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淘词语文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河北陶瓷:期待谋变求新

河北陶瓷:期待谋变求新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5-17

【www.taoci52.com - 陶瓷艺术】

历届陶博会,来参展的陶瓷企业之间竞争都十分激烈,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常已经连续采访8届陶博会的记者发现,在经历了规模之争、品种之争、质量之争、价格之争和品牌之争后,今年的竞争焦点又集中在了产品的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健康环保、节水节能产品的研发销售上。

“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把陶瓷工业这样的传统产业笼统划归夕阳产业是不科学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的一席话道出了陶瓷行业的发展思路与希望。河北陶瓷或许可以在此指引下找到突出重围的路径。

9月18日,记者流连于第八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的展厅中,从眼前那些琳琅满目的展品间,从一年一度展会上的展品变化中,从各界人士见仁见智的话语中,分明能感受到这一探索的路径———虽然艰辛但充满希望。

1生活化艺术,艺术化生活

站在文化的基石上

在参展的陶瓷企业中,不乏品牌,因为绝大多数品牌几乎都是国内省内的名牌;不用担心质量,因为他们的产品差不多都取得了国际质量认证;不缺销售手段,因为他们的销售网络和代销商遍布国内的大中城市。那么,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在哪里呢?首先,他们把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放在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上。

记者在展厅看到,几家著名企业的展位从设计到布局都颇具匠心。最突出的是,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把一只一只瓷碗、一块一块瓷砖和一个又一个的洁具单一地摆放在那里,让人感觉不出风格和效果。

现在的新展厅多以居室为单位,以人为本,以成龙配套的整体效果展示产品。在“隆达”展厅中,那些各具表现主题的展示小区,有的像轻松的购物区,有的像低吟浅酌的休闲空间。还有大幅逼真的产品实用效果图,向人们演绎着产品的品质与功能。

“河北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唐山在近代陶瓷工业史上写下的辉煌,古代五大官窑之一的保定曲阳定窑和据传有7000多年历史的邯郸磁州窑,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所以,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致力于对古老河北陶瓷文化的拯救和光复,以重点扶持发展作为陶瓷文化载体的艺术陶瓷为突破口,倾力营造陶瓷文化氛围,努力增进与世界的陶瓷文化交流。”省陶瓷协会会长祁春学相信河北陶瓷的“文脉”终有重放异彩的一天。

而作为陶瓷艺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陶艺。一位陶艺界人士分析,近年来国内陶艺发展形势悄然变革。南方要比北方发展快些,但从这届陶艺展来看,北方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陶瓷主产地的唐山,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有技术、有人才,应该成为陶瓷艺术的大本营。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消费的文化含量也与日俱增。其中对陶瓷的文化品位要求更甚。记者在各展台前看到,圆盘圆碗圆碟子的传统造型在消费者眼中已经显得呆板,不对称、直线条的新式造型已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而唐山一家日用瓷厂生产的澳式餐具颇受追捧,奥妙就在于与普通大碗不同的是,这种碗的碗口直径处有一对别致的凹槽豁口,销售人员介绍说,这样既美化了造型,又增强了实用效果———凹槽口是专门用来撂筷子或刀叉的。相对于艺术陶瓷的生活化,日用瓷产品也越来越多地注入了艺术元素。

祁春学分析,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由于工作原因,他曾经去过很多外地陶瓷产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所到之处,陶瓷的氛围十分浓厚。在佛山、景德镇等城市,当你步入城市边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陶瓷,第一句话听到的也往往是与陶瓷有关的话题。而相比之下,在我们河北就缺少这样的氛围。

就在不久前,我省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师评审结果在唐山公布,最终,10名陶艺师从众多参评者中脱颖而出,喜获“河北一级陶艺大师”终身荣誉称号。这些人与众多陶瓷从业者,被我省业界给予厚望。他们希望能通过这些大师,依托我省陶瓷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产品设计、工艺制作上与历史文化和当代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外观精美又极具文化内涵、工艺独特又符合潮流的产品,树立河北陶瓷品牌。

2

绿色环保,节能节水

“陶瓷革命”越来越紧迫

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进和带动传统产业,是几乎所有陶瓷企业高呼了多年的口号。随着市场对陶瓷产品的绿色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能源消耗的关注和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陶瓷革命的任务也越来越紧迫。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日用陶瓷行业若按210亿件产量计,则要消耗非金属矿物资源1050万吨以上,耗电75亿千瓦时,消耗标准煤1000万吨。

目前,中国陶瓷业内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生产规模普遍偏校有近半数的陶瓷出口生产企业为私营企业,出口量达中国陶瓷出口总量的35%,并且私营企业大多经济实力弱,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亟需突围的我省陶瓷业也面临着摆脱大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现实课题。

“陶瓷含铅,铅对人体有害。”一位来自美国的客商告诉记者,美国对陶瓷铅含量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7PPM(百万分之一)严格到现在的3PPM。在美国,有关陶瓷产品的质量诉讼,十有八九是在铅上面出了问题。

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本着“健康、绿色”的理念,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骨质瓷分公司自2001年着手无铅骨质瓷项目研发,经过4年多的磨砺,终于在今年5月成功通过验证,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红玫瑰”骨质瓷已实现100%无铅生产。

专家认为,“红玫瑰”无铅骨质瓷研制成功的最大意义在于,从此打破了国外长期对中国日用陶瓷出口的技术壁垒,增强了骨质瓷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而对于卫生洁具来说,目前面临的硬指标检验当属水量的控制。

在“惠达陶瓷”的展厅前,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节水型洁具销路明显看好,虽然价格略高于普通同类产品,但节水产品的销量仍占到总销量的80%以上。

他还介绍说,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他们还生产出大小水流分档的陶瓷洁具,小档时一次冲水用量仅为4至5升。此外,他们还专门改进了冲水控制部件的设计,相同型号产品可通过更换部件升级为节水产品。

陶瓷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不仅仅为陶瓷企业带来低成本,更预示着不可限量的新市常据报道,国外高新技术陶瓷按原料组成分为氧化铝陶瓷、氧化铁陶瓷、氮化硅陶瓷和金属陶瓷等,其应用范围已由电容器、滤波器、点火器、磁头高级烹调器、保温器材、医疗器械和通信器件等方面,迅速发展到航空航天卫星和半导体芯片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技术含量决定着我省陶瓷的现实生存状态,也昭示着未来。

3

成也机制,败也机制

关键是做好“人”的文章

同在一样的市场环境下,省内几家国有大型陶瓷企业的滑

坡和民营唐山惠达陶瓷集团的崛起,从正反两方面例证了机制对于发展的根本意义。

祁春学认为,有一个好的机制,才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万事人为本,企业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产品质量的提升、管理的优化,还是科技的创新,最终还要落实于操作者手中。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河北陶瓷可以说是“成也机制,败也机制”。而其中的关键便是如何做好“人”的文章。

企业要建立一套运行流畅,富有市场进攻性的经营机制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这种机制却是企业生存和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对于我省国有陶瓷企业而言,这种机制却有不同的实现途径。

有关人士便建议,我省陶瓷企业要抓住当前国外陶瓷企业投资国内的机会,在合作中培育新机制。“要求国有陶瓷企业像唐山惠达一样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也不现实,现在我们所能做的或许是尽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合作,通过资产、产业链条或者技术等各层面的关联,实现企业内部的机制转型。”

在寄希望于外力的同时,人们更期待我们国有企业改革能早日到位。在这种等待中,我们不能忽视民营陶瓷企业的成长与培育,一方面我们需要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还要大力扶持先行者。只有这样,才能保留下我们的市场份额,让更好的机制发挥出更大优势来,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成河北丰南创汇大户


近年来,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充分发挥陶瓷特色产业优势,坚持质量标准国际化、产品品牌国际化,加大产品出口创汇力度,积极引入现代化营销管理模式,促使全区陶瓷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区陶瓷出口企业已发展到9家,成为该区出口创汇第一大户。

该区陶瓷企业坚持质量管理国际化、质量标准国际化战略,积极引进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9家出口陶瓷企业中除2家外商独资企业外,其余7家全部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获得了产品得以进入国际市场的质量“通行证”。另外,惠达陶瓷、梦牌瓷业还先后通过了美国UPC、加拿大CSA、韩国KS等国家认证,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区还以惠达陶瓷、梦牌瓷业为龙头,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瞄准国际市场,大力实施产品出口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惠达陶瓷集团已先后在30多个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注册了“惠达”商标,产品已打入近8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区出口创汇第一大支柱企业。

陶瓷行业推进双转移政策 前景令人期待


2008年已经终盘,对于下半盘的残局一些企业已经无心恋战,而是开始把目光投向明年甚至后年。明后年的形势如何?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法?日前有企业召开分析会,开始就明后年的战略进行研讨。笔者也应邀在会上跟企业的同行们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交流。

很多人关心未来一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会如何?怎么变?笔者的看法是:这次发轫于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可谓百年一遇,但经济一体化也令我们看到“救市”也一体化,因而“救市”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从G7到G20,联手救市的“雷声”是越来越大了。虽然世界银行行长左利克最悲观的预计是股市再跌20%,但美国、欧洲的实体经济基本面还是健康的,遭受金融危机的实际影响还不大。在本次危机里美欧社会保障的完善减少了危机的制度成本---制度的优化减少了危机中的震动,整个社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强,美国大选在金融风暴中如常举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人感到美国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还是老大,新的格局不会立马就到来。但总体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深刻而长远的。经济发展信心的完全恢复至少要三到五年。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有估计认为中国直接损失有3000多亿美元。但金融危机更大的教训在于促使中国30年来依赖的外向型经济的真正转型。如何通过拉动内需保增长成为一个最重要和最紧迫的命题。今年第三季度的通胀是6.5%左右,明年专家预计是2.9%左右。这使得政府有条件进一步放松银根。目前石油、钢材的价格锐减,服务业的影响也开始显现。明年的GDP增长专家预计是8%-9%,这已经接近经济增长下行危险的临界点。要保持正常的增长,7亿农民是内需的主力。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通过赋予长期承包的土地的流转权,把农民从土地上再一次解放出来。推进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确保粮食安全,进而防止通帐,同时也推进城市化建设。中国过去几年财政一直是盈余,尤其是中央财政,专家建议可增加地方财权,继续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陶瓷行业八成销售靠内需拉动,陶瓷企业有做国内市场丰富的经验,而现在真正的“内需时代”正要到来,因此,陶瓷行业的远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不会进入“大萧条”时期。

但明后年陶瓷行业的基本形势如何?现在一般的估计是一二线市场复苏期最早也要在2010年上半年。因为今年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跌了50%-80%以上。以深圳为例,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只卖317套房。深圳百安居已经关了两家,50%的装饰公司关门,40%中介倒闭。但最近在深圳调查时也发现:真正的高端市场却很稳定,30万元(仅设计加辅材费用)的一个订单在美赫家居这种定位的卖场尤其稳定。有一定泡沫的二线市场今年房地产的大降温将直接影响到陶企明年的销售。三四线市场相对稳定,尤其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中西部地区,市场还是值得期待。顺成、能强、宏宇、欧亚等今年在风暴中能保持销售稳定,与均衡的市场布局及三四线市场的稳定有很大关系。三四线市场可能明年成为行业真正的主阵地。

在佛山地区,小企业遭到双重“劫难”,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政府产业政策调整的原因,据估计:双重“劫难”下,光佛山禅城区就停100多条生产线。加上下半年大企业的普遍减产,以及新兴的江西各产区因大环境的影响产能扩张得到极大的遏止,预计明年全行业的产能减低一两成是正常的。

行业的大调整对上游企业的影响日益显现。色釉料企业最高的每月销量递减六成以上。压机每月从去年的高位卖几十台到现在卖几台的也有。压机运输公司也没生意做,因为佛山地区投入的压机今年才十几台,而去年是100多台。

严酷的“冬天”事实上也正在打击佛山"双转移"政策在陶瓷行业的高调推进。“过冬”比“转移”重要将不得不被政府决策层接受。东莞一度非常强硬的“双转移”政策在市场自然之力的反作用下已经开始调整。“就地转移,就地提升”,已成为东莞产业升级的新口号,佛山陶瓷行业如何抓住这段政企激烈博弈后留下的间隙时间做些应该做的准备也是一个问题。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赛在邢开赛


6月20日,为期两天的“玉泉山杯”河北省陶瓷艺术大赛暨陶瓷艺术大师作品邀请展昨日在邢台学院体育馆拉开帷幕。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加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秋梅,副市长史书娥,市政协副主席祖英华,原市领导赵庆刚出席活动开幕式。

此次艺术大赛暨邀请展共展出了7名国家级大师、39名省级大师的115件陶瓷精品;同时,来自全省121位陶瓷业从业人员现场进行了技艺展示与交流。据悉,活动旨在通过评比激发陶瓷行业从业者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将科技、文化、艺术等理念融合在陶艺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促进陶瓷产业健康发展。

史书娥指出,本次活动既是陶瓷学术技艺交流、陶瓷艺术研究成果、陶瓷技艺传承创新、陶瓷产业繁荣发展的一次盛会,也为邢窑邢瓷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邢窑邢瓷的研究、传承和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陶瓷文化和产业的繁荣发展。

活动当天,邢瓷博物馆、邢台市邢窑研究所以及邢台学院北方古陶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邢台学院举行。

评论:陶瓷产业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20年间,陶瓷产业的发展经过几次大的波浪式叠加,粗放式的发展已形成了世界性的产业规模。产品品种齐全,产业配套完善,多个产区重复发展,形成了广东、山东、河北、华东、福建、四川等传统产区及近两年来的江西、湖南、辽宁、山西、内蒙及湖北、河南等新崛起的建陶产业新兴区域。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受产业调整政策及资源能源的约束,继续这种发展已到了一个极限。即使产业转移,不外乎把一种模式简单或包装后的一种复制。从目前高安、法库等新兴产区的陶业建设看,仍然无法突破这种传统模式的瓶颈。所以,在产业调整及国家宏观调控和世界经济违纪的环境下,业内人士惊呼:冬天来了!而且这个冬天将是比较漫长,众多陶企不得不减产停窑裁员,面对行业的洗牌。回首自己,在冬天的寒流里,自身企业实在不具备抗寒御冷的能力。说得调侃一点,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东西并不多。从目前的整体经济状态看,陶瓷行业要想走出目前的低谷,仅靠等待观望,比拼实力,是难以完全实现的。正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改制转型,产业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点。

以广东佛山为例,当年石湾的国有陶瓷企业在改制转制的大潮中,坐等观望,等国家政策的“救市”,而与石湾一河之隔南庄,通过银行贷款、个人集资、员工身份置换购买、国有资产赎买等,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国有制向民营的转型,所以在后来的南庄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建陶第一镇”的时候,昔日的菜农穿起笔挺的西装不停地为自己的企业剪彩。而曾几何时颇具优越感的“石湾人”,开始跨过南石大桥加入了去南庄陶企打工的行列。国有陶企风光不再,而南庄、西樵、小塘等地的陶瓷企业过得红红火火。因为在当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的大气候下,国有体制已经不再适应陶瓷行业的发展。这个突破就是改制转型。

从行业的发展历程看,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在当年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的形势下,开始思考仅靠压机越来大,窑炉越来越长的发展思路显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陶企的发展中开始出现了展厅建设、品牌建设乃至一个企业多品牌化的发展。各种广告宣传、活动策划,蓬蓬勃勃。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这一次的产业遇冷,想要从根本上突破困境,正是要寻求新的突破点,产业发展要想再次获得大的提升,就要从产业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从产品繁杂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品牌密集型向品牌强势型转变。而突破点可以选择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国际化合作等。只有这样,淘汰掉大部分低端企业,资源、能源、资金的合理利用,才能使陶瓷产业获得全面的发展提升,从而由做大升化为做强。这才是产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

福建陶瓷企业如何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


福建作为中国陶瓷的四大产区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福建陶瓷发展了近30年。尤其是90年代,福建陶瓷红极一时。当时国家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各类商品都极其紧缺,供不应求,只要是生产出来就很快可以出售。因此,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个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开始争先恐后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一时间,上千家企业涌现出来,竞争演变得十分激烈。长期以来,商品的同质化、单纯的价格竞争、“窝里斗”的恶劣现象让福建陶瓷企业家深陷泥潭、疲惫不堪。

近年来,国家将节能减排政策提上议程,倡导发展环保型企业。陶瓷企业存在着能耗大、污染严重等实际情况再一次制约着本行业的发展,一些原本竞争力弱的小型企业无法抵挡住多方压力,只能宣告破产。而一些中大型企业也是力不从心,如履薄冰,岌岌可危。

无论是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外界的压力,都让福建陶瓷企业失去了往日的那份风光。让他们深深的感觉到要在这个行业继续发展,就不得不需求新的发展突破口,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那么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现阶段闽南企业存在着哪些致命的弱点。

首先,闽南企业无法攻克的“人情关”。唯贤是举是众多企业聘任员工的准则,然而,在闽南,很多企业的员工主要来自亲戚、朋友的介绍,凡是有交情的就可以来企业上班,不管你是否能胜任该职务。更有甚者,直接把亲朋好友安排在“油水”多的部门。其次,福建企业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较弱,主要依赖自有资金来运作发展,不敢冒险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进行负债经营。最后,闽南老板老死不相往来,缺乏交流,缺少合作,不仅资源得不到整合,反而陷入自相残杀的危险境地。

福建陶瓷企业重振雄威就必须突破传统经营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从各个角度提升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力,塑造新形象,提高竞争力,立志走向国际化。

一、整合资源。包括文化、销售网络、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泉州是历史古城,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自西晋武帝泰始元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各个企业可以充分挖掘泉州所拥有的历史内涵,打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产品。如福建华泰就推出了备受欢迎的丝路瓷典。同时,充分利用陶瓷协会组织、报纸杂志、网络资源,把握住媒介平台,做好企业、产品的宣传。此外,将服务做细,做出自我特色,从各个角度彰现自己的品牌实力,发挥品牌优势,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二、继续发挥区域优势、打造高品质产品。泉州以生产外墙砖而闻名,在国内外都占有很大的市场,由于其技术、工艺、质量的美誉度,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选择外墙砖时依然会首先考虑泉州制造。然而,从本区域来说,如上述所分析的,企业间仍旧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福建陶瓷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打破环保这个高门槛,提倡节能减排,提高品牌定位,发展高端产品,创造更多利益。福建华泰集团紧跟时代脚步,依托几十年的生产经验,设立研发中心,研究新型环保外墙产品,打破晋江长期以来生产中低档产品的格局,以生产高档产品的新面貌展现给客户。

三、杜绝贴牌生产,发展壮大自主品牌。福建很多厂家扮演着加工厂的角色,给国内其他品牌或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一味的使用别人的商标。有关专家指出,贴牌生产从短期来看确实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但是从长远来看是没有发展前景的。贴牌生产犹如为他人做嫁衣,别人的牌子越做越大,自己的利润却越来越小,企业虽然有生产能力,却没有市场占有能力。虽然赚了一笔加工费,自己的品牌却不具备影响力,久而久将会失去生存能力。所以,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应该注重品牌建设,逐步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造就更多的高端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交流、加强沟通,在技术上创新。各企业应该由互相构建壁垒、老死不相往来向工艺互相学习、管理互相借鉴的局面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各个企业间的协作精神很强,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技术封锁可言,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相互间成为一个家庭中的共同成员。但随着竞争的逐步形成,技术壁垒等商业机密日益被企业重视。企业进入各自为阵的时代。但是行业发展的共同任务,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促进交流,加强沟通会对各个企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福建陶瓷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谋划行业发展大计,行业发展了,企业自然也就能壮大。

五、创造优越条件,引进人才。陶瓷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必须靠人来推动。缺乏职工、缺少人才已经成为福建陶瓷企业发展的“瓶劲”。引起福建陶瓷企业缺乏职工现象除了该地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增加人员外,还有其自身的存在的弊端。如工作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工资涨幅低、节假日无法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来执行、拖欠工资等诸多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员不愿意到福建来谋职。从而制约了陶瓷行业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企业间存在着严重的互挖墙角的不良现象,恶性竞争日益激烈化。创造优越条件,吸引人才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福建陶瓷企业现在及今后的发展壮大。

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近几年,福建陶瓷企业发展迅速,然而,很多企业家一味追求生产、销售、利润,而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很多企业在外人看来十分强大。实际上,企业内部管理一团混乱,不堪一击。因此,淡化原本的管理模式,寻求新的、合适自己企业的管理风格至关重要。

时代日新月异,变幻无穷,企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懂得站在时间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也就能使企业永葆生机。

艺术馆落户河北石家庄


讯: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艺术馆日前正式建成启用,让热爱陶瓷的河北省会市民又有了一个新的去处。

这个位于省会和平路与西二环交口东50米的艺术馆,整体装修风格古朴雅致,展厅内瓷品琳琅满目,既有令人爱不释手的把玩小件,也有精致典雅的大型花瓶;既有精美逼真的高仿瓷,也有当代瓷坛名家大师的艺术珍品。

据介绍,艺术馆联手景德镇粉彩艺术研究院、景德镇艺术瓷厂、研究所、馆等专业机构,云集了瓷都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粉彩、颜色釉、青花玲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程元璋独创的古雅彩也展示其中,它们并称为景德镇的“五朵金花”。此外还涵盖了雕塑瓷、高仿瓷、礼品瓷、日用瓷,及龙泉窑、钧窑、潮州窑、德化窑等其他名窑的代表器物。

开馆以来,众多收藏爱好者纷纷前来参观,有的藏友拿着高倍放大镜细细研究,他们在惊叹之余不忘给那些喜欢瓷器的“门外汉”传授经验。人们前几年收藏的汪平孙、王乃水、王秋霞、邹达怀等老师的作品到如今已经升值了不少,说明当代艺术瓷器的收藏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景德镇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年瓷都,盛名在外,不少人为了一睹风采千里迢迢去当地赏瓷。而今,在省会,市民终于可以足不出市便可以过把瓷器欣赏瘾了。

走向辉煌的河北陶瓷业(2)全


彭城陶瓷加强与国外著名企业的合作。如彭城皇家瓷分公司同世界顶尖——英国陶瓷公司韦基吾德合作,建立产品销售品牌,投资5000万元购置了英国全自动成型生产线、全自动微机控制煤气隧道窑、全电脑控制素烧窑、台湾全自动电脑控制釉中彩花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产品是高档炻器瓷,该产品造型浓厚,色泽柔和自然,晶莹光润,釉面光亮纯正,装饰新颖、华贵、典雅、风格别具,创造出了外观精美又极具文化内涵、工艺独特的引领世界潮流的时代产品,该产品已逐步成为欧美高档日用瓷的主流产品。属于高档精美瓷器产品,每套售价在几千元以上。

近几年,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政府把振兴陶瓷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彭城陶瓷振兴计划与实施方案。根据国内外陶瓷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及自身产业优势,结合彭城陶瓷发展的资源基础与自身特点,将彭城陶瓷发展定位为:以打造磁州窑品牌为核心,努力将彭城陶瓷建设成为北方最大的高档日用瓷与沙锅出口基地。为重振彭城陶瓷产业,彭城已兴建一批技术改造或生产规模扩建项目。天山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上2条日用瓷生产线,可年产出口瓷1800万件,产值为4000万元;盛华公司扩建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新上一条异型陶瓷生产线;力力公司技改项目为投资620万元,对原始的煤烧窑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可提高产量300万件,新增产值2000万元;摩森陶瓷公司技改投资150万元,对38立方梭式窑进行改造。可年增日用瓷600万件,产值3000万元;搏兴陶瓷公司投资1460万元,新上液化气辊道窑沙锅生产线,预计投资7000万元;华玉公司与深圳汇源丰公司合作技术改造项目,双方投资3000万元。目前,峰峰已将振兴彭城陶瓷产业作为兴区主导方向。今后将加大加快陶瓷产业投入,争取在3年时间内,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亿元。鼓励民营经济新建一批大型陶瓷企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陶瓷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实现利税7000万元。

彭城艺术陶瓷产品,目前已经成峰峰磁州窑博展馆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崭露头角,磁州窑博展馆总投资为2500万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由政府指导的、拟投资500万元的彭城陶瓷一条街项目,正在实施中,将来这里会成为陶瓷产品集散市场,扩大彭城陶瓷知名度与美誉度。

四、高邑建陶:

后来居上蓄势待发

近年来,高邑县陶瓷产业逐步由日用陶瓷转向建筑陶瓷,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目前,高邑建筑陶瓷企业有80多家,生产线近100条,产品种类有地砖、墙砖、外墙砖等高、中、低档,多规格、多花色100多种产品,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品体系。目前高邑瓷砖年产量达到1.2亿平米,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建陶产品产量曾经占全国建筑陶瓷业总产量的7%左右。高邑陶瓷销往东北、华北、西北十几个省市。为进一步发展当建筑陶产业,当地政府提出建设继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福建晋江、四川夹江之后的第五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为加快北方建筑陶瓷基地的建设,高邑陶瓷产区规划建设了占地3000亩、基础设施投资1600万元的建筑陶瓷工业园区,实现路、水、电功能配套。目前,高邑县与广东南彩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的两条高档地板砖生产线项目已入区开工建设,同时他们还与4家县外客商签订了入区协议。计划投资19亿元的卓达建筑陶瓷工业园项目也已达成投资意向。为促进产业发展,他们还与外地客商合作,将投资1亿元,在这里规划建设占地400亩的建筑陶瓷专业批发市场,并努力使其成为我国北方知名的陶瓷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此外,高邑县还聘请国家级陶瓷学者、专家作技术顾问,确保高邑建筑陶瓷产品不断提高质量。

高邑力马建陶有限公司,是高邑瓷区的知名企业,主要产品为内墙砖、全瓷耐磨地板砖、微粉抛光地板砖。高邑力马建陶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市高邑县城西工业区,是河北省墙地砖龙头企业,目前是华北、西北最大生产厂家。该公司位于高赞交界处,紧靠393省道,紧邻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驱车40分钟可到达石家庄飞机场。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可发展空间很大。其生产的地板砖、内墙砖畅销不衰。已投产的高档微粉抛光地板砖生产线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窑炉长度位居第一,达到360米,打破了“窑长不能超过300米”的公论;配置第一,采用三机一线,各个环节均采用了世界最新最顶级的配置;产能第一,投产后,600×600微粉砖产量达到15000平方米,抛后优品率达到95%以上,品质优良,已远远超过小窑产品。为了给高邑瓷区输送新能源,总投资60亿元,占地1500亩,年产煤气3亿立方米、焦炭100万吨的力马煤化工项目,在高邑工业开发区破土动工。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所产生的煤气将全部用作建陶企业的新型能源,推动建陶企业节能减排,提档升级。建陶企业全部推广使用煤气后,可使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减少290吨,降低原煤消耗67.2万吨,节约成本约6亿元。

凯美特陶瓷由佛山市凯美特公司租赁高邑美林陶瓷厂改制而来,占地50余亩,拥有员工300人,采用先进的设备及低温快烧工艺流程,全自动喷雾造粒,湿法制粉、进口全自动压机压制成型,煤气自动控制辊道窑烧制。该公司资金雄厚,拥有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公司主导产品为彩码砖和300×300高档地板,主要销往东南亚等地。

目前,高邑陶瓷产区存在一些不足。如普遍实行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档次较低;及煤、电、运力不足等外部因素建陶业发展的问题。不过,平心而论,高邑着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相信随着整体产业规模的增大与优化,问题与矛盾是不难解决的。

五、河北陶瓷:

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河北省陶瓷制品出口品种不断优化升级,高档产品在市场的占有量逐渐增大。各地陶瓷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质量工艺不断提高,出口品种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外高档市场。陶瓷制品是河北省传统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河北出口瓷的历史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不懈努力与发展壮大,如今,唐山、邯郸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与日用瓷出口大本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河北省陶瓷业继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据海关统计,河北省年累计出口陶瓷制品总值终2亿美元以上。目前,河北的陶瓷企业,实现出口创汇百万美元以上企业就有40余家。经过近年来的基础建设,河北省发展陶瓷产业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陶瓷销路。河北拥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与华北、东北、西北有着天然联系。通过全国吞吐量最大的秦皇岛、天津、黄骅等港口,及华中、华东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大,与北京、天津共同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拥有1.2亿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河北是陶瓷大省,境内有唐山、邯郸、高邑三大陶瓷基地,年产陶瓷10亿多件。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产量、利税、出口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河北陶瓷产业中的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等陶瓷大类已逐渐完善。河北的卫生陶瓷产品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位,而且在全国十强卫生陶瓷生产企业中河北陶瓷占据了三席。

河北陶瓷种类,形成有出口日用瓷器,卫生洁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民用陶瓷,工业陶瓷为著特色的六大名瓷品种。六大名瓷成为目前河北陶瓷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布局。其特点为:以精湛的出口瓷见长的高档日用瓷生产基地,分别在唐山和邯郸市彭城。唐山我国北方最大的高档出口瓷生产基地。艺术陶瓷主要以彭城磁州窑艺术瓷为代表。此外,保定曲阳的现代定窑艺术瓷、唐山现代艺术瓷也都很出色。卫生洁具产品生产,唐山一直稳居全国之首,以惠达卫生洁具企业成为当代中国卫生洁具的制造龙头;建筑陶瓷以高邑为代表。民用陶瓷民用餐具、砂锅等,主要分布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义井,以及石家庄井陉县的秀林。工业陶瓷生产主要在唐山与彭城化工陶瓷、氧化铝瓷、灭弧罩都很有名。此外唐山的电磁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唐山有着全国最大的电磁制造企业。进入21世纪后,上述六大陶瓷板块为精彩纷呈的河北陶瓷业,赢得了更大的荣誉。如今,河北陶瓷业以拥有唐山、邯郸两大国家级陶瓷生产基地,以及高邑建陶基地、井陉民用瓷等有代表性、典型的北方陶瓷生产基地。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的仿定瓷产品,可谓各树一帜,各有特色,群星璀璨。

由于不断依靠技术进步带动陶瓷产业逐步升级,目前,河北省有着一批颇具规模的大型陶瓷企业,优良的陶瓷设备,经验丰富的陶瓷管理与科技人员、以及众多的陶瓷艺术家等优势。河北省陶瓷制品出口品种不断优化升级,高档产品市场占有量逐渐增大。近年来,陶瓷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质量工艺不断提高,出口品种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外高档市场。2006至2008年,河北陶瓷制品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8年1-9月份,河北省玻璃、陶瓷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66亿元,同比增长6.84%。陶瓷制品制造业1-9月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94亿元,同比增长3.63%;利润3665.4万元,同比降低83.7%;利税2.65亿元,同比降低35.18%。后来受人民币升值,国际进入危机,市场需求趋缓的影响,日用陶瓷制品制造业亏损额达1.31亿元,同比增长171.78%。同比降低的有:日用陶瓷22965.35万件,同比降低16.03%,?2009年河北省陶瓷产品产量,建筑陶瓷1.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左右;卫生陶瓷2100万件,同比增长5%左右。

河北日用陶瓷和卫生陶瓷企业均以出口为主,具有浓厚的外向型特点。随着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替代产品的出现,去年后半年陶瓷企业曾经面临诸多的困难。尤其是目前全国陶瓷业都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加之国内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陶瓷市场的也自然出现销售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库存爆满,甚至出现了停窑调节的现象。整个行业面临的困难时空前的。但这也不失为一个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好的契机,河北陶企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开发新产品上,不要再盲目地上新线和增加生产能力。今年以来,为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国家又重新上调出口退税的比例。但是其积极影响究竟多大,尚假以时日,才得明白。从以上60年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60年来,河北陶瓷发展的风风雨雨以及铸造出的辉煌。琳琅满目的陶瓷产品,已经成为涌动在河北省人民心头的骄傲。也是中国陶瓷业在河北辉煌发展的一份真实写照。可以肯定地说,尽管目前河北陶瓷曾经历过高速井喷式的发展,又面临过各种包括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还存在诸多困难与不利因素,但是今后河北陶瓷产业的后发优势非常强大,发展趋势非常看好,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河北陶瓷,满怀豪情,展望未来,正在走向新辉煌。

难题制约产业发展 黎川陶瓷期待“破茧成蝶”


近年来,随着黎川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黎川被不少人誉为“江西第二瓷都”、“江西东部瓷都”。但是,相比闻名天下的景德镇,非业界人士(甚至不少陶瓷业界人士)对黎川的陶瓷产业知之甚少。黎川的陶瓷产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发展中存在怎样的“软肋”?如何破解瓶颈创造光荣与梦想?

近日,记者深入黎川进行了实地调查。

渐次崛起的江西东部瓷都

黎川陶瓷业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距县城17公里的社苹公社发现陶瓷原料后,组织10余名社员,借用面积600余平方米的邱家祠堂,开始生产日用瓷。之后,该县成功办起了红旗瓷厂、永华瓷厂等多家陶瓷厂。随着全国经济体制的变革,黎川陶瓷产业也几经起落。

2000年开始,黎川县对陶瓷行业进行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良性机制。由此,黎川找到了陶瓷工业崛起的原动力,驶上发展快车道。如今,全县拥有陶瓷及配套企业38家,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纸箱及彩印、花纸、陶瓷机械、能源供应到成品出口等完整的陶瓷生产销售产业链。黎川生产的陶瓷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出口到欧美、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一批陶瓷生产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形成陶瓷产业方阵,康舒陶瓷城被誉为“全国耐热瓷生产基地”,其生产的耐热瓷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60%,产品打入“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知名大超市;环球瓷业成为我省日用陶瓷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九州陶瓷研制开发比格陶瓷卫生洁具,填补了省内空白。

2008年,黎川县陶瓷工业总产值达12.75亿元,固定资产7.2亿元。陶瓷产业基本形成了工业体系、产业体系、产业链条、产业聚集的格局。

一个江西东部瓷都正在渐次崛起。

三大难题成为发展障碍

经过40余年的发展,黎川的陶瓷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与景德镇一起形成了江西的瓷业两翼。但是,放眼全国,与日用瓷生产重点区域佛山、潮州相比,黎川还存在不少差距。其中,人才缺乏、资金困局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弱三大难题,成了制约黎川陶瓷产业发展的障碍。

其实,陶瓷市场人才的缺乏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即使是国内知名陶瓷企业,也经常发出“急聘英才”的呼声。找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成了制约黎川中小陶瓷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其中,待遇是关键。黎川县陶瓷局党组书记彭运根告诉记者,虽然政府每年都重点培训专业人才,也提高了人才的待遇,但与省外相比,还是相差太远。曾有一位技术骨干,从学院毕业后在县里工作了几年,后来到广东佛山某陶瓷企业就职,年薪高达80万元。另外,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也成了一些陶瓷企业的“软肋”。一些中小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这显然阻碍了人才的进入和发展。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管理体系,为人才创造出足以发挥其能力的舞台,也是当务之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黎川5大陶瓷企业的扩建均遇到了资金难题。由于普遍存在固定资产不高的现状,导致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大,而民间融资渠道又不通畅,致使企业的发展空间受阻。嘉顺陶瓷拟扩建三条窑,需投资6000余万元,但迄今只筹到1000余万元,只能逐条投入。没有投入,企业难以做大,黎川的陶瓷企业与国内其他知名陶瓷生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黎川最大的日用瓷生产企业九州陶瓷,年产值8000余万元,而在广东潮州,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陶瓷生产企业随处可见。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黎川大部分陶瓷企业仍然处于落后的手工作坊、小工厂生产阶段,很少有大型先进的生产设备,加上产学研没有紧密结合,陶瓷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企业不能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由此,使得陶瓷企业的技术更新跟不上国际潮流,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一位陶瓷业界专家对记者表示,虽然黎川陶瓷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这些难题不解决,就制约了陶瓷业的发展速度和做大做强。而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今天,发展缓慢就意味着将被淘汰。

政企合力探索“化蝶”良方

来自市场的压力,企业能够最先感受到。当遭遇困境时,企业就会集中力量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黎川,变化已经悄然进行着。

华星陶瓷原本是一家作坊式工厂,创办人尧忠义懂技术,开发的“强化釉骨质瓷”在业界具有领先水平。但苦于资金受限,生产能力不足,面对许多大客户的订单,他都无力承接。今年9月,尧忠义与浙江客商李益晓经多次接触后达成合作协议,通过股权稀释方式获得3000万元扩建资金,在“新华星”中,尧忠义让出法人代表和董事长的位置,占49%的股份。对此,尧忠义没有一丝遗憾,他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这是一次技术体现价值的合作,企业将迎来一次全新的发展机会。

这是一次成功的民间并购重组,其透露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是合作双方的勇气与智慧,更是企业“破茧成蝶”的希望。记者从多个渠道获知,类似的“自救”行动也在其他饱受资金不足困扰的陶瓷企业上演。

政府的协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县投资担保公司正在筹建中,将对陶瓷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万元,对报考并录取为陶瓷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实施最高5000元的奖励,技术人员1个月以上的进修每人补助1000元。

更具吸引力的是通过多年努力,人才开始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该县学科带头人、毕业于学院的李小安,经县有关部门推荐,以技术入股成为环球瓷业有限公司的5大股东之一,并被重用为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成为股东及公司负责人后,李小安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作“冲动”,在他的主持开发下,将公司原来的明焰裸烧隧道窑改为节能隧道窑,为企业节约成本35%,产品合格率从82%上升到96%。

记者手记

黎川陶瓷的未来

历经40余年的发展,成功跻身中国新兴陶瓷产业区行列,黎川无疑是成功的。但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果不尽快改变“一将难求”、“千金难求”、“新品难求”的被动局面,黎川的陶瓷产业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三大难题对于黎川的陶瓷业来说,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继续存在,应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破解这一制约陶瓷业更好发展的瓶颈。

推动黎川陶瓷产业腾飞还有许多事要做,不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更应进行充分的物质准备,如调整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等等,为跨越发展积蓄足够的能量和动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河北陶瓷:期待谋变求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河北陶瓷:期待谋变求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