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意瓷砖 > 导航 >

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

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

陶意瓷砖 永乐早期瓷器鉴别 乾隆瓷器早期鉴别

2020-04-27

陶意瓷砖。

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古代埃及、西南亚、印度、波斯及希腊的劳动人民,也和中国古人一样,在辛勤的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制陶工艺也都在新石器时代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后又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而发展。

生活在尼罗河两岸肥沃土地上的古埃及人民,很早就熟悉陶器的制造,最初他们生产的也是红陶和黑陶,质地较疏松,吸水率很高;后来曾出现一种方法,即用某种物质,例如石墨等,在陶罐外面摩擦,把它涂上一层,使陶罐能发现黑亮的光泽,随后以逐渐学会在陶器上描绘各种图案。他们还曾采用过一种制造彩陶的工艺,即用某种含氧化铁的泥土掺入坯料,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具有瑰丽的红砖色。这种红陶曾普遍地流传在近东一带,当埃及进入奴隶制国家时,制陶工艺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古埃及人民很早掌握了制造玻璃的技术。

人们曾从公无前千余年的墓葬中和干尸上发现许多玻璃器皿。古代的玻璃几乎全都带色,也不很透明,因为那时制造玻璃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埃及能这么早地发明制造玻璃的技术呢?这是因为在埃及的一些湖岸上,存在着天然碱(碳酸纳),就在制陶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将天然碱与砂石混合,在高温中熔化后,得到一种美丽透明的物块,这就是玻璃,最初用玻璃制造珍贵的装饰品、酒杯、花瓶、香水瓶等,后来玻璃器皿才逐渐成为日用品。制造玻璃的技术也慢慢地由埃及传到邻近的西南亚各国,在纪元前又传到希腊、罗马。

罗马人对制玻璃技术进行了改革,以玻璃炉代替了烧锅,提高了熔烧温度,使其熔化成清稀的液态。进而又发明了吹管,生产出美观明亮的各种用具,他们还逐步掌握了借添加铁、铜、铅等金属的方法,制成彩色玻璃。这种夹层玻璃制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玻璃制品的工艺水平。玻璃制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对中古时代欧洲炼金术、制药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玻璃仪器及器皿也为近代化学实验所必需,是个有力的工具。古代的西南亚地区,主要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公元前八千年左右,这里已处于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也进入金石并用的奴隶社会。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制陶业是主要的手工业之一。他们生产的陶器有黄色、红色和褐色,大多数具有单柄或双柄,这是该地区陶器的特色之一。在该地区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代遗址中,曾发掘出红色和灰色的陶器,另外还有一种黄色雕花的陶器,最引人注目。同时人们还发掘出了有轴的陶轮。这说明制陶术又有了很大进步。后来陶轮传到了埃及、印度及古希腊。在埃及古城底比斯,从一个古墓中曾出土一张公元前1800年的壁画,上面绘着一个陶工跪在地上,在一个回旋着的陶轮上塑造一件器皿。这壁画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陶轮使用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一个侧面,公元前四千年,这地区的几座大都城,象古代世界有名的巴比伦,都采用了大量的砖来筑城,砖瓦是制陶业在建筑上的运用,普遍地烧造砖瓦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进步和繁荣。

印度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近五十年来,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很多古代城市文化遗址,这些城市文化遗址通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遗址的材料表明,当时的生产力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制陶工艺也是这样,当时已普遍采用陶轮了。陶器上常饰有优美的图案和动植物的花纹,烧造得相当好,同时还发现一些坚硬的陶管和陶质的玩具,这表明陶器的应用已很广泛。taocI52.COM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继发明用火以来的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成 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之一,是人类发明史上的一大重要成果。陶器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及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早期陶器的发现一直受到史前史学、考古学及陶瓷工艺学与工艺美术史界的关注。一些考古学家也把陶器作为划分旧、新石器时代的一项标准。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日本长崎县福井洞穴等遗址发现早于1万年的隆线纹陶器以来,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俄罗斯、蒙古、中国等国均发现了多处出土早期陶器的地点。其中,中国几处出土早期陶器的地点又因14C测定的绝对年代较早,尤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着重对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及14C年代 测定与研究情况作简要介绍,并对早期制陶工艺作初步探讨。

1、 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

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早期陶器以来,又先后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南宁豹子头、柳州大龙潭鲤鱼嘴、桂林庙岩、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江苏溧水神仙洞,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等多处遗址中发现了早期陶器(见图),经过多种方法测定,其年代均在距今1万年前。其中,地层关系明确,又有系列年龄的有甑皮岩、鲤鱼嘴、庙岩、玉蟾岩、仙人洞与吊桶环、南庄头及于家沟等处。而玉蟾岩、庙岩、仙人洞与桶环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的特征及年龄,大致代表了中国南方地区早期陶器的特征及年龄,南庄头及于家沟遗址的早期陶器在华北地区应有代表性。

玉蟾岩洞穴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岭山地北侧的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亦名蛤蟆洞。洞穴较现代地面高出5米,洞口部分呈一宽敞的洞厅,洞口朝向东南,洞厅阳光充足,洞前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人类生存。1993、1995年先后进行过两次发掘。遗址面积约1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1.8米。地层变化复杂,文化现象、面貌性质单纯,为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的文化。文化遗存除发现烧火堆等生活遗迹外,发现较多的石、骨、角、牙、蚌制品。石器均为打制,制作技术简单,为单面加工,计有刮削器、争割器、尖状器等,以中小型石器为主。骨器有打制的角铲、磨制的骨铲、骨锥等。此外,还有穿孔蚌饰及刻槽牙饰。玉蟾岩最重大发现是早期陶片和水稻谷壳的出土。陶器呈黑褐色,制作粗糙,夹砂,砂粒最大直径达2厘米,质地疏松,内外装饰绳纹。1995年出土的陶片复原为敞口尖圆底的釜形器。稻谷共出土四枚,同时在文化堆积土样中分析出有稻属硅酸体,经农学家鉴定,1995年出土的稻谷为栽培稻,但兼具野、籼、粳的特征,是一种由野稻向栽培稻演化的古栽培稻类型。文化层中伴出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计有哺乳动物28种属,鸟、禽类27种,鱼类5种,螺蚌类33种,以及龟鳖类和昆虫类等植物种属达17种以上。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是两处洞穴遗址,相距约800米,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境内,遗址座落在小而湿润的大源盆地内。仙人洞洞口朝向东南,前面不远处一条小河自东向西流过,是盆地内最适于人类居住的一处洞穴,1960、1964、1993、1995、1999年共发掘五次。吊桶环遗址是位于一座60米高的石灰岩小丘顶部的洞穴遗址,1995年作了发掘。两处遗址的文化堆积比较丰富,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仅1995年的发掘新出土有石器625件、骨器318件、穿孔蚌器26件、陶片516件,以及数十片人骨及数以万计的兽骨残片。石器多见卵石石器,各种隧石及石英石处小石器及个别磨制石器,计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多棱石叶及细石叶等。骨、角器有铲、锥、针、镟、鱼镖等,陶器掺有粗粒的长石或石英,烧制火候不高,一般呈褐色。器形大约为圜底筒腹直口或圜底鼓腹口微敛的罐(或釜)形器,器内外壁常见类似篮纹的条状纹。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中,以鹿为类最多,占80%,其次是猪和鸟(含鸡)等。从孢粉和植硅石的分析表明,两遗址均出现了野生稻和栽培稻的线索。以吊桶为例,5米深的探沟被清楚地划分为16层(从A到P),上部6个文化层出土的代表性遗存可见表1。

表1吊桶环遗址地层堆积

Table 1 Stratigraphic accumulation of Diaotonghuan site

地层

代表性遗存

B

几何印纹陶器、大量磨制石器

C

盘筑法制作的早期陶器

D

泥片贴塑法制作的早期陶器

E

原始陶器

F

磨制石器,但以打制石器和骨制品为主(延续至C层)

G

打制石器和骨制品

庙岩洞穴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郊一座石灰岩小山上,洞穴海拔高程150米,高出地面13米。1988年7—8月桂林市考古队作了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4~2.9米,可分为6层,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存。出土了丰富的石器,计有砍砸器、刮削器、穿孔器、铲形器、石砧、砺石等;骨器有锥、铲等;蚌器有蚌刀及穿孔器等。早期的陶器出土于第5层,共发现5块陶片,呈灰褐色,无纹饰,部分表面有烟炱,陶质疏松,胎内夹有石英砂粒及碳粒。

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西南麓,是一处保存比较完全、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1965年发现,1973年6月以来曾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人类文化遗存。1973年6—9月的第一次发掘成果已发表,后几次的发掘材料正在整理和研究,在初步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已发表了对历次发掘出土的陶器的研究文章。研究者认为甑皮岩遗址的陶器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1974年和1979年从DT5、DT6、DT7、DT8、DT9的第三钙华板之下发掘 到的粗砂红陶,胎色驳杂不匀,胎壁特厚,质地疏松易碎,纹饰为粗绳纹,与从其他部分出土的陶片明显不同,显得原始得多,应属于第一阶段,热释光年代数据为公元前8400—7300年。

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省徐水县境内,地处太行山东麓前沿,华北冲积平原的西部边缘,海拔21.4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1986、1997年作了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除发现灰坑、用火痕迹外,还发现石磨棒、石磨盘、石锤、骨锥、骨镞、角锥、人工凿孔的木棒、木块等遗物及大量兽、禽骨骼和螺、蚌壳与树叶、种子等,此外,发现了20余片陶片,夹砂或夹云母,胎厚一般在0.8—1厘米,烧制火候低,质地较疏松,表面多呈灰色,少数为红褐色,陶色不匀。器型主要是罐,平底,底部常有烟熏火燎痕迹,有的陶片还有钻孔,个别器物可能为小钵形器。

于家沟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境内桑干河北岸的虎头梁村西一条冲沟(于家沟)的源头。1995~199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连续堆积文化层,厚度达7米多,出土了丰富的石器,计有刮削器、尖状器、镞及大量细石器、陶器、骨器及大量动物骨骼,陶器发现于灰黄色粉细砂层,亦即遗址第3层中,陶片为夹砂陶,红褐色,最大的一块似为一平底器的底部。

2、 中国早期陶器年代的测定与研究

北京大学考古系实验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体制改革实验室等单位对玉蟾岩、庙岩、仙人洞与吊桶环、南庄头及于家沟等遗址的文化层及出土的陶片作了年代测定,取得了系列年龄,其结果可见表2、3、4、5。

在用14C方法测定陶器的年代时,科学家们不仅采用同层位的其他含碳样品来确定陶片的年代,也尝试直接采用陶片中的含碳组分确定陶片年代。科学家们仔细分析了陶器中碳的来源,包括陶器在烧制与埋藏过程中各含碳组分的变化,研究了各种含碳组分的分离方法,经过对陶器样品的严格的前处理流程,小心地分离出陶器中的各含碳组分并分别作了测定。如玉蟾岩及庙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片经过前处理之后,对分离出的腐殖酸及残渣分别作了测定(表2、3),测出的14C年代数据与用其他物质的标本测出的同一层位年代数据大致是接近的,其结果应视为是可靠的。

众所周知,碳十四年代在经过树轮校正之后才能给出日历年代。为了取得比较准确的日历年代,科学家们作了许多努力。几十年来,曾先后有多种校正年代表被采用1985年国际14C会议上发表了高精度树轮校正年代表后,受到普遍关注,1988年第13次国际14C会议正式确认为目前国际通用校正表。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对测得的年龄超过10000年的14C年代尚未有较理想的校正曲线。近20年来,随着14C测年技术的发展,对测得的年代较早的14C年代也可以通过校正曲线进行校正,得出便于考古学家使用的日历年代(表2、3)。从表2、3可知玉蟾岩及庙岩出土的早期陶片的年龄,经过校正后大致可早到1.7万年前后。

表2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14C年代一览表

Table 2 14C age table of Yuchanyan site in Daoxiam county ,Hunan

实验室编号

原标本号及出土层位

测年物质

测年方法

14C年代(BP)

校正年代(BP)

备注

5730

5568

BA95058

3E

木炭

AMS—14C

14080±270

13680±270

15350—14500

3E层出土陶片及稻谷

BA95057a

3H

陶片腐殖酸

AMS—14C

12320±120

11970±120

13150(0.45)12650

12500(0.55)12100

3H层出土陶片

BA95057b

3H

陶片残渣

AMS—14C

14810±230

14390±230

16150—15400

表3 广西桂林庙岩遗址14C年代一览表

Table 3 14C age tbale of Miaoyan site in Guilin of Guangxi

实验室编号

原标本号及出土层位

测年物质

测年方法

14C年代(BP)

校正年代(BP)

备注

5730

5568

BA92030—1

2

螺壳

AMS-- 14C

12730±370

12370±370

13800—12

300

BA92033—1

3M

螺壳

AMS-- 14C

12630±450

12270±450

13700-12

200

BA92034—1

4M

螺壳

AMS-- 14C

13710±270

13320±270

14950—14

100

BA92036—1

5L

螺壳

AMS-- 14C

18140±320

17630±320

20150—19

100

第5层中出陶片3块

BA92037—1

6L

螺壳

AMS-- 14C

20920±430

20330±430

BA94137a

5

陶片腐殖酸

AMS-- 14C

15560±500

15120±500

17300—15

900

BA94137b

5

陶片残渣

AMS-- 14C

15660±260

15220±260

17200—16

300

ZK—2839

右2

螺壳

14C

12705±155

12350±155

13700—13

100

ZK—2840

左2

螺壳

14C

13545±170

13170±170

14650—14

000

ZK--2841

5

螺壳

14C

17240±240

16750±240

19000—18

100

第5层中出陶片3块

表4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14C年代一览表

Table 4 14C age table of Nanzhuangtou site in Xushui of Hebei

实验室编号

原标本号及出土层位

测年物质

测年方法

14C年代(BP)

校正年代(BP)

备注

5730

5568

BK86120

T1⑤~⑥

木头

14C

9875±160

9600±160

9750—9150

该层出陶片、石器、骨器等

BK86121

T1⑤~⑥

木头

14C

9690±95

9420±95

9250(0.56)9110

9000(0.33)8890

该层出陶片、石器、骨器等

BK87093

T1⑤~⑥

木头

14C

9810±100

9530±100

9600(0.04)9560

9390(0.96)9140

该层出陶片、石器、骨器等

BK89064

T1东约1米⑤~⑥

木头

14C

9850±90

9570±90

9600(0.07)9560

9390(0.93)9210

该样品与陶片共出

BK87086

T3北壁中部第⑤

淤泥

14C

9980±100

9700±100

9690(0.04)9660

9630(0.96)9280

该 层出陶片、石片、木炭等

BK87075

T1⑥底部灰坑

木头

14C

10510±110

10210±110

10900(0.96)10350

10300(0.04)10200

灰坑中出陶片、鹿角等

BK87088

第⑥层底部

淤泥

14C

10815±140

10510±140

11070(0.75)10840

10800(0.25)10690

该 层出陶片、石器、骨器……

目前,在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均发现了年代超过1万年的陶片(表6)据日本方面介绍,科学家对青森县蟹田町大平山元I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的14C年龄,通过校正曲线校正后其日历年代可达1.65万年。由此可知,至少在东亚地区陶器的起源时间大致可早到1.7万年前后,而且早期陶器起源的地点也不止一处。这为我们探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陶器起源及晚更新世末期的人地关系等重要课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3、 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

关于仙人洞下层及广东翁源青塘遗址出土的早期的陶器的化学成分及烧成温度已有学者作过测试及研究。李文杰先生还对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工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李文杰认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为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7500年,文化遗存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下层、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下层等。后段为公元前700年—公元前5000年,文化遗存有膨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城背溪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兴隆洼文化、后李文化及北辛文化的前期等。根据目前考古研究的进展看,距今七千到九千年间的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等一系列考古学文化,其文化遗存面貌已较早段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农业及家畜养业的发展,还是石器磨制技术的普遍应用、陶窑的出现及制陶工艺的进步、以及定居村落的扩大等都说明,这个时期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同早段相比有了很大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认为距今七千到九千年的这个时期,应划入新石器时代中期。从制陶工艺看,虽然仍普遍采用普遍易熔粘土为原料,但已出现少量的白陶;成型方法有手制法和模具敷泥法两类,手制法又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筑成法三种,并出现了少量彩陶。从烧制情况来看,这个时期已出现了陶窑,如:在贾湖遗址发现的陶窑就达9座之多,还发现了与制陶有关的淘洗池及晾坯棚遗迹。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制陶工艺已有了较大提高,脱离了制陶工艺技术的早期阶段。

表5 于家沟遗址剖面热释光年龄数据

Table 5 TL data of sectional site of Yuniazai

层位

样品号

深度(m)

岩性

TL年龄(KaBp)

2层顶部

Y—2—80

0.82

灰黑色粘土

2.13

2层下部

Y—2—16

2.08

灰黑色粘土

6.07

3a层上部

Y—3a—54

2.60

深棕黄色粉砂

6.95

3b层顶部

Y—3b—23

4.28

深棕黄色粉细砂

11.12

6层顶部

y—6--42

5.60

灰绿色钙质粉砂

12.19

表6 俄罗斯、日本早期陶器14C年代举例

table 6 14C dating examples of early pottery in Russia and Japan

实验室编号

原标本号及出土层位

测年物质

测年方法

14C年代(BP)

校正年代(BP)

备注

5730

5568

∏--1781

加夏遗址文化层上部

木炭

14C

11190±90

10875±90

11400(0.26)11300

11260(0.74)11050

同上遗址文化导底部

木炭

14C

13340±120

12960±120

14400—13750

同层出土原始陶片、壁厚1.2—1.7厘米

符米遗址

木炭

14C

13650±100

13260±100

14700—14150

同上遗址

木炭

14C

10650±110

10345±110

10940(0.77)10670

10530(0.23)10430

Gak--949

日本长琦福井洞穴遗址第③层

木炭

14C

12760±350

12400±350

13900(0.57)13100

12900(0.43)12300

同层出隆线纹陶器

同上遗址第③层

木炭

14C

13070±50

12700±550

14500(0.85)13100

12800(0.17)12400

同层出隆线纹陶器

日本青森县蟹田町大平山元I遗址

木炭

Ams-14C

14180

13780

BC14570

根据对仙人洞、甑皮岩等遗址出土早期陶片的研究,李文杰先生曾指出:前段的陶器全部采用普通易熔粘土为原料,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制陶很少,羼合料除粗细不匀的砂粒外,还有云母片等。坯体的成型方法均为手制,胎壁厚薄不匀,内壁凹凸不平。陶片数量很少,而且破碎;由于烧成温度很低,烧成气氛控制不佳,陶器的质地松软,陶色深浅不匀,有褐色或黑色斑块。这些都是很中肯的见解。但从近年来对新发现的早期陶器的测年结果看,最老的陶器年龄已达1.7万年左右(不只是中国,整个东南亚地区陶器起源的时间都提早了数千年),这就使陶器起源研究(人文及自然环境背景、制陶工艺、工艺美术等方面研究)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应当说,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仙人洞遗址再次发掘,以及吊桶环、玉蟾岩、庙岩,于家沟等遗址的发掘及发掘资料的初步整理与发表,使我们对中国早期制陶工艺的发展状况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鉴于目前发现的早期陶器尚少,而且许多陶片尚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制作工艺研究,所以目前要对一万年以前的早期陶器的制作工艺作出系统的分析并进行分期与划分类型的研究,尚为时过早。不过根据对已发表的上述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的有关资料的研究,我们对中国早期陶器的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形成如下的初步认识:①全部采用普通易熔粘土为原料,一船为就近取材。②几乎全部为夹砂陶,泥制陶极少,夹砂陶陶胎中以夹石英砂粒为主,石曲颗粒的大小不等,大者直径超过2厘米。③成型方法均为手制法,又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等。④胎壁普遍较厚,最厚者达2厘米以上,如甑皮岩出土的夹砂陶片最厚者达2.6厘米;胎壁厚薄不匀,内壁凹凸不平。⑤未发现陶窑,扒测为采用“堆烧法”烧制;烧成气氛控制不佳,烧成温度很低,大致在600—800℃之间,如在广东翁源青塘遗址出土陶片的烧成温度仅为680℃;陶器质地松软,吸水性强,器表颜色斑驳,深浅不匀,多为褐色或红褐色、灰褐色、黑褐色等。⑥在有意识地加入羼合料制作夹砂陶之前,应有一个用自然粘土(常杂有粗细不匀的砂粒或植物根、茎、叶等)制陶的过程;在懂得有意识地加入羼合料之后,有的也采用在陶器成型后从胎表拍入砂粒的做法,如甑皮岩遗址就曾发现采用这种做法制造的夹砂陶器。⑦陶器器型主要是罐(釜)类,多为圜底器(或尖圜底器),也有平底器;从目前的发现看,南方地区多见圜底(或尖圜底)器,北方地区多见平底器,这种陶器造型传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形成了早期陶器南北不同的两个地方类型。⑧陶器器表有的为素面,有的内外壁有绳纹或类似蓝纹的条状纹,这些纹饰的形成多半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如抹合泥片之间的缝隙等,但也不能排除有些纹饰属于装饰性花纹,是先民们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有意识制作的。⑨截止目前,尚未发现“淘洗池”及“晾坯棚”等与制陶有关的遗迹。

早期陶器的发现及年代测定不仅为我们研究陶瓷工艺发展史提供了新线索,也为我们研究陶器的起源以及深入探讨晚更新世末期至早全新世初期的人地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距今1.7万年前后(甚或更早)到距今1万年前后,早期陶器的制作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走过了漫长的路程。这个历程也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与发明创造的历程。先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粘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可以塑造出一定的形状;成型的粘土经火烧过之后会变硬;这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除些之外,先民们若要制造出适用的陶器,在实践中也会逐渐懂得成型的器物在经火烧前必须晾干,否则在火烧时会因升温过急而破裂;懂得在粘土中加入羼合料会增强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等等。现在看来,早期陶器的发展历程似乎漫长了些,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先民们的长期实践、认识、总结与经验的积累,才为后世中国陶瓷器的发展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使中国陶瓷器的发展以其独特的工艺,美仑美奂的造型艺术风格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艺术之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世界许多国家及人民的文化与生活。

制陶的顶峰之作-蛋壳黑陶杯


独特的民风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

高26.5厘米

山东省日照县出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中国古代陶器中,有一个群体特别与众不同,它仅见于山东境内龙山文化的早中期遗址,可能与此地独有的陶土材质和独特的制陶方法有关,也是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反映,它就是蛋壳黑陶,而高柄杯又是其仅有的一种器形。

动人的韵律

这件蛋壳黑陶杯的器形可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如倒置的花蕾;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形态纤巧秀致,有一种动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薄如蛋壳

陶杯经轮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但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就是今天仿制,也不是易事。而且,胎体表面经长时间打磨,使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改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加上采用镂孔和装饰纤细的划划纹,它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顶峰。

文明的曙光

蛋壳黑陶杯仅仅出土于少数的大中型墓葬之中,说明它在当时就是一种极高贵的用品,并非常人可以享用,极可能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那就意味着社会上已产生阶级分化而即将告别原始的蒙昧,可以说,蛋壳黑陶杯的出现,即已掀开文明的曙光。

世界上薄的陶器:破土而出的蛋壳陶


四千年前,它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四千年以后,经过了工业革命,经过了科技大发展,它仍然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后人称它为“蛋壳陶”。

中国早期文化的古陶文明精彩纷呈,龙山文化蛋壳陶是其中最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工艺性的奇葩。陶瓷鉴赏专家周继海先生介绍说:1万年以前,陶器的出现是我国新石器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到新石器时期晚期,龙山蛋壳陶的出现则展示了中国陶瓷文明的第一个高峰。蛋壳陶因薄似蛋壳而得名,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蛋壳的器皿。薄胎是龙山蛋壳陶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蛋壳陶之薄,至今无有企及者。四千年前埃及的制陶业已经成熟,但是烧制技术远不如龙山时期精湛。周先生认为,前者陶胎粗糙,原料不精;后者胎土却是经过千锤百炼。先民们经过无数次尝试、反复摸索,淘选出最佳制陶原料。快轮制陶法的熟练掌握以及成形、修胎技能的创新,也是其精彩之处。周先生认为,研究龙山制陶工艺不能忽略制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追求。

从艺术效果看,埃及陶器装饰上有大气之风,但缺少细腻温婉的细节表现,艺术上缺少想象力。龙山蛋壳陶除了偶有简单的镂空花纹以外,几乎没有装饰,但却以它造型的饱满圆润呈现出勃勃生机,耐人寻味。高柄杯是蛋壳陶的典型器型,一般由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构成,以其独特的高长握柄为器型的主要特征。或圆腹撇敞,或微微撇口,这一造型在殷商以后的酒具、茶具多有继承,影响至今。

这一古朴又尊贵的器物缘何而来呢?周先生指出:蛋壳陶并非横空出世,它背后是龙山文化时期丰厚的文化根基。与大汶口、良楚、马家、红山、齐家等早期文明区域相比,龙山文化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广袤的土地上绵延,是一片颇为壮观的文化大脉。蛋壳陶正是这丰厚的土壤托起的明珠。

蛋壳陶如此轻薄,极易破碎。如此“娇贵”的物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有人推断此易碎之物太不实用,不太可能是一般生活用具,应该是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周先生则认为,我们不应用当代人的标准来推测古人。或许蛋壳陶恰恰是人们在追求轻薄达到极致的产物。

蛋壳陶,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孕育出中华源远流长的陶瓷文明,用土与火书写着中国传奇。

世界上最薄的陶器:破土而出的蛋壳陶


四千年前,它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四千年以后,经过了工业革命,经过了科技大发展,它仍然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后人称它为“蛋壳陶”。

中国早期文化的古陶文明精彩纷呈,龙山文化蛋壳陶是其中最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工艺性的奇葩。陶瓷鉴赏专家周继海先生介绍说:1万年以前,陶器的出现是我国新石器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到新石器时期晚期,龙山蛋壳陶的出现则展示了中国陶瓷文明的第一个高峰。蛋壳陶因薄似蛋壳而得名,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蛋壳的器皿。薄胎是龙山蛋壳陶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蛋壳陶之薄,至今无有企及者。四千年前埃及的制陶业已经成熟,但是烧制技术远不如龙山时期精湛。周先生认为,前者陶胎粗糙,原料不精;后者胎土却是经过千锤百炼。先民们经过无数次尝试、反复摸索,淘选出最佳制陶原料。快轮制陶法的熟练掌握以及成形、修胎技能的创新,也是其精彩之处。周先生认为,研究龙山制陶工艺不能忽略制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追求。

从艺术效果看,埃及陶器装饰上有大气之风,但缺少细腻温婉的细节表现,艺术上缺少想象力。龙山蛋壳陶除了偶有简单的镂空花纹以外,几乎没有装饰,但却以它造型的饱满圆润呈现出勃勃生机,耐人寻味。高柄杯是蛋壳陶的典型器型,一般由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构成,以其独特的高长握柄为器型的主要特征。或圆腹撇敞,或微微撇口,这一造型在殷商以后的酒具、茶具多有继承,影响至今。

这一古朴又尊贵的器物缘何而来呢?周先生指出:蛋壳陶并非横空出世,它背后是龙山文化时期丰厚的文化根基。与大汶口、良楚、马家、红山、齐家等早期文明区域相比,龙山文化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广袤的土地上绵延,是一片颇为壮观的文化大脉。蛋壳陶正是这丰厚的土壤托起的明珠。

蛋壳陶如此轻薄,极易破碎。如此“娇贵”的物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有人推断此易碎之物太不实用,不太可能是一般生活用具,应该是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周先生则认为,我们不应用当代人的标准来推测古人。或许蛋壳陶恰恰是人们在追求轻薄达到极致的产物。

蛋壳陶,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孕育出中华源远流长的陶瓷文明,用土与火书写着中国传奇。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曾写下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陶瓷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们只能对木、石、骨等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将其制作成器具。当古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后,把粘土用水湿润,塑制成型,再经高温焙烧,使之成为胎体坚固的器具,这样便产生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详尽地说明。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了陶器。在人类进入新石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而稳定的可供食用的谷物。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粉物质,不像野兽的肉体便于在火上烧烤食用。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中辛勤劳动的结果。从民族学和考古学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证。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何时呢?中国古代有着“黄帝以宁封为陶正”(黄帝命宁封为制陶的官)、“舜陶于水滨”(舜在水滨制陶)等传说。然而,从近几十年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目前发现的最早陶器实物,要比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早上三、四千年。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这时的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还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与此同时,人们为防止陶器经火烧或水浸泡断裂,而在泥土中加入砂子,烧制成泥质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此类陶器多用于烹调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之分。

陶器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陶制的纺轮、弹子及陶刀之类的工具,也陆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因此陶器迅速成为生活必需品,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于是制陶业很快发展成为新石器时代一项重要的手工业。

考古发掘充分表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一开始,许多地区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这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出土古文化遗址中得到明证。

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根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这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些器皿根据其用途不同而掺杂少量砂粒。陶器皿种类主要有盆、罐、钵和小口尖底瓶等,质地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如炊饪器,原料中往往有意识地掺杂少量的砂粒,以便改变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砂粒的这些作用,相当于现代陶瓷工业中使用的“熟料”,这说明当时对原料性能已有相当认识。

龙山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4300-3800年,黑陶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这种艺术的珍品是用细泥粘土经过精细加工烧造的。在陶坯成形后半干时,用细石打磨,显出光泽。在将烧成时,用泥封闭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上徐徐加水,使它渗入火膛,导致产生乌黑的浓烟,把陶器熏黑。这种黑陶使用时间越长,因手的按摩,表面越显光亮。在陶窑方面,对仰韶文化的横穴窑进行了改进,加深了火膛,缩小了火口,使空气更充足,有助于提高窑温。窑室呈圆形,可使温度均匀,窑壁上部向内作弧形收缩,便于封窑。

同时,龙山文化晚期还出现用高岭土烧制的白陶,为后来原始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手工业。

龙山文化之后,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进一步解体,逐步过渡到奴隶社会。到了商代(公前1711-前1066年),由于青铜器的兴起,青铜器的制作成就辉煌。从商周到春秋战国的一千余年中,陶器的重要地位逐渐为青铜器所替代。作为国家权力和贵族财富、地位象征的青铜器,已成为国事活动和上层社会不可或缺的重器。但在日常生活中,陶器却应用得更为广泛了。不仅数量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新的器形不断涌现。这时的陶器以灰陶为主,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专门烧制泥质夹砂灰陶的不同作坊,陶器的形制、纹饰、彩缯往往模仿青铜器,其精美的可以与青铜器媲美,连王侯贵族也乐于使用。但到后期,白陶和印纹硬陶有很大发展,尤以白陶最为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同时,还出现了用高岭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

釉陶的产生是制陶工艺的又一个大进步。釉陶的产生与 印纹硬陶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出土的商代釉陶,质地坚硬,敲击时有铿锵之声。到了商代中、后期,施釉的陶器明显增多,表明人们已从无意识地发现釉料发展到有意识地配制釉料。对出土的商用周釉陶的釉进行分析,证明当时使用的釉是石灰釉。釉的发明是制陶工艺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发展成瓷器的重要一步。商代的石灰釉就是后世青瓷釉的鼻祖。随着实践,人们对釉的认识不断深化,后来便进而掌握了瓷器、琉璃的生产。

商代已出现原始瓷器了。1952年在郑州二里岗出土的商代中期的印纹瓷罐肩片和瓷尊,就属于这类原始瓷器,在前几年新发现的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北藁城、江西吴城等商代遗址中,也出土了大批的原始瓷器。

秦代陶器的品种繁多,大多仿自铜器的造型。最惹人注目的是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观。个个形体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形象生动而传神。

汉陶俑的制作也极为艺术化,出土的说书人俑神形皆备,令人叹服。汉代的砖瓦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画面精细,内容丰富,极富时代气息,多侧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器,由于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逐渐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制陶业呈现衰落局面。

在南北朝的陶塑艺术基础上,唐代三彩陶俑的出现,更是将陶塑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无论是造型、施彩或是制作都达到了相当高度,为后世所不及。

紫砂陶产生于宋,盛行于明中叶以后,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至今仍长盛不衰。特别是紫砂陶优良的质地,美观古朴典雅的色泽,更是令古代文人雅士们倾倒,于是紫砂陶茶具上诗、书、画、篆刻一应俱全,成为我国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古朴高雅的紫砂陶历来为藏家所珍爱,成了文物中一个独特的品种。

世界陶机巨头将“绣球”抛向狮山


6月1日,由意大利萨克米集团投资的萨克米机械(佛山南海)有限公司在狮山开业试产。该企业总投资900万欧元,专业生产销售陶瓷、食品加工机械及其零配件,将进一步完善南海陶瓷产业链。

“我们选择狮山,关键是看中这里的产业环境。”萨克米集团有关高层表示,佛山是世界及中国陶瓷生产和集散销售中心,产业配套完善,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去年,意大利萨克米集团投资的佛山一家公司由于扩大再生产需要准备搬迁,在南海区政府的主动“牵线”下,他们来到狮山考察,当看到当地完善的产业环境和路网交通设施后,萨克米集团最终将“绣球”抛给了狮山。

选择在狮山投产的新公司是萨克米集团在中国设置的第三家分公司,项目投资总额900万欧元,主要负责生产、设计、组装、加工陶瓷机械、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及其零配件,其配件生产总值将在3年内达到2000万至3000万元。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并正式开业试产。

南海区委常郑灿儒说,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萨克米是世界顶尖的陶瓷机械生产巨头,其落户狮山为丰富南海陶瓷产业链注入了新“血液”,也将为南海改选提升陶瓷传统产业提供示范作用。

对话陶溪川:陶瓷是不用翻译的世界语言


“陶瓷是不用翻译的世界语言”,3日,“2016外媒看江西”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活动的最后一站——景德镇陶溪川。在试运营的陶瓷艺术馆内,外媒记者和景德镇市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

2013年,为延续历史文脉,弘扬陶瓷文化,景德镇市利用至今保留完整的老厂房、老窑址等工业遗存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于同年4月启动197亩原宇宙瓷厂一期的陶溪川国际文创街区项目。

3年来,该厂区内各个时期的22栋工业厂房和大批窑炉设施被完整保留,并在坚持修旧如旧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风格各异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工作室、文化体验馆、创意生活馆以及文化餐饮、娱乐和酒店区域等。在此伫立了近一个甲子的原国营宇宙瓷厂凤凰涅槃“华丽变身”为“陶溪川”。

刘子力说,陶瓷是不用翻译的世界语言。在1000年前的宋代就传到了欧洲。现在,景德镇也要像古代一样再次与欧洲、美洲、亚洲去交流、互通。我们国家有个“一带一路”战略,这个战略不仅要促进产业发展,也要促进文化交流,在这个战略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陶溪川内的陶瓷制作者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很多外国人。世界上很多陶瓷的创意都来自陶溪川。这是文化正在走向世界的例证。所以,是一种不用翻译的世界语言,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家都喜欢、都认同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刘子力表示。

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正式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南京大屠杀档案刚刚申报成功,那么现在我希望我们五位共同按下手印,希望‘制瓷72道工序’能成为世界记忆名录!”19日,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陈平等5人在一个瓷坯上按下自己的掌印后说,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世界上独一无二,她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帮助“制瓷72道工序”申报成功。

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陈平功不可没。陈平是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第一个提议者!“景德镇的一部非常好的书,它用图说的方式,把景德镇柴窑72道工序的制瓷工艺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和描述,是人类非常杰出的记忆,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陈平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还有一个遗产名录叫世界记忆名录,这个记忆名录主要是以档案、史料和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记录为申报条件。她来到古窑看到了制瓷工艺后很是兴奋,认为很有必要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据了解,制瓷72道工序分大类共有8项,包括8道加工工序、2道造型工序、9道制模工序、29道成形工序、7道素烧工序、8道上釉工序、8道釉烧工序、1道检验工序。陈平表示,她将会和景德镇相关方面一同努力,共同挖掘和推动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意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