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山西瓷砖 > 导航 >

山西平定陶瓷 只赚吆喝难赚钱的现状与困局

山西平定陶瓷 只赚吆喝难赚钱的现状与困局

山西瓷砖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陶瓷艺术

2021-04-17

山西瓷砖。

靠出口赚取微薄利润,当地拟新建工业园为其征战国内市场提供支撑

曾几何时,以平定砂锅为代表的平定陶瓷名扬四海。然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阳泉本地的宾馆、酒店却大多舍近求远,从石家庄、太原,甚至广东、江西采购日用陶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定日用陶瓷正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地出口至欧美、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利润微薄,形成了“只赚吆喝难赚钱”的现状。

曾经风光无限

平定陶瓷历史悠久,《山西陶瓷史》中的一段记载可见一斑:据对平定县柏井村发现的两座古瓷窑址考证证实,平定陶瓷制作始于唐初,与河北邢窑属同一时期。宋金时期,平定陶瓷产品增加,可与“定窑”相媲美。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瓷窑发展到十余座,产品20余种。平定杂色瓷还成为皇家“土贡”的四窑之一。

据了解,1965年,平定生产的工艺美术瓷在广交会上受到好评,产品销往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到1992年,平定县陶瓷企业发展到14家,年产陶瓷2000多万件。刻花瓷登上了美国、新西兰等国的大雅之堂,陶俑、琉璃瓦已广泛用于古建筑,紫砂陶器行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不过,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企业机制不活、改革滞后等诸多原因,不少陶瓷企业相继停产。对此,业内人员分析,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判断、缺乏主动创新精神、缺乏市场营销意识都是主要原因。

靠低价出口维持

平定一陶瓷公司副总经理岳如谦说,目前公司出口主要以普通瓷产品为主,一般四碗、四碟、四杯、四勺的普通瓷成套产品售价仅在30元左右,利润微薄,主要靠数量取胜,“可以说是只赚吆喝难赚钱”。

在低价出口的同时,平定陶瓷的品质始终如一。阳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人员说,过去3年,平定出口陶瓷产品合格率为100%,未发生过退货或索赔事件。质量保障也为平定陶瓷拉回大笔订单,岳如谦介绍,公司在每年春秋季分两次参加广交会,仅在广交会上拿到的订单已基本可以让公司满负荷运转。

据阳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阳泉市惟一一家日用陶瓷出口生产企业共出口日用陶瓷餐具235批,1210.4万件,货值467.5万美元。在近年来陶瓷出口迅猛发展的同时,平定陶瓷业也意识到过度依赖出口的隐性危机。采访中,岳如谦坦言:“2008年金融危机横扫全球时,企业真是好不容易才挺过来。”

内销亟待扩大

对于平定陶瓷“舍近求远”式的营销模式,多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对此,岳如谦的判断是:国内陶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平定陶瓷还没有适应这种竞争。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国内陶瓷业竞争日益激烈,但与国内陶瓷主产区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地企业相比,平定陶瓷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显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平定县相关部门介绍,与工艺陶瓷相比,日用瓷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使得平定现有陶瓷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一套普通白瓷产品挣个块儿八毛,主要图个数量,工艺陶瓷现在还做不了,一些陶瓷餐具的上色工艺,还需要到河北唐山等地才能完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一些企业和作坊卖一件陶瓷工艺品,就能赚个万儿八千的。”

记者采访了解到,平定陶瓷其实并不乏市场竞争的优势。例如资源方面,景德镇虽为世界“瓷都”,主要是因为一百二十里外的高岭盛产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优质原料粗土,而平定县则是陶瓷原料的“天然宝库”,陶瓷工业所需原料品种齐全,且储量丰富,高铝黏土全县均有分布,总储量达1.6亿吨。另外,还有传统的品牌优势、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等,这些都能为平定陶瓷进军国内市场增添动力。

在产业化的背景下,对于拥有“中国刻花瓷之乡”和“中国刻花瓷研究基地”的平定来讲,当下的任务是如何占领国内市场。据了解,平定正准备新建一个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陶瓷工业园。该县相关人士对此评价,“这种布局将为其出征国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评论:陶瓷业 瞄准赚钱与环保的双赢


“现在,我国整个建陶行业都喜欢赚‘短钱’、赚‘快钱’!”这是前不久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上,某业内人士发出的感慨。

他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目前,不少陶企经营者根本就没有将企业运营当作事业来认真对待,而是将投资建厂视为赚取快钱的机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陶瓷技术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说达到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技术要求。虽然许多陶瓷厂不断地更新设备,但是,在技术更新的过程中,注重设备价格远比注重设备的技术性能多得多。

我国建陶生产与环境保护严重脱节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有很大关系。尽管环保水平与陶瓷生产大国的国际地位远远不成比例,但陶业老板们仍乐此不疲地钻营如何赚取快钱。在他们看来,似乎要环保,企业就不能生存,环保与赚钱永远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今年3月份,佛山市某知名陶瓷企业董事长在某个公开场合说,陶企要达到政府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不存在技术问题,关键在于投资意识和环保意识。该先生说,该公司仅三水工厂的技术改造投资和引进环保设备就需10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后期设备的运转费用。在当前原材料紧缺,能源涨价,而陶瓷产品销售价格却涨不起来的前提下,这1000万元是从企业销售利润调拨出的,企业环保投资不可能一点顾虑都没有。

诚然,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状态下,增加巨额的环保投入,则意味着增加生产成本,进而加大了竞争压力,不能不让陶瓷企业有所顾忌。因此,也就出现了企业彼此观望的态度,你不环保,我也不环保,大家一起都不环保。但此举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当政府提高环保门槛后,为了生存,陶企开始硬着头皮被动节能减排。

当然,不能忽视那些因为环保意识觉醒而主动节能减排的企业,但综观整个大环境,陶瓷企业的环保自觉性的确不高。

众所周知,保护环境的关键在于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而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则是企业经营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革新并引进节能降耗的环保设备,另外,还包括认真执行清洁生产条例,而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环保设备成为不起作用"花架子"。最后,只有企业每个员工都有了环保积极性,将节能减排由被动成为自觉,建陶业才能真正迎来清洁生产,中国陶瓷才能真正崛起。

紫砂的创作沿革与现状


综观20世纪紫砂陶艺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主流紫砂艺人们和紫砂陶艺大师们,都有自我创作的特殊的艺术涵养,且极虚心、细腻的去思考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创新的成效,使其作品能顺畅地彰显出其特有的“现代化”及“独创性”的基本要素。实际上,创新而有味道的陶艺作品在于强调出艺术家心灵的精纯和诚实面,并非仅靠舍弃传统的创作理念,就可立刻产生具有时代性的原创性动力。当然,我们在创作思维的挣扎中有时也会深陷于“新”或“旧”的思维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但只要我们能秉持已风,就能调及僵化,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形式之间的对应及衔接的微妙关系。

概念是对具体对象的内涵和外延,经实践和思维后的理性简括。万物都以精、气、神为共同属性,概念则明析各具体事物的特殊个性。紫砂艺术品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都是主观二重性对客观二重性的选择。

在紫砂陶艺创作中,有一些现代因素来自我们记忆的片段,这些现代尘埃中的颗粒有时难以用具体的形来形容。艺术创造毕竟不是化学试验的技术革命,现实中的场景有时候以各自为政的个体形式在脑子里时浮时沉。记忆的流失,留下来的却也是自行提炼的背景,而构成现代紫砂陶艺的要素,还有很多无法以文字记录的幻觉,想象一闪而逝。

我国的紫砂陶艺创作如何能在新世纪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和优越感,“向传统学习”固然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而“从传统中走出来”更显得对于创造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里,纠缠不清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在各自错位的基点上必需相互看清对方的弱点。一种是走进传统却始终没有冲出来,在自赏和得意中看不惯一点离经叛道;另一种是脱离文化背景和虚无,带着对传统观念和技术的不屑一顾,把西方艺术观点和方法拿过来生吞活咽。诚然,现代紫砂陶艺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时期,若要赶上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面临着许多突破口。

现代情绪的诱惑吸引着我们也许彻夜难眠,也许一触即得,我们既然有了对于传统敢于评价的勇气,又对于盲目地看中西方陶艺的表情产生过冷静的思考,生活的灿烂和阴暗面虽不时的触动着我们的神经,而艺术创造的规律则需要我们平心静气,不动肝火地体悟社会及至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把传统的解读,西方艺术的热情和冷静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繁杂情绪全部转化为创造的冲动,我们的工作才具有了最朴素的意义。无论如何,创造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唯有创造才使得我们自觉于有意义的生命中。

山西省高档陶瓷首次出口 平定骨质瓷飘洋过海到英国


记者从山西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期,由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1500、72000件、货值3.4万美元的日用陶瓷——骨质瓷,经阳泉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顺利出口到英国。这是我省第一次出口高档骨质瓷,标志着山西省出口日用陶瓷由低档向中高档开始转变,生产日用陶瓷的档次和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多年来,山西省的日用陶瓷生产一直处于低档次、低价格和品种单一的境况,仅靠原材料、燃料便宜和生产批量大维系出口。去年以来,阳泉检验检疫局大力帮助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在抓源头、建体系、搞研发上下功夫。在莹玉陶瓷有限公司投产骨质瓷的过程中,检验检疫人员不断深入生产一线,从源头掌握骨质瓷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信息关键控制点,随时了解产品铅镉的检测溶出量,指导企业按照出口日用陶瓷考核管理办法和输美认证条件进行管理,制定骨质瓷生产车间及生产线的作业指导,特别是帮助企业的化验室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检测水平,使企业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迈进,最终使该企业获得了出口骨质瓷的许可和输美企业认证,具备了出口骨质瓷的条件

山西陶瓷产业概况与发展趋势1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陶瓷资源贮藏十分丰富,拥有优质高岭土-大同土、石英、长石、黑釉土、石膏、高铝矾土等各种矿藏资源多达56种。特别是高岭土、长石、石英石、紫砂陶土、耐酸粘土、石灰石以及丰富的燃料——煤炭等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山西陶瓷工业总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差强人意的。一是长期以来,山西未能把发展陶瓷的工作摆放到桌面上,缺乏大的项目投资,陶瓷产值多年徘徊不前。二是当地缺乏大型陶瓷企业集团,陶瓷产品实物的质量多为低档。产品缺乏品牌,陶瓷企业的外向型开拓意图不确;三是陶瓷产品种类单调,仅有一些生产规模不大的日用瓷厂,产品以内销瓷碗为主。还有一些耐火材料生产厂。艺术陶瓷产品也不发达。四是陶瓷科技与设计方面的技术力量很缺乏。瓷厂要搞点新项目,显得捉襟见肘,还得聘请河北唐山、彭城、以及山东淄博的技术人员前来指导。五是瓷厂所在地,一般交通比较落后,更缺乏出海口岸,与外界缺乏沟通,比较闭塞。因此,建国50多年,山西虽然空有那么多与那么好的丰富的陶瓷资源,尚算不上一个综合性的陶瓷产区。说其乏善可陈,一点也不为过。

一、陶瓷规模渐成气候

近年来,在山西省各级政府的筹划与大力扶持下,山西陶瓷产业呈现异军突起的局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迅速成为当地地方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民用陶瓷、艺术陶瓷五大品种相继崛起。为了尽快将陶瓷产业搞上去,山西省党政一把手等先后考察了佛山陶瓷等陶瓷产区,他们认为佛山陶瓷产区的发展模式、经验、思路对山西发展陶瓷业很有启发,对山西有很强吸引力,希冀今后山西各市加强与佛山陶瓷的亲密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近年来在发展陶瓷产业方面取得来一系列新成果。,目前山西全省的北、中、南部,都有陶瓷产区分布,如朔州的出口日用瓷、阳泉与阳城的建陶产品,阳泉的耐火材料、浑源的艺术仿古瓷、以及化工陶瓷等都比较有名。为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山西有的市县提出了当地政府规划,对陶瓷行业结构进行调整,根据陶瓷市场走势和自身产业基础,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卫生陶瓷、电工陶瓷、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把陶瓷产业逐步发展成阳泉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做大陶瓷产业总量,结构优化,增强综合竞争力。陶瓷发展要按照“去粗存精,由大变强”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北方瓷都”为目标,全面实施陶瓷产品“高档化、品牌化、系列化”和陶瓷企业“联合化、规模化、集团化”的转型升级发展策略。目前,山西陶瓷行业,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喜人的变化与突破。

1.朔州陶瓷产区

到目前为止,位于晋北的朔州陶瓷产区,年产各种陶瓷制品3亿件以上,年创产值8亿元,上缴利税5000万元,正在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新兴的日用陶瓷工业基地。朔州市兼有优质原材料的资源优势。朔州境内已经拥有两个国家批准的中型陶瓷生产企业雁北陶瓷厂和应县大众陶瓷厂,但陶瓷行业生产一直不够景气,两个企业相继破产、分解,陶瓷行业步入历史发展低谷。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展开,朔州陶瓷业又迎来了发展的二次春天。以怀仁县和应县为陶瓷集中地的朔州陶瓷工业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短短的几年间,依靠民间资金的投入,相继形成了规模和产能庞大的陶瓷工业集群。朔州瓷区分布于怀仁县、应县、雁北等地。

怀仁县现有世嘉陶瓷有限公司、东海陶瓷有限公司、伟业陶瓷有限公司、明鑫陶瓷有限公司、佳美乐陶瓷有限公司、昌盛陶瓷有限公司、嘉吉陶瓷有限公司,应县顺鑫陶瓷有限公司、新星陶瓷有限公司等一批生产能力达到规模以上统计口径的骨干陶瓷企业相继建成投入运行。怀仁嘉明瓷业有限公司最为引人关注,建设规模之大、生产能力之强、产品质量之优,以超越历史的姿态,成长为朔州市陶瓷行业的首家出口创汇型企业。到2006年朔州市日用陶瓷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378万元,产值比重已经由十六大前的不足0.3%提升到1.2%。特别是怀仁县政府从谋求陶瓷行业成长的角度出发,积极谋划,科学决策,在2006年引进外资成功建成怀仁陶瓷大市场,为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统一市场交易行为,集朔州市陶瓷企业之产能,做大做强朔州陶瓷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朔州市把陶瓷业作为与煤、电、奶并列的支柱型产业,提出创建“瓷都”的大构想、制定实施资金、用地、税收等倾斜政策,建立新型工业园区,大力扶持陶瓷产业的发展。

怀仁还建起了陶瓷研究所,全县形成了以嘉明陶瓷公司为主的9家大型陶瓷企业,年产高档日用瓷具2亿件,年创利税3000万元,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县去年通过改组改造,投资1400万元使4家陶瓷企业起死回生,新上5条生产线,每年向市场提供瓷具8000万件。一度曾陷入困境的原朔唯陶瓷公司,在市政府的精心运作下,由山西威尔公司兼并经营,现技改工程已经完成,实现了满负荷生产。山西朔州陶瓷业迎来发展的二春.目前,朔州市生产的陶瓷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的产品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朔州市怀仁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晋北高原,是全国日用陶瓷主要生产城市之一。早在辽宋时期,朔州市怀仁县就成为当时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集散基地。目前日用瓷生产山西省占全国第7位,朔州日用陶瓷产量达到3.99亿件,占全省的十分之七强。朔州已经成为华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怀仁也从一个陶瓷业的小县成长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日用膏白瓷产量占到国内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陶瓷大县。

怀仁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怀仁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怀仁陶瓷文化节始于2000年,原名“陶瓷博览会、群众文化节”(简称“一会一节”),从2001年更名为中国·怀仁陶瓷文化节,至2006年已连续举办七届。本届陶瓷文化节开幕当天,共签订合作项目9项,项目投资总额350205万元,合同、协议引资341855万元,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新增产值(含销售收入)183323万元、实现税金36259万元。嘉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全员股份制民营企业,始建于1992年8月,产品畅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朔州陶瓷的龙头企业。嘉吉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民营股份公司,公司位于怀仁县云东经济开发区,占地200亩,注册资金2500万建筑面积24000m2,共有2条日用瓷生产线,一条匣钵生产线,一条烤花生产线,及办公室、化验室等生产附属设施,年生产日用瓷3500万件。现共有员工387人,管理技术人员100人,主要生产高白瓷、玉莹瓷,300多个规格品种,从2004年开始,公司决定自营出口产品,并按出口业各需要,建立了从原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业务运作等一整套管理流程,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已基本正常可以满足出口及输美要求。该公司生产流程科学合理,技术在当地比较先进,建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能有效控制,产量质量稳定为山西省质量信的过单位。

2.阳城陶瓷产区

阳城县位于晋城市。阳城陶瓷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唐宋时期已普遍生产黑白釉瓷器。至明清时期,阳城县的陶瓷产品曾经成为贡品。20世纪70年代,阳城陶瓷厂所产的玉柱茶具,被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选用;青松咖啡茶具,获得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辉煌的阳城陶瓷业滑入低谷,走了下坡路。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步深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阳城县的决策者们决定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陶瓷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反复调研,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陶瓷工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实现土地节约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共享,充分保护环境,企业利润最大化,凝聚产业集聚效应,使传统的陶瓷产业在新型工业化之路上脱胎换骨、>发生机。陶瓷业将逐渐成为阳城县的又一新型支柱产业。

阳城县为了建立陶瓷工业园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借此机会亲自带队,到南国陶都佛山的中国陶瓷博览城和华夏陶瓷博览城设摊布展,大力宣传阳城县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环境,之后,又多次南下广东佛山招商引资。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县政府又及时成立了招商局和园区管委会,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技术和资金,吸引外地客商入园投资办厂。

阳城县委、县政府的真诚邀请及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打动了外地客商。温州客商携资5000万元第一个入区抢滩,使平静的园区顿起波澜。之后,由西河乡政府和广东佛山客商彭曙光合资创建的新天地陶瓷有限公司、由下孔煤矿和湖南岳阳客商李德军合资创建的三德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入园。目前,已有7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其中有6家已经进入园区,协议投资金额3.7亿元,建设生产线23条。按照阳城县的规划,建瓷园区建设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用3至5年时间,投资5个亿,占地500亩,建成25条中高档全自动墙砖生产线,形成年产6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第二步,再用5至8年的时间,投资10亿元,再建40至50条中高档陶瓷生产线,使年生产能力达到1.5亿平方米,在中国北方引领风骚。山西省阳城县建瓷工业园区的工人们正在生产腰线、花片瓷砖。连日来,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颇具人性化家庭特色的新品,这种自主创新的新品一问世,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园区已开足马力生产,在十七大召开前批量上市。

3.阳泉陶瓷产区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三大铝矾土矿生产基地和五大硫铁矿生产基地之一。是京、津、唐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太原经济圈和石家庄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阳泉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可开采的矿藏资源多达56种。特别是陶瓷粘土、紫砂陶土、高岭土、耐酸粘土、石灰石、长石、石英石等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建设新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次推介会是阳泉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一次重大活动,将为阳泉与佛山共创“交流、合作、发展、功赢”的美好未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阳泉市共有16家陶瓷企业,代表企业如华龙陶瓷有限公司、阳泉建筑陶瓷厂。阳泉建筑陶瓷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5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主要产品“太行”牌水晶内墙砖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市、省、部优质产品奖、第三届国际畅销产品博览会国际金奖、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建材企业行评行检第一名等称号,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市环保先进集体、市创利税100万元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山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企业、山西省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我厂按国标GB6566—2001标准要求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验合格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阳泉建筑陶瓷厂位于阳泉经济开发区,区属企业的第一纳税大户,是开发区的支柱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年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购买了进口压砖机等设备,新建了一条年产200万平方米内外墙地砖辊道窑生产线,采用煤气烧成,喷雾于燥新工艺,产品品种不断更新,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畅销东南亚地区。多年来坚持以推进科技进步,注重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面向市场、用户至上的办厂宗旨,使企业不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勇前进。

阳泉市耐酸砖陶瓷公司主要产品为标型、异型、特异型耐酸瓷砖、板型耐酸瓷砖、瓷环、瓷管。耐酸砖产品均按GB/T8488—2001—Z2标准生产该产品是以石英、长石、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氧化分解制成的耐腐蚀材料,具有耐酸度高,吸水率低,在常温下不易氧化,不易被介质污染等性质,除氢氟酸及热磷酸外,对湿氯盐水,盐酸、硫酸、硝酸等酸类及在常温下的任何浓度的碱类,均有优良的抗腐作用,各项指标均高于该标准。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制药、食品、造纸、发电、冶炼、化纤、电镀室、化验室、以及塔、池、罐、槽的防腐内衬,并在污水处理工程方面和露天地面等工作场地发耐腐作用。(未完待续)

山西陶瓷产业概况与发展趋势2


阳泉市的平定县,以生产艺术陶瓷为主。自唐宋以来就制作陶瓷器。随着沧桑历变,生产工艺日臻完善。民国年间利用本地资源生产紫砂陶器,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时的平民工厂生产的紫砂陶器和其他陶瓷誉满北方。60年代,平定瓷厂生产的工艺美术瓷曾在广交会上受到好评,远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定陶瓷厂生产的棕釉龙纹杯碟、龙纹咖啡色茶具、蟠龙花瓶、仿宋黑釉缠枝牡丹纹刻花瓶和卷草纹刻花嘟噜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中棕釉瓷色调润泽,光亮明快;黑釉瓷剥底镏花,黑白分明。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年出口量达400多万件。

建筑陶瓷行业作为阳泉市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柱行业,已列入阳泉市“十一五”规划的百项工程之一。华伦陶瓷公司作为阳泉市建筑陶瓷行业的示范标志性企业,充分利用阳泉独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华伦陶瓷高档墙地砖项目是市级重点调产项目中八个高新技术项目之一。这次通过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品研发合作,必将促进华伦陶瓷在自主创新、充分利用阳泉资源方面取得更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这次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国家863课题研究成果——煤矸石瓷质砖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符合阳泉市树立绿色GDP理念,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加强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必将进一步促进阳泉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为目前山西最大的陶瓷基地,针对目前陶瓷企业“低、小、散、差”的发展现状,大幅度淘汰落后工艺和小规模生产能力,改造中低档生产线,走兼并、重组、联合、改造的道路,尽快形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依托丰富的陶瓷原料优势、产业基础和已有的营销体系,积极引进和大力推广陶瓷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增加精品陶瓷产量,尽快培育规模优势。以裕石卫生陶瓷、莹玉日用陶瓷、瀑里高压电瓷、交通集团建筑陶瓷等潜力产品为突破口,扩大陶瓷原料生产,塑造品牌优势,提高陶瓷产品的档次等级和质量水平,增加花色品种,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改善陶瓷产业的经济效益,扩大陶瓷产品的市场份额。对列入市重点支持的陶瓷企业和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要进行动态监测,达不到有关标准的将被淘汰。并随时将发展潜力大、规模扩张快、效益好、环保达标的企业和项目纳入市重点支持范围。做大做强陶瓷企业,走兼并、重组、联合、改造的扩展道路,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加快“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步伐,培育“小巨人”,发展大集团,形成地域产业特色。以现有企业为龙头,依托陶瓷资源优势,以土地入股、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吸引外资等方式实现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若干个“小巨人”企业,为产业扩张奠定基础。共同开发原料基地、共同建立原材料采购中心和产品销售网络、使用同一产品商标、培育地域品牌等方式,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后,组建卫生陶瓷、电力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等系列产品生产经营的大规模陶瓷企业集团。届时,阳泉的陶瓷工业将形成四大系列生产企业:以交通集团1100万平方米墙地砖为龙头的建筑陶瓷;以瀑里高压电瓷厂3000吨大瓷套为龙头的电工陶瓷;以平定莹玉8000万件为龙头的日用陶瓷;以裕石陶瓷有限公司7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为龙头的卫生陶瓷。通过引进和推广陶瓷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完善管理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产品系列。

4.忻州陶瓷产区

南京高淳陶瓷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陶瓷行业中的创汇创利大户。我国陶瓷行业惟一一家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忻府区宽松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优势、价位较低的清洁能源以及忻府区陶瓷厂熟练的技术工人等都成为高淳陶瓷厂落户忻州的重要条件。为加快发展陶瓷工业,忻州采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吸引陶瓷发达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建厂。2007年8月,忻州陶瓷产区的高淳陶瓷厂开工建设,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年底已完成厂房建设。2008年9月16日,忻州高淳陶瓷厂建成投产。

二、销售:困境中寻求突破

目前,由于商家拼命压价,山西怀仁陶瓷的一个4.5罗汉碗(吃米饭的碗)出厂价仅售0.33元,到了西安运费0.07元,售价却是0.4元,卖一个碗一分钱不挣,还要贴各种费用。但是另一方面,海内外市场对高档日用瓷的巨大需求,一边是山西日用陶瓷产品因质量低下而销售受阻。怀仁民营陶瓷业走进了“盲目跟风上马,狂打价格战役”的怪圈。为适应市场需要怀仁县明鑫陶瓷有限公司开始上马“高端”陶瓷新产产品开发。

许多当地人意识到怀仁生产陶瓷在原料、气候、劳动力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生产日用瓷碗需要的煤矸石、长石、石英、粘土等十几种原料,有60%由怀仁出产。而国内外对日用瓷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过一番运作,怀仁县第一家民营陶瓷企业—嘉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经过几年经营,公司规模日渐扩大,市场开拓能力日臻成熟,加上当时市场需求量大,几家国有老瓷厂又不景气,陶瓷价格大增。过去一只售价0.7—1元的陶瓷盘子,可以卖2—3元。仅一年工夫,嘉明陶瓷的生产规模扩大到400万件,产值增加到600—800万元。陶瓷生产进入鼎盛发展时期。2001年,嘉明陶瓷取得自营出口权和输美认证,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嘉明陶瓷完成日用瓷1.25亿件,实现产值1.5亿元。目前,怀仁县上规模的陶瓷生产企业激增到24家,陶瓷生产线达到56条。一条生产线一年的产值有五六百万,纯利润在100—150万元之间。

三、前进中的问题与嬗变

近年来,山西凭借当地资源优势,一些经营煤炭资源的老板纷纷崛起,在山西各地盖房买房,对建陶产品需求很盛。因此,经营陶瓷的经销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很多人是看重建陶能够带来巨额利润才纷纷进入的。全国500强经销商、山西天佳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筑陶瓷营业商。由于,山西当地建陶市场能力薄弱,主要经营佛山陶瓷的产品将近20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有员工300多人,资产总额达1.5亿多元,其中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经营的主要品牌有“新中源”、“兴辉”、“博华”、“东鹏”、“天伟”“神州一陶”、“盛雅琪”“阿波罗”等。该公司现在是山西省乃至全国建筑陶瓷最大的商家之一,已经由单一经营转变为大规模集团化连锁经营。但在短短几年里,由于利润丰厚的缘故,陶瓷经销商数量翻了近5倍,过多的经销商给陶瓷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现象。生意越来越难做,一些经销商逐渐被市场淹没,有基础的经销商,则凭着品牌保证和先进营销理念借机把自己做得更大。

目前,山西陶瓷产区存在的问题与(一)陶瓷产品品牌意识差。现在多数企业仍只生产低档白瓷或贴花瓷,没有注册商标,没有自己品牌,最多在包装箱上印上自己的厂名和厂址。销往外省市后,用户只知道山西某地的陶瓷这个地域品牌,不知道商品品牌,严重影响着陶瓷业的发展;(二)环保的压力。由于多数陶企仍采用烧煤方式,能耗高、污染重。随着国家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烧制陶瓷由原来的烧煤改为燃气,对陶企是一次挑战。燃气烧制新技术,短期内影响到产品产量与质量。据测算煤改气以后,产量只是以前的50%-60%。其次,加大了生产成本。以前的燃煤用的是当地的煤炭,每条线每月大约消耗10-12万元,煤改气后每月消耗18-20万元,且必须是优质煤或精洗煤,仅此一项每条生产线每月增加成本30多万元左右。(三)相互低价恶性竞争。由于陶瓷企业间相互低价恶性竞争,企业利润降低,导致企业缺乏积累资金,生产后劲不足,没有能力进行生产技术及工艺的更新改造,这样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普白瓷,产品不上档次,价格上不去,陶瓷业陷入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某陶瓷公司,原先一只酒瓶售价3.8元,由于相互竞价,现为1.8元,每件下降了2元。(四)劳动力资源短缺。陶瓷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是生产主要要素。每条生产线约需150名工人,按56条线计算,怀仁陶企需工人大约8400人左右。近几年,由于陶瓷企业迅猛发展,工人需求量较大,人员短缺越来越制约着陶瓷企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是建筑业工人工资较高,使得一部分人愿意到建筑工地干活;二是陶瓷企业工作场所温度高,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使得一些人不愿意到陶瓷企业工作。由于人员短缺较大,导致了工人工资上涨,女工工资上涨到了1000—1200元左右,男工工资上涨到了1800—2000元,工资平均上涨了10%多;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如佳美乐陶瓷公司,现有9条生产线,由于工人短缺,只能有60%的生产线开工,其余生产线只能停产。同时由于用工紧张,也加大了企业管理工人的难度,企业之间出现的管理和待遇不平衡,造成工人频繁跳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还有企业职工技术水平低及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长过快等问题。当时,企业老板认为陶业利润空间大,大家以每年七八家的速度争相上马。随着低端产品过度竞争的持续,陶瓷销售额反而出现下降40—50%,一条生产线的利润锐减到50万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山西陶瓷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上扬,当地陶瓷感到压力。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40—50%;电价上涨10%左右;煤价变相上涨150%;光劳动力短缺一项,就让企业产量下降10%,还有劳动力成本增加的费用。不过,山西陶瓷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与困难,完全可以变成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当地一些瓷厂全力研制开发全新的高档日用瓷—骨质瓷。由于烧成燃料从煤改为天然气,生产出的骨质瓷,明净又靓丽。并逐渐打入国际市场,扩大了当地陶瓷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总之,山西陶瓷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经过磨砺与蜕变、脱壳,未来山西陶瓷的发展与崛起,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唐山陶瓷:创新应对出口困局


9月16日,第十五届中国唐山陶博会召开。唐山中国陶瓷产业外贸转型升级高端论坛同日举行。

如何破解当前唐山陶瓷出口困局?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加快陶瓷产业外贸转型步伐,是实现破解陶瓷出口困局的根本出路。

全球陶瓷市场贸易摩擦增多

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2011年唐山日用陶瓷产量过亿件,陶瓷产品实现出口4.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0.5%。目前,唐山共有陶瓷出口企业近百家,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卫生陶瓷出口在全国名列第一位,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不过另一方面,由于唐山绝大部分卫生陶瓷企业靠贴牌生产维持生计,由此产生另一个潜在威胁,即对外依存度过大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据了解,唐山卫生陶瓷出口占到总产量的85%,几家较大规模企业的出口量也都达到70%或更多。“当前,世界经济持续走低,消费市场低迷,给陶瓷产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唐山市副市长曹全民表示,集中度过高的出口市场模式较易受制于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和反倾销措施,容易陷入贸易增长大起大落的不利局面。

据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陈锋介绍,国外多个国家为保护本国陶瓷企业的发展和应对目前全球经济危机,都增加了陶瓷产品的技术壁垒,以此保护本国企业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据介绍,自欧盟瓷砖反倾销案以69.70%的反倾销税结案之后,今年2月17日,欧盟又对我日用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7.13亿美元;8月30日,墨西哥对我日用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4500万美元;8月3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发起日用陶瓷一般性保障措施的调查,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由,向全球设立贸易壁垒。“这些情况说明,除了发达经济体以外,新兴经济体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也明显增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陈江峰表示。

依靠创新进军中高档陶瓷市场

“在目前的形势下,作为陶瓷生产企业,大力开展转型升级是应对危机的唯一出路。”陈锋认为,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各种近似苛刻的技术标准制造贸易壁垒,有效应对贸易保护,我国陶瓷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标准升级。“目前,在出口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我国陶瓷企业应更加重视相关国际标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陈锋表示。

惠达卫浴股份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宋子春认为,注重研发、生产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目前已经刻不容缓。“在这个行业的严冬,我们不能像寒号鸟一样,一直空喊‘明天就搭窝’,直至冻死。我们要提前为更冷的冬天多准备御寒的办法。注重研发就是主要的措施。”

陈锋还表示,陶瓷企业应积极参加发达国家的陶瓷专业认证,获得进入国际中高档陶瓷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上很多国家有关于陶瓷产品的认证,如北美的UPC、澳大利亚的WELS、欧盟的CE、英国的WRAS等,这些认证是进入目前世界上主要中高档卫生陶瓷市场的通行证,但是我国陶瓷企业普遍对国外的产品认证热情不高,取得的认证较少,从而失去了进入这些市场的通行证。”陈锋认为。

景德镇现代礼品瓷设计的特点与现状


现代礼品瓷的设计题材取自多样而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人物、花鸟、山水、文字等几大类,各种题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统风格。其艺术特点表现为丰富性和多样性、思想性和个体性,欣赏性和实用性,它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的美学特征让欣赏者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一、丰富性和多样性

现代礼品瓷的造型是多变的。以瓷板、坛,盘、碗等圆形、方形最为常见。市场上镶器、瓷雕、异形瓷等艺术瓷也成为常见的造型之一。装饰多样性表现在纹样和手法两方面。除了前面提到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文字等装饰纹样外,现代礼品瓷的纹饰还有几何图形,现代美术图案等。现代礼品瓷在装饰手法更是全面开花。釉下彩装的就有玲珑、雕刻花、釉下五彩、青花、、釉里红等。釉上彩装有粉彩、古彩、新彩、金银彩、电光彩、墨彩、光彩、刻瓷等还有高低温颜色釉、各种艺术釉(包括结晶釉、无光釉、纹片釉和珍珠釉等夜光釉)等色釉装饰。更值得一提的是综合装饰,它是几种工艺集中在一种器物上组合装饰手法。比如釉上、釉下、雕刻、镂空、堆雕结合等。正是这样的自由组合,使得现代礼品瓷的装饰艺术有更加宽广的变现空间。礼品瓷品种丰富。汲饮器类有茶具、杯、尊、爵、壶、罐咖啡具。餐食类有碗、瓷筷、盆、缸、盘、勺子等。卫浴类有便壶、肥皂瓷盒、洗发水瓶、浴缸等。文具类有笔筒、砚台、笔架、笔洗、镇纸,笔托等。陈设瓷类有瓷板、瓷盘、花插、镶器、扇形瓷、瓷雕塑、异性器皿等。冥供器类有俑、香炉、净瓶、佛像、烛台、灯盏、动物模型等等类型瓷器。现代礼品瓷从构图形式上来说,主要有通体型、开光型、分面型三种。通体型,即从口到底不在任何部位作间隔的图案装饰带,使景色以长卷式的构图方法,向器型左右延伸展开,通贯整体器皿,“所谓开光,因用意如从室内看室外光亮的景色而得名,其形式感往往也如古代建筑中韵律感设计的图案窗户一样。”开光的形式有圆形、扇面形、方形、菱形等多种。

结婚礼品餐具甜蜜蜜骨瓷婚庆礼品餐具

二、思想性和个体性

早期礼品瓷以日用器具居多,我们从纹饰图案中读不出作者的太多的创作思想和精神内涵。以山水题材类的礼品瓷为例,自从文人画入瓷,特别从浅绛开始以后,以王少维、汪晓棠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借鉴中国传统人文画的精神内涵和表现技法,大胆运用于瓷画创作,将礼品瓷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很多装饰图案或者纹饰不再是对景象的客观描绘和对瓷品的美化装饰,更加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表达,更加追求意境的抒发。现代社会由物质需求性向服务化、个性化转变,人们对礼品的个性情感因素的品味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近些年来,陶瓷工作者们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现代瓷礼作品,他们不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技法等,同时作品的创作也成为艺术家发自心灵的行为,其观赏性与实用性不在是创作者终极追求目标,而更多的是注重个性情感和思想的内涵的表达,寻求艺术的自然与真实,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面貌和创作主体思想意识。

三、欣赏性和实用性

礼品主要作用是用于馈赠。本身具备了欣赏性和实用性特征。从礼品瓷器的发展看,礼品的实用性要求要先于欣赏性的考量。也就是说礼物载体的实用性的强化必然弱化了它的审美功能。考古发现,古代早期出土的器物主要以碗、罐、壶等为主是饮用器、盛用器、以及蜡台、香炉等日常生活用品,说明人类创造瓷器主要是用来喝水、盛食、照明的。随着陶瓷制造工艺的进步,不同种类的色釉,以及剔花、划花、堆塑、搅胎等技法被创造并装饰陶瓷器,说明人类己经将美观作为瓷器制作的考量之一。近现代以后,陶瓷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瓷板画、陶瓷雕塑、某些彩饰器皿的出现说明美观性、欣赏性已经成为瓷器生产的目的,瓷器的实用性不再为礼品的主要目的。综上所述,瓷器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美观和实用交融,再从美观实用到纯艺术作品的发展过程。瓷器的发展如此,那么作为瓷器的一种类型之一的礼品瓷亦是如此。

礼品主要用来馈赠,出于这个目的,消费者在购买礼品赠送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实用作用和欣赏作用,比如送人精致瓷质茶具,收受之人可以用茶具来饮茶品茗,那么这套茶具作为礼物的主要功能是饮茶,而不是用来陈设欣赏。不过,这可以让收礼者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悠闲、高品质的生活。又比如送人瓷板画。瓷板被镶嵌于红木中, 或陈立案头,或悬挂墙壁, 既增添了情趣,又装饰了屋宇,十分雅致,深受消费者喜爱。那么从礼品自身的角度看,这两个因素可以归结为礼品的欣赏性和实用性。瓷器作为礼品能够为礼品瓷消费者接受说明礼品自身就具有这两个特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礼品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美,实用,健康,环保等是现代礼品瓷的集中表现。

陶瓷经销商赚钱的三大法宝


也许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商人都保持着低调,不管赚了多少钱,总显得那么“谦虚”,当然陶瓷商人也不例外。不过就今年的建材市场来看,却不容乐观,有道是商场如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由于受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今年的竞争犹为惨烈,陶瓷商人的“谦虚”中,也就包含了诸多难言的苦涩。但是,即便是漆黑的夜空中也会有星星闪亮,那么谁又是陶瓷市场上的“星星”呢?什么样的陶瓷商人在赚钱呢?他们又凭什么赚钱呢?卖场是关键在建材市场,能否选定一个好的卖场是赚钱与否的关键,套用一句时髦用语便是“卖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好的卖场是万万不能的”。好的卖场由三个因素决定:地理位置、名气、租金。首先是地理位置,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海为例,内环以内的卖场几乎全都关门,因为上海市中心空地日益减少只拆不建添加的也只是些公园、绿地等。而新批的土地大都位于外环周围,人都走了 生意自然难做。加上市中心的租金奇高 宜山路一带的市场每平方每天10元只能吸引高端客户。许多商家“关门大吉”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位于宜山路的“好饰家”,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原因是宜山路属于徐家汇商圈 接近黄金一号线 紧接市房地产“常青树”闵行 又是金山、松江、奉城等地进上海城的要冲地带 占有天时地利,不发也难。其次是名气。即使在一条街上 名气大的“百年老店”与刚开张的新店,两者之间的生意也相差甚远。同样在宜山“建材一条街”,“喜盈门”店,因店老气旺 几乎家家赚钱,而“金银岛”则亏盈参半,而“家饰家”则因新店名气小80%亏钱。第三是租金。合理的租金可以吸引商家、留住商家、聚集人气、带旺卖场。闵行有家卖场租金为2元钱/天/m2,人都跑光了 降到6角/天/m2,人又回来了。低端卖场也就0.6—1元/天/m2,中档2元/天/m2,高档10元/天/m2天。所以要赚钱先要挑卖场 选准了亏不了,闵行九星卖场50M2店面转让费要20万,还供不应求。品牌显威力 就时下的建材市场来看,说已经完全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似乎有点夸大其辞,但是品牌在市场上显现出来的竞争力,却是不容小视的。大部分经销商都知道,顾客对建材类商品的个性化需求比较高,在购买建材产品时,一般都已经明确了购买对象,也就是认准了某个品牌。因此,是否经营品牌产品?经营哪个牌子的产品?选对了,则成功了一半。陈先生是福州市的一位陶瓷经销商,他代理多个牌子的产品,有中鹏洁具、美国三维克隆石、乐可仿古砖等。在建材市场哀声一片中,陈先生却赚了个盆满钵满。用陈先生的话说,便是“选准品牌是赚钱的前提。”带徒弟求发展 夫妻店效率高,但力量有限。老婆看店,老公送货收钱,谁去跑工程找客户、跑家装公司销产品呢?谁又去跑上家找样砖呢?只有带徒弟培养人了。李先生是上海宜山路的一位陶瓷经销商,刚起步时,开的是夫妻店,但很快就觉得人手不够,只好回老家搬救兵,亲戚朋友来帮忙,生意也日渐红火。不过,带徒弟得小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虽说是古语,却也不无现实意义。在陶瓷市场,带走渠道、带走客户关系的“徒弟”大有人在,这也是影响陶瓷经销商进一步做大的障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山西平定陶瓷 只赚吆喝难赚钱的现状与困局》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山西平定陶瓷 只赚吆喝难赚钱的现状与困局》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山西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