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吉州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

吉州窑瓷器鉴别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耀州窑瓷器

2020-05-03

吉州窑瓷器鉴别。

作为扬州人,很为扬州剪纸高超的民间艺术而自豪。近现代的剪纸纹饰大家看得应该很多,可谁又看过宋代的剪纸是什么样子呢?别说,还真有。江西吉州窑有一种剪纸纹样的瓷器,承载了千年剪纸的使命,把当时吉州一带盛行的剪纸,搬到瓷器上了。

这是一只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图一),口径12.4厘米、高6.1厘米。呈斗笠形,胎质疏松,釉色黑里透红。用放大镜看,有细小开片。最特别的地方是碗的内壁由当时工匠用剪纸剪出两条不同的龙纹贴在生坯碗上,经过工艺处理,进窑烧出成品。这种破天荒的创造性,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民间剪纸艺术与陶瓷制作相结合,增强了吉州窑瓷器的艺术效果。

这里与藏友先聊一下有关龙的纹饰。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最早的是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一只玉雕龙,反映了早期先民极为单纯质朴的造型思维和能力。秦汉时期,龙的纹饰已经明显地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意志。龙代表皇帝,代表至高无上。皇帝坐的椅子叫“龙椅”,穿的衣服叫“龙袍”,躯体叫“龙体”这一思想贯穿于秦汉及以后的整个封建时代。但这并不能割裂百姓大众对龙的崇拜和喜爱,民间崇拜的龙则更具人性和灵性,是自然与人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民间比喻夫妻和美为“龙凤呈祥”;生育男女双胞胎为“龙凤胎”,可见龙纹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

两条剪纸龙纹占据碗面,一大一小,作腾飞状(图二)。碗心剪有一目,图案寓意让人一看就明白:“望子成龙”或“教子成龙”,纹饰生动有趣。可以想象,这种图案在当时应该很受百姓欢迎的。吉州窑的剪纸贴花艺术,保留着剪纸方圆的纹理印痕,利用两种深浅不同釉色经过高温烧成,使得剪纸纹理印痕平面肌理丰富而简洁,这是其他窑产品难以比拟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聪明智慧,烧制出如此既实用又精美的剪纸纹样的瓷器,为我们今天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吉州窑斗笠碗


提供一个精美的吉州窑碗的高清图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

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 [1] 洒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窑的标志性品种。

卞向和在对中国陶瓷发展中对吉州窑有过认识,他指出: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州窑不仅将中原的制瓷工艺溶于之中,还将吉州本地的人文情趣绘于瓷器上,并在造型,瓷的机理上有新的变化,使吉州窑成为中国瓷的重要品类,才使古代的欧洲、中东各国的王室贵族爱上吉州瓷。

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木叶、玳瑁、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堆塑和绞胎等,变幻无穷,在瓷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上得到统一。青瓷类

有青绿、米黄、酱褐等釉色。在酱褐釉瓷方面本觉寺窑床底下层和同层位的天足岭堆积层中发现有酱褐釉豌、罐和短流注壶等一类器物。这两处都是未经扰乱的堆积层。它的烧造方法和浙江绍兴出土的三国青瓷及唐越窑烧造技法相同,使用的是高岭土衬块烧。此类器与丰城洪州窑晚唐间烧造的短流注壶、双系罐,河南鹤壁集窑瓷壶、注子和双系罐等相近似。青瓷器质粗夹细砂,胎釉间先施一“化妆土”,再烧一层酱褐釉。釉不及底,碗内衬贴五六块高岭土,以免叠烧时搭釉。这些产品的烧造年代可提早到唐代晚期。青灰、米黄釉瓷器在尹家山岭、上蒋岭、茅庵岭等均有出土,胎质灰白,较坚,数量很少,与吉州窑的胎质相同。主要器物有莲瓣纹高足杯、刻画缠枝暗花碗、浅腹盘、鼎炉、圈足盘、素面高足杯和碟等,有的施釉不及底,开冰裂细片。盘、碗和素面高足杯等,底露紫红色不施釉"血底足",其中莲瓣纹高足杯似五代期间烧造,其他器物均见于江西省南昌、清江、东乡和新干等地宋元墓。从胎釉分析,应是吉州窑烧造。有的如仿龙泉釉高足杯,因火候、胎土和烧造技术上的差异,釉色青中泛黄。乳白釉瓷类

胎质灰白较细。以碗、盏、碟、钵为多。釉色白中泛青黄,釉薄不及底,近似早期影青瓷。底足切削较粗糙.底式有平底、圈足之分,有的圈足高达2.7厘米。乳白釉瓷以碗为多,窑床底下堆积层所出厚唇和折唇碗始烧于晚唐五代,至元代末期。碗内底一般多印有“吉”、“记”、“太”或酱釉书以“吉”、“记”、“福”,少数器书“慧”、“太平”和“本觉”等款识。常见器型还有玉壶春瓶、器盖、粉盒、小罐和玩具等。乳白釉瓷以印花装饰为主,多见于碗、瓶和碟一类器。印花碗内底多饰梅花、缠枝花卉、双鱼戏水或凤采牡丹图案,口沿空间以回纹填补。玉壶春瓶器腹两侧压印一组鸾凤主题图案,图案以外的空间部位饰以缠枝牡丹,近底部环以凸如意首纹一周。主题突出,纹样严谨精致,布局匀称明丽,达到了装饰与造型的统一,具有定窑型印花瓷的典型风格。这说明吉州窑不仅富于创新,还善于博采众长。

吉州窑木叶碗鉴定要点


吉州窑是中国传统瓷艺的精品,生产于江西吉安的吉州窑,拥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开口敞大,斜弧壁,碗底为矮圈足,整体施满近乎纯黑的黑釉,碗口的碗壁比碗底微薄,从而形成了有深有浅、有厚有薄的奇妙工艺,艺术效果非常别致。吉州窑木叶碗即在碗内壁上装饰一张树叶而得名,胎体呈米黄色,与碗体的深色形成鲜明对比。因为整体胎质细腻之中又显粗糙,所以看上去非常有历史感。吉州窑木叶碗总的来说具有宋代笠碗的遗风。

那么,鉴定吉州窑木叶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胎质中的含沙量来辨别。吉州窑木叶碗胎质含沙量较大,所以吸水性也较强。这种粗糙外表看似陶器,但用手敲却有金属的声音。吉州窑木叶碗这种特殊的个性特征是现代技术难以仿制的。也正因如此,一些仿制品多数都采用高岭土,制作的环境是在封闭的室内完成,所以导致沙粒难以混入,靠人工参拌比率又难以把握,所以仿品胎质一般更为光滑,色泽也较浅,几乎不含沙,难以达到吉州窑木叶碗拥有的质地。

目前,市场上的吉州窑木叶碗仿品,具有早期、中期、晚期三种仿品。早期因为仿制技术更为落后,胚胎极容易在高温下爆裂,因此这种仿品中,很有可能加入少许水泥浆,成品呈深灰色,而且硬度不够,容易掉粉,用手敲也没有金属的声音。而第二类中期仿品因为加入石膏粉和立德粉的原因,在烧制过程中也很容易爆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采用低温烧制,因此颜色泛黄居多,而且也难以发出金属声。而晚期仿品吸取经验,制成后在成品身上涂上一层胶,这种做法外表看上去有些相似,但是只要一遇到水就会融化,甚至脱落。用手沾水触摸碗体就会有土色沾上。

另外,我们可以从黑釉和碗中装饰的树叶来做辨别。晚唐的黑釉用量较多,多数除了碗足之外,几乎碗身全涂。北宋之前的黑釉一般采用半截的方式施加,而南宋前则喜欢釉不见底的手法,更显粗糙干涩。就好像雨花石遇到水就变得光亮的特质,这是仿品无法做到的。而古代吉州窑木叶碗树叶纹理清晰,多数树叶边上为不规整的图案,甚至有些树叶犹如融入碗体之内一般,现代技术是难以效仿的。吉州窑木叶碗虽然制作简易,但是却独具匠心,其采用贴上简单树叶的制作方式,反而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自然雅致,具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深受藏家青睐。

吉州窑木叶碗拍卖价格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宋)


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规格:高4.6cm、口径10.7cm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永和镇,古时吉安又称吉州,吉州窑因此而得名;又因为是在永和镇,故又名永和窑。它也是黑釉系著名窑场之一,其黑釉盏如玳瑁盏、木叶贴花、剪纸贴花、兔毫盏都是一时之选。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之一。它始烧于唐代末年,鼎盛期是从南宋至元代的初、中期,衰落于元代末期。吉州窑所在地虽没有优质瓷土,但能在产品的种类和装饰上下功夫,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立于陶瓷业数百年。吉州窑产品很丰富,有青釉器、印花白釉器、白釉釉上黑褐彩绘器、绿釉器、黑釉器等;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印花、剔花、彩绘、剪纸贴花、堆塑、木叶纹等。其中又以黑瓷最为有名。

吉州窑黑瓷包括虎皮斑、玳瑁、油滴、鹧鸪斑以及上面提到的剪纸和木叶等。中国黑瓷在日本又称天目。相传宋、元时期,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把从浙江天目山得到的福建建窑黑釉瓷盏带回国去,遂称之为天目。日本人按不同的花纹和色泽把黑瓷分为油天目、玳瑁天目、木叶天目、珠光天目等。他们还把日本自己烧的黑瓷称为濑户天目,朝鲜烧的黑瓷称为高丽天目。由于日本学者对中国古陶瓷素有研究,致使中国学者引用其观点、称呼时亦称黑釉为天目。

这件木叶纹盏,体现了吉州窑的特有风格。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成为木叶纹。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经过这样加工过的黑釉碗,有一种质朴的野趣。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另类吉州窑


宋代吉州窑是我国南方一个著名窑口,地处江西古吉州。其产品千姿百态,其中一种釉下褐红色彩绘瓷,装饰手法极为丰富,首创了以釉彩为装饰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宋代民窑中独树一帜。

吉州窑的彩绘瓷是一种褐色的单色彩绘,通常被人称为“铁绣花”。吉州窑彩绘艺术的图案风格较之北方各窑产品,有秀丽典雅的特点,也是我国宋元时期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此件吉州窑白地黑花海涛纹瓶高16.6厘米,底径5.4厘米,胎质灰白,白地褐彩。平口,长颈,扁腹,圆足,通体饰海涛纹,上下各以粗细弦纹相隔,足心留旋削痕迹。纹饰秀丽,绘画娴熟,是宋末元初吉州窑鼎盛期彩绘瓷中的精品。

吉州窑的主流产品是各类品种的黑釉器物,又叫“天目”瓷,其中又以碗、盏居多。吉州窑的彩绘器物,尤其是各类精美的陈设用彩绘瓷器物,比较稀少。

这种彩绘瓷吸收了磁州窑彩绘的技术,但又比之更为精致典雅,它是在米黄色的瓷坯上直接画彩,然后再施以罩釉,米黄色的坯胎和褐红色的彩绘具有一种相通统一的融洽色调,具有浓厚的民间喜庆色彩。其纹饰主要有花草、禽鸟类、奔鹿、卷草纹以及海水波涛纹等,极少有人物,更无磁州窑彩绘信手涂写的诗文。

吉州窑彩绘有两种,其中一类是较为粗犷的大写意,此类产品较多;另一类是较为稀少的“细功”作品,均为满工绘就,做工一丝不苟,精工细作,追求的是一种华丽而且典雅之美。

吉州窑绝技


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负盛名。黑釉是不惹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诸如树叶贴花、剪纸贴花、黑白彩绘、黑白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利用天然黑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产生出变幻多端的纹样与釉面,从而达到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

黑釉剪纸贴花瓷为吉州窑所独创,为吉州窑一绝!在全国其他窑址中都没有发现这种产品。剪纸历来为农村妇女的闺中之作,用以增加节日、婚嫁等喜庆气氛和绣花打制底样。吉州窑医师们把传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剪纸,成功移植到黑釉瓷器上,从而赋予沉闷单调的黑瓷以民间艺术之美,这是一大创造。常见的剪纸纹饰有双龙、双凤、朵花、花卉飞凤、梅花鹿、梅花竹枝和长命富贵、福寿康宁、福山寿海、金玉满堂等吉语。这件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梅花鹿纹碗就是代表作品。该碗闽北出土,高6.8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4.3厘米,敞口、斜壁、深腹,双层台阶式矮圈足,胎体呈白黄色,较粗松。通体施厚薄不匀的黑釉,见釉水下流之垂泪痕,口沿及釉薄处见黄褐色,底足无釉。碗内壁用剪纸贴有两只梅花鹿和3朵梅花花朵纹,极富民间装饰艺术趣味。

吉州窑瓷器价格


瓷器收藏在我国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我国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瓷器收藏,而在现如今瓷器收藏更为广泛,有着越来越多的瓷器爱好者们开始收藏瓷器,在我国瓷器收藏的种类众多,有青花瓷、彩瓷、白瓷、唐三彩瓷器等。它们也同样因为其年代的不同,制作工艺的不同在价值及其价格上也是有所不同,而今天小编我就要给大家介绍另一种鲜为人知的陶器,它名不见经传却在我国古代的陶瓷历史上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所创造的历史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它就是我国古代的吉州窑瓷器。

吉州窑瓷器,是我国汉族文化中的最为传统的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吉州窑是我国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着浓厚的地方风貌及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有着丰富烧瓷经验和数百名能工巧匠们对我国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吉州古窑兴起于晚唐时期,繁荣在两宋,衰败于元末时期,它所烧制的瓷器因地命名,因为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所以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所烧制的瓷器产品精美绝伦、种类丰富,尤其是以黑釉瓷器所闻名于天下,吉州窑所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更是享誉于世界。洒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窑的标志性品种。

以上就是吉州窑瓷器的特点及其它受人们喜爱的原因,那么它这么受欢迎在目前的市场上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吉州窑器的价格在目前的市场上来看大都是在四十万以上。我们就以在2018年9月9日所拍卖成功的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为例,它高为5.5cm;口径为16cm;底径为5cm。敞口,是斗笠状。它的胎质属于坚硬较疏松,以黑釉为主,在内底贴木叶装饰,脉络清晰,生动质朴。露胎小圈足,挖底较浅。十分受人们的喜爱,而它最终的成交价为552000元,在2018年6月18日所拍卖的宋 吉州窑斗笠碗则是以429792元的高价所成交,由此可见吉州窑瓷器的价格相差不大,大都是在四十万以上。

我们从其藏品的价格上来看吉州窑瓷器也是还十分具有其艺术欣赏价值及收藏价值的,而且在近年来的市场价格上来看吉州窑瓷器的市场发展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淘宝攻略 吉州窑


吉州窑,宋时八大民窑之一。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该窑创烧于唐代晚期,兴于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停烧,前后达1200年之久,是中国陶瓷史上规模较大的瓷窑之一。

特点

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和堆塑等。其中,黒釉剪纸贴花是吉州窑最大的特点。该窑的产品种类繁多,有建窑的黒釉瓷,有定窑的白釉瓷,有景德镇的青白釉瓷,有仿哥窑的百圾碎瓷,还有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釉瓷等,均各有特色。

最著称于世的要数它的黑釉瓷(或称吉州天目釉)。产品种类多为瓶、壶、罐、碗、盘、盏、灯、炉等日常生活用器,造型秀美,釉面莹润。其中“剪纸漏花”和“木叶天目”这两种工艺装饰手法,是吉州窑艺匠的发明,充分反映了吉州窑瓷器是民间艺术杰作的地位,是吉州窑中最为名贵的产品。

鉴定技巧

吉州窑的瓷土主要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生产就在江边的沙丘地上,使得砂粒大量混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导致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造成的,因而成为了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此外,由于吉州窑的胎泥含砂量高,故在修胎时往往容易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波浪痕经施釉后,其痕迹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在适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现象。

市场分析

吉州窑陶瓷作为在中国宋元时期重要的商品之一,曾远销到日本等许多国家,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在当前的收藏市场上,高古瓷的价值尚未凸显,存在巨大的升值空间,而作为宋代民窑名瓷的吉州窑瓷器更是值得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即树叶纹)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供人参观。吉州窑瓷器的著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嘉德(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0春季拍卖会上拍出的一只吉州窑剪纸漏花盏,成交价42.56万元,是目前为止拍卖市场上最贵的吉州窑拍品。而在古玩市场上,吉州窑瓷器就要相对便宜很多,一只剪纸贴花碗在古玩店里大概需要5-8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被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尽管其数量比元青花还要少,但其在国内古玩市场上的价格却远远比不过元青花。”

吉州窑的介绍和如何鉴别吉州窑古陶瓷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临江窑五代创烧,明代末年终烧。整个窑系有一千二百余年的烧造历史。

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它博采众长,集南北各窑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鳝皮黄、油滴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不少国家均有收藏,甚至奉为国宝。釉下白地彩绘技术更是直接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开辟了制瓷装饰工艺的新天地,对我国陶瓷生产影响深远。

吉州窑是一座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产量大,成本低。它适用当地的材质,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制瓷工艺,铸就了吉州窑古陶瓷“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吸水率高、施釉薄、见水亮等个性特征。烧造的主要器物有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玩具等;釉色有青釉、青白釉、乳白釉、褐釉、黑釉、绿釉、仿龙泉釉、彩绘及青花等;装饰工艺有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胎质有素白、粉白、黄白、缸红、青灰炻质等色。

一、吉州窑古陶瓷的胎质特征吉州窑古陶瓷存世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和窑的米黄色含砂胎。古陶瓷研究者谓其“粗松,似陶”,更有学者认为其未达到高温瓷化效果,这些观点虽然偏颇,却正好指出了吉州窑胎质的本质特征。

吉州窑的瓷土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或二者兼而用之。生产场地就在赣江边的沙丘地上,无法避免砂粒进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使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形成的个性特征,因而成为了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

由于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图1)。而胎体表面留下波浪痕经施釉后,其痕迹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在适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现象(图2)。

现代吉州窑仿制品,多采用淘洗好了的现成高岭土,且在封闭的室内制作,砂粒无从混人,人为掺和又极难把握比率,难使匀和。因而胎质坚密,不含砂,色泽偏白,不存在胎表因砂粒引起的阻刀、跳刀现象,更不存在因此而留下的竖条形的起伏触感和竖条状的釉面挂附不匀等釉层肌理现象。

早期仿品多系电炉烧制,坯胎易在电炉骤然高温下爆裂,因而有在瓷土中掺入稍许水泥浆的做法,烧成后胎质呈深灰色,类似砾质胎,但绝无砾质坚硬,磨胎落粉,敲之无金属声。此类仿品多为大件,如瓶、罐、炉一类,且多见于黑釉瓷,尤以剔花最多。因其胎质不适应生产彩绘瓷,因而在彩绘瓷中未见仿者。

中期仿者改用在瓷土中掺石膏粉或立德粉,因其材料在高温中易爆裂,多用低温烧成,因而敲之声闷,磨胎落粉,胎质虽略泛黄色,但绝无米黄色,且半年后泛黄消失,呈白中泛灰状。此类仿品多见于彩绘瓷或半截釉黑釉窑变瓷,尤以玩具陈设件居多。

晚期仿品吸取以往经验,有埋人土中“过蚀”、在成品上涂胶过火仿土锈制造假象者。土锈靠胶粘附,干燥时无异样反应,但见水易化,甚至脱落,用手指沾水,哪怕沾点唾沫涂于锈面,手指沾有土色者为人为土锈。

现今的高仿品则有用老器底敷新胎和利用粗糙老坯重新上釉窑变两种,这类仿品凡露胎处均为老品,更具欺骗性。其识别方法,前者可用指弹法或物敲法,从上下声音辨别,上下声音异样者为赝品。后者则可观测釉与胎结合部,老品胎釉合一,挂附自然,无掉釉或起皮现象,反之则为仿品。因难找到完整老胎,故多做成木叶纹、兔毫、玳瑁、虎斑等物稀价高的碗、盏,以求暴利。

二、吉州窑古陶瓷的釉色特征

除胎质不同外,新老瓷器的釉色区别,第一眼的直观感觉十分重要。老器的釉料是使用天然材料,釉色自然古朴,加上年岁久远,多有使用磨损痕,即使釉色极好的出土老器,其泛光亦显柔和。仿品的釉料多为化学成分勾兑,烧成后釉面光亮匀称,尽管采用酸碱除光亮法或埋入土中锈蚀法,但缺乏岁月侵蚀和使用磨损,其光亮度当然突兀、扎眼。

吉州窑属民间窑场,产量大,生产也就较为随意,加上坯胎含砂量高,釉料稠了更难挂附,因而形成了釉料稀、上釉薄的生产特点。

以黑釉为例,与建窑黑釉凝重的特色比,少有建窑所特有的“流泪”现象;宋元以前的黑釉瓷器,因釉料稀,容易下流,口沿往往显现淡淡的黄线圈;因上釉稀薄,受釉冷得快、胎冷得慢的温差影响,几乎所有的黑釉窑变瓷的釉面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不规则的冰裂现象;因上釉稀薄,在阻刀、跳刀所造成的轻微起伏处,釉料难以挂附均匀,若选择适当的倾斜角度观察釉面,还可以看到波浪起伏的釉面肌理;也正因为上釉稀薄,坯胎吸附过多,釉面形成许许多多肉眼无法看见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有如“雨花石”见水就亮的特质,因为水会迅速填满缺釉毛孔,使釉面浑然一体,自然就晶莹剔透了。上述这些吉州窑所特有的釉泽现象,是新品无法显现的。 字串8

吉州窑彩绘瓷脱胎于磁州窑,磁州窑胎质偏黑灰,不得不在坯胎上先施一层淡色化妆土,然后再绘黑彩,以求色彩和谐。永和窑胎质白中泛黄,黑色釉与胎色反差过于强烈,显得生硬,不受人们欢迎。而直接在坯胎上着褐彩釉,自然、和谐、古朴的特征显而易见,且省工料,这就是吉州窑彩绘瓷绝大多数为褐彩的原因。

三、吉州窑古陶瓷的工艺特色

吉州窑为综合性窑场,民窑生产随意性大,现就基本的最具本质特色的器型发展趋势、制作工艺和画风画法作简单分析比较。

1.器型发展趋势。时尚决定器型发展,器型决定制作工艺。

早期的吉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雍容、矮胖的风格,入宋以后逐步向挺拔、俊俏发展,到南宋中后期达到顶峰,元以后向肥硕、厚重发展,明代以后则转向轻薄、规整。这与同代各窑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

2.工艺特征。吉州窑因地制宜,制作工艺受胎土、施釉方式以及生产习惯影响。

以基本器型碗、盘、壶的底足为例,唐末五代的底足以玉璧足饼底、矮圈足为主;到了北宋前期则发展为高圈足、大圈足,中后期又为矮圈足;至南宋早期演变为假圈足,中期圈足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再在近足处横旋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元中期以后,除黑釉盏继续保持上述形状外,其余底足又向厚壁、大圈足发展;至明代再向薄壁圈足发展。这个发展趋势,经过了一个循环往复、沿袭改革的变异发展过程。这个规律为吉州窑瓷品的断代依据之一。

以黑釉瓷施釉为例,受烧造技术的影响,北宋以前的黑釉瓷为防止釉粘连,保证成品率,均施半截釉。南宋前期,由于窑钱(垫圈)的出现,固定了叠烧器物之间的间隙,能较好地防止釉粘连,形成了除圈足外略显稍许胎,即釉不及底的形态;南宋中期以后,由于较准确地掌握了垫圈厚薄规律,形成了除圈足内无釉,器内外施满釉的形态。这些都是吉州窑产品“多露胎骨”的原因,也是其断代特征之一。

以时尚习惯为例,吉州窑受地理环境影响,在瓷土无法改变含砂量高的事实面前,窑匠们扬长避短,形成了“重釉不重胎”的时尚,即在坯胎制作方面较为草率,而刻意追求釉色变化以弥补坯胎不足。其结果形成了釉色百花纷呈、千姿百态,坯胎粗糙随意的显著特征。虽然随着烧造技术的进步,施釉方法从半截釉,发展到釉不及底,再到施满釉,表现了窑匠力求完美的愿望,但其重釉不重胎的观念始终占了上风,并且形成了生产习惯。因此,除少数极品外,绝大多数黑釉瓷的圈足内外的刮刀痕或跳刀痕均较明显,成为其鉴别窑口的显著特征。

3.画风画法。吉州窑古陶瓷装饰,无论是剪纸还是彩绘,讲究简练的画风画法和疏朗有致的图案布局,往往寥寥数笔勾勒成形,或点缀几笔以打破平面,极其写意又十分传神(图3),绝无文人骚客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即使同画梅花也别具一格。其图案均源于自然,取自民俗生活,多以自然物为对象,如菱花(图4)、团花、梅花、梅枝、蕉叶、奔鹿(图5)、彩蝶、波涛、猫、狗、虎(图6)、马(图7)、虫、鱼,常见“金玉满堂”(图8)、“长命富贵"、“龟鹤齐寿”、“儿孙满堂”、“多子多福”、“金桂玉兰”等吉祥语剪纸,还有马上猴(寓立刻封侯意)、凳上猴(图9)等彩绘泥塑瓷。这些装饰图案质朴明快、童趣盎然,民俗理语特点鲜明,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古玩鉴别无捷径可走,掌握特色是瓷品鉴别的根本要求,仅凭某一特征就下结论,又必失偏颇。因此,应通过多看、多摸、多比较,综合考虑。吉州窑是一个综合性民窑系列,沿烧了l200余年,民俗性、创造性、简陋性、随意性等是其特点,掌握其胎质、釉色、施釉方法、画风画法、烧造工艺等特征,在品玩过程中找到规律,再将规律性的感性认识归纳成理性认识,其奥秘也就熟谙于胸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吉州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