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全瓷的瓷砖 > 导航 >

承载着明晚期中国印象的克拉克瓷

承载着明晚期中国印象的克拉克瓷

全瓷的瓷砖 瓷砖马赛克 马赛克瓷砖

2020-07-01

全瓷的瓷砖。

《陈立立谈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一书中,有一组研讨晚明克拉克瓷的文章,颇有见地。其中有一篇“克拉克瓷盘风景图案谈”重点谈论了一只克拉克瓷盘上的主体图案,认为“这样的纹饰在明晚期的克拉克瓷中大量出现,成为明晚期外销瓷绘画纹饰的固定模式。”这幅风景图既然大量出现,必有画者的意图在里面。陈立立称此画面为“江南船行图”,于画意有些沾边,但不足的是对画中的具体内容缺少深入的阐释。正好笔者也收藏了一件有相似画面的瓷盘残片,比较之下不揣浅陋,试作进一步的分析。

克拉克瓷是晚明主要用于外销的一种瓷器类型。它的特点是胎体轻薄、粗率,画风繁复、浓艳,产地主要是福建漳州一带的窑口。漳州的月港是明代重要的外贸口岸,就地生产外销的克拉克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这种瓷器主要满足外国人的需要,所以它的名声在海外,国内销售很少。

克拉克瓷既然是为外销而生产,瓷器上的图案必定要以符合外商口味为主。外商到中国来做瓷器贸易,繁华的港口景观必定是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之一。可以设想,当时的外商会把中国港口的风貌画在瓷器上,带回到欧洲去炫耀,这样还可以卖上个好价钱。因此,克拉克瓷器中表现中国港口景象的纹样一定有相当的数量,我们可以统称之为《口岸图》。本文讨论的瓷画,正是一幅典型的《口岸图》。

细观图2这幅瓷画,可见中间是一片水域,上、下、左三面是岸,东面有一只船正缓缓驶来,这显然是一处港湾的景象。港湾有大有小,江河湖海处处都有。何以见得这是一处做外贸生意的口岸港湾呢?这可以通过画面元素的分析来理解。

首先看那条船。这是一种张着大帆的船,靠着风力推动帆叶远行,在明代是用来运输大宗商品的货船。作者不画游船、钓艇,画一只大帆船,显然是在强调此港湾的用途主要是货物贸易口岸。

再看港湾的地形地貌。画面上、下靠近水岸的陆地有些山丘,表明这里的大陆属于丘陵地带。画面左边有一条两岸紧夹的水流,应该是内陆江河流入海湾的河口。有矮山环立,有河流注水,这符合东南沿海港湾的特征。比如漳州的月港就是如此,九龙江在此入海。

接着我们看岸上的建筑物。比较醒目的是画面左上方有一座多层高塔。这在南方的城镇常见,是许多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方便人们在远处辨别方位。明万历元年,月港也曾建起一座高塔,供海上航船识别。可见塔是口岸的重要标配。

在画面上、下,有两座被山体遮掩一半的高楼,这是明清瓷画中常见的城镇示意方式。二层高楼一般是只有城镇才有的建筑物,而山体遮掩表示高楼的另一半和其他大片建筑物都在山后。

与高楼相呼应的:一是画面上方有两面大旗。这种旗是明代酒店、客栈、商铺常用的招幌。把它们画得特别大,有强调此处为万商云集大商埠的意图。二是画面下方有一座桥,暗示此处公共设施完备,交通便利。

再一个重点是画面左、下,有三处大亭子式样的建筑。它们很可能是一种堆放货物的仓库。从位置看,三亭都建在水边,而且有两亭所在的地面有竖桩支撑,显然属于人工搭建的码头。亭子四面透风,冠盖宽大,适合堆放瓷器之类大宗货物,并快速进出装卸。

从以上画面诸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应该就是外商眼里浓缩的中国口岸景象。至于是不是特指漳州月港,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试想,远道而来的西方商人把绘有《口岸图》的东方瓷器运回欧洲,给客户们指点画面,讲述其中隐含的中国故事,该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

在今人眼中,克拉克瓷器上的《口岸图》可能谈不上画得如何精美,但它承载着明代晚期向西方介绍中国印象的重任,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意义重大!

相关阅读

克拉克瓷背后的故事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

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举行题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至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乏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瓷器。“克拉克瓷”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无独有偶。近年来沉没于1600年的菲律宾“圣迭戈号”,1613年葬身于非洲西部圣赫勒拿岛海域的“白狮号”,埃及的福斯塔遗址、日本的关西地区等均相继发现大量的“克拉克瓷”。令人费解的是,这种盛产于中国的瓷器在国内却罕见收藏。考古界根据其工艺、风格、纹饰特点,曾经推测它是明清景德镇或武昌所产的青花瓷。

青花克拉克瓷荷塘花鸟瓷盘

20世纪90年代,一个令国内外陶瓷界欣喜万分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对福建平和南胜、五寨明清古窑址的调查与发掘过程中,找到了烧造国外所谓“克拉克瓷”、“汕头器”的窑址和销往日本等国的实物标本。众多的目光顿时投向平和这个平素不为人所知的闽南山区县。

日本东洋陶瓷学会委员长,素有“日本陶瓷之父”之称的縨崎彰一先生闻讯率领学术团体前来实地考察,他激动地说:“在日本,青花瓷器、素三彩香合等被称为‘汕头器’、‘吴须手’、‘吴须赤绘’、‘交趾香合’等已经400年以上了,但是产地始终不明,平和窑址的发现,证明了漳州窑陶瓷在明末清初时生产并输往东亚各国。偶然与必然,学者追寻的目光落在平和窑。

谈及“克拉克瓷”窑址的重大发现,人们往往要提到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现任平和县博物馆馆长朱高健先生。他几十年来致力于平和一带古窑址的调查研究,采集标本,拍摄了大量照片。

朱高健先生在地方史料中发现:刊于明万历元年的《漳州府志》卷二十七载:“瓷器出南胜者,殊胜它邑,不胜工巧,然犹可玩也。”清代重修的《平和县志》记载:“瓷器精者出南胜官寮”。正是从以上两则记载中朱高健确信:南胜一带在明代早中期即以瓷器闻名遐迩。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高健惊奇地发现,自己手中掌握的一些出土瓷器碎片,竟与“克拉克瓷”的特征相符。与此同时,平和境内丰富的窑址遗存的发现,也引起国内陶瓷界的重视,1992年2月,福建省博物馆、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和日本关西近世考古学研究会,在福州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确定了对平和窑址进一步发掘的合作项目。1994年11月至1998年6月,福建省博物馆与平和县博物馆先后三次在平和县南胜华仔楼窑址、田坑窑址、五寨乡的洞口窑址、陂沟窑址等地进行发掘。其结果令朱高健等人喜出望外,平和窑口烧制的瓷器中以青花瓷为主要品种,其装饰题材、纹样、工艺与“克拉克瓷”完全一样,除此之外,还发现在日本被广为收藏却不明产地的“交趾香合”(即素三彩)的烧制窑口及标本。至此,一个长时间困扰国内外陶瓷考古界的外销瓷产地之谜终于被破解,撩开面纱。

在平和县博物馆“古陶瓷展览馆”,琳琅满目的古陶瓷标本中,以青花瓷器和“交趾香合”(素三彩香合)最为引人注目,青花瓷器装饰图案各异,大的有脸盆一般,“交趾香合”则小巧玲珑,可赏玩于手掌之中,据说此物与日本茶道联系紧密,一般用于盛放调料,由于制作精美,造型多样,也作为工艺品,为王公贵族所争先收藏。

朱高健先生说,目前在平和境内发现的以南胜、五寨一带为主的古民窑数以百计,它们建造于临溪的山坡上,形成“十里长窑”,可以设想,这些规模不等、生产花色品种相近的窑口同时开足马力,日夜生产,火光映红花山溪,场面该是何等壮观,产量该是何等可观。

据日本淡水出版社出版的《形物香合》一书图录看,日本收藏的许多瓷器与平和田坑窑形状一致,尺寸大小相近,如龟形、鸭形、鸟形、南瓜形、蛙形香盒等。至今日本有田陶业公司仍保留许多田坑窑制瓷技术和传统工艺。

1998年10月至今年2月,由福建省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茶道资料馆、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题为“福建省平和出土的和日本收藏的交趾香合”特别展在日本京都、热海两地先后举行,参观者络绎不绝,引起强烈反响。

朱高健告诉记者,“从传承关系看,平和明清时期的制瓷技术应该是第二代,景德镇是第一代,日本的有田陶业公司是第三代。”

1999年11月下旬,本世纪最后一次“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漳州举行,200多位国内外专家聚集一堂,就“克拉克瓷”(汕头器、青花瓷器)、平和窑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月港兴衰,平和瓷业夹缝中的生存。

或许人们会问,素无制瓷传统的平和县为何在明清时期迅速成长为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我们只能从典籍中去追根溯源:据《平和县志》记载,1513年,平和芦溪等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提督军门王阳明发二省兵众,平定平和寇乱后,为安定地方,选留随军兵众,在各新建置的县治衙门充当杂役或管理庙宇等,与当地百姓共建平和。其中江西兵众中不乏陶瓷方面的能工巧匠,至今在原平和县治所在地九峰镇东郊,有一当地俗称“江西坟”的山岗,系平和设县以来,江西籍移民公坟。

自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共有13位江西籍人士主政平和。时值月港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瓷器又是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为造福百姓,获取厚利,这些到任的知县赋予瓷业优惠的税收政策,加以扶持,组织民间生产烧制瓷器参与市场竞争。从平和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尽管其胎釉有别于其它窑口,但其模印或刻划技法、构图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这也是其有时被混淆为景德镇瓷的原因。

以平和南胜、五寨窑址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民窑,地处九龙江支流上游,临溪依山而建,从平和花山溪顺流而下,可直达明代著名的海外交通贸易中心——漳州月港。花山溪流经之地,皆为丘陵盆地,河面展宽,水流平缓,非常适宜水路运输,从南胜、五寨至月港,仅需一天航程。值得一提的是,平和外销瓷业的迅速崛起与漳州月港的兴起是息息相关的。入明,素有“东方大港”美誉的泉州港已衰败,取而代之的是月港,尤其是明正德以后,月港的海外贸易不但远远超过福州港,而且也超过广东港。到了明万历年间,月港的对外进出口发展到最高峰。平和盛产的瓷器正是此时源源不断地通过商船远销世界各国。

有关专家指出:东南沿海贸易陶瓷的生产是在景德镇窑的兴衰起伏中和海外对中国陶瓷需求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的,兴起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平和瓷业就是典型之例。

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西方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据史料记载,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在17世纪的80年间从中国运出1600万件。这样大量的瓷器,等级不一,而且仅靠处于困境中的景德镇窑是难以承受的。西方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者们一方面寄希望于具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民窑,当然更希望在口岸附近开辟窑场就地生产,以减少运输之苦和搬运过程中的大量损坏。也就在此时,明万历(1573—1620)年中,景德镇制瓷业出现原料危机。窑工反对陶监的斗争发展为火烧御窑厂的暴力斗争,加之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中出现的政治动乱,造成景德镇外销瓷生产的减产甚至停歇。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者们手持景德镇瓷器样品和西方人喜爱的图样四处寻找供货方。于是,福建沿海民窑就成为大量制作景德镇瓷器替代品的生产基地,平和南胜、五寨等地的民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据文献记载:1621至1632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三次在漳州收购瓷器,数量动辄上万,同时,日本人也从漳州购买瓷器,其中不乏数目可观的的南胜、五寨窑产品,考古资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到了清初,清政府实行“海禁”,月港衰落了,平和制瓷业也因销路受阻而颓废,“克拉克瓷”随之在海内外基本销声匿迹,带给后人一连串遥远而美丽的遐想。

克拉克瓷, 曾被遗忘的繁华


数百年前,克拉克瓷曾经热销国外,被国外称为中国的“国瓷”。

海南的华侨遍布东南亚各地,他们曾带回大量的克拉克瓷。

出于本土收藏文化的需要,海南藏家近年也非常重视克拉克瓷的收藏,渐渐形成了一支颇具分量的克拉克瓷收藏队伍。

海瓷系列之二

它静静地摆放在案桌上。卵白瓷地上,青釉湛蓝深沉,图案以开光分格布局,恰似一扇扇开着的蓝色“小窗”。“小窗”里画的全部是率意而无拘的花叶图案,填满形似官帽的青花盘,给人浓烈奔放之美。

海口藏家陈先生收藏的这件明代开光青花折腰盘,就是曾经被人们遗忘的克拉克瓷。数百年前,克拉克瓷曾经热销国外,被国外称为中国的“国瓷”,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外销瓷主要品种之一,见证了彼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无限繁华。

初识“克瓷”

2007年,从沉船“南澳一号”上打捞出明末清初的“克拉克瓷”的消息,再次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在这种曾经热销国外的中国陶瓷上。

公元17世纪,葡萄牙克拉克港的两艘商船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截获,船内所载的主要是明万历年间生产的瓷器。这批瓷器被运往荷兰的米德尔堡和阿姆斯特丹拍卖,在欧洲引起轰动。由于这批中国瓷器是从克拉克港的商船上截获的,没有人能够说出它们的产地和准确称谓,所以被称为克拉克瓷。后来,人们将中国古代外销青花瓷统称为“克拉克瓷”。

日前,省收藏家协会专门组织了一批克拉克瓷来交流,陈先生的明代开光青花折腰盘也在其中。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何云强说,“开光分格样式在国内瓷器中较少见,但在克拉克瓷中并不稀奇,代表着青花瓷中较高的档次。这件开光青花折腰盘工序多、图案丰富,折腰处青釉连接得非常好,没有断色的痕迹,具有立体美感,从器型上看可能是国外就餐时盛汤所用。

另一只明代福寿青花碗,碗底落款是一个“福”字,碗身饰以为中国古代符号标志的回字纹。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陈发启说,此碗为混合料,因而色釉色呈青黑色;在碗底落款的样式较少见,这在出口瓷中代表着最高档次,可能是当时我国送给国外官方所用。

再如,明暗八仙碗只取了我国古代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的器物;明飞鹿碗则将鹿画上双翅,周边饰以花草纹,仿佛飞鹿自由翱翔于大自然。何云强认为,这些充满想象的浪漫画风,以及工匠得心应手的传统装饰,体现的正是中西合璧、中外贸易的象征。

无尽风光

那么,克拉克瓷的产地到底在哪里?400年来,争论持续不休,直到21世纪谜团才得以揭开。

目前,已考证生产克拉克瓷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漳州平和五寨、南胜窑等100多个窑址。做工精细者为景德镇窑口出品,销量最大者却是漳州、德化窑口出品。

据载,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著名的海外交通贸易中心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瓷器又是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主政知县赋予瓷业优惠的税收政策,组织民间大量生产烧制。尤其是明正德以后,月港的海外贸易远远超过周边港口。明万历年间,月港的对外进出口发展到最高峰,漳州平和生产的瓷器也源源不断地从月港远销至世界各国。

清朝初年,由于清政府实行“海禁”,月港衰落了,平和制瓷业也因销路受阻而衰败。随着清三代以后彩瓷兴盛,青花逐渐走向衰落,克拉克瓷随之在海外销声匿迹,带给后人一连串遥远而美丽的遐想。

专家认为,克拉克瓷主要是外销瓷,其中很多来样加工的产品,花纹装饰迎合外国人的审美。在当时是昂贵的瓷器,销往海外的克拉克瓷总会被当地的王室贵族抢购一空。当时除了中国商船以外,还有来自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贸易船队,因此克拉克瓷遍布亚、非、欧各国,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画风之美

从目前发现的克拉克瓷上,能够看到郁金香、骑士、城堡等异域风格图案,由此可判断它们是针对国际市场生产的。这也是专家推测克拉克瓷在国内极为少见的原因之一。

“克拉克瓷多数为国外订单生产,由国外设计图案或在我国画风中加入异域元素,有的甚至由国外来料生产,这也是克拉克瓷有别我国传统青花瓷的地方。”何云强介绍,克拉克瓷的一个特点是“满弓”,即将瓷面画满了图案,它不像我国古代传统瓷器以典故为主,或山水、人物等类别区分开,而是山水、花鸟、人物混为一体,强调形象之美、丰富之美。

如此次克拉克瓷交流中的一只清代人物花卉盘,就将人物与花卉融为一体。“至清代,克拉克瓷的青花逐渐以淡雅的中国画风格为主,但人物与花卉相结合的风格只有在出口瓷器中才见到。”何云强说。

克拉克瓷多以开光为特色,因盘之大小有八开光和二十开光不等。开光有扇形、菱花形、椭圆形等,开光之间的间隙铺绘锦地纹,开光内多折枝花和扁菊纹、榴实纹等。从已发现的克拉克瓷可以看出,画风率意,了无拘谨,绘者心态从容闲适;纹饰繁简得当,满而不乱,疏可走马,继承了明末民窑瓷器中大写意的画风。这种画风曾被世界写意大师毕加索称为“抽象画派的先行者”。 

与明末清初同时期的景德镇瓷器相比,克拉克瓷总体不够精致。其均为薄胎,特点是折沿、开光、锦地纹,盘底多为简笔变形人物、动物、花鸟,且器底多有粘沙、塌底现象。另外,克拉克瓷瓷盘薄、易碎、不耐用,所以在国内并没有很好的销路。而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些瓷器更多被当做摆设,由此也造成克拉克瓷在国内罕见收藏。

侨乡情缘

无疑,克拉克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

专家认为,一方面,克拉克瓷的输出,促进了中国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其作为文化使者,传播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影响了欧洲的艺术从巴洛克风格转变成洛可可风格。另一方面,欧洲人对克拉克瓷的喜爱以及贩运克拉克瓷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导致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波斯等国纷纷对克拉克瓷进行仿制,这种大规模的仿制促进了欧洲陶瓷产业的发展,最终生产出真正的瓷器。

据介绍,目前留在国内的克拉克瓷大多为回流而来的,其中绝大部分与海外华侨有关。这在素有“侨乡”之称的海南,尤为明显。旅居新加坡的琼籍外销瓷研究专家韩槐凖,从1956年至1962年间先后向故宫博物院无偿捐赠了大批文物,其中不乏我国古代销往东南亚的克拉克瓷。这些克拉克瓷是韩槐凖穷极毕生精力,从南洋发掘、收集而来的。有关专家认为,“韩槐凖是我国研究中国古外销陶瓷的第一人,为我国外销瓷研究打下了基础。”

何云强说,海南的华侨遍布东南亚各地,他们曾带回大量的克拉克瓷。另外,出于本土收藏文化的需要,海南藏家近年也非常重视克拉克瓷的收藏,渐渐形成了一支颇具分量的克拉克瓷收藏队伍。

福建平和重掀克拉克瓷热潮


近日,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从“南澳Ⅰ号”沉船中打捞上来的青花瓷,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瓷器中包括数百年来在海外备受推崇的“克拉克瓷”。专家的这一鉴定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神秘的克拉克瓷的研究热潮。

源远流长的平和古董

长期以来,关于克拉克瓷的产地,一直是个谜。最初,考古学界根据工艺、风格、纹饰推测,克拉克瓷源自“瓷都”景德镇。可这种国内极其罕见的外销瓷,在景德镇亦很难找到踪迹。逐渐克拉克瓷产于景德镇的说法被否定了。平和县博物馆馆长杨征说:“克拉克瓷两个方面的特点明显不同于景德镇瓷器,最显著的是圈足的地方带着许多夹砂,形成了沙足底;此外,克拉克瓷整个图案比较粗犷、随意,区别于景德镇官窑的严谨风格。”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寻找名为“漳州器”的米黄色釉瓷器及其窑址,故宫博物院曾派出一个考察小组到漳州进行调查,阴差阳错地发现这一地区有生产青花瓷的古窑址。之后,当地文管部门开始调查,采集大量瓷器标本与国外的瓷器进行对比研究,并得出“克拉克瓷”原产地在漳州的结论。

重现天日的市场新宠

近日,央视直播报道“南澳Ⅰ号”古船中沉睡海底400多年的文物今已打捞上岸,其中大多数为平和窑克拉克瓷。报道后,在平和各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如今的克拉克瓷再次成为市场的新“卖点”。

“日前央视直播节目,让克拉克瓷真面目全方位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平和基地研制生产的高仿真度克拉克瓷再次成为市场的‘卖点’,今天基地接到不少订货的电话,有来自广东汕头,也有福州、厦门、漳州等地的。”平和克拉克瓷研究基地的主任林俊说,今后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克拉克瓷产业。

任重道远的再现辉煌之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从根本上说也是商品,是商品就必须在市场中找出路。只有这样,文化产业才能取得大发展大繁荣。

2008年7月26日,漳州市民间古瓷工艺研究所所长林俊投资100多万元在平和文峰镇成立了漳州窑平和克拉克瓷研究基地,让失传400多年、近乎绝迹的克拉克瓷烧制工艺浴火重生。克拉克瓷成功“复活”了,但如何让“复活”的克拉克瓷成功走向市场呢?

为了防止在历史和传统中兜圈子,克拉克瓷不能只做“阳春白雪”,它应该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将传统工艺与市场有机融合。林俊确定了基本的经营理念:“做适销对路的产品,让艺术走进生活。”依托漳州及平和本土的文化品牌资源,基地主要瞄准了工艺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两大市场,不断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低、中、高价位产品。

此外,基地还别出心裁结合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研制出带有地方文化标志的瓷器,如三平祖师、林语堂、琯溪蜜柚等,这既宣传了平和,也拓宽了克拉克瓷的市场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这项失传400多年、近乎绝迹的传统工艺已浴火重生,得到了传承和认可,克拉克瓷研究基地生产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克拉克瓷高潮的幻灭:见证海上贸易鼎盛与衰弱


克拉克瓷高潮的幻灭

虽然,不同于景德镇的青花和德化的“中国白”,产于福建漳州平和的克拉克瓷只热销了很短时间,但它见证了中国明末清初海上贸易的鼎盛与衰弱

从沉船“南澳一号”上打捞出明末清初的“克拉克瓷”的消息,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在这种曾经热销国外的中国陶瓷上。

因为按照外国订单制作,克拉克瓷少有留于国内,因此一直不为国内所知。和景德镇的青花、德化的“中国白”不同,作为当时景德镇产能不足的补充,产于福建漳州平和的克拉克瓷只热销了很短时间,这个瓷器品种随着沿海贸易的变化很快消失了。

而克拉克瓷也见证了中国海上贸易最鼎盛的那个时期。

作为景德镇青花的补充

葡萄牙是最早同中国做生意的欧洲人。

公元1653年,葡萄牙“克拉克”号商船在马六甲海峡被荷兰武装船队劫持,“克拉克”号上装载的约十万件中国瓷器被运往阿姆斯特丹。1654年拍卖时,轰动整个欧洲。但没有人知道这批瓷器产自何处,只能以葡萄牙战舰的名字命名为“克拉克瓷”。

上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派人到漳州,寻找一种叫漳州器的米黄色小开片瓷器及其窑址时,意外发现南胜(历史上平和县城所在地)、五寨等古代窑址,出土了与克拉克瓷形制相仿的残片。1984年,考古人员在平和发现烧制克拉克瓷的窑址,1998年正式向世界宣布平和窑为克拉克瓷产地。

平和县现属漳州市,一直是福建偏远山区的一座偏僻的小县城。

1507年开始,平和当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长达八年。王明阳率部平定起义,并奏请朝廷在此建县,取名“平和”,意为寇平人和。

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平和正式建县。为了确保安定,王明阳将部队中的一批兵将留在平和,他们几乎都是江西人。

“这些江西人中有不少会烧陶瓷。没有明确记载,在江西籍兵将留下前,平和当地有瓷器生产。”平和县博物馆馆长杨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且在其后一百多年间有13位平和县县令是江西人,他们也将烧瓷的技术和工匠带到平和。”

留下的江西籍兵将都成了老百姓,不再领军饷,他们急需一种谋生的手段。江西籍县令也深知制瓷的好处,鼓励开展。直到现在,研究者都没有找到关于平和窑的赋税记载,有种说法是,当时平和县烧瓷是免税的。

平和县群山环抱,适合依山建窑,丰富的水资源能带动窑厂用的水车,山上树木繁茂,而且有许多松柏,松柏燃烧后的松油温度很高,是烧瓷的理想材料。更重要的是当地瓷土资源丰富,这也是一个地方是否能生产陶瓷的首要条件。历史上,福建省曾有德化窑、漳浦窑、厦门窑、闽侯窑、莆田窑等多处窑址存在,全省内的瓷土资源可见一斑。

天然的资源加上政府鼓励,平和县的窑厂不断出现,后人用“十里窑烟”来描述当年的情景。但平和百姓大都只在农闲时烧瓷,并不完全以烧瓷为生,这也佐证了平和窑厂一直在做外销订单的猜测——有单来了才生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景德镇出现原料危机,有官窑曾两度停烧。民窑也因繁重的税负一度被扼杀。景德镇的窑厂陷入困境,但外销瓷的订单没有减少。据史料记载,1609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21~1632年间,曾三次在中国收购瓷器。此后80年间,仅东印度公司一家就从中国运走1600万件瓷器。

如此多的瓷器出口订单,景德镇难以承受。东印度公司等外国客商希望找到新的窑厂替补景德镇,也希望在沿海开放口岸地区能找到窑厂生产,以避免从江西往沿海港口运送瓷器的奔波,减少在长距离陆路运输中瓷器的损坏。

外国客商首先找到德化,历史上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早在唐代,德化制瓷就相当发达,当地工匠颜化彩写出了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

“德化的瓷土非常好,因此特色就是烧白瓷和瓷雕。也做过青花瓷,但只做了一段时间,是根据国外的订单做的。”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据推测,当时商人从德化顺流而下找到了平和,定制瓷器。

作为大量制作景德镇瓷器替代品的生产基地,平和窑在出口的鼎盛时期一直以青花瓷为主,模印、刻画技法、构图与景德镇产品类似,但与取土、施釉、烧制等流程早有一套严谨完备方法的景德镇相比仍有差距。

走私港火了克拉克瓷

宋朝到明清时期是福建瓷器制造外销的繁荣时期,这和当年发达的海上贸易有关。

“德化陶瓷大规模从泉州港出口是从宋代开始。”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从德化挑着瓷器走一天山路到永春(泉州的一个县),装船航行一天能到泉州港。”

距离漳州200公里远的泉州港在唐朝已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佳港口之一,到了宋朝,泉州港已和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从泉州港出发的船只北上可达日本、朝鲜,南下则到达东南亚,由此转往世界各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240 多艘海船出海远航,访问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此后的28年里,郑和率船队七次出海,作为明朝的使者到各地访问。每到一地,向当地首领馈赠礼品,其中就有大量陶瓷。

明朝时期,泉州造船业发达,当地有经验丰富的水手、舵工,是郑和船队的重要成员。《西山杂志》记载郑和“调雇泉州船,以东石沿海名导引,从苏州浏家港入海,至泉州寄泊……”

明嘉靖、万历年间,海盗猖獗,朝廷实行海禁,泉州港的贸易受到影响。位于现漳州市海澄县境内九龙江入海处的月港偏安一隅,开始兴起。据《海澄县志》记载:月港店肆鳞次栉比,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月港一度和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四大商港”。

月港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因此得名。但月港的作用不像名字那么风光,它能在海禁期间依然繁华的重要原因是:月港一直是个走私港。

“月港不是由瓷器兴起的。”平和县博物馆馆长杨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比如走私铜,作为生产冷兵器的重要原料,铜禁止出口。‘南澳一号’上就发现有铜。”

平和县博物馆所在的中山公园,有两棵大榕树,是古代码头所在地。河水一直通到花山溪。当年平和的窑口都建在花山溪的支流旁,花山溪连着九龙江,江面宽,水流缓,装载瓷器的小船顺流而下,到月港换装到更大的商船上。

随着清康熙年间的海禁政策,对走私港的打击也愈发严厉。月港开始衰败,瓷器出口越来越少,平和窑也慢慢消失了。

“克拉克瓷”不复来

和平和窑的短暂命运不同,在德化,制瓷业依然是县里的支柱产业,是福建古代十一个制瓷的窑厂中,唯一仍大规模生产的。每年德化的产瓷有一半的产品都销往国外。现德化县里有1000多家制瓷工厂,200多家陶瓷研究所。

所谓工厂,就是批量生产瓷器的单位,产品相对廉价。而研究所大都是有名气的制瓷师创办的作坊,大都生产一些档次、工艺相对较高的瓷器,产量不大,都以收徒的方式招募员工,传承手艺。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批量输送制瓷业所需的各环节技工。

25岁的德化陶瓷师傅苏清龙正在修补一尊1米多高的菩萨像,他是邱双炯的徒弟,已经学制瓷三四年了。邱双炯是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所长,德化陶瓷界数得着的人物。在研究所内,有三四栋楼,住宿、工厂、展厅都集中于此,很多烘干、烧瓷设备都是邱双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的。

邱双炯的代表作有五百罗汉和水浒一百零八将,每个造型都栩栩如生,体现了德化瓷器特有的雕瓷工艺。从小学烧瓷的邱双炯直到退休后才重新回到“本行”,现在已经收了近两百名徒弟。“来的来,走的走。收徒弟没有特别的条件,但带出来的几个都行。”邱双炯说,“我的三个孩子都没有做这一行,但没关系,我的手艺也不是父亲传给我的。”

相比于德化的同行,生活在漳州的林俊就要寂寞许多。他每天早上六点出发,驾车沿着省道开往平和县,拐进文峰镇宝桥村的一个山坳里,他创办的克拉克瓷研究基地就设于此。

占地四亩的基地三面环山,山上森林茂密,犹如世外桃源,即使基地内的机器开着,外面也能听到阵阵鸟叫。

林俊今年50岁,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藏、研究古陶瓷。在对汝窑研究中,他拼复了20种器类、50多种造型——此前全世界收藏的汝窑瓷器只有8种器类、18种造型。林俊收藏拼复的汝窑“狻猊出香”,曾被央视《寻宝》栏目专家评为“民间国宝”。

创办克拉克瓷基地两年多来,通过对出土的克拉克瓷化验,林俊还原了胎、釉配方。“绘画风格才是克拉克瓷最大的特点。”林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克拉克瓷的“开光”(装饰图案的形式),大都画风粗犷、写意,和景德镇细腻、严谨的画风有很大区别。简单说,景德镇瓷器上的手绘细到人的眉毛、花的花瓣,都很像,而克拉克瓷则是“人不像人,花不像花”,有些抽象。

“这不是云,是花。你要发挥想象。克拉克瓷上的图案都需要大胆的想象。”克拉克瓷基地的黄集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种风格主要是符合当时国外的审美标准。”他是林俊从汕头请来的师傅,专门负责手绘。

之所以从外地请师傅来,因为漳州当地的制瓷已失传多年——克拉克瓷失传四百多年,漳州当地另一种瓷器漳窑失传一百多年。黄集然也是照着传世的克拉克瓷图案照葫芦画瓢,形成自己的画风。

林俊请当地人来基地再向黄集然学手绘,希望平和人能传承克拉克瓷的绘画风格,但已经有几个人半途离开。“现在年轻人不可能学会的。他们没有这个耐性。”黄集然对此已不抱任何希望,他说:“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学这个,没前途。”

林俊也很清楚,即使摸清了克拉克瓷的烧制方法,也很难在国内打开市场,销往国外更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他对重新还原的漳窑瓷器,则充满希望,漳窑瓷器米黄的色泽人见人爱,很容易在国内打开市场。“以克拉克瓷作为基地名称,因为它是个世界品牌。但漳窑更符合国内的审美。”林俊说。

当地政府为了支持克拉克瓷研究基地,花了25万修了一条单车道水泥路。林俊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大支持,他希望买下基地周边的50亩土地,建成休闲山庄,使基地更像样,吸引游客来参观,并能和学校、研究机构保持互动。

虽然当地政府、商人都想通过“克拉克瓷”这个品牌,和文化产业沾边,但所有人也都清楚如今还原的克拉克瓷已很难打开市场,现在在当地,出口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是“平和蜜柚”。

“克拉克瓷”兴衰之路:名扬海外而国内罕见


中国瓷器改洋名儿

公元17世纪,葡萄牙克拉克港的两艘商船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截获,船内所载是先后从中国贩来的大宗商品(主要是明万历年间生产的瓷器)。这批瓷器被运往荷兰的米德尔堡和阿姆斯特丹拍卖,并在欧洲引起轰动,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相购买。由于这批中国瓷器是从葡萄牙克拉克港的商船上截获的,没有人能够说出它们的产地和准确称谓,在荷兰又是首次亮相,所以被称为“克拉克瓷”。

其实早在16世纪,“克拉克瓷”就已经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皇室中使用。不过,荷兰的这两场拍卖使它走红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克拉克瓷”一度是欧洲人、阿拉伯人、非洲人以及东南亚各国皇室与平民所钟爱的珍宝,是身份的象征。贩卖“克拉克瓷”带来的丰厚利润,更坚定了东印度公司展开中国瓷器贸易的决心。此后,瓷器贸易一直延续到清雍正、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17世纪的80年间,该公司从中国运出的“克拉克瓷”达到1600万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举行题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至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乏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瓷器。“克拉克瓷”再度引起世人瞩目。令人费解的是,这种盛产于中国的瓷器在国内却罕有收藏者。“克拉克瓷”的产地到底在哪里,400年来争论不休,直到21世纪,这个谜团才得以揭开。

目前,已考证生产“克拉克瓷”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漳州平和五寨、南胜窑等100多个窑址。做工精细者为景德镇窑口出品,销量最大者为漳州、德化窑口出品。

“克拉克瓷”的兴衰之路

没有制瓷传统的漳州平和县为什么能够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据《平和县志》记载,1513年,平和芦溪等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时任地方军事长官的王阳明率部平定农民起义后,为安定地方,选留随军兵众,在各新建置的县治衙门充当杂役或管理庙宇等,与当地百姓共建平和。王阳明所部多来自江西,其中不乏陶瓷方面的能工巧匠。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共有13位江西籍人士主政平和。时值明代著名的海外交通贸易中心——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瓷器又是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为造福百姓、获取厚利,这些主政知县赋予瓷业优惠的税收政策,组织民间生产烧制。从漳州平和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尽管其胎釉有别于其他窑口,但其模印或刻划技法、构图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这也是其有时被混淆为景德镇瓷的原因。

以平和南胜、五寨窑址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民窑,地处九龙江支流上游,临溪依山而建,从平和花山溪顺流而下,可直达漳州月港。从南胜、五寨至月港,仅需一天航程。尤其是明正德以后,月港的海外贸易远远超过周边港口。明万历年间,月港的对外进出口发展到最高峰。而此时,漳州平和生产的瓷器也源源不断地从月港远销至世界各国。清朝初年,由于清政府实行“海禁”,月港衰落了,平和制瓷业也因销路受阻而衰败,“克拉克瓷”随之在海外销声匿迹。

名扬海外的瓷器为何国内罕见

为什么“克拉克瓷”在国内罕见收藏呢?“克拉克瓷”均为薄胎,特点是折沿、开光、锦地纹,盘底多为简笔变形人物、动物、花鸟。器底多有粘沙、塌底现象。与明末清初同时期的景德镇瓷器相比总体不够精致。

“克拉克瓷”瓷盘薄、易碎、不耐用。对于把瓷器作为主要日常器具使用的中国百姓来说不够实用,所以在国内并没有很好的销路。而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些瓷器更多被当做摆设,对于耐用程度则不计较。

从目前发现的“克拉克瓷”上,我们能够看到郁金香、骑士、城堡等异域风格图案,由此可判断它们是针对国际市场生产的。这也是专家推测“克拉克瓷”在国内极为少见的原因之一。

你知道克拉克瓷器有什么特点吗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举行题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至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乏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瓷器。克拉克瓷原产地为中国福建漳州的平和,克拉克瓷古窑址:五寨洞口陂沟窑、花仔楼窑、田坑窑、大垅窑、二垅窑等。

克拉克瓷的特点是宽边,青花瓷为多,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克拉克瓷的生产可分万历至清初和康熙两个时期,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胎薄。万历克拉克青花盘使用浙料绘画,有翠蓝、灰蓝、淡蓝几种色调,运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个色阶,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画师们熟练地运笔,无论勾、点、染皆随心所欲,自然洒脱。凡是勾勒圆圈,皆是用两笔拼凑而成,这也是明末清初瓷画的一个特点。这种花卉图案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的青花瓷器,也是中国青花瓷器在欧洲的叫法,专指这种深得欧洲王公贵族喜爱的外销瓷。

克拉克瓷:青花瓷里别具一格


克拉克瓷

在欧美国家较为传统的家庭、大小古玩店,及艺术品的拍卖场上,会偶尔看得到一种中国明代的青花瓷。这种器物有碗、盘、瓶等,其中以盘的数量最多。器物之上,除了当时民众喜闻乐见的纹饰外,往往还会有多帆船、城堡、郁金香等符合西方人审美的元素。不仅如此,它们还有一个纯西方的称谓——克拉克瓷。

随着古玩艺术品的回流,元代、明永宣、清康熙的青花在中国收藏界受到热捧,加上南澳一号大量所谓汕头器的出水,近年来,人们对于克拉克瓷这种器物也不再陌生。

始烧于明代中期的克拉克瓷,在明代晚期迅速衰落,清早期绝迹,这里也有着值得探讨的历史原因。

克拉克瓷曾风靡欧洲

400多年前,荷兰的武装船只在马六海峡劫持了一艘葡萄牙的装满中国青花瓷的货轮,这艘船名为“克拉克号”。

这批精美的青花瓷被运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进行了公开拍卖,此次拍卖几乎轰动了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参拍成功者都为此而倍感自豪。因为昂贵、稀有,这些青花瓷基本只用作陈设,很少实际使用。初见青花瓷器的欧洲人当时也不知道它的名称,因为是从克拉克号上卸的货,就有了“克拉克瓷”的别名。

在这批克拉克瓷到达之前,欧洲没有瓷器。他们的陈设器、餐具都以金属器、木器和陶器为主。而那次著名的拍卖会后,这种既美观又耐用的青花瓷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进而走入了美洲、亚洲上流社会和平民家庭。

明代中晚期,克拉克瓷一船又一船源源不断地从中国福建漳州月港运往东南亚、欧洲,甚至通过马尼拉大帆船到达了美洲大陆。

主要产地在福建平和

这种特殊的、似乎专用来出口的青花瓷,原先一直被误以为产于江西景德镇,但实际上,景德镇很少出土这样的瓷器。偶有出土克拉克风格的青花瓷,也会比大宗的克拉克瓷更精致一些。

一直到上世纪末,经过专家学者田野考古的深入进行,克拉克瓷的主产地终于找到了,它就在福建漳州的平和县。平和县高岭土的产量非常丰富,森林茂密,河流纵横。纵横的河流直通当时唯一的对外港口漳州月港,水路十分方便,出口的运输成本低廉。

引言中提到的南澳一号出水的大量“汕头器”,绝大多数都是福建漳州平和生产的克拉克瓷。

景德镇出品,必属精品

平和窑的克拉克瓷与景德镇生产的克拉克瓷风格高度一致,这是因为明代中晚期,平和县的县太爷几乎全为江西人有关,他们从景德镇引进了制瓷业的专业人才,致使两地瓷器风格如此接近。

然而,尽管从江西请来了制瓷能手,但从原材料和整个制作过程来说,平和还是不如景德镇,一旦有了要求极高的订单就不得不依赖于景德镇了。总体来说,平和窑的稍粗一些,并且几乎每个器物的底部或多或少都有粘砂。景德镇的瓷器没有粘砂现象,青花的发色也更显艳丽沉稳。平和窑的克拉克瓷青花图案方面西方元素多一些,景德镇的少很多。另外,平和窑的产品几乎不带款,景德镇的那些精品克拉克瓷上还会有书写十分规矩的年号款,如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等。

而克拉克瓷走向衰亡,是在清政权建立以后。当时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曾实行了一个时期的海禁。从此,月港不复存在,克拉克瓷也不再生产。

陶瓷文化:漳州古瓷窑“克拉克瓷”与对台贸易


核心提示

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贸易繁荣,带动漳州沿海龙溪、漳浦一带瓷器生产发展。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兴盛,带动九龙江流域制瓷业的发展,所产瓷器被西方人称为“克拉克瓷”,平和南胜、五寨陶瓷业最发达。荷兰据台时期,漳台经贸以转口贸易为主,台湾是大陆对外贸易的转接地,此时大量克拉克瓷输往台湾。清朝统一台湾后,漳州人开始到台湾开办陶瓷厂,就地销售。

宋元时期的漳州瓷窑

漳瓷,即漳州古窑生产的瓷器,在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中曾经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考古调查和出土瓷器,史学界对它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漳瓷应泛指漳属各地考古发现的多处古窑瓷器,即“漳州窑瓷”;另一种认为,漳瓷是专指代表产地漳州城东郊原龙溪县的东溪村古窑瓷器即“东溪窑瓷”。但两者都认为,漳瓷生产始于宋、元时期,盛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渐告衰落。

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贸易兴盛,带动漳州沿海龙溪、漳浦一带瓷器生产的发展。作为海外贸易三大主要出口产品的陶瓷器,北宋地理学家朱彧曾有生动的描述:“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船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朱彧:《萍洲可谈》卷二)。说明宋代闽南陶瓷生产贸易已有较大的规模,形成了具有浓重闽南区域海洋经济特性的陶瓷生产模式。

两宋时期是闽南窑业快速发展时期。这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中国陶瓷发展史,特别是中国陶瓷外销史上,是不多见的,因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亦是闽南窑业区别于其他区域窑业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宋代闽南窑瓷集中在泉州的德化、南安,厦门地区,漳州的龙溪、漳浦等地。北宋的漳州古窑址主要有龙海的母鸡石窑,漳浦的罗宛井窑、竹树山窑、东山县杏陈镇碗窑,龙文区郭坑洛滨窑,云霄县的碗匣山窑、水头窑,诏安县的候山窑、肥窑等。到了南宋,漳州地区的瓷器生产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并一直延续到元代,除了一部分北宋的窑场继续沿烧,新出现的还有:芗城区的金沙窑,长泰碗匣山窑,诏安后壁山窑、上陈窑,漳浦赤土窑,浯源窑、南山窑、英山窑、仙洞窑、石步溪窑、石寨窑,诏安县麻园窑、介里窑,东山县碗窑山窑等。

南宋时期的漳州瓷器,是在外销需求量增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此时瓷器生产的特点:一是瓷器的种类增多,仅釉色就有青釉、褐釉、酱釉、黑釉。二是窑场规模大,如漳浦罗宛井窑在1999年的抢救性发掘中揭露面积就达6000平方米(福建省博物馆:《漳浦罗宛井窑抢救发掘的主要收获》,《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三是市场型批量生产,宋元时期闽南陶瓷的质量不如景德镇,但造型丰富多彩,许多产品是为销售地专门烧造的,最常见专门为市场定烧的典型器物有军持、大海碗、大盘、烧珠、陶瓶、龙瓮、彩绘盆、碗等。军持是东南亚一带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徒用于储水等的特别器具,各式各样的印花瓷盒在南宋的盛行则是世界市场上香料风行的结果。四是工艺技术上的兼收并蓄与创新。闽南烧造的陶瓷有两大体系,以德化窑为代表的青白瓷体系和以汀溪窑为代表的青瓷体系。不管是青白瓷或是青瓷,在胎釉、装饰工艺、造型、装烧技术等方面,都有景德镇窑和龙泉窑传统工艺的烙印,可见两地间的制瓷技术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明代漳州瓷窑的兴盛

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兴盛,带动九龙江流域制瓷业的发展。明正德《漳州府志》记载:“白瓷器出漳平永福里,黑瓷器出南靖河头,青瓷器出南靖县金山”;清光绪郭伯苍《闽产录异》有“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清末民初杨巽从《漳州瓷窑谈》之《漳州什记》有:“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品有瓶炉盘各种体式具备”。

明代漳州的制瓷业很发达,平和南胜乡、五寨乡,长泰东溪村,华安下东溪头等,皆有窑址,月港东溪窑是明清时期漳州地区以盛产“江东瓷”著称的名窑场,该窑位于龙溪县东乡东溪村,所产瓷又称“月港瓷、石码瓷、漳瓷”。(张国靖:月港东溪窑兴衰简述,《福建史志》1992年第6期)。华安县发现的明清时期窑址有垅窑、口头窑、官畲窑、内宁窑、东溪窑等5处,其中,以县境西南端的高安镇三洋村东溪林场一带的窑址规模最大。这是一处以生产青花为主的民间窑场,兼烧青釉、青白釉、白釉、色釉和少量三彩、五彩瓷器。产品类型繁多,有炉、瓶、洗、壶、罐、盘、碗、杯、勺、盒、瓷塑、鼻烟壶、象生瓷和文房用具等。

南胜、五寨的陶瓷业的兴旺除了月港的影响外,还受江西陶瓷业的影响。明正德年间,汀、漳发生农民起义,王守仁从江西德兴带兵进驻闽南,农民起义平息后,王守仁奏请朝廷,添设平和县治。后大量随军兵众就地解甲定居,其中有不少江西籍瓷匠陶工,因此造就此间陶瓷业日后百年兴盛。除了王守仁的影响外,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到崇祯六年(1633年),有13任平和知县为江西籍人。这些江西籍县官都重视陶瓷业生产,加上南胜、五寨境内蕴藏丰富的优质高岭土,地处交通要冲,水路运输经南胜溪可直达月港。这些因素促使南胜五寨成为陶瓷的主要产地,所产瓷器被西方人称之为“克拉克瓷”。此外平和还有碗窑、山花仔楼、田坑、洞口等窑。

2010年4月,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打捞出水青花大罐、龙纹罐、釉陶罐、青花瓷大盘、碗、钵、瓶等一批文物,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说,“南澳Ⅰ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据初步判断,南澳岛位于福建漳州到东南亚的航线上,船上装载的瓷器主要出自福建漳州平和窑,此前在东南亚和非洲的北部肯尼亚也发现过大量类似风格的瓷器。由此可以推测,“南澳Ⅰ号”很可能是从漳州附近出发,驶向东南亚或者汉文化圈一带。

漳瓷古窑炉形式是一种横式阶梯窑,也有使用龙窑。所产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还有一部分青瓷、白瓷、彩绘瓷(又称五彩瓷)以及色釉瓷(有酱釉、黄釉、蓝釉、素三彩等)。漳州窑瓷的器型,以日用品为主,数量最多的是碗、盘、碟。其他还有盏、盅、杯、罐、盒、勺、炉、瓶等。青花色调多呈蓝灰色,此外还有蓝黑、黑灰以至黑绿等。青花瓷纹样有珍禽(如凤凰、雉鸡、仙鹤、白鹭等)、瑞兽(如龙、麒麟、狮子、鹿、兔等)、花卉(有牡丹、莲荷、菊花、绣球花等)、山水(亭榭、江景)、人物(高士、仙人、仕女等)以及吉祥文字(福、寿、玉、善、雅、喜、佳等)。

龙溪县东乡东溪头附近土质也是一种优质瓷土,为建窑烧制瓷器提供了原料。东溪头窑始烧于明中叶,月港的兴盛,刺激了该窑的生产和产品的选择,东溪窑烧制的漳瓷,多属供摆设观赏的古玩。品种有观音、弥勒等菩萨及花瓶、香炉、水盂、笔筒等器皿。按闽南民间习俗,炉、瓶、盂3件为一副,东溪窑均有生产。东溪窑瓷的特征是胎厚、质硬、纹细。色彩有纯白、纯黄、纯红、米色、绿色、白底三彩等多种,而以纯白与三彩为上等珍品。彩瓷色泽鲜艳,经久不褪。细瓷类,瓷面有细纹隐现,其质地与广东潮州枫溪所产瓷器相似。尽管东溪窑并非官窑,但其产品以质优而被列为贡品选送朝廷。

明代,东溪窑瓷的外销口岸为漳州月港。东溪窑位于九龙江西溪下游,与月港有内河船相通,两地相距不过30多华里,通过水路从归德溪到永丰溪、经芗江、九龙江、从月港出海,行销海外。到了明万历间,正是东溪头窑的鼎盛时期,九龙江沿岸的南靖、平和等地所产窑瓷,亦由内河船运抵月港。漳浦、诏安等地所产窑瓷,则从该地的河道运至南部港口转运销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