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浙江有名的瓷器 > 导航 >

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

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

古代浙江有名的瓷器 古代瓷器研究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2020-08-14

古代浙江有名的瓷器。

陶瓷的发展和窑炉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窑炉的改进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因此,纵观我国陶瓷展的历史,可以说每一次窑炉革新的突变时期,也就是陶瓷发展的飞跃阶段。

我国古代陶瓷窑炉火焰运动方式的发展是从升焰式发展到半倒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由不能控制入窑的空气量过渡到靠竖立烟囱或窑体的坡度来控制入窑的水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焙烧陶器进展到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瓷器。

浙江是我国龙窑主要发源地之一,起于战国,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并为东汉浙江首先烧制成功瓷器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221年),浙江绍兴富盛区就已出现龙窑。汉代以后,龙窑在浙江已广泛使用,仅上虞县境内就发现古代龙窑300处左右,其中有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40多处,三国(公元220年至265年)34处,西晋(公元265至316年)63处,东晋(公元317至420年)29处,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10处,唐(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公元960至1279年)118处。可见从汉以后,浙江龙窑发展迅速,而且连绵不断。

因此,对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使我们了解浙江古代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浙江古代龙窑

浙江自战国出现龙窑,至东汉龙窑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龙窑具有下列特点:

1. 龙窑利用山坡建造,形成一定的高位差,因而具有自然抽力,可以不设烟囱,也不易受地下水的影响。

2. 龙窑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又可利用产品冷却时放出的热来预热空气,使烧成的温度可高达1300℃。

3. 龙窑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易于建造,适合当时于工业窑场的管理。

此外,浙江烧瓷的燃料采用松柴,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宜于烧还原焰和快速烧成。同时,浙江的制瓷原料含铁量较高,也适用还原焰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以减轻铁的二次氧化。而龙窑正符合这种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维持还原气氛的工艺要求。因此,二千多年来,浙江龙窑长期处于优势,发展十分迅速。

由于浙江古代龙窑数量多,分布面广,历史悠久,我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选择一部分古代龙窑列入表1、图一,并作简要分析。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升焰窑发展为龙窑,最初的窑长是较短的。绍兴富盛区的战国龙窑根据窑址现场推测窑长大约6米左右。上虞县的东汉龙窑窑长为10米,三国龙窑的窑长才13米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龙窑逐渐增长,到南北朝龙窑长已达40米左右。宋代,浙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龙窑的长度达到了50~60米。

龙窑的坡度也是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才逐渐趋于合理的。战国龙窑全窑坡度才16度。由于坡度小,抽力也小,而且温度上升慢,烧成时间长,产量就低,而且头尾坡度相同,尾部不易存火,燃料消耗也多。为了缩短烧成时间,提高产量,减少燃料消耗,必须增加龙窑头部的坡度,降低龙窑尾部的坡度。上虞东汉一号窑窑头坡度28度,窑尾21度;二号窑窑头坡度31度,窑尾14度。虽说这两条窑的坡度增加了,头尾坡度也有了差别,但窑头的坡度过大,抽力过大,不易控制,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窑内,温度升不高,而且也难以维持窑内的还原气氛,所以还须进一步改进。三国龙窑改为窑头坡度13度,窑尾23度,出现了低性高的现象,这样不仅不易上火,而且窑尾也不 存火,结构更不合理。到西晋以后,窑尾坡度才逐渐改为10度左右,窑头坡度改为20度左右,摸索到了窑体各部分坡度配置合理的规律。

随着龙窑结构的不断改进,烧成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烧成气氛的控制更是日趋成熟。从表2可看到,如还原气氛掌握得好的话,不同的胎釉也能成功地烧制出各种美丽的釉色。如浙江晋代的瓯窑有“缥瓷”之称,唐代的越窑有“千峰翠色”之誉,南宋的官窑和哥、弟窑有“青翠如玉”之感,成为珍品,而闻名世界。

二、 浙江古代窑具

随着窑炉结构的不断改进,浙江古代各时期的窑具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窑具,作了化学分析、X-射线分析、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的测定,测定结果详见表3、图三,并对其主要形状的变化列入图二,以佐比较。

从图二可以看到,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也是经古代陶工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的。战国时期,尚未发现窑具,瓷坯可能就是放置窑底的沙层上烧成,由于窑底温度偏低,产品生烧现象比较严重。东汉后,浙江出现了窑具,主要形状为二足支丁垫座,园形垫饼,束腰形和直筒形喇叭入口垫座,制作都是粗糙。三国时,二足支丁座改为三足支丁垫座,置入比较平稳;园形垫饼变为盆形垫圈,制作比较规整了;束腰形喇叭口垫座由直立式改为倾斜式,插入窑底沙层中,斜度与窑底坡度相近,使火焰能顺着窑的坡度而畅通。西晋时已不见三足支丁垫座和盆形垫圈,都改为齿口圈形窑具,使用时齿口向下放在沙层中作垫座,更为平稳,较小的那种可作为小型器物叠装用。筒形喇叭口具又由倾斜式改为直立式,其用途已不作垫座,而是放在齿口窑具上装坯用,以起到调节窑底部分火焰流通的作用。从窑址中,我们看到窑内的齿形窑具排列很规则,窑头较密,窑中间较疏,窑具间距离交错排列,疏密有致。因此,窑内温差较小,遗留的产品质量多比较好,无生烧现象。

唐代,齿口窑具消失了,筒形窑具变为匣钵。于是由明火叠烧改为用匣钵装烧,解决了生坯叠装时的负重问题,可以码得高些,所以龙窑的的高度也随之提高到1.6~2.0米,与现代龙窑的高度已基本相同,窑炉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匣钵的使用,使火焰和制品隔离开,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剌、变形的缺陷,使产品的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从表3看到,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一般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瓷石做成。但是在原料的选用,加工和制作上还有所不同。我们可把这些窑具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垫座、垫饼、匣钵类。以垫座为代表,制作很粗,断面到处可见粗颗粒石英,吸水率较高,X-射线分析,除 α -石英外,还有相当多的方石英。化学组成与瓷石原矿相近,杂质含量较高,可能当时对这类窑具的原料,根本不采用淘洗、精选等工艺,很可能用的就是制瓷原料的下脚料,所以质地较差。二是垫圈类,以齿口垫圈为代表,制作较细,形状比较规整。断面也较致密,如同瓷胎一样,有的吸水率已接近当时的瓷器,烧结程度较好。X-射线分析的结果,除 α -石英和方石英外,还有相当量的莫来石。化学组成也同当时瓷器相近。这类窑具的原料可能已经淘洗、精选,也可能就是用制瓷原料做成,所以材质较好,可以反复使用。

三、 结语

1. 浙江是我国龙窑的发源地之一。战国龙窑的出现,为浙江在东汉首先烧制成功瓷器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由于龙窑适合于浙江制瓷原料含铁量高和燃料挥发分多所要的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工艺条件,因此,龙窑在浙江历史悠久,发展比较迅速。

3. 龙窑的结构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不断摸索,逐渐趋于合理,烧造技术也日趋成熟,因此,千百年来浙江名窑迭出,一直是我国青瓷烧造中心。

4. 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随着烧造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唐代匣钵的出现,是我国窑具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推动了窑炉的改革,而且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5. 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当是就地取材,但是各类窑具在原料加工和制作上还是有所不同,垫座类质地较差,制作也粗,垫圈类质地较好,制作也细,可反复使用

浙江古代龙窑结构一览表 表1

窑号

窑型

时代

保存情况

所在地点

窑长(米)

窑宽(米)

窑的坡度

窑头(度)

窑尾(度)

全窑(度)

1

龙窑

战国

窑头被破坏

绍兴富盛

残3.12

2.42

16

2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28

21

3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31

14

4

龙窑

三国

保存完整

上虞帐子山

13.23

2.1~2.4

13

23

5

龙窑

西晋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27

2.4

10

6

龙窑

南朝

保存较好

丽水吕步坑

39.85

1.7

10

12

7

龙窑

北宋

较完整

龙泉大窑

30

18.5~2.0

17.3

8

龙窑

北宋

只留中段

龙泉大窑

残12

2.48

9

龙窑

南宋

仅存窑头

龙泉大窑

残2.15

2.17

10

龙窑

南宋

窑头被破坏

龙泉大窑

残46.5

2.5

11

龙窑

只发掘中部

龙泉大窑

中8

2.25

12

龙窑

残存中部

龙泉大窑

残6.5

1.65

还原比值与釉色关系表 表2

时代

Fe2O3%

FeO%

还原比值

气氛性质

釉色

东汉越窑

0.30

1.26

4.20

较强还原

青绿

三国

0.45

1.78

3.95

较强还原

豆青

晋代越窑

1.71

1.54

0.90

弱还原

灰黄微绿

五代龙泉窑

1.23

0.50

0.40

弱还原

黄绿

北宋龙泉窑

0.62

0.71

1.13

弱还原

绿中带黄

南宋龙泉窑

0.23

0.77

3.34

还原

粉青

南宋龙泉窑

0.07

0.83

11.90

强还原

梅子青

明代龙泉窑

1.16

0.25

0.21

强氧化

深黄带灰

元代龙泉窑

0.23

1.13

4.10

较强还原

粉青带黄绿

浙江古代窑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X-射线分析表 表3

样品编号

名称

时代

化学组成(%)

体积密度(克/cm3)

汲水率(%)

开口气孔率(%)

X-射线衍射分析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MnO

1

垫座

东汉

1.08

76.55

14.14

2.51

0.92

0.45

0.42

3.42

0.43

0.02

99.94

1.81

12.87

23.27

α -石英 方石英

2

垫饼

东汉

1.40

77.85

11.55

4.53

1.05

0.24

0.42

2.14

0.28

0.18

99.64

1.86

13.93

25.92

α -石英 方石英

3

垫圈

三国-西晋

0.28

76.21

16.75

1.76

0.81

0.35

0.55

2.57

0.49

0.02

99.79

2.19

1.79

3.9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4

垫包

三国-西晋

0.98

79.15

13.04

2.16

1.23

0.20

0.42

1.95

0.42

0.03

99.58

2.10

6.38

13.37

α -石英 方石英

5

垫圈

东晋-南北朝

0.61

77.02

15.13

1.78

1.28

0.28

0.42

2.68

0.65

0.04

99.89

2.13

3.02

6.4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6

垫座

东晋-南北朝

0.92

78.34

13.45

2.52

0.65

0.40

0.42

2.62

0.55

0.05

99.92

1.69

15.17

25.66

α -石英 方石英

7

垫座

南北朝-唐

0.62

79.52

12.92

2.26

0.74

0.23

0.35

2.65

0.68

0.04

100.01

2.06

7.76

15.96

α -石英 方石英

8

垫圈

南北朝-唐

77.59

15.57

1.82

0.83

0.28

0.44

2.60

0.75

0.03

99.91

2.14

0.77

1.6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9

垫圈

南北朝-唐

75.95

16.86

2.15

0.88

0.29

0.45

2.58

0.70

0.04

99.90

2.11

1.35

2.8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10

小匣钵

0.85

78.88

12.62

2.58

1.00

0.25

0.34

2.85

0.57

0.03

99.97

1.91

8.87

16.91

α -石英 方石英

11

大匣钵

0.75

79.60

12.43

2.67

0.98

0.25

0.38

2.55

0.65

0.04

100.30

2.12

2.56

5.43

α -石英 方石英

12

上虞越窑瓷片

南朝

微量

76.90

16.20

2.00

0.77

0.22

0.56

2.89

0.50

0.01

100.05

13

上虞瓷石

2.70

79.28

12.71

0.61

0.02

0.07

4.38

0.80

0.06

100.62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窑具


陶瓷器焙烧时所使用的以耐火粘土制成的器具。主要有间隔具、支座、匣钵、窑柱和试火具。间隔具约出现于战国时期,之后使用普遍,常见的有托珠、圆饼形、锯齿形、环形、环形支钉、三角形支钉、三叉形支钉等多种,置于两件器物之间,以防止其粘结。支座约出现于汉代、有筒形、筒形束腰、喇叭形等,将器物支托到一定的高度,以利于器物烧成。匣钵出现于南朝时期,至唐代普遍使用,有筒形、漏斗形等多种,将器物置于匣钵里焙烧,避免了坯件直接接触烟火和窑顶落砂的侵扰,可保持釉面洁净,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还可以增加装烧密度,提高产量。窑柱多发现于宋元时期北方地区,呈圆柱形,有秩序地排列于窑床上、有的上面平铺一层耐火砖,砖上放置装满坯件的匣钵;有的则直接承托叠烧的碗等坯件。装烧用窑柱,可便于火焰、烟气流通,有利于减少窑内温差。试火具出现于东晋,流行于宋元时期,有锥形、片形等。用来测定窑内温度,可及时掌握窑内温度的变化。各种窑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对陶瓷器的烧成乃至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浙江历代陶瓷名窑工艺的研究


一、 关于河姆渡陶器所用的原料和窑型

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了,是全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之一。而且四个文化层迭压关系非常清楚,每层出土的陶器,各有特色,第四文化层为夹炭黑(只有少量夹砂灰陶),第三文化层虽仍以夹炭黑陶醉为主,但已出现较多的夹砂灰陶,而第二和第一文化层已不见夹炭黑陶,而以夹砂灰、红陶为主。这四个文化层,前后互相联系,逐步发展,渊源流长竟达一千多年,说明我们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不仅在黄河流域,而且也在长江流域劳动和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刻纹陶和彩陶上的图案是原始社会人们意识形态的一个反映。刻纹上的图案符号也是我国文字的起源。 原始社会,我们先人采用田泥、地表等表面易熔粘土作原料,来制造陶器,这种表面泥土的特点是含杂质多,含铁量高,烧结温度低。但余姚河姆渡陶器的化学分析表明,第四文化层(也即下层)陶器所采用的原料,是属于烧结温度低的瓷土(或瓷石)原料,其特点是含二氧化硅量达60~74%,含三氧化二铝量为17~20%,含氧化铁量为1.4~1.8%,显然,氧化硅、氧化铝的含量较高,氧化铁含量很低。它与第一文化层(也即最上层)陶器所用的原料截然不同。第一文化层的泥质灰陶含氧化硅量在58%以下,而氧化铁含量达10%。显然,这是用地表易熔粘土或田泥等陶土为原料。 河姆渡遗址是一个洼地,背靠四明山,面对沼泽,由于山上瓷土的风化、冲刷和流水的搬运,沉积在河姆渡表土上,而我们的先人系就地取材,利用沉积在河姆渡地表表面的粘土作原料来制造陶器,所以,下层陶器所用原料为瓷石一类瓷土原料,而上层陶器所用原料,乃是河姆渡真正的田泥、地表等表面易熔粘土。 余姚河姆渡夹炭黑陶的刻纹陶和彩陶的岩相,在偏光显微镜观察下,可以看出含有谷壳和稻杆或植物种子,说明陶器是继原始农业出现之后而发明的,也说明河姆渡的夹炭黑陶比夹砂灰陶更原始。 从第四文化层夹炭黑陶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50~800℃之间,最高达900℃,以及陶器内含有4~5%的碳,由这二方面可推知,远在七千年前左右,我们先人在长江流域已采用类似近代云南西双版纳曼斗塞等傣族烧制陶器所采用的薄壳窑体一类临时性的草上抹泥的原始窑炉来烧制陶器了。这类窑在烧窑过程中虽窑体开裂,大量冷空气易进入窑内,但如在烧制时不断在外部添加柴草,使大量柴草灰复盖在制品表面,是可以烧制出夹炭黑陶的。所以,可以说,远在七千年前,我们先人烧制陶器,已采用原始窑型,即每次烧陶器时于平地上建立一个临时性窑,采用在草上抹泥的办法来建立一个薄壳窑体,以罩住热量和起到均热保温的作用,这是我国由无窑向有窑的过渡阶段。

二、 关于我国青瓷的起源

青瓷在中国瓷器史上出现的时间最早,发展的历史悠久,所以,对青瓷起源的研究也是对我国瓷器起源的研究。 为了探讨我国青瓷的起源,我们在浙江省文物研究工作者朱伯谦、任世龙和朱瑞钱同志以及考古学者冯先铭、宁伯胤、蒋赞初等同志协助下,对我国自商代以来有代表性的青釉陶瓷器标本进行外貌观察、吸红试验,并选取一部分有典型的标本进行吸水率测定,在此基础上,选取东汉、三国和西晋的H1、H2、H3、W1、J1、J2等标本,送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了理化性能测定。 H1、H2和H3(上虞小仙坛地区东汉青釉瓷片)等标本胎质均较坚硬细腻,有瓷质光泽,呈淡灰白色,不吸水,不吸红,断面均匀光滑不见气孔;釉呈青色,透明光亮,厚薄较均匀,釉层厚度在0.1毫米以上,有晶莹如玉的美感,胎釉结合良好,无剥落现象,无纹片;瓷片击之有铿锵声,瓷胎0.5毫米薄片有透光性,符合现代瓷的外观标准。 从胎的化学组成分析可看出,H1、H2和H3胎内所含氧化硅量为75~76%,氧化铝含量为16~18%,氧化铁含量仅1.5~1.8%,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为3~4%,可见胎内氧化铝和铁的氧化物含量较低,其所用原料系采用瓷石为主的烧结温度较低的瓷土。由于胎内含有0.8~1.0%的氧化钛,在钛和铁共同着色的影响下,胎呈淡灰白色,并降低了透明性。 釉的化学组成表明,东汉越窑青瓷(H1)含氧化钙量达18~20%,较德清西周釉陶的氧化钙含量约高一倍,显然是属于石灰釉的。由于石灰釉透明度高,硬度大,光泽好,有利于青釉呈现青的色调和增强抵抗釉面磨损的能力,所以,采用松柴作燃料时,采用石灰釉作为青瓷的釉料还是比较合适的。 东汉时由于采用龙窑烧成青瓷制品,烧成温度高达1260℃至1310℃±20℃,所以吸水率分别为0.28%、0.16%和0.22%,瓷胎已完全烧结,不吸红达到现代瓷的标准要求。对H1的抗弯强度测试也可看出,指标竟高达710公斤/厘米2,甚至超过康熙厚胎五彩花觚(700公斤/厘米2)的抗弯强度,比德清县西周青灰釉陶抗弯强度仅200公斤/厘米2,增强三倍多。从这方面也可证明,东汉上虞小仙坛地区烧造的青釉器,已达到瓷器的要求。 对H1和H2的岩相观察,可见残留石英颗粒较细,分布也均匀。石英周围有明显的熔蚀边,棱角均已圆钝,说明烧成温度较高。长石残骸中发育较好的莫来石到处可见,偶而亦见玻璃中的二次莫来石。玻璃态物质也较多。还有少量闭口气孔。在瓷胎的显微结构中也还可以观察到少量云母残骸。瓷釉的显微照相可见釉内已无残留石英,其他结晶亦不多见,釉泡大而少,这就造成这种釉特别透明的原因。胎釉交界处可见多量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长而形成一个反应层,使得胎釉结合较好,无剥釉现象。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貌观察和物性测定发现东汉晚期越窑青瓷的胎釉质量不比唐和五代时期的差,从而可以肯定,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一带所烧造的青瓷,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要求。中国瓷器的创制时代应为公元一到二世纪的东汉,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它比西方创造瓷器要早15个世纪。最先创造瓷器的地方是在浙江绍兴地区,从而使浙江成为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东汉青瓷实物,有上虞县出土的青瓷四系罐,它是我们目前看到的真正瓷器之一,是一件成功的早期瓷器代表作。 唐朝以来,越窑青瓷开始远销世界各国,被当成珍贵的工艺品,制瓷技术也影响到许多国家,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闪耀着祖国优秀文化的光彩,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关于我国黑釉瓷的起源

德清窑以烧造黑釉瓷器而著名,并以首先在德清县效城山发现而得名。所以,以往人们多认为我国黑釉瓷器,系由德清窑开始创制。 德清位于浙江北部太湖水系的东苕溪西岸,天目山脉,横亘浙西北地区,源于东天目山麓的东苕溪由南而北汇入太湖。目前已发现的窑址,除县效城山外,沿溪的焦山、戴家山和丁山等窑址,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制瓷地点。近年来还在毗邻的余杭县大陆果园附近发现了二处窑址,烧造黑釉瓷器。 德清窑的烧造,大体起迄于东晋至南朝前期的二百余年间。从窑址的调查表明,德清窑同时合烧着青、黑釉两种瓷器,部分产品使用化妆土,常见的器型有壶、罐、盘、碗、钵、合鸡壶、熏炉、唾壶、耳杯、瓷砚和灯盏等等。造型及纹饰,和东晋时期越窑器物颇相协同,说明德清窑是深受越窑的影响。 近几年来,经浙江省文物工作者朱伯谦、朱瑞钱等同志调查,发现在东汉时,上虞县联江公社帐子山已开始烧制黑釉陶瓷器。为了研究黑釉瓷器的起源,我们请浙江省文管会提供有代表性的黑釉陶瓷标本五件(H4、H5、H6、J5、J6),并请国家建委建材研究院协助进行了理化性能测定。 东汉黑釉(H4、H5、H6)陶瓷器胎的化学组成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钾的含量较德清窑(J5)和余杭窑(J6)高,而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德清窑和余杭窑低。但在数量上,两者相差很小,说明两者都是采用烧结温度低的瓷土原料。 同时,东汉上虞黑釉瓷器釉的氧化 铁含量较德清窑和余杭窑低而氧化钙含量较高,所以,表现在外貌产品釉色上,前者呈色较淡,后者呈色较深。 上虞东汉黑釉(H4、H5、H6)和德清(J6)、余杭东晋黑釉(J6)虽然都是在还原焰中烧成,但东汉上虞黑釉的烧成温度超过1200℃,而德清和余杭二个黑釉标本的桡成温度在1200℃以下,所以釉面的光泽度前者较后者好。胎和釉中间层处有少量条束状霓辉石,瓷胎的长石残骸上布满莫来石晶体。 由于东汉上虞黑釉的烧成温度为1240℃±20℃,吸水率为1%,只有轻微吸红现象,属于正烧,达到了成瓷的要求。可见我国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对于黑釉瓷的烧制已达到相当水平;我国黑釉瓷器的创制时期应在东汉,而不是东晋,烧造地点在浙江上虞县。 从德清窑青瓷和黑釉瓷兼烧并采用二种不同原料的垫饼来看,晋代德清窑所用的原料,最少有六种,经粉碎后分别堆放,合理使用的。这六种原料是:瓷土和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这二种供配制瓷胎和瓷釉用),石灰石,普通陶土和耐火粘土(这二种原料仅作垫饼原料用),以及作化妆土用的含铁量很低的白瓷土,可见德清窑的制瓷工艺,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上虞东汉黑釉瓷和德清窑、余杭窑黑釉瓷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青釉瓷和黑釉瓷在同一窑内混装兼烧。德清窑从晋代起,选用含铁量低于2.5%的原料用来制造青瓷,而含铁量在2.5%以上的原料则用来制造黑釉产品。所以德清窑的特点是灰白色胎制品多为青瓷,猪肝色胎制品多为黑釉产品。这一经验,为我国后来在同一窑内烧制几种不同颜色的高温釉和因地制宜合理地使用原料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四、 关于浙江釉陶、青瓷的工艺特点

1. 历代釉陶、青瓷胎的组成特点:

① 浙江历代釉陶、青瓷胎内,SiO2含量很高,由西周、东周、东汉、三国、两晋、南朝、唐、五代一直到宋,浙江越窑、德清窑、婺州窑、瓯窑的产品,胎内SiO2含量都在70~80%之间;南宋官窑和龙泉窑SiO2含量虽较低,但也在60~70%之间。

② 胎内Al2O3含量较低,除南宋官窑和龙泉窑Al2O3含量在21~29%,其它都在20%以下,最低的仅13~15%。

③ 胎内Fe2O3含量较高,都在1%以上,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在3.5%以上,除唐代瓯窑青瓷含Fe2O3为1.1%外,其他一般都在1.5~3%,就是1961年生产的龙泉朱砂底青瓷,含Fe2O3量也在2.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江历代青瓷胎的化学组成十分接近,并与浙江本省所产瓷石原料万分也十分接近。胎内含有较高的Fe2O3,是有意使胎着成灰白色,以便对青釉起衬托作用,使青釉显得更为幽雅光润。

④ 除龙泉窑和南宋官窑胎内含TiO2量较少外,其他历代名窑,胎内都含有0.7~1.5%左右的TiO2,但瓯窑产品比越窑产品的含TiO2量稍低。由于瓯窑产品胎内Fe2O3和TiO2的含量比越窑产品低,所以瓯窑产品胎色较白,釉呈淡青色,烧制出独具一格的"缥瓷"。越窑胎内铁和钛的含量较高,对促进瓷胎烧结、降低胎的烧成温度是有利的,但同时也显著降低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所以,现代白瓷产品,要求胎内铁和钛的含量越少越好,而青瓷产品的坯料配方中却有意识地要求瓷胎内含有一定量的铁,对钛的含量也无严格要求,由此可见,青瓷和白瓷的配制工艺,二者截然不同。

2. 历代釉陶、青瓷釉的组成特点:

①釉内SiO2含量都较低,除龙泉窑SiO2含量超过65%外,其他都在65%以下,一般波动在55~63%之间。

②釉内Al2O3含量,一般在11~14%之间,但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含水量Al2O3量商达16%以上,达到现代硬质白瓷釉的含水量铝量水平.由于釉内Al2O3含量提高,提高了釉的始熔点,从而减少了釉面流釉、起泡等到毛病和减轻产品在烧成时变形的倾向,由此可知,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釉料的配制技艺是很高的。这个经验对制造现代高级白瓷,也有参考价值。

③青釉的含铁量,除德清西周釉陶和象山窑唐代青瓷釉的Fe2O3含量超过3%外,其他青釉产品,釉内Fe2O3含量都在3%以下,一般在1~3%范围内。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弟窑釉内Fe2O3含量较越窑、瓯窑和婺州窑产品少,前者在1%左右,后者在1.6~2.6%之间。但龙泉窑个别也有在2%左右的。黑釉产品釉内Fe2O3含量,以德清窑为最高,在8%以上,余杭窑次之,在6%以上,上虞东汉黑釉瓷,釉内Fe2O3含量在6%以下,所以釉的呈色较浅,釉薄处只呈现酱色,也即棕色,釉层厚度在1毫米以上时,才呈黑褐色。 德清窑黑釉瓷由于釉内Fe2O3含量在8%以上,在烧成后期冷却阶段部份产品因冷却速度慢,在釉内产生微结晶,形成结晶釉。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结晶釉产品。所以,浙江德清窑栉目釉产品,和建窑的油滴天目釉、德化窑的曜变天目釉、江西吉州窑的木叶天目釉,均是我国早期的著名的结晶釉,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品。

④ 釉内CaO含量,随着年代的不同而有起伏:西周釉陶的CaO含量在10%以下,但自东汉至五代,釉内CaO含量上升到15~20%,而宋代以后,釉内CaO含量又下降到15%以下,南宋龙泉弟窑釉内CaO含量下降到10%以下而K2O含量由宋代起都有明显的增高,达到3~5%。这说明东汉至五代是靠石灰引入作为熔剂性原料,可以说是石灰釉,而宋代以后引入了含K2O量比较高的原料,降低了釉中石灰的用量,形成了石灰碱釉。

⑤ 越窑产品釉内TiO2和MnO的含量较龙泉青瓷高,由于TiO2和MnO对青瓷釉呈现青的色调不利,所以,即使烧制工艺和烧成气氛相同,越窑青瓷釉的呈色,也不能象龙泉青瓷那样青翠如玉,更不能与龙泉青瓷粉青和梅子青釉色比美。

3. 浙江青瓷,无论是东汉、三国、两晋、南朝或唐、宋、元、明,都是采用一类或二类瓷土(瓷石)为原料,所以,原料的理化性能对青瓷制品的制造工艺和几何形状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瓷土原料中的氧化铁含量,决定着青瓷制品胎和釉的着色,也决定青瓷质量的优劣,如瓷胎氧化铁含量超过3%时,工艺上若不采取其他措施,想获得翠青色调,是很难实现的。还因所用瓷土原料的含铁量不同,浙江几个名窑,除了造型和装饰风格有区别外,胎和釉的呈色,各不相同。如上虞出土的东汉和三国、两晋的优秀青瓷产品,胎的含铁量多在2%以下,釉呈较纯的青色。晋代的越窑,一部分产品胎内含铁量在2.5~3.0%,釉的呈色,多青中带灰,反映出西晋的制瓷工艺较多地吸取了铜器和漆器的造型和装饰手法。晋代瓯窑,胎和釉的色调都较越窑和婺州窑淡。婺州窑因所用的大部分原料含铁量较高,胎内铁含量在3%以上,所以胎多呈猪肝色,这种胎色对青釉呈现翠青的色调影响很大。在晋代,婺州窑开始创用化妆土来美化制品,即采用氧化铁含量较高的粘土成型为坯体后,先在坯体上施以化妆土而后再挂釉。化妆土的原料,是采用精选后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白色瓷土经过认真淘洗而成。婺州窑的这个方法,一直沿用到唐朝。德清窑部分制品,也采用化妆土。采用化妆土,有几个作用:

①使比较粗糙的坯体表面显得较为光滑;

②使坯体烧成后呈现猪肝色得到复盖;

③使青釉制品在观感上显得釉面较为饱满;

④使青釉制品的釉色显得较为青翠美观。但采用化妆土,不但增加了化妆土淘洗和施化妆土工序,而且烧成温度较低时,胎釉结合不好易产生剥釉现象,所以南朝以后,浙江青瓷就很少采用化妆土了。但婺州窑采用化妆土的经验,为宋代定窑采用化妆土和近代精陶以及瓷器采用釉下色泥装饰,提供了可贵的榜样。

4. 我国古陶瓷窑炉在火焰运动方式上的发展是由升焰式发展到半倒焰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升焰式窑炉是烧陶器的,半倒焰式和平焰式窑炉不但能烧陶器,且可烧瓷器。窑炉由升焰式发展到半倒焰式或平焰式,由不能控制空气量到能靠竖立烟囱或坡度来控制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可以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烧陶器,进化到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瓷器。所以,战国时代浙江龙窑的发明为我国由陶向瓷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也为东汉时代浙江发明瓷器成为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提供了物质基础。东汉和三国时期,浙江由于采用龙窑烧成青瓷,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产品的吸水率仅0.16%,而且已能成功地掌握还原焰烧成操作.如东汉越窑胎内Fe2O3含量为0.30%,FeO含量为1.26%,还原比值为4.20,说明是在较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所以釉呈青绿色.三国越窑胎内Fe2O3含量为0.45%、FeO含量为1.78%,它的还原比值为3.95,说明也是在较强的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所以釉呈豆青色。以上说明,远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浙江陶瓷工匠已经创造成功高温窑和较好地掌握还原气氛烧制青瓷了。 从上虞东汉古窑址的遗址考察得知,当时在烧窑时是控制龙窑后部排烟孔的大小来调节窑内抽力大小,以控制窑内的烧成温度和火焰流速。 东汉时,随着原料的选择和精炼,釉料配制和施釉技术的不断改进,窑炉结构的逐步完善,烧成温度提高和烧成气氛的掌握,汉代便由原始青瓷逐渐向成熟瓷器发展,发明了瓷器使浙江成为我国青著名发源地,也使 我国成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

5.哥窑产品与窑产品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胎的化学组成,但釉的化学组成基本类似。所以,胎化学组成对龙泉青的色调和开片具有极密切的关系。 黑胎"紫口铁足"的官窑(或哥窑)青瓷,其特点是胎薄釉厚,釉如美玉,色似碧波,开有纹片,底足为黑色 ,上口边为灰紫色。根据其产品特点,我们认为黑胎青瓷的烧制工艺具备下列条件:

①胎泥中须含铁量高,Fe2O3 含量在3.5~6.0%左右,所以坯料配方中必须加入多量的紫金土。

②因为胎薄釉厚,而且胎骨中含有3.5~6.0%左右的Fe2O3 ,所以烧成温度在1300℃以下。

③紫金土原料内虽然Fe2O3 含量较高,但Al2O3 的含量也较高,,在1300℃以下,烧成时,小件制品加入较多的紫金土,不致产生变形。

④官窑和哥窑青瓷,釉料的含铁量,较弟窑青窑产品可稍低一此。

⑤坯体先经素烧以增强坯体的强度。

⑥多次施釉,以获得厚釉层。

⑦采用还原焰烧成,以形成铁足。

⑧官窑和哥窑产品的"紫口铁足"现象,系因烧成后期二次氧化使胎内含有 Fe2O3 而形成的。

⑨产品的釉层厚薄,对黑胎青瓷的色调和釉面纹片的大小,也即黑胎青瓷的观感,影响极大。釉层厚度,以1毫米左右为宜。

⑩产品不加装饰,而是以造型见长,以釉色取胜,以纹片著称。重型端庄,釉如美玉,纹片独特,幽雅光润。

6. 明代以前,我国古人对青瓷的质量评价,是重器不重质,也即偏重于强调青的色调、光泽、滋润感等,追求"类玉"的效果;而对青瓷胎的质量,要求不甚严格。所以,从东汉到宋代,我国青瓷釉色不断获得提高和发展,到南宋,龙泉青色得到高度发展,成为我国青釉之冠。但青瓷胎的质量,明代以前基本没有显著变化,甚至东汉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瓷,部分标本胎的质量,不但比唐代青瓷好,也比宋代青瓷好。推其原因,主要是古人对青瓷"重器不重质"的缘故。明代起,瓷器胎的质量,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7. 晋代起,浙江上虞、德清窑系,已大量使用齿口圆形窑具,这种窑具,一般都是用耐火粘土制作而成。较大的齿口圆形窑具齿尖向下,放在龙窑的沙层中作垫坐,较小的作为小件器物在烧窑时叠装用。这种齿口圆形窑具逐步发展,到了唐代,齿口消失,圆形简体的高度增高,成匣钵。于是最迟在唐代起,浙江青瓷已由明火叠烧改为采用匣钵装烧。 石灰釉在商代创造成功,是我国陶瓷工业的一大飞跃。战国时期浙江龙窑初露头角,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也为东汉时代浙江发明青瓷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由于使用了匣钵,把火焰和制品隔离起来,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使青瓷的制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大大的提高了青瓷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类冰"、"似玉"、"千峰翠色"之誉,成为全国瓷器之冠。由于使用匣钵,解决了生坯的叠装时负重问题,可以码得高些,提高了窑炉利用率,窑可建得高些,这就为后来的大容积阶级窑和景德镇蛋形窑提供了条件。所以,匣钵创制成功,是浙江陶瓷工艺的另伟大成就。

陶瓷名词:龙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商代。明代以前,南方各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龙窑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陶瓷知识:宜兴龙窑的衰落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前墅龙窑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的燃烧孔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隋、唐、宋时期的馒头窑和龙窑(公元581~1279年)


隋统一中国后,历时甚短、虽然由隋墓中出土了不少质量较好的白瓷,但迄今尚未发现隋窑遗址。到了唐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陶瓷业在汉、晋制瓷基础上空前发展,南北名窑兴起,形成了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主,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主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文化生活上的享受,又在河南、陕西一带大量生产灿烂夺目的三彩釉陶作为陪葬品。这一时期的窑炉基本上仍延续着北方用圆形馒头窑,南方用龙窑的两大结构类型。所不同者是各地根据制瓷工艺条件的不同,在窑的结构上都有新的改进和发展。

1、北方馒头窑

隋唐时期,在北方烧制陶瓷的窑炉虽然均属于馒头窑型,但窑的结构上有一定的改进。根据近年来在河南巩县白冶附近调查的资料[26],同在一地就有三种结构形式的窑:(1)直焰馒头窑(图1),(2)在窑底上设有台柱的直焰窑(图2),(3)带有热底的原始倒焰窑(图3)。这三种类型的结构与现代北方使用的馒头窑极为接近,都由火膛(燃烧室)、窑室、排烟孔和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半倒焰式,都是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窑内上下温差大大减小,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据调查,唐代烧唐三彩的窑与此相类似,迄今仍采用此种类型的窑烧唐三彩。

隋、唐时期的窑炉,北方除巩县窑外,已发掘的还有晚唐时期河南的鹤壁集窑[27]和河北曲阳涧磁村的定窑[28]等,如图(4)所示。窑的容积较小,窑床长约2.2m,宽2.6m,近于方形,窑室前高后低,坡度约为10 ,火膛竟达1.6m深,烟囱甚宽大。据晚唐定窑残片鉴定结果[29],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20℃,系采用还原焰烧成。

由于定窑产品质量高,受它影响地区甚多,如辽宁赤峰缸瓦窑屯的辽代仿定瓷窑[30](图5),两个烟囱分设在后窑墙的两侧,容积较大,与定窑结构基本相似,其他如抚顺大官屯窑(图6),与定窑更相似,容积约为定窑的6倍,烧成温度约为1230℃。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由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所以陶瓷业突飞猛进,是我国陶瓷鼎盛时代,名窑迭起,各具特色,将我国陶瓷业的生产推向新的高峰。瓷器质量的提高与窑炉和烧成技术的改善和熟练掌握是有密切关系的。北方仍在沿用馒头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据已有的发掘资料可见,陕西的耀州窑[31](如图7),河南的临汝严家店窑[32](图8)以及河南禹县的钧台和八卦洞窑[33](图9和图10)等等,都是在馒头窑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成的。

从上述各窑型结构来看,除钧台窑为双火膛外,其他三种窑型仍比较近似于馒头窑型,其排烟孔与烟囱部分的设置稍有区别,窑室容积也都大致相近。耀州窑、临汝窑基本用还原焰烧成,所产青瓷大部分呈青色,部分呈黄色,这与窑位气氛分布不匀有关。以Cu+离子着色的钧红釉表明钧窑亦烧还原焰。各窑烧成温度有差别,耀州窑为1280~1310℃[34],临汝严和店窑约为1270℃[35],钧窑的烧成温度约为1250℃[36]。这三种窑的燃烧室(火膛)的深度也不相同,耀州窑的火膛深度为1.35m,临汝严和店窑为1.05m,禹县八卦洞窑为0.8m。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炉坑深度越低,通风越差,燃料的燃烧程度就越小, 窑内温度不易升高。钧窑烧成温度较低,估计与炉坑较低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有 关资料报道,宋代已以煤为燃料,其所以能采用还原焰烧出质量甚高的产品,从 当时的窑炉结构来看,一般窑室较小,火膛较深,炉栅面积较大,这使燃料层厚 时还能够充分燃烧,窑和烟囱抽力较小时容易造成正压,室内火焰易产生还原气氛,有利于过渡元素的低价离子着色,故宋代名窑的颜色釉又称"还原釉"。从古代 样品的分析判明,宋代定窑烧氧化焰,这是由于在窑炉结构上,烧窑方法上或燃烧技术上有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氧化烧成所致。从大量名瓷的出现可以说明,我国宋代在陶瓷窑炉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熟练掌握上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

2、南方的龙窑

自战国出现龙窑以后,我国南方的陶瓷生产一直到目前还有不少地区广泛地采用龙窑烧成。龙窑之所以有较长的生命力,其特点是可以依山建筑,靠窑的坡度形成窑内自然抽力,不需较高的烟囱,窑内气流和温度则可自然上升,

又可利用烟气预热坯体,节约燃料。龙窑升温快,冷却也快,可以缩短烧成周期,增加产量,且建造费用低廉;以柴作燃料,火焰长,灰分溶点高,渣不结块,柴源供应方便,适合高质量瓷器烧成工艺要求。

随着瓷业的发展和窑工的不断改革,到宋代,对战国、东汉时期的龙窑在长度和窑身的坡度等方面存有的一些缺点已作了改进,南朝时期*,为了增加产量,节省燃料,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的倾斜度,以满足生产需要的措施,使龙窑的结构更趋合理。如浙江丽水吕步坑发掘的龙窑[37],窑身残长39.85m,宽1.7m,倾斜度10~12 °。宋代龙窑窑身的长度和倾斜度不仅合理,而且基本上已达到完善阶段,如1960年浙江文管会在龙泉金村、大窑两地发掘的北宋龙窑[38],窑长30m,窑宽1.85~2.0m,全窑倾斜度为17 。到了南宋、龙泉已成为国内重要窑场,窑的结构和烧成技术更臻成熟,据大窑发掘的南宋龙窑,窑身长度达46.5m,窑宽为2.5m;另在龙泉金村发掘的两条龙窑[39],其中一窑残长50.36m窑宽2.25~2.80m,头尾高差13m,倾斜度中前段为13° ,后段较陡,斜度为18 °。窑壁残高0.45m,用长方砖砌成,窑的后部下端有8个出烟孔,孔高0.26~0.28m,宽0.13~0.16m,壁外有半圆形土穴,以排泄烟气,穴高1.75m,最大直径0.65m。南宋时期的龙窑不仅窑长增长,坡度减小,从龙泉青瓷质量之高,可说明其结构对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控制已达成熟阶段。

窑系、窑场和窑址的区别


窑系、窑场和窑址的区别。

窑系是瓷窑体系的简称。民间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和繁荣于民间制瓷业空前发展的宋代,元代继续但已逐渐衰退。重要的窑系有越窑系、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龙泉窑系。各窑系多精于一种或几种产品,如越窑系的青瓷、定窑系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等,形成了它们各自的特色。窑系的形成大多与其产品的分布和流向有关,如隋唐之后,江南地区的窑口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江西等沿海地区;北宋时耀州窑经过广州、泉州港出海,影响了广东、福建两省;景德镇的青白瓷影响了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定窑影响了江西和四川两省。

窑场一般不仅指陶瓷产区,有时还往往包括附近的原料产地。如陕西铜川黄堡镇耀州窑,古代即有所谓“十里窑场”之称。一个窑场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原料、作坊、窑炉及废品堆积等区域划分。

窑址一般是指烧造陶瓷器物的窑口遗址,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窑场遗址,也可以是一个较大的窑群遗址。我国幅员辽阔,全国2/3以上的省区均发现过古窑址,发现窑址最早的是浙江省绍兴和肖山两县,专家鉴定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烧造原始瓷器的窑址。六朝青瓷的窑址以浙江发现最多。已经发现的遗址大都分布在长江流域,主要烧青瓷,少数为青釉褐斑或青釉绿彩绘,白釉则仅发现长沙窑有白釉绿彩装饰。北方地区瓷器出现较南方稍晚,主要以白釉为主流,还有黑釉、茶叶末、褐黄釉等,青釉也有少量发现。就目前出土物来看,瓷史上南青北白”的说法基本上是对的。

龙窑有什么特点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龙窑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在明代以前南方各主要产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已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与地平线构成10-20度角形状似龙,所以称龙窑(也叫横焰窑)。窑容积一般在50-150立方米之间,窑长在30-80米之间,内宽1.5-2.5米,内高1.6-2米。沿窑长方向在两测开有若干投柴孔或窑门,燃料为松柴。烟囱极低(1米高),窑通道较矮小,上下温差较大,因此,龙窑的建造费用相当低廉。

龙窑的特点是:

1、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的几何压头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下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现象。

2、由于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使热损失显著降低,并可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

3、由于烧成快,窑体散热与蓄热不大,单位产品的热量消耗较少,其热效率接近于隧道窑。

4、窑的结构简陋,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5、窑内温度和气氛波动较大,烧制大件产品和比较致密的工业陶瓷容易发生冷裂。有时由于烧成温度下的保温不足,影响烧成质量。

浙江建成国内首个古窑址标本中心


国内首个“古窑址标本中心”近日已在浙江建成,并将于国庆后免费试开放。业内认为,该标本中心的建成对解决国内瓷器赝品的泛滥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古窑址标本中心面积达500平方米,分成越窑、龙泉窑、瓯窑、婺州窑、南宋官窑、其他窑口等几个区块,以时代先后作为纵线序列。以绍兴富盛、萧山进化窑址出土的印纹陶、原始瓷揭开浙江青瓷发展史的序幕。

“标本中心既是古窑址收藏、整理、展示中心,同时也是科研与信息交流中心。”浙江博物馆宣教部主任赵幼强说,作为科研与信息交流中心,展厅内将设置多媒体电脑检索系统———全省古窑址概况一览表、全国重点窑口简介、浙江古代各窑青瓷精品简介、中国古陶瓷研究文章目录等均收入其中。此外还辟有专门的区域,用于展示全国其他窑口的瓷片标本。

“陶瓷专家云集,各时期各类型的瓷片几乎都有收集,并有强大的检索系统,这对解决国内瓷器赝品泛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赵幼强说,人们可以将自己所购买的瓷器与中心的瓷片进行对比判断真假。此外,中心正与浙江大学开展合作,将对多达上万种的各种瓷片的胎质、釉等进行微量元素测试,以形成鉴定数据库。“这对鉴别瓷器真假意义重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浙江有名的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