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顺治瓷器大碗鉴别方法 > 导航 >

粉彩凤凰花卉大碗

粉彩凤凰花卉大碗

顺治瓷器大碗鉴别方法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鉴别

2020-05-25

顺治瓷器大碗鉴别方法。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了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出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的彩绘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在其内填上一层玻璃白,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再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从而使彩绘画面增加了层次而显得更加柔和并富有立体感,所用彩色比五彩更多,以淡雅柔丽名贵一时。在粉彩发明之前,我国彩瓷都是单线平涂,缺乏层次变化。

粉彩的颜色由于掺入粉质,有柔和的感觉,又因为粉彩一般在炉内以氧化气氛约700℃左右的温度烧成,比起五彩的烧成温度要低,瓷器烧成后其色彩在感觉上也比五彩要柔软,所以又有“软彩”之称。

康熙时期的粉彩属于草创阶段,在涩胎上面加彩,风格简朴,色彩较粗糙,施彩浓厚,纹饰内容以云龙和花卉为主。

雍正时期的粉彩技艺成熟,品种比康熙时增多,不仅有碗、盘、杯、盏等日用器皿,还有各式花瓶、花钵、尊、罐等。器型规整,胎薄体透,质白腻,釉面莹润,洁净无瑕。器型风格一反康熙时期的刚硬、挺秀为淳厚、灵巧。这一时期彩绘艺术造诣很高,不仅白地彩绘,而且也有各种色地彩绘的,更增加了粉彩瓷器在色彩对比上的美感,色彩秀丽温润。

到了乾隆时期,粉彩广泛制作,并有新的发展。品种除白釉粉彩与色地粉彩外,还有加釉下青花。色彩浓淡分明,清新艳丽,立体感强。从图案花纹看,乾隆时期的粉彩器有渐趋繁缛的倾向,还出现了“粉彩轧道工艺”,即在色地上,以尖状工具剔划出较浅的忍冬蔓草纹规矩图案,文献上称之为“锦上添花”。

这件清末粉彩花卉凤凰大碗,高8.8厘米,口径20.8厘米,现珍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碗内素面,碗外壁绘有4只美丽的凤凰和4朵盛开的花卉。所绘凤凰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作翩翩飞舞状。凤凰与花卉相间排列,互相辉映,意趣盎然,十分惹人喜爱。该器物釉面晶莹剔透,描画精工,形象逼真,纹饰构图严谨,色彩富丽,浓淡分明,是清代粉彩瓷器的精品佳作。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北宋定窑《紫金定》剔花双魚花卉纹饰大碗


家有宝贝

持宝人:王怡今

该件宝贝系名门望族家传珍宝,几经动乱,在多次搬迁过程中不慎破成两半,后由藏家将其粘连成器。

此器物高6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5.5厘米。芒口、口沿无釉。外釉呈酱紫色,局部有透明状紫红色。内有六等份开窗,用剔花工艺剔出四季花卉图案,碗底剔有两条魚儿在游弋。剔花图案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密疏有致。藏家说,此物从未面世社会,据他了解,同样器物在内蒙古博物馆另藏一件,堪称稀世珍宝。

唐代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 “南青”是指浙江的越窑,是生产秘色瓷的地方,陜西法门寺的四件秘色瓷是代表作。越窑也是世界青瓷的鼻祖。 “北白”是指当时河北邢窑的产品,若干年后培育出定窑名瓷。

定窑始于唐,终于元,宋是鼎盛时期。宋代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其中的定就是指定窑,瓷器素静莹润,以雪白、白中泛青的素面独树一帜。定窑以粉定、白定为主产品,偶尔也烧制黑定、紫定、红定、金花定。 《格古要论》曾写道:紫定色紫如檀,黑定色黑如漆,其胎土乃白,其价高于白定。

乾隆粉彩花卉团凤纹食盒


古时的士绅名流,出门访友,或参加诗社、文社的活动,与至交把酒言欢,常会事先准备一些肴食果品,作为助兴的下酒菜。食盒就是专门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携带行走的盒子,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

《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宋景诗起义》:“家家户户都献礼,火腿板鸭送食盒。”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这地方的风俗,送礼的食盒,不只光装能吃的东西,什么礼物都可以装食盒。”——这些都是文字所记载的食盒,可见食盒历史之悠久!

宫廷或者达官贵人,本着儒家“君子远庖厨”的教条,厨房离饭堂或者住处通常还有不短的距离,所以等下人把饭做好后,就要用食盒将食物送去主人住处。在深闺的小姐们也要由下人将食物送至闺中。

后来,食盒制作越来越华美,隆重,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被用来盛放食物,还常常作为文人雅客,士绅名流出门访友,盛放笔墨,礼物的器物。有时会作为古人梳妆盒,像现在的化妆包一样,出门盛放梳子发簪。

此乾隆粉彩花卉团凤纹食盒,款式十分精美,盒盖绘展翅团凤,凤身以圆形为界,舞动飞转,身姿优美,高贵华丽,极富动感。周围绘精美花卉以饰,枝繁叶茂,脉络清晰,盒底施昂贵之松绿釉,蓝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子三行篆书款。整器做工谨慎精细,复古与创新相结合,呈现雅丽高贵之气,整个画面布局紧凑有序,工整华美,古意盎然,十分珍贵。

做工精巧的瓷质食盒不仅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且能在外观上充分利用瓷质固有的色泽,给人一种典雅庄重之感,既美观又实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已经从今人的生活当中完全淡出,成为了古玩市场上的一项藏品。

雍正粉彩过墙花卉纹盘


雍正朝过枝花卉纹饰多以清疏淡雅取胜,观赏效果如瓶花之逼真,其流行颇广,正是胤禛喜好宋人花道的一种反映。清宫旧藏《胤禛行乐图》册页当中所绘已是深冬时节,胤禛围炉读书,身后阁栏内置一红木立几,上设青铜大觚,觚中插饰梅花与茶花,雅致之态与本品所绘如出一辙,极见意蕴。

可鉴本品之出现必为胤禛亲自裁决挑选的结果,梅花月季之造型、设色为清初恽南田传派画法,当出自雍正朝恽派宫廷画家蒋廷锡、邹一桂之画稿粉本。雍正御瓷粉彩花卉以逸丽清新著称,世人赞誉无数,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宫中画师为之画稿,上呈胤禛审核修裁同意之后,再交与御窑厂画手绘制成器。正是胤禛不遗余力的追求,将文人的意趣融进瓷器之中,开创了清代御瓷的新时代,成就后世不可企及的艺术巅峰,从而令此式过枝花卉盘亦因以画笔精美和布局新巧成为清宫御瓷美学之典范。

本品尺幅恢弘,气势不凡,胎质坚致厚实,釉汁白胜霜雪,莹润可爱。彩绘红梅、白梅、月季三枝由外壁攀延过盘边伸展铺陈于盘心,梅者屈曲斜袅,横欹生姿,枝头吐萼含苞,各具意态,月季风姿绰约,与梅花高低呼应,多情蜜蜂,欲落还飞,于一动一静中饶添野趣。

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双蜂细处妙入毫颠,寒梅画为五瓣单层,红梅萼片以矾红彩敷染,花瓣略染胭脂红,白梅萼片以绿彩敷染,花瓣填绘玻璃白彩,两者对比鲜明,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更以丹青妙笔皴染出灰褐的枝干,点染青苔,苔点为绿釉上加染白料,形成苍雅浑厚之感。灵芝二朵寄生梅干上,厚实茁健,质感如真,传出片片瑞意。外壁一侧红白二梅俯仰生姿,相映交辉,月季妍放飘香,风情无限。

其布局别具巧思,于器足上攀,延伸过壁至盘心,连续不断,使内外图案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构思之精令人叹绝。此式装饰技法名曰:“过枝花”,始见于康熙后期,尤以五彩瓷器为多见,凡运用此法者,皆质量非凡。

雍正 粉彩过墙花卉纹盘 尺寸:

口径:51.8cm

高:6.8cm

足径:27.4cm

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


翰海今年春拍订在6月23-25日,继中国嘉德去年以5280万人民币拍出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粉彩瓶〉后,也非常难得的自海外征得一件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高64.7公分。据悉,翰海相当重视此件拍品,将是此场拍卖最重要的拍品之一,在5月下旬将会带到香港预展展出外,还首次为这件稀有的粉彩大瓶高规格量身订作单本精装目录;并邀请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馆长何翠媚及北京故宫专家以数篇中英文专文来详尽介绍此瓶。北京故宫藏有一只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文大瓶〉,与本次翰海粉彩大瓶尺寸相同,如出一辙。故宫是三面花卉,三面诗文带印章款,而本件粉彩大瓶则是六面花卉,乾隆皇帝喜欢诗书画一体的风格,此件极有可能是其前身,尤其此瓶的体型硕大,腹部呈六瓣瓜棱形,工艺难度相当高,粉彩花卉细腻,颇有画珐琅的风格,实为乾隆早期难得一见的高档清瓷。北京故宫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文大瓶〉在2004年首度在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Chicago【中国紫禁城风华:乾隆盛世Splendor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The Glorios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乾隆大展展出,展览后在2006年,由中国各大博物馆专业人员膺选为「中国瓷器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历代二十件名瓷之一」(此一引述取自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馆长何翠媚的专文中),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乾隆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


花插一词始于明代,明正德年间流行的器皿呈圆球形,或梅花筒形,或鼓式等,器身饰青花地白缠枝莲纹、栀子花或青花缠枝花,有的器物上堆贴露胎的四兽面装饰。在明代很多权贵家庭都有花插艺术品。

清代宫廷则继续烧造,器型略有变化,极富时代特征。品种更加丰富,有仿哥釉、粉青釉、天蓝釉等等。有“花囊”之称,以雍正、乾隆时官窑制品为最佳。

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造型取自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无挡尊,取其精髓型制并注入时代的审美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本朝风格。上口塑型外翻莲花状,花插直身,下足渐放而收,造型灵巧多变,极具流畅、高雅、脱俗的美学造诣。于静穆之中,透出高贵灵秀之气,更是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光彩未泯。

气势上质朴流畅的线条美感,犹如初开的荷花,釉汁厚润古朴,不同部位纹样各异。内壁均施昂贵的松绿釉,顶部作覆莲花纹一周,紧密排列,花插花团绽放,枝叶缠绕翻卷。

花插以卷草宝相花纹作为装饰主体填以色彩,诸色艳美,枝蔓交织缠绕。顶部及底足外部均描金装饰,使得该器更显的富丽堂皇,华贵万千,而所描绘的各异纹样主次分明,繁密而不繁乱,装饰意味更加突出。

底心亦施松绿釉,蓝料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这件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既可插花,亦可插箸,做工之精良,尽显宫廷之雍容华贵,堪为皇室宫廷案头常备之物。至于厅堂之上,是一件非常雅致的陈设品。

乾隆粉彩描金花卉山水纹盖豆


彩瓷装饰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造就了不同时代的韵味与风格。行家单凭绘画艺术风格和色调种类上就可基本判断它的烧造年代。

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粉彩出现,它是从康熙五彩瓷演绎而来。粉彩更加娇美,更加妩媚明丽,更加符合自然界真实场景的本色。因为绘画、彩料采用了“没骨法”技法,就是用玻璃白料为底色,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没骨法”彩绘渲染图饰的彩瓷。

粉彩使用丰富的彩料匀染,山川河流、人物花鸟匀染的生动自然,色泽和谐,虚实准确。这是其它品种的彩瓷所无法企及的。而粉彩深受大家喜欢,自在情理之中了。

盖豆最早见于西周,豆上加盖的组合则是战国时期。主要用于祭祀与宴飨中,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的食器。此器造型别致典雅,彩绘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画工更是锦上添花,乃当朝稀有精品。

此盖豆纹饰精美,除豆腹通周留白外,通篇绘缠枝莲宝相花,画面婉转流畅且寓意吉祥,豆盖与足部分别四开光,青花料楷书 “福寿康宁”,字体笔酣墨饱,笔势雄健洒脱,遒媚劲健,极见功力。

豆腹留白处通绘山水楼阁风景,此图犹如在宣纸上作画一般,画师所表达的意境一览无遗。山石有凹凸明暗,花叶有阴阳向背,其中运用了西洋透视技法,楼阁透视比例准确,画风与之山石融为一体,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的更加深邃、动人。

画师将自己的心智情趣寄托于山水之间,咏颂山河的迷人景观,既激情澎湃,又气吞山河;楼台亭阁隐现其间,江河浩荡、朗朗乾坤,一派祥和安定的太平景象。

雍正粉彩红地牡丹花卉纹碗


雍正皇帝性格严谨有序,审美趣味极高,据说素雅高贵的单色釉正是他最喜欢的瓷器品类。雍正年间的单色釉瓷器颜色较之康熙时期更加精致和柔美,暗纹的绘制也更加的轻巧纤细,且注意构图,有密集有留白,甚至还有规律的几何形韵律纹饰。

宫廷瓷器功能各有不同,例如蓝色釉就往往被用于祭祀活动。而根据遗留下来的瓷器来看,雍正在位期间最常见的单色釉釉色应该是红釉、黄釉和青釉。红釉是在康熙时期进行改制烧至巅峰的品类、黄釉和蓝釉则可能更接近于雍正自身的审美趣味。

此碗釉色莹润,造型端庄。绘画简明干练直述主题,线条表现优美,花朵以竞相开放的姿态来呈现,浓艳的珊瑚红,配以淡雅的粉紫色牡丹花,更显喜庆圆满,很好的表达了“满堂富贵”的吉祥寓意。

此碗通绘牡丹花卉,呈现出绚丽灿烂景象,其美丽的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美好寓意也象征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美好愿望。

夺目而娇艳的牡丹花不免让人想起宋代诗人晏殊的诗句:“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的意境。

乾隆粉彩黄地开光花卉纹唾盂


唾盂既是痰盂,乃是古代居家用的一种卫生洁具,它最早始于商晚期,在商至汉代时通常是皇族阶层使用的物品,唾盂的材质有银、铜等。至了西晋之后唾盂便改用陶瓷制作。

生于北宋终于南宋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到过唾盂。明代文献中记载元代有银鎏金的唾盂,可见其奢华。但古代的唾盂普遍尺寸都小,一般都置于桌上,吃饭时放些鱼刺残骨,故又称“渣斗”。

乾隆二十七年(1762)宫廷画院与珐琅作合并,专业画家参与粉彩瓷器绘画工序,大大提高了纹饰的艺术水平。并且要求装饰繁缛的风格。乾隆四十八年(1783)曾传旨:“粉彩黄地唾盂上花卉画得甚稀,再画时画得稠密些……,此种圣喻均为乾隆时期皇室要求之审美取向,尽显卓越非凡的皇家气派。”

此唾盂造型甚为罕见,不见出版有相若作例。应属皇帝日常实用之器,即可实用,又可为陈设。整器胎釉精细、绘画用色绚丽、图案清晰美观,以寿菊为主题更显寓意吉祥万芳,内壁及底部均施松绿釉,底部中央青花双框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乃是一件难得的清乾隆御瓷精品。

乾隆 粉彩黄地开光花卉纹唾盂 尺寸:

口径:8cm

高:6.5cm

足径:4.7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粉彩凤凰花卉大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粉彩凤凰花卉大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顺治瓷器大碗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