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昆明瓷砖 > 导航 >

昆明祖传八仙瓶验明正身

昆明祖传八仙瓶验明正身

昆明瓷砖 古代瓷器瓶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2020-06-08

昆明瓷砖。

咸丰粉彩八仙方瓶。

本报讯 首席记者肖宇辉报道 市民包先生将祖传八仙瓶送云南科技检测中心,经科学鉴定验明其正身为清咸丰粉彩瓷器,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市民包先生到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他携带一对“粉彩八仙人物纹双耳方瓶”,据其介绍为祖屋翻新时所获祖传物。由于底部款识为罕见花样款,给鉴别增加了难度,故包先生希望求助科学手段。

这对方瓶经测量高42.3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9.5厘米;总重9480克。釉质洁白温润。粉彩色调秀丽柔和、鲜艳润泽。瓶附双耳,为兽首衔环辅首。瓶身绘画分为两层,瓶颈、瓶身各有洞天;瓶颈处四面绘开光山水、花鸟纹;瓶身主要部位绘开光八仙人物,每面画两个人物,表情生动而构图简洁,与间隙处的繁花相映成趣。瓶底瓷胎细密坚实,底款为粉彩八宝如意图案款。

中心吕志坚主任目鉴后,认为系清代咸丰时期民窑烧造。随后检测人员在EDX3600L仪器上对釉、胎分别作无损取样检测,最后得出结果:“送检样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与19世纪中、晚期(包含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吕志坚介绍,花样款又称花押款、画押款、记号款、图案款等。其本意是指在文书契约上的签字或代替签字的符号。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二“刻名印”中记载当时画押情况:“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在蒙古、色目人通用押印的风气下,许多汉人也纷纷仿效,致使押印流行。花样款明代已出现,至清代康熙、雍正时广为流行,常见有博古图案、佛教符号、道家符号,以及一些几何图案和花朵图案等。

作价值评估时,吕认为清咸丰一朝历时较短且处战乱,制瓷数量有限,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与前几代相比传世品最少。咸丰瓷中小件多见,大型器较少。像包先生家传的这对方瓶,胎骨白净,釉面光洁,彩料鲜艳,用色丰富,绘工细致。加之方瓶成型工艺较圆瓶复杂,又带有罕见花样款,实为珍贵。

据包先生介绍,这对瓷瓶是他老家多年祖传之物,因为款识特殊,所以一直作为装饰性的古物保留。通过这次在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进行科学鉴定,才知其真正价值。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晚清牡丹瓶在昆明"验明正身"


晚清青花粉彩牡丹瓶

科检报告

本报读者李女士近日送检传家瓷器,经科学检测验明正身为晚清青花粉彩凤穿牡丹纹赏瓶,专家评估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为李女士解惑。一件青花粉彩凤穿牡丹纹赏瓶在李女士家中放置多年,曾请很多人鉴定然结果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晚清的,也有人说是康熙朝的。李女士在本报看到文物科学检测报道,于是往云南科技检测中心寻求验明正身。

据李女士介绍,该赏瓶是自己祖母留下的,也是传家之物。经历特殊时期,好不容易保存至今,此次前来鉴定,希望知其真正价值。经专家目鉴,初步认定是晚清仿康熙的作品。后经X荧光无损鉴定显示结果:“送检样品相关元素成分与十九世纪(1801年―1900年)晚期青花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专家目鉴与科学检测吻合,证实赏瓶是清晚期仿康熙时期的作品。

该赏瓶高 45.2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1.1厘米。细长颈、圆腹、圈足,器型端正,青花发色纯正,与粉彩相映得彰,釉色莹润。以凤凰牡丹作为纹饰。从古至今,传说中的“凤”一直被认为是鸟中之王;而牡丹,自唐以来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凤穿牡丹,即丹、凤结合,象征着富贵、吉祥、光明、美好。

中心主任吕志坚介绍,青花粉彩,是青花瓷器的一个衍生品种,系在烧好的青花瓷上,用粉彩料进行再绘画、烧制。这种赏瓶因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喜爱。其器形为清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后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

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赏瓶创烧以后,很快成为清代瓷器生产的一种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吕志坚还谈到,因青花粉彩烧造工艺复杂,故传世品较少。李女士家传的这件青花粉彩赏瓶,器型端正、釉色优美、品相完好,加之现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彩瓷市场较好,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晚清牡丹瓶在昆“验明正身”


晚清青花粉彩牡丹瓶。

科检报告。

本报讯 报道 本报读者李女士近日送检传家瓷器,经科学检测验明正身为晚清青花粉彩凤穿牡丹纹赏瓶,专家评估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为李女士解惑。一件青花粉彩凤穿牡丹纹赏瓶在李女士家中放置多年,曾请很多人鉴定然结果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晚清的,也有人说是康熙朝的。李女士在本报看到文物科学检测报道,于是往云南科技检测中心寻求验明正身。

据李女士介绍,该赏瓶是自己祖母留下的,也是传家之物。经历特殊时期,好不容易保存至今,此次前来鉴定,希望知其真正价值。经专家目鉴,初步认定是晚清仿康熙的作品。后经X荧光无损鉴定显示结果:“送检样品相关元素成分与十九世纪(1801年―1900年)晚期青花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专家目鉴与科学检测吻合,证实赏瓶是清晚期仿康熙时期的作品。

该赏瓶高 45.2厘米、口径15.2 厘米、底径11.1 厘米。细长颈、圆腹、圈足,器型端正,青花发色纯正,与粉彩相映得彰,釉色莹润。以凤凰牡丹作为纹饰。从古至今,传说中的“凤”一直被认为是鸟中之王;而牡丹,自唐以来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凤穿牡丹,即丹、凤结合,象征着富贵、吉祥、光明、美好。

中心主任吕志坚介绍,青花粉彩,是青花瓷器的一个衍生品种,系在烧好的青花瓷上,用粉彩料进行再绘画、烧制。这种赏瓶因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喜爱。其器形为清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后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

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赏瓶创烧以后,很快成为清代瓷器生产的一种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吕志坚还谈到,因青花粉彩烧造工艺复杂,故传世品较少。李女士家传的这件青花粉彩赏瓶,器型端正、釉色优美、品相完好,加之现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彩瓷市场较好,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鉴赏


我们现在买东西、换手机号都喜欢吉利,有6和8的号码往往比较畅销,价格也昂贵一些。每逢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也都喜欢用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佳节的庆贺,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古代也是这样,古代的家具、门窗、瓷器、玉器上都有很多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多来自于汉字的谐音,比如蝙蝠同“福”,马、蜜蜂和猴子组成“马上封侯”,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有幸福长寿的意思。五个蝙蝠环绕着一个寿字寓意“五福捧寿”,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道德、善终。还有的吉祥图案来自于民间传说,比如八仙祝寿、麻姑献瑞等。这种追求吉祥图案的氛围到了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这其中又数乾隆时期最盛行。

乾隆朝是古代最为繁荣富庶的朝代,当时的工艺品极尽工巧,装饰风格追求全满,具有“无物不吉利,无语不吉祥”的特点。嘉德2006春拍,一件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人民币成交。此器为乾隆官窑器,瓶身装饰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瓶颈部绘粉彩盘结、磬、缨络纹寓意“福寿吉庆”,瓶腹八面开光内绘“八仙过海”图,这些显然都是为了取悦乾隆皇帝而精心构思的。既是皇帝御用瓷器又有非常吉祥的图案装饰,这都决定了它的不菲身价。

五彩八仙庆寿盅(明)


明 五彩八仙庆寿盅

规格:高4.4cm、口径8.7cm

质地类型:瓷器

明代釉上彩瓷器主要有三彩、五彩、红绿彩、斗彩等。其中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五彩瓷器的制作高峰期,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彩瓷品种。

五彩瓷器是在已烧成的原器物上,再用多种彩料描绘各类图案、花纹,最后入炉以低温作二次焙烧而制成的釉上彩瓷器。它是明代早期由景德镇陶工改进而成的新品种。北宋、辽、金时期,一些北方窑场发明了以红、绿彩为主的早期釉上彩制作技术,并用于瓷器釉面描绘图案。景德镇的做法,是在低温釉配方上稍作更改,并加入牙硝,又降低焙烧温度,使图案轮廓线条不走样。所用彩料有红、绿、黄色,并增加蓝、紫、黑等色彩。经焙烧后的器物绚丽多彩,故称作五彩。但当时尚未发明釉上蓝彩,一般使用釉下青花蓝彩。

明代五彩瓷以万历产品为最著名,常与成化斗彩相提并论。万历五彩是在嘉靖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嘉靖五彩的特征是孔雀绿用得尤多,另外,枣红、赭紫也很鲜艳。图案内容以八仙、八吉祥、云龙、云凤等为多,道教色彩浓厚,这与皇帝崇尚道教有关。

关于八仙的名单,常有出入。明初杂剧作家、宗室成员朱有燉(1379—1439)有杂剧《八仙庆寿》,以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徐神翁、吕洞宾为八仙,嘉靖朝(1522年—1566年)去其未远,当以此为是。

清乾隆民窑青花“暗八仙”折腰盘赏


古代陶瓷的纹饰,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是丰富多彩的,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纹饰都有其独有的韵味。本文介绍的这件清代乾隆民窑青花“暗八仙”折腰盘,器身饰满了多种吉祥图案,洋溢着浓郁的福寿吉祥文化色彩。

此盘高3.5、直径16厘米,底足直径9厘米。瓷盘内装饰布局采用四层满绘,其主题纹饰是“暗八仙”(图1)。盘外壁绘缠枝飘叶花卉纹三组,似随风舞动,轻盈潇洒,显得意趣横生。盘底为“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六字方章款(图2)。盘口外侈,束腰向下渐收,形成较高圈足。整体造型规整,大方洗练,形制极具代表性,给人一种轻巧俊俏的感觉。胎质洁白细密,釉色透明,光洁莹润,白中泛青,釉水清亮肥润。釉下青花勾勒线条流畅,青花发色纯正舒雅,画工细腻,釉面柔和。足刮去釉露白胎,内底挂釉。

此类装饰称作暗八仙,意为不直接刻画出道教中八位惩恶扬善、扶危济贫的神仙人物,而是刻画其手持的宝物,是乾隆时期盛行的一种表现手法。此盘上的“暗八仙”分别如下:宝剑——为吕洞宾所持纯阳法剑;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芭蕉扇——钟离权的宝物;笟篱——何仙姑所持法宝;横笛——代表韩湘子;花篮——蓝采和的贴身法宝;阴阳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葫芦——李铁拐所持宝物。耳熟能详的器物背后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八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影响甚广。其中《八仙祝寿》《八仙过海》等情景妇孺皆知。因八仙均来自人间,形象很接地气,所以长期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家喻户晓的八仙,加上一个“暗”字,便如同施展了法术一般隐去了身形,只剩下随身的法宝,出现在瓷盘上,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此盘在暗八仙纹饰的内侧,装饰有一圈六组相互并联的如意纹。如意纹是中国传统寓意吉祥图案的一种。所谓如意,即现在所用之搔痒工具,叫“痒痒挠”(又称“不求人”),即中国古时搔仗、如意遗制。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称心”“如意”,被人们所喜爱,同时也成为了中国避灾祈福的一种流行图案。

在暗八仙主纹饰外侧,也就是盘内壁口沿下装饰连续回纹一周。寓意即所谓“富贵不到头”和“福无尽头”。

在盘正中心则装饰一满叶老桃枝,上面结有两个寿桃。在中国古代民间传统观念中,桃是寓意长寿的。《神异经》:“东方树名曰桃,令人益寿。”《神农本草》:“玉桃服之,长生不死。”人类乃万物之灵,伴随着与生俱来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趋避,长寿成了人们永恒的追求。

此盘工艺干净利落,不涩不滞。盘内四层纹饰安排疏密有序,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充满浓郁的福寿吉祥色彩。体现出了民窑陶瓷工匠高超的工艺技巧与文化水准,属民窑精品。

时下各路古瓷玩家,有人执著地搜求高、精、尖的官窑制品,有人倾心于多姿多彩的民窑瓷器,于是便有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种不同的追求。

作为鉴藏者,笔者更喜欢收藏民窑器,因为民窑瓷上承载的信息含量要远远高于官窑器,其艺术风格也远比官窑丰富多彩。

玩古瓷,玩的就是古瓷中纯朴自然、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竟然是康熙时期瓷器


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碗直口,敛腹,圈足。尺寸高8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9.5厘米。八仙瓷器碗内、外壁口沿均以青花绘弦纹二道。内壁施白釉,内底双圈内以青花釉里红绘寿星及梅花鹿,主题图案之外上部以青花卷云纹、下部以釉里红水波纹填充。碗身外壁均匀排布以青料白描的八仙形象,人物形象之间以釉里红满绘波涛翻滚、浪花飞溅的海景。“八仙渡海”是为了给西王母祝寿,此碗内底与外壁虽所绘形象不同,实际上主题是暗合的。圈足外墙亦以青料勾弦纹为界,中绘釉里红回纹装饰带。

圈足内重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仿款。

此碗为清代康熙时期的瓷器。将青花与釉里红的装饰手法结合起来,始于元代,但因为二者要求的烧成气氛不一,所以在同一件器物上成功发色的难度极高。宣德时期青花釉里红工艺取得了一定进步,不过可信的传世品十分罕见。此件瓷器颜色纯正,线条清晰均匀,色彩交界处没有丝毫侵犯淆乱,青者自青,红者自红,纹饰与背景层次明确。人物绘制神态入微,衣纹处理宛转流利,绘画功力颇深,是一件难得的成功之作。

昆明民间传藏光绪粉彩掸瓶


清光绪粉彩掸瓶。

本报讯 昆明藏友金先生的一对粉彩掸瓶经科学检测,确认为清光绪年间官窑粉彩瓷,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市民金先生将两年前在北京某拍卖会上拍到的一对粉彩掸瓶,送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鉴定。自从北京回昆后,一些专家认为其掸瓶是光绪瓷,一些专家认为是民国仿。奇怪的是,还经常有陌生电话打来,提出想要低价收购。感觉事有蹊跷的金先生,希望借助科学鉴定明了真相。

此对瓶器型硕大,高61.4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20.1厘米,高颈,丰腹。颈部对称双耳分别为一大一小两只彩狮相向而嬉。瓶身釉质洁白莹润,绘有花卉及以凤凰、鹤、鸳鸯、鹡鸰、莺五种飞禽为主的五伦图,象征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伦理关系。釉上彩料为粉彩与珐琅彩相结合,色彩艳而不俗,色调饱满而层次丰富。掸瓶胎质坚密,底部书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中心主任吕志坚对“粉彩五伦图双狮耳掸瓶”进行眼学鉴定,认为应是清光绪本朝本款官窑粉彩瓷,而且非常“开门”。随后,中心检测人员为掸瓶做X荧光能量色散化学元素成分分析,由于掸瓶的高度超过检测仪器真空仓的高度,在征得金先生同意后,检测人员在瓶底部做了微损取样。检测完毕,数据库弹出检测结果:“送检样品釉、胎元素成分与19世纪晚期(清光绪早、中期)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五伦图为我国古代瓷器常见题材,《孟子滕文公》中言:“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也即五常,将这些颇具内涵的珍禽融合在一幅和谐的画面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体现出官窑瓷器烧造水平之高,这些非近现代仿品可仿制。

掸瓶也称嫁妆瓶,其最初的用途就是供大户人家往里边插放鸡毛掸子。后来,逐渐成为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居室陈设品,那时候掸瓶价值是非常高的。这对粉彩五伦图双狮耳掸瓶,器型硕大已非常罕见,再加上工艺精湛、品相完美、寓意吉祥,无疑成为当前收藏界热捧的瓷器品种。

嘉靖御瓷群仙祝寿瓶


点击查看原图

与明代其它帝皇相比,明世宗嘉靖皇帝继承大统出乎其人生意料,一夜之间由藩王脱胎贵为天子,因此他比谁都深知荣华富贵得来之不易,对帝皇生活的痴心眷恋成为他祈求神灵、信仰道教方士的主要动因。正如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所言“世宗起自藩服,入缵大统,累叶升平,兵革衰息,毋亦富贵吾所已极,所不知者寿耳。以故因寿考而慕长生,缘长生而冀翀举。惟备幅于箕畴,乃希心于方外也。”嘉靖二十一年他更是不问朝政,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心修玄,日求长生。当时宫殿所饰之物均为道教仙人众神、灵符祥瑞之类,其中瓷器一项也不例外。据嘉靖本《江西省大志》卷之七“陶书”一章载录嘉靖八年至三十八年里烧造御瓷的名目,当中不乏道教色彩浓厚的器皿,例如“二十一年青花白地八仙过海罐一百(件)”、“二十三年青花白地外海水苍龙捧八卦寿比南山久福如东海深里三仙炼丹花碗二千六百(件)”、“二十七年青花白地龙凤群仙捧寿字花盆五千(件)”、“三十年青花白地外四画神仙里云鹤花盘一百(件)”“三十一年白地青花里八仙捧寿外云龙花盘二百五十(件)”等,而且检阅其全部名目记载,发现嘉靖二十年前后道教色彩浓重的器皿开始大肆出现,应该与嘉靖皇帝二十一年移居西苑潜心修道密切攸关。御器当中有葫芦瓶一式,颇为嘉靖皇帝所爱,造型多样,纹饰丰富,大小各异,为道教题材的造器与纹饰结合的佳例,富具时代气息。据北京保利拍卖资料介绍,此件青花群仙祝寿大葫芦瓶为嘉靖御瓷葫芦式瓶当中非常珍罕的一类,其上下腹均丰硕圆润,口部细直,圈足高深外撇,颇见豪迈古拙之气。其口沿与束腰均绘缠枝灵芝纹,上腹上下饰变形莲瓣纹和蕉叶纹,中间主题图案则是五仙行乐图,见有寒山凌波戏水而行,刘海骑金蟾腾飞,拾得携帚而坐,似与执杖佩葫芦仙人对语,后面松下仙人则执笔书卷,神态悠然。下腹主题为群仙贺寿图,场面热闹非凡,共有十三位仙人为寿星祝寿。见寿星端坐石上,泰然自得,观刘海为之戏蟾,众仙献寿,见有捧灵芝托蟠桃者,持宝瓶敲鱼鼓者,吹紫箫鸣玉板者,络绎不绝,气氛喜庆祥和。圈足外侧锦地四开光绘折枝瑞果纹。其青花一色浓妍泛紫,为回青典型之特征,绘画繁缛细致,众仙仪态不一,生动逼真,各见精彩,尤以寒山拾得为佳,拙朴木讷,又不失活泼、诙谐,与嘉万时期画家尤求所作《寒山拾得图》极为相似,由此可见画手技法不凡。底款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字体稚拙古朴。本品装饰造型独见嘉靖一朝出现,后来万历时期继承嘉靖御瓷葫芦式瓶的众多式样,唯独缺失此类。结合其绘画风格、青花发色和款字等诸种特征,左证以前述文献记载,估计其制作时间应是嘉靖中期,流行时间极短,故制作数量罕少,除本品贺寿图以外,相同造型尚见其它纹饰如见香港苏富比198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第53号“明嘉靖青花松鹤寿字葫芦瓶”,主题纹饰绘福寿云鹤仙鹤图,高为45.5厘米,和香港佳士得200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第620号“明嘉靖青花云鹤纹葫芦瓶”,主题纹饰为上书“风调雨顺”下书“国泰民安”云鹤海水图,高47.2厘米,均不及本品尺幅之高。据悉,此件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大葫芦瓶于北京保利2013秋拍中以2127.5万元成交。记者傅晓燕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