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青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出水的德化青花瓷

出水的德化青花瓷

青花瓷器的鉴别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仿古青花瓷器鉴别

2020-08-14

青花瓷器的鉴别。

日前在报上读到一则新闻:170多年前沉没于南中国海的清代商船“的星号”被打捞出水,捞获了35万件德化窑烧造的青花瓷。这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发现。部分瓷器珍品将于今年11月17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城拍卖。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谈一谈清德化青花瓷。

据史料记载:“的星号”船长50米,宽10米,重1000吨,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巨型帆船。1822年1月满载着住在印尼各国富商订购的价值连城的德化青花瓷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去,在中沙群岛触礁沉没,除了少数人员侥幸获救外,其余人员均罹难。

德化紧靠福建沿海。这里河谷深邃,溪涧密布,山峦叠嶂,森林葱绿。一条大樟溪入闽江到福州,一条桃溪入晋江到泉州,交通便捷,素有“福建瓷都”之誉。

德化唐代建窑,宋元时期有较大发展,从碗坪仓及屈斗宫两窑遗址发掘来看,都烧青白瓷。明代德化“象牙白”的问世,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轰动,特别是以何朝宗为代表的“象牙白”瓷,把德化白瓷推向了白瓷生产鼎盛时期。到了明中晚期,受到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生产工艺的影响,勤劳智慧的德化瓷匠开始研究试烧青花瓷器。德化盛产高岭土,这是生产瓷器的主要原料。在德化境内已发现103个矿点,大都不含硫化物,属于最优质的高岭土。入清后,清政府平息抗清活动,鼓励发展生产,扩大贸易,加上国内外市场需求青花瓷,使德化青花瓷窑迅猛发展。清代青花窑址竟达177处之多,为历代窑址最多的一个时期。

德化青花瓷属釉下彩绘,以含钴的矿物作为着色剂在瓷坯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1300℃左右)焙烧而成。清康熙、雍正、乾隆是德化青花瓷的繁荣期。此时青花瓷器取代白瓷成为瓷业的主流。康熙51年殷式训《瑶台陶烟》云:“宇内闻声说建窑,坚姿素质似琨瑶;乘闲每上峰头望,几道青烟向暮飘。”

德化的白瓷,瓷土淘炼精细,胎体呈洁白色,分量较沉,这是德化白瓷生产的基础。它采用一种单纯的安定宁静的青色颜料,通过民间匠师灵巧的手笔,在白素坯上描绘图案,上釉烧成后融合于釉质中,在光润的瓷面透出明快的花纹,表达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理念,展示了一种永久的艺术魅力。图案主要有山水、人物、动物、植物、宗教杂宝、吉祥文字等。山水图案多绘于瓶、罐、炉等较大器皿的外壁;人物图案多绘于盘碟类浅平底的器物内里;其他图案多见于碗、杯、盂三类小件器的腹部。

德化青花瓷在工艺上受景德镇窑的影响,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青花发色常有晕散现象,呈色不一致,鲜亮的较少,大多发色灰蓝,有的暗淡,这可能是使用含钴的石墨作青料的缘故。清初后,德化开始从外地进口青料,改变专用本地钴料的状况。构图简洁舒展,笔法自由奔放,画面单纯朴实,粗犷大方。造型自然不笨重。施釉采用全器满釉,足缘刮釉;涩圈削足;底足露胎,内外全釉等。

清德化青花瓷数量颇大,至今古玩市场上常常可以见到,价格也不算昂贵,收藏者稍加留意,即可觅到。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清代商船“的星号”上35万青花瓷被打捞出水


中新社福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一百七十多年前沉没于南中国海的清代商船“的星号”,不久前被打捞出水。打捞人员除了发现无数死难者的骸骨外,还捞获了三十五万件德化造的瓷器。这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发现。沉船上的部分瓷器珍品将于今年十一月十七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城拍卖。

据悉,“的星号”船长五十米,宽十米,重一千多吨,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巨型帆船。一八二二年一月,“的星号”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出。当船驶到中沙群岛时,船体触礁,船身入水,并在一个小时内迅即沉没。当时船上载有二千多名乘客及船员,只有一百九十八人侥幸获救,其余人员全部遇难。船上盛载的价值连城的德化青花陶瓷也沉入海底。据考证,这些瓷器是由住在印尼的各国富商订购的。

一九九九年五月,世界著名的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率领打捞队伍和“不平静号”打捞船,在南海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他们借助声波定位仪和磁强仪扫瞄海床,在离海平面三十米处发现了一大堆高达四米、宽达十米、长达四十米的东西。经过仔细观察,潜水员惊奇地发现那是一堆中国瓷器。

英国著名海难研究专家尼戈尔-匹克福行在研究有关历史文件、报道之后,成功地鉴定出该艘沉船名为“的星号”。

“的星号”沉船的发现,对研究德化陶瓷外销史和福建省古代港口的贸易情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青花瓷


中国的青花瓷在十四世纪中成熟后,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以后,青花技术也渐流入诸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都烧出了以模仿中国瓷为主的青花瓷。

日本将青花称为染付,所用钴料称为“吴须”或“唐吴须”,一般认为,青花技术由中国传到朝鲜,再由朝鲜传至日本。1592-1598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从朝鲜掠走了大批陶瓷器和陶工,被称为“陶器战争”,从战争中带回的陶工对日本青花瓷的烧制起了重要作用。

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的是,日本青花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1876)初的1616年,距陶器战争约20年,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江户时代早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末)的产品以日用器为主,纹样多是简约的松、竹、梅、柳、葡萄、卷草等植物纹,青花呈色灰蓝,较暗。纹样采用双勾填色的笔法,和中国明代晚期的民窑青花风格上很接近。

江户时代中期的日本青花已显示出浓烈的本土文化特色。一些十八世纪初(相当于中国乾隆时代)的作品构图严谨,绘画工致,淡雅而端丽。这时生产的青花碗很受民众欢迎。日本的陶都濑户烧制陶胎的“青花器皿”手制成型,胎体厚重,呈扁平的长方形,纹饰有野鸟、野兔、人物、花草等,稚拙古朴。

江户后期(相当于中国的道光、咸丰、同治)青花瓷制作已很普遍,有瓷胎青花也有半陶半瓷的青花。很多青花都配套生产,如茶道用具水指、茶入、茶碗、香盒、香炉等。纹样受中国清代青花影响,色调艳丽,称“青华手”。

日本青花中可称为官窑的是锅岛烧。锅岛烧是江户时代锅岛藩的御用窑,创建于1628年(中国崇祯元年),从作品看,十八世纪的产品(中国的康熙、雍正年间)最为成熟。锅岛烧有青瓷、五彩和青花三大系列,都非常成功。

锅岛烧的青花呈色纯净,有浓淡色阶,和康熙后期青花相似。绘画时一丝不苟,注重写实,植物的筋脉、枯叶、虫洞都真实地反映出来。有些作品采用留白处用青釉渲染的方法,还有些采用加绘五彩的方法,都显得华丽端庄,有一种皇家气息。造型以盘为主,另有碗、瓶、壶、釜等。胎质细腻,扣之声音清脆,具有日本瓷的特征。

古代日本陶瓷生产遍及各岛,有不少窑址烧制青花,伊万里烧是当时的青花名窑。

伊万里烧青花的主要成就是烧制具有异国风格的器物,在伊万里烧中,很有特点的是模仿中国外销瓷的“芙蓉手”。“芙蓉手”指明晚期采用分格开光装饰的青花盘,因盘边的分格很象芙蓉花瓣,因此用之来命名。这些日本生产的青花盘和中国产品非常像,远销到欧洲,西方人很难分清。有些伊万里青花上还题“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年号款和“富贵长春”等吉祥款,这种出于商业利益的亦步亦趋的模仿也反映了日本青花和中国青花的渊源关系。

日本瓷尤其是日本青花瓷在中国流传的数量可观,大多数人或不识或轻视,对于藏家来说,失之交臂是很可惜的。

巧遇出水瓷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长江航运公司的船员老张。吃饭闲聊,我津津乐道地讲起自己的瓷器收藏,这位船员听了之后,带笑向我说:“我们的沙刁子(指专门在江里捞沙的船舶)在江心里夹沙,捞了许多瓷器在船上,我们不懂,你肯定有用。明天我带你上船看看。”

听到这样的消息,对一个搞收藏的人来说,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夜里难以入睡,第二天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到江心的大沙刁上,惊奇地发现,到处都是明清时期青花瓷片,有的器皿几乎只残缺一点。进了老张的舱室,我第一眼就看见他的床铺底下有一只蓝地白花螭龙盘,拿起细看是清雍正年间所制,底足内是笔锭如意花押图记款。那釉色,那幽菁的青花色调,令我赞叹不已!接着,老张把我领进船员的舱室,向大家介绍说:“这位先生是搞瓷器收藏的,我们每人把捞上来的那些玩艺儿拿出来让他鉴赏鉴赏!”船员们听说,纷纷从自己的床铺底下拿出许许多多的碗、杯、鸟食罐、瓶等,大都是明清两朝的民窑青花瓷。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一观赏,并十分认真地挑选了其中的10余件完好无损的瓷器。当我要按市场的时价付款时,他们都一个劲地推让,后来在老张的协调下,我付了一半钱算是给他们买香烟抽的,他们才乐意地接受了。

午饭时,我发现桌上的餐具全是出水瓷器(有伤残),酒壶是宋代的影青执壶(长流缺盖、毛边、冲口),杯子、碗、盘全是明清的,清一色的出水餐具所造成的氛围仿佛将我带入时间隧道,使我感到似乎是生活在古人之中,那心情、那感受,是我从未经历过的。

辞别老张和船员们,回到家,我细心地把这些瓷器进行分类整理。有宋代影青撇口外卷入棱瓜楞杯二只,高13.5cm,口径12.5cm,足径7.7cm。两杯胎质洁白细腻,胎壁极薄,瓷化程度高,胎呈半透明状态,是典型的湖田窑瓷。明代青花鸟食罐3只,蓝釉水水盂一只。青白釉高足杯一只,口径12.5cm,高7.5cm,足径4.7cm,足高3cm。青花小碟一只,口径12cm,足径6cm,高2.5cm。明代晚期青花碗5只,清代青花碗3只,青花盘4只。从出水瓷器和船上的大量瓷片推断:长江这一水域运载瓷品的沉船时间上朔可到北宋,下至清代乾隆(因为乾隆以后的瓷器未见)。后来我经过多次调查,事实和推断是吻合的。据船员们介绍说:古代长江这一流域情况极为复杂,水流湍急,主航道逐渐北移,因此,清代嘉庆以后,这一水域的沉船事件就少了。

偶然获得的这10余件出水瓷品,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收藏。待有机会再向藏友们介绍实物,向藏友们求教。

迷人的青花瓷


我爱收藏各种民间的青花瓷。

青花,又称“蓝花”,“白釉青花”或“釉下蓝”等,属瓷器釉下彩的一种。从最早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青花始于唐,宋时加以继承,成熟于元,而兴盛于明、清两朝。可以说青花瓷在我国瓷器史上沿袭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并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的陶瓷史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早在元朝,我国的青花瓷就销往海外。直至中世纪乃至现代,收藏精美的中国古青花瓷是西方社会中皇室成员及贵族富豪们相互夸耀或斗富的一种资本,难怪在国外的大型拍卖场上,人们为了购得一件中国古青花瓷,争相竞价,千金一掷的现象屡见不新。

青花瓷,有民窑(民间瓷),官窑(御瓷)瓷器之分。官窑瓷因为皇家宫庭专作,除制作工艺精湛外,图案一般细致刻板,充满匠气,反不及民窑瓷上的生动流畅,潇洒自如而引人入胜。此外,官窑瓷当时制作量少,随着岁月的流失,传至如今,存品已属凤毛麟角,难得一见。而民窑制品却面广量大,不但传世品较为丰富,花式品种也颇为繁多,流通时价格便宜,赝品也少。注重青花瓷画的欣赏,收藏者在收藏时审美观与见识会不断地提高。两年前我去北京郊外旅游,大伙都为顶着盛夏的烈日爬长城而疲惫不堪,而我却为在途中觅到二片优美的青花碎瓷片而感到高兴。回家后将这两片带有图案的瓷片裁成菱形及椭圆形嵌在红木镇纸上,顿时使桌边摆件古趣盎然。在我的熏陶下,女儿小小年纪也成了一名“考古家”,每逢野外踏青或郊游之际,她总要拾一些青花瓷片认真端详一番,尔后会冲着我欢叫:“爸爸,这是清朝的瓷片!”“爸爸,这是明朝的古董!”于是,我和妻子边游览边向她讲述青花瓷画中人物的历史故事及传说。

青花瓷的传说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近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从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调查德化青花窑址开始至今,经过各级文博单位的调查,在全县的15个乡41个村发现青花瓷窑址达130处,散布于德化城乡。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德化青花瓷器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至多也多是偏重于美术史方面,对德化青花瓷器发展史研究不够。本文拟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时间、生产方式、烧造技术、重要地位、外销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关于青花瓷器的烧造时间

德化青花瓷器始烧于何时?史书上并无记载,英国著名的东方陶瓷专家J.M.艾迪斯认为,福建在南宋开始烧造青花瓷器,纯属推测,不足为信。在德化青花窑址中所出土的带纪年款的青花瓷器很少见,主要发现有“成化年制”纪年款。在德化三班乡三班村的桐岭窑址、浔中乡良太村后所窑、浔中乡的石排格窑、宝寮格窑等均有发现。这种带纪年款的碗,碗的造型为直口、直腹、圈足,外壁饰船楼台纹、在纹饰的旁边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为(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底款为“成化年制”。这种款识排列为两竖行,每排两字,字迹僚草,外面没有圈线,而真正的成化款多为双圆圈线及双方框线“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多见。人们普遍认为“成化年制”差不多全是伪款,根据与其同出的属于清代风格的青花瓷器而言,这种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青花碗属于清代。

那么德化青花瓷器生产始于何时呢?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比较保守地认为,约在明正德、嘉靖时期。1983年在德化的一座明墓中出土了郭真荫墓志铭。该墓志由瓷版制成,高14.2厘米、宽13厘米,中部稍凹,下端左右两角略残。铭文为:“德化县西隅上林,亡公郭真荫排行第四,生于甲戌年捌月拾贰日子时,没于辛末年柒月贰拾日丑时,享年伍拾捌岁。孝男郭祥祖奉祀,正德己卯年季春吉日书”。正德己卯年为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文字颜色呈铁锈,有人认为是含铁的泥浆写成,也有人认为是用土钴写成的。同一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花瓶,口径3.5厘米、高9厘米、底径3.5厘米,外壁饰菊花纹样。人们普遍认为,纹饰的颜料为土钴,即石墨。这件正德十四年墓葬出土的青花瓶,可以认为是德化目前发现的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青花瓷器。不过,德化县所发现的一百多处青花瓷窑址中,从未发现有这类青花瓷。我们的看法是,在正德时期,德化偶尔用土钴作为颜料生产青花瓷器。但必须指出,整个时代,青花瓷器在德化根本就没有作为一个品种进行大量生产。

人们认为德化在明代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器,是依据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白瓷狮耳瓶而做出的揣度。该瓶青花书写“明朝天启肆年岁次甲子秋吉日赛谢”,造型属于明代,釉色白中泛黄,青花呈色暗淡,同样采取上述正德十四年郭真荫墓所出土的青花瓶所用的土钴。这种土钴的发色,同目前德化青花窑址中所采集的青花瓷标本截然不同。1973年在浔中乡高阳村后安岭出土了一座明万历十五年(1617年)的墓葬,同年在三班乡三班村也发现了一座“大明隆武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5年)的墓葬,这两座明末清初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白釉瓷器,但就是没有一件青花瓷器,这是德化在明代没有大量生产青花瓷器的考古学佐证。

我们认为,德化在整个明代的陶瓷生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其从宋元发展而来的闻名中外的白瓷。到了明代末期,白瓷质量下降,开始变得逊色。这在当时就有评论,如明末崇祯时的进士、后仕于清朝的周亮工在其《闽小记》中就说:“闽德化瓷茶瓯,式亦精好,类宣之填白。予初以泻茗,暗然无色,责童子不住茗事,更易他乎,色如故。谢君语予曰:‘以景德瓯,则嫩绿有加矣。’试之良然,乃知德化窑不重于时者,不独嫌其胎重,粉色亦足贱也”。类似的评论也见之于清朝郭柏苍的《闽产录异》一书。他说:“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罍、瓶、盘、盏皆精臻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红色。至今价翔矣。然佛像不及荷台瓶,盘不及南北定,近胎地厚而粗,釉水莹而薄,渐不足贵。”这两部书所说大致相同,都指出明末清初时,德化白瓷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就国际市场而言,白瓷地位开始下降,T.沸尔克(T.Volker)在其《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写道:“从万历开始(1604年),销往欧州的瓷器差不多全是青花瓷器。我们认为,这也是清代德化青花瓷崛起的一个关键。”

二 关于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烧造技术和原料

1、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

德化青花窑场的生产方式,史书并无记载。从窑址采集到写有商号的瓷器来看,有的瓷窑只有一个商号,如石坊垄窑、路尾窑、颠倒村窑、黄仔坂窑等就分别只有“成兴”、“上玉”、“荣胜”、和“万金”商号。但对德化青花窑址而言,大多数都发现有二个以上的商号,如石排格窑发现的款识有“丰盛”、“丰裕”、“胜玉”、“泉美”、“仁源”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当时德化青花瓷窑的生产,是一户的单独经营,或二至几户人联合经营的,其中联合经营的,可能是各户分开制造瓷坯,烧窑时合起来共同烧制,惟有这样,才会在同一窑地中的瓷器出现几种商号。德化发现的青花窑址,分布范围多在几百平方米之间,面积不大,这说明当时大部分烧瓷的生产规模都不大,是适用于这种个体或小型联合方式的。50年代,在德化浔中乡的宝美村,农瓷结合,农忙务农,农闲烧瓷,家家户户都有人烧瓷。但由于德化窑炉为阶级窑,故装烧一窑的花费很大,成本很高,因而出现了一种“各自制坯、合作烧窑”的办法,即每一家住户都在作瓷坯,每一家住户也就是一个作坊,他们各自作的“瓷货”多了,联合几家装烧一窑,据说这种办法是“自古有之”。所以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推测一个窑址出现二个以上商号的情形是一样的。福建的一些窑址相距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发现了相同商号的瓷器,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商号作为吉言,为大家所乐于使用,但也可能当时用搭烧的方法烧制瓷器在福建的窑场中是存在的。特别是那种圈足底带“成化年制”款的装饰楼阁纹并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诗句的青花碗,在德化、永春、安溪的一些青花窑址中均有发现,这极可能是商人定货烧造的缘故,明显地反映出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业资本因素的痕迹。目前,一些国内学者研究民窑青花瓷器,多注重于其艺术特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这是不全面的。

2、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

德化烧制青花瓷器的窑炉,在汤头乡石公格、葛坑乡双溪口、霞碧乡朱地村、大铭乡联春瓷窑等地均有发现。从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这些窑炉都为清代,尚没有发现明代的窑炉。

由于没有发掘,窑内结构不详。从表面观察,可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种为龙窑,朱地村的龙窑,座北朝南,中部坍塌,首尾保存完好,龙窑约有20多目,石公格窑亦为龙窑;第二种为阶级窑,大铭乡联春瓷窑的阶级窑第二、三室保存完好,尤其是第三室几乎无损,左右各有一个窑门和观火孔,前后均有12个通火孔。

可见,德化烧造青花瓷器的窑炉主要为龙窑和阶级窑。龙窑倚山而建呈斜坡状,似一条火龙由山而下,故名“龙窑”。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能维持还原气氛,福建的阶级窑是从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阶级窑”,从外形看,已经不像龙窑了,而是一个个像馒头状的窑室单独砌造,而又互相串联起来。日本人称之为“串窑”,比起龙窑来要高大些,一般高达3米左右,宽可达7米。每一室的隔墙上有通火孔,成为半倒焰式,对烧造胎釉含钾的瓷器(如青花瓷器)而言,尤为适合。

在德化的石坊窑等能见到许多顶部钻有圆孔的三角形试温标(火照),可见当时在烧造青花瓷器中,宋代以来使用试温标观察窑温和器物瓷化程度的做法还在使用。德化青花瓷器装饰方法均用匣钵装烧,避免了烟灰对瓷器的直接污染,匣钵因装烧器物大小、高矮而不同,但总的看来,有三种形状,即圆筒形平底、圆筒形圜底、漏斗状匣钵三种。圆筒形平底匣钵造型与宋代同类匣钵相同,形体较大,主要用于装烧器形较大的瓷器。圆筒形匣钵底部微呈弧形,器形较矮。漏斗状的匣钵外壁深于钵底,相叠时钵内空间较大,能装烧器壁较深的瓷器,对防止瓷器粘结在匣钵上有一定的作用。可见德化装烧青花瓷器的匣钵,已不再采用宋元时期所盛行的支圈匣钵。德化青花瓷器使用的匣钵多为一个匣钵烧一件瓷器,工艺往往比较工整。此外,在德化各青龙窑中特别盛行对口烧,尤其是青花小蝶和杯,大都采用口缘对口缘扣在一起的办法来烧,因而这类器物的口缘都不施釉,用手摸感到很涩。青花瓷器的垫烧材料,主要为垫饼。在德化青花瓷窑,不见福建其它青花瓷窑所经常使用的以细沙为垫烧材料的现象,用沙垫烧可缩小空间,增加装烧量,但采用细沙垫烧,器物底部经常粘有一圈沙粒,这就是所谓著名的沙足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制造方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的制瓷工艺。瓷坯主要采用轮制成形,就是将挖出的瓷土捣碎后,用水碓舂细去除杂质,把细泥捏成团放在转轮上拉坯或捏制成各种器形。器物的厚薄要适度,最后入窑烧制。乾隆版的《永春州志》云:“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淘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水,乃博植为器,烈火锻烧。厚则淀裂,薄则苦窳,饮食之器多粗拙,今其细者颇亚于饶,罄瓶罐瓿,洁白可爱出德化,永春间有之。”这种作法,直到现在德化的一些非机械化窑场中还在使用。

3、青花瓷器的原料

德化境内多山,群峰叠翠,高岭土极其丰富。德化各青花窑场均采用本地的原料,往往都是就地取土,如德化下涌乡的羊条窑,黄仔坂窑和玉窑、凤坑后碗窑等,紧挨着瓷窑的当时采瓷土矿的遗迹仍历历在目。正是这些丰富的瓷土和山上茂盛的树木,充足的水源,使得德化青花瓷器得到大规模发展。

瓷器釉药的制造,是将最坚硬的瓷土,磨碎成粉,再经淘洗沉淀等手法。去掉粗糙的成分。然后加水成浆,加入石灰。经火热,石灰与坚硬之瓷土化合,成为一种易溶之化合物。釉药即成。这是本世纪30年代做法。50年代,德化县国营瓷厂的釉药配方,主要原料有三种:却正长石、石灰石和稻壳灰,和100斤石灰石,450斤稻壳灰搅拌均匀,烧成灰,然后用这种灰去和长石配合:一成灰、三成长石,配成第一种釉药,适用于低温釉;一成灰,五成长石,配成第二种药,适用于高温釉。这对研究福建青花瓷器釉药提供了一个比较接近的资料。

瓷器的青花料,成份主要是钴。德化的青花瓷器呈色是不一致的,其中有一种青料呈色给人一种苍郁沉滞的感觉,稍为接近染料中土靛的颜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这极可能是使用石墨所致,石墨亦含钴。据说,自抗战发生后,海路被封锁,德化的一些青花瓷窑就是用石墨来代替进口青料,事实上,在历史上,福建不仅对外出口瓷器,而且还出口瓷器颜料,对此,《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有颇多的记载。这些所谓的制瓷颜料,毫无疑问,应该一大部分为青料。清朝初年后,德化开始进口青料,改变了单纯利用土产钴料的状况。直至抗战前,福建制瓷颜料包括钴料,完全仰给于外货者,其中十分之九是从日本进口的。

三 德化青花瓷在福建民窑的地位

我们已在前面分析,德化是在清代才把青花瓷器作为一个新的品种来烧造,以前人们所认为的德化自明代大量烧造青花瓷器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从目前的发现看,福建青花窑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即闽江上游流域的闽西北地区、晋江流域的闽中地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根据瓷器的不同特征,可初步把福建青花瓷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明代中晚期、明末清初、清代康熙至道光、清代末期。总而言之,闽南的青花瓷器属于前二个发展阶段,而闽中的青花瓷器多为后二个发展阶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如安溪的青花瓷器从明中期一直延烧至清代末期。福建自明代中期以后,烧造青花瓷器突然兴盛,可考虑是外来因素影响所致。明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从江西分两路影响福建青花瓷器,一路是江西广东的饶阳和大埔一带传到福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再影响晋江流域;另一路是直接从江西传播到闽西北的闽江上游流域地区。但到清代,德化青花瓷器崛起,结合自身的传统,反而以强大的势力影响福建青瓷窑。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虽然品种繁多,但实用性强,主要为碗、蝶、盘、瓶、香炉等,雕塑类产品极为少见。

青花题材取材丰富,有人物、自然景物、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具体来讲,人物类中有高仕图,李白醉酒,题“志在书中”、“晨兴半柱香”文字的书斋攻读;植物类中有佛手、牵牛花、石榴、花篮、牡丹等;动物纹有亡龙纹(不只装饰在器内,而且延伸到外壁),还有城楼纹等,都是令人感到亲切的德化窑青花瓷器的典型装饰题材。德化窑也盛行文字装饰,如题“雪白山上高士卧,月明花下玉人来”;“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春色杏花香半里”;“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在德化窑中极为常见。

德化窑在装饰上注意青花纹样与白地之间的青白对比。德化窑产品质地洁白,以白见长。瓷工们在设计时注意使这一质地的特点得到充分的表露。因而以白底青花的数量居多,同时青花大都质朴洗炼,保留较大的白地空间,显示了白瓷魅力,这一点在福建青花瓷中非常突出。

德化窑的款识有双字作坊款、单字款、画形款、印章款、记年款等,但以双字作坊款最为常见,基本上都寄托美好的含义,因而大多为“玉”、“裕”、“珠”、“利”、“吉”、“玲”、“美”、“宝”等字,此外“月”也极为常见。

德化窑青花瓷器不但极大地影响晋江流域的青花瓷窑,如清代永春窑、安溪窑的青花瓷与德化青花瓷窑已趋同一致,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全福建的青花瓷窑,使得福建清代青花瓷器的风格一脉相承,造成这个原因关键在于信息传播以及陶工的互相往来。

闽北的民间窑场以烧制青花瓷器为主,以政和县的东平窑规模最为宏大。窑地分布在松溪河支系的碗厂溪、界溪两岸,东起安田村,西至平岩村,前后绵延15华里,现尚存窑炉3座,为简陋的阶级窑。特点是形体矮小,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与劳力,炉温易于掌握,瓷器装窑烧成周期短,即使是单家独户也能进行烧制与销售活动。瓷器以青花瓷居多,还有少量的白釉和酱釉器,胎骨呈白色,细腻坚致,釉水光滑明亮,白中微泛青灰,青花发色墨蓝、泉蓝、淡蓝、普蓝等。纹饰取材广泛,常见的有火珠云龙、海水云龙、花篮纹、绶带纹、飞凤、水竹、圈点纹和“百寿”、“兰色杏花香十里”字样。产品种类有碗、蝶、杯、匙等饮食器皿,风格是与德化窑完全一致的。事实上,据当地的《赖氏族谱》记载:东平窑系本省德化县赖氏、许氏工匠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创,衰于光绪年间。

东平窑而外。闽北建阳的大路后门、南山、小湖、浦城的珠塘、光泽等地烧造青花瓷器。其中大路后门窑的"晨兴半柱香"的书生课读纹盘、折枝纹、束莲重圈纹碗等制作的花色尤为明丽,与德化窑的制作风格如出一辙。据德化的《颜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颜氏家族不断有人前往建瓯、建阳等地筑窑制瓷。

1990年9月、1993年5月,我们二次到华安县下东溪头窑地调查,并有简报。有人认为下东溪窑址可能为“漳窑”遗址,在下东溪头窑地,漳瓷类标本少见,大部分为青花瓷器。装饰题材很多,其中有牵牛花、花篮纹,款识为作坊款在德化是最为常见的款识之一,而且溪头窑青花纹饰有断裂现象。这些产品可视为源于德化窑青花瓷。我们访问了当地老人,他们说,下东溪头窑的烧瓷师傅是来自德化姓苏的制瓷家族。

可见,德化窑青花瓷具有独特风格,窑地数量多,产量庞大,而且还影响全福建青花瓷器的生产,在中国民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研究。

四 关于青花瓷器的外销

1、文献记载的外销青花瓷器

德化所分布密集的青花瓷窑场,数百年间,生产了大量的青花瓷器,除供本地使用外,大都运销海外。关于中国青花瓷器的外销,首推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多数学者认为此书中记载“青白花瓷器”即是青花瓷器。到了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随行者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马欢《瀛涯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等书都记载了中国青花瓷器在国外受到欢迎的事实。有外国学者认为,明代中晚期以后,中国外销瓷器差不多全是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福建地方志书对瓷器外销的记载微乎其微。道光十二年(1832年)刊行的《夏门志》卷五,洋船条云:“洋船,即南船之大者,船用三桅,桅用番木,其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其出洋货物,则漳之丝绸、纱绢,永春窑之瓷器,及各处所出之雨伞、木屐、布匹、纸创等物,但闽中所产茶铁,在所严禁。”德化旧志曾记载:“清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畅销东南亚”。清代郑兼才在《窑工》一诗中写道:“……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说明当时瓷业在人民生活和发展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位置。但是此类记载多语焉不详。

欲明了福建青花瓷器外销,可参考《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by T. Volker),此书是根据1602年(万历三十年),至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荷兰统治爪哇时,在巴达维亚出版每日杂志(Dagh register)以及日本平户和出岛记录,采取关于瓷器的各种资料综合而成。荷兰占领台湾后,于1642年开辟了赤嵌港(Zea landia)。以台湾为据点,进行大规模的瓷器贩卖,在这种情况下,从福建各港口如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出口的瓷器如潮水般地涌向台湾,再转运到世界各地。对这几个港口启航的船只数量、瓷器种类数量都有详细的记载。至于瓷器质量,一再强调有细瓷(Fine Porcelain)和粗瓷(Coarse Porcelain)之分,我们认为,所谓的粗瓷也就是德化等地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我们知道17世纪70和8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改销日瓷、东京瓷,甚至波斯陶器,这些陶瓷质量不如中国的瓷器,价钱也比中国瓷器高。这是因为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在东南沿海地区坚持反清斗争。清顺治十二年,清廷严禁商民下海贸易。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刑考载“严商民之禁,奉谕,海逆未剿,必有奸民暗通线索,资以粮物。今后有犯者,不论官民,俱处斩,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赏告发之人,其地方文武官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不行与首,皆处死。”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特别是漳州地区的瓷器外销骤减。漳州地区的青花瓷器,年代大多属于明代中晚期,这可以相互佐证。自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驱荷兰人出台湾,至清军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福建瓷器的外销更是一落千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解除海禁。福建自宋元以来就盛行的陶瓷贸易传统,经过一段衰败以后,又开始兴盛起来。这个时期德化的青花瓷窑发展很迅速,数量大增。不过,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瓷器已经崛起,并开始运销世界各地,福建已失去了传统的日本市场。尽管如此,福建青花瓷器的主要市场仍为传统的东南亚及非洲,这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

2、国外出土的德化青花瓷及有关问题探讨

德化的青花瓷窑群大多分布在河流两旁,如德化上涌乡的青花瓷群分布在大张溪及大张溪支流两岸,青花瓷器可通过河流直达安平港、福州港、然后出海,销往国外去。

德化青花瓷器,近年来在国外大量发现,表明产品深受海外人们的喜爱。根据有关资料证明,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坦噶尼喀,亚洲的叙利亚等出土了大量德化生产的青花瓷器,根据近几年来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到德化进行考察,看到德化窑出土的器物后提供资料,认为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都有德化窑青花瓷产品的发现。如印度尼西亚发现的中国陶瓷数量无以伦比。1989年,前印度尼西亚陶瓷学会会长、著名的古陶瓷研究专家苏玛拉艾地亚文夫人(Mrs Sumarah Adhyatman)在访问夏门大学时指出,福建,特别是德化青花瓷器在印度尼西亚大量发现。在其所撰的《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古陶瓷》(Antigue Ceramics Found in Indonesia)一书中图引所示的半寿纹盘。圈点纹小碗、牵牛花碗、花篮纹盘、印“寿”字纹碗,都是德化青花瓷窑址中极为常见的出土物。

值得注意的是,1974年3至5月和1975年3月至4月,广东省博物馆先后两次组织了对西沙群岛的文物调查。发现了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其中有牵牛花纹青花盘、碗、碟,云龙纹青花盘、碟,云龙纹火珠纹青花碗、城楼纹青花碗、佛手纹青花盘、寿字纹青花碗、半寿纹青花盘等。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在西沙群岛的发现。有的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用具,但大部分应为德化外销瓷途经南海航线在西沙留下的遗物。

谈到德化青花瓷器的外销,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关于克拉克瓷器的窑口问题,明代正德以后,欧洲列强直接来华进行瓷器贸易。当时我国输出的瓷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瓷器是专供出口的,即所谓的出口瓷器(export porcelain),同国内所使用的器物在造型上与纹饰都有很大的不同。克拉克瓷器是明万历时期典型的出土瓷器,但也不排除清代初期也有生产。克拉克瓷器在国外出土和传世也非常多,为典型的出口瓷已有定论。近几年在江西的南昌、会昌、广昌、鹰潭等地墓葬里均发现了一些。至于这类克拉克瓷器的窑口问题,国内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瓷都说”、“广昌中转集散说”,还有“广昌说”。我们认为,克拉克瓷器的数量无与伦比,决非某一个窑口所能承担,德化陶瓷博物馆曾向民间征集到了一些典型的克拉克瓷标本(现存德化陶瓷博物馆),这些瓷器无疑就是德化本地生产的。我们也曾在福建平和县五寨乡青花瓷址、华安县下东溪头窑址采集到克拉克瓷器标本。因此福建应是生产青花克拉克瓷器的一个地方。

元代青花瓷的分期


元代青花瓷的发展进程,是有待于我们依据更多的实物和文献予以科学说明的课题。由于对许多虽属细节但又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的未知,我们难以跳开这些隐秘而对整个元青花发展线索作出正确判断。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元青花的历史背景、工艺方法、性质用途都十分复杂,使元青花发展的过程在时间顺序上表现为相互交叉叠合的多层面的统一。也就是说,名义上的时间顺序的划分,是粗线条的、模糊的和逻辑意义上的。

元代青花瓷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工艺不断变换,依照器物的销售对象采用过不同的原料。从釉面看,有青白釉、白釉和卵白釉三类;从青料看,有进口苏泥勃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类。元青花上釉面的不同和青料的差异及两者的组合情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延祐期青花、至正期青花和元末期青花三个阶段。

(一)、延祐期青花瓷

青花瓷在整个元代的早中期缓慢发展着,从元初(1271年)到元后期至元(1335-1340年)间的六七十年间,工艺粗糙的青花瓷断断续续地被生产出来,是成熟元青花的准备阶段。

延祐期青花处于元代青花瓷的成熟过程中,尚具许多工艺上的初创性和原始性,特征可以归纳为:

1.施青白釉,釉色或稍透明或稍混浊,青白色或灰黄色。

2.采用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含灰或青中含褐,有些则是青料浅淡处青灰,青料厚重处青褐。

此外,延祐期青花除用青花线描装饰外,还采用堆塑刻画等辅助手段。这时期青花纹饰仅见牡丹、灵芝、缠枝菊、莲纹、如意纹等花卉图案纹,不见人物纹和动物纹,构图简单,画面疏朗。

延祐期青花在工艺上的基本特征是施青白釉和采用国产青料。延祐六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塔式瓶集中反映了元代前期青花的工艺和装饰特征,是这一阶段青花瓷的代表。1276年元前至元丙子纪年墓出土的青花观音像已具备延祐期青花的基本特征,是元青花延祐期的开始。1348年元至正戊子青花罐施青白釉、用国产青料,仍属延祐期青花范围。

目前已知有纪年款或纪年墓出土的元延祐期青花,都属特殊订烧的器物或随葬器。同时,在海外出土、发现的元青花藏品中,都未发现过符合延祐期特征的器物。因此延祐期青花的性质有两点是可以认定的:一是仅限于国内使用,还未作外贸商品;二是仅限于少量烧制,还未作大宗商品进行规模生产。

(二)至正期青花

元代青花瓷成熟于14世纪中期的至正年间,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外贸需求的激发。至正期青花反映了元青花的最高成就,是元代青花瓷的主体和代表。

至正期青花的典型器物很多,但有纪年款或纪年墓出土的,仅一对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和至正十一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连座三足炉两例。

作为工艺上完全成熟的至正期青花,从原料、制作、绘画、烧成都达到完美的程度。不仅有大型的所谓"至正型青花",也有和至正型青花工艺上相同,装饰风格上相似的小型青花器。

至正期青花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施含青的透明釉(白釉),不同于晶莹厚润的青白釉,又区别于乳浊失透的卵白釉。另见用青白釉的小件器。

2.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翠丽鲜艳,略含紫,线条边缘有流散晕化,积青处见蓝褐斑。

另外,至正期青花装饰上以线描青花纹饰为主,部分使用堆塑、模印、刻画等辅助手段。采用模印方法的,仅限于直径40厘米以上的大盘。纹饰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几类。构图繁密,盘自内向外,瓶颈自上而下有数层甚至十几层纹样。

因此,至正期青花的特征是施含青的透明釉(个别青白釉),用进口青料,后者尤为基本特征。必须强调的是,至正期青花不仅包括以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代表的大型青花器即所谓至正型青花,还应包括这一时期生产的工艺上和至正型青花相同的中、小型青花器。20世纪后半期在国内陆续发现的元青花器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这类中、小型青花器。

至正期青花的上限目前尚难精确界定。据至正初的一些青花器仍施青白釉,用国产青料,烧制是又欠精的情况来看,成熟的至正期青花应开始于至正初或稍后,即14世纪40年代。至正期青花的下限大约结束于14世纪50年代,即至正十二年或稍后的一段时期。从至正十二年起,景德镇地区战争不断,到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政权实际已控制了景德镇,连年兵火不仅影响了以外贸为主要目的的青花器生产,也切断了进口青料的来源,致使至正期青花过早终结。

与延祐期青花不同的是,至正期青花的商品属性更加明确。

(三) 元末期青花

元末因战事导致生产条件的变化,青花制作中采用了多种原料制作不同的器物以适应不同的销售对象的方法,从青料看有进口钴料和国产钴料两种,从釉面看有白釉、卵白釉和青白釉三种,其中进口钴料基本用于白釉青花,国产钴料基本用于卵白釉和青白釉青花。这样元末就有进口青料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五爪龙纹青花器和内暗花外青花器)、国产钴料卵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东南亚出土的小型青花器)和国产钴料青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国内出土的一些小型青花器)三大类。至于其他青料和釉面的组合情况仍然存在,但比例很小。

从青料看,元末期有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用于大型器或制作精致的中小型器,国产青料均见于中、小型器。

从釉色看,元末有含青的透明白釉、卵白釉和青白釉三种,透明白釉青花基本用进口青料,卵白釉和青白釉青花基本上用国产青料。用于青白釉的青料呈色大多浓重深黑,有铁锈斑。

从纹饰看,透明白釉进口青料器沿袭至正期青花的装饰风格,但基本不用模印涂青的方法,画面较至正期青花稍疏朗。卵白釉国产青料器纹样以白描性质的简笔花卉纹为主,青白釉国产青料纹样稍复杂,采用勾勒点染或简笔白描画法。

由于元末期青花用料和需求的多样性,使产品的特征呈现复杂化,这样,当我们从抽象概念向具体推移,对某一件元末青花进行判断时,会出现和上述三类标准器有异的第四类、第五类甚至更多的归纳,这正是元末期青花瓷特征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洪武青花瓷的特点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青花瓷的烧造工艺在元代发展成熟,到了明代已经成为当时瓷器的主流品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明代洪武青花瓷的特点。

我们分别从造型、胎釉、纹饰以及款识四方面来总结明洪武青花瓷的特点。

造型:明洪武青花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产品,造型及成型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继承和保留了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格,缺少变化。一般为大件器物品,有罐、大盘、棱口盘、碗、玉壶春瓶、执壶等。

胎釉:洪武时期的釉色白而带淡青,略显灰褐,多糙底、无釉,气色密集,火石红显著,仍保留了元代斜削足的特点。洪武青花瓷主要使用含铁量较低而且淘炼欠精的青料,呈色多为灰蓝,铁结晶斑点不明显。

纹饰:明洪武青花瓷的纹饰笔法缓柔,布局疏朗,豪放而生动,物象常写实,其装饰题材远不及元青花丰富,主题纹饰以花卉为主,菊纹比较多见,云龙纹则很少。元青花较多出现戏曲人物故事在明代瓷器上消失殆尽。在装饰手法上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印花、镂雕等。 最具特点的是牡丹花、缠枝菊、云朵等纹饰留有白边,花卉叶子不如元青花肥硕。

款识:洪武瓷器中写款的很少。鉴定时应着重看胎底、纹饰是否含有元风的特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出水的德化青花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出水的德化青花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青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