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 导航 >

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

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5-21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这是一枚宋代当阳峪窑瓷枕面残片,乳黄色的釉面上有褐彩“××思张良,曹操……”等字,笔画刚劲有力,金钩铁划,非一般匠人所写。

中国古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文化、历史、民俗等大量信息,这枚宋代当阳峪窑瓷枕残片,窃以为至今为止在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这两位历史名人。

宋朝之前对曹操的褒贬,基本上尊重历史事实,《三国志》作者陈寿给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价,至今得到广泛的认同。唐代人称曹操为曹公,评价极高,至南宋,偏安的局面,令统治者气虚胆怯,无力打量天下,统治者醉生梦死,整日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不休,上行下效,老百姓以喝酒、斗茶、斗鸡、听评书为乐。统治者视蜀汉为正统,视曹魏为篡逆。帝王们越是感觉到自己苟延残喘的状态,曹操越是他们的噩梦。到元代以异族统治汉族,又把汉人视为三等人。南宋遗民以及向有傲骨的汉族文人,在元代的铁血统治下,在南宋评书的基础上整合消化,诞生了元曲,在元代文人的心中统治者蒙古族就是“篡汉”。

朱元璋创立了大明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的斗争,诸多的考量。最后才把皇位传给“宽厚文治有余,勇武果敢不足”的皇长孙——建文帝。

朱元璋怕他百年之后,有人窥视皇长孙的皇位,搞篡逆。他晚年对功臣大开杀戒,禁锢封杀有造反内容的《水浒传》,表彰宣传以忠、孝、节、义为道德价值的《三国演义》和《三国戏》,并在明初迅速推广流行开来,因为曹操和刘备是负正两极,一个唱白脸,奸诈无比的曹操替代了真实的曹操,并被老百姓认可接受。

其实张良、曹操两人都是兴汉之人,张良与韩信辅助刘邦,使汉朝有四百年的基业,曹操在东汉时平定统一中国的北方,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也许是“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将”,素以诗词文字形式装饰陶瓷器的宋代当阳峪窑在北方金兵屡屡南侵状况下,制瓷艺人以瓷枕为媒体,以文字言志。渴求天降张良、曹操这样的人物来抵御金兵,统一北方。

在当阳峪瓷枕上写金兵南侵之诗句的美国李清华旧藏——绿釉腰圆型诗文枕上文字有“时难年荒事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廖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一夜乡心五处同。”

“时游颍水闻金兵南退,观道路旁骨肉满地,不觉泪下,为路堵塞,未便前往,仍返原郡,作诗一首,时在绍兴纪元春二月朔日也。”

“黄山樵子并题。”

可以想象:“思张良、曹操”铭文瓷枕片极有可能是宋代当阳峪窑制瓷艺人在战乱的处境中,企盼和平的心境下创作的。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浅说当阳峪窑


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当阳峪窑,指当阳峪窑及同处于太行山南麓、生产同类型制品的所有窑场,这些窑场以当阳峪窑为中心,包括当阳峪、艾曲、东交口、洞弯、洼村、园融寺、西岭后、蔡坡、牛庄、恩村、定和、东于村、东焦作、西焦作、店后、李封、王封、东张庄、高窑河、石碑岩、窄门、寺后、李河、许河、狼坡、上白作、狮涧、龙寺、北业、周窑、东孔庄、高寨、山后、柏山、月山、白坡、南田院、北田院、南坡、碗窑河、汉高城等窑。

发现经过

当阳峪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现存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通,是当年建窑神庙时所立。

1897年,英商福公司取得了在焦作的煤铁采矿权,1903年修通了至焦作的道清铁路。1933年英国人司瓦洛到焦作福公司任职后,到当阳峪雇人开挖,得到了大批瓷器及碎片,司瓦洛此前是居住在当时河南省会开封的英国大收藏家。后他又邀请瑞典工程师卡尔贝克到焦作当阳峪考察,又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并发表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

1941年,日本人小山富士夫得到了这份报告,为当阳峪瓷器的精细而激动不已,发表了《北宋的修武窑》一文。从此,收购文物的商人不断地把当阳峪瓷片及完整器运到北京。

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陈万里等专家到当阳峪实地调查,并发表了《谈当阳峪窑》等两篇报告,指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

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窑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2004年5月22日,国内外50余位知名考古专家学者汇聚焦作当阳峪窑发掘现场,面对刚刚出土的精美瓷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辉柄激动地说:“当阳峪瓷窑堪与汝窑、钧窑、定窑等著名瓷窑相提并论。”

烧造时间与工艺

当阳峪窑从唐代开始烧造瓷器,到北宋后期达到高峰,金代继续繁荣,元代中期始渐衰落,是宋金时期我国北方大规模的民间窑场和磁州窑类型窑系中成就最显著者。

1.造型

日常生活用品有碗、盘、盏、盆、钵、壶、注子、盒、唾盂、炉、熏炉、瓶、罐、枕、坛、缸、勺、灯、烛台、渣斗、纺轮、研磨器等。

陈设品有花瓶、花盆、鼓凳、人物俑、动物俑等。

文化娱乐及玩具类有笔筒、笔洗、砚、水盂、镇纸以及小动物、口哨、小塔、小壶、小瓶、铃铛、圆球、圆棒、象棋子、围棋子、色子、鱼缸、乌食罐等。

建筑构件有砖、瓦、板瓦、筒瓦、低温色釉力士、鸱吻以及脊饰上的摩羯、卷尾兽、妙音鸟等。

2.胎釉

当阳峪窑的胎质很复杂,有极坚硬的细胎,也有较粗松的砂胎;胎色也十分丰富,有白、灰白、黄白、灰黄中闪红色、赭灰、灰、香灰、黄褐、灰黑、砖红、棕灰等色胎。

当阳峪窑的釉彩有白、黑、酱紫、黄、青、绿、孔雀蓝、蓝、柿红、三彩、钧等。装饰技法有刻、剔、划、飞刀、凸线、模塑、模贴、模印、雕塑、镂空、填彩、绞胎、绞釉、釉下釉上彩绘等。

当阳峪窑素以绞胎绞釉取胜,又以剔划绘画著称。装饰品种可以分为10大类160多个品种,用“白如雪、黑如漆、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润如玉、凝如脂”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不似官窑,胜似官窑--当阳峪窑"系列之一 


"不似官窑,胜似官窑--当阳峪窑"系列之一 

“当阳峪窑于2004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6座窑炉和4座作坊。该窑产品以白釉为主,酱釉次之,还有黑釉、褐绿釉、三彩及绞胎瓷器等,其釉色光润明亮,为磁州窑系诸窑之冠。”2004年9月27日,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杨肇清、曹桂岑、孙新民、张志清诸先生签名推荐当阳峪瓷窑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写在河南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呈报文本上的当阳峪瓷窑的“价值评定”之一。

当阳峪窑为“磁州窑系诸窑之冠”,何谓“磁州窑系”?

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第一部陶瓷通史——《中国陶瓷史》。该书邀集全国文博考古、陶瓷科学、工艺美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历时数年合作编写而成,代表着当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是一部划时代的陶瓷杰作。

《中国陶瓷史》首次提出了“磁州窑系”的研究分类概念。因为河北磁州窑发现早、窑址考古成果多,为便于归类研究,遂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诸省宋元时期生产化妆白瓷、彩绘瓷、剔花、刻花等装饰瓷器的北方民间窑场归为“磁州窑系”。

学界普遍认为,“磁州窑系”的代表性瓷窑,有河北磁县的磁州窑,河南修武县的当阳峪窑、禹州市的扒村窑、登封市的曲河窑、鹤壁市的鹤壁集窑、新密市的西关窑,山西介休市的介休窑,山东淄博市的淄博窑,安徽萧县的萧县窑,乃至江西吉安市的吉州窑等。

“窑系”涵盖生产相同或相似瓷器品种的若干窑场,它既包括同一地区内的不同窑场,也包括不在同一地区,但产品风格一致的窑场;也就是说,“窑系”不是按照地域来划分,而是按照产品特征来划分的,它所强调的,是若干窑场之间主流或大宗产品风格相若,乃至一致。

尽管河南古代窑口,诸如当阳峪窑、扒村窑等,是“磁州窑系”的中坚力量,但因发现较晚、未进行考古发掘或考古发掘极少,直到现在还立身在以河北磁州窑命名的“磁州窑系”的“阴影”下;尽管目前不少学者倾向于以“类型”取代“窑系”,乃至主张“取缔”“窑系”概念,但当阳峪窑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学界还是官方,仍以“磁州窑系”而目之——只是称它为“磁州窑系诸窑之冠”。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窑址类共计36处,其中在磁州、耀州、龙泉、景德镇、钧、定、建、越“八大窑系”中,“磁州窑系”最多,有5处,分别是河北磁州窑,河南当阳峪窑、扒村窑,山西介休窑(洪山窑),江西吉州窑——由此可窥“磁州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而在这36处窑址类“国保”中,河南最多,有7处,分别是禹州市禹县钧窑址(包括钧台钧窑遗址与神 钧窑址)、巩义市巩义瓷窑遗址(包括黄冶三彩窑址与巩义瓷窑窑址)、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鲁山县段店窑址、禹州市扒村窑址、修武县当阳峪窑址、汝州市张公巷窑址——由此可窥河南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36处窑址类“国保”中,河南7处,浙江6处,江西4处,福建4处,河北3处,安徽2处,山西2处,四川、湖南、陕西、内蒙古、湖北、广东、江苏、山东各1处)。

“磁州窑系”是北中国最为著名、最为重要的窑系。大宋南迁,“磁州窑系”陶工南迁江西吉州、景德镇等,影响了明清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反观汝、官、定、哥、钧“五大官窑”,倒没有决定中国陶瓷的未来走势。《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材料·当阳峪瓷窑遗址·价值评定》云:“当阳峪瓷窑遗址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

“比定窑、汝窑更有魅力”

“北宋被称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黄金时代,以定窑、汝窑、官窑为代表的名窑,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但是,修武窑在北宋窑中却是风格变化最多,做工特别精细的窑。一提起修武窑,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艺术美感及清新简明的风格,并且洋溢着近代的感觉。从不同的角度看,修武窑比定窑、汝窑更有魅力。但是,从古至今它却完全不为人知,真是不可思议。”这是日本著名古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在其学术著作《北宋的修武窑》中的开篇之言。这里所说的修武窑,正是当阳峪窑。

由于窑址发现较晚,地点在焦作之北约2公里,产品与河北磁州窑相类,因此,关于当阳峪窑,国际社会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在欧洲,曰“焦作窑”;在美国,列入“磁州窑”;在日本,时而曰“磁州窑”,时而曰“修武窑”,并由此出现学界纷争,称为“修武窑事件”。只有在中国,曰“当阳峪窑”——盖因最早发现的窑址,也是最典型的窑址,在焦作市修武县西村镇当阳峪村。

关于此窑名称,国际社会纷如聚讼,盖因“在我国已知的唐宋窑址中,为外人首次发现的先例,恐怕是以河南省焦作市的当阳峪窑为绝无仅有”(叶 民:《考察河南窑址纪略 磁州窑型出类拔萃的榜样——当阳峪窑》)。

小山富士夫闻知该窑,时在1941年。当时当阳峪古瓷乃至瓷片,风行北京古玩界。但无论问谁,他们都会反问:“有这个窑吗?”

著名古陶瓷学家陈万里先生1951年来到焦作,调查当阳峪窑,其《调查平原、河北二省古代窑址报告》(《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1期)写道:

“当阳峪古代瓷窑,不见于任何以往的文献,即《修武县志》亦不提及过出产瓷器。最近10年来,欧美所出版的关于瓷器书报,往往提到当阳峪;而焦作福中公司的英国人,据说曾经专事搜集过当阳峪的碎片。北京厂肆中人,亦以当阳出品可以获大利,于是利之所在,就搜罗些碎片,装在锦匣,亦可得到高价。可是,我们没有一个研究瓷器的人会注意到当阳峪的。

“当阳峪在修武县(西北)45里的山里,由新乡乘道清铁路,车到焦作,往东经东焦作村、冈义村,转北进山口,上坡,计程12里,就到当阳峪了。村在山坡上,是一个小村落。20余年前挖掘古瓷,颇有发现。但是完整的较少,就是所谓窑底货。此处出品,极为复杂,实在是宋瓷中最优秀的民间瓷器。白釉的,有粗有细;细的,胎骨亦薄。白地黑釉,先划花纹,再行剥落的方法,此种作品,为当阳峪所独有的。绞釉一种,承袭了唐代的作风,此后就不再看到别处能够烧造的了。宋三彩亦不少。总之当阳峪的窑场,是很大的。山有窑神庙,(宋)崇宁四年的碑记还存在着。此次曾把去年所拓得的拓片做了一次校对的工作。此碑记,实在是一件最重要的文献。

“此间碎片小块的,散在田间;较大而花纹特别的,都为当地人所捡去。碎片而能卖钱,我于北方除当阳峪外,还未曾见过呢。”

而在《谈当阳峪窑》(《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4期)中,陈先生在文末如此“总结”当阳峪窑:“总之,当阳峪窑的作品,向来是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因之,如此一个重要窑场,是被忽略了。我以为,在黄河以北(当为‘黄河南北’之误)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足与当阳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观台窑,终逊当阳一筹。而一切文献所列举的磁州窑或是磁州型的瓷器,毫无疑问的,有一部分是属于当阳峪。也就是说,磁州窑的荣誉,应该有一部分归于当阳峪。”

因为河北磁州窑与当阳峪窑产品相类,学界基本上将当阳峪窑诸多产品列在磁州窑系名下;面对当阳峪窑精妙绝伦的酱紫色产品,学界则基本上将其归入河北定窑名下。因之,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当阳峪绞胎瓷复烧科技攻关小组组长、焦作市科技局副局长、副研究员杨峡对当阳峪窑的概括颇有“悲情”:“当阳峪窑辉煌了中国陶瓷,自己没有任何名分。”“1997年,有位焦作籍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名叫罗勇,他的毕业论文是《当阳峪窑研究》。文中谈及‘当阳峪窑的紫定达到或超过定窑’,结果惹得导师大发雷霆,死活不让他毕业。他人相继说情,罗勇才毕了业。”焦作市文物考古队前队长杨贵金研究员说,“2004年,当阳峪窑为申报‘国保’,首次进行了小面积考古发掘,所出酱紫釉瓷器标本,胎体细白轻薄,釉面发亮,耿宝昌、汪庆正、王莉英、李辉柄等古陶瓷大家以及来自英国、法国、日本的学者50多人,观看出土器物并在发掘现场考察后,都认为‘当阳峪窑的紫定达到或超过定窑’。”

“中国古陶瓷协会前会长,已故古陶瓷大家汪庆正先生考察当阳峪窑后曾说:过去我们认定的收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紫定,现在看来大都是当阳峪窑的产品。”2009年8月9日,杨峡先生向记者转述了2004年汪庆正先生考察当阳峪窑后的“新发现”。

明代曹昭、项子京等关乎紫定色紫一如紫葡萄璀璨的概念,给历史以记载,也给当下以彷徨——时至今日,学界乃至当阳峪考古报告,仍将当阳峪窑酱紫色产品归入“定窑”,称其为“紫定类”产品。

定窑是名窑,紫定是名瓷——在名窑与名瓷面前,当阳峪窑难以“立身”;“比定窑、汝窑更有魅力”的当阳峪窑,何时“独立”于陶瓷之林?

两宋乃至金元,并没有紫定色瓷的记载;有记载的,只是定州“红瓷”与“红玉”瓷器。

谁发现了当阳峪“窑神碑”

1949年后,最早考察当阳峪窑的中国学者,是陈万里先生。

陈先生认定当阳峪“窑神碑”,“实在是一件最重要的文献”。

是陈先生发现了“窑神碑”吗?

“不少人说陈先生只来过当阳峪一次,这是不对的。当阳峪村的韩树人先生,生前曾对我提起陈先生在1951年前后曾两次到过当阳峪,他都陪同考察。”焦作市当阳峪窑研究专家陈北朝先生说,“不少人说‘窑神碑’是陈先生发现的,其实要说发现者,还是韩树人先生。”

韩先生因为成分高,被部队清退回家。他有文化,发现在寺河汇入瓮涧河的地方,也就是圆融寺东200多米、娘娘庙附近的一口古井上,躺着一通古碑。这通古碑,就是陈先生在《谈当阳峪窑》中所写的“窑神碑”:“我于1951年去过当阳峪,我首先要介绍的是当地一座破败不堪的窑神庙里,有一通崇宁四年(宋徽宗年号,公元1105年)的碑记。原石现在庙外壁间,已断裂为二,名称是‘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记’……”

从陈先生“此次曾把去年所拓得的拓片,做了一次校对的工作”看,韩先生所言真实不虚。

从1962年拍摄的“当阳峪村窑神庙及碑”老照片看,一栋三间古殿前,似立有两三通石碑。

两三通石碑中,当有“窑神碑”。但这个古殿,是不是陈先生所言的“破败不堪的窑神庙”,大可怀疑。

“‘窑神碑’是韩先生从300米外的古井上新移到这座古殿之前的。”陈北朝先生说。

如今,这座古殿已经被毁掉,“窑神碑”立在一间新起的不足8平方米的水泥小屋内。它的右下方,是“国保”单位当阳峪瓷窑标志性古窑遗址。

一条柏油马路,将“窑神碑”与当阳峪古窑遗址分开;马路中间,立着一尊毛泽东塑像;“窑神碑”、当阳峪古窑、毛泽东塑像的后面,是当阳峪村。

路旁“当阳峪村情介绍”写道:当阳峪村是闻名于世的宋代瓷窑遗址,1963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独树一帜的绞胎瓷蜚声海内外。2002年成立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集研究、生产、收藏为一体,其研究开发的现代绞胎艺术瓷,极具观赏与收藏价值,再现了当阳峪古陶瓷辉煌。

位于村西的圆融寺,是禅宗六世祖神秀亲传弟子——稠禅师建造的。2002年以来,佛家弟子释果建大师引资开发修缮圆融寺,斥资数千万元修建藏经阁、法堂等,朝山拜佛者成千上万,香火鼎盛。

“禅宗六世祖神秀亲传弟子——稠禅师”——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呀!

但是,民间敢于“整合”、善于“整合”。

将“窑神碑”与三间古殿“整合”在一起,大概与“禅宗六世祖神秀亲传弟子——稠禅师”相类。

这种“整合”,竟让陈先生深信不疑,以为“窑神碑”的所在就是“窑神庙”。

“‘窑神庙’究竟在哪儿,现在谁也说不清了。古井所在之地,后来开了砖瓦场,地形地貌,破坏殆尽。”陈北朝先生说。

古井所在之地,处在通向圆融寺、当阳峪“瓷谷”的山口。

窑神古庙,当不远古井,当在交通要冲,当与山口陆路水路为邻。

“传说中的当阳旗,就在这儿飘扬。”陈北朝先生说,“这儿曾发现过插旗的础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州窑系诸窑之冠”当阳峪窑遗址。

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巧夺天工当阳峪窑


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当阳峪窑,指当阳峪窑及同处于太行山南麓、生产同类型制品的所有窑场,这些窑场以当阳峪窑为中心,包括当阳峪、艾曲、东交口、洞弯、洼村、园融寺、西岭后、蔡坡、牛庄、恩村、定和、东于村、东焦作、西焦作、店后、李封、王封、东张庄、高窑河、石碑岩、窄门、寺后、李河、许河、狼坡、上白作、狮涧、龙寺、北业、周窑、东孔庄、高寨、山后、柏山、月山、白坡、南田院、北田院、南坡、碗窑河、汉高城等窑。

发现经过

当阳峪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现存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通,是当年建窑神庙时所立。

1897年,英商福公司取得了在焦作的煤铁采矿权,1903年修通了至焦作的道清铁路。1933年英国人司瓦洛到焦作福公司任职后,到当阳峪雇人开挖,得到了大批瓷器及碎片,司瓦洛此前是居住在当时河南省会开封的英国大收藏家。后他又邀请瑞典工程师卡尔贝克到焦作当阳峪考察,又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并发表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

1941年,日本人小山富士夫得到了这份报告,为当阳峪瓷器的精细而激动不已,发表了《北宋的修武窑》一文。从此,收购文物的商人不断地把当阳峪瓷片及完整器运到北京。

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陈万里等专家到当阳峪实地调查,并发表了《谈当阳峪窑》等两篇报告,指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

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窑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2004年5月22日,国内外50余位知名考古专家学者汇聚焦作当阳峪窑发掘现场,面对刚刚出土的精美瓷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辉柄激动地说:“当阳峪瓷窑堪与汝窑、钧窑、定窑等著名瓷窑相提并论。”

烧造时间与工艺

当阳峪窑从唐代开始烧造瓷器,到北宋后期达到高峰,金代继续繁荣,元代中期始渐衰落,是宋金时期我国北方大规模的民间窑场和磁州窑类型窑系中成就最显著者。

1.造型

日常生活用品有碗、盘、盏、盆、钵、壶、注子、盒、唾盂、炉、熏炉、瓶、罐、枕、坛、缸、勺、灯、烛台、渣斗、纺轮、研磨器等。

陈设品有花瓶、花盆、鼓凳、人物俑、动物俑等。

文化娱乐及玩具类有笔筒、笔洗、砚、水盂、镇纸以及小动物、口哨、小塔、小壶、小瓶、铃铛、圆球、圆棒、象棋子、围棋子、色子、鱼缸、乌食罐等。

建筑构件有砖、瓦、板瓦、筒瓦、低温色釉力士、鸱吻以及脊饰上的摩羯、卷尾兽、妙音鸟等。

2.胎釉

当阳峪窑的胎质很复杂,有极坚硬的细胎,也有较粗松的砂胎;胎色也十分丰富,有白、灰白、黄白、灰黄中闪红色、赭灰、灰、香灰、黄褐、灰黑、砖红、棕灰等色胎。

当阳峪窑的釉彩有白、黑、酱紫、黄、青、绿、孔雀蓝、蓝、柿红、三彩、钧等。装饰技法有刻、剔、划、飞刀、凸线、模塑、模贴、模印、雕塑、镂空、填彩、绞胎、绞釉、釉下釉上彩绘等。

当阳峪窑素以绞胎绞釉取胜,又以剔划绘画著称。装饰品种可以分为10大类160多个品种,用“白如雪、黑如漆、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润如玉、凝如脂”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3.纹饰

当阳峪窑的纹饰复杂、考究,无论是胎体上的剔划或是绘画,均技法熟练,线条流畅,花纹简洁、挺拔。主题纹饰有牡丹纹、莲花水藻纹、鱼纹、鸟兽纹、文字装饰以及辅助性的几何纹等。尤其是白地绘黑花中的蝌蚪纹组合、散点纹组合、线段纹组合,更是当阳峪窑别具一格的地方品种。辅助纹饰中的方格方块形纹及其复杂的变化组合,回纹及卷草纹、波浪纹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当阳峪窑的独特风格。

主要品种

1.绞胎瓷

北宋时,当阳峪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传统,将绞胎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完成了由陶到瓷的历史转变。高温烧造,胎质细密坚硬,釉色油润光亮,几乎不吸水,完全符合现代瓷的标准。而唐代绞胎与唐三彩一样,基本上都是陶质的。当阳峪窑绞胎瓷的烧造成功,为中国陶瓷增加了一个新品种。

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用黑、白等多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交替糅合、折叠、盘卷、切刮,经拉坯或模压成型,再粘贴、镶嵌、拼接而成。这样胚体上就出现两色或多色相间的美丽图案,再施以透明釉或黄、绿、棕、翠蓝、三彩釉入窑烧成(也有先高温素烧,施釉二次人窑烧成)。

绞胎工艺是当阳峪窑特殊之作,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巧夺天工。

笔者收藏的一件北宋绞胎平底盏,系1996年砖厂推土机推出。其瓷化程度很高,质地细腻,制作精细,器壁较薄,胎土为白褐两色绞成,纹理横竖交织,是北宋当阳峪窑的极品。

绞釉瓷几乎是与绞胎瓷同时出现的。所谓绞釉瓷,绞的并不是釉,也不是绞的化妆土,而是“绞花”,是各种彩料的综合运用。施彩方法不难想见,是运用各种特殊技巧,或借助外力,使胎体在不同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或在旋转运动中,使彩料形成绞花纹饰,具有流动韵律之美。常见品种有白釉黑绞花、翠蓝釉黑绞花、三彩黑绞花、绿釉黑绞花、棕黄釉绞花等。

2.红绿彩

当阳峪窑是最早烧造红绿彩瓷的窑场之一。耿宝昌先生指出:“当阳峪白釉红绿彩绘亦较突出,以人物塑像、盘碗为常,绘以荷莲、菊花、鱼藻,生动活泼,开拓了五彩瓷的历史先声。”当阳峪窑神庙碑有“开时光彩惊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的描述。当阳峪与王封窑遗址不断有红绿彩瓷碎片出土。就在距王封窑北约2公里的老万庄金墓,曾出土1件红绿彩绘缠枝菊纹罐,应是王封窑所烧造。近几年来,焦作附近的获嘉县、博爱县、沁阳市、新乡市以及安徽省泗县等地出土的红绿彩等残瓷碎片,大部分都是当阳峪窑的制品。

红绿彩是在已烧成的白瓷上,以红、绿、黄等色料描绘纹饰,再经低温二次烘烤而成。当阳峪窑、王封窑是烧造红绿彩瓷最为集中的地方。王封窑还生产一种集刻剔花、釉下黑绘花、釉上红绿彩绘于一身的复合彩瓷。

3.剔划花瓷

剔划花瓷是当阳峪窑最为精美的品种之一。当阳峪窑的窑工从千里之外的耀州窑请回窑神百灵翁的同时,也将耀州窑的刻剔工艺学到了手,并将刻、剔、划技术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主要品种有:

(1)白地剔花:是在坯体上施白色化妆土,用工具划出花纹轮廓,再将轮廓之外的化妆土剔掉,露出胎地,施透明釉烧成。

(2)黑釉剔花填白:制作方法是在施白色化妆土的坯体上再施黑色料浆,刻画出花纹,剔除掉花纹内(或外)不需要部分,并在适当部位篦划出花蕊、叶脉,再在剔除及刻画部位填入白色料浆,最后施透明釉烧成,这是当阳峪窑的高级制品,现存故宫博物院的黑釉剔花填白牡丹纹梅瓶乃其经典之作。陈万里先生说:“器物的全身布满了缠枝牡丹纹,却不显得过于繁杂;花花叶叶互相缠绕,却不显得琐屑散漫。只看见许多欣欣向荣的花叶,迎风飞舞般地嵌插在一个挺秀的瓶身上,十分雅洁、高尚、健康而优美,黑白的对比处理得很适宜,黑的色泽如漆如墨,白的光彩如蜡如玉。至于釉色——即所谓质的温润晶莹之感,也可以通过图片体现出来,这是当阳峪窑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出民窑造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3)三彩剔划花:宋三彩是当阳峪窑最为出色的品种之一,此类制品多是将刻、剔、划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到同一件器物上,精致华丽。其他还有绿釉剔划花、黄釉剔划花、酱釉剔划花等等。

当阳峪窑剔划花技法娴熟,纹饰繁复华丽,是宋金时期“剔花瓷器生产更为集中,装饰技法与风格发展得更为全面和充分的窑场”。

4.白地黑花瓷

釉下白地绘黑花瓷是当阳峪窑乃至整个磁州窑类型的特产,是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以当地一种铁矿石为颜料,用毛笔绘出各种纹饰,再施透明釉烧成。纹饰呈黑或褐、铁锈花色等,亦有施黄釉、绿釉、孔雀蓝釉等品种的。纹饰有植物花卉、人物、动物、文字等。

5.酱、紫釉瓷

酱、紫釉瓷是当阳峪窑的大宗高质量制品,最能体现当阳峪窑烧造技艺的高超。当阳峪窑考古发掘出土的大批酱、紫釉瓷器,说明至少在北宋晚期该窑已能成功烧造此类器物,其制作精致规整,胎质坚硬,变形极小,釉色光亮纯净。如酱釉碗残件,制作精细,釉色光亮,用手抚摸光滑如婴儿肌肤,视之如绸缎般光滑滋润,毫不逊色于定窑制品。

6.宋三彩瓷

三彩以及绿釉、黄釉、孔雀蓝釉等低温色釉品种,胎质砖红色,多为陶质,但色彩艳丽,制作精细,是当阳峪窑较为珍贵的品种。纹饰有花卉、禽鸟、鱼鸭、人物等。东焦作窑更是三彩、绿釉陶瓷制品的专业窑场,出土器物甚多,工艺精良,纹饰洒脱,釉色浓翠,最为精美。

7.钧釉瓷

当阳峪窑从北宋后期开始烧造钧釉瓷,是我国最早生产此类乳浊釉瓷的地方之一。基本釉色是天蓝、天青色。多数有红、紫斑玫瑰,还有复杂多变的窑变色彩。

当阳峪窑品种繁多,其他还有细白瓷、黑釉窑变兔毫、油滴、青瓷等。

宋、金时期,当阳峪窑是一个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千变万化、纹饰独具匠心的大规模窑场聚集区,在做工精细的同时,生产量大得惊人,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有实力的民间窑场,为中国陶瓷史谱写了灿烂的一章。

河南当阳峪窑新出土千余件精美绝伦的宋代瓷器


千余件精美绝伦的宋代瓷器最近在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窑址内出土。其中白釉剔花枕、绞胎碗、钵、酱釉碗、盘、白地黑花盆等一批瓷器,保存完整、制作精良,堪称宋代瓷器中的精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种类丰富的瓷器标本的大量出土,以及发掘清理出的5孔窑洞式作坊和7座窑炉等重要遗迹,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当阳峪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这里应该是宋代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民间制瓷生产场地,规模宏大,其产品工艺精湛,种类齐全。据介绍,从当阳峪瓷窑遗址中出土的这批器物和标本,就质地来说,有极坚硬的灰胎,也有较为松粗的砂胎和缸瓦胎,还有极细洁的白胎。就釉色说,以白釉为主,酱釉次之,另外还有黑釉、褐釉、三彩釉、绿釉、绞胎等。在装饰工艺方面,有剔花、刻花、划花等。它们分别出土于70余个灰坑中,其中一个编号为H5的袋状窖穴,口径1.06米、底径3.86米、深5米,出土器物除了大批的白釉瓷器外,还有不少的酱釉碗、钵、盘,并有部分细白瓷器出土。(完)

古瓷残片为何值得收藏?


在古玩市场上,常见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其实在笔者看来,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下面就说说古瓷残片为何值得收藏。

首先,古瓷残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搞收藏,不单纯是为了“一夜暴富”,追求收藏品的最大利润化,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弘扬文明,扩充知识,陶冶性情。所以在搞收藏时,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藏品的回报率上。古瓷残片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管窥到某一段历史的资料信息、社会综合文化信息,从而收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时下,国内外有很多书画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是从古瓷残片中来探寻、学习、体悟、揣摩古代社会文化、绘画技法、历史信息和书法的艺术魅力的,更不要说当代陶瓷专家从古瓷残片中学习古代陶瓷技术了!

其次,古瓷残片是收藏爱好者最廉价的教学实物。对于古瓷收藏者来说,光掌握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物来验证。古瓷残片因承载了一定的综合信息和文化元素,因此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它是一部绝好的实物教材!时下,有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古瓷方面的知识时,一般都到博物馆去隔着玻璃看展出的实物。这种学习方法远没有手里把玩着残瓷片,面对面地学习来得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看得更真切!因此作为一种实物教材,古瓷残片的作用非常之大,不可小视!

另外,古瓷残片中保留着一种残缺的美。很多残片中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美。美学讲究美是完整美与残缺美的统一,残缺,有时本身就是一种美!比如我们熟知的女神维纳斯雕像和秦始皇兵马俑。这些东西虽然有残缺,但仍然给人一种美的震撼和享受!收藏爱好者甚至能从古瓷残片来想象出整个瓷器的完美和艺术美感。有些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古代瓷器美的瞬间和最美的细节。能淘到这样的藏品,对于藏家来说,实在是一桩幸事!

同时,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有些古瓷残片虽然残破不成完器,但其某个细节却依然保留着历史文物的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珍!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就收藏着一件由古瓷残片拼接组合起来的“清康熙五彩仕女婴戏盆”,尽管它是残片的组合,但因其在康熙五彩器型中极具典型性,而全世界仅存这一个,所以其可谓价值连城!

最后一点,古瓷残片残而不失其价。古瓷残片不可再生,且存世量也有限,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个“古”字,这就决定了它未来的身价肯定会上涨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古瓷残片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那时的它们,就已经成了一种求之不得的历史文物!因此,现在趁古瓷残片本身还没有凝聚太多的金钱光环时,收藏一些古瓷残片,保留它们淳朴的艺术本质、历史信息、文化元素,是收藏智者当所为也。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古瓷残片为何值得收藏”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


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毛边不值钱”。这说明古瓷收藏讲求完整美——不仅注重瓷器的“大开门”,更讲究瓷器的完整性。一件完整的古瓷,如果某一处有了残缺,哪怕一点点,那么它的身价就会大打折扣。在这种“古瓷毛边不值钱”理论的指导下,很多收藏者对古瓷残片不屑一顾,甚至视为垃圾、废品,更不要说投资收藏了。

那么,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

首先,古瓷残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搞收藏,不单纯是为了“一夜暴富”,追求收藏品的最大利润化。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弘扬文明,扩充知识,陶冶性情。所以在搞收藏时,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藏品的回报率上。古瓷残片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管窥到某一段历史的资料信息、社会综合文化信息,从而收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时下,国内外有很多书画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是从古瓷残片中来探寻、学习、体悟、揣摩古代社会文化、绘画技法、历史信息和书法的艺术魅力的,更不要说当代陶瓷专家从古瓷残片中学习古代陶瓷技术了!

其次,古瓷残片是收藏爱好者最廉价的教学实物。对于古瓷收藏者来说,光掌握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物来验证,而实物教学效果往往高于理论的输导。古瓷残片因承载了一定的综合信息和文化元素,因此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它是一部绝好的实物教材!时下,有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古瓷方面的知识时,一般都到博物馆去隔着玻璃看展出的实物。这种学习方法远没有手里把玩着残瓷,面对面地学习来得那么直接、效果更明显、看得更真切!因此作为一种实物教材,古瓷残片的作用非常之大,不可小视!

另外,古瓷残片中保留着一种残缺的美。很多残片中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美。美学讲究美是完整美与残缺美的统一,残缺,有时本身就是一种美!比如我们熟知的女神维纳斯雕像和秦始皇兵马俑。这些东西虽然有残缺,但仍然给人一种美的震撼和享受!收藏爱好者甚至能从古瓷残片的片段来想象出或者推衍出整个瓷器的完美和艺术美感。有些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古代瓷器美的瞬间和最美的细节。能淘到这样的藏品,对于藏家来说,实在是一桩幸事!

同时,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有些古瓷残片虽然残破不成完器,但其某个细节却依然保留着历史文物的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珍!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就收藏着一件由古瓷残片拼接组合起来的“清康熙五彩仕女婴戏盆”,尽管它是残片的组合,但因其在康熙五彩器型中极具典型性,而全世界仅存这一个,所以其可谓价值连城!

最后一点,古瓷残片残而不失其价。古瓷残片不可再生,且存世量也有限,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个“古”字,这就决定了它未来的身价肯定会扬高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古瓷残片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稀少甚至消失时,那时的它们,就已经成了一种求之不得的历史文物!因此,现在趁古瓷残片本身还没有凝聚太多的金钱光环时,收藏一些古瓷残片,保留它们淳朴的艺术本质、历史信息、文化元素,是收藏智者当所为也。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丽阳元末明初古民窑惊现瓷都 震惊考古界


位于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乡的元末明初古瓷窑遗址经过为期3个月的科学发掘,近日终于“破土而出”,其发掘成果震惊国内外考古界。

这次由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发掘,是对景德镇地区民窑的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丽阳乡彭家村瓷器山西坡和丽阳村碓臼山南坡,发掘面积770平方米。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参与的第一次考古发掘。

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在发掘现场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处元末明初的瓷窑遗址,这个窑址中出土了青花瓷、仿龙泉釉瓷、仿哥釉瓷,此外还有紫金釉瓷和白釉瓷等。器类主要有碗、盘、靶杯等,其中质量较高的仿龙泉釉和仿哥釉瓷标本弥足珍贵,这些材料的发现将改它的科学发掘,不仅在揭示具体的瓷窑场的生产品种从青白瓷向青花瓷过渡、何时使用国产钻料烧造青花瓷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揭示元末至明代中期景德镇地区乃至全国瓷业生产的兴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前来参加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加拿大著名陶瓷专家史蒂夫?布若索称丽阳古瓷窑址为“伟大的发现”。

湖北当阳发展陶瓷产业前景广阔


湖北当阳市发展陶瓷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近日,当阳市有关领导带队来到佛山,向佛山陶瓷企业推介当阳的陶瓷产业发展环境。

据介绍,新中源位于当阳的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目前,该项目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证照已办理完毕,正在平整厂区土地,开挖土石方50万立方米。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可谓是一路绿灯。

从地理位置看,当阳地处荆襄宜三角中心,位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在武汉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之间,有着其他建材生产基地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同时,企业发展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焦柳铁路、襄石复线、荆宜高速穿境而过;当阳火车站和岩屋庙火车站货运年吞吐量在200万吨左右;到三峡机场和长江水运线均只有40分钟车程。宜昌港是长江八大港口之一,拥有众多的客、货运码头,有利于发展建筑陶瓷工业项目。

此外,当阳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动力燃料供应充足,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在当阳市以及周边县市有着大量的建筑陶瓷原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当阳已获得批准成为“湖北省建陶生产基地”,其总体规划为在第一阶段建成5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量达1.5亿平方米,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带动矿产、机械、物流、服务、化工、包装等相关产业8亿元产值。第二阶段建成1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量达3亿平方米,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