上极具分量的文献、史料。这些都为天津博物馆传世文物多,反映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物、文献资料多,并形成与众不同的两大特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由106件(套)展品组成,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0件,专家介绍这在国内博物馆界尚不多见。如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商代的“用五百宰卜骨”,战国的“行气铭”饰品、“楚王鼎”,西周的“太保鼎”,隋朝的“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东汉的“双螭谷纹璧”,宋代李唐的《濠梁秋水图》,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这些国宝级的名贵珍藏,既具同类文物的代表,同时也体现了津城深厚的历史积淀。

《国瓷华彩——中国古代瓷器装饰艺术陈列》,有上自东汉,下迄清代的精品260余件。胎装饰在我国古代瓷器装饰艺术中出现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它以划花、刻花、剔花、印花、堆花等为代表品种,装饰技法各有不同,艺术效果风格迥异。

《书法掠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陈列》,集中体现了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公认的独特文化艺术种类之一。同时让人了解到: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创造了陶文——刻划符号,近代考古学研究认定为汉字先声(比两河流域黏土算筹符号和古埃及文字的萌芽早2600多年),继之约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标志我国有了成熟的文字和契刻的书法艺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书写工具和负载文字的材料不同,进而形成的篆、隶、楷、行、草诸体,构成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天津博物馆的地方史陈列馆,这里展出的内容再现了近代天津的风云变幻。虽然是地方史的陈列,但由于更着重突出地方在全国的重要性、地方与全国的关系,因此更彰显了天津具有近代中国缩影的历史特色,同时也使人们看到,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中所拥有的战略地位与里程碑作用。

中国近代史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升华中形成的,也是在中外民族矛盾和国家发展危机的背景下走过来的。历史上天津发生了多起能够反映这段历史的事件,如: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近代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取得的首次大捷、抗击八国联军、火烧望海楼、保卫老西开——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先声等。除此之外,天津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被迫成为首批开埠的城市,不仅成为洋务运动的试验基地,同时也最先与现代接转。

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的启蒙、殖民统治的见证、北洋新政的诞生、中西文化的交汇、北方经济的中心、日本侵华的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等等,均翔实地再现了历史。

鸡冠壶——契丹族的历史


鸡冠壶是辽代的典型壶式之一,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鸡冠壶的烧制,体现了辽代统治者不忘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契丹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目前所知的契丹族的历史,原是东部鲜卑的一支。344年,由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攻破宇文部,契丹遂从鲜卑族中分裂出来。后游牧与潢河与土河一带。契丹在北朝时分为八部,隋唐时期分十部。在唐朝初年,契丹人中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当时北方草原突厥称雄,契丹酋长就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贞观以后,酋长窟哥率部内属,唐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称可汗,依附于后突厥汗国。745年,后突厥汗国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汗国所统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位,916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984年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人们习惯上把契丹人建立的王朝统称为辽朝。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在金军的进攻下,辽朝于1125年灭亡。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后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在1218年为蒙古所灭。后契丹人多同化于汉人、蒙古人中。“契丹”民族从此消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