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斗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斗彩碗上 颠倒乾坤

斗彩碗上 颠倒乾坤

斗彩瓷器鉴别 斗彩瓷器开片鉴别 明成化斗彩瓷器如何鉴别

2020-07-15

斗彩瓷器鉴别。

利用文学艺术渲泄胸臆间郁闷和愤激的例子很多。明代宁王朱权后裔朱耷明亡后出家,自号八大山人,擅画水墨花卉禽鱼。但其笔下的禽鱼皆“白眼向人”,山水则意境冷寂,借以寄托其失家去国的哀惋之情。朱耷的《孤禽图》是“白眼向人”的典型作,偌大一纸,仅下方三分之一处画一水墨独脚无名鸟,翻着白眼,冷寂孤单。这“白眼”取自宋人刘克庄“紫髯长拂地,白眼冷看见”之说,是为“眼因躁怒而多白”也。独脚则为伤残,伤者白眼,寓亡国之奴冷眼看清朝之意。朱耷签名之八大山人为联笔借用模式,似“哭”字亦似“笑”字,都傍冷眼而生。南唐后主李煜被俘之后曾画一白鹰,白羽高洁,脚系金链,囚于一横木之上,寓其失去家国被囚之清苦。清光绪十年前后,民国曾有以匿名漫画等文艺形式鼓动反对外国传教士文化侵略活动的,湖南的周汉则为公开反对者,刊书、绘画、写歌谣,鼓动性极大,清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禁绝。最近长沙发现光绪年间制造的一只斗彩瓷碗(有残),口径19.6厘米,高8厘米,器外团团彩绘18件器物,初看花花绿绿,再看糊里糊涂,细想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有识之士借碗上绘画讽今骂今(晚清)之作,满碗装填的是怒怨、是讥讽、是郁闷、是呼号,完全可以与陈宫“击鼓骂曹”的胆量相媲美。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康有为、谭嗣同等“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林旭等六君子菜市口喋血,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软禁在紫禁城一隅,从此独揽朝政大权,加快了清政府腐朽没落的步伐。希望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治国经验的有识之士苦于救国无门,又迫于清廷的严酷镇压而不得不三缄其口,于是便有加入会党筹谋武力反清的、便有流亡海外寻找救国之途的、便有借文学艺术发泄不满的,这只特殊的斗彩碗便产生在这个年代。

碗上纹饰以瓶为掩饰,突出的是一凤一龙。那龙作蹲狮状,细看分明是坐龙,却既无角亦无爪,口中竟吐出象征气息的游丝。龙的右侧画一带座大瓶,插一朵正在凋谢的牡丹,大瓶上方有一无座小瓶,小瓶右下方又有一带座大瓶,插的竟是两片败叶和一只青角。坐龙左侧先是一带座插花大瓶,往左有一插有荷花的带座大瓶,是一败叶、一墨荷,然后便是另一带座大瓶,插的分明是两片残叶外加一只红爪、一片凤羽。却原来,坐龙的角和爪是被“折卸”了插在瓶里的。若有人作如是说,作者可以一口咬定那龙非龙非狮是怪兽,角则是鹿角,爪原是鸡爪,谁人奈之何?但作者又另埋伏笔,那凤羽高扬在龙爪之上,正是影射慈禧凌驾于真龙天子之上。再往左有一无座小瓶,接着另立一带座花瓶,瓶左侧为弯头杖,杖头之物不可名状,先是黄色三角巾似的帽状物,下盖似旌似旗的披发状东西,其下悬挂一鸟笼,鸟笼中关着一物,似飞禽又若爬虫,是“笼中鸟”更是“笼中龙”。若有人指说囚笼乃囚鸟或囚龙笼,作者也完全可以答曰似是而非。其实这似是而非恰恰是绘画者留给观众的想像空间。再往下思量,慈禧为满清正黄旗人,“披发”上戴“正黄巾”,其下为悬挂之囚龙囚鸟笼,不是寓慈禧囚光绪又是什么?回过头来看那无角无爪坐龙口吐的那缕气息,分明是光绪皇帝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至于那12只带座大瓶,原本是寓为平(瓶)安(带座)之意的,偏偏作者在大瓶之间无缘无故添加了两只无座小瓶,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毋庸置疑是画蛇添足之举。作者的诱导铺垫,其实正是从这里开始,大瓶中插的多数为凋花萎叶,先已带了“败”意,又是绘花卉的大忌,更有小瓶飘浮不稳,偏偏又夹杂在愤愤于光绪皇帝(坐龙)被慈禧太后(凤羽和黄巾披发)夺去实权(去其角爪而囚于小笼)的不平之中,则意在嘲讽“败腐之朝不平(瓶)安(不着地)”了。耐人寻味的是碗上那两个奇形怪状的立柱式东西,中腰画了个太极,柱两侧的角状物,根据柱上画有太极的模式判断,上中下3个牛角状物应是伏羲太极八卦方位中的坤八、坎六和乾一,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母,坎则为水、为沟渎,系血卦。结合以上诸多寓意,只一想,便不能不令人拍案称奇了,不明明影射的是以水为沟渎,乾(天)坤(地)颠倒吗?而又以“血卦”预示要将颠倒乾坤顺正,必有血光之灾,由此又可见,作者原是保皇主义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矛头直指慈禧太后。尤可一提的是艺人偏偏采用了不常用的斗彩工艺烧制此碗,只一个“斗”字,埋伏在花草、龙凤、瓶笼等设喻之间,明明是变着法子的振臂一呼。设计制造者胆识之壮伟,用心之良苦,尽可以说他是长歌当哭了。

这只斗彩碗在长沙清水塘古玩街上出现之日,省古玩行业中的好几位鉴赏行家一致认定其为光绪年旧物,全都认为纹饰令人大惑不解,必是一篇借碗讽今(晚清)骂今的好文章。近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是将文字当作匕首和投枪杀向旧社会的,这碗上纹饰的作者无名无姓,担当一个“斗士”的称号,想来也是当之无愧的。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成化斗彩应龙纹碗


成化时期的官瓷甚美,需要我们静心去细细品味,会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的文化底蕴有多少,观赏时所带来的感悟就有多深。此时的官瓷釉色温润超玉,绘画中的线条则像一幅画一样美,线条挥洒自如,这需要何等的功力才能成就如此?

一个朝代的东西可能价值并不同,成化早期的官瓷总有不足的地方,中期烧制的官瓷则最完美,不论工艺积累,还是技术水平远比早期成熟,到了成化晚期由于政局混乱,从而导致制瓷工艺衰退,呈现出来的韵味也不同,所以成化中期的官窑瓷器乃巅峰之作。

款识则都是楷书款,没有篆书款。款识比如“大明成化年制”,并没有“成化年制”四字款。而其书法书写也是笔酣墨饱,入木三分让人大呼过瘾。

成化斗彩应龙纹碗,则是鼎盛中期的代表作。器型端庄秀美,胎体轻薄,质坚而均密,通体施透明釉,釉面腴润莹泽,釉色白晰明净。其外壁涂绿彩两只应龙,龙体盘曲威武,神采飞扬,栩栩如生,空隙则饰青花祥云,颈部一圈仰莲纹,碗心绘团装勾莲。整器装饰充实,笔划精丽,花纹工细,自然奔放。

成化 斗彩应龙纹碗 尺寸:

口径:14cm

高:7.3cm

足径:6cm

雍正斗彩皮球花纹碗


皮球团花,层迭相蔽。图纹可溯源至日本,原乃家族徽章,呈圆形,称作「纹」,常见于织品、漆器、陶瓷及其他工艺品,而其中尤以日本天皇之十六瓣菊纹最为重要。

虽说景德镇御瓷厂绘施团花纹,很可能与雍正帝对日本艺术之喜爱有关,然而在约一个世纪前明末之时,景德镇已有采用相似纹饰。为了对日外销,早于十七世纪中叶,景德镇的中国瓷匠已开始绘饰日式图案。许多青花及彩瓷(祥瑞及赤绘)均以相类团纹融入设计,或以此作边饰,期迎合东瀛品味。

此对雍正皮球花纹碗其图案抽象,属景德镇御窑厂最为大胆创新之作。此纹饰上之变革,可归功于勇敢创新之雍正帝,他勇于超越传统,力求突破,推陈出新。其父康熙帝复兴御窑,鼓励烧瓷技艺发展,四子雍正帝,则为御瓷之器形纹饰注入新生命。此举并没有把御瓷之风格嬗变与其传统割裂;反之,在胤禛的鼓励下,宫廷画家与匠人从丰沛源远的工艺发展中汲取精华,却未拘泥于传统规范,敢于破格求新。

此类图案以清雍正朝斗彩皮球花纹器物最为著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斗彩皮球花纹罐、斗彩皮球花纹碗是典型作品。乾隆珐琅彩皮球花纹镂空交泰葫芦瓶,纹样新颖,别具一格。碗内璧素面,细腻润泽,外壁绘皮球花纹,色彩淡雅而不失华贵。有菊瓣形、西番莲形、雪花形等,变化多端,无一雷同。纹饰清晰,绘画精湛,整个画面既饱满,又疏朗,高超的制作工艺完美体现,足底落“大清雍正年制”三字两行楷书款,是少见的雍正官窑佳作。同时期同类产品于2011年4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中,以人民币9514600元港币拍出。

雍正 斗彩皮球花纹碗(对) 尺寸:

口径:10.3cm

高:5.8cm

足径:4.4cm

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都是釉上彩作品吗?


釉上彩作为一个瓷器鉴赏术语,作为收藏者常常听到。但对于釉上彩的分类,却有很多人不甚了解,比如,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这些瓷器,都是釉上彩瓷器吗?应该怎么对釉上彩瓷器进行分别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索。

首先,从大分类上来说,这四样瓷器,五彩也好,斗彩也好,或是粉彩与浅绛彩,甚至还可以包括珐琅彩,它们都可以被分类于釉上彩作品。但如果细分来说,又各有不同,甚至可以说区别较大。比如说斗彩瓷器,它不是完全的釉上彩瓷器,因为在斗彩瓷器中,还有釉下青花的存在,即先以釉下青花打底,多有留白,注重空韵,但后期另外加釉上五彩而成,二次添加的时候五彩煊丽,与釉下青花巧妙结合,艺术价值极高。现今存世最多的,就是此两种技法结合的瓷器。不过在宣德年间,也有过一些创新,比如“釉下五彩”的烧造,但即便如此,由于烧造成品的色彩不够明丽且容易产生色调的模糊,并没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倒是,随着瓷器烧造技术有了越来越多的进步和提升,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就有了烧造成功的釉下五彩瓷器。

同样的,五彩瓷器也是较为特殊的,一般来说五彩瓷器包含三彩、二彩和单彩,这些瓷器在烧造的过程中,往往都是经过两次烧制的,且由于品类多,虽为釉上彩瓷器的代表,但具体到每个瓷器,又不能一概而论。而前面说过的斗彩瓷器,因为是高温硬彩,所以无论是发色也好,釉面状态也好,都与五彩瓷器有区别,是釉上彩瓷器中个性较为鲜明,风格较为浓烈的一种。而对于大家更为熟悉的粉彩与珐琅彩瓷器,它们和浅绛彩瓷器都是同一种类别,那就是中低温软彩,烧造的温度要求不高,甚至和玻璃有相似之处,这样的温度却往往需要极好的环境支持才能烧造成功。

总而言之,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这些都是釉上彩作品,但又各有不同。比如斗彩瓷器是典型的二次烧造而成的瓷器,且需要高温方能烧造成功。而粉彩瓷器与浅绛彩瓷器则是另一番韵致,低温烧造,对窑口的要求极高。五彩瓷器的品类更多,更需要仔细分辨,方能寻觅出最为精品的釉上彩瓷器。

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瓷器赏析及成交价格参考:

1: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尺寸:高46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213,850,000 ,成交时间: 2017-11-27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楷书款。

罐唇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内凹。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肩饰覆叶纹;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腹部以黄彩加矾红绘八尾鲤鱼,辅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盖周边一圈绘鱼藻纹,盖面饰缨络杂宝纹,上置火焰纹宝珠钮。

2:元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尺寸:直径17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RMB 74,750,000 ,成交时间: 2014-10-25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3: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尺寸:8.2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281,240,000 ,成交时间: 2014-04-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

钤印款识:《大明成化年制》款。

小杯上宽下敛,斜壁含蓄,敞口圆转,卧足雅致。瓷胎雪白细腻,釉料均净莹亮,薄如卵幕,润若琼玉。外壁淡勾青花,以黄、深浅草绿、矾红二种等敷色填廓,通绘子母鸡图。一面见公鸡红冠绿尾,昂首高鸣,一母率三雏紧随其后,觅食于野地,牝鸡羽翅朴色,凝神啄食,幼雏玩耍,一稚振羽立母背上。另一面雌鸡觅得红翅昆虫,雄鸡回望,幼雏追看,左方另有小鸡一双,草丛前后捉迷藏。两面间饰浅黄萱草、艳红月桂,枝叶茂密,皆自青花寿石而出,发色淡雅恬静,浅青柔绿甚相宜。底署成化六字双行双方框款。釉聚卧足,蓝款略蒙胧。

4:清乾隆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尺寸:高53.9厘米,估价:HKD 70,000,000 ~ 90,000,000,成交价: HKD 130,600,000 ,成交时间: 2018-05-30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瓶圆鼓腹,直颈,内圈足。通体斗彩加粉彩纹饰。腹部绘暗八仙纹,各缠绶带,包括铁拐李的葫芦、张果老的鱼鼓、钟离权的葵扇、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莲蓬(上托灵芝及仙桃)、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和曹国舅的玉笏,周边饰缠枝莲纹。近足处饰莲瓣一周,肩部饰如意云肩,内绘花卉纹。颈部饰如意璎珞纹,间以双鱼及磬,口沿画黄地绿彩如意云头一周。

5:清乾隆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尺寸:高40.8厘米,估价:HKD 50,000,000 ~ 70,000,000,成交价: HKD 149,091,000 ,成交时间: 2018-10-03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蓝料款。

玲珑尊撇口折沿,宽颈溜肩,黄地细描锦地,沿下环绘如意云头,渲染得宜,立体逼真,挂缀璎珞串珠,其中四组配饰吉字,并有磬如祥蝠,且添盛绽番莲四朵,橘红亮蓝,清新婉丽。另间饰双鱼四组,更添祥瑞,辅以卷延洋花,异风漫溢。纵然满饰繁密,却有条不紊,井然见序。斜肩下渐敛,器腹外层绿地红龙之间,粉青描金镂空夔纹,并缀四面浮雕开光,妙绘丰鱼成双,畅泳柔波微浪中,穿梭落花水藻间,其中鳜鱼两相对、红鲤同游伴,悠然自得,栩栩如生。从镂空间隙,可窥见内瓶仿明青花缠枝花卉,朵妍各异,妙然生趣。足上加缀黄地锦纹转枝洋花,洋菊、银莲,雅致缱绻,与颈上饰纹相呼应。内颈及器底均施松石绿彩,底署蓝料双方框六字篆款,殊为罕稀。

6:清乾隆御制洋彩江山万代如意耳琵琶尊,尺寸:高37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RMB 94,875,000 ,成交时间: 2018-12-08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为乾隆官窑之中堪称别致的彩绘佳器,其形尊贵典雅,装饰雍容华丽,双如意耳精巧工致,如意首系有一装饰金彩“万”字的红色绶带,生动飘逸,为乾隆朝高端精细御瓷琢器之显着标志。口沿装饰如意云头纹,下承万寿飘带纹一周,正与双耳装饰相呼应。腹部绘山水庭院之景,画中远处宫阙耸立,飞檐翘角,苍松翠柏环绕,宛若仙境,雄伟神奇,如云的宝塔傲立山峰之颠遥望长空,湖阔云天,群山耸峙。湖岸渔舟唱晚,丛林中茅屋数间,远山云漫雾嶂,似有万里之遥。其构图虚实相生,笔墨疏秀清润,山石尤称佳妙,淡皴浓苔,毫锋颖脱,墨法精微,令人叹止。施彩清薄妍美,设色淡雅隽永,益见苍雅深厚之感,观之宛如宋人之青绿山水翰墨,构建出乾隆御制诗句“轻舟浮水面,芳径引山家”之境。双耳造型与主题纹饰相呼应,寓意“江山万代”,可谓别具巧思。本品釉彩精妍,美轮美奂,纹饰与颜料运用技法诸多方面凸显出典型洋彩之特征:一是绘画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画法,注重画面布局的远近关系与立体层次;二是口沿和双耳多处使用洋彩特有的圆状光点装饰;三是于乳浊失透、质地平整的大面积白彩上以细若发丝的墨彩描绘波涛,这种白彩也是由西方影响下的铜胎画珐琅器和瓷胎画珐琅器的重要基色。

7:清乾隆洋彩红地锦上添花冬青玲珑夹层瓶,尺寸:31.4厘米,估价:HKD 70,000,000 ~ 90,000,000,成交价: HKD 70,406,000 ,成交时间: 2020-07-11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20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款。玲珑套瓶唇口外翻,犹若华盖,饰如意云纹,极其精致。束颈胭脂红为地,细锥凤尾形卷草纹,锦上添洋花,番莲卷叶,缱绻曼丽,加饰描金双龙耳,天威尽显。鼓腹红地繁花之间,粉青描金镂空仿古纹,龙、鸟交缠,伴以如蝠瑞兽,有条不紊,井然见序。间隙透空,窥见内瓶仿明青花蟠桃,似虚犹实,蟠桃坚硕,枝叶带劲,深浅浓淡,溢宣窑雅风。足与瓶口、肩颈纹饰相呼应,内颈及器底则施松石绿彩,底署矾红六字篆款。

8:程门清晚浅绛彩山水花鸟人物琮式瓶,尺寸:高29.3厘米×2,估价:RMB 1,300,000 ~ 1,600,000,成交价: RMB 2,185,000 ,成交时间: 2018-06-15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

圆口方身,仿玉琮制式,腹上部两侧贴饰双象形耳,雕刻精致,圈足,造型周正,端凝敦厚,静穆古朴。体量适宜,制器严谨,比例均衡,线条俐落简洁,考究端庄。通身施白釉,细腻典雅,集山水、人物、花鸟于一器。山水疏朗、潇洒苍雅;花鸟灵动、伶俐可人。人物神形卓然、惬意恬静。“画到简时方为精,画到简时方显功” ,此琮式瓶一览无遗诠释了这一中国画的经典理论。整器设色、布局、画意均无可挑剔,殊为难得,堪为程氏浅绛彩瓷代表之作,也是浅绛彩瓷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9:清代周筱松画浅绛彩人物梅瓶(一对),尺寸:高21厘米;直径3.8厘米,估价:RMB 1,600,000 ~ 1,900,000,成交价: RMB 2,041,380 ,成交时间: 2014-12-29 ,拍卖公司:万融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秋季瓷器拍卖。

成化斗彩缠枝百合纹宫碗


古瓷鉴赏家孙瀛洲先生曾对成化斗彩有这样的分析:“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 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色皆透明而闪微黄;松绿,色深浓而闪青;蜜腊黄,色稍透明;差紫,色浓而无光;孔雀蓝,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红,色重艳而有光;姜黄,色浓光弱。”

此碗极为罕有,是以青花先做釉下彩的图案设计,内外壁皆精绘五彩带叶百合花四朵,杯心则绘复瓣百合一朵。一般成化宫碗,多数内壁素净,里、外兼绘者较罕。

此纹饰永、宣皆有烧造,成化则晚期始生产。此碗釉面细腻如脂,为成化官瓷杰作。此器造型端庄圆润,所绘花叶皆硕大,双勾平涂,正合「花无阴面,叶无反侧」之简约秀雅画法。整体画面,花叶之间大量留白而不填色,乃成化花卉纹之特色。

迎光透视,胎骨隐见微红,因当时仍用含高铁麻仓土,之后官土用竭,细腻微红,頓成绝响。成化斗彩,闻名于世,皆因胎质细腻、釉面温润、绘工、画意古朴而有真趣,在明一代,无他朝可望其项背,古玩行素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

成化御器,在国际市场上价值不菲。香港苏富比于2013秋季拍卖资料亦有介绍「青花缠枝百合纹宫碗」为英国靳礼飞 (Cunliffe ) 勋爵旧藏两只青花宫碗之一,该碗于2002年11月伦敦邦翰斯拍出904,250英镑。按拍卖资料,该碗乃靳礼飞勋爵于1947年以475英镑在伦敦购得,55年升值1,900倍。香港苏富比于2013秋季以港币1亿4,124万拍出一只相类之「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而此极品斗彩,价值应倍之。

成化 斗彩缠枝百合纹宫碗 尺寸:

口径:14.7cm

高:6.4cm

足径:5.2cm

斗彩刍议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明代是彩瓷迅猛发展的时代,仅景德镇的彩瓷品种就达数十种之多,其中以青花、五彩和斗彩以及各种色地彩、素三彩为著名。彩瓷的大量出现,符合陶瓷装饰工艺从简单到复杂的客观规律,在丰富瓷器品种,提高装饰效果,美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斗彩与青花五彩是青花基础上产生的两种彩绘瓷器,它匀均有釉下青花,又有釉上多种色彩,施彩工艺也颇为相似,因此常有人将斗彩与五彩混同,有种传统说法“斗彩即是釉上釉下争奇斗艳”也只是笼统泛指青花五彩,而并未真正点出斗彩的特色。近年来,常有谈两者区别的文章面世,分歧点集中在关于“斗彩”一词的理解上,多数学者认为斗彩即是运用淡描青花勾绘出全部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双勾线内施多种釉上彩所构成的一种独具特色 的彩瓷;也有少数学者则从“斗”字释意出发,认为“斗彩”的定名法可能与江西方言有关,因景德镇称“斗”有“兜”之意,即“斗拢”、“凑合”之意,因此斗彩法也即先用青料画纹饰局部,再用彩料凑齐全体。

那么究竟何为斗彩?斗彩与青花五彩又有哪些不同呢?

1、“斗彩”一词的由来

在明、清两代瓷书中很少有“斗彩”这个术语,能所见到的只是“五彩”或“白地青花间装五色”的说法。迄今为止,成书于雍乾时期的《南窑笔记》恐怕是出现“斗彩”之说最早的一本著作。该书“彩色”一节中写到“成、正、嘉、万具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人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人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这段文字似乎已比较清楚地介绍了明代瓷器的几种施彩方法,与实物对照来看,五彩是指纯釉上五彩,而填彩和斗彩则都属于青花五彩类。当代学者通过对彩瓷的科学研究,根据彩料和工艺方法的不同将彩瓷划分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称谓,已消失的“填彩”一词,只是在介绍施彩技法时才被提及。本文中提到一些学者以“斗”字的方言释意来解释“斗彩”的出发点正是《南窑笔记》中关于斗彩一词的说明。那么《南》中提及的“斗彩”是否与我们今天年憝知的斗彩实物相符呢?

2、从“成化斗彩”看斗彩的彩绘方法

被人们称为斗彩的精典之作,当属成化器。所以,探究成化斗彩的工艺特点,是我们了解斗彩的捷径,也是区别斗彩与青花五彩的最佳方法。

成化瓷器最重要的成就,莫过于斗彩的烧制成功,在当时斗彩是作为宫延御用的一种精美细瓷来专门烧制的,当时产量即非常小,因此遗留下来的就更少了,至今绝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总数也不过250余件。据明代《唐氏肆考》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足见其珍贵。从现存实物看,成化斗彩的主要彩绘方法是:用青花在瓷胎一勾出纹饰的轮廓线,有的器物还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纹饰,罩上透明釉,烧成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淡描青花器,再在釉面上青花双勾线内根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填以多种色彩,再入炉烘烧而成。例如;成化斗彩莲花纹盖罐,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斗彩精品均采用此种彩绘方法,而这种画法倒与《南窑笔记》中所描绘的填彩法完全吻合。

3、 斗彩与青花五彩

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了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旧址又出土了与萨迦寺碗主题纹饰、装饰方法均相同的青花五彩,这一碗一盘的发现,把五彩瓷器的出现由过去的成化说提前到了宣德时期。自此以后,当代陶瓷学者才正式将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褐、紫等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粗看确有斗彩所谓“釉上釉下争奇斗艳”的相同艺术效果,但细观之,两者还有区别的: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斗彩的青花轮廓线,而只是根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由于彩绘技法的不同,青花五彩显得色彩浓艳、花纹瑰丽;而斗彩相比之下则绘制精巧、色泽清雅柔和,更能清晰体现釉上釉下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如此看来,虽然《南窑笔记》中已有明确的“斗彩”概念,且既便是它确如某些学者所推测的,系从“斗”字的江西方言释意而定名;但事实上,这种将多彩色凑在一起为斗彩的说法与实物是不相符合,的相反倒与青花五彩的施彩技法吻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斗彩应是在青化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衍出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它由淡描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组成画面,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使斗彩堪称瓷器中的绝化精品。

康熙盛世中的瓷器 釉上彩之粉彩、斗彩、素三彩


粉彩

粉彩瓷器创于康熙晚期,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其烧成的温度比五彩低,色彩柔和,又称为“软彩”。“玻璃白”是一种含砷的白色粉末,掺于彩料中,可将各种彩“粉化”,使彩料调配出或深或浅的颜色。在彩绘部位用“玻璃白”打底,然后施彩渲染作画,可产生浓淡不一,阴阳分明的效果。若彩绘后于作画部位另涂一层“玻璃白”,烘烧时与色料熔化成玻璃状,又与釉面密结,则呈色晶莹。此外,“玻璃白”还可单独作白色颜料使用,描绘雪景等纹饰。

康熙 粉彩钟馗醉像

康熙 粉彩折枝花水丞

康熙 粉彩花蝶纹盘

底部

康熙 粉采花蝶纹盘

斗彩

斗彩的特点是突出青花线描,在青花线内填染各种色彩,既柔和清雅又娇艳秀丽,是明代首创。康熙斗彩瓷器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又由于彩料不够纯净,部分传世品的色彩表面有小黑点,从而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在装饰方法上,康熙斗彩比明代又进一点拓宽,有作为器物的局部纹饰或边饰的;有与青花、五彩组合在一件器物上的;有将斗彩加暗花装饰的,实为别出心裁。

康熙 斗彩八宝绿云龙纹盖罐

底足

康熙 斗彩人物纹碗

碗内部图案

康熙 斗彩人物图案菱花式花盆

局部

康熙 斗彩龙鹤纹盘

底足

鹤纹

康熙 斗彩竹凤纹碗

底部

康熙 斗彩串枝桃纹碗

碗内图案

底部

康熙 斗彩龙凤盖罐

康熙 斗彩龙凤盖罐

底部

康熙 斗彩花蝶纹盖罐

盖顶部图案

底部

素三彩

素三彩指器体纹饰不用红彩,而以黄、绿、紫三色为主,有时加点蓝或白,因而显得明净幽雅。景德镇素三彩瓷器,创于明代正德年间。康熙时期素三彩常以其中一色为地,其它二色绘纹饰,因此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和“白地三彩”等。黄、白地者明快,绿、紫地者雅静。施彩方法新巧,多数产品在素胎上刻划出纹饰的轮廓线,然后施彩上釉,经低温火烧制而成。纹饰以云龙花鸟为主或锦地“开光”。主要器型多为盘、杯及瓶、罐、盒等。也有根据器型设计的要求,出现素三瓷塑人物及不同形状的香薰等,大大丰富了康熙素三彩瓷器的表现能力。另外,在素胎上施黄、绿、紫三色,使呈虎皮状斑点纹的,俗称“虎皮釉”,是康熙时期所特有的素三彩品种。

康熙 素三彩折枝花卉盘

康熙 三彩镂空锦地梅花纹六方香薰

康熙 黄地三彩紫绿龙纹折沿大盘

康熙 黄地三彩丹凤长圆盒

康熙 三彩虎皮釉碗

康熙三彩瓷除以上外,还有黄地红、黄地绿、黄地紫及蓝地黄、绿地紫等多种绘龙纹饰的宫廷用瓷。

康熙 黄地紫云龙纹饰碗

康熙 绿地紫云纹碗

康熙 黄地红龙纹碗

斗彩与青花五彩


“斗彩”之名出现甚晚,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窑笔记》对斗彩作论述。此书将明代彩瓷概括为斗彩、五彩和填彩三个品种,值得借鉴。据《南窑笔记》所述,“凑其全体”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显然这是根据瓷器的装饰方法而定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许多陶瓷书籍中有关斗彩的文章,一般都讲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组成优美的画面,于是凡以此方法绘制出来的彩瓷皆称为斗彩。这只能是一种笼统的讲法。因为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产物很多,如青花与金彩、青花与红彩、青花与绿彩、青花与五彩等众多彩瓷,究竟哪一类为斗彩呢?应该说这些都是一个系列的产品,其中成化斗彩最名贵。成化斗彩的彩绘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再在釉面上青花双钩线内填以所需色彩,由一种到多种不等,而后再入炉烘烧制成。这是借鉴“景泰蓝”工艺中掐丝填料的技法。这类彩瓷的器表纹饰绝大多数为二方连续图案,或由伸展多变的不同形式的图案组成。这种画法符合《南窑笔记》中的“填彩”说法。成化斗彩瓷器绝大多数是用此种方法绘制的,因此填彩应是成化斗彩中的一种主要施彩方法。例如成化斗彩卷枝纹瓶、成化斗彩莲花纹盖罐、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等都是用填彩技法绘制的斗彩珍品。

第二种,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的全体或主体,同时还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纹饰,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器,再在瓷面上根据纹饰设色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施多种彩,再经炉火烘烧而成。这种画法的器表纹饰展开后宛如一幅绘制精巧、色彩宜人的图画。例如成化斗彩花蝶纹杯、成化斗彩人物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

青花红彩、青花红绿彩、青花金彩、青花五彩等多种青花加彩器,其青花纹饰与斗彩画法不同,它们没有用青花勾纹饰轮廓线,而用青花作平涂或渲染。例如明宣德青花红彩海水龙纹碗、明万历青花红绿彩葫芦瓶的纹饰,都没有用青花勾绘纹饰的轮廓线,而是用青花平涂、描绘的方法绘制,与成化斗彩的填绘技法明显不同,故这两件青花加彩器不应称为斗彩。纵观陶瓷发展史,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已经出现了青花金彩、青花红彩及青花五彩等,因此成化斗彩应是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繁衍出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这也是陶瓷装饰工艺从简单到繁复的客观历史规律。

总之,斗彩应是淡描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组成的画面,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使斗彩堪称瓷器中的绝妙精品。清代斗彩瓷器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瓷画的绘制技艺上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每件清代斗彩瓷器仍有青花描绘纹饰的轮廓线。因此这种青花纹饰轮廓线就成了判断斗彩的关键。

五彩是有别于斗彩的另一种彩绘瓷器。可分为两大类,即“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釉上五彩的彩色纹饰均在釉上,在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彩绘画,经700—800℃炉火烧制而成。一般以红、黄、绿、紫、蓝五种色彩描绘。但每件器物根据纹饰设色的要求,不一定五彩皆备,有的只用红、绿、黄三色,也有用五种以上颜色的,只要色彩搭配得当,亦同样精美。如明嘉靖五彩云龙纹方罐,通体纹饰仅用三种彩,以红、绿彩为主,黄彩作点缀,富有时代特色。清康熙五彩瓷器有的一件使用了红、绿、黄、蓝、赭、黑、金等七种色彩绘画纹饰。由此可见五彩既有多彩又有靓美的含意,“五”字在这里不是数词而泛指多种。釉上五彩与斗彩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釉上五彩器没有青花轮廓线及青花纹饰。

青花五彩的定名应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新成果。过去传世品中五彩瓷器的装饰无论是否有青花都称“五彩”,但从未见过一件明宣德时期的五彩器,可是明清文献确有有关烧造的记载,如前文所述“白地青花间装五色……宣品最贵”,“宣窑五彩深厚堆垛”,因此明宣德是否制造过五彩瓷器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学术问题。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明宣德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证明了明代文献记载的可靠性。明宣德时期确实制造了五彩瓷器,包括“青花五彩”。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旧址又出土了与萨迦寺碗主题纹饰相同、装饰方法相同的瓷盘,这又是一例青花五彩的出现,自此以后现代陶瓷学者将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两大类。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为五种主要颜色,其装饰方法与斗彩相同,都是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而形成的瓷画,因此青花五彩与斗彩在划分实物时极易混淆。但它们之间仍有区别,首先是运用青花表现纹饰的形式不同,斗彩运用青花勾绘全部纹饰的轮廓线,而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青花轮廓线,只是根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另一方面是釉上彩绘的区别,斗彩是在淡描青花瓷器上根据纹饰设色的安排进行彩绘,彩绘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施彩方法(如填彩、点彩、复彩);而青花五彩是在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器上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补齐,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谓“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如嘉靖青花五彩婴戏纹方斗杯,里口缠枝灵芝纹点缀几朵青花灵芝,杯外部分花朵及婴儿头部用青花绘制,其余纹饰则用多种釉上彩表现。此外,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中有的青花很少,仅仅作适度点缀,也有的青花纹饰很突出,都是根据画稿的具体要求。

以上是“斗彩”与“青花五彩”的区别,符合传世品的实际情况,但有个别器物不符合以上所述,具体情况则需作具体分析了。

什么是斗彩?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彩瓷。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斗彩之名却不见诸明代文献。遍查明代谈瓷之书,都把斗彩称作“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成书于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齐全体,名曰斗彩。”使创于明宣德年间,成熟于成化年间,并在当时就已获得极高评价,流传至今的更被视为珍品。斗彩瓷的生产在清代得到了大力推广,雍正、乾隆时期的斗彩则尽力模仿成化遗风,施彩淡薄,填彩准确,制作精细,造型千姿百态。1912年刊行的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卷二十四)曰:“何谓豆彩?盖所绘花纹以豆青色为最多,占十分之五、六,故曰豆彩也。或称斗彩,谓花朵之攒簇有类斗争。或称逗彩,谓彩之骈连有同逗併。实则市人以音相呼,辗转讹述,殊非正诠……”“直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出版的杉村通造编《陶瓷大系——清代的官窑》一书,对斗彩的解释仍沿用《陶雅》、《饮流斋说瓷》中的说法,书中曰:“斗彩,始自成化时期,这是一种柔润,实有光泽的五彩,其淡绿色彩与蚕豆相似,故亦称豆彩。”也有人认为江西方言中,“斗”与“凑”发相同之音,故斗彩即“凑彩”,有“凑合”之意。

点彩:全器纹样主要以釉下青花勾勒渲染,釉上各种彩色只是稍加点缀而已。画面清新淡雅,点缀的色彩不惹人注意。

覆彩:在釉下五彩或釉上的图案上,再覆以另一种色彩。成化斗彩瓷器上的公鸡羽毛及桃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斗彩碗上 颠倒乾坤》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斗彩碗上 颠倒乾坤》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斗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