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 导航 >

清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特征

清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特征

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清代道光青花瓷器鉴别要点

2020-06-22

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的瓷器生产,也像明代推行“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的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而且由于当时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形中也刺激了民窑青花瓷器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清初青花瓷器生产以民窑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具体特征,有如下几点:

(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体厚重呈灰白或灰黄色,瓷化程度较好,胎釉结合紧密,多数釉面呈鸭蛋青,透明度较差,光泽度不强,个别釉面有缩釉,大部分有酱口,同时许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规整,盘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渐扁薄,圈足稍微向内收,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后,还出现有泥鳅背现象,较光滑,底边还带有窑红即火石红。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国产浙料绘制,大致有青翠淡雅与灰篮等种,总体呈色稳定,少数趋于灰暗,也有一些青花晕散和纹饰模糊现象。

(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为主,陈设器为辅,造型侧重于实用性,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上还多具有明代古朴浑厚之遗风。

(4)纹饰: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纹饰质朴自然,绘画一反已往单线平涂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线平涂的技法,讲究匀称,疏密有致,相互辉映,粗犷豪放,同时纹饰题材丰富,常见有动物纹、植物纹、山水图、博古图等,龙纹高大雄壮,矫健有力,有腾云驾雾之势,麒麟纹常和挺拨的巴蕉叶画在一起,相映成趣,而且蕉叶纹中常留白。

总之,对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必须广泛地接触清初青花瓷器物,才能培奍和提髙鉴赏水平,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和中肯的鉴定结论,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观千剑而后识器”。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鉴定青花瓷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们应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多看,多对比,多分析以识别真伪。清代龚轼在《陶韵》中曾这样说过青花瓷:“白瓷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见透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无极生。”充分说明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你看,明明笔划简洁,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明明色调单纯,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绚丽,明明恣肆风流,却有一种漫不经心的从容,明明清盈飘逸,却有一种温柔可融的意境……所以说与青花瓷相遇则是一种缘分,当你见到它时,定会立刻被它所震撼、所吸引、所痴迷!

延伸阅读

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这些从理论上总结的各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大体都是正确的,但对于具体器物的断代则需要更明确、更细化的标准。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特别是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断代,目前处于混乱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有时在不同的著作中所断年代早晚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著作中,有时断代结论也不一样。有些类型的器物,虽然在多数著作中的断代基本一致,但其结论却未必是可靠的。即使是在一些著名学者的著作中,对于书中附图器物的断代,也或多或少存在明显错断情况。至于目前书店流行的各类关于青花瓷断代的,诸如纹饰图典、款识大典、装饰大典、青花瓷画、瓷片鉴赏等图录式收藏类图书,其错谬情况则更为普遍。中国的文物鉴定类著作历来重视图谱,在民窑青花瓷器断代标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各著作间相互参照借鉴,以讹传讹自然难以避免。

目前民窑青花瓷的断代,尚未确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大多数学者对民窑青花瓷的断代依靠的是经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而要对民窑青花瓷进行科学断代,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的断代标准,最基础的工作是通过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

清代青花瓷总况


清代是中国瓷器在胎骨、瓷釉、色彩、造型以及纹饰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时期。从顺治、康熙发展到雍正、乾隆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清代早期青花瓷一般以康熙到雍正时期为代表,特别是康熙青花瓷器成就最大,其造型多样,工艺精细,色调青翠欲滴,荣有"翠毛蓝"、"宝石蓝"和"青花五彩"之誉,为清代之冠。常见器形有碗、盘、瓶、尊、香炉和文房用具等。民窑器型丰富,以大件为多,如大方瓶、观音瓶、花觚、凤尾尊、棒槌瓶等。装饰图案以山水、人物、花卉、禽兽、博古图、锦地百花、月景图画、书法等为主。雍正青花瓷以精细著称,瓷质莹洁,典雅优美,器型大致分两类,一类完全仿明代制器,以仿宣德器为佳,另一类具有永乐宣德点染晕散的特征。各地窑口以景德镇青花瓷作品较多。

乾隆时期是清代制瓷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的繁荣昌盛和乾隆皇帝的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造型独特新颖的作品,如交泰瓶、转心瓶、洗口盖碗、贯耳投壶、八方贯耳扁腹尊、壶等。青花器底一般为砂底,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清代嘉庆、道光、咸丰三朝青花,在总体水平上开始下滑,出现了逐渐衰退的趋势。

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变化


青花瓷器的工艺,不仅体现出当时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式、自然状况、人们的审美趋向、生活方式,还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因此,可从胎釉、造型、青花料、纹饰等几个方面探讨和鉴定明早期各时期民窑青花瓷器。

一、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胎、釉

洪武时期民窑青花瓷胎质疏松,烧制的瓷化程度不强,因窑温掌握不好,器物常有未烧透的空隙。官窑民窑皆如此。胎色米灰色或米黄色。洪武时期罐、瓶、盘、碗等器物大多为砂底,并带粘砂,大盘等较为大件的器物足底往往有窑红和分散着许多黑褐色铁质斑点。瓶、罐都是对节成型,底足部留有较为明显的修坯痕和粘沙现象。足内和足墙部涂刷一层釉浆水,因而产生俗称“火石红”或“窑红”。元代早期瓶罐内壁不施釉,元代后期及洪武时期,内壁有施釉,但施釉不够均匀,显露有旋坯痕,呈枇杷黄,浆水涂刷痕迹。洪武瓷器底足常带乳丁或鸡心底,是元代工艺的遗留。器足内墙呈斜坡状。底足根部平切,边宽,碗心有涩圈,有的无涩圈。洪武器物的釉可分两种:一是发青的灰白釉,这些是胎釉白度不够而产生的现象。另一种是卵白釉,釉厚且浑浊。大多器物的釉面出现较为明显的开片,釉密度显得疏松。青花底釉呈影青的瓷器,大多为元末明初。

永乐器物胎体轻薄,胎质细白。永乐时期胎土淘炼的精细,胎里的杂质较少,因此,器物胎壁普遍比其他朝代的薄一些。有些薄胎器物达到了似乎只有瓷釉不显瓷胎的地步。永乐由于讲究修胎,永乐时期瓶、罐的接胎痕迹不明显。大盘多为砂底,但已与前朝的砂底不同,很少有粘砂现象,器底细腻光滑。小件盘子的盘心大多内凹,盘子底通常施釉,但施釉不均并且留有积釉痕。这时期有仿定窑的包口,有的器物是檀香口或芝麻酱口。此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器物平切的足根比洪武时期的狭窄,洪武时期足根宽平。甜白釉是永乐时期的代表作。青花瓷器的釉面总体泛青白,但要比元代的减弱,釉的白度增强。民窑青花用的多是国产料,青花清淡发灰。永乐时期釉面总体来说均匀细致为突出特点。

宣德时期用的瓷土称为“麻仓土”,制造的器物胎质细腻洁白,因此,宣德瓷器的分量要重一些。宣德的工艺没有永乐的精细。胎土掏炼的没有永乐时期的精细,所以器物露胎骨的有些呈现氧化铁红色斑点。瓶罐的接痕比较明显,大瓷盘的砂底与永乐相比较粗。器物的足根更圆润,盘碗带底釉的增多。永乐和宣德时期的盘、碗都有一个特征:旋削坯时特意从盘心向下多挖一刀,盘腹和盘底结合部形成一圈浅浅的台阶,业内称为“月亮底”。另外,这两个朝代的碗也有一个特征:就是在挖足时有意向上深挖一点,也就形成了“挖足过肩”的现象。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尽量减少底部的厚度,在这一时期的碗盘类中非常普遍。宣德器物的釉面相对永乐时期的略厚,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大多呈现桔皮纹。

二、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造型

洪武时期民窑青花瓷敦厚饱满,器型大多显得较厚重。常见的有碗、高足碗、盘、梅瓶、玉壶春瓶、执壶、荷叶盖罐(图1)、军持等。宋、元时期常见的折腰盘,洪武前期盘腹较深,介乎盘碗之间。折腰部位折弯生硬,底部厚重,圏足较小,圏足中心常留有大小不等的乳凸。底部都不施釉。此时的折腰盘部分采用叠烧法,盘心有环形涩圈。洪武后期折腰盘的腹部逐渐发展变浅。玉壶春瓶颈与元代相比增粗,下腹饱满,圈足扩大,荷叶盖罐口外撇,罐肩丰圆,器足外撇。

永乐时期民窑青花瓷优美清秀,大件器物很少见。永乐器物常见有盘、碗、杯、高足碗、高足杯(图2)、瓶、罐、高足碗等。还有僧帽壶、执壶、玉壶春瓶等品种。还有青花水注、花浇、漏斗等,源于伊斯兰文化。如盘子的圏足较高并且内敛,盘底部下榻,盘口沿略微外撇。碗的圏足比较大,碗口略像外撇,碗下腹部转折生硬,弧度较小,腹部显得较深。另外,还有一种造型的碗:口沿较直,圏足较高,碗底心呈下凹尖形如同鸡心状,称为鸡心碗。

宣德时期器物的品种比永乐时期丰富了一些。除实用器盘、碗、高足碗、葫芦瓶、天球瓶、扎斗、执壶、香炉、背壶瓶、梅瓶(图3)等。宣德时期梅瓶有外卷口和平口两种,并且口有大小之分,颈稍长,梅瓶器身较丰满,器底为砂底,梅瓶分大中小。还有观赏器蟋蟀罐、鸟食罐、绣墩、鱼缸等。

三、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青花

洪武瓷器使用国产青花居多,也有部分用元代留下的进口青花料。进口青花料发色浓艳,蓝中偏紫,色调深沉而明亮。洪武还有一种青花器物发色灰暗,蓝中偏灰、少数泛黑褐色,色调发暗而滞涩,这种青花器物的青花料用的是杂质较多的国产青料,另一产生的原因是因底釉浑浊泛青。中后期青花色调有浓重的,有的也显得清淡。

永乐这一时期青花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和国产料,还有用二者混合的钴料,青花的颜色浓淡层次明显,更能渲染画面,因用苏泥勃青料,青花往往出现蓝黑色的结晶斑。青花的品种有:白釉青花较多,还有青底白花、黄釉青花、外豆青内青花、外祭兰内青花等。

宣德时期,由于进口的苏泥勃青料和国产料配合成熟,青花画面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渲染。宣德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青花白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外祭兰内青花、青花抹红、青花暗花等。

四、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纹饰

洪武时期青花瓷器的纹饰,既保留了元代青花瓷器的某些特征和装饰图案,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元代纹饰层次较多,洪武时层次减少。纹饰布局由多层繁密变为简洁疏朗,绘画由写实走向写意,逐步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大多绘画技法是一笔点划画法,起笔青花颜色深,收笔颜色淡;器物图案布局疏朗有致。洪武青花瓷器的纹饰题材广泛:有兰、菊、莲、鱼、蝶、螺、熊、水草、松竹梅石,有八宝、卷云、山水、盘长、缠枝吉祥纹,还有自然景物写意,以及草书的福、寿等文字。辅助图案有水波纹、点纹、三角纹等。洪武时期青花器有特色的纹饰:一是花卉纹。包括缠枝莲花、缠枝牡丹花、缠枝菊花等,用实笔写意的技法寥寥数笔,浓墨重彩渲染出花卉的主体,以流畅圆润的笔法,画出细细缠绕的枝蔓。花叶与元代也有所不同,元代时“大花大叶”、“叶大于花”,洪武时花叶逐渐趋于实物比例。元代叶子呈葫芦形状,叶外框白边。洪武时叶子呈剪刀形、钉螺形。明洪武器物叶子呈△形排列。图案突出主体又灵活生动。二是草书“福”字(图4)。通常在碗、盘的内心,以草书书写青花“福”字,字周围有的带栏圈,有的不带栏圈。“福”字书写均圆润有力,遒劲潇洒。“福”字纹在洪武青花瓷器中较为常见。三是山水云气纹。一般绘画在碗的外壁,而碗心草书书写“福”字,有的碗心画一丛兰草或折枝花卉。碗外壁画大片团形云气纹,缠绕交织,连绵不断。在云纹中若隐若现远山近水,山水与云相连。山水云气纹基本画在碗外壁的上部,下部留出大片空白,两者之间用一道弦纹隔开。整个画面简洁明快并有升腾飞动之感。

永乐民窑青花瓷借鉴了官窑青花瓷的一些图案纹饰,使这一时期的民窑青花瓷上图案内容丰富。永乐时期民窑青花瓷上的纹饰一般以粗细线条相间,纹饰柔美流畅。绘画出的内容既丰富又潇洒飘逸,画面充满活力和灵气。总之,永乐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图案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风格。常见纹饰有:缠枝莲花(图5)、折枝牡丹、折枝菊花、梅花、水草(图6)、鸳鸯、花果、蕉叶、百合、荔枝、葡萄、、麒麟、绶带鸟,以及各种神仙故事:麻姑献寿、西王母上寿等。草书向楷隶发展。永乐时期的绘画也有其时代特征,如牡丹花下侧各飘出两、三片尖花托。现简要介绍几种永乐民窑青花瓷器上常见的纹饰:一是草书、隶书“福”、“寿”字,基本保留了洪武时期的文字特征,永乐后期,大多字体由草书转变为隶书,字体浓重有力。二是月影纹,这种纹饰始于宋代,一直延续到明代。永乐后期到宣德时期民窑青花瓷器常用此纹饰作为装饰内容。一般用实笔写意的技法画在碗、盘的内中心或外壁。描绘出一勾新月悬挂在空中,映照着挺立怒放的几枝梅花,画面充满冰清玉洁的高雅意趣。三是麒麟杂宝纹,这种纹饰一般绘画在永乐后期的盘类的器物内心。麒麟象征着祥瑞幸福,画面中的麒麟或昂首奔跑,或回首蹲卧,还有表现为回首奔跑状。麒麟背部、肩部一般装饰飘动的火焰纹。麒麟周围环绕着火珠、海螺、灵芝、如意、方胜等象征吉祥平安的杂宝纹。还有一种在透明白釉下印刻出细密的海涛纹,映衬着神采飞扬的麒麟纹,画面形成强烈的动态美。

宣德时期民窑青花瓷器,基本继承了永乐时期的纹饰特点,但在绘画笔法上比永乐时期显得更粗犷和豪放。线条流畅,图案丰富,画面豪放疏朗,绘画技法采用一笔点画法,还有一部分采用勾勒渲染的绘画方法。纹饰有福、寿、海水、龙凤、云凤、鱼纹、灵芝、蕉叶、卷草、兰花、奇石、牡丹、麒麟(图7)、怪兽、宝相花、松竹梅、枇杷、缠枝莲,束莲等。宣德以前,器物上画花鸟和人物较少。题材有岁寒三友、王母骑风、庭院仕女(图8)、琴棋书画、仙人骑鹤等。道教题材的故事也反映在画面上。宣德时期民窑青花瓷器较有特色的纹饰:一是高士图(图9),大多绘制在盘类的内心,绘画采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出云彩烘托出一轮明月下,一个文人(高士)抄手盘膝跪坐。旁边画有山石、兰花等。画面显得超凡脱俗,雅逸宁静。二是鱼乐图,宣德时期民窑青花瓷器上此纹饰出现的较多,喻意年年乐有余、富贵有余。宣德官窑中也有“鱼乐图”,但官窑“鱼乐图”画面规矩呆板,呈图案化。而民窑青花瓷器上的“鱼乐图”绘画的活灵活现,绘画的鱼儿穿梭游离在水草、浮萍、莲花之间。画面显得生机勃勃。三是花卉纹,宣德民窑青花瓷器上的花卉纹饰全面继承了永乐时期的花卉纹,只是宣德民窑青花瓷器上的花卉纹在绘画笔法上比永乐时期更加豪放。画面随意而自然。这时期有的纹饰图案添加了许多辅助纹饰,纹饰显得层次多而且繁密。这些绘画特点也是宣德时期纹饰装饰风格。

-我国的青花瓷器自唐代中晚期创烧以来,经宋代的初步发展,到元代已相当成熟。至明代初期永乐、宣德年间,我国的青花瓷器可谓达到黄金时期,而其间又首推永乐年间新创的青花压手杯。青花压手杯,早在明代天启年间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一书中就有记载,“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青花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制瓷业发展阶段划分


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民窑是性对于官窑而言的,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窑厂都是民窑。陶瓷器均诞生于民窑,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民窑历来是陶瓷生产的主体,在产量上,民窑也远比官窑大的多。历史上的所谓的官窑,无一不是吸收了民窑在材料、工艺、技术、设备、产品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杰出人才而建立起来的。

青花瓷是一种高温釉下钴青料彩绘瓷,是中国古陶瓷最优秀的品种之一。它的考古发现可以一直追溯到唐代,青花瓷自唐代出现,经过宋代的延续,至元代才真正烧制成功。由于它在艺术效果和使用价值等方面的诸多独到的优良品质,到明代,青花瓷已成为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通过对国内外传世品级出土标本的考察分析,可以粗略的将明代民窑青花瓷制瓷业分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明代前期,也就是自洪武、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至天顺,为明代民窑恢复和发展的阶段。

其次是明代中后期,也就是自成化,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至万历中期,为明代民窑日趋兴盛,进而出现“官民竞市”的阶段。明中后期,除了一些特意为贫苦百姓生产的青花粗瓷外,一大批高档民窑青花瓷器,不论是在胎釉制作的精细,还是在花纹装饰的精美上,都已达到与官窑相似的水平。

第三是明代晚期,也就是自万历中期,经泰昌、天启至崇祯,为民窑胜于官窑时期。

这是大批民窑从事着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这种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此间,景德镇民窑青花制瓷业分布密集,生产活跃,万历年间“镇上佣工”已“每日不下数万人”。其规模之大,生产之盛是可以想见的。

这时期的民窑青花瓷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大量销往国外,欧洲、东南亚、非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方兴未艾,青花瓷外销量大增,在御厂几陷停顿的状况下,民间青花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这样,景德镇民窑制瓷业不仅在生产那规模、产品数量,而且在工艺技术及艺术成就等方面都超过了官窑。

这时一方面延续着嘉靖万历的传统,有的盘、碗甚至更轻更薄。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纹饰主题突出,青花发色艳丽,虽仍用硬笔单线平涂,但线条更精细,刻画更精致,分水渲染,有浓有淡,且胎净釉润的新产品,正式这些作品开创了ihou清代青花瓷的新风格。应该说,崇祯时期的这一类民窑青花瓷精品,与永宣、成化官窑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清代民窑青花瓷可以简单的氛围前后两期。

清代前期,也就是自顺治。经康熙、雍正,至乾隆,这是民窑青花瓷终于登上中国青花瓷顶峰的时期。清初,清廷废除了明代官窑的匠役制和官办官烧的制度,采用了“官搭民烧”的制度,清代的官窑瓷器,多为民窑所出,因此清代青花瓷的成就也主要表现在民窑青花瓷。清初民窑拜托了明廷对民窑的种种限制性禁令,发展潜力得以释放出来,乾隆年间,“官民竞市”的局面更为突出,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促成了景德镇民窑瓷业和民窑经济的高度发达。

清代前期的民窑青花瓷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其中尤以康熙名窑青花瓷最为突出,如在器型上,大器迭出,新器迭出。在拉坯、成型、修胎方面,无不超越前朝,各种器型不论新老,在各部比例,曲线变化,胎体厚薄,器足形制等诸方面都堪称经典。清代前期民窑青花瓷色调明艳净丽,加之青料研磨极细,画法精纯挺秀,分色技法成熟,浓淡层次丰富,笔下人物、山水、动物、花卉,无不神态生动,意趣万端。

清代后期,也就是自嘉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至宣统,是民窑青花瓷由停滞而趋向衰落的时期。乾隆后期,封建专制的腐朽性日益显露,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在民窑瓷业中,厂主与窑工的矛盾逐渐尖锐,中古够的瓷业已难以维持以往的繁荣。此时正值西方进行产业革命,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欧洲人字18世纪制成真正的硬质瓷后,至19世纪,工业技术的进步已使欧洲的陶瓷生产逐步由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手工业生产的中国瓷器为了与机器生产抗争,不得不降低成本,为此不幸走上了粗制滥造之途,其结果恰恰又给了样瓷倾销以可乘之机,使中国瓷业几乎限于绝境。

清后期中国瓷业衰落的原因,除国力不足、内忧外患之外,与景德镇高岭土的逐渐枯竭也不无关系。乾隆后期,由于高岭土的长期开采,大量尾砂侵害良田,民事纠纷不断,为杜绝事端,官府将高岭等地封禁。此后不久,景德镇开始大量使用星子高岭,由于星子高岭质量低,运输线长,介个却数倍于明代和清代的原料,加大了瓷器的生产成本,也造成景德镇瓷业的衰落。

尽管如此,这时仍有一些延续清早期优良传统的青花瓷作品,清末还出现了一些不错的仿古瓷和美术瓷,其中尤以仿康熙青花瓷为佳。此外,同治、光绪年间,一些文人画家开始参与到民窑瓷绘的创作中,还出现过一些融入近代绘画风格,画工较为细腻的民窑青花瓷。

越南的海捞瓷:中国清代青花瓷


自康熙至雍正、干隆,中国外销瓷风行海上,盛况空前。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真实记录了这一热闹景象:“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古人曾用洋溢着禅意的语言描述青花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肇始于唐,兴盛于元,发展于明,恣肆于清的青花瓷,借助中国绘画中工笔、线描的传统技法,融合了水墨画的写意效果,至康熙、雍正、干隆三代,把青花瓷的烧制推上了新的高度。近年来,从越南打捞出水的清代瓷器,即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了“清三代”青花瓷的靓丽一隅。越南出水中国清代青花瓷越南水下考古,始于1990年,先后打捞五艘古代沉船。1990年至1992年,越南头顿省在槟榔岛打捞出水清代康熙年间瓷器6万余件。1997至2000年,越南国家航海救护总公司,在占婆岛打捞出水中国明代青花瓷一批。1998至1999年,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在金瓯省沿海打捞出水题有“大清雍正年间制”款的青花瓷5万余件。2001年至2002年,越南平顺省文化厅协同新加坡航海探险公司等单位,在平顺沿海打捞出水明万历时期青花瓷1万余件,在富国县安泰社海域,打捞出水明代万历时期青花瓷1万余件。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曾于2008年共同举办《海上丝绸之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精品展》,共展出在越南头顿、建江、金瓯、占婆岛、平顺海域打捞出水的中国明清青花瓷200余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越两国考古专家,经对越南出水青花瓷研究比对,判断产地在中国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地区烧制。胎体多为白色胎质,青花呈色蓝中泛灰黑,多为芒口。器形为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居多,并有一部分具有欧洲风格的盛用器、饮用器。

清代民窑瓷器该怎么鉴定


清代民窑瓷器该怎么鉴定?要鉴赏一件瓷器的收藏价值,就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瓷器的技术水平。首先要看瓷器的整体造型是不是大气端庄,然后是底足的工艺水平,还有瓷器的花纹的绘制,它的绘制手法是不是纯熟和老练,最后要看一些细节,能把细节做好的瓷器的工艺水平也不会差。

一、清朝前期国家政权非常稳定,政府投入大量精力于烧制瓷器,此时中国的瓷器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高峰期,乾隆后期逐渐衰退。生产经过康熙乾隆盛世,到了嘉道时期瓷器胎骨与乾隆相比略粗松一点,白度无大异,而新仿之胎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于粗糙,有时还可见颗粒状物。从釉面看,嘉道瓷器釉面普遍有“细桔皮釉”及轻微的“波浪釉”现象,从侧面视之尤为明显。

清中期民窑瓷器

二、从道光至光绪瓷器造型的线条和曲线渐变生硬,且常见棱角,无圆润秀美之感,胎体渐厚显笨拙。

三、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主流还是以稳定的纯正蓝色居多,色调沉着不飘浮,纹饰清晰,到后期青花呈色有青蓝、淡蓝、灰蓝等各色。

四、清中期施釉较厚为多,薄釉较少。

五、嘉庆青花色调较稳定,但由于政府的不关注瓷器烧制出现势衰现象,器物上的青花暗淡飘浮的现象,而且青花品种减少,质量降低,尤其是青花釉里红产品,普遍施釉稀薄,釉色灰暗,青花也有晕散现象。

六、道光青花瓷呈色与嘉庆基本相同,蓝色不甚鲜亮,无凝聚斑点和晕散现象,有飘浮感。

七、嘉、道两朝在装饰绘画上类似,出现画面层次少,画意呆板,尤其人物只是有形却无神。

八、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上画的最多的一个图案是“缠莲枝”,有“清廉”和“青出于蓝”的代表意义,嘉、道以后,偷工减料,缠莲枝画的非常简单,原本枝条蔓蔓的缠莲枝化成如同勾子一样的花,简称“勾子莲”。

你知道唐代青花瓷有哪些特征吗?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的一种主流样式,其在唐朝初现端倪,在元朝时技艺逐渐成熟,在明清时期发展达到鼎盛。唐代作为青花瓷的发展初期,制作技艺虽然不够完善,但是还是有着一定可取之处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唐代青花瓷都有哪些特征。

1.青料

唐青花瓷色泽浓艳,蓝中透绿,带黑色晶斑点,触摸有凹凸感,为低锰低铁型号的含铜钴料,似乎是从中东地区进口。

2.纹饰

首先分析四件完整器物的图案。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所藏三足炉器口四枚点彩,肩部用蓝彩绘等距四条短弦纹,弦纹之间各有一枚点彩,与器口中的四枚点彩垂直相对。美国波士顿泛美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青花瓷,碗心里绘折枝花草纹,碗内壁、腹部及口沿有斑彩,这种不规则的条斑彩,并不像笔的点画,而似唐三彩那种不规则的条形斑纹。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用点彩方法绘五条鱼形图案,中间满缀点彩梅花形朵花,口沿饰弦纹。南京博物院所藏青花盖子,盖面及钮顶以点彩绘五枚梅形朵花。

其次,现收藏于南京,扬州唐城遗址地层出土的残片纹饰分为两类:一类为我国传统图案,有如意云、花卉蜜蜂、洛阳花等。唐青花残片的另一类纹饰为几何图形,以菱形为多见,中间多夹以散叶纹,具有中东图案风格,与英国皇家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9世纪伊拉克蓝绿彩几何花叶纹陶盘的纹样相类似。南京博物院藏瓷枕残片的纹样也为此类,其框架为菱形纹,细部用散叶和朵花纹点缀。就目前所见的实物及资料看,用点彩组成图案和实笔绘画,是唐青花纹饰方面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3.胎釉

从残片与梅朵纹盖看,唐青花瓷的胎质比较粗松,呈米灰色,经化学测试,烧结程度不好。釉质不细,白中泛黄,胎釉之间施一层明显的化妆土----这是唐青花的重要特征。

4.工艺

唐代青花的工艺特征:第一,胎质较粗;第二,薄釉重彩;第三,在化妆土上绘画。第四,生烧。第五,对部分唐青花残片的有釉上青花之说。

唐代青花瓷还处于青花瓷的一个开创期,且因现在年代久远,所留下的相关材料甚少,无法对唐青花做出一个明晰的考究。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的考古发现,唐青花的真正面貌一定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