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彩陶与原始初民的性崇拜(二)

彩陶与原始初民的性崇拜(二)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古代瓷器颜色原始 瓷砖放射性

2020-08-14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总结以上所言,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对此,黑格尔认为重视生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他说:“东方所强调和崇拜的往往是自然界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更具体地说,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册第40页)中国的情况也正是如比。

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人和动物一样,不管自己意识到与否,都在不断地生殖,繁衍后代。可是,对于人类来说,生殖不只是一种纯自然的、动物性的行为,而是性的社会属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因为在原始社会不存在固定的婚姻与家庭形式的条件下,社会团体的整个生活运行是以女性为中心的。这样一来,对生殖的崇拜不仅是个人的自发行为,而是整个氏族延续发展的整体社会利益的表现。

初民崇拜生殖,以后又把女性的生育和大地长出草木相联系,认为田野、河流、大地都是女性和女阴的象征,并希望人口蕃衍如同大地生长草木那样郁郁葱葱,永不断竭。延至后世,这种将女性崇拜与大地崇拜相联系的思想,仍以古朴的风俗予以保留。如祭祀土地时要放置女性使用过的器物和经血,女性分娩要去田野,认为这可使分娩顺利、五谷丰登;收割谷物要生育过孩子的妇女进行,认为这会使土地生产更加繁盛。以田地象征女阴,以种子象征男精,将男女性交称作“播种”、“耕褥”,则是见诸于民间长期流行的说法。

初民把性交、生殖和土地等联系在一起的原始思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世把这种关系扩大为天和地、阴和阳、男和女的关系。儒家就认为,天和地、阴和阳要交合才好,才是事物的生机。《易·系辞下》曰:“天地姻媪,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象·归妹》:“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大地不交而万物不兴。”所谓“妇妹”即嫁女,认为如果男不婚,女不嫁,人间阴阳不调,就会影响大自然的茂繁兴盛。汉王充也认为:“儒家说夫妇之道,取法于天地。”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亦是以这种理念贯穿其思想体系,至于以男女双修为要素的古代房中术,更是将全部的理法建筑在阴阳相需、和化天地的思想上。

在这个问题上,民族学的有关资料也不胜枚举。例如贵州布依族常在石棺石碑上刻双鱼形图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双鱼圆月图,即在圆月里有两条对称交尾鱼;另一种是中央为凹腰葫芦,两侧为对称的两尾鱼。据该族解释,对鱼表示交尾、交瞒,而葫芦象征多产。苗族有一种蜡染床单,是供新婚夫妇用的,中央为一面铜鼓,周围有四组对鸟,在各组对鸟之间又各有一对蛇抱一个葫芦,在对和蛇之间又各飞翔一只蝴蝶。据该族老人解释,蝴蝶是祖先,葫芦代表多产,而对鸟、对蛇则象征交媾。

总之,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文化实体,任何社会现象都是由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文化方式所决定的,因此,可以把初民的性崇拜现象归结为一种原始文化方式的产物。初民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和自然条件极其险恶的社会环境里作生存斗争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维持生命和繁衍生命的需要来得更直接和更迫切了。为了维持生命,他们要从自然界觅取食物;为了蓄衍生命,就要性交。因此,他们的性崇拜是对生命的礼赞,是对创造生命快乐的讴歌。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初民的思维能力极不发达,致使当时的文化还处于蒙昧状态。他们无法理解大自然的变化,也无法理解人类本身生命的诞生和男女性交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他们既依赖于自然,同时又对自然力量充满了恐惧,而依赖和恐惧都是产生宗教的前提。于是,人类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就在初民中逐渐产生,而性崇拜作为自然崇拜的一部分也同时出现了。“如果我们考虑到最初创造宗教的人具有很低的道德标准,是迷信、残忍、不文明和粗野的,我们就会懂得他们不可能产生比他们自身具有的更高的道德水平的宗教。起初,性崇拜在意图上是纯洁的,完全不具有我们的宗教所具有的不纯洁或诲淫的观念。原始人实行的这些礼仪在我们现在看来无异于下流,但他们实行时却没有任何不纯洁和不虔诚的念头。”(魏勒《性崇拜》第204页)

性、性交及性崇拜,作为原始初民的一个重要生活内容,也必然反映到艺术与娱乐活动中去,最突出地表现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这里,就原始人的舞蹈中的性崇拜再做一些分析。普列哈诺夫说过,舞蹈是“人的生产活动在娱乐、在原始艺术中的再现,艺术是生产过程的直接形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第3卷第754页,三联书店1961年第1版)初民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他们举行的一些祭祀活动,如“蛙祭”、“鱼祭”、“高媒祭”等,都往往有男女性交的内容,有时甚至成为祭祀活动的中心内容。参加祭祀活动的男女初民,先是模仿性交动作热烈地甚至疯狂地跳舞,祭仪结束后则以群众性的男女野合来表示对神的尊敬,对人口和谷物繁盛的愿望。

据宋兆鳞先生对民族学的调查考证,至今在少数民族乃至汉族中,都还残存性舞蹈的孑遗。例如:麻江苗族在吃满月酒时,有一种迎外婆骑马仪式,“作木棒、扫把、萝卜之类夹于腿问象征男性生殖器,互相拥抱作房事状,狂欢跳舞,不避生人,若有生人路过,舞者即迎上作手语:左手拇指和食指握成圆圈,右手食指反复插入,象征性交,意在以此庆贺添人进口,家兴室旺,民族昌盛。”(宋兆鳞《生育巫术对艺术的点染》,《文博》1990年第4期)

广西融水苗族跳芒篙舞时,表演者脸戴木雕怪样假面具,身上用稻草灰涂得乌黑,使人看了狰狞可怕,一般在春节期间演出。演芒篙舞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消灾免难,举家平安;另一方面是祈求多子多孙,人类繁衍,故而有芒篙去追逐妇女作性交的象征动作。(杨蜴国《论原始宗教村民俗的影响》,《贵州民族关系研究》1988年第1期)

贵州彝族也有一种交媾舞。“撮泰老人每到一家,主人都要备下酒肉,表示欢迎。在同辈的人家,撮泰老人还要唱彝族古情歌。在多婚多年未能生育的夫妇家,阿布母与阿达母还要作一些交媾示意状,以引来隔年生子”。(庹修明《贵州民族民间傩戏与民俗》,《苗岭风谣》1988年第4期)

湖南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也有交媾的动作。《永顺府志·岁时》:每岁正月初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该舞有许多场面,其中头一场为“毛古斯”,有唱、舞和其它动作。先出场的是老“毛古斯”和若干小“毛古斯”,每人都穿衣、树叶,头戴草帽,下垂五根辫子,腰上捆一根草扎的“粗鲁棒”,长115厘米,象征男性生殖器,头下用红布包着,据说这是象征交媾、繁衍。跳舞时双手捧着男根,或左右摇摆,或前后跳跃,内容有敬祖先,敬梅山,悦神等。(向渊泉《摇手舞探源》《北大民俗通讯》1986年第14期)

湘西通道侗族每逢天灾人亡,都要设庙求子,由“金郎”两人扮侗族始祖——姜郎、姜妹,他们戴上赤红突眼的面具,手拿一根米长的木根。赶庙会的人也手拿一根棍子,认为该棍即是决定孕育的男根,然后将一头披红挂绿的母猪牵出来,众人团团围住,姜郎用木棍戳母猪的后臀,使母猪乱跳,它跑到哪里,哪里的人就用棍戳猪屁股,这实际是一种古老的交媾舞,只是以母猪伴舞,必须击鼓,敲木鱼,唱求子歌。湘西江水县的瑶族举行还盘王愿时,后一天是求子活动。师公必跳“狗绊臀舞”。由两个师公扮一男一女,并用一根红布带从胯下穿过,每人系一端,背相对,手撑地,以腿勾结,边跳边淫逗。(巫端书等《巫、我与神话》第218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云南红河哈尼族的“若独独色色舞”,也是一种交媾舞,人以树叶、棕片遮身,展示男女戏嬉、追逐、交媾的过程。黄昏后,夜幕渐渐降临,青年男女便公开搂抱在—起,三三两两地进入山林。在这里,交媾舞是野合的前奏,而野合是交媾舞的归宿。

汉族地区也有类似的舞蹈。广东番禺居民在喜庆时,有—种鳖鱼舞,几十人举着鳖鱼(龙头鱼身,以竹蔑扎成),上下跳跃,左右摇摆,作鱼戏水、噙茜、交配、散卵等动作。目的是去灾、求子。广西合蒲县张黄、归州、白石水、小江等地,春天插秧完毕后,人们都到野外搭棚厂,厂中悬神像,先杀牛羊祭神,“同时打扮一男一女,穿起奇怪的道服,带着假面具在棚上互相歌舞,做出种种丑态,以取笑于观众为能事。说村话、干野察,曰“跳峪头”。其目的是“驱除妖魔,使年有成”。据近年调查,在跳峪头时,舞者还手拿一个扁担式的男根,作交媾状。

在淮阳祭人祖时,还跳一种巫舞,名曰“担花篮”。据说这是敬“老毋娘娘”(女娲)的,以舞悦神。舞者穿黑衣服,以黑纱包头,后垂于地,肩上担着龙凤小花篮。由四人组成一组,其小一个打经板,三人边歌边舞。有意思的是,这种舞蹈只能由妇女跳,在妇女内部传授,男子被排斥在外。在跳舞过程中,人们必须以黑纱式脚勾挂,作交媾状态。这也是交媾舞的遗风。类似舞蹈在其他汉族地区也不少。

性舞蹈的存在是世界性的现象。世界各地土人的舞蹈,差不多都含有性的意味,如被有些现代人斥为俚俗的土风舞,即是指其中有明显的性内容。印度的舞蹈这方面内容也较突出,尤以萨蒂和悉法的信徒选以婿神的跳神舞为最甚。北美洲印第安人有一种“水牛舞”,其中有个人腰间带有一个雄伟的阳具,经过一番做作后,在场的女人就一涌而上,把它扯下来,扛着游行。阿拉伯及中美洲墨西哥各部所流行的“太阳舞”也有类似的情形。巴西的印第安人,通常裸体,只是在舞蹈时穿衣服,但那时也还要把人造的性器模型挂在衣服上。(朱云影《人类性生活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魏勒在他的《性崇拜》一书中还指出,美国的霍比人在新火典礼时,要有九天活动,由四个团体参加,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出圣火,并拿着生殖器模型,进行交媾性舞蹈。古代叙利亚人在过子宫节时,女人裸体,男人尾随以木棍触她们的腿,吻她们的腿甚至阴部,男女混杂,狂舞不已。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对原始人来说,舞蹈中有大量的性内容,这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在许多原始民族的舞蹈里,男子性器官的卖弄,有时候是一个很鲜明的节目,原始的舞蹈又往往富有性的含义,这一点的卖弄自属有所不禁。”(霭理士《性心理学》第88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这种情况即使在现代文明国家也有存在,在舞蹈中有一些性挑逗的动作,只是不如原始初民或土人舞蹈那样赤裸裸罢了。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对性的崇拜是一个世界性文化现象。而中华的先民在这方面遗留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尤其是在生活的实践中将男女和合的美好感受,升华到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的哲学高度,将人的所作所为与大自然的生息紧密相连,从而为中国古老的文明奠定了一个阴阳互补、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这正是构建、推动房中术的源泉和动力。

这种底蕴深厚的思想理念,在汉墓画像石上伏羲、女娲像中得到了完美的阐释。这些伏羲、女娲像,多作互拥交尾状。一般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伏羲、女娲分别手捧太阳与月亮,意为伏羲是太阳神,是阳精;女娲是月亮神,是阴精;两者交合,取义阴阳和合,滋养万物生长。笫二种是伏羲、女娲分别手持规矩,意为伏羲执规画圆以象征天,女娲执矩画方以象地,取旨于伏羲、女娲是天地宇宙之主。还有一种是在伏羲与女娲之间,夹了一位笫三者,两只胳膊紧紧地搂抱着伏羲、女娲,这是一位特殊的神灵。《庄子·大宗师》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故可称他为“气母”。依中国古史的传说,女娲是创造人物的伟大母亲,伏羲是中华人文的始祖。可见气母也即宇宙开辟之神,他搂抱着天神伏羲与地神女祸,构成了完整的天地宇宙。上述的这些伏羲、女娲图,都突出了“交和”之意,男女交和,日月交和,天地交和,阴阳交和,万物交和,交和则元气贯通,万物滋长,天地长存。而这种追求男女性生活的和合与和谐的思想,正是后来的房中术的核心理念。

总结以上所言,从史前时代、夏商至晚周时期的原始巫教中,我们可以见到,后世道教养生学中的导引、气法、房中、服饵等功法,已于原始巫教中肇始、萌芽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思想方面虽尚处于蒙昧的阶段,但已透露出重视元气、强调和谐的观念,从而为后来的阴阳学说、天人合一观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本文作者李远国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日本气道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原始彩陶识真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距今六七千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就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灿烂的原始物质文化之一。它是1921年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据碳14的测定,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8000年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陕西、青海等地,细分又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若干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半坡彩陶的造型有钵、盆、壶、罐等,纹饰有丰富的几何纹和动物纹。从1955到1957年,半坡遗址一共出土7件类似的人面鱼纹盆,对盆内人面图案的寓意,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原始巫师在乞求渔猎丰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某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虽无法断定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但这无疑是当时人们原始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彩陶盆上除了夸张的人面纹以外就是鲜活的鱼和用于织网的鱼梭。这些图形揭示了人与鱼的关系,它以早期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黄河岸边的先民已经能够依靠渔猎生存,并且会使用简练抽象的线条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我国原始时期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对彩陶艺术内涵丰厚的纯朴抽象之美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也开始收藏彩陶,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品。尤其有动物或人面图案的器物被作为仿品的首仿,此外还有不少绘植物、花卉、水纹、圈点纹的。一般说来,目前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全是假的,摊贩的彩陶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出售的。彩陶的鉴定有相当的难度,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不行。这种积累包括看真和看假,光看真的,不深入市场看假的,也不行,鉴定本身就是对比。目前交易市场上彩陶虽然比比皆是,但是真东西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也并不漂亮,大多彩绘剥落,器身修补。假货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的新烧,二是粘补过的老胎后加彩绘。多数情况下,凡是泥色鲜亮,黑彩厚而漆黑,画法精致光滑完美者,多值得怀疑,因为五六千年是十分漫长的,泥土、空气中酸碱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痕迹与人工的作旧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年陈列有重要遗址出土的彩陶器,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器。收藏彩陶丰富的还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北京有一家私人专题收藏的古陶瓷文明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的彩陶都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必须把真的彩陶完全掌握好,有了“感觉”以后,再到市场上“捡漏儿”,不然捡来的很可能不是“漏儿”,而是一堆现代垃圾。

彩陶的鉴定实际上已经没有秘诀,现代信息社会一切都是公开的,专业工作者的所有的经验都通过文章、媒体广泛传播,作假的人钻研的劲头要比业余爱好者强几倍,甚至比专家还要“专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仿品的流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沿着黄河中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源地一路考察下去,浏览所有收藏单位的出土物,数万件早期艺术真品过眼后,还有什么秘决需要去请教别人吗?

舞蹈纹饰陶盆

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到4000年,是中国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分布范围广。花纹瑰丽富于动感变化是马家窑彩陶主要装饰特征。胎泥为橙红色,以粗线条的黑彩绘出弧形的长短几何状线条,多见水波纹、旋涡纹、圈点纹,也有鸟纹、蛙纹、鱼纹、蝌蚪纹等,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人物舞蹈纹彩陶盆,此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早描绘舞蹈图的古代陶器。盆大口微敛,卷唇翻沿,下腹微收,小平底。深红色陶胎,以黑彩于口沿画弧线圈足纹,内壁绘3组舞蹈人纹,每组5人,手拉手跳集体跨步舞,舞姿优美,场面热烈。

彩陶的维护与保养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物,它是我国远古时期一种杰出的美术工艺品,因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及科学研究价值,从而具有了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尤其是黄河上游青海、甘肃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以其优美的 造型、绚丽的图案著称于世。如何对彩 陶进行维护保养,是一些收藏者所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彩陶的主要病害、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三方面谈一点浅见。

一、彩陶的主要病害 彩陶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中,不同强度地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侵蚀。出土的彩陶或多或少地在陶体表面带有 一些硬垢,有的甚至覆盖整个彩陶,影响了对彩陶纹饰的观赏和研究。彩陶出土后,遇有空气后即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埋藏在盐碱地的彩陶出土一段时间后,有的表面泛白,有的表面起甲、纹 饰脱落,有的甚至陶体疏松、剥落,严重地毁坏了彩陶。

二、彩陶病害的原因分析 彩陶是以红粘土为原料,在摄氏700 度至l000度的温度下烧制成的。彩陶常 态下物理、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并具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水性。但由于彩陶陶体结构相对疏松,陶体具有较强的 吸附性。彩陶埋藏在地下的时间都在 3500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6000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土壤中含有钙、钠、 镁等离子的大量可溶性盐碱物质,源源不断地被“吸”入陶器体内,并聚积起来,因此出土的彩陶内合有很高的盐碱成分。土壤中的一些钙类、硅类化合物牢固地吸附在彩陶表面,会形成白色、坚硬且难溶于水的硬垢覆盖在彩陶表面。彩陶出土后,其保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土后的彩陶受周围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陶体内的有些盐碱物质与空气中的水分等物质接触后,会发生物理及化学反应。当周围湿度较高、温度较低时,陶体内的盐碱成分会吸潮溶解;当周围湿度较低、温度较高时,陶体内的盐碱成分又会失水结晶。当盐碱 成分从陶器表面析出后,彩陶表面就会泛白。同时,这种“热胀冷缩”、“干胀湿缩”现象的往复发生,会使陶体结构疏松,陶器表面起甲,彩陶纹饰剥落。

三、彩陶病害的处理方法 一是加固陶体疏松的彩陶。对于一 些陶体疏松的彩陶,首先要进行加固。通常可选用抗压性、耐干湿循环性和抗冻融性好,对彩陶色彩没有影响的新型高分子--ps材料为加固剂。加固时,应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低速度ps材料,逐滴滴到陶体疏松部位,使ps材料慢慢渗入陶体内。随后用手轻轻捏一捏,检查其是否已固定。待其固定后,进行喷涂,晾干后再喷涂,反复多次,直至ps材料无法 渗入为止。 二是稀释彩陶体内的盐碱成分。祛除盐碱成分是维护保养彩陶的关键环节, 通常可利用离子渗透的物理原理来稀释彩陶体内的盐碱成分。对于陶体坚固性 好而体表泛白的彩陶,可将其置于凉开水或蒸馏水中浸泡一两天,其间要多次 换水,待彩陶体内的盐碱成分稀释彻底后,再将其置于干燥的环境中晾干。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水不能是自来水,因为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放入了漂白粉或液氯,其在水中形成的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易腐蚀彩陶纹饰。另外,一 些地区的水质较硬,也容易在彩陶表面结垢。对于陶体疏松的彩陶,失要进行加固,然后进行稀释,最后再进行加固。 三是祛除彩陶表面的硬垢。彩陶出土后在其表面附着有碳酸钙等一些难溶 于水的盐碱物质,用洗涤稀释的方法不能祛除这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附着物的化学、物理性质相对都比较稳定,对彩陶没有危害,只要不影响纹饰, 一般不必祛除。当附着物过多,影响彩陶文饰时,可选用不具氧化性的强酸,利用酸碱化学反应和强酸与弱酸、弱碱盐化学反应的原理祛除它们。除垢时,可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稀盐酸滴于彩陶表面的附着物上,附着物即会发出咝咝 的响声,产生泡沫,并伴有刺激性的气味。当祛除附着物后,即用清水冲洗,再用苏打水中和残留的盐酸,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如果还有少量的附着物不能被盐酸祛除,可用氢氟酸,使用方法同盐酸。需要注意的是,彩陶耐酸耐碱性相对较差,除垢时一定要注意把 握用量与时间的“火候”。彩陶表面的 附着物祛除后,可视情况对纹饰进行加固。

汉代瓷器与原始瓷器的区别


汉代瓷器绿釉瓷居多,也就是青瓷,与原始瓷器的区别如下

绿釉瓷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原始瓷

目前学术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距今3500年左右商代的高温青釉器物应该是瓷器。它们胎体坚硬,火侯高,不吸水或基本不吸水,物理性能更接近于瓷器,只是原料处理欠精,烧结程度稍差,故可称为原始瓷。

原始瓷制坯的原料多数不做处理,胎质较粗,制作时通常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辅助手工捏或者轮制,器形不规整,胎体厚薄不匀,器物内外施有薄釉,釉色有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茶黄等;常见的纹饰有方格纹、篮纹、叶脉纹、锯齿纹、弦纹、席纹、圆圈纹以及绳纹,与同期印纹硬陶的装饰风格极为类似。原始瓷的胎骨比陶器细腻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釉色比陶光亮,施在器表和口沿部分。到了东汉时期,原始瓷逐渐被成熟的青瓷取代,由此我国开始出现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瓷器,这时的瓷器采用瓷石或高岭土作胎体坯料,用1180℃以上的温度烧成,胎体施釉,釉胎结合紧密。

陶器、原始瓷与瓷器的区别


从陶瓷学上界定,原始瓷应该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个时期。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陶器是20世纪后半叶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距今约12500年的夹粗砂红陶。浙江也是中国较早制造陶器的地区。迄今发现浙江最早的制陶实物,距今约11000-9000年的浦江上山遗址。这些陶器的特征是火候低、陶色不纯、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制陶技术相当原始。中国古代史籍中多有关于制陶的记载。《太平御览》卷78引《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史记·五帝本纪》里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神农为何人?神农即神农氏,也即炎帝,是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2001年5至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区博物馆对跨湖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复原器近150余件,器物形态及其组合迥异于余姚河姆渡、罗家角等附近地区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存,可明确为一个新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而且在出土的小陶釜中发现了盛有煎煮过的草药,印证了史前“神农尝百草”的美丽传说。《易·系辞下》中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庄子·盗防篇》中也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陶器的制作,开启了人类生活的新篇章。起初,作为实用器的陶器,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内涵,改变了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之后,陶器走向了实用和审美的结合,陶器由朴实、素雅变得华丽而富有文化、精神内涵,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升华。人类对美的追求确立了人类的价值规范。原始瓷在文明时代开始的商朝已经出现,从它的釉料使用和胎体结构看,比陶器是进了一步。这种进步,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的探索和发现。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科技进步都是经历了漫长的积淀,一代一代的叠加,丰富了深度和厚度。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文字便是刻在陶片上的文字——“刻契陶文”。由原始瓷到瓷器,人类也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思考、探索和实验。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说:“原始瓷(ProtoPorcetain即加釉硬陶)的烧造,当为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后来在长江下游地区逐渐改善,终于在汉末出现了瓷器,成为中国文明的特点之一。”

成熟瓷器与原始瓷器的划分


目前,陶瓷界对原始瓷器和成熟瓷器的划分方法是以时间为界。即:东汉以前的瓷器划归为原始瓷器,东汉及其以后的瓷器统统称为成熟瓷器。可以说,这种划分方法是不够科学的,那成熟瓷器与原始瓷器怎么划分比较科学呢?

一、成熟瓷器与原始瓷器划分的理论依据

原始瓷器是用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为主要成分的瓷土制作胎坯,一般情况下,器物上半部分浇施石灰水釉,下半部分不施釉;在1200℃左右的温度烧成的瓷器,其胎质不细;杂质和气孔较多,结构不紧密,烧成温度偏低,有一定吸水性;胎土多呈灰色、灰中泛褐或褐色。釉水极其清淡、稀薄,有玻璃质感和光泽,胎釉结合紧密;釉色青黄、黄绿、青绿或青中泛褐色、泛灰色。石灰水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8%左右的三氧化二铁(Fe2O3),若含铁量增加,釉色则呈青黑色。

原始瓷器施釉工艺不完整,瓷化温度较低,胎骨瓷化程度的物理表现为气孔较多和有吸水性。而成熟瓷器的烧成温度高于原始瓷器,其烧成温度在1300℃左右;成熟瓷器的器物整体施釉并且釉层厚度明显高于原始瓷器;成熟瓷器的胎骨基本上没有气孔,成熟瓷器没有吸水性。

成熟瓷器区别于原始瓷器,不在时间的先后,而是生产工艺。成熟瓷器除了釉层明显增厚、造型和装饰工艺提高之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熟瓷器的瓷土基本上完成了瓷化过程。也就是说,胎骨完全烧熟透了(因为汉代至元代也还有些瓷器胎骨并没有完全瓷化,只能算不成熟瓷器)。一般说来,瓷土在1250~1350℃左右的高温下才能够完成瓷化过程,而在1200℃左右还不能完全瓷化。当然,化学成分不同的瓷土,耐受高温的程度是不同的,瓷化的温度也有所不同。有些瓷土可能在1250℃左右就基本上完成了瓷化过程,有些瓷土则要在1350℃以上才能完成瓷化过程。

所谓瓷化,就是瓷土中的高岭土、石英、长石及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镁(MgO) 氧化钾(K2O)等等物质完全熔融、烧结。瓷土中的硅、铝、钾、钠、钙、镁、铁等物质在高温作用下,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环境中发生氧化、化合或者还原反应,改变了原有矿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生成新的物质。主要化学成份为钾、钠、钙的长石,在熔融过程中变成乳白色粘稠玻璃体,它在瓷化过程中起助熔作用和高温胶结作用,冷却后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于瓷体中,增加瓷体的光泽和透明度。

因此,瓷土完全瓷化了的成熟瓷器,胎骨结构紧密,瓷质坚硬,具有瓷质光泽和薄片具有一定透光性,气孔率和吸水率低。由此性质来界定:只有瓷土被完全瓷化了的瓷器,才是成熟瓷器;没有被完全瓷化的瓷器就是原始瓷器,或者说带有原始瓷器的属性。

二、成熟瓷器与原始瓷器的特征

1、胎骨质量和烧成温度

成熟瓷器的瓷土经过精选或淘洗,非金属的二氧化硅成分减少,瓷土中的金属成分、相应增加,因此,成熟瓷器比原始青瓷的瓷土更耐高温,它的烧成温度比原始瓷器高,因而结构更紧密,极少有气孔,甚至没有气孔,用手指敲击可听见带钢铁般的“铛铛”高音,烧成温度低的瓷器,多为“啵啵”或“噗噗”的低沉音。下面是公认的成熟瓷器南宋官窑的胎骨:

南宋官窑瓷器的胎骨

南宋官窑瓷器的胎骨

2.、瓷器装饰工艺:

原始青瓷的釉层稀薄,胎体纹饰很简单。而成熟瓷器具有瓷质光泽和薄片具有一定透光性,装饰工艺更为成熟复杂。下面是东汉、三国等所谓“成熟瓷器”的纹饰:

东汉青瓷五连罐

东汉双耳青瓷瓿

原始人生活与艺术的写照


杰出的彩陶艺术

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16.5厘米 口径39.5厘米

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远古的文明渊远流长,形成于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从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艺术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成为中国原始艺术创作的范例,这件彩陶盆便是其中代表之作。

人鱼合体

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祥,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

图腾崇拜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

更多的涵义

此外,在先秦典籍《诗经》、《周易》中鱼有隐喻“男女相合”之义,以此推之,这人面鱼纹也应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涵义。但不管究竟蕴含何种奥秘,作为中国原始社会先民的艺术杰作,它已然放射出耀目的光芒。

原始瓷与汉绿釉的关系


绿釉瓷器的鉴别

汉代绿釉与原始青瓷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但有有质的区别,主要区分是烧制的窑温和成型器物(胎土优劣)的吸水性。 原始青瓷是高温烧制的早期高温釉瓷器(据考;烧制窑温在1000℃以上);汉代绿釉是低温烧制的低温陶器。 从釉面上区别:原始青瓷开“鱼籽片”附着力较强;汉代绿釉不开片,易脱落。轻轻敲击两种艺术品,原始青瓷犹如“女高音”;汉代绿釉陶器犹如“男低音”。

汉代绿釉有人认为不属于原始青瓷,在广义上来说属于原始瓷。它起源于“马家窑”彩陶文博。原始青瓷起源于商代,是不成熟的瓷器(釉色偏差太大,窑温控制凭个人经验)。原始青瓷起源于陶而优于陶。都是古人使用泥于火留给后人的艺术杰作。

绿釉瓷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苹果绿、郎窑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原始瓷

目前学术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距今3500年左右商代的高温青釉器物应该是瓷器。它们胎体坚硬,火侯高,不吸水或基本不吸水,物理性能更接近于瓷器,只是原料处理欠精,烧结程度稍差,故可称为原始瓷。

原始瓷制坯的原料多数不做处理,胎质较粗,制作时通常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辅助手工捏或者轮制,器形不规整,胎体厚薄不匀,器物内外施有薄釉,釉色有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茶黄等;常见的纹饰有篮纹、方格纹、锯齿纹、叶脉纹、圆圈纹、弦纹、席纹以及绳纹,与同期印纹硬陶的装饰风格极为类似。原始瓷的胎骨比陶器细腻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釉色比陶光亮,施在器表和口沿部分。到了东汉时期,原始瓷逐渐被成熟的青瓷取代,由此我国开始出现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瓷器,这时的瓷器采用瓷石或高岭土作胎体坯料,用1180℃以上的温度烧成,胎体施釉,釉胎结合紧密。

什么是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与缥瓷


 龙泉青瓷|官窑冰裂纹茶壶

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什么是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与缥瓷。

一、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是一种胎色灰白、胎质坚硬、器表施薄层釉的、处于低级阶段的青釉器,与陶器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具有其所没有的优越性。它虽属于瓷器范畴,但又于瓷器所必备的物理化学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是由陶器到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故被称为“原始瓷器”。

二、原始青瓷

大约在商代中期(约前16世纪),我国制陶工艺出现了质的飞跃,由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产生了我国最早的青釉瓷器,即“原始青釉瓷器”,堪称颜色釉的鼻祖。商代至战国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产生与发展阶段。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控制自如,釉色也掌握不好,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三、青瓷

青瓷釉面基本呈青绿色,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瓷器品种之一,于东汉时期进入早期发展阶段。青瓷是在坯体上施含有铁成份的釉,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由于铁的呈色作用,可呈现青色。如还原气氛掌握不好,则呈偏黄褐色泽。

四、缥瓷

缥瓷是一种晋代出现的早期青瓷。缥是一种青白色,缥瓷就是一种色调基本青白,但也常闪灰黄的瓷器。晋代由于坯釉配合及烧成工艺尚未熟练掌握,以及器物施釉很薄,烧出来的好成品也不过是二种青白色。其中纯正青白而不泛灰黄的产品也不多见,所以大家把近似这种釉色的称为缥瓷,意即釉色不纯、不稳。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彩陶与原始初民的性崇拜(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彩陶与原始初民的性崇拜(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