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德化瓷器鉴别 > 导航 >

德化陶瓷 慢慢被边缘的辉煌

德化陶瓷 慢慢被边缘的辉煌

德化瓷器鉴别 陶瓷艺术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2021-05-02

德化瓷器鉴别。

泉州德化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去年,“德化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种传统的手工技术慢慢被边缘化,德化曾经辉煌一时的几百家传统龙窑也所剩无几。

日前,记者来到德化三班镇一小村庄进行采访。一下车,记者就看到依山而建的龙窑,这里是德化目前仅存的几座传统龙窑。窑旁一座低矮的瓦屋下,一名50多岁的男子正用黄泥捏着盆状的器物。

“师傅,您做的是什么?”

“匣钵,用来盛放瓷坯的,它至少得经受1600℃的高温。”老师傅始终没有抬头。

“我做匣钵几十年了,祖传的手艺,可是从我以后就没有人做了。”

据了解,因为传统的龙窑主要烧木炭,不利环保,近年来逐步被电窑、天然气窑取代。在德化一些现代的瓷器生产公司,记者看到陶瓷烧制工序与传统手工大同小异,但都采用了现代先进技术,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各色瓷器琳琅满目,让人赏心悦目,但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什么。

离开德化时,记者一直在思考: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我们该如何取舍和保护这些传统工艺?或许,这就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意义所在。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德化三件陶瓷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近日,德化县博古陶瓷研究所、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创作的三件陶瓷作品《富贵吉祥》、《山鬼》、《托起半边天》同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据悉,这是该县迄今为止一个作者同时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据创作者介绍,《富贵吉祥》是一件写实作品,高37厘米,选用国花牡丹象征富贵,体现君子风范的菊花象征吉祥,构思奇巧,立意高远,花和瓶结合完美,以高温烧制而成的“中国白皓玉瓷”,洁白无瑕,气度雍容,整体造型给人以富贵吉祥的艺术感受;《托起半边天》是另一件富有韵味的陶瓷艺术作品,高42厘米,取材于以勤劳闻名于世的惠安女形象。作品生动逼真,展现惠女嫩肩挑日月、纤手谱人生的勤劳美丽形象;《山鬼》高34厘米,取材于屈原《离骚·山鬼》篇,作品表现出主人公对情人的缠绵思忆,给人深深的震撼,强烈的美感引人共鸣。

此前赖礼同创作的《吉祥花瓶》曾被故宫博物馆收藏。(黄鹏辉记者邓德相)

见证宋代陶瓷辉煌盛世


宋代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也是扬州陶瓷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 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难怪当代陶瓷收藏高手对手中的每一款宋代瓷器都会爱不释手: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 “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造型最丰富,来源于生活,如宫中陈设瓷,瓷釉显得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 的青瓷。被美术家誉为“缺陷美”和“瑕疵美”的宋代辞瓷(又名冰裂、断纹)令人玩味无穷,其“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釉正是宋人的创举。宋代定 窑的印花、耀窑的刻花是瓷器装饰手法的新贡献。

宋代是中国陶瓷生产和外销的高峰时期,也是扬州陶瓷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唐末到宋初,接 踵而至的三场战争,扬州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此后还有战争的浩劫。尽管如此,扬州由于政治、经济、交通的优势,还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繁荣,作为传统的陶瓷市场 和外销口岸,并没有因为南方福州、泉州、杭州等港市的崛起而衰弱,这从城市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瓷标本得到了证明。

品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空前

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

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阶 段的陶瓷器有着更广泛的地域特征。其品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也是空前的。主要商品来源是南方地区江西景德镇窑、南丰窑、吉州窑、赣州窑,浙江龙泉窑,安徽萧 窑,福建建阳窑、同安窑,北方地区则有陕西耀州窑,河南临汝窑、钧窑、当阳峪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还有一些像山西介休窑、霍窑,广东 西村窑、海康窑,福建泉州及其沿海地区的窑口,也都有产品在这里销售,其中不少是当时生产外销瓷的主要窑口。

景德镇窑是市场上的第一销 售大户。扬州出土品包括了它不同时期几乎所有常见品种。据1992年汶河北路拓宽工程考古资料统计,仅在35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出土景德镇窑系的各类瓷 片23079片,其中有完整器61件,大部分为景德镇当地的产品。从市场反映的情况看,北宋时期景德镇生产的主要品种是青白瓷,常见的器类为各式的碗、 盘、盒、注壶、瓶等。青白釉香熏和刻花石榴瓶,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由于宋代斗茶风气盛行,南北各地都在大量生产黑釉茶盏,景德 镇窑也不例外。扬州出土的一种黑釉器身、白釉边沿的茶盏就是景德镇的产品。南宋青白瓷鱼藻纹印花盘、仿定窑印花碗、刻花三足炉和元代生产的“枢府”型卵白 釉器物都是这一阶段后期景德镇的特色产品。

龙泉窑是这个时期崛起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窑口。在扬州,龙泉窑产品的输入输出主要集中在南宋和 元代。除常见的青瓷品种,梅子青、粉青和仿官窑的优质品也不在少数。双鱼纹折沿盘、菱口盘、琮式瓶、青釉罐、荷叶盖罐、蔗段洗、高足碗、鬲式炉、环耳瓶等 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上发现的外销龙泉瓷器完全相同。

吉州窑是南方地区另一个高产量、多品种、装饰手法丰富、具有代表性的瓷窑。它在此期 间运抵扬州的大宗产品是茶盏,有运用结晶釉形成窑变的鹧鸪斑、兔毫盏、玳瑁碗,也有剪纸漏花、彩

绘等其他工艺。此外,吉州窑还生产类似 磁州窑的白地釉下绘黑彩和仿定产品,褐彩莲花纹小瓶、开光罐、玉壶春瓶、仿定窑白瓷印花盘等都是典型器物。

定窑在晚唐时期就在扬州崭 露头角,北宋和金代进入了生产的极盛时期。扬州出土宋金时期的定窑器资料比较丰富,既有划花、刻花、印花和素面的白瓷器,也有黑釉(黑定)、酱釉(紫定) 产品,印花鸳鸯戏荷纹盘、柳斗纹穿带扁壶都是北宋晚期的传世精品。白釉褐彩刻花六角枕的制作时代可早到北宋中期;而白釉印花小碗的产地是属于定窑系的山西 霍窑。

充满民间气息的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它风格独特的釉下黑、褐彩绘的装饰方法,影响了北方广大地区。此外,宋代磁州窑还生产像绿 釉枕这样的低温三彩或单彩陶器。宋金分治以后,处在南北边缘地区的扬州,由于交通、贸易的关系,白地彩绘的磁州窑系商品开始批量出现。用红绿彩在碗、盘内 题写诗句或描绘花卉,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产品,或来自山西长治八义窑,或来自河南禹县扒村窑、新安城关窑和山东淄博的磁村窑。

继越窑之 后,耀州窑在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越窑的青瓷系统,耀州窑系的产品在扬州北宋中晚期城市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其中也有部分属于这个窑系的临汝窑产 品,器类比较单调,以刻划花、印花或素面的薄胎斗笠盏为主,少数碗、罐的外壁有深刻花装饰。刻划花纹碗就是这一时期耀州窑的典型产品。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在扬州见到的最早实物是北宋晚期或金代产品,数量不多。有天青釉海棠红斑折沿盘、罐和小碗。

“高丽青瓷”见证 当时有大量侨民寄居扬州

宋元时期,仍有许多外国侨民寄居在扬州从事商业或宗教活动,主要是阿拉伯人、新罗人和欧洲人。其中的一些人客死 异乡,长眠于此,留下了一批重要物证。新罗人在临近出海口的楚州有聚居的“新罗坊”,扬州也是他们侨居和活动的主要城市。1983年以来,先后在扬州城郊 发现了一批“高丽青瓷”。这种先在胚胎上镂刻纹饰,再在缝隙中充填矿物颜料,最后上釉焙烧的瓷器,在当时曾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扬州出土的“高丽青瓷”有 杯、碗、瓶等,不仅地下有出土,还有像青釉嵌云鹤纹胆瓶这样的传世品。

陶瓷企业怎样延续昨日的辉煌


对于曾经辉煌过的企业,托夫勒有一句金玉良言:“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很多企业在艰难的起步阶段,能够突破迷雾,壮大成功。而企业做大以后,却在扩张的高速路上翻了车。企业成长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大”总是诱人的

每个企业都渴望做大,毕竟大总是诱入的。也有很多企业走出了成长的种种困惑,实现了做大的梦想。但同样又有太多的企业在苦心经营做大后,由于管理不善,而在一夜之间轰塌。企业做大后,如何才能长寿﹖有关专家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管理,已成为管理的主题。

企业要长寿,必须具备有效控制自己成长状态的能力。对企业做大后的管理,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成长方向的管理,二是对成长速度的管理,三是对成长力的管理。馅饼还是陷阱?

企业成长方向的抉择可能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也最难的决策了。企业要做大做强,必然会赴向多元化经营之路,这一点在欧美和日本等国企业已基本得到证明。多元化经营,可能使企业拓展规模,规避风险,也可能使企业掉进陷阱,不可自拔。君不见在建陶企业之中,有的企业建一个抛光砖厂赚了钱,就急忙再去建原料、釉料厂,甚至加运输也自己干,正所谓肥水不流外入田。到后来由于机构庞大,像躯体僵化的恐龙,并不发达的大脑难以指挥呆滞的身躯,而轰然倒塌。馅饼和陷阱往往同在一处,如果稍不慎重,便可能吃不到馅饼而掉人陷阱。

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中失败的企业,往往由于资源能力配置能力较低,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还未形成的情况下,就仓促进入了多元化经营阶段。有人认为,多元化经营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以使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但现代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已经不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来控制自己发展的节奏,寻求最佳的发展速度。敢不敢“革自己的命”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永远的动力。企业往往因创新而壮大成功,却又因壮大成功而疏于创新。有专家认为,企业成长后,管理上陷入两难境地。首先,企业做大后便会背上增长的压力。其次,企业的规模越大,其管理层次必然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对创新的反应越来越迟钝。’

因此,企业做大后,比起创业初期,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都弱化了,容易被已有的成功所牵绊,,不能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突破,比较难于“革自己的命”。绕不过的坎

企业做大以后利益的分割问题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利润问题上的纷争,足以让一艘“航空母舰”瞬间分崩离析。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人的问题。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萨姆·沃而顿这样说:“利润分享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保证企业前进的诱因”。企业的创始人、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经理人、企业的员工等许多关系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企业前进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利益分配不公,再大的企业也会人心焕散,失去竞争力而崩溃。

另外,民营企业做大以后,一定要摆脱家族式管理,克服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在利益问题上,变独占为共享,才能使企业管理摆脱无序.减少内耗。。延续昨日的辉煌。

德化陶瓷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 

历史发展

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如今德化县内保存着宋元时代的碗坪和屈斗宫等窑址。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烧造印纹陶器,唐代已开始烧制青釉器,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瓷器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元代,德化瓷塑佛像已经进贡朝廷,得到帝王的赏识。明、清两代,德化瓷器大量流传到欧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对欧洲瓷器的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o波罗在游历福建泉州时,盛赞德化陶瓷并将德化瓷带往海外各地。 

因此,德化陶瓷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 

艺术特色

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元青花:中国陶瓷史的辉煌见证


元青花:中国陶瓷史的辉煌见证

——关于元青花瓷器的造型与纹饰

元青花瓷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结晶,元青花瓷造型大气磅礴而不失精致感,在器物的形制上独创较多,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集结的产物。其装饰意味浓厚的构图方式、稳重的色彩、釉下绘画灵动的表现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元青花瓷丰富多彩的造型与布满器身的纹饰,是对中国的青铜器、丝织物、绘画等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汉族、蒙古族、伊斯兰民族生活、文化的反映。元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在中国陶瓷的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寻找元青花的足迹

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1929年,英国人霍伯逊博士在大维德基金会购得一对青花云龙纹盘口象耳瓶,颈部写有“至正十一年”铭,瓶身纹饰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八层:缠枝菊、蕉叶、飞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波涛、缠枝牡丹、杂宝变形莲瓣。颈部自右至左,用青料直书题记:“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得教里荆扩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店胡净一元帅打供。”“至正十一年”(1351年)是元末顺帝年号,两件花瓶是为江西玉山县张氏兄弟二人献给江西上饶道教祖师店的供器。霍伯逊博士将它公布于世,并写出文章予以介绍,可在当时并无人重视,因为在当时中国陶瓷界,主要是古董商中早有“元无青花”之说。直至1952年,英国学者波普根据现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题记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和伊朗阿尔德比尔神庙所藏的青花瓷进行研究,发表了两本著作,把带有至正十一年铭的青花瓶作为标准器,将与此瓶的青花发色和图案花纹相类的青花器,定为“至正型”青花。从这时起,人们才意识到元代窑业中还有精美的元青花,并由此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寻找元青花的热潮。近年在印度的托古拉古宫殿遗址,也出土了一批大件器。此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都有元青花出土。

在国内,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不断发现元代窖藏、墓葬、窑址中有元青花出土,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窖藏、河北保定市窖藏、江西高安市窖藏、萍乡市窖藏、河北定兴县窖藏、内蒙古赤峰市窖藏等。墓葬有吉林扶余、江西九江市元延祐六年墓、景德镇市郊、丰城县、云南楚雄。窑址有景德镇湖田窑、珠山官窑、落马桥、十八渡、瑶里、乐平华家、吉安临江窑等。尤其是吉林扶余、内蒙古集宁等地元墓及元代窖藏等出土大量元青花,使元青花的研究更加系统化。目前国内对青花瓷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钴料和瓷胎上,因为这两个因素是青花瓷产生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二者的研究成为元青花研究的切入点。

元青花特殊器型的来由

蒙古族与古代西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却与汉族相去甚远。蒙古族与古代西亚各民族的共同之处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是游牧民族的后裔。从种族起源来看,蒙古族是东胡和突厥的后裔,突厥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在蒙古草原上占统治地位。东胡是战国时期出现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根据《史记·匈奴传》记载:远在战国时期“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索隐》记载:“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当时人称匈奴为‘胡’)。”这两个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相互角逐中,经济文化有了相互渗透的机会,在蒙古草原上突厥与东胡部落相互融合,终于在十三世纪形成了伟大的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常使用可以在马上携带的器皿,这同时也导致元代早期的小型器皿多带系耳,以便于捆扎携带。器形上,扁形器皿较多。蒙古人会做白酒,他们的阿刺吉酒即蒸馏酒,酒精成分很高,易醉人,因此,蒙古人的酒器较多。手工业上,男人锻金铁为兵器,女人能刺韦做文绣,织毛毡类织物,这使蒙古人在四处迁徙的过程中能将毛毡类织物随处携带,并能在必要时就地安营扎寨。

西亚是对亚洲西部的统称,实际上是以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地区,各地区间紧密相关,文明互补。在远古时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农耕者处于半游牧的状态。其后在沙漠的北部、西部地区,一些游牧民族开始定居生活,他们的语言和信仰在传播中相互渗透、影响。《圣经》称他们是“闪(sheen)的后代”。公元前330年之前,阿契美尼德王朝把波斯帝国的版图推展到西至爱琴海东,东至印度河广大地区,波斯是古代伊朗的名字,该词曾有骑手、猎人之意,早期希腊人用‘波斯人’一词称呼伊朗高原的游牧民族。”波斯人的游牧民族观念对他们的艺术也有影响。这些西亚游牧传统使他们的审美意识,生活习俗成为蒙古族的楷模。波斯风格的手工艺品如织物等也备受推崇。

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于便于携带的器皿,及金银制品具有特殊的感情。西亚诸民族在毡毯上席地而坐及饮食的方式也与蒙古族有许多不约而同之处。这些生活上的相同之处,是元青花大罐、大盘、高足杯(碗)、扁壶等器形产生的依据。

元青花的装饰主要来源是汉文化

忽必烈时期官方文书上虽无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即最早被蒙古人征服的西域和中亚的各族人民)、汉人(即原金朝辖区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原属南宋的江南汉人称之为宋人、新附人或南人)四等的明确记载,然而实际存在四种人等的等级差别。汉族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元青花不会按照汉族的审美崇尚发展,但由于汉文化的强大,以及元瓷“官搭民烧”的制作体制,使元青花这种“俗甚”的陶瓷装饰形式,在充斥着汉文化的制作环境中,按照蒙古族、伊斯兰民族的要求茁壮成长起来。在这种环境中,元青花不可避免地嫁接了诸多汉族传统文化因素。从主题纹饰上看,元青花的主题纹饰大多是中国的传统纹饰,如牡丹、束莲、龙凤、麒麟、松竹梅等。其中松竹梅纹的画法颇受元代绘画的影响。从辅助纹饰上看,波浪纹、回纹、蕉叶纹等,大多出现在中国传统器物的装饰中。

陶瓷艺术两兄弟共创辉煌


陶瓷艺术两兄弟共创辉煌

周祖国与周祖毅是山东陶瓷艺术的大师,他们兄弟两的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特别是2013年举办的淄博艺术陶瓷青岛巡回展的时候,参观者对于兄弟两的作品是赞不绝口,称他们为陶瓷艺术的新星。

周祖国与周祖毅是出生在陶瓷世家,从小受到陶瓷文化的熏陶,再加上有着深厚的功底。也就成为了近几年内陶瓷界的后起之秀,对于他们的作品,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认为这兄弟两在陶瓷界出现的两颗奇葩,对于将来陶瓷的发展能起到重大的贡献。

而且兄弟俩所站的起点不同,一个是进行的骨质鲁青瓷的研制,而另一个是进行的雨点釉的研制,他们为自己各自闯着不同的天地。他们是我们陶瓷界的新一代的接班人,是陶瓷产业划时代的领军人物。不仅如此,兄弟俩人在陶瓷艺术方面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奋斗,共同进军陶瓷的高端研制。他们兄弟俩各自有各自的新的作品,周伯毅的作品“20寸雨点釉龙盘”现在被中国陶瓷馆收藏。而周祖国的作品“花歌叶舞”在中国陶瓷琉璃艺术大赛当中获得了优秀奖。

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为了中国的陶瓷能够代代相传,周祖国和周祖毅将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共同创新,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他们的贡献。希望我国的艺术陶瓷方面能够多出人才,能够多出新的作品,能够让我国的陶瓷走向顶尖水平。

德化陶瓷的收藏前景


投资收藏价值的品种

近年来,随着景德镇、醴陵瓷、龙泉窑等地瓷器价格的不断飞涨,德化瓷的价格也在稳步攀升,其内在坚挺的基本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正被瓷器收藏爱好者挖掘,成为另一个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的品种。

德化瓷的主流收藏按时间序列来区分,大致为三种:一是明清德化瓷的收藏。明末清初的德化瓷已是国内外拍卖行的常客,这板块的收藏极需眼力和实力,收藏圈由资深业内人士组成。二是建国后的文革瓷收藏。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该时期的大部分作品属集体创作,且无款识,因此也给仿冒者留下了可乘之机,所以这个板块的收藏也需对“文革”时期德化老厂的制瓷历史沿革了如指掌,此非一般民众可涉猎,故该收藏圈也以业内人士为主。三是德化现当代瓷的收藏,该部分的收藏以老艺人和中青年实力派艺人的代表性作品为主。这些老艺人从德化瓷厂走出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自办陶瓷研究所,潜心研究德化瓷艺,并孜孜不倦地把技艺传授给中青年艺人。这些老艺人和中青年艺人就在普通藏家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或可就近在中介机构欣赏作品,或有机会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因此该板块的收藏门坎相对较低,涉入群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市场刮起“德化瓷”收藏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德化当代瓷的行列中来。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步扩大,对艺术品的消费能力大增。其次,德化白瓷佛像满足人们对美和信仰的需求,人们追求多元化以及个性表达,带动了对当代艺术陶瓷的需求。再次,德化白瓷烧制原料资源的枯竭和老艺人的凋零,无疑将使得好瓷好工的作品成为民间收藏的追逐热点。最后,德化白瓷处于价值洼地,相比较其他窑口的价格,德化白瓷的价格还处于低位,相对于其价值,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此时正是收藏的好时机。

名家精品投资价值稳固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瓷烧制技艺名列其中。同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德化白瓷实施地理产品保护。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就有赖于德化当今陶瓷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代表有柯宏荣和陈桂玉夫妇、苏献忠、许瑞峰和陈明良等,其中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44岁,正处于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这些大师不仅在瓷塑创作上善于借古喻今,更是潜心于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拓了德化瓷的新格局。而一些老艺人,如许兴泰、苏清河、陈德卿、周雅各布、杨剑民、邱双炯、许兴泽和苏玉峰等人的作品都是精益求精,数量稀少,是高端收藏不可错过的“好东西”。除此之外,市场的逐步完善,中介机构和拍卖市场的合理化运作,不论对于作者本人还是收藏人士,都是有利的发展趋势。

裸女瓷画游走色情边缘?


市场“性感”陶瓷公然销售社会各界褒贬不一

市场上各式的裸体瓷画

景德镇以陶瓷文化闻名世界,而精美的工艺画面是体现优秀陶瓷文化的方式之一。然而近年来,一些人体裸露的画面被悄然搬上陶瓷面公然销售,在这个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开放浪潮相结合的年代,裸体陶瓷画面给人们的感受是高雅的艺术享受还是庸俗文化?是应该大力提倡还是断然打击?带着读者的这些疑虑,记者近日对景德镇的陶瓷市场进行了采访。

裸体画陶瓷市场庞大

景德镇的陶瓷市场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除了新建的中国陶瓷城、国贸陶瓷市场、金昌利陶瓷大世界外,更多的是一些民间作坊组成的小市场。在这些规模大小不一的陶瓷市场上,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裸体的人物肖像被制作成了陶瓷画面。这些裸体人物形象几乎都是女性,像市场上所有流通的裸体女性画片一样,这些陶瓷上的裸体女性除了具备年轻和美貌的特征外,还会摆出极具挑逗的姿势。

同一型号价格悬殊

在国贸陶瓷市场上,记者在一间店铺中看到一块10寸的裸体瓷板画,画面上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浴缸中走出来的情景,标价是1800元。而在60米外的一排临时摊位上,一幅同样型号、同种画面的瓷板作品仅售60元。

一名从事陶瓷工艺近20年的汪先生告诉记者,这些裸体瓷板画面,在具有样品画面后,有的是手工临摹而成的,有的是采用感光技术的,更多的是将画面制作成花纸后黏贴烧制成功的。因为作品制作的工艺程序和难度不一样,销售的价格定位自然各不相同。在记者采访的数十位对象中,几乎没有人公开声称为他人画裸体肖像来谋生。事实上,用手工画裸体的群体中,不乏一些学陶瓷美术专业的在校学生,在个体作坊内以此作为勤工俭学。

主要输入娱乐场所

一位姓谭的中年女士告诉记者,她从事裸体瓷画的批发销售已经有10个年头,除了外地的经销商外,经常有一些娱乐场所的老板会对这些画面露骨的瓷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都市人群在舞厅或酒吧等娱乐场所消费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半裸甚至全裸的画面作为装饰品。常年从事瓷板画的经销商黄老板告诉记者,不管是在景德镇销售还是到外地展销,裸体瓷画的销售情况都比较好,一些顾客喜欢将裸体瓷画作为礼品送人。

在消费群体中,年轻人的比例最高。对于这些裸体瓷画是否涉嫌破坏文化市场的秩序,经销商告诉记者,裸体瓷画只要没有男女缠绵的性动作,一般不会有人追究。

众说纷纭

现年20岁的王小姐认为,只要是艺术,她并不认为裸体人物画伤风败俗。但是有一次当她将一幅裸体瓷画准备悬挂在新装修的房间时,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汪洋说,人体画其实是西方美术课的范畴,有些西方美术大师的人体作品堪称经典。针对市场上流通的一些没有任何落款和作品来源的裸体人物瓷画,他强调说创作是需要付出心血,而不能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及法律和世俗的道德观念。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德化陶瓷 慢慢被边缘的辉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德化陶瓷 慢慢被边缘的辉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德化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