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民窑瓷器 > 导航 >

品赏民窑青花炉

品赏民窑青花炉

古代民窑瓷器 清朝民窑瓷器鉴别 乾隆民窑瓷器鉴别

2020-05-25

古代民窑瓷器。

在陶瓷装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青花瓷有着巨大的流传。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来装饰陶器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唐朝才发展起来的。青花瓷器在中国的明代进入全盛时期,它的制造技术外传到近东及日本、朝鲜等其他东方国家,最后传到欧洲。

青花属高温釉经过1200℃的窑烧之后形成;官窑青花瓷一般都精美细润,但不免有些呆板;民窑青花瓷大多都较粗糙,却蕴含着民窑自由奔放的创造性。我以前在小拍捡漏收藏了一只清早期民窑青花香炉,这只青花香炉显示出民窑毫无拘泥的创造与发展风格。

青花香炉口径25.2厘米,器身绘有古香古色的缠枝莲纹,香炉器型大方稳重,绘画技法十分娴熟。中国盛行佛教,宋元香炉各具特色,明清香炉各有传承与发展。

我收藏的这只青花香炉具有清早期民窑香炉的7个特色:一是民窑香炉创造与发展的特色。明代官窑与民窑多见青花三足筒炉,三足双耳炉;崇祯时期有钵式炉。清顺治、康熙、雍正均有青花钵式炉,但少见这种带有大翻口沿的民窑青花香炉,这种青花香炉的造型具有清早期民窑香炉创造与发展的特色。二是清早期民窑香炉的肥质特色。青花香炉胎质坚致,器物手感重。这只香炉具有清早期民窑器物胎质坚致的特色。三是清早期民窑釉色的特色。香炉釉色白中闪青,这种釉色既区别于明代的亮青釉,又不同于康熙后期有光亮的白釉与浆白釉。这种民窑白中闪青的釉色实际形成了清早期的过渡釉色,这种过渡釉色正是清早期民窑釉色的特色。四是清早期香炉釉面民窑器物的特色。香炉釉面有多处棕眼,釉面呈现乔麦地。五是清早期香炉缠枝莲绘画用料特色。清早期民窑青花采用浙料和珠明料,因此香炉所绘缠枝莲发色较灰暗。六是清早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的绘画特色。清早期纹饰画法采用单线平涂,青花有溢出勾描线的现象。七是清早期平削底与底足窑黄的民窑特色。平削底足与底足窑黄是清早期民窑沿袭明末民窑的遗风。

纵观这只清早期民窑缠枝莲青花香炉,既有继承明末民窑传统的工艺,又有清初民窑的发展创新。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河北保定元代窖藏青花瓷品赏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厅陈列的众多精美瓷器中,有四件青花瓷令世人惊艳,它们是1964年5月在河北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内出土的器物,当时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包括6件青花瓷器、2件卵白釉瓷器和3件蓝釉描金瓷器。此次青花瓷器的出土曾轰动一时,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元代青花瓷,这些器物造型典雅端庄,纹饰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堪称元瓷极品,弥足珍贵。此处笔者将四件绝美的青花瓷器作介绍,以飨读者,在悦目的幽蓝神韵中体味青花独具的艺术魅力。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罐底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罐盖顶部

高42.3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9.4厘米。盖罐直口,短颈,溜肩,上腹较鼓,下腹至底部渐收,宽圈足,足底露胎,胎色白,伴有粘砂、铁质斑点和釉斑,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该罐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凝厚,釉面润泽光亮,所绘纹饰题材丰富,层次清晰,主题突出,全器装饰纹样达10余层。盖顶塑一昂首翘尾蹲踞的狮子,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和回纹。罐身颈部饰一周缠枝菊花纹,肩部饰卷草纹和大朵如意云纹,下垂的云头内采用蓝地白花装饰技法绘水波莲花,云头之间点缀折枝菊花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以双重串珠堆贴而成,开光内贴塑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以釉里红涂绘,瑰丽的红色与莹亮的蓝色交相辉映,形成了极强的装饰效果。下腹饰卷草纹和莲瓣纹。器物上的装饰纹带或写实、或变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总体来看,这件大罐既具有青花幽静雅致的特质,又融入了釉里红浓重热烈的色调,集绘画、浮雕、贴塑等多种技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顶级艺术珍品。

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高51.5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14.5厘米。瓶盖及瓶身均呈八棱形。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腹部修长内收,足微侈,足底露胎。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肩部和近底部饰大朵如意云纹,内绘青花花卉、凤鸟和怪兽。瓶身纹饰布局繁密,主题纹饰为青花海水火焰纹,采用留白手法装饰四条矫健有力的游龙在波涛汹涌的海水中飞舞翻腾,四条白龙以刻、绘结合的技法塑造,看上去凹凸有致,富有立体感。龙均为双角,头小,颈部细长,双目圆睁,张口吐舌,异常凶猛生动,是典型的元代龙纹的特征。整件器物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一改唐宋以来瓷器纹饰布局疏简的传统,且形象对比鲜明,白地蓝花与蓝地白花相映成趣,极富艺术感染力。这件梅瓶形制规整,充分展示出元代制瓷工匠高超的成型技艺。

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

高32.5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9.8厘米。通体呈八棱形,敞口,细颈,圆腹,圈足微外撇。胎薄而致密,釉细腻润泽。瓶身由上至下绘九层青花纹饰,口沿内侧绘八朵如意云纹,颈部饰蕉叶纹、回纹和覆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双狮戏球图,狮身系彩绸缨络,回首翘足,嬉戏玩耍,周围间以火焰、方胜、灵芝等杂宝,下腹及底部绘钱纹、莲瓣纹、回纹及卷草纹。这件玉壶春瓶造型优雅美观,纹饰生动活泼,青花色泽浓艳,是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器的代表作。

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棱执壶

高23.6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7.8厘米。通体呈八棱形,壶盖中心置圆尖钮,盖面绘覆莲瓣纹。壶口为喇叭状,颈细,下腹鼓,颈腹间一侧有流,对称的另一侧有柄,近底处内收,圈足外撇。颈中部饰一周回纹,上半部绘蕉叶纹,下半部绘覆莲瓣纹,覆莲内饰火焰宝珠纹。上腹部在两周卷草纹之间饰6组折枝花卉,下腹部饰仰莲瓣纹,圈足饰卷草纹一周。流细长,流颈间有S形花饰相连接,流身两侧饰卷草纹,柄宽扁,顶部堆贴卷云纹。这件执壶造型秀美典雅,纹饰布局繁而不乱,层次清晰,堪称元青花中的精品佳作。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宋、辽、西夏、金长期对峙、战争和分裂的局面,使中国走向大一统。元朝发达的交通为各地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尤其推动了元朝海外贸易的发展,美轮美奂的中国瓷器也就这样走向了世界。元朝历史不足百年,而在中国陶瓷史上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元代创烧出成熟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些色彩斑斓的瓷器逐渐取代了之前色调单一的素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从而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

在保定元代窖藏出土的这几件青花瓷器以其古朴浑厚的器物造型、精湛绝伦的绘画技法和明艳动人的纹饰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的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和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器形硕大,浑圆饱满,是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特征,而八方造型也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常见式样,这种造型是制瓷工匠们模仿伊斯兰金银器的样子制作出来的。几件器物的瓷胎采用的是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高岭土的加入使瓷胎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提高,因此拓宽了烧成范围,减少了器物变形,从而能够烧制出大件器物;它们的釉色皆白中闪青,从科学检测数据看,这种釉色既与青白釉不同,又与卵白釉有别,正好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器物上的图案花纹发色青翠浓艳,浓重之处有黑色疵点,应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钴料烧制而成。耐人寻味的是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布局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主次分明,采用横向带状分布的形式,在主题纹饰之间均以卷草、弦纹、回纹、钱纹等辅助纹饰相隔,看上去繁而不乱,井然有序。

保定元代窖藏出土瓷器精美,堪称元代瓷器的精品,其埋藏者应是当时的官宦显贵之家。这些窖藏之所以遗留到现在,是由于埋藏者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死亡或离乡背井,无法再返回故乡的缘故。

目前所见元代青花瓷器存世很少,这四件器物保存较为完好,青花发色自然,釉面清亮润泽,纹饰丰富,充分体现出元代青花瓷器的时代特征,为研究、鉴定元代青花瓷器提供了珍贵的标准器型和重要的实物资料。

康熙民窑青花瓷


青花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瓷器。氧化钴在釉下呈现出鲜艳的蓝色,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青花”或“蓝花瓷器”。清代是中国瓷器的顶峰时期,数量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青花。

元代以后,青花以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纹饰以及釉下彩永不褪色的特点,逐渐取代其他品种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主流。入清以后,景德镇民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品质量日臻精细。至康熙时,青花的艺术水平已达高峰,其中许多精品完全可以与官窑媲美。康熙民窑青花的色泽差异很大,早期以灰蓝或蓝黑为主,色泽深沉浓重;中期青翠艳丽,层次分明;晚期以灰蓝色为主,颜色浅淡灰暗。其中以色泽明快的中期青花最具代表性。

康熙青花除了以色泽艳丽明快著称外,独特的“分水”技法更是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分水”是青花瓷器借鉴中国水墨“皴法”用笔创造出的一种渲染技巧,明代末期已经出现,康熙时达到高峰。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的料水对画面进行渲染,使画面呈现出明暗、浓淡等不同的色调效果,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一只康熙中期民窑山水纹盘,其口径为27.8厘米,底径17厘米,高约6厘米。边纹是两枚青翠的竹子图纹,盘内是一幅气势宏伟的山水画。远近的山峰层次分明,树木郁郁葱葱,颜色艳丽。两山之间有一条宽宽的河流,两岸住有乡民。河中央一条小船正在划过,右岸的几棵大树底下,坐着一位悠闲自得的垂钓者。整幅图画结构合理,画风纯朴,具有典型的清康熙时代特征。

民窑青花并非不值钱


1999年,南京《服务导报》、《收藏与拍卖》专版专表的《民窑青花不值钱》一文,提到:“进入拍卖行的青花瓷器是官窑器,而不是民窟器……官窑器即便有冲口、开裂、破残也值钱,值得收藏,而民窑器青花即使完整,也不值大钱……民窑青花瓷的升值远低于官窑青花瓷器……也无多大升值或保值余地。”

此文对官窑与民窑分界显然有些绝对,而对民窑与官窑瓷器的艺术价值并没有正确认识与深入阐发。国内外对瓷器文物的收藏与拍卖虽然重点是名人名瓷。但这并不等于说,民窑瓷器不值钱,更不能说民窑瓷器没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在世界各国出土、流传以及博物馆及个人收藏的明清两代青花瓷实物,多是民窑青花瓷。民窑的青花值不值钱要看其艺术水准,而不是在于什么窑。官窑青花器美在胎釉精细,青花发色纯正,但官窑器基本上供官府朝廷使用,因按照宫廷的正统要求,在创作上千篇一律,从而限制了陶瓷艺人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而民窑在制陶上不受约束,在人生观上务实、乐观、趋善,在艺术创造与发展上显示出一种追求理想,个性张扬的生命活力。明清时代民窑青花瓷画对明清以来中国画的影响更是官窑器无法比拟的,一些著名文人画家都介入过民窑器的绘画,如明代徐渭、清代朱耷等。胡雁溪在《谈谈明代民窑青花瓷》中提到:明代民窑青花瓷对明清以来中国画坛影响之最深远,而这种影响都很难以从官窑瓷器上看到,两者艺术魅力和艺术活动上的巨大差距显而易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中,就明确在把明代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器列为一级文物。民窑青花对研究明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宗教传播、风俗变迁、艺术嬗变都具有官窑瓷器无法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世界上对中国青花瓷的推崇和仿制也始于明代民窑青花瓷。

既然对民窑青花瓷的价值不能不概而论,进入拍卖行的瓷器也不能单以官窑民窑而定。落官窑款的上等瓷器也有民窑仿造的。而无款民窑瓷器,如为名家参加创作绘制的,其价格自然不菲。因此,绝不能一概说民窑的瓷器不值钱。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


一、官民窑的关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国陶瓷王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不仅与玲珑、色釉、粉彩一道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而且还享有“国瓷”美誉。明清时期官民窑皆大量生产。

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而民窑则变化多,纹饰生动活泼,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产品粗细兼有,产量很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大批外销。官窑是在民窑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其反过来又会影响和推动民窑的发展。官民窑这种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其形成了既有共同时代风格又各具自身特点的状况。而正是其中的共同时代风格为民窑断代提供了依据。

民窑通常按生产力的发展,使用方法的进步和民间艺术观念的渐变等客观因素自然地变化和过渡,这是民窑普遍存在的承袭性特点。历史文献中关于民窑的可靠记载几乎为空白,与官窑研究相比,景德镇民窑青花的研究还处在为解决断代问题获取资料的初始阶段。民窑青花面貌的多样性,发展演变的复杂性决定了民窑断代研究的难度。

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的清康雍乾景德镇瓷器生产中,康熙民窑可谓具有重要影响。康熙朝历61(1662——1722)年,经济业旺发达,对外贸易繁盛,国力强大。由于采取了减免赋税,“官搭民烧”和废除“匠籍”制等一系列举措,使民窑生产得以大力发展。鉴于时代跨度较长,目前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系元年至二十年(1662——1681年)),中期是二十一至四十五年(1682——1706年),晚期为四十六年至六十一年(1707——1722年),作者今以康熙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鉴定为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二、造型、胎、釉和工艺

康熙民窑青花造型古朴、端庄,整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充满阳刚之美。型制、规格众多难以计数。这恰映证了梁同书《古铜瓷器考》所云:“官窑器纯,民窑器杂。”主要见有瓶、方瓶、观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胆瓶、玉壶春瓶、琵琶瓶、花觚、盖罐、将军罐、粥罐、高奘罐、莲子罐、盘、六方盘、八方盘、花口折沿盘、攒盘、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盖碗、高足杯、提梁壶、缸、花盆、笔筒、洗、砚、盒、绣墩、熏炉、钵式炉、筒式炉、洗式三足炉、鼎式炉和瓷板画等。其中,以花觚、梅瓶、筒瓶、棒槌瓶、盖缸、将军罐、粥罐、盘、碗、提梁壶、军持、缸、笔筒及钵式炉等最为多见。

花觚除沿袭崇祯、顺治时筒式觚形制外,还新创了上短下长二截,大口外撇,长颈渐收,鼓腹下敛。足底外倾式觚,因其口颈外撇呈凤尾状,又名“凤尾尊”(其高度通常在45厘米左右)。对此《饮流斋说瓷》曾载:“口大腹小者谓之花觚,明制者身段直下绝无波折,康熙以后则腰际凸起略如香案中插花之具矣。”梅瓶唇口,短颈,丰肩至下渐敛于胫部外撇。筒瓶别称“象腿瓶”,口沿外倾收颈,溜肩,柱形往下慢收。棒槌瓶在筒瓶后面因状似中国江南农家洗衣所用的棒槌,故名。有方、圆棒槌瓶之分,以后者居多。盖缸直口露胎,丰肩鼓腹,底有施釉、露胎二种,盖见馒头形和盖面下凹两式。将军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分无釉平底、圈足二类,盖顶饰宝珠钮。粥罐直口、溜肩、圆腹、底微收、平底。盖为圆形钮或有孔,可加铜环饰。肩部具对双孔洞,可穿装金属环以利提系。盘通常是唇边。碗侈口圆腹至下缓收,釉底圈足。军持喇叭口、束颈、球腹,流似乳头状,一般系外销产品。提梁壶中以肩部饰面相清晰的四个铺首用于提系者最为多见。缸普遍制作较精细,常见直口、里外两边有唇边呈滚圆状,鼓腹下收,底部无釉一类。笔筒见有直筒、撇口束腰、竹节形等。口径大者可至34厘米曰“大笔海”。钵式炉与明末、顺治朝器物基本一致,均呈撇口、鼓腹、下敛、平底、圈足状。

民窑与民窑瓷的特点


民窑与官窑相对,是民间私人开设的瓷窑,烧造技术比官窑粗陋,但民窑瓷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艺术韵味,却一直保持着活泼的生命力,民窑瓷在中国陶瓷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清朝民间还有“气死官窑”之说,讲的就是民窑瓷的精美要胜过官窑,民窑瓷中传世的收藏品也有大量的珍品。

民间陶瓷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中国各地都有陶瓷生产基地,而官窑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产物,陶瓷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方面还在于民间。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民间陶瓷,都是指在官窑出现以后的“民间陶瓷"。

民间陶瓷的制作技艺多种多样,就地取材、粗料巧做、因陋就简、审美与实用相结合是它的重要特点,烧造的当中蕴含着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等诸多好处。造型上的简洁、装饰上的流畅豪放、格调上的闲适淳朴,是广大陶瓷工匠累年创作实践积淀的成果。现就元末明初至明末清初民间青花瓷的发展特征举例来说明:

1.胎体厚重变得轻薄。

2.挖底由粗简到精细,足底由厚到薄,由有乳钉到无乳钉,足内壁由离心倾斜到垂直或内心倾斜。

3.圆器圈足内由无釉到多数有釉。

4.青花料研磨不断细致。由有黑褐色斑点到无黑褐色斑点。

5.装饰由洪武时期的繁荣具体到将景泰、天顺的疏简、抽象;由成化的繁密写实到正德的疏简概括;由嘉靖的再次繁缛具体到天启、崇祯的高度单纯、简练和抽象;自顺治和康熙早期重新又出现写实、工整和布局较满,到嘉庆后重新的简练、草化和抽象。

6.线条由粗犷豪放、粗细变化明显到细腻、粗细变化不明显的铁线描。

7.成化以前是勾、拓、涂染的画法,从成化起出现勾线分水的画法(分水有浓淡两色)、渲染不够均匀清晰到色阶多而清晰,直至康熙达到料分五色、清透莹彻的历史高峰。

8.题材不断广泛,构图形式不断增多。

如何鉴定鉴定民窑青花瓷器?


上个世纪80年代起,国内兴起收藏明末清初的民窑青花瓷器,到了90年代初,其价格出现了第一个高峰,随后又有所回落。近一两年,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的市场价格又开始新一轮的攀升,并为众多陶瓷收藏家所青睐。就目前来看,民窑瓷器尚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况且眼下价位偏低,正是广大低额投资者收藏的好机会。但是民窑当中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投资者在购买民窑瓷器时也应该区别对待。如何鉴定鉴定民窑青花瓷器?

鉴定民窑青花瓷器收藏鉴赏的标准:

一、看工艺

在选购民窑青花瓷器时,要从它的工艺、装饰、窑火3个方面来考虑它的价位。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天津文物公司上拍的一件康熙青花暗缸,在康熙时期是比较普通的器型,由于它的画工比较精细,颜色烧得很好,但沿口上有伤,当时的估价在5万元左右,最终以22万元成交,说明了拍卖市场对这类民窑精品的认可程度。如嘉庆至道光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天球瓶,可以估到8万至12万元。在选择这类收藏品时,一定要选择文人气息比较浓、画法精细、器型完整的瓷器。

二、看品种

目前投资晚清、民间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列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晚清、民国的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清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初期江西景德镇“珠山”生产的署“同治年制”、“光绪年制”、“官窑内造”或有准确纪年款的各类粉彩瓷器,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三、看图案

看民窑青花瓷器上绘画图案是否精美,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动物花鸟、简单图案4档。在各种图案中有字的比没字的值钱,诗文题赋的价格更高。有些民窑青花瓷器上书有特殊的文字款识,其价格也相对较高。

四、看器型

民窑青花瓷器价格高于日用瓷、圆口器。近两年市场中收藏最热门的是书房中用的印泥盒、笔架、笔筒等方房小摆件,其中以笔筒的价格升速最快。买一些康熙时期绘画水平比较高的香炉、笔筒等,比较有升值潜力。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如何鉴定鉴定民窑青花瓷器”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元青花解秘:民窑性质官窑品质


三彩与元青花都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但百年来元青花在学术界争议最大。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2.3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又被人置疑年份鉴定有问题。元青花非官窑器,如今却又价值连城,当年受到中亚及欧洲宫廷贵族的青睐,被竞相收藏,文化经济价值远远超过通常的明清官窑器。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给予出口元青花大件精品一个身份:即专供外国宫廷贵族赏玩、珍藏的出口官窑器,性质属于民窑烧造的出口“官窑瓷”。

青花,即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简称,早已被中国陶瓷界认定为与唐三彩一样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元青花的釉料,主要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且大件精品主要供出口,供中亚、欧洲宫廷贵族赏玩、珍藏,故元青花留给后人的谜语最多。

中国元明清彩瓷大家族里,青花及青花釉里红瓷所包容的中国文化内涵最深、最广,且对世界的影响最大,而这其中又数元代青花瓷最令世人叹为观止。2005年7月12日,一件中国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但国内却有业余专家质疑此罐年份鉴定有问题,纹饰风格类似明朝青花绘画特征。其实,传统陶瓷界元末明初(洪武)青花一直不分,因虽年号有变,但制瓷材料、工艺、人员、作品风格等均少有变化。

康熙民窑青花瓷的装饰特色


康熙时期的民窑青花瓷,色泽莹澈明净,色阶层次分明,它在艺术上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时代特色,是景德镇民窑继明嘉靖、万历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崭新天地。

本文试从康熙期民窑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和其题材两方面谈谈它的装饰特色。

娴熟的技巧

(一)层次分明的色阶 康熙民窑青花瓷的成功和独到之处,就是在青花的分水技巧上,运用蓝色的色阶变化,充分描绘景物的阴阳反侧、疏落茂密,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呈现一种节奏、立体感,达到明净、清朗、料分五色("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的艺术效果。所有这些,与当时作坊内科学的分工是分不开的,所谓"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这种染、画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青花彩绘技巧日臻精进。

(二)讲求线条和布局 康熙民窑青花瓷的装饰,主题鲜明突出,准确而生动地表现虚、实相间的绘画布局,在用笔线条和料色处理上都颇具匠心;如常见的山水景色画中,前半部树、小亭往往排得茂密紧凑,线条粗壮挺健,料色用得浓重繁复,显得密不透风;后半部的远山,则用较浅的料色湿笔勾染,看去疏朗开阔。这样以干湿、粗细不同的用笔和料色,可以充分突出近景的"实"和远景的"虚",浓淡虚实,相应相宜,显得意境高远,景象葱郁苍茫!

(三)吸收他人的艺术营养 康熙时期的民窑绘画,不但广泛融汇了明代版画插图的艺术营养-用刚劲、细致的笔法勾线,对所表现的形象作夸张的加工;而且深受明末清初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及"四王"等我的影响,所绘纹样自有气度沉雄、明净清脱的效果,又不乏运笔出锋,细丽秀的情趣。这时期所绘人物有唐人风度。同时画匠们充分重视了对人物姿态的生动和神气表现的描绘:如头部微仰、双目向前凝视,是表现放诞,傲慢的性格;手捧酒杯、满颐髭须,蹙额静观,是表现若有所思的神色;又如面露笑容、自得其乐,身旁柳青花红,则说明人物正陶醉于春天的美妙景色之中。总之,无论是凝视遐想、沉思、微笑,还是表现超然凛凛的神气,画匠们都能以精炼和极富变化的笔法把它充分描绘出来,特别是康熙时期人物画的衣纹,往往遒劲而带方形,加上背景以树石、芭蕉之衬,简洁质朴,又显得苍古离奇,风拂衣动,使画中人物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的落落风度!

广阔的题材

康熙时期,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青花瓷装饰题材,应运而生,有植物、动物、人物、山水景色图案及书法艺术类。

(一)植物图案

在这类题材中较为流行的还是莲花纹,多以缠枝式,有与动物结合、也有与人物画在一起。其次是梅花,例如,"梅月清辉"以浓艳的青料描出花卉轮廓,以浅的色阶烘托出月影,景物萧疏,异常清新!

在这类题材中,还有以寓意手法,采用民间口采(吉祥语),寄物喻义,表现人民对现实社会中福禄寿喜追求的主题。常见的葡萄纹,寓意"多子多孙";瓜、蝴蝶画在一起,谐音"瓜迭绵绵",展示对丰收的祝愿,牡丹象征富贵,与花瓶画在一起,寓意"富贵平安"等等。

另外,在顺治朝就大量出现的梧桐叶,康熙时也较多,画面上只一片宽腴的叶子,旁边配诗"一叶得秋高、新春再芳菲"等,特别是那种把诗句题在叶片中间的浪漫装饰法,成了蓝色的叶片,白色字,赋予画面平中有奇的情趣,使人们某种意象得到体现。

动物图

案 "马","兔"、"鱼"等动物形象大量出现在康熙民窑青花瓷装饰题材中。马有奔卧之分,奔者"骁腾四蹄轻",卧者,则"似伏江岸听涛声";兔,以古代神话中的玉兔形出现,往往头仰起,蹲卧在小土坡上,总表现一股骄骄自在的神气;鱼,在吉祥图案广泛流行的清代,是"连年有余"的吉祥物,彩绘者常以细致,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肥硕的鱼儿,从一片碧波中跃出,翘首面对冉冉升起的术阳,象征着一种健康、向上的情趣在升腾。

(三)人物、山水图景

康熙民窑青花装饰中的人物题材较多,略可分:仙佛道教人物(飘逸的八仙过海、寿星盘腿趺坐、西王母手捧桃子等);婴戏纹(百子图、独舞图、庭院游戏等);高士图(竹林七贤等);仕女画(发鬓高耸、脸庞丰满、眉似弯月、唇似米点、端庄稳重);戏曲故事图等等。

当时较流行的还有人物与山水景色画在一起的,象"携杖缘水向家门"、"钓罢戴月归"、"秋江独钓"、"水云影伴低吟"等。这些画面的前半部往往是一老翁在水边柱杖、待渡、垂钓、钓归、凝视和漫游等形象,茅屋置其一边,湖中渔舟若干,岸边杨柳数支,远处的山峦渐隐,好一派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揭示出康熙时人民生活日渐繁富的现状。

书法艺术类

有中国诗词"赤壁赋""梧桐一落,天下皆秋"等,有吉祥语福、禄、福寿葡萄,以及各种字体的"寿"字等;其它的还有用少数梵文、满文、喇嘛文、蒙文作装饰的。

总之,民窑青花瓷的装饰,以质朴、情真、淳美见长,它有其自身的艺术功能,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中饱含着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理想、愿望、民俗心理和历史足迹,反映着民族的心理与精神素质,我们应继续探索和研究,使景德镇古代民窑青花瓷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益发得到充分弘扬!

注释:《陶冶图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品赏民窑青花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品赏民窑青花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民窑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